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勞動法規定單位發給有害工種員工每月保健費是多少?
勞動法並沒有規定有害工種每月保健費用的,由各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自行制定有害工種的補貼標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對職業危害工種的保護規定有:
第十八條 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所需費用應當納入建設項目工程預算,並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應當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其中,醫療機構放射性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建設項目的防護設施設計,應當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查同意後,方可施工。
建設項目在竣工驗收前,建設單位應當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醫療機構可能產生放射性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時,其放射性職業病防護設施經衛生行政部門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其他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應當由建設單位負責依法組織驗收,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生產和使用。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建設單位組織的驗收活動和驗收結果的監督核查。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必須採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設施,並為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個人提供的職業病防護用品必須符合防治職業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必須採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設施,並為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個人提供的職業病防護用品必須符合防治職業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第三十六條 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1)噪音保健費擴展資料:
其他相關條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規定:
第二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採取下列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
(一)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二)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三)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四)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
(五)建立、健全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
(六)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凱越行駛時噪音大是什麼原因
凱越在家用緊湊型車中操控性是比較好的,但由於發動機是早期型號,油耗和噪音一直倍受詬病。凱越大部分時間是老LP開,6萬公里後直呼噪音好煩,我仔細聽了很久,發現噪音主要是怠速時低頻共振,關窗後那種低沉共鳴聲確實難受,查閱了論壇的帖子,說是整車隔音有效果,於是做了除車頂棚外的隔音,LP說怠速時感覺噪音還大了一些,花了100多購材料,耗費了2天時間,累得直喘氣,就這效果,說實在的,做隔音後,行駛特別是高速,風燥、胎噪真的好了很多,LP不滿的是怠速時的噪音。幾乎都直指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幾個支架、機腳,網購了右機腳換掉,副駕駛位共鳴聲大減,接著換了左支架,效果不很明顯,於是換掉了發電機皮帶,正式皮帶、張緊輪、惰輪、水泵、清潔了節氣門、怠速馬達(這些都到了維修手冊需更換的時候),動力大為改善,但怠速時低頻共振的噪音有增無減,聽了很多次也聽不出到底噪音來自哪裡,但發現空擋和駐車檔怠速時低頻共振明顯要小,帶負荷(D檔、R檔)怠速時低頻噪音急劇增加,從N/P檔換R/D檔時並伴有震顫感,懷疑是變速箱支架有問題,於是自己操傢伙換掉了變速箱支架,執行怠速自檢、發動、開空調、變換P/N到D、R,安靜、安靜、非常安靜,上路,一切如新購時。總結,凱越這幾個支架、機腳是低頻噪音的源頭,要換就一起換掉。換下的東西仔細檢查了,外面看沒問題,本來外面只是起固定作用的,一般情況下不會壞的,但裡面的橡膠墊全部開裂、變形,低頻穿透力很強,止震板效果不好,只能減震或用吸音棉。附註:網購右機腳135,左支架115,變速箱支架135(均含物流費),能動手的自己換,修理廠50一次,一起換100就夠了,祝各位車主安全駕駛,愉快行車!
3、噪音費每月給多少錢啊
各個公司的政策不同,所以規定是不一樣的
4、噪音收費的標準是?
5、噪音擾民能得到什麼賠償怎麼賠償
噪音擾民賠償以受害人損失為標准,無法計算的,以侵權人受益為標准,造成嚴重精神損害可以索取精損害賠償,賠償可以協商確定,協商不成訴訟解決,法律依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條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
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第二十二條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5)噪音保健費擴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關於噪音擾民責任承擔方式的法律依據:
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第十六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6、噪音職業病如何賠償
要做鑒定,看職業病傷殘等級,依照等級作出賠償。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根據這「長期從事噪音工作,導致耳朵聽力下降,體檢3次都不合格」,看應當先向當地勞動部門的職業病防治部門進行職業病鑒定,然後到勞動部門申請認定為工傷,再根據鑒定的等級向工傷保險部門申請賠償,如果單位沒有給你辦理工傷保險的,則向單位請求賠償。
一級工傷賠償標準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λ。註:如果δ退出工作崗λ,應繼續享受原工資待遇。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工資的90%,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二級工傷賠償標准
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λ。註:如果δ退出工作崗λ,應繼續享受原工資待遇。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工資的8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級工傷賠償標准
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λ。註:如果δ退出工作崗λ,應繼續享受原工資待遇。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工資的80%,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四級工傷賠償標准
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λ。註:如果δ退出工作崗λ,應繼續享受原工資待遇。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五級工傷賠償標准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保留與用人單λ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λ安排適當工作。
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λ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為本人工資的70%,並由用人單λ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λ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λ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λ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六級工傷賠償標准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
保留與用人單λ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λ安排適當工作。
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λ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λ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λ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λ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λ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七級工傷賠償標准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
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λ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八級工傷賠償標准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
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λ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九級工傷賠償標准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
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λ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十級工傷賠償標准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
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λ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7、噪音擾民費現在的標準是多少
噪音擾民可以進行投訴。費用具體也不太清楚。
投訴途徑為:工業雜訊:12369;夜間工地施工:96310;市區船舶雜訊:88019194;社會生活雜訊:110。
8、職業病噪音賠償標準是多少?
要做鑒定,看職業病傷殘等級,依照等級作出賠償。
一級工傷賠償標准
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λ。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工資的90%,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二級工傷賠償標准
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λ。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工資的8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8)噪音保健費擴展資料:
種類特點
噪音污染按聲源的機械特點可分為:氣體擾動產生的噪音、固體振動產生的噪音、液體撞擊產生的雜訊以及電磁作用產生的電磁雜訊。
雜訊按聲音的頻率可分為:<400Hz的低頻雜訊 、400~1000Hz的中頻雜訊及>1000Hz的高頻雜訊。
噪音按時間變化的屬性可分為:穩態噪音、非穩態噪音、起伏噪音、間歇雜訊以及脈沖噪音等。
交通雜訊
交通運輸工具行駛過程中產生的噪音屬於交通噪音。
具有兩個特點:
1.存在十分廣泛。
汽車噪音是城市噪音的主要來源;空中交通的迅速發展,提高了機場臨近區域的噪音水平;
2.通常音量都很大。
機場附近的噪音響度大約在75dB~95dB之間。
職業噪音
在工作場所中的噪音是第二個主要的來源。
職業噪音的第一特點是都為寬頻噪音,特別是辦公室里的噪音,是由各種不同頻率的聲音組合而成的。
另一個特點是具有廣泛性,並且音量都很大。
9、單位有粉塵和噪給保健費嗎
應該配發防塵口罩和防噪音耳塞。
尤其粉塵,長期吸入易患塵肺病。是呼吸類疾病的高發區,多與工人未能有效進行呼吸防護有關。目前常見有使用低價低質口罩,紗布口罩,有的甚至不戴口罩。更有甚者,聽信吃木耳、豬血等可以排除肺部粉塵的傳言,導致塵肺發生。塵肺一旦到了3期,很快由於肺部衰竭導致丟掉性命。
科學選擇防塵口罩,有助於預防塵肺。
科學選用經過GB2626-2006標准認證的防塵口罩,有助於預防肺部傷害發生。
1、選擇復式半面罩型。一次性口罩由於漏氣率高,不適合長期防護。
2、選擇KN100等級防塵濾棉使用。由於粉塵對呼吸系統危害大。極易引發塵肺。低防護率將導致身體受到傷害。
3、選擇硅膠材質的較為舒適。長時間佩戴,硬度高的口罩易造成面部壓痕。
4、口罩分大小號,這點極其重要。不要購買那些所謂通用型號的口罩。易漏氣。
5、口罩有覆蓋口鼻,覆蓋口鼻、下頜2種,建議使用後者,國際上高舒適度口罩均採用這個設計。
6、較低的呼吸阻力。有的口罩採用雙面濾棉、雙片設計,加上濾棉是靜電吸附原理,因此,防護效果好,呼吸一樣順暢。
通過上述辦法,選擇硅膠材質的半面罩,採用KN100等級濾棉,常見有寶順安、3M、生寶等。可以預防粉塵傷害。
為了身體健康,科學選擇防塵口罩才是硬道理。
長期吸入粉塵,易導致塵肺發生。塵肺是肺部組織纖維化的一種致殘性疾病,具有可防不可治癒的特點,且具有多種並發症和不斷發展的特性,由於後期患者採取跪姿降低痛苦,因此被稱為沒有躺著死權利的疾病。因此,建議科學選擇防塵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