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對中學生進行性教育?
2、大學生性健康教育的內容及方法?
現在的大學生還學要這方面的教育嗎?都可以教她們的父母了
3、性教育就是教會你如何用避孕套
這只是一部分而已,兩性健康是一門系統而專業的學科
課大綱
第一講 課程緒論與性的概念(馬保華)
第一講單元測試題
1.1 課程緒論
1.2 性涉及的學科(一)
1.3 性涉及的學科(二)
1.4 性的分類:廣義的性(一)
1.5 性的分類:廣義的性(二)
1.6 性的分類:廣義的性(三)
1.7 性的分類:狹義的性
1.8 性教育缺失導致的結果
第一講單元作業
第二講 性生理(馬湉)
第二講單元測試題
2.1 男女兩性的生物學性徵
2.2 男女生殖器官(一)
2.3 男女生殖器官(二)
2.4 男女生殖器官(三)
第二講單元作業
第三講 性的歷史文化與科學發展(馬湉)
第三講單元測試題
3.1 人類對生殖的崇拜
3.2 人類對性器官的崇拜
3.3 人類歷史上性禁錮的時期
3.4 性科學的發展
第三講單元作業
第四講 性心理(馬湉)
第四講單元測試題
4.1 青春期性心理
4.2 性沖動萌發
4.3 性取向和性心理偏移
第四講單元作業
第五講 自我保護與性保健(劉尚明)
第五講單元測試題
5.1 性侵害
5.2 性侵害的自我防衛措施和建議
5.3 男性性健康保健
5.4 女性性健康保健
5.5 婚前同居
第五講單元作業
第六講 性傳播疾病(劉尚明)
第六講單元測試題
6.1 性傳播疾病概述
6.2 梅毒
6.3 淋病
6.4 艾滋病(一)
6.5 艾滋病(二)
第六講單元作業
第七講 戀愛與愛情(劉尚明)
第七講單元測試題
7.4 戀愛
7.1 友情與愛情
7.2 愛情的產生
7.3 愛情的三角理論
第七講單元作業
第八講 受精、懷孕與分娩(劉尚明)
第八講單元測試題
8.1 受精
8.2 卵裂、胚泡形成及植入
8.3 妊娠
8.4 孕前咨詢及產前檢查
8.5 分娩
第八講單元作業
第九講 性倫理(馬湉)
第九講單元測試題
9.1 性倫理概述
9.2 性倫理學的基本道德規范
9.3 性的法律規制(一)
9.4 性的法律規制(二)
第九講單元作業
4、保健教育活動所包含的基本內容
社區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有以下三類:
1.一般性健康教育——幫助了解增強個人和人群健康的基本知識
2.特殊健康教育內容——針對社區特殊人群常見的健康問題進行教育
3.衛生管理法規的教育——了解法規,提高責任心和自覺性
另外,在城市和農村進行健康教育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一)全國九億農民健康教育規劃
跨入21世紀,我國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但目前在廣大農村,特別是貧困、邊遠地區,農民還較多地存在著落後、愚昧和不健康的風俗習慣與生活方式,衛生意識不強,保健知識貧乏,合理利用現有衛生資源的能力不足,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突出。2000年全國6省農村健康教育現狀調查顯示:在農村15歲以上人群中,對飲水衛生、環境衛生、疾病預防等八項基本衛生知識的知曉率僅為36%.農民的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遠。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發【1997】3號)、國務院體改辦等五部門《關於農村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01】39號)和《中國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實施綱要(2001~2010)》,深入開展「九億農民健康教育行動」(以下簡稱「行動」),進一步推動衛生下鄉工作,在廣大農村居民中,為大力普及基本衛生知識,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行動」自1994年啟動以來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針對農村存在的主要衛生問題,結合初級衛生保健各項任務,以大眾傳播與人際傳播相結合的策略,大力普及基本衛生知識,取得了初步成績,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成為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的重點項目。「行動」對於改變陳規陋習和不良生活習慣,增強農民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產生了積極影響。199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積極推進九億農民健康教育行動」。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也認為「行動」是農村健康促進的重要內容,其成功經驗可在發展中國家推廣。
(二)城市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
城市是一個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市社區居民的健康意識和行為狀況反映了一個城市的文化水平與文明程度;根據城市社區居民不斷發展的健康需求,參照《全國城市衛生檢查評比標准》及其《實施細則》,城市社區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應包括健康觀念、健康知識、健康行為。
1.健康觀念部分
(1)健康意識教育
健康意識主要是指個人和群體對健康的認知態度和價值觀念。健康意識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現代健康的概念;健康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政府、社區、家庭和個人對維護健康承擔的責任;政府、社區、家庭和個人有能力維護個體和社會的健康等。
(2)衛生公德、衛生法律、法規教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各級政府也頒布了大量地方性衛生法規。大力普及衛生法律、法規,宣揚衛生公德,有利於提高社區居民的衛生法制意識和衛生道德觀念,有助於社區衛生管理、環境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設。
2.健康知識部分
(1)身體保健知識
重要器官如心、肺、肝、胃、腎的位置、生理功能與保健;口腔與眼睛的保健。
(2)疾病防治知識教育
高血壓病、冠心病、腦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症狀和體征、治療、護理、康復等知識。其中預防知識是教育的重點。主要內容是提倡不吸煙、不飲酒、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定期健康檢查、積極參健康咨詢、疾病普查普治、遵從醫囑、堅持早期治療等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
各種急性傳染病的症狀、預防、隔離、消毒、疫情報告等知識。其中艾滋病和其他性傳播疾病及結核病、病毒性肝炎等傳染性疾病是目前嚴重危害群眾健康的傳染病,應加強對其傳染源、傳播途徑和防治方法的宣傳教育。
感冒等各種常見病的預防、早期治療知識。
家庭急救與護理。包括冠心病、腦血管病急性發作,觸電、溺水、煤氣中毒的急救,心臟按摩和人工呼吸操作方法,燒傷、燙傷、跌打損傷等意外事故的簡單處理。
(3)生活衛生知識教育
飲食與營養衛生。包括膳食的合理搭配,食物的科學烹調,飲食定時定量,碘鹽的保管與食用,餐具的消毒,食物的貯存,酗酒、偏食、暴飲暴食對健康的影響,食物中毒的預防知識等。
家庭用葯和醫學常識。常用葯的保管和服用方法;體溫計、血壓計的使用方法等。
四害防止。蒼蠅、老鼠、蚊子、臭蟲、蟑螂等害蟲的生活習性、對健康的危害、葯物和其他防止方法。
日常生活衛生常識。按時作息,有規律地工作、學習、娛樂、勞動、運動知識;室內採光、通風、溫度、濕度對健康的影響;廚房、廁所衛生等。
(4)心理衛生知識教育
包括心理狀態與健康和疾病的關系;如何調節情緒,保持心理平衡;如何防止和消除緊張刺激;如何正確處理夫妻之間、婆媳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同事之間的關系,如何保持家庭和睦和良好的人際關系;如何教育獨生子女。
(5)安全教育
交通事故、煤氣中毒、溺水、自殺、勞動損傷等意外傷害是死亡和傷殘的常見原因。對社區居民進行安全教育,教育居民提高自我防護意識,注意安全防護,自覺使用安全設施,可以降低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6)中老年保健知識教育
包括中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中老年人的飲食、運動、學習、工作、娛樂、休息等方面的保健知識;中老年人常見疾病防治知識等。中年知識分子在大中城市居民中佔有一定比例。他們是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財富,他們事業心強,但往往忽略自我保健,應加強對他們的健康指導和保護。
(7)生殖健康教育
包括生殖衛生、計劃生育、優生優育優教知識;婦女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的生理特點和保健知識;婦科常見病防治知識等。
嬰幼兒的喂養、護理方法;母乳喂養的好處;嬰幼兒的常見病、多發病防治知識;兒童衛生習慣的早期訓練和培養。
(8)環境保護知識教育
環境對健康的影響,生活垃圾的處理,雜訊、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及預防方法,提倡綠化美化環境,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等。
(9)衛生服務指南
包括了解並自覺利用社區衛生服務和醫療衛生防疫機構提供的衛生服務,主動參與健康普查、健康咨詢、健康教育、健康促進活動;主動接受預防接種;有病及時就醫及就醫常識;遵從醫囑,堅持治療等。
3.健康行為部分
(1)個體行為
飯前便後洗手
每天早晚刷牙
定期洗澡、理發、剪指甲
服裝整潔
勤曬被褥
講衛生講公德,如不亂扔亂倒、不隨地吐痰等
不吸煙
不酗酒
每天進行鍛煉
按時讓孩子參加計劃免疫
(2)群體行為
室內整潔,無蚊、蠅、老鼠、蟑螂等
室內無異味、空氣新鮮
辦公室內有禁止吸煙標志或勸阻吸煙的宣傳品,不設煙具
廚房灶具干凈、碗筷干凈、生熟食品分開
廚房通風良好
廁所無臭、無蠅、便池無尿鹼
廁所地面、門窗、牆壁、燈具、洗手盆池清潔
陽台封閉規范
遵守交通規則,避免意外事故
積極組織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文娛體育活動
5、家長對女孩性生理衛生保健的指導有哪些?
女孩的性生理衛生保健首先要保證飲食的衛生,少吃生冷和有刺激性的食物,以減少子宮的充血;在月經期間要多喝開水,多食水果以及易於消化、營養豐富的食品,如瘦肉、蛋類、豆製品。在運動中應當控制運動量,暫時不參加游泳、球賽等消耗體能較多的活動。具體來說,還應特別注意以下問題。
月經
月經是少女的一種生理現象。行經期間由於大腦皮層興奮性降低,抗病能力減弱,加上子宮口微開,子宮內膜剝落,陰道酸性分泌物被經血沖淡,所以比平時易感染病菌,而引起疾病。因此,家長應教育女孩做到以下幾點:
保持外陰部的清潔睡前應用清潔的溫水擦洗陰部,擦洗陰部的毛巾與腳布不能混在一起。
注意身體的保暖避免遭受冷凍和寒冷刺激,以防子宮和盆腔內血管的極度收縮,引起月經過少或突然停止,或引起卵巢功能紊亂而導致月經失調。
保證充足的睡眠要保證睡眠的時間,不要參加過重的體力勞動和劇烈的體育運動,以防下腹部血液流動加快,引起經血過多和經期過長。
痛經
痛經是指女孩在月經初潮或來臨期間,有輕微的下腹墜脹、腰酸等症狀,一般來說也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也有少數女孩在經前和行經前期出現劇烈的下腹部陣痛、惡心、嘔吐等症狀,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引起痛經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神經緊張;二是體質較差;三是經期衛生不潔;四是子宮發育不良。因此,對出現嚴重痛經的女孩兒,除了注意經期衛生之外,還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明確病因,對症治療。
痛經期間,由於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紊亂,以及身體出現的某些不適感覺,孩子的情緒極易激動不安。情緒的波動又會加重痛經,因此家長應當更加細心地關心孩子、開導孩子克制不良情緒,按照醫生的要求服葯,相信腹痛很快就會消除。
乳房
青春期乳房發育,標志著少女性生理開始成熟,隆起的乳房體現了女性成熟期的曲線美和健康美。為了保障乳房正常發育,家長應教育女孩做到以下幾點。
經常清洗乳頭、乳暈、乳房。乳暈上有許多腺體能分泌皮脂保護皮膚,但也容易沾染污物和細菌,因此要保持清潔度,同時清洗過程中對乳房的按摩也有助於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從而促進乳房的發育。
不要束胸。有的女孩常為乳房的發育隆起而感到害怕害羞,穿著緊小的內衣束緊乳房,使乳房不能突起,這樣做事實上是很有害的,會影響乳房的發育。
佩帶合適的胸罩。合適的胸罩可以保護和支托乳房,在運動和勞動時這種保護尤其重要。如果不注意保護,乳房很容易下墜,下墜後的乳房不僅影響美觀,而且還可能造成乳房下部淤血,引起乳房疾病。
6、性生理教育
行業圖書,學校書籍《學校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指導全書》簡介
《學校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指導全書》
第一篇 青春期性生理健康教育
第一章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概論
第二章 青春期性生理教育
第三章 青春期生理保健和自我保護
第四章 青春期性生理知識解答
第二篇 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章 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第二章 青春期性心理的由來及其主要表現形式
第三章 青春期性心理的發展階段
第四章 青春期性心理特徵
第五章 青春期性心理常見問題及教育方法
第六章 性偏離心理與行為
第七章 青春期情感教育
第八章 婚戀
第九章 健康的性心理與衛生
第十章 青春期的兩性心理差異
第十一章 青春期心理保健
第十二章 青春期性實例分析
第十三章 青春期性心理知識解答
第三篇 性倫理道德教育
第一章 性的倫理意義
第二章 我國傳統道德的性學觀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的性學哲理觀
第四章 性道德規范和培養
第五章 婚姻與家庭
第六章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中對性的倫理原則的認識
第七章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倫理目標的把握
第八章 性與法
第九章 性倫理道德教育知識解答
第四篇 預防性傳播疾病健康教育
第一章 性傳播疾病概述
第二章 常見的性傳播疾病
第三章 與性有關非性傳播疾病
第四章 非性傳播陰部感染性皮膚病
第五章 非性傳播非感染性陰部皮膚病
第六章 性傳播疾病的預防
第七章 預防性傳播疾病及健康教育知識解答
第五篇 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預防艾滋病學校健康教育
第三章 艾滋病的基本知識
第四章 艾滋病與性傳播疾病
第五章 艾滋病與婦女
第六章 艾滋病與疫苗
第七章 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第八章 艾滋病對社會的影響
第九章 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策略和規劃
第十章 預防與控制艾滋病工作中政府有關部門的職責和任務
第十一章 非政府組織參與預防控制艾滋病工作
第十二章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及其主要文件
第十三章 國外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經驗與進展
第十四章 教案、課程設計參考
第十五章 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識解答
附錄
附錄一 國家有關艾滋病防治的法規和政策
附錄二 中國預防與控制艾滋病中長期規劃(1998—2010年)
附錄三 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1—2005年)
附錄四 教育部關於貫徹落實《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1—2005年)》的意見
第六篇 拒煙與反毒教育
第一章 毒品知識
第二章 濫用毒品的代價
第三章 吸毒的原因
第四章 吸毒成癮的原因
第五章 毒品的危害
第六章 向毒品犯罪宣戰
第七章 青少年為何容易沾染毒品
第八章 拒絕煙酒
第九章 青少年如何防止毒品的危害
第十章 拒煙與批毒教育知識解答
7、性教育跟性知識有何不同 什麼是愛的教育
性知識是指性和性器官方面有關的知識,性知識包括的很多內容,包含了性技巧、性健康(早泄、陽痿等)、道德、性教育、性心理等等許多方面的內容。向人們提供准確、科學、實際的性知識教育和性保健服務也是捍衛性道德所必需的,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性教育是關於人類的生殖、生活、生理需要、交媾以及其他方面性行為的教育。一般將創造繼起之生命的過程分階段敘述,包括受孕、胚胎與胎盤的發展,妊娠和分娩。經常也包括如性交傳染疾病(性病)和預防,以及避孕。
《愛的教育》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記載了小學生安利柯整整九個月的四年級生活。愛是整篇小說的主旨,就在最平實的字里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說以一個小學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審視著身邊的美與丑、善與惡。這里有讓安利柯深以為傲的好友卡隆的俠義之舉,有品學兼優的班長代洛西的助人為樂;也有華梯尼的虛榮狹隘,諾琵斯的傲慢無禮;還有朴實可愛的「小石匠」,堅強不息的克洛西……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8、對青少年性健康如何教育
條件允許可以考慮實行「醫校結合」開展性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
(一)「醫校結合」的概念
對小學、中學和大學學生的性發育保健工作,採用「醫校結合」的方式,從教育和衛生兩方面配合去開展是有益的。學校是性健康教育的組織者,醫院是性發育健康的技術保障者。一方面,學校聘請醫生登台講授性發育健康知識;另一方面,保健醫院作為校醫開展性發育保健工作的技術後援和培訓基地。
二)「醫校結合」的意義
「醫校結合」緩解了學校的教材、師資等不足。在當前性健康教育尚無統一教材的情況下,保健醫院與學校合作,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講義,是易行而有效的措施。醫生登上學校講台講授性發育保健課,比學校現有教師來得更專業,特別是在回答學生問題時,大量的門診病案都是生動可信的例子。
「醫校結合」提高了青少年性發育健康的保障水平。「醫校結合」拉近了保健院醫生與青少年學生群體的距離,使學校的性健康教育增加了保健醫院作為防病治病的技術後援,從而提高了在校學生性發育健康的保障水平。
「醫校結合」開展性發育保健,符合國際發展方向。「醫校結合」開展青春期性發育保健工作的模式,符合1995年世界衛生組織「通過學校促進健康」的專家報告。這個報告認為,「學校是促進學生、個人、家庭和社區成員健康十分有效的場所。它為衛生和教育部門依靠有限的資源在健康和教育方面取得顯著效益提供了機會」。那些為促進健康而不懈努力的學校,即被國際衛生組織稱為『健康促進學校』」。
「醫校結合」開拓了保健醫院服務社會的新領域。
(三)「醫校結合」的工作內容
1.開展青少年性發育健康情況調查
對學生進行性發育健康調查,是開展性發育保健的基礎性工作。通常由學校提出問題,醫生設計調查項目,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生理指標調查通過醫生進行體檢來完成,心理指標調查通過學校組織填寫問卷來完成。教師和醫生共同分析調查結果。調查通常分為指標宣講和調查實施兩個步驟。
健康調查也是對青少年進行性健康教育的一種形式。既能幫助他們排除「非病」帶來的困擾,又能幫助他們發現應該及時治療的病症。
2.研究提出面向不同層次的性健康教育內容
目前,我們在「醫校結合」的性健康教育工作中,已經提出的參考讀物有:《青春發育中非病與病的辨識》(希望出版社1994年出版),《異性交往的健康與成熟》(大眾文藝出版社1998年出版),《青春期健康教育講座》(1999年全省中學校醫培訓教材),《性健康教育概論》(2000年醫科大學選修課教材),《性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其實例》(2001年全省計劃生育幹部培訓教材)。
3.以學校為主要場所開展多層面性健康教育
1997年以來,我們在學校開展的性健康教育形式有:普通大學10學時的「性健康教育」選修課,大中專學校6-8學時的「性健康教育」系列講座,中學生物課中6學時的「青春發育保健」課,面向中學學生家長的「性健康教育」專題講座,面向小學高年級班主任的「性健康教育」專題講座等。
4.培育性發育保健骨幹隊伍
校醫和生物課教師,是在中學開展性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依託保健醫院,進行培訓,以提高他們在性健康教育中的技能。
針對校醫需要「充電」的情況,隸屬於太原市教育局的中小學衛生保健所創造了「以會帶培」的工作方法。在每月一次的「校醫例會」上,增加了請保健醫院專家做「性發育保健連續講座」的內容,省錢、省事、效果好。
5.及時發現學生中的體象煩惱、發育疾病、心理困惑和行為失當等問題,針對性地配合進行教育、診療、疏導和規勸。
六、保健醫生是家長對孩子進行性健康教育的同盟軍和後援力量
許多家長都非常注意觀察孩子在性生理和性心理方面的發育變化,但常常是「心中有數,手中無著」,苦於不知該如何應對。其實,有關這方面的相關知識和技巧,完全可以到醫院里向青春期保健醫生咨詢。治療性發育疾病、指導性發育保健和進行心理咨詢,都是青春期保健醫生的正常業務。
如果發現孩子在性生理發育、性心理發育方面存在問題,或者對孩子的某些行為存在疑惑,可以帶孩子到醫院看青春期保健醫生。生理和心理疾病一般都是早期治療預後效果好。對於孩子身上家長看不慣的行為,更要先弄清是「孩子做錯了」,還是「家長想錯了」,不宜輕率地給予批評。大量的事實已經證明,凡是有過性罪錯傾向的失足青少年,都有過一個心理上的彷徨期。這是正面教育的作用與負面影響的較量過程,如同有炎症的病人在發燒。這時如果能夠及時帶孩子到醫院看青春期保健醫生,進行心理疏導,就有可能擴大正面力量作用,增強孩子的「免疫力」,解除或延緩孩子「病情」的惡化。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溫馨的港灣。所有的家長都想承擔起呵護自己孩子稚嫩心靈的責任,青春期保健醫生則是家長們最重要的同盟軍和技術後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