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考保健刮痧師,但很多事搞不清.
目前為止我國尚未有保健刮痧師證件,一般的按摩師或康復理療師證就可從事刮痧行業,你若是想要學習刮痧可向我來咨詢!!!
2、中醫刮痧與保健刮痧的區別?
中醫刮痧是治病的 對症,操作者需要有一定中醫臨床基礎的專業醫生操作, 保健刮痧只是一種保健 不需要很高的醫學知識 和熟練操作者 家裡和美容院都行
3、刮痧能保健嗎 又沒有副作用 是會把皮刮爛嗎?
九種症狀禁止使用刮痧
刮痧,人們並不陌生。現在許多洗浴中心、美容院、休閑保健中心都設有保健刮痧服務項目。人們認為偶爾刮刮痧能起到祛病強身的作用。但記者在剛剛結束的全國首屆保健刮痧師職業培訓會上了解到,我國目前只有職業刮痧師5萬名,大多數美容院、洗浴中心裡的刮痧師都沒有經過專業培訓。
中國中醫研究院楊金生教授說,刮痧的方向、手法、強度、時間和適應症都是非常有講究的,如果操作不規范就容易出現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情況。
楊教授介紹,古代刮痧多應用於治療夏季和秋季時病,如中暑、外感、腸胃消化道疾病。大多數學者認為,刮痧是推拿、針灸、拔罐、放血等療法變化而來。而在當今,刮痧的功能多半是用來防病保健的。
保健刮痧手法更簡便,操作更安全,主要針對疾病早期預防、病後康復、功能性病症以及亞健康癥候、減肥美容、消除疲勞、提高機能等。保健刮痧主要應用范圍如:頭痛、頸痛、肩痛、背腰痛、腿痛、感冒、牙痛、便秘、腹瀉、食慾不振、痛經、疲勞、失眠、養顏美容等。
但楊教授特別提醒應謹慎選擇刮痧,因為刮痧方向、次序、手法、強度、時間以及操作前後注意事項都是非常有講究的,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確保顧客的健康和安全。如果刮痧師操作不規范就容易出現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情況。據他介紹,刮痧有九種禁忌症。
一、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全身浮腫者。因為刮痧會使人皮下充血,促進血液循環,這會增加心肺、肝腎的負擔,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二、孕婦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則會引起流產。
三、凡體表有癤腫、破潰、瘡癰、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塊處禁止刮痧,否則會導致創口的感染和擴散。
四、急性扭傷、創傷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為刮痧會加重傷口處的出血。
五、接觸性皮膚病傳染者忌用刮痧,因為這會將疾病傳染給他人。
六、有出血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嚴重貧血、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患者不要刮痧,因為這類患者在刮痧時所產生的皮下出血不易被吸收。
七、過度飢飽、過度疲勞、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積刮痧,否則會引起虛脫。
八、眼睛、口唇、舌體、耳孔、鼻孔、乳頭、肚臍等部位禁止刮痧,因為刮痧會使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復。
九、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為刮痧會刺激這類患者發病。
4、自己在家保健刮痧,怎麼刮痧,不懂穴位
網上學習啊挺好
5、怎樣正確刮痧。
6、怎麼刮痧圖解
①選環境,選一個風不大,不能開空調和風扇干凈的地方進行刮痧。當我們刮痧的時候,刮到皮膚的時候,我們的毛孔會打開,風吹到毛孔裡面對人體不好。
②准備刮痧的用具,其實刮痧的用具很多的不僅僅只限於刮痧板,只不過刮痧板相對來說比較好的用具,在家沒有刮痧板的朋友們可以用表面光滑的器具比如勺子,杯子,碗都可以進行的刮痧的。
③准備好刮痧板後,還需准備刮痧油,或護膚精油等都可以,有利於潤滑,好刮痧。
④選取刮痧的部位,選取肌肉豐厚的地方避開血管,刮痧前應該用清水清洗皮膚,避免灰塵還有一些不幹凈的通過刮痧進入毛囊裡面,引發毛囊炎的不良感染。
⑤正確的刮痧包括:
1、刮痧的順序,從上到下,先內後外;
2、刮痧的力量,用力均勻適中,由輕到重;
3、刮痧的方向,單方向用力,逆經為瀉,順經為補;
4、刮痧的角度,刮痧器與皮膚呈45度角,每個部位每次刮二十次左右;
5、刮痧的時間及頻率,刮痧的時間依患者病情和體質而定,每次刮痧在10-15分鍾出痧即可,間隔1-2周。
⑥刮痧後20分鍾以內不可以吹風以及洗澡,等過後才可以洗澡。
(6)保健刮痧怎擴展資料:
刮痧的用途:刮痧具有調氣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絡、驅邪排毒等功效,已廣泛應用於內、外、婦、兒科的多種病症及美容、保健領域。尤其適宜於疼痛性疾病、骨關節退行性疾病如頸椎病、肩周炎的康復;對於感冒發熱、咳嗽等呼吸系統病證臨床可配合拔罐應用;對於痤瘡、黃褐斑等損容性疾病可配合針灸、刺絡放血等療法;還適用於亞健康、慢性疲勞綜合征等疾病的防治。
參考資料:網路-刮痧
7、請問保健按摩師和保健刮痧師那個好?
如果你這樣問就不好說只要經過正規學的 比沒去學校的要好得多懂得很多
8、從事保健刮痧服務需要哪些前置許可?
【職業名稱】保健刮痧師
【職業定義】運用傳統與現代的刮痧理論和技術,通過專用器械和介質,對人體進行保健刮痧的人員。【職業等級】本職業共分三個等級
初級
(國家職業資格五級)
中級
(國家職業資格四級)
高級
(國家職業資格三級)
【職業環境】室內,常溫。
【職業能力特徵】
手指、手臂靈活,動作協調性強,色覺正常,語言表達准確,有觀察、分析、理解和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