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論文指導 維普網的
國際經貿國際經貿
我國中葯出口貿易現狀及對策建議
■李榮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李瑞鋒北京中醫葯大學
摘要:文章利用時間序列數據對我國中葯出口貿易現狀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我國中葯出口規模不斷增長,我國中葯的國際
競爭力有所下降,我國中葯出口品種以中葯材和提取物為主,亞洲仍然是我國中葯的主要出口市場。在此基礎上,分析了現階段我國
中葯出口面臨的基本形勢,進而提出了促進我國中葯出口的政策建議:通過
「以醫帶葯
」方式推進中葯的國際化;進一步制定完善中
葯的相關標准及規范;加快企業技術創新,提高我國中葯的國際競爭力;制定鼓勵中葯出口的政策措施。
關鍵詞:中葯出口國際競爭力
中國具有世界上最豐富的天然葯物資源。20世紀
80年代
全國中葯材資源調查表明,中國擁有的中葯資源種類為
12807
種,其中葯用植物
11146種,葯用動物
1581種,葯用礦物
80
種;僅對
320種常用植物類葯材進行統計,總蘊藏量就達
850
萬噸左右;
1985年全國葯材種植面積約
30萬
hm2,常年栽培的
葯材達
200餘種;葯材年收購量
30~40萬噸,其中野生葯材占
60%,家種葯材占
40%(李剛,
2004)。2007年我國中葯材種植面
積達到
96萬
hm22008)。豐富的中葯材資源為我
(國家統計局,
國中葯產業的發展和中葯的國際貿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我國中葯出口貿易現狀
中葯是我國非常傳統的出口商品,具有悠久的歷史。據記
載,唐宋時期就向外大量輸出葯材,當時出口的葯品種類多達
幾十種,包括人參、牛黃、硃砂、茯苓、附子、川椒、遠志、甘草等
(李璐瑒,
2010)。中葯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中國
特色與優勢,近年來隨著我國加入
WTO及世界對傳統醫葯重
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中葯出口貿易得到進一步發展。
1.我國中葯出口規模不斷增長。建國以來,我國中葯出口
一直發展較快,海關統計數據顯示,
1974年我國中葯出口額首
次突破
1億美元,
1979年達到
2.7億美元,
1985年增加到
3.6
億美元,
1974~1985年的平均增長率為
12.35%,發展迅速。
1991~2010的二十年間,我國中葯出口經歷了快速增長、下
降回落、快速增長的不同發展階段。其中,
1991-1995年我國中葯
出口表現為快速增長的特徵,中葯出口額從
1991的
3.1億美元
增加到
1995年的
7.7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
25.54%;1995~2001
年,由於受到亞洲金融危機及其他一些政策的影響,中葯出口受
到限制,中葯出口表現為不斷下降的特徵,中葯出口額從
1995
年
7.7億美元的高值,下降到
2001年的
4.5億美元,年均下降
8.6%;進入
21世紀,特別是我國加入
WTO以後,我國中葯出口
進一步得到快速發展。2001~2010年中葯出口表現為快速增長
的特徵,中葯出口額從
2001年的
4.5億美元增加到
2010年的
19.4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為
17.63%。雖然期間受到
2008年國
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中葯出口額增長率出現下降,但是從
2010
年開始明顯復甦,出口額增長率進一步提高到
32.9%。
2.我國中葯的國際競爭力有所下降。雖然我國中葯出口近
年來發展較快,但是中葯的競爭力特別是國際競爭力卻在不
斷下降,表現為中葯出口額占醫葯出口總額的比重不斷下降,
表
1我國中葯出口額變化情況(億美元)
資料來源: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海關統計年鑒
以及中葯貿易競爭力指數不斷降低等方面。
近年來,我國中葯出口額占整個醫葯出口總額的比重相對
偏低,而且還表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1995年中葯出口額佔全
部醫葯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為
36.1%。2003年,中國中葯出口
總值達到
7.12億美元,而醫葯類商品
(包括中葯、西葯、醫療器
械、醫用敷料等大類
)的出口總值達到
79.99億美元,中葯出口
所佔的份額僅為
8.9%(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商會,
2004)。
2008年中葯出口佔全部醫葯出口額的比重僅為
4.1%(張中朋
等,
2009)。相對來講,中葯出口額占醫葯出口總額的比重及變
化趨勢,與中葯工業產值占醫葯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及變化趨勢
之間,存在明顯的不一致性。中葯出口額占醫葯出口總額的比
重明顯低於中葯工業產值占醫葯工業總產值的比重,中葯出口
額占醫葯出口總額的比重基本呈現不斷下降的特徵,而中葯工
業產值占醫葯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卻呈現不斷增加的特徵。數據
顯示,
2001年中葯工業產值占醫葯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
18.62%。到
2003年我國共有中葯企業(包括中成葯工業企業和
中葯飲片工業企業)
1364家,全年中葯工業產值達
810.26億
元,中葯工業產值占醫葯工業總產值的比例提高到
26.1%。2008
年我國中葯工業產值占醫葯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
26.1%。2010
年我國中葯實現工業產值
3172億元,醫葯產業實現工業總產
值
11933.82億元,中葯工業產值佔比進一步提高到
26.58%。
為了進一步分析我國中葯的國際競爭力,本文選擇了貿
易競爭力指數
TC(Trade
Competition
Index)這一指標來進行分
析現階段,分析某一產業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普遍採用國際
市場佔有率、貿易競爭力指數和顯示比較優勢指數三個指標
來分析,但是由於關於中葯的概念、內涵和范圍,我國與國際
國際經貿國際經貿
圖
2003-2008年中葯出口額與中葯工業產值在整個醫葯產業中的地位(
%)
資料來源: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商會(
2004),中國高技術產業發
展年鑒(
2003、2008),張中朋等(
2009)
上的有關界定存在很大差異,導致統計口徑不可比,難以准確
計算上述其他兩個指標,所以本文只使用貿易競爭力指數這
一個指標進行分析。貿易競爭力指數是指某一產業或產品的
凈出口與進出口總額之比,可以表明某國生產的某種產品是
凈進口,還是凈出口,以及凈進口或凈出口的相對規模,從而
反映某國生產的某種產品相對於世界市場上供應的其它國家
的該產品來講,是處於生產效率的競爭優勢還是劣勢以及優
劣勢的程度。其計算方法為:
式中:
Xij表示
i國
j種商品的出口額;
Mij表示
i國
j種商品的進
口額。
TC值小於零,說明該產品為凈進口,其生產效率低於國
際水平,不具有或缺乏國際競爭力;
TC大於零,說明該產品為
凈出口,其生產效率高於國際水平,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TC值越大,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越強;
TC值等於零,則表示該產
品的生產效率與國際水平相當,其進出口純屬與國際間進行
品種交換。該指標的優點是作為一個與貿易總額的相對值,剔
除了通貨膨脹、經濟膨脹等宏觀總量方面波動的影響,即無論
進出口的絕對量是多少,該指標均介於
-1和
+1之間,因此在
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之間具有可比性。
結果表明,我國中葯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優勢,但不是很
強,而且國際競爭力正表現出非常明顯的下降趨勢,貿易競爭
力指數從
1998年的
0.72下降到
2010年的
0.48。
表
2
1998-2010年我國中葯貿易競爭力指數(
TC)變化情況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海關統計年鑒的相關
數據計算
2013年
1期
88
總第
706期
3.我國中葯出口品種以中葯材和提取物為主,附加值相對
偏低。從產品品種結構上來講,我國出口中葯產品主要包括中
葯材、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葯
(含中葯酒及營養保健品
)三大類。
近年來,我國中葯產品出口額不斷增加,但是從結構上來看,
以中葯材和提取物為主,中成葯所佔比重相對較小。1996年我
國中葯出口額中,中葯材、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葯
(含中葯酒及營
養保健品
)三者所佔的比重為
73.5%、9.7%和
16.7%,中葯材出
口所佔比重相對較高,超過
70%,中成葯出口所佔比重不足
20%。之後,中葯材出口額所佔比重基本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
1996年
~2006年中葯材出口所佔比重從
73.5%下降到
37.6%;
提取物出口額所佔比重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
1996年
~2006
年提取物出口額比重從
9.7%提高到
43.8%;中成葯出口額所
佔比重在波動中呈現小幅提高的特徵,
1996年
~2006年中成
葯出口額比重從
16.7%提高到
18.7%。但總體上,
1996年
~2005年以來,以中葯材為主的出口格局一直沒有改變。
2006年中葯提取物出口額所佔比重第一次超過中葯材,
成為第一大出口來源,中葯材成為第二大來源,中成葯成為第
三大來源,中葯出口格局發生明顯改變。2006年
~2010年一直
維持這種出口格局。
總體上來講,
1996年
~2010年間雖然中葯材的出口比重
不斷下降,但是仍然佔到近
40%的份額,同時,中葯提取物的
出口比重不斷提高,已經超過
40%,二者合計的比重超過
80%。相對來講,中成葯的出口比重一直偏低,不足
20%。實際
上,早在
1989年,我國中成葯出口就達到了
1.1億美元
,佔中
葯出口總額的
30%,1991年
~1993年間,中成葯出口額所佔比
重一直都維持在
30%以上,不過逐漸開始表現出下降的特徵,
從
1994年開始出現了明顯的下降,比重降到了
20%左右,之
後,中成葯出口額所佔比重基本都維持在
20%以下,例如,
2010年中成葯出口額增加到
3.54億美元,但是佔中葯出口總
額的比重仍然不足
20%。現階段,我國中葯出口以中葯材和提
取物為主的特徵非常明顯,意味著我國中葯出口品種的結構
不合理,附加值依然偏低。
表
3我國中葯出口產品的品種結構分布
資料來源:
1996-2007的數據來自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海
關統計年鑒,2008-2010的數據來自中國中醫葯年鑒。
4.亞洲仍然是我國中葯的主要出口市場,目標市場相對
單一。近年來,我國中葯出口覆蓋國家和地區范圍進一步擴
國際經貿
大,
2003年中葯出口覆蓋到的國家和地區已達
150個,
2008
年進一步增加到
160個。但是,我國中葯出口的目標市場仍然
比較集中,相對單一,亞洲市場一直是主要出口市場。數據顯
示,
1998年我國中葯對亞洲出口
38985萬美元,佔中葯出口總
額的
71.9%,是第一大出口市場;對歐洲出口
3207萬美元,占
中葯出口總額的
5.9%;對美國出口
9124萬美元,佔中葯出口
總額的
16.8%;其他市場出口
2872萬美元,佔中葯出口總額的
5.3%。1998年以來,出口亞洲市場的份額有所下降,從
1998年
的
71.9%下降到
2010年的
65%;出口歐洲市場的比重有所提
高,從
1998年的
5.9%增加到
2010年的
16.0%;出口美國市場
的比重出現下降的特徵,從
1998年的
16.8%下降到
2010年的
10%;出口其他市場的比重從
1998年的
5.3%增加到
2010年
的
9%。
總體上來講,我國中葯出口市場結構近年來並沒有出現
明顯變化,亞洲市場仍然是主要出口市場,雖然比重有所下降,
但是下降幅度很小,
1998年
~2010年
12年間,僅僅下降了
6.9
個百分點,歐洲出口市場所佔比重有所增加,增加
10.1個百分
點,美國出口市場所佔比重有所下降,下降了
6.8個百分點。
表
4我國中葯出口市場分布結構(
%)
資料來源: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海關統計年鑒
二、我國中葯出口貿易面臨的形勢
1.世界對中葯的認識有所改變。長期以來,我國中葯出口
受到中西方文化差異方面的影響,而無法得到快速發展。中醫
和西醫分屬兩個截然不同的醫學體系,思維方式也存在很大
差異。西方國家對中醫葯的很多理念和做法難以理解,在認識
上存在一定的偏見,這也導致了我國中葯特別是中成葯難以
進入國際市場,中葯出口受到限制。近年來,人們逐漸認識到
西醫葯的局限性和毒副作用,開始更加關注傳統醫葯領域,使
得世界對植物葯及中葯的認識也有所改變,國際市場對植物
葯和中葯的需求不斷增加。WHO在
2002年發布的報告中認
為,世界基於傳統醫葯的植物葯市場規模已經達到
600億美
元,國際植物葯市場潛力巨大。
2.中葯的標准體系建設相對滯後,出口貿易壁壘增加。現
階段我國中葯在生產加工等方面的標准體系建設相對滯後,
很多方面還屬於空白,雖然近年來,我國出台了一系列相關標
准,但是存在標准偏低、范圍有限等問題,還沒有形成國際上
認可的中葯管理標准體系,中葯的標准化和規范化程度偏低,
質量標准難以得到國際的認可,國內標准還難以發展成為國
際標准。例如,歷史上曾出現過小柴胡湯事件、麻黃事件、馬兜
鈴酸事件、御之堂減肥葯事件等不良反應和中葯副作用事件,
被國際媒體大肆炒作,對我國中葯出口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
響。現階段,我國中葯依然存在農葯殘留和重金屬超標的問
題,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我國中葯出口。
在我國中葯標准體系建設滯後的情況下,發達國家利用
自身在技術方面的優勢,不斷提高對中葯安全衛生、技術含
量、療效、環保等方面的標准和要求,限制我國中葯的出口。加
之近年來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使得中葯出口的貿易壁壘有
所增加,進一步影響了中葯的出口。例如,
2004年
3月
31日,
歐洲議會和理事會頒布《歐盟傳統植物葯(草葯)注冊程序指
令》(200424EC指令),其中規定中葯出口企業必須提供
「待批
葯品或同類相關葯品在申請日之前已有至少
30年的葯用歷
史,包括在共同體內至少
15年的使用歷史的文獻或專家證
據。」,該指令首次承認了中葯的
「葯品地位
」,對於目前已經在
歐盟市場上以
「膳食補充劑
」等身份銷售的草葯產品,允許再
銷售
7年,並在此期間允許採用傳統草葯簡化申請的途徑來
獲取
「葯品」的合法地位(李璐瑒,
2010)。但是我國的中葯產品
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基本都難以達到上述要求,其中比較突出
的問題是國內企業基本都無法出具產品在歐盟安全使用
15
年的相關證明材料,導致我國中葯出口依然受到很大限制。截
至目前,在歐盟植物葯注冊中,我國僅有個別產品完成了簡化
注冊,而大多數產品只能繼續以
「膳食補充劑
」或「食品
」等形
式出口。近年來,日韓也在不斷提高中葯進口質量標准,對我
國中葯出口形成了較大的影響。
3.我國中葯出口企業規模較小,競爭力相對較弱。我國從
事中葯出口經營的企業數量相對較多,但是規模普遍較小,科
技創新能力不足,內部競爭激烈,整個中葯行業集中度不高,
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相對較弱,直接影響我國中葯的出口。數據
顯示,
2009年,我國中葯類產品出口企業總計有
2766家,其
中,出口中葯材及飲片的企業有
1000家,出口額超過
100萬
美元規模的企業僅有
7家(中國中醫葯年鑒行政篇,
2010),大
部分企業的規模都偏小,出口額相對偏低。近年來,韓國、日本
等國家在傳統醫葯方面發展較快,這些國家生產的中葯在葯
品質量和包裝設計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優勢,加之資金雄厚、
技術先進,注重企業規模的擴大和品牌的建立,對我國的中葯
形成了較大的競爭。
三、促進我國中葯出口貿易的政策建議
1.進一步促進中醫在世界各國的發展,通過
「以醫帶葯
」方
式推進中葯的國際化。中葯不同於其他國家的草葯,中葯是納
入了中醫葯理論體系、能夠按中醫理論使用的葯品,所以中葯
的發展離不開中醫的發展,中葯的國際化離不開中醫的國際
化,現階段,通過
「以醫帶葯
」方式,在促進中醫國際化的過程
中不斷推進中葯的國際化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例如,
2012年從
7月
1日開始,澳大利亞對中醫師進行全國注冊管理,這意味
國際經貿國際經貿
著澳大利亞已把中醫葯納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范疇,中醫在澳
大利亞的發展為我國中葯在澳大利亞的應用和發展奠定了堅
實的基礎。
通過中醫在國外的發展,可以提高國外民眾對中醫葯行
業的整體認識水平,有利於中葯在國外的注冊和應用,進而擴
大中葯出口。針對中葯出口市場相對單一的問題,要積極在亞
洲以外的歐美等國家大力發展中醫服務,進而帶動中葯出口。
總體來講,在中醫與中葯的國際化問題上應始終堅持「以醫帶
葯」的模式,促進醫葯產業的共同發展。
2.進一步制定完善中葯的相關標准及規范。進一步完善中
葯的相關標准和規范,包括中葯種植、研發、生產加工、包裝等
各個環節,特別注重將我國制定的相關標准和規范與國際接
軌,不斷提高我國中葯的質量和水平,增強競爭力,通過標准
化進一步提升我國中葯的國際化水平。我國是中葯的發源地,
有成熟的理論體系和相關技術,在中葯標准制定方面應該發
揮應有的作用,通過推動國際標準的制定來促進我國中葯的
國際化,進而促進世界中葯產業的科學發展。
3.加快企業技術創新,提高我國中葯的國際競爭力。我國中
葯企業技術創新不足是基本現實,為了提高我國中葯的國際競
爭力,需要進一步加快中葯企業的技術創新,加大研發投入,使
我國中葯的生產技術水平實現新的突破,不斷生產出具有高科
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創新性產品,盡快擺脫中葯出口以中葯材
等原料性產品為主的局面,進一步提高中成葯的國際競爭力,
提高中成葯這種高附加值產品在中葯出口中的份額。
4.制定鼓勵中葯出口的政策措施。近年來,我國曾出台一系
列政策促進中葯貿易。2005年,國家八部委出台了《關於促進醫
葯產品出口的若干意見》。2009年
4月出台《國務院關於扶持和
促進中醫葯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22號)明確了新
時期發展中醫葯事業的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強調要完善相關
政策,積極拓展中醫葯服務貿易。2012年商務部、國家中醫葯管
理局等
14個部門聯合制訂《關於促進中醫葯服務貿易的若干
意見》,這些政策中都涉及到中葯出口貿易,對我國中葯出口具
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這些政策文件都沒有針對中葯出口貿
易提出明確規定。為了促進中葯出口貿易的發展,未來需要進
一步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鼓勵我國中葯出口,給予具有一定規
模和發展優勢的企業相應的政策優惠和政策支持。
參考文獻:
[1]WHO/EDM/TRM/2002.1.WHO
Traditional
Medicine
Strategy
2002-2005[M].WHO.Geneva,2002.11-12.
[2]李剛.中葯出口貿易現狀及對策(上).
中葯研究與信息,2004.10
[3]李璐瑒.傳統中葯如何走向世界—2010.19
—
——再談中葯出口.首都醫葯,
[4]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商會.2003年中葯出口情況分析及
2004年預
測.醫保信息,2004.02
[5]張中朋,劉張林.做大國際市場促進中葯出口—
———中葯出口二十年
回顧與策略探討.中國現代中葯,2009.10
作者簡介:李榮(1980-),女,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職研究生,專業:
國際貿易;李瑞鋒,男,北京中醫葯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衛生事業管理
2013年
1期
90
總第
706期
人民幣升值對紡織服裝企業
出口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
—————以泉州紡織服裝企業為例
■陸焱平陳燕武劉凱華僑大學
基金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JB-ZR1163)
摘要:紡織服裝行業是我國僅次於電子通信業的第二大出
口行業,出口依存度高達
51%。福建省泉州市的服裝產業是中國
服裝產業三大板塊之一,佔全國休閑服裝市場份額的四分之一,
全市共有
8000多家企業。人民幣升值給企業的出口造成嚴重的
沖擊。本文分析了人民幣升值對泉州紡織服裝企業出口的影響,
並提出泉州紡織服裝出口企業應對人民幣升值的長短期對策。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泉州紡織服裝企業影響對策
一、引言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歐美等發達國家經濟形勢的持續低
迷和失業率的不斷增加以及中國經濟的強勁復甦使得人民幣面
臨著較大的升值壓力。由於我國服裝紡織品不斷擴大的市場份
額是建立在我國廉價勞動力成本和較低產品價格優勢之上的,
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因人民幣的升值大大
地消弱了。
福建省泉州市地處閩南金三角,是閩東南沿海經濟最發達、
最活躍的地區,泉州市區及下轄的晉江市、石獅市等地有近萬家
紡織服裝企業,紡織服裝出口是其重要支柱產業之一。2010年泉
州市紡織服裝業實現總產值
1262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
26%
,佔全國同行業總產值的
10%
,出口值
32億美元,約佔全市出口商
品總值的
25.8%。但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經濟緩慢復甦,且伴隨著
人民幣的持續升值,泉州紡織服裝出口也受到很大影響。據泉州統
計局數據顯示,人民幣每升值
1%,紡織服裝行業銷售利潤就下降
2%-6%,如果人民幣進一步升值
5%~10%,紡織行業的利潤率將
要下降
10%~60%。
二﹑泉州市紡織服裝品出口概況
紡織服裝業是泉州市主要的產業之一。泉州紡織服裝業起
步於上世紀
80年代,現已經發展成為泉州第一大支柱產業,在全
省乃至全國都佔有重要地位。紡織服裝業已成為泉州最具優勢
的支柱產業,而泉州也成為我國最大的休閑男裝、童裝、體育運動
服裝生產基地。泉州市石獅不僅是中國休閑服裝名城,也是福建
省休閑服裝產業集群的中心區,品牌總量躍居全國縣級市第二
位,涌現出愛登堡、彬伊奴、卡賓、威蘭西等一批著名品牌。相關
資料顯示:泉州市現在有大約
8000家企業是紡織服裝的生產,從
業人員更是有
50萬餘人;在泉州市的工業總產值中超
1000億
元的龐大服裝產業占
1/4
,出口商品值佔全市出口商品總值的
27.5%
,產量佔全省的
70%
,佔全國的
10%;泉州紡織服裝企業已
獲得中國名牌產品
12項、中國馳名商標
32枚、中國
500個最具
價值品牌
5枚和國家免檢產品
18件;全市
8000家紡織服裝企
2、頭暈是怎麼回事yyy
頭暈又稱為眩暈,是一種主觀的感覺異常。可分為兩類: 一為旋轉性眩暈,多由前庭神經系統及小腦的功能障礙所致, 以傾倒的感覺為主,感到自身晃動或景物旋轉。二為一般性暈,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頭昏的感覺為主,感到頭重腳輕。 分類及常見疾病 頭暈是一種常見症狀,而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因此,我們可將引起頭暈的疾病進行分類敘述,使大家對「頭暈」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1.旋轉性眩暈 按其病因可分為周圍性眩暈和中樞性眩暈兩類。 (1)周圍性眩暈:是指內耳迷路或前庭神經的病變導致的眩暈症。常見於梅尼埃病<曾譯美尼爾病)、迷路炎、葯物性眩暈(用鏈黴素或慶大黴素等葯後引起的)及前庭神經炎等。 (2)中樞性眩暈:是指腦干、小腦、大腦及脊髓病變引起的眩暈。常見於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顱內腫瘤、顱內感染、多發性硬化、眩暈性癲癇及外傷性眩暈等。 2.一般性眩暈 (1)心源性眩暈:常見於心律失常、心臟功能不全等。 (2)肺源性眩暈:可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3)眼源性眩暈:常見於屈光不正、眼底動脈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4)血壓性眩暈:高血壓或低血壓均可引起眩暈。 (5)其它:貧血、頸椎病、急性發熱、胃腸炎、內分泌紊亂及神經官能症等均可引起頭暈 1. 貧血 老人如有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的表現,應去醫院檢查一下,看是否貧血。老年人如果不注意營養保健,很容易患貧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可繼發貧血。 2. 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黏度高,血流緩慢,造成腦部供血足,發生容易疲倦、頭暈、乏力等症狀。其中造成高血脂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時飲食結構的不和理。 3. 腦動脈硬化 患者自覺頭暈,且經常失眠、耳鳴、情緒不穩、健忘、四肢發麻。腦動脈硬化使血管內徑變小,腦內血流下降,產生腦供血、供氧不足,引起頭暈。 4. 頸椎病 常出現頸部發緊、靈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發麻、發涼,有沉重感。頸椎增生擠壓頸部椎動脈,造成腦供血不足,是該病引起頭暈的主要原因。 5. 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除頭暈之外,還常伴隨頭脹、心慌、煩躁、耳鳴、失眠等不適。 6. 心臟病 冠心病早期,有的人可能感覺頭痛、頭暈、四肢無力、精神不易集中等。主要是因心臟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造成供血不足而引起頭暈。 1. 對頭暈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預防。老人應定期作血壓、心音、心律,以及血常規、血脂、血黏度、腦電圖、腦血流圖、頸部x線等檢查,防患於未然。 治療頭暈方法 方法一: 雞蛋紅糖治頭暈 豆油適量放鍋內燒熱,將2個雞蛋、30克紅糖(放一點水攪拌)倒入鍋內煎熟,空腹服用,連服10天。為鞏固療效,也可多服幾天。 方法二: 籬欄葯膳治頭暈 用中草葯籬欄25克,帶殼雞蛋一個,大米50克,煮成稀粥,可加適量油、鹽、味精調味。煮熟後,去籬欄渣和蛋殼,一天分2次食用葯粥和雞蛋,一般連續食用3天,頭暈頭痛症狀即有明顯好轉。此葯粥不僅香甜可口,可治療頭暈頭痛,還具有輔助降壓作用。 方法三: 鴨蛋赤豆治頭暈 鴨蛋一個、赤豆20粒,攪勻蒸熟,早晨空腹服,每日一次,連用7天有特效 方法四: 枯草湯治頭暈 夏枯草25克,生白芍15克,生杜仲25克,黃芩10克。 用法:先煎前3味葯,放入3茶盅水,熬30分鍾,從火上拿下來,稍停再加入黃芩,煎5分鍾即成,每天早晚各服1次。服後即能感覺頭輕眼亮,沒有其他副作用。 方法五: 菊花治頭暈 菊花功能降血壓、明目解毒、治頭暈、頭痛、耳鳴目眩,能使小便清長。高血壓的人可用菊花枕頭,對婦女肝陽火盛引致頭暈、晚間煩躁不能成眠者有幫助。可將野菊花加入油柑子葉、綠豆殼或通草絲,曬干待冷裝入枕袋內再縫密即可。 方法六: 茉莉花燉雞蛋 用黑布蒙住眼睛休息,早餐吃燉鷓鴣和茉莉花燉雞蛋。 方法七: 運動治頭暈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經常頭暈的長者,只需持續進行一些簡單、輕松的運動,情況便可獲得極大的改善。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心理學家約妮在最新一期《內科年鑒》中發表其研究報告時表示,運動療法可以減少慢性眩暈的症狀和身體不適,而運動療法開始得愈早,效果會愈好,最理想是在首次出現頭暈後立即開始。 她說,頭暈是一種常見情況,通常是因為內耳的問題而造成,但這將對病患者,特別是長者,造成很大的不便,例如容易跌倒、或因害怕跌倒而不願外出甚至無法獨立生活。現時,醫生除了向病患者提供一些效果有限的處方葯外,很少有其他治療眩暈的方法。其實,一些簡單的運動,例如眼部、頭部、身體運動是可以治療頭暈,而且不需要任何設備,人人都可做到,但醫生卻通常不向病人作出介紹。 她領導進行的一項研究,將一百七十名平均年齡為六十歲而經常有頭暈的病人,分為兩組,分別接受運動訓練或是一般的醫療照顧;其中,運動組有護士教導他們進行半天的運動。在幾個星期後,護士約晤每個病人兩次,提供建議並助加強信心;然後在滿三個月和滿六個月時,測試每個病患者的狀況。 在三個月後,三分之二的運動組成員,頭暈情況有明顯改善,而「標准照顧組」到六個月後,才有三分之一人的情況有改善。 約妮表示,運動組的病患有比較多的誘因參加頭暈治療,因此他們十分願意每天做頭部運動。她說,只要讓病患者真正體驗到運動的好處和壞處,可以幫助他們繼續做頭暈治療。 低血壓造成頭暈: 治療低血壓病,飲食療法也是治療本病的有力措施之一,可逐漸提高病患者的身體素質,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動脈管壁緊張度,從而逐步使血壓上升並穩定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壓帶來的種種不適症狀。 你了解低血壓嗎? 成人上腎血壓低於90/60毫米貢柱,老年人低於100/70毫米貢柱,稱為低血壓。低血壓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平時我們討論的低血壓多為慢性低血壓,即血壓長期偏低,並伴有頭暈、頭昏、乏力、易疲勞等症狀。據統計,低血壓發病率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達10%。 別輕視低血壓危害 由於大腦對缺血缺氧極為敏感,低血壓引起腦組織的缺血性損害極為突出,病人常感頭暈、頭痛、眼前發黑、健忘、思維遲鈍,容易發生缺血性腦卒中、心絞痛、心肌梗死。 長期低血壓怎麼辦 長期低血壓可使機體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包括:視力、聽力下降,記憶減退,誘發或加重老年性痴呆,頭暈、昏厥、跌倒,使骨折發生率大大增加。另外會導致乏力、精神疲憊、心情壓抑、憂郁等情況的發生。 小編推薦:低血壓病人的飲食選擇包括下列幾點: 1.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2.如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症,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於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狀。 3.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 4.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慾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30
3、頭暈吃什麼比較好啊?
你好,頭暈吃什麼食物好
1.西瓜
脫水是頭痛發作的主要原因。西瓜本身含充足的水量,同時還能為身體提供鎂等重要礦物質元素,從而起到預防的頭痛作用。此外,黃瓜、甜瓜、西紅柿和萵苣等果蔬的含水量也較高。
2.杏仁
研究發現,杏仁里的鎂元素能放鬆血管,預防頭痛。想要增加鎂的攝入量是可以吃一些腰果、糙米和豆莢、杏仁、杏脯、香蕉、鱷梨等食物。
3.蘋果
含有多種能降低血脂,限制血小板聚集,減少血管栓塞傾向,防止動脈硬化的物質,能軟化血管,疏通血脈,用於防治腦動脈硬化,血管性頭痛。
4.酸奶
大腦缺鈣同樣會發出頭痛信號。而低脂酸奶就含有豐富的鈣和益生菌。
5.魚
無論是鹹水魚或淡水魚,均含有大量的優質蛋白和豐富的鈣,特別是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可分解膽固醇,使腦血管通暢,緩解頭痛。
4、精細化工指的是什麼
精細化工的范疇相當廣泛,包括的范圍也無定論。各國對精細化工的范疇的規定是有差別的。縱觀世界主要工業國家關於精細化學品的范圍可以看出、雖然有些不同,但並無多大差別,只是劃分的寬窄范圍不同而已。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新興精細化工行業正在不斷出現,行業越分越細、越分越多。日本 1984 年版《精細化工年鑒》中共分為 35 個行業類別,而到 1985 年,就發展為 51 個類別,即醫葯、農葯、合成染料、有機顏料、塗料、粘合劑、香料、化妝品、洗滌衛生用品、表面活性劑、合成洗滌劑、肥皂、印刷用油墨、塑料增塑劑、其他塑料添加劑、橡膠添加劑、成像材料、電子用化學品與電子材料、飼料添加劑與獸葯、催化劑、合成沸石、試劑、燃料油添加劑、潤滑劑、潤滑油添加劑、保健食品、金屬表面處理劑、食品添加劑、混凝土外加劑、水處理劑、高分子絮凝劑、工業殺菌防霉劑、芳香除臭劑、造紙用化學品、纖維用化學品、溶劑與中間體、皮革用化學品、油田用化學品、汽車用化學品、炭黑、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稀有金屬、精細陶瓷、無機纖維、貯氫合金、非晶態合金、火葯與推進劑、酶、生物技術、功能高分子材料等。
1986 年,為了統一精細化工產品的口徑,加快調整產品結構,發展精細化工,並作為今後計劃、規劃和統計的依據,我國化學工業部對精細化工
產品的分類做了暫行規定,把精細化工產品分為 11 大類。這種分類主要考慮了化學工業部所屬精細化工行業的情況,具體分類如下:
(1) 農葯;
( 2 )染料;
(3) 塗料(包括油漆和油墨);
( 4 )顏料;
(5) 試劑和高純物;
(6) 信息用化學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能接受電磁波的化學品);
(7) 食品和飼料添加劑;
(8 )粘合劑;
(9) 催化劑和各種助劑;
(10) 化學葯品(原料葯)和日用化學品;
(11) 功能高分子材料(包括功能膜、偏光材料等)。
其中催化劑和各種助劑一項,又包括以下內容:
①催化劑,分為煉油用、石油化工用、有機化工用、合成氨用、硫酸用、環保用和其他用途的催化劑;
②印染助劑,含柔軟劑、勻染劑、分散劑、抗靜電劑、纖維用阻燃劑;
③塑料助劑,含增塑劑、穩定劑、發泡劑、阻燃劑;
④橡膠助劑,含促進劑、防老劑、塑解劑、再生膠活化劑;
⑤水處理劑,含水質穩定劑、緩蝕劑、軟水劑、殺菌滅藻劑、絮凝劑等;
⑥纖維抽絲用油劑,滌綸長絲用、滌綸短絲用、錦綸用、月青綸用、丙綸用、維綸用、玻璃絲用油劑等;
⑦有機抽提劑,吡咯烷酮系列、脂肪烴系列、乙腈系列、糠醛系列等;
⑧高分子聚合物添加劑,含引發劑、阻聚劑、終止劑、調節劑、活化劑等;
⑨表面活性劑,除家用洗滌劑以外的陽性、陰性、中性和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
⑩皮革助劑,含合成揉劑、塗飾劑、加脂劑、光亮劑、軟皮油等;
農葯助劑,含乳化劑、增效劑等;
油田用化學品,含油田用破乳劑、鑽井防塌劑、泥漿用助劑、防蠟用降粘劑等;
混凝土用添加劑,含減水劑、防水劑、脫模劑、泡沫劑(加氣混凝土用)、嵌縫油膏等;
機械、冶金用助劑,含防銹劑、清洗劑、電鍍用助劑、各種焊接用助劑、滲炭劑、汽車等機動車用防凍劑等;
油用添加劑,含防水、增粘、耐高溫等各類添加劑、汽油抗震、液壓傳動、變壓器油、剎車油添加劑等;
炭黑(橡膠製品的補強劑),分高耐磨、半補強、色素炭黑、乙炔炭黑等;
吸附劑,稀土分子篩系列、氧化鋁系列、天然沸石系列、二氧化硅系列、活性白土系列等;
電子工業專用化學品(不包括光刻膠、摻雜物、 MOs 試劑等高純物和高純氣體),含顯像管用碳酸鉀、氟化物、助焊劑、石墨乳等;
紙張用添加劑,含增白劑、補強劑、防水劑、填充劑等;
其他助劑,如玻璃防霉劑、乳膠凝固劑。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分類主要是從化學工業部的范圍所做之規定,並未包含精細化工的全部內容,例如醫葯制劑、酶、化妝品、精細陶瓷等。由於我國精細化工起步較晚,目前精細化工產品所包括的門類比國外還少很多,但這種差距正在逐步縮小。然而必須指出,在發展我國精細化工過程中,有必要加強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在研究開發新產品時不僅要注意數量,更要重視質量,並且要妥善解決三廢治理問題。加強劑型加工和復配技術的開發研究。只有不斷創新,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才能逐步滿足國內市場需要和擴大出口創匯能力。
5、保健品到底吃不吃 哈佛大學30念
1、保健品沒有任何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作用,單純依靠一種或幾種食物或營養素來預防腫瘤也是不可能的。
2、健康長壽除了平衡膳食和規律作息外,沒有其他捷徑可走。2007年,《美國醫學雜志》發表了一項由多國研究人員共同完成的試驗,發現過量服用維生素E死亡率增加4%、服用β胡蘿卜素死亡率增加7%、服用維生素A死亡率增加16%,而且沒有證據表明服用維生素C能延年益壽。
2013年發表於《內科學年鑒》的一篇名為《服用維生素片對健康無益》的文章,也打碎了全球對維生素補充劑的崇拜之情。該文章指出,服用維生素補充劑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在浪費錢,對身體健康無益。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每日平衡膳食和光照30分鍾,就能獲取充足的維生素,不必再吃維生素補充劑。否則過多的維生素無法被人體吸收,最終還是會通過尿液排出,甚至當腎臟排出能力減弱時,還會引起維生素的蓄積中毒。天然維生素在食物中廣泛存在,如果真的缺乏某種維生素,一般也會伴隨其他營養素缺失。此時單純補充維生素是不能全面獲益的,應先改善生活方式,改變飲食結構。
6、有誰聽說過王中華集團?王中華生物公司,賣保健品的。
我聽說過,因為我現在就在吃這個產品,暫時沒有什麼效果
7、請問一下醫生,我總是頭暈,是什麼原因?
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或者突眼性甲狀腺腫所致
頭暈乃是由於皮膚血管擴張,血流增多而造成腦部血液減少的現象。
這種現象的產生,可能因為暴露於烈日下過久,泡熱水澡的時間太長,或是緊張、生氣等。
除了以上的原因外,缺乏維他命、荷爾蒙分泌異常、更年期或自律神經失調也都是造成頭暈的因素。依原因的不同,頭暈也分為以下幾種。
只有臉部發燙,而手腳冰冷——最常出現在50歲左右的女性身上。大多是因為更年期荷爾蒙分泌失調之故。人體內各內分泌腺及荷爾蒙,能夠應付身體的活動狀態及外在的氣溫,而具有使身體能順暢運作的調節功能。更年期時,性荷爾蒙的分泌日減乃至停止,身體產生許多變化,除了肩膀僵硬、頭痛外,還有頭暈及手腳冰冷等症狀。
突然發作的頭暈:乃自律神經失調的毛病。也可稱為血管運動神經的一種。大多是出現在女性身上,同時伴有頭痛、目眩、倦怠感及下半身寒冷等症狀。
經常全身發熱的狀態下頭暈:若伴有激烈的心悸及身體顫抖,則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現象,這是由於甲狀腺素分泌過量使得新陳代謝旺盛,隨時感到全身發熱且頭暈。
另外,也可能是高血壓,若血壓高居不下,頭暈的狀態一直持續且同時出現頭痛症狀,就有腦中風的危險,要特別注意。
頭暈若有伴隨其它任何症狀,一定要請教醫師。
若非疾病所引起的頭暈,不必就醫即可獲得改善;平日注意要有適度的運動,多吃含維他命、蛋白質及鐵質的食物也是很重要的。
胡蘿卜汁可治畏冷引起的頭暈
手腳及腰間感寒冷,且有頭暈的現象,很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或更年期障礙所引起。
胡蘿卜可以暖和身體,又可抑制頭暈,正是適合有上述症狀者。若是添加蜂蜜,效果更彰。
胡蘿卜亦可健胃整腸,幫助消化,通便;因此對於胃腸虛弱、食慾不振及便秘的人而言,是很好的食品。尤其長期便秘的人,胡蘿卜搗成泥狀後更有功效。特別是生的胡蘿卜最為有效。
胡蘿卜汁
1、胡蘿卜五百公克,切成適量大小,置於研缽中搗碎成泥狀。
2、以紗布包之,榨擠出汁液。
3、加入一大匙蜂蜜於胡蘿卜汁中即成。
海帶煎汁可以預防高血壓及突眼性甲狀腺腫
海帶有降血壓的作用,因此對於因高血壓引起的頭暈很有效;也因含有大量的碘,自古即被認為治療甲狀腺異常的特效葯,所以適用於因甲狀腺腫大而引起的頭暈。特別是海帶的煎煮汁最為有效。
海帶三十公克加水六百公克,煎至水量減半,一日三回,空腹飲用。
頭暈時的處理
1、以最舒適的狀態躺下休息,解松身上的衣物。
2、若有發燒現象,予以冰敷。
3、調暗室內的光線,使身心放鬆、平靜
4、若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時,腳部會覺得發熱,若呈現冰冷,最好保持其溫暖。
其他推薦品:
菠菜能治療因高血壓引起的頭暈。菠菜用熱水燙過,再以芝麻油拌炒,可經常食用。
ni shi ge 體貼愛人的 hao lao gong.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vegan.com/2004/welcome_to_china_vegan@200487205025.htm
8、請問居民消費價格水平是什麼,具體是怎麼計算的,急需!!謝謝
你想說的應該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吧
CPI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城鄉居民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是對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進行綜合匯總計算的結果。利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可以觀察和分析消費品的零售價格和服務價格變動對城鄉居民實際生活費支出的影響程度。
CPI的計算
首先是價格調查及計算平均價格。根據商品或服務項目與人民生活的相關程度和價格的變動頻率,確定價格調查的次數。價格調查是定時、定點、定人直接調查。
價格資料採集來後,還要計算月平均價格。即把每一代表規格品所有調查點的時點價格進行簡單算術平均,得到月平均價格。例如:某種服裝價格每月調查三次,有6個調查點,就是將18個時點價格相加,然後再除以18。
月度平均價格計算後,就可計算與不同基期相比的月度價格指數。首先,計算單項商品或服務項目價格指數,然後再將單項指數進行幾何平均,計算出基本分類價格指數,由基本分類指數再依次加權計算出類指數和總指數。
年度價格指數就是將各月的指數進行簡單算術平均。
中國現行的CPI構成及權數:
1、食品34%
2、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14%
3、居住13%
4、交通通訊10%
5、醫療保健個人用品10%
6、衣著9%
7、家庭設備及維修服務6%
8、煙酒及用品4%
權數是反映調查商品或服務項目價格變動在總指數形成中影響程度的指標,是根據居民家庭用於各種商品或服務開支占總支出比重計算的。權數資料來源於城市住戶調查統計中的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數據。基本分類及以上類別權數,一年內固定不變。
目前,CPI調查范圍涉及全國31個省(區、市)500多個市縣50000多個調查網點。國家統計局直屬的全國調查系統採取定人、定時、定點的直接調查方式,由專職物價調查員到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農貿市場和商店現場採集價格資料。對於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價格變動比較頻繁的商品,至少每五天調查一次價格,保證了CPI的及時性和准確性。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計算過程大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