1、幼兒園大班健康領域說課稿《誰的習慣好》急求急求
一、 說設計意圖: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 關的,要高度重視良好人際環境對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由於現 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非常受寵,所以當遇 到不開心的事時,就會亂發脾氣,不會調節自己的心情,也不會照顧 他人的情緒,更不懂得如何讓自己快樂,並帶給他人快樂。因此,我 設計了這次以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為目的的活動:《喜歡幽默》。本次活 動以幼兒為主題,為幼兒創設一個想說、敢說等積極應答的條件,從 而使幼兒知道幽默能給人帶來快樂。形成幽默、樂觀、開朗的健康心 理,從而實現活動的目標。 二、 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指導要點里指出身體的健康和心理 的健康是密切相關的,要高度重視良好人際環境對幼兒身心健康的重 要性。根據這一指導要點,結合大班幼兒發展特點(觀察能力增強, 交流慾望增加)和幼兒實際情況。預設了以下三個活動目標: 1、 會積極參與收集和匯報身邊發生的笑話。 2、 知道幽默能給人們帶來歡樂,喜歡與有幽默感的朋友相處。 3、 養成幼兒幽默、樂觀、開朗的健康心理。 三、 說活動准備 豐富的物質經驗是完成目標的前提。為了順利完成以上的教學 目標,在活動准備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 幼兒知識經驗准備:邀請家長課前給幼兒講一些生動有趣 的幽默故事,同時注意收集一些搞笑圖片。(可上網搜索) 2、 教具、學具准備:教師准備故事材料及幽默視頻,幼兒准 備彩紙、彩筆等用品。 故事材料有:《豬大媽請客》《小和尚上樓》兩個主故事和部分 次故事。 視頻材料有:《幽默蘿卜——滑倒》 情境材料有:《豬大媽請客》和《小和尚上樓》的情境圖片。 四、 說教法 幼兒的思維及行為是以具體的現象的實物為主,而幽默本身是 一個抽象的名詞,讓幼兒明白幽默,並理解幽默的好處,顯然非易事。 所以我根據這一情況,採用了直觀教學法和講述法,把這一抽象的事 物進行直觀化、明晰化。從而培養幼兒幽默的好性格。 1、 直觀教學法:運用直觀、形象的圖片讓幼兒大膽嘗試說 說生活中經常看到或聽到的笑話,引出主題。 2、 講述法: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能激發幼兒的情感共 識,引導幼兒感受並理解故事的內容,幫助幼兒體會幽 默能給人們帶來快樂。並能較好地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為提高教學效果和突破重難點做准備。 教學重點:關注笑過後的思考。體會幽默能給人們帶來快樂。 五、 說學法 教師生動的講述,幼兒親身體驗,並結合生動有趣的視頻,遵 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教學原則,把幼兒帶入和諧的學習氛圍。讓 幼兒的身心健康得到提高,讓幼兒體驗幽默帶給朋友的好印象,並豐 富幼兒的人際關系。 六、 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總體設計思路:以《綱要》為指導,借鑒建構主義, 理論和多元智能理論並用的思想。從「自述笑話」的說——「幽默視 頻」的看——「幽默故事」的想——「幼兒討論」的思——「教師總 結」的用,五大塊,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從感知到體驗,再到總結 使用,從而建立有機的聯系。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 育活動中自主、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從中發展幼兒的感知力,想 象力。 各環節的具體設計如下: 1、 談話導入 出示一幅幅搞笑的圖片,讓幼兒說說生活中經常看到或聽到的 笑話(已經和孩子們的父母親溝通,要求課前給孩子講一些幽默故 事)。意在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也能在師 生交流的過程中將自己所聽所想的表達出來。 2、 出示幽默視頻,感受幽默樂趣。 結合課件中的幽默視頻讓幼兒將視頻中的一段段精彩片段,組 合成自己的情感體驗,便於幼兒學習和理解幽默。並激發幼兒的學習 興趣,調節課堂氣氛。 3、 講幽默故事,升華課堂。 講故事的目的是讓幼兒發揮想像,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幼 兒深入體會幽默。並再次推動課堂氣氛,使之達到高潮。在教學時教 師先出示《豬大媽請客》《小和尚上樓》的情境圖片,讓幼兒帶著好 奇心進入老師的故事內容。使故事和圖片情境有機結合,再次激發幼 兒的情感體驗。 4、 教師設疑,幼兒討論。 設疑的教學目標:要達到笑話與反思的結合。讓幼兒明白幽默 的含義,幽默的作用。並理解嘲笑不是幽默。 問題設計如下: ① 豬大媽准備哪些食物招待客人?豬大媽逢人便得意地說什麼? 為什麼客人都笑的前仰後合? ② 塔有多高?最上面一層有什麼?小和尚爬到塔頂後為什麼驚呆 了? 討論問題如下: 大家聽到這兩個故事為什麼都笑了?它們與我們聽過的故事有 什麼不一樣? 七、 活動延伸: 1、 組織幼兒聽另外幾則幽默故事,並討論這幾則故事的共同 點。 2、 組織幼兒觀看幾段相聲、小品,再次幫助幼兒理解幽默。 3、 有意識讓學生家長參與培養幼兒的幽默感。
2、大班健康活動 誰的習慣好說課稿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而中國人特別講究吃。現在生活水平好了,物質生活也極大豐富,人們吃的東西五花八門。但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小孩子挑食的現象卻越來越嚴重,大多數小孩子都喜歡吃零食,特別是對色彩鮮艷的,比較獨特的食品更是情有獨鍾。然而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肯德基、麥當勞等食品當中竟含有可以致癌的"蘇丹紅一號"色素、巧克力等非健康食品以及電視里的"垃圾食品"廣告對孩子們的耳濡目染,如此等等,不禁讓人們在選擇食品的時候更添許多愁吧!
《綱要》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放在工作的首位。""健康第一"的思想由來已久,"病從口入"的道理也無人不曉。生命健康直接地就與吃有著很大的關系。陳鶴琴先生告訴我們:"兒童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健康教育;兒童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應把握時機。"正是"蘇丹紅一號"的暴光,給了我以這次活動的契機。
說目標《綱要》中關於健康教育提出了四條總目標,其中第三條是這樣說的:"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了解必要的保健知識對孩子們是非常重要的,人的生命歷程的每一階段都必須高度重視健康問題,都必須汲取健康信息,任何時候放鬆了健康知識的學習和應用,健康就會遠離自己。因此本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提高幼兒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質量。由此,引出本活動的目標1:了解食物天然色素與人工色素對人的健康的影響,喚起幼兒對健康食品的興趣。《綱要》明確要求:"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游戲之中。"孩子們健康知識的獲得正是在聽、說以及表達的環境下獲得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是本活動的目標之2。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進行創作,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是目標3的出發點。我把目標3 定為:"發揮自己的想像利用好看食品的形狀及顏色進行構圖。
本活動的重點:喚起幼兒對健康食品的興趣。
本活動的難點:對色素的認識。色素是使有機體具有各種不同顏色的物質,如紅花具有的紅色素,紫花具有的紫色素等。某些色素在生理過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如血液中的血色素能輸送氧氣,植物體中的綠色素能進行光合作用。
活動准備:
(1)泡沫墊每人一塊。用泡沫墊代替椅子即移動方便又有親合感。
(2)電腦內存圖片。一組是誘人的奧爾良烤翅圖片,一組是西瓜、西紅柿、大蒜的圖片。圖片的出現給了孩子們最直觀的視覺語言。
(3)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圓盤、毛巾若干。充分的材料准備,讓每個孩子都有創造表現的機會。
(4)彩色糖、烤麵包、各種形狀的餅干、小麻花、海苔、果醬、山查片、楊桃、聖女果、橘子。豐富的材料准備為孩子們插上了想像的翅膀。
說活動流程一、 我喜歡吃******通過兩組圖片的展示,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了解孩子們的真實想法,引出色素對人的健康的影響。
二、 通過交流,再次選擇自己喜歡的食品,並說出理由。
該環節為孩子們創造了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在該環節中孩子們可以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想法,並在交流中學習禮貌地傾聽,為目標2 的達成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通過孩子們的語言交流,教師還可以了解孩子們對事物的認識掌握程度,對目標1的達成與否有著衡量的作用。
三、 好吃的圖畫。
我們吃的很多糖果等常會加入色素和香料,給人以一種美好的感受。而這些色素和香料實際上是不必要的,有的很可能會讓人得病。通過這一環節讓孩子在操作的過程中去感知色素,並試者去判斷它是人工的還是天然的,有利於難點的突破。此外,該環節具有很好的操作趣味,孩子們對這種全新的創作一定會很感興趣。食品的豐富多樣,色彩的視覺效果以及形狀的多樣化,一定會為孩子們的創作帶來不一樣的效果。藝術源自生活,這些貼近孩子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能帶給孩子非常生動、形象的審美體驗,更好地激發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