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義馬好玩的地方在哪
義馬市位於三門峽市東部,與毗鄰的新安縣千唐志齋和澠池縣的仰韶文化遺址共同構成了三門峽黃河游東西一線。主要景點有鴻慶寺石窟、秦新安故城、楚坑、慈禧行宮、清風山自然風景區等。
鴻慶寺:鴻慶寺石窟,位於石佛村。石窟背依白鹿山,南臨澗河水,開鑿於北魏時期,距今已有1500餘年歷史。鴻慶寺原名「三聖廟」,唐聖歷元年(698年),武則天巡幸該寺,改名為「鴻慶寺」。歷經沿革,寺院建築已不復存在。尚存洞窟5個,有佛龕46個,大小造像120餘尊,浮雕佛傳故事4幅。在河南省其規模僅次於龍門、鞏縣石窟。1963年,被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雕佛傳故事4幅。在河南省其規模僅次於龍門、鞏縣石窟。1963年,被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石窟布局緊湊、規制嚴整、窟內浮雕技法嫻熟,是中原地區中小型石窟的典範。其中的「降魔變」 浮雕是國內發現同類作品中最大的一幅,有著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羅哲文等許多國家文物專家對石窟給予高度評價,贊譽其是「中州文明、華夏之光,石刻精華、文物珍寶」。2000年,批准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景區已被省計委列入旅遊項目庫。
秦新安故城遺址:秦新安故城遺址位於二十里鋪村下石河一帶。據文獻記載,該城存在於秦、漢,始建時間可上溯至戰國。北魏新安縣城東移,改為新安驛,是中原通往大西北的交通要道,歷為中原地區政治、經濟、軍事重鎮之一。遺址內文化層隨處可見。1998年,經市文物勘探隊實地鑽探,找到了故城遺址城牆基夯土層,劃定了城區范圍。故城總面積30萬平方米,呈長方型,南北較長,東西較窄,東部邊緣已被澗水吞淹,西至二十里鋪村西組,北至護城河,南至隴海鐵路。2000年,申批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楚坑遺址:楚坑遺址位於二十里鋪村西李杏灣村,俗稱萬人坑。公元前206年,項羽坑殺20萬秦軍降卒一事就發生在此處。《史記項羽本記》中「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萬於新安城南」即其地。遺址略呈坑形,佔地七八十畝,南臨澗河,北依土嶺,東西為平地,坑北沿有李杏灣村,右有白龍廟一座。據澠池縣舊志記載:該廟始建於明武德年間,廟前古槐,石碑,舊有「一步兩棵槐,三步四通碑」之說,廟西有八角青石井一眼,俗稱八角琉璃井。1913年,隴海鐵路穿坑面過,原貌已不復存在。
慈禧行宮:慈禧行宮位於二十里鋪下石河村,據《澠池縣志》載,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攜部分大臣在重兵護衛下逃往西安。次年從西安返回北京,東出潼關,路經此地所修建。行宮為前院後宮,建築宏偉,2000年遭遇火焚。後宮原有上房9間,東西各有廂房兩間,皆出前檐。前後院中間有影壁牆,兩側各有月亮門一個。據老人口傳,後宮為慈禧和光緒帝所住,前院為內侍近臣所居。行宮兩側均為臣僚所住的深宅大院。據史書記載,當年慈禧太後只在此吃一頓午飯後小憩,下午即離此地東行,晚上住鐵門行宮。
清風山自然景區;清風山位於河口村北,東西走向,綿延60餘里。常窯水庫的水上樂園,座子溝中的度假村、靶場,秦王台上的跑馬場等,可為遊客提供劃船、垂釣、游泳、射擊、騎馬等休閑娛樂項目。
2、義馬市狂口學校真黑
這樣的學校怎麼還讓它辦下去,早點關了算了,對下一代不負責就是對中國的將來不負責,這樣的老師該下崗。
3、義馬到底有多大?
112平方公里
4、義馬貼吧
義煤集團公司的總醫院。身為總院這么大單位。,怎麼還扣保衛科工作人員的待遇。
中秋節的福利待遇是集團給每一位職工的福利。是應該享受的,
5、義馬哪裡最繁華
珠江路,香山街,鴻慶路
6、初來義馬,大家給點建議有什麼好玩的
義馬市名勝古跡眾多,旅遊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位於義馬市千秋鄉二十里鋪村西的「楚坑」,又名萬人坑,東西長500米,南北寬300米,為項羽坑殺20萬秦卒之地。
位於義馬市東10公里的石佛村,有穴窟從北向南排列,北魏時開鑿,唐時繼建,以後各代均有重修、原名大德寺,武周聖歷元年(公元698年),安樂公主親臨,觀此佛境,改名為鴻慶寺。鴻慶寺石窟有石雕四窟,從造形風格上看,除第四窟為唐代作品外,其餘三窟均為北魏時期作品。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在義馬市千秋村南的「仙岩」,一帶青山,下臨澗水、波光峰影,上下輝映,登臨遠眺,風景如畫,傳為元王子馬丹煉丹處。
慈禧行宮。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後、光緒帝倉惶出逃西安,次年出潼關回北京,沿途修建行宮。義馬市下石河行宮,即建於此時。
除此之外,義馬市境內還有仰韶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商代文化遺址、周代文化遺址等古跡勝。
7、義馬是怎麼來的
義馬的來歷
義馬市名來自義馬村名。
義馬村原名藝麻村,村東地種麻甚多,稱東麻地,藝麻村因麻而得名。約於西漢以前形成村落。村中有古槐一棵,俗稱老槐樹,胸徑7米左右,1984年枯萎倒下,村民流傳歌謠說:「老槐不可抱,古槐裝里搖三搖,欲知老槐壽幾何,一問劉邦便知曉。」古槐指敬德勒馬所看陝縣觀音堂七里古槐,言義馬老槐樹比七里古槐更老。據傳七個老婆拿拐棍沒有抱住它。
村中平姓,於西漢末年,由山西平陵逃到藝麻村居住。宋太宗三年(公元997年)澗河發大水,洪峰滾出河道沖淹了藝麻村南半部,淹到老槐樹時,水勢漸弱,開始回落。村民認為老槐樹抵擋了洪水。人們觀察樹冠,發現有三股枝繁葉茂,似奔馬輪廓。村中便傳說洪水淹到老槐樹時,有三匹白馬迎洪水而上,化作三條白龍,逼河水退回,保住了村莊。以後又傳說為
「義馬救村」,人們在樹下建白龍廟祭祀槐神,村名也由這時起逐漸演變為義馬。藝麻村名漸被取代
8、誰知道現在的義馬市有多有名?求大神幫助
義馬簡介 義馬市位於河南省西部,東距省會鄭州183千米,西距三門峽市區65千米,市域地處東經111°50′47″至111°50′49″,北緯34 °42′至46′。南西北東四面均與澠池縣相環接,唯東南一隅與宜陽縣、新安縣為鄰。轄有千秋、常村兩鎮和朝陽路、千秋路、常村路、新義街、泰山路5個街道辦事處。全市面積112平方千米,人口153 032人,其中男82 001人,女71 031人,農業人口33 364人,非農業人口119 668人。人口中除漢族外,少數民族有回族、蒙古族、滿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朝鮮族、藏族、布依族、壯族、土家族、白族、侗族、錫伯族、納西族、畲族、黎族等17個民族,少數民族共865人,其中回族最多,為484人。 義馬市因境內義馬村得名。境內地形隨著山脈河流走向,為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地勢自北向南傾斜,屬秦嶺余脈崤山延伸地帶。市區南北有東西走向的兩條山脈,北部為韶山支脈的雁眉山、南屏山,穿市區北部邊境而過,最高處海拔739米,向南呈緩坡形降低,淺山丘陵區岩層外露,多為荒山,坡地耕種區土地比較瘠薄。南部土地肥美,自澗河谷地向南陡然升高,為自澠池娥眉山入境的南郊山脈,自西向東依次為蒿梨山、仙崖、香山、飛鳳山、鍾靈山。由於長期采礦原因,地面多有塌陷,呈明顯的人工地貌特徵。河流主要為東西走向的過境河流澗河和南北走向的白龍澗水、梁溝河、雍谷水、晉水及澗南的峪口水等河流。平時水量極小,多有斷流,偶遇暴雨,則山洪暴發,往往釀成災害。 義馬市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氣12.4℃,歷年最熱為7月,平均氣溫 25.5℃, 最冷為1月,平均氣溫-2.1℃,年平均日照2 250.4小時,歷年日照平均率為51%,太陽總輻射量為118.61千卡/厘米。秋冬季多西北風,春夏季多東南風,年平均風速3.3米/秒,瞬時最大風速為20米/秒,年差較大。無霜期118天至276天,初霜日在10月下旬。冰凍期為12月到翌年2月,土壤最大凍土層厚度34厘米。由於大陸性氣候所致,天氣變化無常,乾旱較多。大風是義馬氣象災害之一,從統計的810次大風中,有631次風力在8級以上(17米/秒),最大可達11級。這種陣風雖較少,持續時間較短,但危害極大。冬季風力大,時間長,夏季大風常伴大雨和暴雨,嚴重危害秋作物。其他如冰雹、乾熱風暴雨等自然災害也常有發生。義馬市地處暖溫帶,寒暑往來,晝夜迎送,氣候變化反映在物候方面的特點十分明顯。春季桃紅柳綠,鳥語花香。夏季大地蔥蘢,生機盎然。秋季葉落霜降,風景肅殺。冬季冰雪遍地,滿目蕭條。農民以此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成為亘古作息生活的不易規律。 義馬煤炭資源十分豐富,煤田地質呈現為一不對稱、不完整的近東西向斜構造,煤田大部分處於向斜的北翼。東西向斷裂帶和向斜:從太古界至新生界地層一起捲入於線狀褶皺,部分同向斜倒轉,形成規模大,擠壓強烈,構成背向斜構造。向斜南翼斷裂切割,斷裂由東向西逐漸增多,東西向構造體系控制了新安、澠池、陝縣地區的古生代到中生代的煤系地層,具有陸源屑沉積和濱海陸相交的建造煤源。義馬煤田的含煤地層屬下侏羅系,由碎屑岩、泥質岩和煤組成的陸相含煤系,按其岩系組合自上而下可分為4段:底礫石岩段:厚度變化大,0米至46.4米,位於該組底部普遍發育為2—3煤的直接底板。下煤段:厚度為0米至64.44米,為一套河流、湖濱三角洲相間的泥質沉積物,本段含有3個煤層:2—1煤,2—2煤,2—3煤。2-1煤層全區普遍發育,層位穩定,為義馬組主要可採煤層。2—3煤厚0米至25.6米,一般10米左右,2—2煤僅在該煤田西部發現基本可采,深部三層煤合並為一層。泥岩段:一般厚19.13米,為灰黑色泥岩,為煤田主要標志。上段煤遭受剝蝕,保留不全,一般厚15.17米,主要有細沙岩,粉沙岩組成,含煤兩層(1—1、1—2煤),僅在煤田西部發育,1-1煤厚0.84米至2.4米,一般厚1.8米左右,1—2煤厚0.8米至2.6米,一般厚2 米左右。義馬煤田屬中生代煤田,含煤地層為距今約1.8億年左右的侏羅紀早中期的義馬組。義馬煤田為褐煤向長焰煤過度煤種,因偏長焰煤,確定為長焰煤。煤為黑色,具瀝青質光澤,多為立方節理,呈塊狀或小塊狀產出。在空氣中風化碎裂成小塊,燃點溫度268℃至270℃,堆放極易自燃,一般自燃發火期為1個月。水份6.10%至8.26%,灰分17.18%至19.66%,揮發份37.4%至43.4%,膠質層Y值為0,發熱量為23.8百萬焦耳,含硫0.21%至3.34%,氧化腐殖酸13.23%,透光率56.1%。 義馬位於澠池向斜的核部,主要由中生界、新生界地層組成。地層內斷裂構造發育,但含水性不強。含水層中第三系泥灰岩含水層呈不連續分布,以角度不整合接觸方式,覆蓋於下伏地層之上,溶洞溶隙相對發育,富水性中等,厚0米至50.8米,第四系沙卵、礫石層孔隙潛水含水層富水性為弱到中等,其餘含水層均富水性較弱。義馬水文地質為簡單到中等類型。屬新安水文地質單元,岩層富水性微弱,地下水資源比較貧乏。 市區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穀子、紅薯、豆類等10多種。經濟作物有油菜、煙草、芝麻、瓜類等。蔬菜有蘿卜、白菜、蔥、大蒜、菠菜、番茄、辣椒、黃瓜、南瓜、豆莢等。主要林木為楊、柳、椿、柏、槐、桐、楸、榆等百餘種,以及新引進的街道綠化觀賞樹種數十種。經濟林種有柿子、桃、杏、棗、蘋果、核桃、紅果、葡萄等數十種。野生葯材主要有柴胡、黃芩、血參、桔梗、何首烏等10多種,以及人工栽培的芍葯、蘇子等10多種。動物中家畜家禽有牛、馬、騾、驢、豬、羊、狗、兔、雞、鴨、鵝、蜂等;野生動物有草兔、黃鼬、狐狸、田鼠、魚、鱉、蛇、蟹等。鳥類主要有喜鵲、烏鴉、麻雀、黃鶯、鴿子等。另外還有貓頭鷹、青蛙、瓢蟲、草長蛉等100多種農作物害蟲的天敵動物。 義馬現況 義馬市屬資源性煤炭工業城市,產業結構單一,受煤炭市場制約嚴重,經濟比較脆弱。歷屆政府根據資源城市的特點,逐步確立以煤炭工業為依託,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國內生產總值1990年為30 968萬元,2000年達到110 524萬元,增長256.9%;工業生產總值1990年為58 215萬元,2000年達到125 414萬元,增長115.4%;農業生產總值1990年為2 294萬元,2000年達到5 115萬元,增長130%;農民純收入1990年為720元,2000年達到2 474元,增長243.6%;財政收入1990年為1 170萬元,2000年達到5 010萬元,增長328.2%。
9、義馬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嗎?
義馬市位於三門峽市東部,與毗鄰的新安縣千唐志齋和澠池縣的仰韶文化遺址共同構成了三門峽黃河游東西一線。主要景點有鴻慶寺石窟、秦新安故城、楚坑、慈禧行宮、清風山自然風景區等。
鴻慶寺:鴻慶寺石窟,位於石佛村。石窟背依白鹿山,南臨澗河水,開鑿於北魏時期,距今已有1500餘年歷史。鴻慶寺原名「三聖廟」,唐聖歷元年(698年),武則天巡幸該寺,改名為「鴻慶寺」。歷經沿革,寺院建築已不復存在。尚存洞窟5個,有佛龕46個,大小造像120餘尊,浮雕佛傳故事4幅。在河南省其規模僅次於龍門、鞏縣石窟。1963年,被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雕佛傳故事4幅。在河南省其規模僅次於龍門、鞏縣石窟。1963年,被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石窟布局緊湊、規制嚴整、窟內浮雕技法嫻熟,是中原地區中小型石窟的典範。其中的「降魔變」 浮雕是國內發現同類作品中最大的一幅,有著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羅哲文等許多國家文物專家對石窟給予高度評價,贊譽其是「中州文明、華夏之光,石刻精華、文物珍寶」。2000年,批准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景區已被省計委列入旅遊項目庫。
秦新安故城遺址:秦新安故城遺址位於二十里鋪村下石河一帶。據文獻記載,該城存在於秦、漢,始建時間可上溯至戰國。北魏新安縣城東移,改為新安驛,是中原通往大西北的交通要道,歷為中原地區政治、經濟、軍事重鎮之一。遺址內文化層隨處可見。1998年,經市文物勘探隊實地鑽探,找到了故城遺址城牆基夯土層,劃定了城區范圍。故城總面積30萬平方米,呈長方型,南北較長,東西較窄,東部邊緣已被澗水吞淹,西至二十里鋪村西組,北至護城河,南至隴海鐵路。2000年,申批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楚坑遺址:楚坑遺址位於二十里鋪村西李杏灣村,俗稱萬人坑。公元前206年,項羽坑殺20萬秦軍降卒一事就發生在此處。《史記項羽本記》中「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萬於新安城南」即其地。遺址略呈坑形,佔地七八十畝,南臨澗河,北依土嶺,東西為平地,坑北沿有李杏灣村,右有白龍廟一座。據澠池縣舊志記載:該廟始建於明武德年間,廟前古槐,石碑,舊有「一步兩棵槐,三步四通碑」之說,廟西有八角青石井一眼,俗稱八角琉璃井。1913年,隴海鐵路穿坑面過,原貌已不復存在。
慈禧行宮:慈禧行宮位於二十里鋪下石河村,據《澠池縣志》載,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攜部分大臣在重兵護衛下逃往西安。次年從西安返回北京,東出潼關,路經此地所修建。行宮為前院後宮,建築宏偉,2000年遭遇火焚。後宮原有上房9間,東西各有廂房兩間,皆出前檐。前後院中間有影壁牆,兩側各有月亮門一個。據老人口傳,後宮為慈禧和光緒帝所住,前院為內侍近臣所居。行宮兩側均為臣僚所住的深宅大院。據史書記載,當年慈禧太後只在此吃一頓午飯後小憩,下午即離此地東行,晚上住鐵門行宮。
清風山自然景區;清風山位於河口村北,東西走向,綿延60餘里。常窯水庫的水上樂園,座子溝中的度假村、靶場,秦王台上的跑馬場等,可為遊客提供劃船、垂釣、游泳、射擊、騎馬等休閑娛樂項目。
10、義馬KTV 鑽石人間 大年初一開張么?!
開著勒 可多人 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