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做好口腔保健
1、合理的搭配營養
要控製糖的知攝入量,吃太多糖的話容易誘發蛀牙。保證有充足的蛋白質,蛋白質為生命提供了基礎,提高了免疫系統,每天至少要保證有300克的蛋白質。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因為膳食纖維能夠刺激牙齦血液循環提高了其抵抗力,同時也促進了胃道腸道蠕動。
2、要定期去醫院做檢查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每隔6個月就要去醫院做一次口腔檢查,能夠及時發現口腔問題,並且提高了治癒率,另外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專業的口腔保健。
(1)牙齒口腔保健擴展資料:
口腔保護的注意事項
1、每天刷牙兩內次,每次刷牙三分半鍾;
2、飯後漱口,尤其是吃了水果後漱口,而因為水果和唾液發生反應,對牙齒腐蝕作用更大;
3、小朋友要改掉咬手、咬鉛筆等壞習慣,這容些都會造成牙周組織損害,引起一些系統性問題。:
2、為什麼要保健牙齒?
牙齒是人的口腔第二道門戶,其生長的狀況反映人們身體健康與否。
牙齒露在口腔部分叫牙冠,埋在牙槽內的叫牙根,二者交界處叫牙頸,整個牙齒叫牙體。咀嚼食物的牙面,叫咬合面。牙釉質與牙骨分別覆蓋於牙冠和根的表面,其內層為牙本質。牙本質內有一髓腔,經根尖孔與牙周組織相通。牙周組織是由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齦組成。
人們賴以生存所需各種食物首先要經過牙齒的咀嚼,然後進入消化系統吸收營養。所以它對人們身體健康至關重要。道理雖然淺顯,但是真正做好牙齒的日常保健就不是說到即成的事。對於牙齒口腔的保健和衛生,古人很重視。北宋時的文豪蘇東坡養生之道就有一條,每日早起在靜謐處盤腿靜坐,即必先上下叩齒數十次,此間將口中津液慢慢咽下,以鍛煉保健牙齒。清代《弟子規》,對口腔等衛生也有論述:「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現今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人們吃的食品越來越精細,因此對牙齒的鍛煉時機少了。尤其多吃糖類及甜食使牙組織易患疾病,甚至會造成過早的牙組織肌肉萎縮等。
為使牙齒牙肌得到鍛煉和保健,每日要叩齒按摩二、三次。每次叩前齒區、後齒區,用手指從外部接觸上下牙齦牙肌按摩數回,堅持長久必有好處。使牙周組織微細血管循環暢通,增強牙周組織的抵抗力,使牙齒牢固。
俗話說:「牙痛不算病,可痛起來真要命」。因為牙齒與神經息息相通。所以牙患疾病疼痛是難免的。牙齒常見疾病有:齲齒、牙髓炎、牙齦炎、牙周炎等。尤以齲齒(俗稱「蟲牙」或「蛀牙」)最為多見。其致病原因是與牙體鈣化不良、牙的間隙易藏食物、口腔衛生不潔等有關,加之口腔細菌特別是乳酸桿菌、鏈球菌與食物中之糖類作用後發酵產酸,使牙脫鈣破壞牙釉質和牙本質,形成齲齒。
早期齲齒不疼,為預防齲齒:要少吃糖和甜食,多吃些五穀雜糧;合理刷牙,保持口腔牙齒衛生。飯後睡前要刷牙。刷牙要沿牙縫隙上下左右內外刷凈,牙縫嵌塞的食物及時除凈,但不宜用金屬等利器剔牙。尤其睡前刷牙後不要再吃東西以免細菌繁殖;預防牙疾最好的方法是清除牙菌斑(即牙垢、牙結石)。它是由唾液和食物殘渣形成的,可引起蛀牙或蟲牙及牙周炎等症,應定期診治清除。
另外,牙齒咀嚼食物不要偏用一側,要均衡使用。總之對牙齒的保健要精心細致,長久堅持。衛生也有論述:「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現今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人們吃的食品越來越精細,因此對牙齒的鍛煉時機少了。尤其多吃糖類及甜食使牙組織易患疾病,甚至會造成過早的牙組織肌肉萎縮等。
為使牙齒牙肌得到鍛煉和保健,每日要叩齒按摩二、三次。每次叩前齒區、後齒區,用手指從外部接觸上下牙齦牙肌按摩數回,堅持長久必有好處。使牙周組織微細血管循環暢通,增強牙周組織的抵抗力,使牙齒牢固。
俗話說:「牙痛不算病,可痛起來真要命」。因為牙齒與神經息息相通。所以牙患疾病疼痛是難免的。牙齒常見疾病有:齲齒、牙髓炎、牙齦炎、牙周炎等。尤以齲齒(俗稱「蟲牙」或「蛀牙」)最為多見。其致病原因是與牙體鈣化不良、牙的間隙易藏食物、口腔衛生不潔等有關,加之口腔細菌特別是乳酸桿菌、鏈球菌與食物中之糖類作用後發酵產酸,使牙脫鈣破壞牙釉質和牙本質,形成齲齒。
早期齲齒不疼,為預防齲齒:要少吃糖和甜食,多吃些五穀雜糧;合理刷牙,保持口腔牙齒衛生。飯後睡前要刷牙。刷牙要沿牙縫隙上下左右內外刷凈,牙縫嵌塞的食物及時除凈,但不宜用金屬等利器剔牙。尤其睡前刷牙後不要再吃東西以免細菌繁殖;預防牙疾最好的方法是清除牙菌斑(即牙垢、牙結石)。它是由唾液和食物殘渣形成的,可引起蛀牙或蟲牙及牙周炎等症,應定期診治清除。
另外,牙齒咀嚼食物不要偏用一側,要均衡使用。總之對牙齒的保健要精心細致,長久堅持。
3、自我口腔保健的主要措施是什麼?
自我口腔保健的主要措施是每天早晚要刷牙,飯後要漱口。這是要每天堅持的。
4、牙齒保健與口腔健康有哪些?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齲病、牙周病患者眾多,而口腔保健的人力、物力、財力十分有限,因此,解決牙病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預防。
保護牙齒除了每天刷牙、飯後漱口這些眾所周知的方法外,還有一些其他的自我保健措施。
、及時清除牙隙間的食物填塞物。在咀嚼食物的過程中,牙齒間隙經常夾進食物的纖維,它們對牙齒和牙周組織都有害。我們可以通過刷牙進行清除,以保持口腔衛生。
、給牙齒充足的營養。牙齒的發育離不開各種營養食物。因此,不論是成人還是少年兒童,飲食要多樣化,不要偏食。
、養成正確的咀嚼習慣。正確的咀嚼方法是雙側或兩側交替使用。
、糾正有損於牙齒的不良習慣。有些嬰幼兒由於吮吸拇指、舔牙、咬牙、張口呼吸、咬嘴唇等習慣,造成牙齒的錯位和畸形。糾正不良習慣有利於牙齒保健。
、茶水有利於預防齲齒。茶葉能防齲的主要成分是含有氟和兒茶酚等物質。氟離子可將牙釉質中的羥基磷灰石變為氟磷灰石,改善了牙釉質的結構,增強其抗酸的作用;兒茶酚等物質可抑制口腔內變形鏈球菌(即致齲菌)的增殖。常飲茶水或以茶水漱口,可起到保護牙齒和清潔口腔的作用。目前在歐美許多國家,已將飯後飲茶,作為解決由於飲食乳酪、肉類較多而引起口臭的措施之一。在吃完大蒜之後,立即口嚼一點茶葉,也有去除異味之效。
、睡前刷牙很重要。人在入睡後,細菌在口腔的溫度和唾液分泌量減少的情況下很容易繁殖。糖發酵產酸,腐蝕牙齒形成齲洞,因此睡前刷牙要盡量徹底,這對預防牙病有重要作用。
、有些葯物有損於牙齒的健康。四環素、金黴素等葯物可以使牙齒發黃或牙釉質發育不全,日後容易發生齲齒,因此不要大量或長期服用這些葯物。
、防止外傷。不要用牙齒去咬堅硬的物品,以免牙齒受到損傷。
、定期檢查。定期檢查牙齒可預防牙病滋生。成人最好每年進行一次牙檢,發現牙病及時治療。
5、口腔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口腔健康標準是:牙齒清潔,無齲洞、無痛疼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由此看出口腔健康是指具有良好的口腔衛生,健全的口腔功能及沒有口腔疾病。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前借口裂與外界相通,後經咽峽與咽相續。口腔內有牙、舌等器官。口腔的前壁為唇、側壁為頰、頂為齶、口腔底為黏膜和肌等結構。
口腔借上、下牙弓分為前外側部的口腔前庭和後內側部的固有口腔;當上、下頜牙咬合時,口腔前庭與固有口腔之間可借第三磨牙後方的間隙相通。臨床上當病人牙關緊閉時,可藉此通道置開口器或插管,注入葯物或營養物質,同時防止舌的咬傷。
(5)牙齒口腔保健擴展資料:
保持口腔清新的食物
水,適量喝水能讓牙齦保持濕潤,刺激分泌唾液。吃完東西後喝水,順道帶走殘留口中的食物殘渣,不讓細菌得到養分,借機作怪而損害牙齒。飲法:每個人一天需要喝6~8杯水,尤其吃過東西之後,如果無法立刻刷牙,切記喝一杯水來清洗口腔,減少一些蛀牙機會。
薄荷,薄荷葉里含有單帖烯類化合物,可經由血液循環到達肺部,在呼吸時感覺氣味清新。吃法:吃完一頓大魚大肉之後,喝一杯不加糖的薄荷茶,可以去膩、緩解腹脹感;如果你苦惱於滿嘴的蔥、蒜辛味而不敢開口交談,建議嚼2~3片新鮮薄荷葉或者荷蘭芹,都有助於去除這些令人尷尬的氣味。
香菇,菇類在近幾年不但成了提升免疫力的熱門食物,自2000年以來的一些研究還發現,它對保護牙齒也有幫助。原因是香菇里所含的香菇多醣體可以抑制口中的細菌製造牙菌斑。每周吃2~3次各種菇類,是簡單又不花大錢的保健方法。
參考資料:網路--口腔
6、口腔保健有哪幾種方法?
人到中年,牙齒及其他口腔組織會出現許多退行性改變,如口腔感覺遲鈍、進食緩慢、牙齒松動、牙根外露、易發生牙頸部及牙根面齲等等。因此,應重視口腔保健。
1.最好選用含氟牙膏,可防齲,又可促進牙齦健康,如果牙齦有炎症,可改用其他葯物牙膏。選用牙刷應以刷頭較小、刷毛不太硬的為宜。刷牙不要用力過猛,順著牙縫方向從上往下慢慢刷,每次刷3分鍾。一旦刷毛彎曲、傾斜就要更新。每次飯後都用溫水漱口。
2.合理使用牙簽。
中年人牙縫較寬,牙齒稀疏,光靠刷牙還不能保持牙齒清潔。因此,飯後宜選用扁平、三角形木質牙簽,剔除牙縫內嵌塞的食物殘渣,去除牙根面的牙菌斑。用牙簽注意用力適當,不可過猛,以免損傷牙齦。
3.中年人牙齒缺失後如不及時鑲牙,久而久之,缺牙間隙兩側的牙齒會向空隙傾斜,使鄰牙間隙增寬,食物容易嵌塞,引起牙周病及齲齒,還可使缺牙部位相對的牙齒伸長,發生其他病變。而及時鑲牙可以恢復正常的咬頜關系和咀嚼功能,保護聽力,維持正常的消化功能,矯正發音,推遲面部皺紋出現。一般來講,中年人鑲活動牙比較好,其優點是破壞真牙少,便於摘戴,有益口腔衛生。鑲牙後,飯後要堅持洗刷假牙、漱口清潔口腔,夜睡前取下假牙泡在清水裡,讓口腔組織充分休息,並使假牙不變形。戴假牙後如遇口腔粘膜組織紅腫、疼痛,應及時找醫生檢查、修整調磨,使假牙保持良好功能並延長使用期。
4.定期檢查口腔。
中年人除了易患牙周病、齲齒之外,還常有牙齒里出外進、牙齒邊緣粗糙、銳利,易咬傷舌緣及上腔粘膜,經常摩擦易引起白斑或潰瘍。如發生此類情況要到醫院及時處理,以防口腔粘膜癌變。所以最好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全面的口腔科檢查,有了口腔病患及早治療。
5.堅持口腔運動。
口腔運動包括舐齶、叩齒、鼓腮、搓唇等項目。舐齶就是經常用舌頭舐上齶,刺激分泌唾液,有助於消化食物和保持口腔衛生;叩齒就是經常叩打牙齒(即上下牙對咬),每次100下左右,使牙根牢固,牙齒不易脫落;吞咽就是經常做吞咽動作,使舌頭、咽部、牙齒及腮部的肌肉得到運動;鼓腮就是閉嘴吹氣,腮部鼓起後,用手輕輕撫摸腮部,使腮部的肌肉得到按摩,防止腮部萎縮凹陷;搓唇就是將口唇閉合,用右手四指輕輕在嘴唇外揉搓,直到局部發紅發熱為止,每日2次。藉以改善口腔及牙齦的血液循環,增加口腔和牙齒的抵抗力。
6.食物治療。
大蒜里含有豐富的植物殺菌素,生吃有殺滅口腔內細菌的作用;芹菜和韭菜富含維生素,要充分咀嚼,可以清除口腔內的殘存食物,對牙齦有一定按摩作用並可促進血液循環。當體內缺乏維生素C時,牙齦血管容易破裂出血,牙齦腫脹致使細胞壞死,易引起細菌的感染化膿。如果經常吃些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可防止牙齦出血,避免牙周病的發生。維生素E在防止肌肉萎縮症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它具有預防牙周炎反復發作的功能。維生素E在植物油類和小米、玉米、牛奶、雞蛋、動物肝、心、腎和肉、魚等食物中較多,老年人經常食用這些食物,可以起到保護牙齒的作用。民間流傳的一種「補腎固齒餅」對防治中年人齒齦萎縮效果良好。方葯是:地黃60克(夏生用,冬熟用)、胡桃肉120克、黑棗肉250克、山葯粉120克,四味搗成泥,分捏成餅,如柿餅大。每晨空腹細嚼半隻或一隻,茶水送服。7.應每半年到醫院口腔科或牙科診所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做到防治結合,心中有數。當口腔里某些有礙於身體健康、不能保留的牙齒需要拔掉時,應及時求助於牙科醫生,千萬不可自拔。
8.採取正確的刷牙方法。
在清潔牙齒的外表面時,牙刷應與齒齦線成45度角,輕輕地、短促地上下前後方向刷;然後照以上的方法清潔牙齒的內表面,清潔牙齒的內表面時牙刷與牙齒要垂直;要用同樣的方法清潔牙齒的咀嚼面。最後可輕輕地刷一下舌苔,因為它也會沉結病菌,並散發出難聞的氣味。有時靠刷牙不能清除牙縫里的沉積物,但又必須清除它,可用牙線或牙簽將齒縫里的食物殘渣輕輕剔除。
7、如何保證口腔健康?
口腔與胃、肺等臟器相通,是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口腔和牙齒的任務是食物加工的第一道工序,通過牙齒咀嚼和口腔分泌適量的唾液,幫助食物消化吸收。
口腔是人體的「開放門戶」之一,不但通過口腔攝取營養物質,而且各種各樣的細菌、病毒、寄生蟲卵也可通過口腔進入人體。做好口腔衛生保健,不僅可以預防口腔和牙齒的疾病,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治多種全身性疾病。口腔病灶不能及時正確治療,就會影響機體免疫功能,可引起很多疾病,如急性和亞急性心內膜炎、腎炎、風濕熱、關節炎、白血病、惡性腫瘤及呼吸道疾病等,所以口腔保健是預防全身疾病的一項重要措施。
固齒保健法
牙齒保健應自幼開始,從小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對健康長壽將是十分有益的,而且,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重視固齒保健術,是養生保健的一項重要任務。下面介紹一些具體保健措施。
(1)口宜勤漱:漱口能除口中的濁氣和食物殘渣,清潔口齒。一日三餐之後,或平時甜食皆需漱口。漱口的方法很多,如水漱、茶漱、津漱、鹽水漱、食醋漱、中葯泡水漱等,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使用。
(2)早晚刷牙:刷牙的作用是清潔口腔,按摩齒齦,促進血液循環,增進抗病能力。每日早晚各刷一次,晚上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為重要。另外,要特別注意使用正確的刷牙方法,即順牙縫方向豎刷,先里後外,力量適度。橫刷和用力過大,不易清潔牙間污物,又可能損傷牙周組織,導致牙齦萎縮。
(3)齒宜常叩:自古以來,很多長壽者,都重視和受益於叩齒保健,尤其清晨叩齒意義更大。叩齒的具體方論是:排除雜念、思想放鬆,口唇輕閉,先叩臼齒50下,次叩門牙50下,再錯牙叩大齒部位50下。每日早晚各作一次,亦可增加叩齒次數。
(4)搓唇按摩:將口唇閉合,用右手四指並攏,輕輕在口唇外沿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揉搓,直至局部微熱發紅為止。其作用是促進口腔和牙齦的血液循環,健齒固齒,防治牙齒疾病,且有顏面美容保健作用。
(5)正確咀嚼:咀嚼食物應雙側,或兩側交替使用牙齒,不宜只習慣於單側牙齒咀嚼。
(6)飲食保健:口腔、牙齒患病與營養不平衡有一定關系,因此營養要合理。維生素A、D、C、B族,鈣、磷、蛋白質等,是牙齒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應適當食用一些含維生素C豐富的新鮮蔬菜、水果及含維生素A、D、C豐復的食品,如動物的肝、腎、蛋黃及牛奶等。妊娠期、哺乳期的婦女,及嬰幼兒童尤應注意適當補充這類食品,保證牙釉質的發育。
(7)糾正惡習:不良習慣也是導致牙病的一個原因。飯後不宜用牙簽或火柴棒等物剔牙,這種方法極易損傷齒齦組織,繼而造成感染、潰爛等。
(8)防葯物損齒:牙齒有病應及時治療,但應避免一些不利於牙齒的葯物,尤其在妊娠期、哺乳期的婦女和嬰幼兒童不宜服用四環素類葯物,加四環素、土黴素、金黴素、強力黴素等。否則,易造成永久性黃牙,或引起牙釉質發育不全,易發生齲齒。
唾液保健法
唾液俗稱口水,為津液所化。中醫認為,它是一種與生命密切相關的天然補品,漱津咽唾,古稱「胎食」是古代非常倡導的一種強身方法。
(1)唾液的保健作用
唾液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①幫助消化:食物進入口腔後,首先與唾液混合,形成食糜。唾液中的澱粉酶使食物中的澱粉分解為麥芽糖,進而分解為葡萄糖,使食物得到初步消化。
②保護消化道:唾液清潔口腔、保護牙齒,還有中和胃酸、修補胃黏膜等作用。
③解毒作用:唾液與食物充分混和,通過口腔里的化學變化能使致癌物質毒性失靈,被譽為「天然的防癌劑」,故有「細嚼慢咽,益壽延年」之諺。也就是說,一日三餐的細嚼慢咽是攝生保健的重要一環。
④延緩衰老作用:吞津咽唾的確能使人健康長壽,此外,唾液還有防病治病、促使傷口癒合等作用。
(2)漱津咽唾法
漱津咽唾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兩種。
①常食法:坐、卧、站姿勢均可,平心靜氣,以舌舔上頜或將舌伸到上頜牙齒外側,上下攪動,然後伸向里側,再上下左右攪動,待到唾液滿口時,再分3次把津液咽下,並以意念送到丹田。或者與叩齒配合進行,先叩齒,後漱津咽唾。每次三度九咽,時間以早晚為好。若有時間,亦可多作幾次。
②配合氣功服食法:以靜功為宜,具體功法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具體做法是:排除雜念,意念丹田,舌抵上齶,雙目微閉,松靜自然,調息入靜,吸氣時,舌抵上齒外緣,不斷舔動以促唾液分泌;呼氣時,舌尖放下,氣從丹田上引,口微開,徐徐吐氣,待到唾液滿口時,分三次緩緩咽下。每日早晚可各練半小時。
上述二法,簡而易行,只要長期堅持練功,就可收到氣足神旺,容顏不枯,耳目聰明,新陳代謝旺盛,保健延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