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日報對如新的道歉
記者調查發現,「中國直銷協會」是掛靠在香港商業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並非在民政部登記的社會組織。
此外,直銷商介紹,「如新為直銷公司,必須經過直銷商介紹,憑編號才能購買公司產品」。
記者隨後登錄商務部直銷管理信息系統查詢發現,如新(中國)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確於2006年12月31日在商務部核查備案為直銷公司,但其受商務部批準的直銷產品為3類84種。
而記者從直銷商處獲得的「如新(中國)產品一覽表」中,卻包含美容護膚品、營養保健品等共104種產品,比商務部批准銷售的產品多出20種。
宣傳冊說謊
所謂「基因重設」技術,純屬編造;所謂「科研顧問」只掛名不做事
如新公司宣傳冊稱,其擁有的抗衰老科學顧問團匯集了全球頂尖科研人士,多位中國教授參與其中。
記者聯系了顧問團名單中的上海復旦大學曹世龍教授,他告訴記者,「我已經退休了,一直沒給他們做過什麼,只是掛名做名譽顧問。」
香港理工大學郝喬治(Georges Halpern)教授也聲稱,「雖然有顧問的頭銜,但從2011年起,一直沒參加過如新或顧問團的會議。過去3年間,與如新也沒有任何聯系。但是我的名聲卻被用來推銷我曾經強烈反對的產品和運作方式。」目前,該教授已聲明,從如新抗衰老科學顧問團辭職。
如新公司的宣傳冊稱,如新掌握的ageLOC技術可「重設老化相關的基因」「回復年輕狀態」。有直銷員稱,這一基因技術已經科學研究證實,相關研究成果發布在《科學》雜志上。
記者了解到,上述研究論文共兩篇,分別發表於1999年和2009年。記者通過《科學》雜志官網查閱發現,2009年的題為《熱量控制延緩恆河猴的疾病發生和死亡》的文章和1999年的題為《衰老的基因表現圖譜和通過熱量控制延緩衰老》的文章,均未提到如新所稱的「重設基因」技術。
安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副教授陳冬生認為,目前業界對於人類衰老機制的研究有基因學說等,「但還沒有一種學說能夠獨立解釋人類衰老的原因」,「我並不知道有『重設基因』這個說法,轉基因也極少用在人類身上」。
專家還強調,「無論哪種動物與人類基因相似度多高,仍存在差距。任何沒有用於人類臨床實驗的產品或技術,不能保證絕對適用人類」。
2、!!!求:2010年人民日報,新華社評出的國內外十大重要事件
2
3、《半月談》和人民日報內容的卻別
二者都起著的耳目喉舌的左右,同為中央媒體。
所不同的是,半月談是中國的通訊社,《人民日報》是人民日報社承辦的中共中央機關黨報。
半月談所辦報刊主要有《鄧小平同志談毛澤東思想》、《鄧小平同志答義大利記者問》等,人民日報社主管的報刊主要有《十五大專題》、《十六大專題》、《十六屆三中全會專題》、《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等。
半月談所辦新華網與人民日報社所辦人民網,同為中央八大重點新聞網站。從行政等級上,貌似二者均為部級單位。
上面這些東西說了肯定會覺得很拗口,二者之間的區別可以用別的方法來進行說明。《人民日報》是有向外傳播功能、具有物質形式的媒體;而半月談作為消息總匯,以向其他媒體提供通稿、專特稿等消息為主,盡管通訊社也是媒體單位,但可以稱其為媒體的媒體。
在日常運作中,半月談與人民日報社有合作關系,互相之間的交流很頻繁,畢竟都是為黨為國家服務的新聞媒體。
4、專門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是否真的是物有所值?
專門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沒什麼物有所值之說,我從來就不相信保健品。每一種食物都有它的對人身體需求的針對性和作用兩面性。最普通的白菜含有維生素,泥鰍含有高蛋白,生薑能去寒等等,它們不保健嗎?保健品也只不過是把食物加工而變成品而已。任何一種食物都不能食用過量,否則對身體是不利的。保健品在加工時,添加了哪些物質,對人身體又會怎樣,值得懷疑。
人民日報曾刊發評論,所有保健品都是騙局。
5、保健品這個市場很亂象納曲通真有效果嗎?
凡是做保健品的都把他的產品說的是天花墜落,無所不能。但是真正的效果,你懂的。身體有什麼不舒服,還是去醫院看醫生,然後平時多鍛煉身體,增強自己的抵抗力,那才是最安心的。祝您健康!
6、人民日報 fkc請問美國fkc保健品是違法害人的東西嗎
保健品害不害人我不知道,但是被朋友拉過去說有多賺錢就不要做夢了,模式註定只有少數人賺錢,大多數都是被人坑
7、《目前在中國,所有保健品都是騙人的,沒有例外》,是人民日報發的嗎?
人民日報屬於權威媒體,並不會做這樣片面的判定,這樣的標題是自媒體一貫的吸引人的標題黨!
8、尋找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寫的是評選最美的種種弊端
人民日報:下一步,我們評選什麼?
林希
一場評選十大名山活動,引起輿論波瀾,千百年來中國人引以為榮的南嶽、西嶽不幸落選,古雲「山不在高」被當成一句空話,山的名與不名完全取決於評選主辦方聘請專家的舉手錶決,中國大地的命運已經變得越來越隨意了。
評選之風,非自今日始。回想這許多年我們都評選出了一些什麼,實在也是太亂了,最先是評選十大歌星,十大笑星,十大影星,十大天王,十大歌後,范圍只限於演藝界。演藝界的十大評選創造了可喜的經濟效益,於是許多商業操作趨之若鶩,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評選,細數這些年的十大評選,很難開列出准確的菜單,孤陋寡聞,只以我們想得起來的一些十大評選,說出來也難免有黑色幽默之嫌了。
已經廣為人知的十大評選,有十大金曲,十大黑客,十大經典裸奔,十大懷舊聖地,十大古典最佳美人,十大精英男士,十大豪宅,十大美眉,最近還評選出了十大簡訊,可見任何領域,任何專業,任何范圍,都可以開展十大評選,入選的一夜揚名,落選的,自然就要「繼續努力爭取」了。
由政府牽頭的經濟評選,有硬指標,面對不斷變化的物質現實和經濟現象,及時排列出經濟發展序列,於地方經濟建設產生推動作用,無論被選和落選都能夠總結經驗,找出差距,從而開創新局面。
與此同時,按照工作成績,按照社會貢獻,在不同領域評選先進人物,更能夠促進人們積極向上,用先進人物,先進事跡作參照,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此外對於生活中富有格局變化的事物,用評選的手段對受眾做出引導,這或許不失為一種推介方式,譬如美女,今年美女,明年老了,又有新的美女露出水面,自然需要做些更新。再譬如什麼金曲,銀曲,老歌唱厭了,新歌人未識,通過評選製造效應,也無可非議。令人不解的是,評選擴大化,竟然要動搖國人幾百年、上千年的共識,以民眾不可理喻的標准,強行樹立或者改變民眾的傳統認知,這就未必有什麼意義了。
依然說十大名山,中國人對於名山的認知標准,本來早有共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里的「仙」不是指山上的廟堂,也不是指廟里供奉的神位,這個「仙」應該指的是山的神韻、山的自然風貌和山的文化含量,依照這樣的共識,南嶽、北嶽已經成了中華民族的標志性名山,這就和長江黃河一樣,已經不容許任何人的評選不承認中國民間的共識,另搞一個標准,強行評選什麼十大,顯然是沒有意義的徒勞。
自然,旅遊業的興盛,需要向民眾介紹一些過去因為交通不便而未能被民眾認知的重要景點,但這沒有必要更改多年沿襲過來的傳統共識,當今中國民眾於旅遊上的選擇,早已不再盲目,許多「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景點,已經成了熱門旅遊景點,因此,十大評選的推波助瀾就是畫蛇添足了。
信不信在你,評不評在他,你有自己的見解,他有自己的商業目的,井水不犯河水,大家自不必非常認真,對於評選造成的誤導,我們卻有權發表自己的看法。面對評選,我們也不必放棄己見,仍以十大名山來說,黃金周,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自己的旅遊路線,十大評選未必有多大的作用。再至於演藝界的這個十大,那個十大,其實都是一陣風,那就和選美一樣,此美非彼美,風水輪流轉罷了。
每一項評選,事先都宣布公平、公正,事後還要宣布有「遺珠之憾」,演藝界的每次評選,事後都有人出來攪局,大罵黑箱操作。如此一鬧,落選者往往比金榜題名的還要大出風頭,反敗為勝,倒佔了大便宜。
十大評選,先要請出評委,這些評委究竟有多大的代表性,即使他們是某一行業的專家,也未必就有一票定乾坤的權威性,一些評選組織者,按照他們的標准聘請來的專家,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只怕他們中也有人受制於人,到時候做出令人瞠目的選擇,如此也就不難理解有人出來攪局了。
將演藝界的評選引用於精神領域,不可能不傷害他人,尤其是對於自然風物的評選,更不宜輕率。這些年評選這個評選那個,已經評得差不多了,一些帶有游戲色彩的評選,早就對受眾造成誤導,至於此中的暗箱、黑箱,更屬不齒行為,賄評賄選的丑聞早就不絕於耳,君子自重,我們真不知道下一步會有什麼樣的評選冒出來,強迫我們接受評選的既成事實,從而動搖多少年來的國人共識,造成混亂。
對於社會上不負責任的評選風,應該有相應的對策,發起評選要有嚴肅性,看到一些評選的公告,評選主辦單位的「辦公室」竟然設在某某省某某鎮的某某村,或者是某某市某某區某某街某某樓的某某號,這真令人啼笑皆非,這樣的評選究竟有怎樣的權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評選之風不可長,一是不可輕易評選,二是不要輕易相信評選,見選不怪,其選也就自敗了,別跟著評選跑,不要被不負責任的評選誤導,更不要跟著評選起鬨。
《人民日報》 (2005年11月12日 第七版)
9、人民日報編輯部每年都會評出本年度的國內、國際十大新聞。下列屬於2011年度人民日報編輯部評出的國內十大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