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肺部的保養:
秋天給人的感覺是清肅乾爽,但容易出現肺部疾病,常見的有:感冒、咳嗽、哮喘等,若不小心醫治會讓症狀加重,中醫有一些秋季肺部的保健與養生方法,略述如下。
作息養生到了秋天,應該「早卧以避風寒,早起以領略秋爽」,使精神安定寧靜,才能不受秋天肅殺之氣的影響。心態方面要使「精神內守,不急不躁」,這樣在秋天肅殺的氣象中,仍可得到平和,肺呼吸正常,這是「秋天的養生大道」。
飲食養生古代醫書提到:形寒飲冷則傷肺。是說如果沒有適當保暖、避風寒,或者經常吃喝冰冷食物飲料,則容易損傷肺部機能而出現疾病。因此飲食養肺應多吃玉米、黃豆、黑豆、冬瓜、番茄、藕、甘薯、豬皮、鮑魚、貝、海參、梨等,但要按個人體質、腸胃功能酌量選用。
運動養生「秋季補肺三招」:「第一招」,以兩手抱頭頂,婉轉迴旋俯仰10次。可疏通頸部及胸背部經脈,促進血液循環,增進肺的生理機能。「第二招」,以兩手相叉頭上,左右搖曳身子10遍。可去關節間風濕寒邪,治療肺臟諸疾。「第三招」,兩手拍腳脛(小腿前外側)10遍。可開胸膈,利肺氣,治療肺臟疾病。做此運動時若能配合叩齒,效果更好。具體方法是輕輕叩齒36次,不要出聲。
葯膳養生補肺葯膳「益胃湯」原料:沙參10克、麥門冬15克、生地10克、玉竹5克、冰糖30克,水煎分三次服,或當飲料服用。用於肺津損傷之乾咳,咽干口燥。注意事項:流行性感冒的咳嗽及脾胃虛弱容易拉肚子的人不要服用。
2、心肺保養的好處及話術
新鮮水百果和蔬菜中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可增加肺通氣量,每天食用至少含300mg維生素C的食品,可使支氣管哮喘及支氣管炎的患病率降低30%。指導意見:每人每天吃蔬菜400~500g,吃水果100~200g。多吃一些對肺有度好處的東西,每天也要深呼吸咳嗽一聲知.因為這樣可以清理肺里的垃圾.不要多去一些工廠.要去一些空氣清新的地方.還有.每天早上跑跑步鍛煉一下.因為早晨的空氣最好別抽煙!多吃點對肺保健有益的食物比如:南杏豬肺湯道沙參玉竹老專鴨湯蓮子百合煲瘦肉冰糖銀耳羹黑木耳拌豆芽葛根清肺湯蘿卜杏仁煮牛肺少抽煙,少去粉塵多的地方,多吃一些清肺的食品,如冬瓜等中醫說紅色的東西補心屬,你可以多試試,主要是植物(比如西紅柿)
3、如何保養心肺?
秋天給人的感覺是清肅乾爽,但容易出現肺部疾病,常見的有:感冒、咳嗽、哮喘等,若不小心醫治會讓症狀加重,中醫有一些秋季肺部的保健與養生方法,略述如下。 作息養生到了秋天,應該「早卧以避風寒,早起以領略秋爽」,使精神安定寧靜,才能不受秋天肅殺之氣的影響。心態方面要使「精神內守,不急不躁」,這樣在秋天肅殺的氣象中,仍可得到平和,肺呼吸正常,這是「秋天的養生大道」。 飲食養生古代醫書提到:形寒飲冷則傷肺。是說如果沒有適當保暖、避風寒,或者經常吃喝冰冷食物飲料,則容易損傷肺部機能而出現疾病。因此飲食養肺應多吃玉米、黃豆、黑豆、冬瓜、番茄、藕、甘薯、豬皮、鮑魚、貝、海參、梨等,但要按個人體質、腸胃功能酌量選用。 運動養生「秋季補肺三招」:「第一招」,以兩手抱頭頂,婉轉迴旋俯仰10次。可疏通頸部及胸背部經脈,促進血液循環,增進肺的生理機能。「第二招」,以兩手相叉頭上,左右搖曳身子10遍。可去關節間風濕寒邪,治療肺臟諸疾。「第三招」,兩手拍腳脛(小腿前外側)10遍。可開胸膈,利肺氣,治療肺臟疾病。做此運動時若能配合叩齒,效果更好。具體方法是輕輕叩齒36次,不要出聲。 葯膳養生補肺葯膳「益胃湯」原料:沙參10克、麥門冬15克、生地10克、玉竹5克、冰糖30克,水煎分三次服,或當飲料服用。用於肺津損傷之乾咳,咽干口燥。注意事項:流行性感冒的咳嗽及脾胃虛弱容易拉肚子的人不要服用。
4、怎樣保養心肺?
鍛煉心肺功能百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有氧運動,應該努力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如跑步、游泳、爬樓梯、打網球等,但鑒於你肺部有傷,部分肺功能受損,應該適當度減少運動量,比如走步及慢跑,在適當出汗的前提下多活動,多曬太陽,多通風,在含氧量充足的地方多做增加心肺功能的鍛煉:如深呼吸、擴胸知、慢跑等。早睡晚起也有益於大腦活動。在飲食上,應以清淡食物為主,少食肥油。可以補道充一些溫腎驅寒的食物,如用黃酒煮生薑,多吃韭菜、蒜苗、韭黃、內山葯、地瓜、根莖蔬菜、木瓜等。 平時多注意預防感染,避免引起肺部感染而加重容肺功能的損害。平日注意運動,適當地跑跑步,出出汗,能使身心保持健康。
5、吃什麼食物能增強心肺功能
可以多食用一些潤肺的食物,比如常見的山葯、白蘿卜、百合、梨等蔬果,以及核桃、杏仁等堅果類食品。尤其是杏仁,它是我國應用已久的一種葯食俱佳的食物,自古就被認為是能止咳潤肺、降氣清火的健康食品。《神農本草經》記載,杏仁能治咳逆上氣雷鳴、喉癢、下氣等;《本草綱目》里也提出杏仁主要有潤肺也,消食積也,散滯氣也三大功效。我國北方盛產的北杏(因味苦也叫苦杏)作為葯物已應用兩千餘年,杏蘇散、杏滑石湯、羚羊清肺丸等中葯配方中均有這種成分。民間百姓喜歡用帶皮杏仁和適量冰糖研製成杏仁糖,早晚服用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或用杏仁、粟米、粳米等熬製成杏仁粥,用以止咳平喘。而現代醫學也證實,杏仁中所含的苦杏仁甙,經食用消化後,經腸道微生物酵解及苦杏仁酶水解後,具有鎮咳平喘之功效。
杏仁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有益於心臟健康;還含有維生素E等抗氧化物質,能預防疾病和早衰。杏仁中含蛋白質27%、脂肪53%、碳水化合物11%,此外,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等微量元素,以及一定量的胡蘿卜素、抗壞血酸及苦杏仁甙等,是天然的營養佳品。
6、怎樣注意肺的保健?
肺部的保健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肺怕燥
肺在五行中屬金,與秋氣相通。秋天氣候乾燥,易耗傷津液,故秋季常見口鼻乾燥、乾咳無痰、皮膚乾裂等症。秋季養生應固護肺陰,少吃辛辣之品,以免加重秋燥對人體的危害。同時,應多食蜂蜜、銀耳、甘蔗、梨、百合、芝麻、藕、杏仁、豆漿等以潤肺養陰。
2、肺怕寒
肺位於胸腔,經絡與喉、鼻相連。寒邪最易經口鼻犯肺,使肺氣不得發散,津液凝結,從而誘發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反復之下可致人體免疫力下降,或引發慢性鼻炎。
3、肺怕熱
中醫講「肺為嬌臟」,它既怕寒又怕熱。肺受熱後容易出現咳、喘(氣管炎、肺炎)等症狀,如果肺胃熱盛還可能導致面部起痘、酒渣鼻等。
4、肺怕過度悲、憂
悲傷和憂愁雖不同,但皆為負面情緒。《黃帝內經》說:「悲則氣消」,「憂愁者,氣閉塞而不行」。說明過度悲哀或憂愁,最易損傷肺氣,或導致肺氣運行失常。《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就是由於長期憂愁悲傷郁積,以致患肺疾而終。因此,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對保護肺臟是極為重要的。
5、肺怕霧霾、煙氣刺激
中醫學認為,胸中為「上氣海」,丹田為「下氣海」,氣之所以能夠運行於全身,依賴肺氣的推動作用。肺氣還能貫注於心血管,幫助心臟推動血液運行。肺為「清虛之臟」,但霧霾、長期吸煙、二手煙不時傷害著它,導致肺泡內痰飲積滯,阻塞氣道,清氣不能吸入,濁氣不能排出,上下氣海不流通,血液不能正常循環。
6、肺怕大便不通
中醫認為,肺和大腸經絡相通,關系密切。具體來說,大便通暢有利於肺氣下行。比如小兒患肺炎時,如果大便不通,則熱毒不能下瀉排出,肺部的感染和咳喘會明顯加重。所以治療時都會兼顧通導大便,以使病情減輕,病程縮短。平時宜多進食些芝麻、杏仁等食品,不僅能潤腸通便,還具有養肺利肺之功。
7、肺臟應該怎麼保健?
避免吸入空氣中的雜質和有毒氣體
例如:二氧化硅、煤塵、棉紗纖維、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氣、甲醛、有機磷農葯等等,這些有毒物、有害物質吸入過多,則可引起肺部病變和全身病變。因此,要積極預防和控制空氣污染,改善勞動環境、居住環境、居室環境,對灰塵多的環境進行「靜化」處理,搞好衛生,加強預防措施,如防塵器、防塵口罩、通風設備等,多呼吸新鮮空氣,吸煙者要下決心戒煙,對肺臟保護是很有好處的。
積極參加運動鍛煉,改善肺功能
如早晚到空氣新鮮的地方散步、做廣播體操、打太極拳、練氣功等,可有效地增強體質,改善心肺功能。同時,經常訓練腹式呼吸以代替胸式呼吸,每次持續5~10分鍾,可以增強隔肌、腹肌和下胸肌活動,加深呼吸幅度,增大通氣量,減少殘氣量,從而改善肺功能。
注意飲食宜忌
肺臟保健要少吃辛辣厚味,宜淡食,少鹽忌咸,飲食切勿過寒過熱,尤其是寒涼飲冷。在飲食上一定要合理調攝。
防寒保暖
寒冷季節或氣溫突變時,最易患感冒,誘發支氣管炎。因此,要適應自然,防寒保暖,隨氣溫變化而隨時增減衣服,汗出時要避風;室內溫、濕度要適宜,通風良好,但不宜直接吹風;胸宜常護,背宜常暖,暖則肺氣不傷。
耐寒鍛煉
耐寒鍛煉的目的,在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預防感冒。具體方法可採用冷水浴面,空氣浴和健鼻的保健。長期鍛煉,獲益匪淺。
疾病防治
積極預防感冒是有效方法之一,患有發作性呼吸系統疾病者,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在氣溫變化時,大的節氣交接前,更應做好預防保健和治療措施,以免誘發舊疾或加重病情。
8、肺臟保健方法有哪些?
避免吸入空氣中的雜質和有毒氣體
例如:二氧化硅、煤塵、棉紗纖維、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氣、甲醛、有機磷農葯等等,這些有毒物、有害物質吸入過多,則可引起肺部病變和全身病變。因此,要積極預防和控制空氣污染,改善勞動環境、居住環境、居室環境,對灰塵多的環境進行「靜化」處理,搞好衛生,加強預防措施,如防塵器、防塵口罩、通風設備等,多呼吸新鮮空氣,吸煙者要下決心戒煙,對肺臟保護是很有好處的。
積極參加運動鍛煉,改善肺功能
如早晚到空氣新鮮的地方散步、做廣播體操、打太極拳、練氣功等,可有效地增強體質,改善心肺功能。同時,經常訓練腹式呼吸以代替胸式呼吸,每次持續5~10分鍾,可以增強隔肌、腹肌和下胸肌活動,加深呼吸幅度,增大通氣量,減少殘氣量,從而改善肺功能。
注意飲食宜忌
肺臟保健要少吃辛辣厚味,宜淡食,少鹽忌咸,飲食切勿過寒過熱,尤其是寒涼飲冷。在飲食上一定要合理調攝。
防寒保暖
寒冷季節或氣溫突變時,最易患感冒,誘發支氣管炎。因此,要適應自然,防寒保暖,隨氣溫變化而隨時增減衣服,汗出時要避風;室內溫、濕度要適宜,通風良好,但不宜直接吹風;胸宜常護,背宜常暖,暖則肺氣不傷。
耐寒鍛煉
耐寒鍛煉的目的,在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預防感冒。具體方法可採用冷水浴面,空氣浴和健鼻的保健。長期鍛煉,獲益匪淺。
疾病防治
積極預防感冒是有效方法之一,患有發作性呼吸系統疾病者,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在氣溫變化時,大的節氣交接前,更應做好預防保健和治療措施,以免誘發舊疾或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