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說保健品不可亂吃?
什麼是保健品?許多人認為保健品是對人體具有某種功效的營養食品。其實這種認識太過表面化了。盡管有很多保健品我們可以選用,對身體確實是有益的,但在選擇上還是應該慎重。
一般而言,保健品都是經過特製的、濃縮的或添加了某些添加劑的生理功能物質。再經過大工業生產,早不是什麼天然食物了,更何況某些中葯保健品的製作,實際上早已脫離了中醫理論的指導思想,而變成純化學的生物制劑了。
中葯的功效並不等於植物中葯性的簡單相加,它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生物基因工程。比如銀杏葉有活血的作用,這是從植物葯研究的結果得出的結論,但這不完全等於銀杏葉在中葯中所發揮的作用。再比如杏仁,中醫認為它有宣肺開玄府的作用(肺主皮毛),因此它對皮膚有較好的理氣及改善代謝作用。但從植物葯研究的結果得不出這些結論,若僅取杏仁油用,也就丟失了上述作用,只能作為油參加化妝品的乳化過程,從而也就丟失了中葯的性味歸經作用。
保健品是供生理上有特殊需要或體質與正常人存在差異的人使用的,以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疾病。但要具備兩個前提:一是必須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完成製作工藝產品,二是必須要合理使用,因人而異,切不可盲目選擇,應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合理搭配。
舉個例子,現在有很多兒童補劑和口服液,都標榜自己有長高長壯的功能,其實很有可能有激素的成分。人體之生長,純為自然而然,若三五歲童孩,就較同齡人又高且壯,實在是因濫服保健品而拔苗助長了。當前兒童生理早熟現象,就足以引起我們對保健品的慎重對待。
2、長期大量吃保健食品有什麼副作用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投資日益增加,經常服用保健品大有人在。然而,越來越多的臨床病症已經證實,濫服保健品成為造成新疾病的根源之一,切不可掉以輕心。
氨基酸是現今比較時髦的營養葯,對於不能進食的危重病人, 長期蛋白質缺乏,造成營養不良的人,大都需要氨基酸的幫助,以度危難。但不可隨意使用,以防它所產生的有毒物質--氨來傷人。如有些肝腎功能不佳的病人,濫用氨基酸,可導致肝昏迷,尿毒症的發生。
維生素,是身體內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它既是葯,也是營養保健品。因此,一些人就以為維生素類葯安全、多服有益無害,其實並非如此。
例如維生素A是防治夜盲症的良葯,但長期大量服用,就會7a64e78988e69d833133333534出現毛發枯乾或脫落、食慾不振、四肢痛、頭痛和惡心嘔吐等中毒症狀。
維生素C是治療壞血病的,也可用於預防感冒、老年保健等。但大劑量服用後,在腎臟易形成草酸鹽結石;在胃腸道,能引起惡心及腹痛,在與許多其他葯同用時,還會影響其他葯的療效。
就目前公認的有抗衰老作用的維生素E,大量服用也能引起血栓靜脈炎和眼球晶狀體損害;還能影響人體白細胞的殺菌能力,對內分泌、心血管、血糖都有--定的影響。
人參蜂皇漿為滋補養身之品。然而,服用人參蜂皇漿,如果只想強身健體,增智延年,而無疾病適應症,則屬濫用,必將產生不良後果。例如,小孩服用本品後,除了換得一個假性性早熟外,並無其他收益。
3、保健品吃了之後有用嗎?
吃了之後效果還是挺大的,保健品的分類挺多的,比如說有礦物質的,有營養素,還有維生素。每個作用都是不一樣的,我吃了福施福的維生素感覺挺不錯的,不知道你說的是哪一種
4、吃保健品的危害
上國家葯品食品監督局查一下你買的保健品的保健批號所對應的產品和你所買的產品是不是同一個,現在保健品這方面回還不是很規范,存在保健品批號一號多用,盜用其他廠家批准文號的事情。答
保健品這東西還是不要怎麼吃,虛得很!
5、精神科葯物真的會把人越吃越傻嗎
吃傻是什麼概念?副作用也是相對而言的,你高血壓,糖尿病的葯也有毒副作用難道你就不用了?很多人還說多動症的葯會把人吃成傻瓜,可事實是這樣嗎?我可以明確的說,任何葯都有副作用,但只要是科學合理的用葯,則益處是永遠大於害處的,同樣醫生的資質才是最主要的,如果兩分鍾不到在沒有任何量表試題就給出的診斷,你就得心理給打個折扣,換個地方再次診療,最反智的行為就是聽風就是雨,無論是聽到庸醫隨意給診斷就嚇得無所適從還是聽到外面小道消息說吃葯會如何就內心抵觸用葯,本質都是不思考就盲從,再說有些人亂吃不知名的保健品傷腎和非驗方的中葯時怎麼想不到毒副作用了?不也一個道理嗎。
6、保健品吃多了有沒有副作用?
當然有啊
保健品也要「對症」
節日期間熱銷的解酒類保健品最火熱。記者在采訪調查中發現,僅具有解酒護肝功效的保健品就將近20種。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解酒護肝保健品的成分多為中成葯,主要是葛花、葛根、白芍、柴胡等,聲稱能迅速將酒精排出體外。部分產品甚至宣稱平時吃可以護肝,喝酒的時候作用就更大。
專家觀點:葛根、柴胡等葯材確實具有解酒護肝功效,但其治療效果因人而異,並且它們的功效比較緩慢,能解一定的酒毒,但是不可能迅速解酒。
而白芍對肝陰不足的人有保肝效果,對其他體質的人卻適得其反。此外,有的人是肝陰虛,有的人是肝火旺,用葯也大不一樣。可能這些產品有一些緩解頭痛、減少酒精吸收的作用,但是短時間內不會有很大的改變。
推薦閱讀:保健品行業往往利用消費者的無知進行狂轟亂炸式的廣告炒作……>>>四大讓你補出毛病的保健品
問題2 概念包裝
保健品不能治病
還有一些看似普通的商品被賦予「特殊」功效,「保健枕頭」就是其中一個例子。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超市中多數保健枕頭為蕎麥皮、熏衣草、菊花等花草植物枕頭,傳統葯材如決明子、金銀花、三七等也加入其中。銷售人員向記者推薦了一款熏衣草健康枕,稱其有使人心情寧靜、緩解緊張、消除神經衰弱、防蟎抑菌等功效。但記者打開包裝後,卻發現並無熏衣草填充。銷售人員解釋說,熏衣草精華都吸附在枕套上了,在睡覺時就會發揮作用。
專家觀點:保健枕頭的中葯成分確實有緩解神經衰弱等功效,但中葯本身見效慢,這種外用的保健枕頭只能起到調節作用,使用起來雖然沒有危害,但消費者也不要過於相信產品所謂的治療功效。
新聞曝光:康易網賣無批號「洋食品」冒充保健品
問題3 非法添加
保健品摻入西葯成分
市場上的抗糖尿病葯物和保健品也是種類繁多,一些標榜純中葯卻非法添加西葯成分的情況最為常見。雖然近年來各地執法部門屢查屢禁,但面對巨大的利益,仍有保健品在散布「根治糖尿病」的謊言。
專家觀點:一般那些宣稱是純中葯的治療糖尿病的葯品或保健品中最常添加的降糖西葯成分是格列本脲、格列齊特和格列吡嗪。主要是因為這3種葯物的作用強度很大,尤其是格列本脲,降糖相對其他葯都要明顯。因此不法葯商利用這一特點,大肆宣傳其產品的療效明顯、降糖速度快。如果長期大量服用這些添加了西葯的保健葯品,最終會造成病人低血糖或腎病,甚至導致死亡。還有一些降糖保健品,雖然沒有非法加西葯成分,但卻大肆宣傳有功效,而且效果明顯,如蜂膠、苦瓜、南瓜類保健品等。雖然蜂膠類天然品有調節免疫力的作用,也只能是輔助作用,並沒有像葯物一樣有針對性。
7、都說買保健品是繳智商稅,買保健品的人真的傻嗎?
買保健品的人並不是傻,很多隻是因為他們對保健品不了解,並且被銷售人員有意引導、甚至可以說是欺騙才購買的保健品,也有的明知保健品其實沒那麼好,但是卻沉浸在銷售人員的“貼心關懷服務”之中心甘情願花錢。
一、買保健品並不是傻,保健品確實存在功效。
在我國的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的網站上,我們可以查詢到的保健食品的功能范圍包括27項,分別是:增強免疫力、輔助降血脂、輔助降血糖、抗氧化、輔助改善記憶、緩解視疲勞、促進排鉛、清咽、輔助降血壓、改善睡眠、促進泌乳、緩解體力疲勞、提高缺氧耐受力、對輻射危害有輔助保護功能、減肥、改善生長發育、增加骨密度、改善營養性貧血、對化學性肝損傷的輔助保護作用、祛痤瘡、祛黃褐斑、改善皮膚水分、改善皮膚油分、調節腸道菌群、促進消化、通便、對胃黏膜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1]。
其中增加免疫力是保健食品中最為常見的保健功能。不過這些功能並不是隨便自己說是啥就是啥的,而是需要有嚴格的證據來標明,經過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審批通過之後才能生產銷售。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四節特殊食品 中就有相關的規定:第七十五條 保健食品聲稱保健功能,應當具有科學依據,不得對人體產生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所以消費者想要購買的保健品,實質上就是那些經過國家審批過,具有保健品功能,能夠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調節我們的人體機能,讓我們在某些方面得到比較的保健的產品,而不是那些動輒就是“靈丹妙葯”一般讓人“起死回生”的“保健品”。
二、在保健品銷售過程中,存在誇大宣傳的情況,這些被誇大功效的高價保健品,實際上是在欺騙消費者,讓消費者“繳智商稅”。
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是繳智商稅呢?因為有一些不規范銷售的存在。
比如我們常見的口服液產品,可能生產廠家的成本是70塊,但是消費者買到手的時候是七百塊,甚至上千塊,這中間超過十倍、十幾倍的差價,就是我們認為的“智商稅”了。
但是消費者在購買的過程中,他們並不清楚廠家的生產成本是多少,他們能夠感受到的是,是銷售人員在介紹產品的時候,說的這個產品能夠改善人體的腸胃功能,裡面的原料採用的是精選炮製的名貴葯材,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能夠幫助我們恢復身體的功能,哪怕你有**病吃下去都能夠很快恢復……
消費者因為想要健康,而被錯誤的信息所誤導,這並不是繳智商稅,真正有錯的人也不是他們,而是那些欺騙消費者的銷售人員……如果有關部門知道這樣的情況的話,肯定也不是讓消費者來埋單,而是把那些誇大宣傳、欺騙消費者的人抓起來並沒收違法所得……
三、在保健品銷售的過程中,還存在銷售服務套路,銷售的是服務而非產品本身。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購買保健品的消費者都不清楚銷售人員的套路,有一些人其實早就明白了銷售人員的“伎倆”,卻仍然甘心付錢給他們,這些人他們不差錢,差的是關愛,而恰好,這些銷售人員抓住他們的需求點了。
退休的老年人,有退休金,有子女給的生活費,衣食無憂。但是在生活上,大多數的子女都是忙於個人工作、個人的家庭生活,很少會跟自己的父母溝通什麼,子女的愛與陪伴缺失了。
當有那麼一群銷售人員,整天對著這些老年人噓寒問暖,“關心”老人的身體健康,在乎他們是否過得開心,這樣的行為,很容易就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再推銷什麼產品,就變得非常容易了。
一瓶魚油幾百塊,一瓶蛋白粉幾百塊,老年人為了留著這些“關愛”自己的“孩子”,往往一買就是幾千塊……自己家裡可能屯了一屋子的保健品……
他們傻嗎?他們一點都不傻,他們買的不是保健品,而是缺失的陪伴與關愛……
四、消費者可多了解保健品常識,避免上當受騙。
當然,作為普通消費者,大多數人需要的並不是那種“貼心關懷服務”,而是真正能夠補充營養素,實現保健功能的保健品,那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多了解,多關注相關的知識,這樣才能夠避免上當受騙,買了高價卻沒有宣傳功效的保健品。
另外,在購買的時候還需要注意,保健食品不是葯物,不能代替葯物治療疾病。如果有疾病,請遵醫囑用葯治療。勿耽誤病情。
註:[1]:市場監督管理局:保健食品的功能范圍 :
http://scjg.fuzhou.gov.cn/zz/hdjl/cjwt/201910/t20191017_3061581.htm
8、保健品吃多了對身體有副作用嗎?
現在的市面上的保健品。對身體多多少少都存在危害,這是事實!
某些來壯陽類保健品,就是添加了西地拉斐類西葯成分的,沒添加的又毫無效果;珍奧核酸的嘌呤類成分導致痛風;褪黑素類保健品導致松果源體加速退化;減肥類產品干擾人體正常糖代謝,等等等等等等,實在太多了。
口服zd液基本上含有大量的防腐劑、穩定劑(防止沉澱和變色)等對人健康有害的純化學制劑。
9、亂吃保健品會讓人變笨嗎
保健品zd別亂吃
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高了,不少愛美的女性擔心自己「青春早逝」,經常服用一些女性保健品,特別在進入更年期後,失眠、精神緊張等症狀一出現,就更慌了,而親朋好友出於關心的目的,也往往把保健品當作禮品送給她們。殊不知,這裡面弄不好就會「花錢買罪受」、「好心辦壞事」。前不久,我碰到一位女性患者,40多歲,平時很注意自己的飲食,也沒有家族病史,說什麼也不相信自己患上了乳腺癌,她說:「我這半年堅持服用××品牌的口服液,版難道還會『吃』出病來?」我當即告訴她:「問題就在這里,這毛病十有八九是保健品弄出來的。」
我說這話是有根據的,現在市場上的很多女性保健品,包括不少耳熟能詳的知名品牌,都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雌激素是一把「雙面刃」,確能延長女性的「青春期」,但也就帶來了乳腺導管上皮細胞增生,甚至癌變。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輕信廣告,選擇保健品也要因人而異,能不吃的,盡量別吃,一定要吃,也要弄清楚其中的成分,自己沒把握的,多問問權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自己想當然地亂吃,當心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