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保健街

保健街

發布時間:2020-07-05 12:53:10

1、有人是湖南長沙望城靖港古鎮的人 或者是到過那裡的人沒 求介紹。

千年古鎮--靖港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翻開歷史的書頁,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古鎮,或者說是一個城市的命運,與交通息息相關。交通決定著城鎮是繁榮昌盛還是蕭條沒落,交通是一個地域的命脈,這是不爭的事實。 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水運幾乎左右著中國大部分城鎮的命運。京杭大運河最具代表性。眾所周之,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里程最長的大運河。它南起浙江杭州,北至北京通州北關,全長1794公里,貫通六省市,流經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京杭大運河暢通了數百年,對促進大江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解決南糧北調等問題,均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個時候,北京以及運河沿岸的城鎮也是歷史上較為繁榮的時期。但自19世紀後,由於南北海運開辟,津浦鐵路通車,加之黃河改道淤塞運河中段,因此部分河段被斷航,只有江浙一線仍暢通無阻,並成為旅遊熱線。 而在古鎮的行列中,湖南中部的千年古鎮——靖港鎮就是最好的證例之一。
古鎮風情
靖港鎮自古得水運優勢,坐落於湘江西岸,曾為三湘物資集散的繁榮商埠,美名「小漢口」。然而,近幾十年來,特別是近20年來,古鎮漸趨蕭條,人煙稀少,大有變為廢墟之勢。從自然規律來說,靖港古鎮由繁華最終變成一片廢墟,走向消亡,是無法避免的事實。但許多活生生的人親歷了古鎮從曾是人間天堂到現在在生命的死亡線上垂死掙扎的情景,表現出了悲傷、婉惜的面孔,看了同樣讓人落淚。還有許多有識之士在為古鎮的奔跑著、疾呼著。這是一個值得我們當地各級政府和人民關注的問題,關心的問題。  曾是人間天堂 靖港古鎮的老人說,靖港古鎮方圓數百里的老人也說: 那裡曾經是人間天堂;那裡曾經讓人神往。
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那裡有滾滾北去的湘江之水,那裡有寧靜如碧空的老溈水。在以前,那裡既是一片美麗繁華的水鄉之鎮,又是南來北往的人們駐足的地方,更是方圓數百里的人們進行集市交易的地方。湖南有一位青年作家這樣寫道:其實,這里有著比沅江上更為繁華的場景,只是在湘江流域還沒有誕生比沈從文老先生更能描寫故鄉之美的文豪。假如有,靖港古鎮也早已被世人所熟知。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靖港鎮,是湖南有名的歷史文化村鎮,曾有「小漢口」之稱。 靖港原名蘆江,又名溈港,系溈水入湘江口。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湘江下游西岸,距離長沙城區約為30公里,屬望城縣所轄鄉鎮。靖港扼湘江逆上長沙之要沖,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明朝《一統志》說:「在長沙縣西北五十里,自寧鄉縣流至東北入湘。」地理上為洞庭湖流域南緣的大眾垸區;南部、西部和北部分別與本縣新康鄉、格塘鄉與喬口鎮相鄰,東面隔湘江與銅官鎮相望。目前由長沙市區直達望城縣城的高等級公路雷鋒大道直接延伸至該鎮,水陸交通十分便利。現靖港鎮為1995年長沙地區撤區並鄉時由原望城縣靖港區靖港鄉和靖港鎮並入而來。
古鎮風情
靖港是天然良港,地處溈水入湘江之三角洲地帶,昔為天然良港,水路暢通,帆影不絕,益陽、湘陰、寧鄉及望城糧食及土特產都在這里集散轉運。曾為湖南四大米市之一,又是省內淮鹽主要經銷口岸之一,商賈雲集,市場活躍,為境內第一繁榮集鎮。在清朝末年至上世紀初期,靖港有糧棧米號20多家,還有一批工商作坊,遠近商賈雲集,生意買賣興隆。當時有一個民謠說到:船到靖江口,順風都不走。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有客輪停靠,在此設「洋棚子」接送旅客。往來於溈水、湘江的寧鄉「烏舡」船有3000多艘,平日停靠船隻達千艘左右。清末民初,有糧行50多家,糧棧、米號各20餘家,還有一批其他工商業。民國中期,與津市、洪江同為湖南省繁盛三鎮,有「小漢口」之稱。1933年,建置長沙縣直屬鎮。同年,設長沙縣靖港民眾教育館。1935年,設長沙縣衛生院靖港分院。1938年長沙大火後,投奔靖港經商者大增,工商業達500多戶。 靖港古鎮歷史的厚重源於她有著悠久的歷史。靖港已有上千年歷史。靖港的得名相傳是為紀念唐朝大將李靖。
古鎮夜景
李靖,字葯師,唐朝軍事家。他少時即研讀兵書,受大人賞識。後隨李世民征戰、屢立戰功,官至兵部尚書。他才兼文武,長於料敵,用兵果斷。貞觀八年(634年),吐谷渾部擾唐,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受阻。此時,年已六十有三,且告老在家休養的李靖聞訊,即主動向太宗請命,率部進入吐谷渾。他以遠程奔襲戰,徹底擊敗吐谷渾。此戰以「李靖攻吐谷渾之戰」之名,被中外軍事辭典收錄。唐代開國之初,李靖曾奉唐高祖之命,領軍擊敗蕭銑平定江南,並鎮守長沙湘江一帶。他的兵營駐扎在溈水港口。李靖治軍有方,對部下又要求嚴格,因此李靖的軍隊紀律嚴明,很受老百姓愛戴。他離開長沙去漠北之後,人們一直很懷念他,於是就把他駐扎過的「溈港」改名為「靖港」。編輯本段史料記載
這些並非空穴來風,都有史料作證: 明朝的《一統志》說:「唐李靖討蕭銑駐兵於此。」 清朝同治年間的《長沙縣治》也說:「唐李靖駐兵於此,秋毫無犯,百姓德之,名曰靖港,以志不忘。」 靖港的老百姓為感佩李靖的功德,特在靖港鎮李靖祠以祀,舊有戲台,其對聯是這樣寫的: 溯湘水南來,百里河山,仗此樓台鎖住; 唱大江東去,九天煙雲,好憑弦管吹開。 靖港鎮還是湖南古代重要的軍事重鎮,太平軍大敗清軍的場景依稀可尋。 咸豐四年(1854年)二月初九(3月7日)太平軍征湘軍佔領靖港,四月初二(4月28日),石貞祥率征湘軍大敗曾國藩水師於靖港。曾國藩在靖港對岸銅官渚憤而投江,被人救上。湘軍水師彭玉麟、陸師塔齊布等合力攻擊太平軍,四月初八(5月4日)太平軍自靖港退守岳州。 上了年紀的人經常會想起和說起靖港古鎮曾經的輝煌,畢竟那些繁華的日子在老人心裡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曾經讓他們心裡有著很重的優越感。 是啊,也難怪他們會如此地習慣懷念,靖港的輝煌是其他村鎮無法企及、望塵莫及的。那時的靖港碼頭熱鬧非凡。老街人多是生意人,他們把自己的小門面打理得格外有序。貿易的興盛也使得當時的靖港出了很多富商。老街人做生意很講信用,於是這里的富人多半就成了信譽的化身,所以不像別地「富人富,窮人罵」。相反,這的富人誠實本分,很受人尊敬。大概這也是老街的一大特色吧!

新中國建立後,鎮上最有名氣的當數望江樓布鞋廠了。望江樓的布鞋雖然造型質朴,但穿著特舒服,而且結實耐穿,很受歡迎。其誠信經營也是出了名的。據說,當時鞋廠的一個公務員去上海出差。他在街頭看到許多人在排著長隊買鞋,於是也加入了隊伍之中。買了之後他也沒認真看,滿以為是時髦的上海貨。當他回到家,打開包認真看時驚呆了,因為這鞋就是自己廠里生產的。望江樓沒打過什麼廣告,但靠著信譽二字,就贏得了市場。這個例子成為鎮上眾多鋪子發家的一個縮影,當然也可作為現代商業經營的榜樣!靖港的商鋪很有名,米鋪、陶瓷鋪、印染鋪、修理鋪……各種鋪面比較齊全,鋪面不大,卻內容齊全,用的多是祖上傳下的手藝,所以格外有古韻。 表面上看,靖港古鎮的衰落是在1957年溈水河改道,溈水河由新康(鄉)注入湘江後,實質上卻是後來公路開始取代水運。於是,靖港的繁華地位就漸漸遜色了,碼頭沒有了以前揮汗如雨搬貨物的繁忙,街上也再沒了人頭躥動的熱鬧。走在古舊堅實的石板路上,聽見的是單調的幾聲敲擊石板的聲音,店鋪前也少有人來光顧。老街人生來奈不住寂寞,年輕些的全出外打工做生意,或者舉家搬遷了。留下了一些留戀故土的老人家和一些坍塌衰敗的老屋在艱難撐著這個古街的命。 湖南作家鄧建華先生在他的《望城文化視點·且留古鎮說昨天》中也說: 佇立長堤,傾聽江濤拍岸,心靈與身後曾有「小漢口」之稱的古鎮一起震顫,一起感受那江、那河、那廟宇、那古街、那悠渡、那清清脆脆圓圓潤潤的叫賣聲……在望城,文化積淀最厚重的古鎮靖港,用滄桑的面孔迎來新世紀的曙光。 不知道唐代名將李靖是怎樣一位橫刀立馬的人物?是否真的在這過去叫蘆江的地方,駐過兵、扎過寨?是否真的是因為他軍紀嚴明,百姓擁戴,才將這個小鎮改名靖港……但在風雲變幻的磋砣歲月,背負世俗與災難重荷的靖港人,對此堅信不疑,代代傳頌。在南岸堤飄送過來的清涼的二胡聲里,許多老鎮人仍然在述說靖港昔日的韻致。由南向北流的湘江與自西而東淌的溈水,緊緊依擁。傍水而生的三角洲地帶上的古鎮靖港,在水運唱主角的年代裡,理所當然地佔盡舟楫之利,上寧鄉、去長沙、發湘潭、下岳陽,往返湘陰、益陽、安鄉等地的船隻帆影不絕,湘米、淮鹽、花生、園茶、蠶豆、禽蛋、綢布、棕麻等據此集散,商賈雲集,店鋪相連,綠女紅男,穿梭不絕。紫雲宮戲台,最是個牽魂的去所,那副台聯,仍然有人倒背如流:「溯湘水南來,百里河山,仗此樓台鎖住;唱大江東去,九天煙霧,好憑管弦吹開」。從紫雲宮到楊泗廟,是曲折迂迴的麻石路,因溈水湍急而下,留下一截半邊街,形成獨特景緻。 光緒年間,靖港曾設「湘鄂洋棚子」,先後為英商太古、怡和公司、日商日清公司代售輪船過境船票和接送客貨。安化茶商梁嘯嵐租賃小火輪船,開通靖港至長沙的航班。寧鄉的「烏舡子」在溈水、湘江出盡風頭,「船到靖港口,有風也不走」,平日近千艘船隻牽掛在麻石欄桿硬朗的手臂或依依垂柳腰上,女人們或在船頭升起炊煙,或掏出針線簍子邊曬太陽邊縫縫補補。小孩子三五成群打打鬧鬧,或為水上一隻不明漂浮物的打撈各顯其能。那一支青篙能逼開一條莽闊江河的漢子,或許此刻正在糧行米號、錢庄當鋪磨蹭生意,或在煙館窯班、茶樓酒肆混跡於豪紳、富商之中,吆三喝四,硬充大爺。一個臨水而建的戲台,還沒來得及裝點脂粉,卻被日本人的槍炮之聲喊成了緘默的古跡,屈成如今古鎮人之瓜棚李下。到了國民黨統治中期,與津市、洪江同為湖南省繁盛三鎮的靖港,已經遠遠撇開了一犁風雨陣陣野謠的鄉村,儼然經風見世,不同凡響。 當然,好地方更難免有刀兵相見的血腥記憶,也很難不有水火相擾之驚慌。咸豐四年,湘軍與太平軍昏天黑地一戰,血染湘溈,湘軍統帥盡失威顏,靖港團練中炮身亡;民國七年,數百名假「護國軍」竄至靖港強行索餉,搶財奪物;民國十二年,軍閥趙恆錫、蔡鉅獻火拚,分別在銅官、靖港駐扎,隔江對峙,騷擾月余;一九四四年,日本兵進犯靖港,無惡不作;同治元年,水盈三尺,餓殍見野;一九三二年,狂風大作,風急浪高,湘江河段五十艘船隻悉數被吞…… 解放後,人民政府慮及百姓安危,防洪保安,築堤圍垸,攔河建壩,改道溈水,加之陸路交通日趨便利,天然水運甘當配角,良港優勢漸失,古鎮便少了些喧嘩,多了些寂靜。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鎮上國營、集體企業一片興旺。「望江樓」布鞋踏遍海內外,曾在靖港指揮過抗日的八路軍三五九旅南下支隊政委王首道題寫的廠名至今仍留在這個古鎮上,記載著小鎮有過的輝煌。王首道同志的夫人曾辦過公的中共湖南省委機關於一九三○年曾經臨近遷駐的靖港半邊街,個體私營企業也一度紅火。如今一條嶄新的大道橫貫大眾垸,古鎮被人流車流冷落一旁。許多人感嘆靖港太老了,老得無法昂首挺胸地與新興的小城鎮媲美了。為作歷史村鎮調研,我在空洞的八街四巷七碼頭的麻石街面上走過,老是在想,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未必有半邊街前這啞河水清亮?古鎮一旁仍然骨絡分明的木架房和擺放其中木屐、油傘、竹笠、瓜瓢仍在苦訴著怎樣的片斷和故事?那些歷史上小有名氣的人物是否到過這依然存在的風水無邊的宏泰房?那久負盛名的靖港香乾、火焙魚和家家戶戶會製作、人人能放飛的形態各異的風箏又是否能讓我們感悟到什麼?在瞬息萬變的世界裡,為後人留下一個解說昨天的空間,恐怕是我們不得不做的事情。  歷史編輯本段旅遊景點
2 004年2月,靖港古鎮被確定的「長沙地區歷史文化村鎮」。 2008年9月,靖港被國家住房和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09年9月25日,修葺後的靖港古鎮重新開街,清朝重臣曾國藩迎戰太平軍的古戰場遺址、白色恐怖時期湖南省委舊址、「革命母親」陶承故居、聚集商賈旅人的寧鄉會館八元堂、中晚清青樓台建築宏泰坊、祭祀農民起義將領楊幺的楊泗廟以及「八街四巷七碼頭」、麻石街、古建築、老店鋪、名作坊、 烏篷船等已基本恢復原貌,重新進入遊人的視野。小鎮的居民也紛紛回歸,小鎮又重新恢復了繁華。
觀音寺
現在的靖港古鎮擁有十大景點:   毛主席手跡展覽館  在毛主席手跡展覽館,你不僅可以看到毛澤東、郭沫若、周恩來等書法大家的書畫真跡,還可以欣賞到賀龍、朱德、彭德懷等30多位先輩珍貴的書法手跡,有的甚至是其平生唯一流傳的墨跡。 文革時期物品陳列館  該館通過展示文革期間的布票、糧票、郵票和紅衛兵袖章、紅衛兵大旗等近5000件文革珍藏品,讓遊客親歷當年感受。 族譜陳列館  在古鎮的族譜陳列館,集中展示靖港地區139個姓氏的源流、派語(字輩)、遷徙情況。遊客可去這里看看,看能否找到自己的姓氏族譜。 寧鄉會館
靖港民俗文物館  靖港民俗文物館的館藏以明清文物為主,可上溯至五代唐朝,總計上萬件。民俗文物多為古代百姓喜慶、祭祀等大型活動中的常見物品。花轎、面具、佛像勾勒出鮮活的先民生活場景。 恐龍化石館  在恐龍化石館,遊客除了可看到南孺豐龍化石、貴州龍化石,還可看到三葉蟲化石、珊瑚化石等共計數百件。從地質學角度展示遠古時代生物和地理變遷,帶給遊客智慧的啟迪。 曾國藩靖港水戰古戰船展示基地  曾國藩文化公園位於古鎮的老溈水入湘江處,是為了紀念一個半世紀以前的「靖港水戰」。這次戰役是曾國藩人生的轉折點。 宏泰坊青樓文化表演藝術館 宏泰坊位於靖港古鎮保健街,建於清雍正十年,是長沙最後一個清代妓院,保留至今已300多年。現已將其改建成一座青樓歷史文化博物館。 寧鄉會館 寧鄉會館又名八元堂,坐落在靖港古鎮保健街上,為晚清建築,木質結構,灰瓦青磚,古香古色。會館大廳能容納百人。後台的古戲樓有古鎮的民間藝人唱著腔調十足的地方戲。 陶承故居  「革命母親」陶承(1893—1986)在丈夫歐陽梅生和長子歐陽立安為革命犧牲後,依然忍痛把兩個孩子送去參加革命。小兒子歐陽稚鶴也在抗日戰爭中犧牲。她化悲痛為力量,投入延安大生產運動。她寫成《我的一家》一書,後被改編為電影,其後還出版了一本革命回憶錄《祝福青年一代》。 省委舊址 在靖港半邊街上,有棟「一擔米」式灰牆紅瓦的老平房,那便是1930年中共湖南省委舊址
中共湖南省委舊址
編輯本段悠久歷史
靖港,原名蘆江,地處溈水入湘江口,多洲灘,蘆葦叢生,故名。唐武德四年,內亂頻仍,高祖皇帝李淵派大將軍李靖南下戡亂。李靖駐兵蘆江,「軍令嚴整,秋毫無犯,百姓德之,名其水曰靖港,以志不忘。」於是,蘆江始更名靖港。
蘆江印象
逮及清末民初,航運業日趨發達,靖港以其天然良港之優勢,成為船隻進出長沙的北大門和避風港,每天停靠的船隻數以千計。湘陰、益陽、寧鄉及本地糧食土產多在此集散,曾為湖南四大米市之一,商賈雲集,市場活躍,時稱「小漢口」。當時流傳著一句俗語,「船到靖港口,順風也不走」,足見其盛。 古鎮現保存「8街4巷7碼頭」,民居1008棟,主街道長1275米,有數十處古商鋪、作坊、會館、廟宇和極具紀念意義的遺址,其中,「宏泰坊」、「寧鄉會館」、「當鋪」、「育嬰堂」等明清古建築保存較為完好。原臨河所建房屋均為吊腳樓,獨具江南水鄉特色,蔚為壯觀。古鎮內遠近聞名的還有「復興塔」、「觀音廟」、「紫雲宮」等數處宗教建築,朝有千人作輯,夜有萬盞明燈,香火旺盛,場面壯觀。 2008年7月,靖港古鎮保護與開發正式啟動,同年9月,靖港鎮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稱號,古鎮的保護與開發已納入省、市重點工程。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靖港的發展目標定位為國家5A級旅遊景點,成為長株潭城市群中獨具特色的都市型休閑度假基地。

2、璧山縣15條街道名稱

目前璧山縣的行政區劃只有璧城街道、璧泉街道、青杠街道、來鳳街道、丁家街道和大路街道六個街道。
當然,具體桀驁的名稱有很多,比如景山路、八一路、東林大道、黛山大道、璧銅路、中山南路、中山北路、興旺正街、興旺二路、興旺三路、洋河街、沿河北路、沿河東路、沿河西路、沿河南路、璧興路、保健街、遠林二街、解放路、文星路、向陽街、天怡路、南關二路、南關三路、南關四路、南關五路、金劍路、璧青路、璧永路、名豪街、紅宇大道、文風路、雙星大道、永嘉大道、福順大道、奧康大道、劍山路等等

3、林州圓通快遞保健街交通浴池對面是哪裡?

林州市瓦窯南街136號

 

4、從阜新西山路往保健街右拐逆行拍照嗎

2016年交通法駕駛機動車逆行屬於交通違章。逆行扣3分、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條規定的逆行的處罰:
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處罰。
根據《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公安部令第123號)規定:
1、機動車駕駛人有下列違法行為之一,一次記3分:
駕駛機動車不按規定超車、讓行的,或者逆行的。
2、機動車駕駛人有下列違法行為之一,一次記12分:
駕駛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倒車、逆行、穿越中央分隔的:

5、遼寧阜新市保健街是單行道嗎

南起新華路路口→北至新渠路路口是單行,新渠路路口→新建路不是單行。

6、黑龍江省伊春市鐵力市保健街郵編是什麼?

黑龍江省伊春市鐵力市保健街郵編是152500

7、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保健街郵編是什麼?

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保健街郵編是116011

與保健街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