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男性的保健品使用要注意什麼事項-倩姿國際的專家可以解決嗎
男性保健品選擇,要天然的那種,不要亂吃,有的額含有激素,對身體有副作用。
2、中學生日記
今天天氣不錯,放學後走在回家的路上,望著落日余暉,感受著微風的輕撫,很久沒有這么舒服的感覺了。
5點多,正好是下班的高峰期,路上慢慢的有些擁擠了,有走路的,有騎自行車的,也有開著小車的,但是現在都只為一個目標——都趕著回家吃飯,這也讓我想到了一個或許是我現在這個年齡不應該深究的問題:這些人雖然都是為了一個目標,但是卻有著那麼多不同的方式,幾年後,十幾年後的我會怎樣趕著回家呢?
我想那些過著滋潤生活的人,肯定在這之前有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得到現在的一切,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像我們學習一樣,如果不努力,一切都是白搭。我想我明白自己需要努力了,謝謝路上遇到的你們!
3、請告訴我秋天的知識
秋天
秋季是由夏季到冬季的過度季節。陰歷為7至9月立秋到立冬,陽歷為9至11月,天文為秋分到冬至這一段時間。
氣象工作者研究的物候學標準是:炎熱過後,五天平均氣溫穩定在22度以下時就算進入了秋季 ,低於10度時秋季結束。
從我國秋始日期分布圖上可以看出,東北地區是我國東部秋始來得最早的地方。進入秋季,北方冷空氣不斷侵入,但勢力不是很強,常在我國北方形成秋高氣爽的天氣,華西常有綿綿秋雨出現。
秋季的主要氣象災害有:華西秋雨、南方寒露風、霜凍及低溫冷害。總體來講,進入秋季,太陽高度角漸低,溫度漸降;秋風送爽、炎暑頓消、碩果滿枝、田野金黃。
節氣
立秋8月7-9日交節
處暑8月22-24日交節
白露9月7-9日交節
秋分9月22-24日交節
寒露10月8-9日交節
霜降10月23-24交節
秋季疾病的預防:
秋季是指立秋至立冬之間的一段時間,其中有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重要節氣。秋季的氣候特點是初秋濕熱較甚;白露後雨水減少,氣候乾燥,晝熱夜涼;寒露後天氣很快變冷,一些人不適應秋季氣候的變化,導致疾病紛至沓來。為此,大家應根據秋季的氣候特點來進行防病。
薄衣防感冒:薄衣法就是在夏末秋初之時,以減少加衣來逐漸鍛煉抗寒能力的一種方法,當人們採用薄衣法之後,機體的毛孔就會處於關閉狀態,其抗寒能力就大大增強了,這對於預防感冒是很有益的。當然薄衣法有其原則,以穿衣不出汗也不著涼為度。人們在秋季可多備幾件衣服,按氣溫高低及時更換,避免活動後出汗。
精神需調攝:時至秋日,聽到秋風瑟瑟,望著枝枯葉落,常會使人有凄涼之感,但秋季也是金風送爽,碩果累累之季。人們應以哲人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季節交替,可靜思收獲的喜悅,培養樂觀的情緒。秋季的精神調攝對提高人體抗病能力,減少冬季疾病有著重要的意義。
沐浴保肌膚: 初秋溫熱並重,更有「秋老虎「肆虐作惡,人們常常出汗過多,但秋季早晚涼爽,氣溫晝夜溫差加大,常出現濕熱並重的現象,這就容易使皮膚發生癤腫。為保持皮膚清潔就要勤洗澡,沐浴時可在浴盆內放一些花露水或祛痱水,使浴後皮膚清爽滑潤,避免癤腫的發生;洗澡不要用鹼性大的肥皂,秋季氣候漸趨乾燥,再使用鹼性大的肥皂容易使皮膚乾燥脫屑。尤其是老年人的皮脂腺萎縮,如再使用鹼性肥皂就會導致皮膚自身保護能力降低容易受細菌的侵襲了。
按摩通大便 秋季氣候乾燥,易導致大便干結,按摩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通便方法,這種方法可在晚上睡覺前或清晨起床前進行。具體操作方法是:身體仰卧,先將兩手掌心摩擦至熱,然後兩手疊放在右腹下部按順時針方向圍繞腹部旋轉,共按摩30圈,這個方向正好與糞便在大腸中的運行方向一致,有助於大便的運行。也可以在坐便時應用。
麥冬除秋燥 秋季氣候乾燥,常有「秋燥」之疾,人們常感到口渴、咽干、皮膚乾燥、大便干結等。中醫有滋陰清熱之法,可用麥冬30克,煎水代茶飲用。麥立甘寒,有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的功效,是秋季防治秋燥的良好保健飲品。常飲本品,可解秋燥,也可潤膚美容,其麥冬飲對老年人及心臟病、糖尿病患者也有保健作用。
秋天是人們戶外活動、鍛煉和旅遊的黃金季節。早晨做操、打拳、散步、跑步等適量的體育鍛煉,對人體健康大有益處。適當增強鍛煉可以適應氣溫的變化,增強抗病能力。人們可根據自己身體的狀況,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戶外活動,身體好的可以選擇爬山、釣魚、郊遊等活動,而身體較差的則可以選擇一些活動量較小的項目,如戶外散步、打太極拳、氣功等。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可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如青年人可以打球、爬山、游泳等,年老體弱者則可以打拳、慢跑、散步、做操等。
秋季是指立秋至立冬之間的一段時間,其中有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重要節氣。秋季的氣候特點是初秋濕熱較甚;白露後雨水減少,氣候乾燥,晝熱夜涼;寒露後天氣很快變冷,一些人不適應秋季氣候的變化,導致疾病紛至沓來。為此,大家應根據秋季的氣候特點來進行防病。
薄衣防感冒 薄衣法就是在夏末秋初之時,以減少加衣來逐漸鍛煉抗寒能力的一種方法,當人們採用薄衣法之後,機體的毛孔就會處於關閉狀態,其抗寒能力就大大增強了,這對於預防感冒是很有益的。當然薄衣法有其原則,以穿衣不出汗也不著涼為度。人們在秋季可多備幾件衣服,按氣溫高低及時更換,避免活動後出汗。
精神需調攝 時至秋日,聽到秋風瑟瑟,望著枝枯葉落,常會使人有凄涼之感,但秋季也是金風送爽,碩果累累之季。人們應以哲人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季節交替,可靜思收獲的喜悅,培養樂觀的情緒。秋季的精神調攝對提高人體抗病能力,減少冬季疾病有著重要的意義。
沐浴保肌膚 初秋溫熱並重,更有「秋老虎「肆虐作惡,人們常常出汗過多,但秋季早晚涼爽,氣溫晝夜溫差加大,常出現濕熱並重的現象,這就容易使皮膚發生癤腫。為保持皮膚清潔就要勤洗澡,沐浴時可在浴盆內放一些花露水或祛痱水,使浴後皮膚清爽滑潤,避免癤腫的發生;洗澡不要用鹼性大的肥皂,秋季氣候漸趨乾燥,再使用鹼性大的肥皂容易使皮膚乾燥脫屑。尤其是老年人的皮脂腺萎縮,如再使用鹼性肥皂就會導致皮膚自身保護能力降低容易受細菌的侵襲了。
按摩通大便 秋季氣候乾燥,易導致大便干結,按摩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通便方法,這種方法可在晚上睡覺前或清晨起床前進行。具體操作方法是:身體仰卧,先將兩手掌心摩擦至熱,然後兩手疊放在右腹下部按順時針方向圍繞腹部旋轉,共按摩30圈,這個方向正好與糞便在大腸中的運行方向一致,有助於大便的運行。也可以在坐便時應用。
麥冬除秋燥 秋季氣候乾燥,常有「秋燥」之疾,人們常感到口渴、咽干、皮膚乾燥、大便干結等。中醫有滋陰清熱之法,可用麥冬30克,煎水代茶飲用。麥立甘寒,有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的功效,是秋季防治秋燥的良好保健飲品。常飲本品,可解秋燥,也可潤膚美容,其麥冬飲對老年人及心臟病、糖尿病患者也有保健作用。
秋高氣爽 秋風蕭瑟 秋色宜人、一葉知秋、春種秋收、春蘭秋菊、秋風習習
春花秋月 秋風過耳、秋雨綿綿、秋意深濃、秋蘭飄香、丹楓迎秋 、楓林如火
好句: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麼羞澀,夏那麼坦露,冬那麼內向。
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麼嫵媚,夏那麼火熱,冬那麼含蓄。
秋,收獲的季節,金黃的季節--同春一樣可愛,同夏一樣熱情,冬一樣迷人。
金秋的陽光溫馨恬靜,侗鄉的秋風和煦輕柔,藍天白雲飄逸悠揚。
好段: 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個多霧的黎明溜來,到了炎熱的下午便不見蹤影。它踮起腳尖掠過樹頂,染紅幾片葉子,然後乘著一簇飛掠過山谷離開。
再過一兩夜,秋霜在月下布滿山谷,然後退回到北面群山那邊稍作停留,好讓金黃的初秋溫柔地撫慰大地。輕微的茴香氣息彌漫在天空中。還有金菊的芬芳氣味。霧氣翻騰,被九月的月色沖破,露出一片蔚藍色的天空。
秋天,那永遠是藍湛湛的天空,會突然翻臉而露出險惡的顏色,熱帶台風夾著密雲暴雨,洪水潛流著,復甦的草原又泛起點點蒼蒼的顏色。然而,台風暴雨一閃而過,強烈的氣流依然抖動著耀眼的波光。這時,只有北來的候鳥知道這張溫暖的床眠,那飛翔的天鵝、鴻雁和野鴨,就像一片陰深的雲朵,使這兒顯得更蒼郁了。
不知道從多久起,彷彿一場緊張的拼搏終於漸漸地透出了分曉,田野從它寬闊的胸膛里透過來一縷悠悠的氣息,斜坡上和壩子上有如水一般的清明在散開,四下里的樹木和莊稼也開始在微風里搖曳,樹葉變得從容而寬余。露水回來了,在清晨和傍晚潤濕了田埂,悄悄地掛上田間。露嵐也來到了壩子上,靜靜地浮著,不再回到山谷里去。陽光雖然依舊明亮,卻不再痛炙人的脊樑,變得寬懷、清澄,彷彿它終於乏力了,不能蒸融田野了,也就和田野和解了似的;……秋天來了!
撲入車窗的景色,使我生發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觸。那碧天的雲,蠻荒的山,被秋霜洗黃的野草,儼然像一位飾著金色麗紗的處女,裸露著奶黃色的胴體,在蕭瑟的秋風中婆娑起舞,展現著消魂的倩姿。佇立在山顛的秋陽,宛如一尊威武的戰神,抖落血染的戰袍,濺在草叢中,滲入山下的小溪,泛著數不清的漣漪,嗚咽地向外流淌,從古流到今,從遼遠的過去流向那茫茫的未來。
秋,不是常說是金色的嗎?的確,她給大自然帶來了豐碩的果實,給包括人在內的眾多生物賞賜了無數得以延續生命的食糧。
【描寫秋天的古詩、成語和描寫秋天的名句】
杜牧---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燎栗:凄涼。若在遠行:好像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亭皋:水邊平地。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陝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雲《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誌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高鳥黃雲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信宿:連宿兩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唐•杜甫《秋興八首》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白茅;茅草。描寫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風吹卷著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燒著枯萎的桑樹。
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秋風萬里動,日暮黃雲高
唐•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凈
返照:晚照,夕照。亂流:縱橫錯雜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錢起《杪秋南山西峰題准上人蘭若》
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
落照:夕陽西下。
唐•錢起《題蘇公林亭》
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綠蕪:綠草。合:長滿。意謂雨後庭中小徑長滿綠草,霜後花園中落滿紅葉,庭院一片荒涼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馬宅》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慫恿。
劉禹錫《秋詞二首》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描寫荷葉在秋風中向東傾斜,暗寓傷秋的情緒。
府•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輕羅小扇:輕薄的絲制團扇。這兩句描寫紅燭在秋夜中發出寒光,照著畫屏,女郎手持精緻的團扇追撲螢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天階:宮中的台階。
唐•杜牧《秋夕》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秋陰不散:雖已是秋天,但連日陰雲漠漠,故不見嚴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聽雨吉:雨打枯荷,單調、凄涼。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
唐•劉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
唐•戎昱《戲題秋月》(又作: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天涯靜寂寥)
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飛霜使荷葉破碎,秋雨落在破葉上再也無法形成水珠了。
唐•來鵠《偶題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
不覺;不睡。
唐•竇鞏《秋夕》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菡萏:荷花的別稱。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宋•范仲淹《蘇幕遮》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橙黃橘綠時:指秋冬之交的時節。
宋•蘇軾《贈劉景文》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明日黃花:指重陽過後菊花逐漸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無處尋花,故曰「愁」。
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
蕭蕭遠樹流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宋•寇準《書河上亭壁》
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瀟瀟:小雨降落的樣子。
宋•柳永《八聲甘州》
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摟
霜風:秋風。關河:關塞河流。殘照:夕陽的余暉。
宋•柳永《八聲甘州》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是處:到處。紅衰翠減:花謝葉落。苒苒:漸漸。物華: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聲甘州》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斷虹:殘余的彩虹。霽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長眉。
宋•黃庭堅《念奴嬌》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無賴:百無聊賴。窮秋:深秋。
宋•秦觀《浣溪沙》
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小軒;有窗檻的小室。
宋•秦觀《秋日》
秋容老盡芙蓉院,草上霜花勻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觀《木蘭花》
綠荷多少夕陽中。知為阿誰凝恨、背西風
阿誰;何人。背西風:背向秋風。
指荷葉被秋風吹得葉梗都彎了。
宋•秦觀《虞美人》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聲斷譙門
衰草:枯草。畫角:軍中用的號角。斷:盡。譙門:城上鼓樓,用以瞭望敵情。
三句寫孤城秋景。
宋•秦觀《滿庭芳》
落時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棄疾《昭君怨》
覺人間,萬事到秋來,都搖落
宋•辛棄疾《滿江紅•游南岩和范廓之韻》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落葉猶開最小錢
可人:合人意。紅蕖(音同「渠」):荷花。卻:開盡。最小錢:新出荷葉才象小銅錢那麼大。
宋•楊萬里《秋涼晚步》
園翁莫把秋荷折,因與游魚蓋夕陽
宋•周密《西塍廢園》(又《西塍廢圃》。塍:田間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聞鵲喜•吳山觀濤》
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宋•張炎《清平樂》
萬壑泉聲松外去,數行秋色雁邊來
壑(音同「賀」):山谷。
元•薩都刺《夢登高山得詩二首》
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平湖三十里,過客感秋多
敗荷:殘荷。
元•薩都刺《過高郵射陽湖雜詠九首》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殘霞:晚霞。寒鴉:天寒歸林的烏鴉。飛鴻:大雁。
元•白樸《天凈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清•王士禎《江上》
山色淺深隨夕照,江流日夜變秋聲
變秋聲:江流隨著夏去秋來而改變聲響。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龍、王西樵、程穆情諸君登慧光閣飲於竹圃分韻》
秋天的雅稱
姜振坤
三秋:古時人們將秋季的七八九月份分別稱為孟秋、仲秋、季秋,合稱「三秋」,代指秋天。「三秋」有時亦指秋季的第三個月,即農歷九月,如唐代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中有「時維九月,序屬三秋」之句。
九秋:整個秋季共分為九旬,故古人有時也用「九秋」來代稱秋天。如晉代詩人張協的《七命》詩曰:「唏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鳴飆。」
金秋或金天:按五行(水火木金土)推演,秋屬金,故稱「金秋」或「金天」。如唐代詩人王維的《奉和聖制天長節賜宰臣歌應制》一詩中就有這樣的句子:「金天凈兮麗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而唐初另一位詩人陳子昂亦有詩曰:「金天方肅殺,白露始專征」(《送著作佐郎崔融等從梁王東征》)。
金素:南朝梁代文學家蕭統編撰的《昭明文選》輯南朝宋山水詩人謝靈運《永明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都》詩:「術職期闌署,理棹變金素」。李善注:「金素,秋也。秋為金而色白,故曰金素也。」
素秋或素節:古人認為,秋天的顏色為五色(青赤白黑黃)中的「白」,故稱。有時指重陽節,有時則泛指秋天。宋朝大文學家歐陽修有詩雲:「我來夏雲初,素節今已屆」(《水谷夜行寄蘇子美》)。
素商:按古代「五行」之說,秋天色尚白,又屬「五音」之中「商」的音階,故秋天又稱素商。元朝馬祖常《秋夜》詩曰:「素商凄清揚威風,草根之秋有鳴蛩。」
商秋:因晚秋寒風凄厲,故以五音(宮商角徵羽)中的「商」音相應,故名。晉代潘尼《安石榴賦》中有句雲:「商秋授氣,收畢斂實。」
勁秋:指肅殺的寒秋,因秋風勁吹,故名。晉代陸機《文賦》中有句曰:「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泰秋:泰,物豐,謂其時安泰吉祥。《管子·出國軋》有這樣的記載:「泰秋,民令之所止,令之所發。」
西陸:古代指太陽運行到西方七宿的區域,本為二十八宿中昂宿之別稱,後亦代稱秋天。如晉代司馬彪《讀漢書》一文中就有「日行西陸之秋」之句,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在獄詠蟬》詩中亦曰:「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白藏:按五色學說,秋色為白,秋又為收獲儲藏季節,故稱。如《爾雅·釋天》曰:「秋為白藏,冬為玄英。」
爽節:秋季天高氣爽,故有此稱。南朝齊詩人謝目兆《奉和隨王殿下詩十六首·之一》中就有「高秋夜方靜,神居肅且深……淵情協爽節,詠言興德音」的句子,有時亦代指重陽節,如唐代李適《重陽日中外同歡,以詩言志,因示群官》一詩中有句曰:「爽節在重九,物華新雨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