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給綿羊葯浴?
綿羊葯浴是綿羊飼養管理上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特別是對細毛羊、半細毛羊,不論純種或雜種,剪毛後都必須進行一次葯浴,目的是消滅體外寄生蟲和預防疥癬病。一、綿羊葯浴使用的葯劑
綿羊葯浴常使用的葯劑有:殺蟲眯(0.1%一0.2%的水溶液)、DDT(0.2%一0.5%的濃度、6%的可濕性六六六(用0.03%的濃度,系指含純六六六的濃度)。
因六六六對人畜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亦可使用石硫合劑代替。石硫合劑的配方是:生石灰7.5kg,硫磺粉末12.5kg,用水拌成糊狀,加水150kg,用鐵鍋煮沸,邊煮邊用木棒攪拌,待溶液呈濃茶色時為止。煮沸過程中蒸發掉的水要補足。然後倒入木桶或水缸中,待澄清後,去掉下面的沉渣,上面的清液就是母液。在此母液內兌上500kg溫水,充分攪勻後,就可進行葯浴。因石灰、硫磺是價廉易得的葯物,而且對人畜均無毒害,可代替六六六。二、葯池的建造
葯池要求狹長,長度約10m,寬約1m,以保證綿羊通過時,身體能充分浸泡在葯液中。深度以綿羊平均身高的2倍為宜,葯液在能淹沒羊體的同時,要求葯液面以上的池沿必須保持足夠的高度,防止綿羊從池沿爬出。入口與出口處分別砌有斜坡,以備綿羊安全出入葯池。在葯池的出口處砌有滴流台,使羊身上的葯液能充分迴流到葯池內。
2、羊場保健怎麼辦?
好肉羊的保健工作,將會直接影響肉羊的生長、其中環境衛生的好壞與肉羊疫病的發生有密切關系,要保證羊只所處環境的衛生。消毒的目的是消滅傳染源散播到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疫病傳播,應定期對羊舍用具、地面和糞便污水等進行消毒。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肉羊的新陳代謝,增進體質,提高抗病力。
日常羊場保健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凈環境。環境衛生的好壞與肉羊疫病的發生有密切關系,要保證羊只所處環境的衛生。羊圈、羊舍及用具應保持清潔乾燥;每天清掃掉圈舍內的糞便及污物,並堆積發酵,30天左右再用作肥料。
2,勤消毒。消毒的目的是消滅傳染源散播到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疫病傳播,應定期對羊舍用具、地面和糞便污水等進行消毒。
3,促運動。適當的動可以促進肉羊的新陳代謝,增進體質,提高抗病力。
4,勤修蹄。羊蹄是其肌體的衍生物,不斷生長,所以需要經常修剪。
5,運常刷拭。經常刷拭可使羊體清潔,促進新陳代謝和皮膚健康,有利於人、畜親近,便於管理。刷拭可用鬃刷或草根刷,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前到後,按照毛叢方向有順序地進行。
6,保免疫。免疫接種疫苗可激發動物機體對某種傳染病發生特異性抵抗力,使其從易感轉為不易感的一種手段。在平時常發生某種傳染病的地區或有某些傳染潛在危險的地區,有計劃地對健康羊群進行免疫接種,是預防和控制羊傳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各地可能發生的傳染病各異,而可以預防這些傳染病的疫苗又不盡相同,免疫期長短不一,因此,羊場往往需用多種疫(菌)苗來預防不同的羊傳染病,這就要根據各種疫苗的免疫特性和本地區的發病情況,合理安排疫苗種類,免疫次數和間隔的時間。如防羊梭菌病用「羊四防」苗;重點預防羔羊痢疾時,應在母羊配種前1~2個月或配種後1個月左右進行預防注射。目前在國內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羊免疫程序,只能在實踐中探索,不斷總結經驗,制定出適合本地區、本羊場具體情況的免疫程序。
英國凱諾針對羊類疾病的治療方法:
羊免疫肽內含有高效價同源精製血清抗體,羊免疫肽能有效地治療和預防小反芻獸疫、羊痘、羊快疫、羊腸毒血症、羊猝疽、羊黑疫、羔羊痢疾等疾病,提高羊群免疫力。治療方案:羊免疫肽+刀豆素+頭孢,連用2-3天。
3、養綿羊怎麼養好
(1)合群性強,飼料利用范圍廣
綿羊的合群性比其他家畜強,但綿羊的群居性有品種間的差異,地方品種比培育品種的合群性強,毛用品種比肉用品種的合群性強。羊的飼料利用和牧草種類很廣。各種牧草、灌木和農副產品,均可作為羊的飼料。在荒漠草原、灌叢草地、田畔路旁、低短雜草,羊都可牧食利用。
(2)羊忍受艱苦的能力強
羊能忍受自然環境和營養狀況的劇烈變化而生存。當夏秋牧草茂盛,營養豐富時,能在較短時間內迅速增膘,積蓄大量脂肪。而在冬春枯草季節營養缺乏時,再重新轉化成糖元,供機體維持和繁殖生產之用,因而羊對飢餓的忍受力較強。例如山西一般羊群全年膘情升降幅度達20%~35%。降膘20%可視為正常,而降膘40%時,即為死亡臨界限,此時機體受損不能恢復,導致死亡。一般綿羊對環境溫度的要求是,10~20℃適合繁殖配種,20~30℃適合生長,-5℃~35℃可以維持。
(3)性情溫順,喜干厭濕
綿羊性情溫順,膽小懦弱,突然的驚嚇容易發生「炸群」而四處亂跑、亂擠,所以圈門不能太小,以免撞傷。
綿羊宜在乾燥通風的地方採食和卧息。濕熱、濕冷的圈舍對綿羊生長發育不利。所以,應遮蔭,防止曝曬。在夏季炎熱天氣放牧,常常發生低頭擁擠、呼吸急喘、驅趕不散的「扎窩子」現象,細毛羊更為明顯。高溫高濕的環境尤其不利於綿羊生存,容易感染各種疾病,生殖能力明顯降低。
(4)母子相識
綿羊的母子即使在大群的情況下也可以准確相識,其中嗅覺起主要作用,聽覺和視覺也起一定的輔助作用。綿羊具有趾腺、眶下腺和腹股溝腺,是與其他羊屬動物區別的特徵。腹股溝的分泌物也是羔羊識別母羊的主要依據。
(5)其他生活習性
綿羊除上述幾個習性外,在舍飼綿羊時,要設置足夠的運動場。另外,綿羊還有黎明或早晨交配的習性,研究表明:在繁殖季節,綿羊在中午、傍晚和夜間很少活動,在6∶30~7∶30期間交配比例最高,下午和黃昏是次之。因此,在採用人工輸精時,為獲得較好的受胎率,輸精時間最好選擇在早晨。
4、怎樣養羊,羊長得健康又好
冬季天冷、夜長,牧草枯萎,飼草營養價值較低,羊體熱量散失較多,而這時又正值大多數母羊的懷孕期,育成羊則進入第一個越冬期,羊群對營養物質的需求較多,一旦飼養管理不當,就會掉膘甚至造成羊只死亡。因此,生產上必須把握好以下幾個環節。 修繕羊舍羊舍要求坐北朝南、陽光充足、空氣流通、乾燥衛生、保暖性能好,「立冬」前堵塞風洞,確保屋頂不漏雨、四面不透風、地面不潮濕。對破爛、漏雨、透風的羊舍,要及時進行修繕;進入寒冬,還要在羊捨出口和通風口掛上草簾或棉門簾,防止「賊風」入侵。合理放牧冬季除大風雪天氣外,應堅持每天放牧,特別是在初冬,干樹葉仍比較豐富,耐寒植物也有生長,這時要抓緊放牧,晚出早歸,讓羊盡量多採食一些青草。放牧時,要選擇避風向陽、地勢高、水源較好的牧地,並注意先放陰坡後放陽坡,先放溝底後放溝坡,先低草後高草,使羊少走路,多吃草;堅持頂風出、順風歸,使羊對寒冷逐漸適應;母羊放在近牧地,育成羊和羯羊放在較遠的草地,瘦弱羊單獨組群,放在草多的牧地;加強看管,不使羊吃到帶泥的草、有霜的草和雨淋的草。及時補飼在冬春枯草期,羊群僅靠放牧很難滿足其營養需要,宜實行半日放牧、半日補飼。這樣,既可以減少體力消耗,又有利於保膘、增膘。冬春補飼乾草,多為花生秧、豆秸、野草等,一隻成年羊每天補飼0.5-1.0公斤。如果羊數量少,可將草放在筐里,再把筐吊起來飼喂;羊數量多時,可自製草架喂草,還可把草捆起來,吊在羊能吃到的高度喂給。補飼精料,可用谷粉、玉米粉、米糠、豆餅等組成混合精料,在晚上一次喂給,每頭成年羊每天喂0.2-0.3公斤。另外,要注意食鹽、維生素、微量元素的添加;對羔羊、種公羊和懷孕母羊,還要添加一些胡蘿卜等青綠多汁飼料。保證飲水冬季草料乾燥,必須保證飲水充足。一般可在每天午後2時飲一次,晚上歸牧後再飲一次,水溫25℃左右為宜,不要給羊飲冷水或冰渣水。注意保胎進入冬季,大多數母羊都已懷孕,要注意做好保胎工作。放牧時不要過分疲勞,要慢走,不跳溝壕、不爬陡坡、不走冰道、不使羊群受驚嚇;歸牧時要控制好羊群,避免緊追急趕;出入圈門要穩,嚴防擁擠造成流產。
5、綿羊怎麼養?
夏季氣溫高,多雨,濕度大,在綿羊養殖上,由於飼養管理和防疫措施不到位,極易引發綿羊傳染性膿皰、藍舌病和羊腸毒血症三種病的發生和流行,給綿羊養殖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必須認真加以防治。下面,將三種病的防治方法簡要介紹如下:
1.綿羊傳染性膿皰:俗稱「羊口瘡」,病原體為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屬中的傳染性膿皰病毒,以3—6月齡的幼羊最易感,主要通過圈舍、用具和皮膚擦傷傳播,一旦發生可危害多年。①臨床特徵:潛伏期4—7天,通常在口唇部皮膚和粘膜見到丘疹、膿皰、潰瘍和結成的疣狀厚痂,肉芽組織增生,使口唇腫大,影響採食,病羊往往因衰弱而亡,病程為2—3周。②防治措施:嚴禁從疫區引進綿羊,並建立綿羊引進隔離觀察制度;可在每年3月或9月用口瘡弱毒細胞凍干苗在羊只口腔粘膜內接種免疫;幼、羔羊口腔粘膜嬌嫩,易引起外傷,應避免飼喂粗硬飼料,防止感染;發病後,用2%的火鹼對羊舍及用具進行徹底消毒,並對病羊進行隔離治療,可用食醋或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創面,再塗以碘甘油或抗生素軟膏,每天兩次。
2.綿羊藍舌病:病原體為呼腸孤病毒科的藍舌病病毒,因患病羊只舌呈藍紫色而得名。庫蠓是主要的傳播媒介,病毒可經胎盤侵害胎兒。①臨床特徵:潛伏期3—8天,病羊發熱高達42℃,精神沉鬱,食慾廢絕,口腔粘膜充血,舌呈藍紫色,數日後口、舌上皮粘膜糜爛,頭、耳和喉部可發生水腫,有的見咳嗽、血樣下痢症狀;妊娠綿羊可出現流產、死胎或胎兒先天異常。病程為6—14天,病死率達2%—30%。②注意與傳染性膿皰的鑒別:藍舌病除病羊舌見藍紫色外,體溫升高等全身症狀明顯,而傳染性膿皰主要侵害幼羊,一般不出現體溫升高及全身症狀,病變只發生在口唇部。③防治措施:防重於治,從外地引進綿羊時,要嚴格檢疫;夏季做好消滅庫蠓工作,保持綿羊圈舍清潔衛生,防止庫蠓叮咬;患病羊只用0.1%—0.2%的高錳酸鉀溶液等對患部進行沖洗,潰瘍面塗抹碘甘油或冰硼散,每天2—3次,並用磺胺類或抗生素類葯物防止繼發感染,同時做好病羊的防曬,保證營養均衡。
3.羊腸毒血症:病原體d型魏氏梭菌在羊只腸道內大量繁殖,產生毒素可引發本病,主要侵害1歲左右、膘情好的綿羊。雨季、氣候驟變及過食大量青綠多汁飼料常可誘發本病,呈散發性。①臨床特徵:突然發作,很少能見到症狀,或在看出症狀後突然倒地死亡;有症狀的以抽搐為主,見四肢強烈劃動,肌肉抽搐,眼球轉動,磨牙,口鼻出沫,常於2—4小時內死亡;有的呈昏睡狀,有的伴有腹瀉,排黑色或深綠色糞便,3—4小時內靜靜地死去。②病理剖檢:腎臟表面充血,實質松軟如泥,稍壓即碎爛;小腸充血、出血,整個腸道呈血紅色。③防治措施:嚴格執行禁牧圈養制度,不要將羊只趕到戶外,特別是草坡地上去放牧;每年春季接種羊三聯(羊快疫、羊猝阻、羊腸毒血症)或羊四聯(除前三聯外,另加羔羊痢疾);科學調整綿羊的飼料結構,切實防止過食青綠多汁飼料,加強運動,增強綿羊的體質;病程稍長的,可嘗試用磺胺脒10—25克,並用青黴素160萬單位、鏈黴素500毫克混合肌注,一日三次,有一定療效。
6、綿羊的注意事項
做好飼草、飼料的儲備工作,保障供給。同時要選用良好的飼草調制和儲存方法,以保證飼草料的質量。 喂草喂料時應准備簡單草架和飼槽,減少飼草的浪費,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飼喂胡蘿卜、土豆、甜菜等塊莖塊根多汁飼料,均要洗掉污泥等雜質,切碎後飼喂。不論乾草、青貯或多汁飼料,如有霉爛變質,均不可用來飼喂。 不論實行何種飼養方式,都應做到精粗飼料定時飼喂。如是放牧飼養的綿羊,應實行早晚兩次補飼,即早晨放牧前飼喂乾草,傍晚時再飼喂精料,然後才給予適量的秸稈。 圈養的綿羊在夏秋季主飼喂豆科青草,如苜蓿、毛苕子、草木樨等,經切碎後飼喂。 避免用殘湯剩飯飼喂綿羊,以免造成綿羊積食。 不論實行何種飼養方式,都應定期對綿羊進行防疫注射和投葯驅蟲。在綿羊感染消化道寄生蟲病以後,春天特別容易發生痢疾、消瘦以致死亡的現象。因此,在秋冬季節應給予綿羊科學合理的飼養條件,以確保綿羊安全越冬過春,使其健康生長。 冬羔斷奶後正值青草萌發,放牧青草即可,而早春斷奶後採食青草的時間不長,便進入枯草季節,因此,冬季必須注意補飼。首先要保證給育成羊有足夠的青乾草吃,除放牧外,每天補給適量的混合飼料200克~250克。 要求育肥羊舍保持通風、乾燥、溫暖、衛生,並配備簡易食槽、草架及飲水設施。如條件許可,對羔羊育肥圈舍加蓋塑料棚進行暖棚飼養。 棚圈必須勤打掃、勤墊土。完全舍飼肥育者,每日飲水2次,一般上下午各1次。對放牧羔羊,一定要選較近的優良草地放牧,不可遊走太遠,以免能量消耗過大,影響肥育效果。 夏季養綿羊須防三病
夏季氣溫高,多雨,濕度大,在綿羊養殖上,由於飼養管理和防疫措施不到位,極易引發綿羊傳染性膿皰、藍舌病和羊腸毒血症三種病的發生和流行,給綿羊養殖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必須認真加以防治。下面,將三種病的防治方法簡要介紹如下:
⒈綿羊傳染性膿皰:俗稱「羊口瘡」,病原體為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屬中的傳染性膿皰病毒,以3~6月齡的幼羊最易感,主要通過圈舍、用具和皮膚擦傷傳播,一旦發生可危害多年。
①臨床特徵:潛伏期4~7天,通常在口唇部皮膚和粘膜見到丘疹、膿皰、潰瘍和結成的疣狀厚痂,肉芽組織增生,使口唇腫大,影響採食,病羊往往因衰弱而亡,病程為2~3周。
②防治措施:嚴禁從疫區引進綿羊,並建立綿羊引進隔離觀察制度;可在每年3月或9月用口瘡弱毒細胞凍干苗在羊只口腔粘膜內接種免疫;幼、羔羊口腔粘膜嬌嫩,易引起外傷,應避免飼喂粗硬飼料,防止感染;發病後,用2%的火鹼對羊舍及用具進行徹底消毒,並對病羊進行隔離治療,可用食醋或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創面,再塗以碘甘油或抗生素軟膏,每天兩次。
⒉綿羊藍舌病:病原體為呼腸孤病毒科的藍舌病病毒,因患病羊只舌呈藍紫色而得名。庫蠓是主要的傳播媒介,病毒可經胎盤侵害胎兒。
①臨床特徵:潛伏期3~8天,病羊發熱高達42℃,精神沉鬱,食慾廢絕,口腔粘膜充血,舌呈藍紫色,數日後口、舌上皮粘膜糜爛,頭、耳和喉部可發生水腫,有的見咳嗽、血樣下痢症狀;妊娠綿羊可出現流產、死胎或胎兒先天異常。病程為6~14天,病死率達2%~30%。
②注意與傳染性膿皰的鑒別:藍舌病除病羊舌見藍紫色外,體溫升高等全身症狀明顯,而傳染性膿皰主要侵害幼羊,一般不出現體溫升高及全身症狀,病變只發生在口唇部。
③防治措施:防重於治,從外地引進綿羊時,要嚴格檢疫;夏季做好消滅庫蠓工作,保持綿羊圈舍清潔衛生,防止庫蠓叮咬;患病羊只用0.1%~0.2%的高錳酸鉀溶液等對患部進行沖洗,潰瘍面塗抹碘甘油或冰硼散,每天2~3次,並用磺胺類或抗生素類葯物防止繼發感染,同時做好病羊的防曬,保證營養均衡。
⒊羊腸毒血症:病原體D型魏氏梭菌在羊只腸道內大量繁殖,產生毒素可引發本病,主要侵害1歲左右、膘情好的綿羊。雨季、氣候驟變及過食大量青綠多汁飼料常可誘發本病,呈散發性。
①臨床特徵:突然發作,很少能見到症狀,或在看出症狀後突然倒地死亡;有症狀的以抽搐為主,見四肢強烈劃動,肌肉抽搐,眼球轉動,磨牙,口鼻出沫,常於2~4小時內死亡;有的呈昏睡狀,有的伴有腹瀉,排黑色或深綠色糞便,3~4小時內靜靜地死去。
②病理剖檢:腎臟表面充血,實質松軟如泥,稍壓即碎爛;小腸充血、出血,整個腸道呈血紅色。
③防治措施:嚴格執行禁牧圈養制度,不要將羊只趕到戶外,特別是草坡地上去放牧;每年春季接種羊三聯(羊快疫、羊猝阻、羊腸毒血症)或羊四聯(除前三聯外,另加羔羊痢疾);科學調整綿羊的飼料結構,切實防止過食青綠多汁飼料,加強運動,增強綿羊的體質;病程稍長的,可嘗試用磺胺脒10~25克,並用青黴素160萬單位、鏈黴素500毫克混合肌注,一日三次,有一定療效。
種公羊的飼養管理
種公羊應常年維持在中上等膘情,保持健壯、活潑、精力充沛的體質和良好的種用性能。種公羊最好單圈飼養,尤其不要與母羊合群,以免亂配,消耗體力,降低配種能力,青草期可放牧,也可以割青草舍飼,並每天補喂混合精料0.4~0.5千克。枯草期補喂精料1千克,適當補喂些胡蘿卜等多汁料,優質乾草自由採食,日需乾草2~2.5千克。配種量大時,每天還應補喂1~2個雞蛋。公羊補料要按每日3次補給,以免1次喂料量多而引起腹大影響配種。種公羊的飼料應當品質好,易消化,適口。最理想的粗飼料是苜蓿乾草、三葉草乾草等。精料以燕麥、大麥較好,糠麩、高粱等效果亦佳。在缺乏豆科乾草時,補飼一定數量的豌豆也是必要的。多汁料有胡蘿卜、飼用甜菜、莞根及青貯等。種公羊每天有2小時左右的運動時間,以增強體質、提高性慾和配種能力。管理種公羊,必須由工作認真並有經驗的牧工擔任,要長期相對穩定。種公羊要單獨組群放牧和補飼。放牧時距母羊群要遠些,盡可能防止公羊互斗。種公羊圈舍,宜寬敞堅固,保持清潔、乾燥,定期消毒。為了保證促公羊的健康,應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定期檢疫和預防接種,做好體內外寄生蟲病的防治工作。平時要認真觀察種公羊的精神、食慾等,發現異常,立即報告獸醫人員。
7、綿羊的生活習性
(1)活潑好動,喜歡登高
山羊生性好動,除卧息反芻外,大部分時間處於走走停停的逍遙運動之中。羔羊的好動性表現得尤為突出,經常有前肢騰空、身體站立、跳躍嬉戲的動作。山羊有很強的登高和跳躍能力,根據山羊的這一習性,舍飼山羊時應設置寬敞的運動場,圈舍和運動場的牆要有足夠的高度。
(2)採食性廣,適應性強
和其他家畜相比,山羊對生態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無論高山或平原、森林或沙漠,熱帶或寒帶,沿海或內陸均有山羊分布,山羊在地球上的地域分布之廣,遠超過其他草食家畜。我國的福建、廣東、廣西及海南等熱帶、亞熱帶地區沒有綿羊,但卻飼養著一定數量的山羊。山羊對水的利用率高,使它能夠忍受缺水和高溫環境。
山羊的覓食能力極強,能夠利用大家畜和綿羊不能利用的牧草,對各種牧草、樹木枝葉、作物秸稈、許多灌木、農副產品及食品加工的副產品均可採食,其採食植物的種類占供試種數的88%,遠多於其他家畜。山羊對飼草的選擇能力也高於綿羊和其他草食家畜,具有根據其身體需要而選擇採食不同種類牧草或同種牧草不同部位的能力。
(3)喜歡乾燥,厭惡潮濕
山羊同綿羊一樣喜歡乾燥,適宜在乾燥涼爽的地區生活,在炎熱潮濕的環境下山羊易感染各種疾病,特別是肺炎和寄生蟲病。但山羊對高溫、高濕環境適應性明顯高於綿羊,在我國南方夏季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下,山羊仍能正常地生活和繁殖。
(4)合群性好,喜好清潔
山羊的合群性也較強,無論是放牧還是舍飼,1個群體的成員總喜好在一起活動,其中年齡大、後代多、身體強壯的羊常擔任「頭羊」的領導角色,帶領全群統一行動。除繁殖季節公羊之間偶有因爭奪配偶發生爭斗外,一般1群羊各成員間都可和睦相處。山羊同綿羊一樣,喜好清潔,採食前用鼻子嗅,凡是有異味、污染、沾有糞便或腐敗的飼料,或已踐踏過的草都不愛吃,山羊也喜歡清潔的飲水。在舍飼山羊時,飼草要放在草架里,以減少飼草的浪費,飲水要保持清潔,經常更換。
(5)性成熟早,繁殖力強
山羊的繁殖力強,主要表現在性成熟早、多胎和多產上。山羊一般在5~6月齡達到性成熟,7~8月齡即可初配。大多數品種的山羊每胎可產羔2~3隻,平均產羔率超過200%。
(6)膽大靈巧,容易調教
山羊膽大勇敢,神經敏銳,易於領會人的意圖,在草原上放牧羊群時,牧工常挑選去勢山羊加以訓練,作為頭羊,馬戲團也常利用山羊作精彩的表演。
(7)喜食灌木,有改善草地的作用
山羊特別喜歡採食灌木枝葉,在草地管理上常用來控制草地次生林、許多灌木和雜草的生長,促進禾本科牧草的生長。因此,草地畜牧業發達國家,常利用山羊的採食習性,來管理草地。
8、綿羊在春季如何飼養管理?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對於養羊來說同樣是至關重要的時間段,下面答主便詳細介紹一下春季綿羊的飼養管理!
1、驅蟲
開春以後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對羊群進行驅蟲,只有把綿羊體內外的寄生蟲清理干凈才能快速抓膘復壯。羊群驅蟲一般多採用伊維菌素和阿苯達唑(或左旋咪唑)連用,伊維菌素主要針對體外寄生蟲特別是節肢動物和線蟲,阿苯達唑(或左旋咪唑)則主要針對於體內寄生蟲例如蛔蟲、絛蟲等。養羊戶可選擇伊維菌素和阿苯達唑(或左旋咪唑)混合粉劑或片劑餵羊,嚴格按照說明用量使用,最好先小群試驗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再對大群進行用葯驅蟲,口服驅蟲葯在早晨空腹時使用效果最佳。為了徹底驅殺寄生蟲應在驅蟲期間加強對羊舍的衛生消毒工作,且最好在第一次用葯後7天再次用葯一次。
2、防疫
春季是羊群疫病流行的季節,例如羊魏氏梭菌疾病、羊口瘡、羊口蹄疫、羊痘及小反芻獸疫等,因此養羊戶必須根據當地疫病流行情況合理安排防疫。答主所在羊場防疫程序為3月初免疫三聯四防疫苗,3月中旬免疫口蹄疫疫苗,4月初免疫羊口瘡和羊痘疫苗,4月中旬免疫喘胸疫苗,5月初免疫小反芻獸疫疫苗,此防疫程序僅做參考,養羊戶應根據當地疫病流行情況和羊場實際情況靈活變化。
3、復壯
冬季寒冷且草料資源相對匱乏羊群膘情多會偏瘦,因此春季及時對羊群抓膘復壯同樣至關重要。羊群復壯一般多在驅蟲之後,可根據羊群膘情逐漸增加營養水平,特別是精料的補充,對於體質特別瘦弱的羊只應進行特殊照顧,可每天喂煮熟的黃豆100~200克,經過15~20天的飼養羊只一般多可以恢復至中上膘情。春季各類牧草剛剛發芽,而羊整個冬季都難以吃到青草,常因採食大量幼嫩牧草而出現瘤胃脹氣等問題,因此羊群在放牧時一定要先在乾草較多的地方先吃六七成飽,然後再放牧青草。
4、配種
春季是母羊發情配種的黃金季節,因此還需要做好配種工作才可以。首先是做好母羊的發情鑒定,母羊發情時有食慾減退、高聲咩叫、爬跨其他羊只及接受其他羊只爬跨、水門紅腫且有粘液流出等表現,也可以用一隻青年公羊每天對羊群進行試情;其次是把握好配種時機,一般早晨發情傍晚進行配種,傍晚發情次日早晨進行配種,為了保證配種受胎率可在配種後8~10小時進行復配一次;最後則是加強配種後的飼養管理工作,適量增加母羊運動和青綠多汁飼料喂量,這對產出優質羔羊十分有幫助。
9、綿羊怎麼養最好?
綿羊是人們常見的一種飼養動物。綿羊身體非常豐滿,體毛也非常綿密。但是綿羊頭非常短。因為綿羊的肉質非常的鮮嫩,非常的好吃,所以深受美食家們的喜愛,成為餐桌上面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除此之外,綿羊的皮毛也可以製成很多的東西,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都開始飼養綿羊。
綿羊怎麼養
1、綿羊剪毛的方法 剪毛次數細毛羊、半細毛羊及生產同質毛的雜種羊,一年內一般只在春季進行一次性剪毛;粗毛羊和生產異質毛的雜種羊,可在春秋季各剪毛一次。
2、剪毛時間剪毛的具體時間依當地的氣候條件而定。春季剪毛多在氣候變暖並趨於穩定時進行。我國西北牧區春季剪毛一般在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青藏高寒牧區在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農區在4 月中旬5 月上旬。秋季剪毛多在9 月份進行。
3、剪毛前准備手工剪毛時應准備好剪子、磨刀石、席子、秤、碘配、記錄本等。如採用剪毛機剪毛,應先培訓技術人員,檢修機械,以保證羊毛質量。
4、剪毛應選擇晴天上午,剪毛前12h 停止放牧、喂料和飲水,以免在剪毛過程中糞尿弄臟羊毛或因飽腹在翻轉羊體時引起胃腸扭轉等事故,剪毛前使羊群擁擠在一起,使油汗熔化,便於剪毛。雨後因羊毛潮濕,不應立即剪毛,否則剪下的羊毛包裝後易霉爛。
綿羊養殖技術與注意事項
1、做好飼草、飼料的儲備工作,保障供給。同時要選用良好的飼草調制和儲存方法,以保證飼草料的質量。
2、喂草喂料時應准備簡單草架和飼槽,減少飼草的浪費,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飼喂胡蘿卜、土豆、甜菜等塊莖塊根多汁飼料,均要洗掉污泥等雜質,切碎後飼喂。不論乾草、青貯或多汁飼料,如有霉爛變質,均不可用來飼喂。
3、不論實行何種飼養方式,都應做到精粗飼料定時飼喂。如是放牧飼養的綿羊,應實行早晚兩次補飼,即早晨放牧前飼喂乾草,傍晚時再飼喂精料,然後才給予適量的秸稈。
5、不論實行何種飼養方式,都應定期對綿羊進行防疫注射和投葯驅蟲。在綿羊感染消化道寄生蟲病以後,春天特別容易發生痢疾、消瘦以致死亡的現象。因此,在秋冬季節應給予綿羊科學合理的飼養條件,以確保綿羊安全越冬過春,使其健康生長。
綿羊吃什麼
1、飼喂胡蘿卜、洋芋、甜菜等塊莖塊根多汁飼料,均要洗掉污泥等雜質,切碎後飼喂。圈養的綿羊在夏季、秋季主飼喂豆科青草,如苜蓿、毛苕子、草木樨等,經切碎後飼喂。盡量避免用殘湯剩飯飼喂綿羊,以免造成綿羊積食。
2、綿羊嘴唇薄而靈活,門齒銳利,能啃食低矮的小草及根,採食植物種類多,約占整個飼喂植物種類的88%,喜食科和禾本科牧草,於枯草期,對落葉和雜草皆吃。
養綿羊賺錢嗎
1、綿羊現在世界各地均有飼養,性情既膽怯,又溫順,易馴化。目前高度馴化的飼養品種多為常年發情,地方放牧品種為季節發情,多在秋季、冬季發情。雌羊的懷孕期為145~152天。每胎產1~5仔。
2、壽命為10~15年。綿羊耐渴,可以為人類提供肉和毛皮等產品。綿羊肉質鮮嫩,非常好吃,中國飼養綿羊最多的地方是內蒙古、青海等地。綿羊的養殖也是一種有很好效益的養殖項目。
綿羊的性格非常的溫順,又容易被人們馴化,綿羊的毛有隔熱和抗寒的作用,所以一般的綿羊都非常的耐寒,耐熱,最重要的一點是綿羊不能被雨淋到,因為這樣很容易被感冒。這些你都記住了嗎?
分享或轉發請註明內容出處:鳥基地博客讓更多的小夥伴一起學習吧!
本文鏈接地址:http://b.niaojidi.com/yz/1632.html
10、綿羊怎麼養殖和防病啊
綿羊的飼養管理技術
1.選好品種。要選擇產肉、產毛、產糕行能都比較好的品種進行飼養,以獲得更高的養殖效益。
2.羊舍的搭建。建好羊舍是養羊的基礎,因此要搭建地址的選擇尤為重要,要選擇水源方便、排水良好、地勢高、通風效果好的地方搭建。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全封閉式或半封閉式的羊舍。
3.飲足水。飲水是養羊的一個重要環節,飲水必須要保持干凈,要現打現飲,絕不能因為將水擱置時間太久,在用此水喂飲,禁止飲用泡溝死水、垃圾廢水。飲水次數可根據季節決定,建議春秋一天3次,夏季一天3-4次,冬季一日2-3次。
4.舍飼養羊。這是目前現代畜牧業一種提倡的養殖方式,是養羊生產中的一大變革,也是今後養羊業發展的方向。是把牲畜由放牧飼養,改成圈養方式,這種方法不僅能提高養殖效率,還能保護草原生態環境,是值得推廣的。
疾病預防
1.每年注射兩次口蹄疫苗,防止口蹄疫。
2.每年免疫注射一次羊痘疫苗,防止防止綿羊痘。
3.要在春秋用驅蟲葯驅蟲防止羊肝蛭等,可用葯物硫雙二氯酚、丙硫咪唑和硝氯酚等。
4.要在春秋兩季注射四聯五防疫苗,防止羊快疫、腸毒血症和黑疫。
5.要在每年羊剪毛後10天到半個月,剪口癒合後對羊進行葯浴。可根據實際情況,羊的數量,選擇用大鍋、木桶還是池子。葯浴前需要餵羊充足的水,不進行放養和餵食。葯浴濃度要掌握好,過多或太少起不到實質效果,可選擇配製0.025%的林丹乳油水溶液,0.05%的辛硫磷乳油水溶液,0.5敵百蟲水溶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