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述肝炎病人的健康指導
語言宣教 利用對患者進行各種護理工作時宣教。如給患者測生命體征、靜脈輸液、做各種基礎護理及探視患者等時機,邊工作邊與患者交流、宣教。根據不同層次的患者和護理工作所需時間的長短,宣教的內容、時間有所差別。
2.2 書面方式 患者入院時,發給「肝炎健康教育」小冊子,供患者閱讀。在科室開辦肝炎健康教育專欄,定期更換宣教內容。
2.3 護理查房 通過個案護理等業務查房,將健康教育內容貫穿、融入。患者及家屬感覺受益匪淺,並能很好的配合。
2.4 工休會形式 讓肝炎患者自帶板凳,集中學習,由護士長或高年資護士做宣教。盡量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收到較好的效果。
3 健康指導內容
3.1 入院教育 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病區環境,主管的醫生、護士,請假離院、衛生、探視制度及如何使用床邊呼叫器等。囑患者要遵守醫院的消毒隔離制度,不互串病室,不與他人共用物品,減少陪人,防止交叉感染。
3.2 心理指導 由於肝炎患者缺乏本病的有關醫學知識,怕得了肝炎而受到周圍人群的冷落,怕被領導知道而失去工作,怕轉變為慢性肝炎而預後不良。另外,慢性肝炎患者因病情反復,經常住院,經濟負擔較重。常表現出易怒、暴躁、心情抑鬱及焦慮,甚至會產生悲觀厭世情緒。沉重的心理負擔對疾病的恢復極為不利,易怒則傷肝。我們向患者講解肝炎的一般知識,講明消毒隔離的意義及方法,讓患者了解肝炎的復發誘因,減少復發機會。使他們對自己的疾 病有較全面、正確的認識。及時回答患者提出的疑問,盡量滿足患者的要求,消除思想顧慮,增強治療信心。
3.3 疾病知識宣教 由於患者缺乏本病的有關醫學知識,同時被肝炎的病情反復波動困擾著,患者表現出迫切的求知願望。我們應耐心向患者講解疾病的有關知識,教患者學會看幾種常見的化驗單。如:(1)生化檢驗報告單:檢查肝功能的情況。較重要的項目有總膽紅素,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等。(2)免疫檢驗報告單:檢查甲胎蛋白是否升高。(3)抗原抗體的檢驗:檢查乙肝兩對半的情況。
告訴患者及家屬,化驗單有標明正常值,可以對照。如有異常,在項目旁邊有向上、向下的箭頭標明。對乙肝兩對半的「大三陽」、「小三陽」、出現「抗體」、兩對半陰性時應打乙肝疫苗針等詳細講解。
4 傳播途徑知識的指導
4.1 甲、戊型肝炎的共同點 均經糞-口傳播,有季節性,可引起暴發流行。雖病人的血液、唾液也有傳染性,但以糞便的排毒大,排毒時間長,故糞-口是甲、戊型肝炎主要傳播途徑。糞便污染水、蔬菜、食品、手、用具等均可引起散發或暴發流行,一般日常生活接觸常為主要的傳播方式。如污染水源或食物則可引起暴發流行。
4.2 乙、丙、丁型肝炎的共同點 主要經血源傳播,無季節性,為多發性。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可通過各種體液排出體外,如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唾液、乳汁等,但由於乙肝病毒顆粒在不同的體液,出現的頻度不同。因此各種體液的傳染性相差很大。其中以血液、精液、月經和陰道分泌物傳染性較大。
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1)圍產期母嬰傳播。(2)醫源性傳播:經血源、被污染的醫療器械傳播,醫患之間的傳播。(3)性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
5 消毒隔離措施的指導
甲、戊型肝炎為消化道隔離,時間最少1個月。乙、丙、丁型肝炎為血源隔離。應酌情延長隔離時間。患者的牙刷、剃刀,毛巾不可與家人共用,不將咀嚼過的食物給兒童吃。患者的食具、用具應與他人分開,食具可用1000mg/L含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或煮沸30min消毒,或使用消毒碗櫃。做到飯前便後洗手。衣物可用具有消毒殺菌作用的洗滌劑浸泡清洗,患者用過的書報、被褥等可在烈日下曝曬4~6h消毒。地面、廁所、物體表面等可用含有效氯消毒劑噴灑、擦拭。同時,關好紗窗,消滅蒼蠅、蟑螂。加強個人衛生。
6 葯物應用的指導
6.1 輸液葯物的指導 使用肝安注射液不可太快,可引起惡心、嘔吐,應維持在20滴/min左右。使用古拉定、凱西萊葯物時,個別患者可出現皮疹。如液體輸入太快,會發生輸液反應。護士調整好滴數後,患者不可私自調速。
6.2 注射干擾素的指導 (1)規格:干擾素分100萬、300萬、500萬IU,注射前要認真查對,以免用錯。(2)劑量及用法:要根據醫囑使用。特別是出院後,堅持按醫囑用葯,不隨意增減或停葯,以免影響療效。(3)第1天使用干擾素,會有發熱、疲勞等不適。個別患者有頭痛、肌痛、關節痛、食慾不振等。請患者不必驚慌。
6.3 對肝臟有損害的葯物的指導 如嗎啡、巴比妥類、氯丙嗪等對肝臟有損害,應禁止使用。告訴患者在外購買葯物時應看清說明書,如註明有肝功能損害者慎用的葯物,切不可亂用。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
7 飲食的指導
(1)急性肝炎應給予適合病人口味的清淡飲食,流質或半流質,食慾好轉後給予營養豐富食物。鼓勵多飲水,以促進代謝產物及毒素的排泄,多吃水果與新鮮蔬菜,供給足量的維生素及碳水化合物(如糖食、谷類、麵包、水果、豆類),極易消化飲食。(2)慢性肝炎應適當進食較多的蛋白質,避免過高熱量的飲食,以防肝臟脂肪變性。不宜食過量的糖,以免導致糖尿病。可服用酵母、多酶片及山楂片等有助於 消化的食物,減輕腹脹。禁忌煙酒,因酒精中的代謝產物乙醇直接損害肝臟。(3)重症肝炎有肝昏迷前驅症狀者,應限制蛋白質攝入,以減少腸道內氨的來源。有腹水者應限制鈉鹽、水份的攝入,少食易產氣食物,如牛奶、豆製品等。
8 休息的指導
(1)急性肝炎應強調早期卧床休息,待症狀和肝功能明顯好轉或黃疸消退約1個月左右,可逐漸增加活動,但應避免勞累。患者卧床休息,可使肝臟血流量增加40%,有利於肝臟的恢復。(2)慢性肝炎宜採用動靜結合的原則,活動期以卧床休息為主,靜止期可從事力所能及的輕工作,適當進行體育活動。(3)重症肝炎更應強調絕對卧床休息,囑患者盡量減少體力消耗。
9 出院指導
(1)普及、宣傳病毒性肝炎的預防知識,減少肝炎的發病機會。(2)強調肝炎徹底治癒的重要性,宣傳肝炎遷延不愈對人體的危害。對休息、飲食、用葯等問題給予具體指導,囑患者按時復查,以便能對復發做到早期發現。(3)對慢性肝炎患者讓其了解復發的誘因,如酗酒、勞累、不合理用葯、不良情緒等,應盡量予以避免,以減少復發的機會。在病情穩定期,適當加強體格鍛煉,增強體質。(9)如出現下列症狀:厭食、疲乏、鞏膜黃染,小便濃茶樣等,請及時就診。
2、治療肝炎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1)休息:這是治療肝炎十分有效的措施。急性肝炎宜卧床休息,直至恢復期逐漸增加活動量,待自覺症狀消失,肝功能已經或接近正常(血清膽紅素在17.1μmoL/L 以下,ALT 在正常值2 倍以下時)可以出院,但出院後仍需再休息2 ~ 3 個月。恢復工作後應定期復查1 ~ 2 年。慢性肝炎宜勞逸結合,適當休息以減少機體消耗,增加肝臟血液供應,減輕肝臟負擔。
(2)飲食:肝炎急性期患者大多數有食慾不振,甚至惡心、嘔吐症狀,因此飲食以清淡為宜,不必強調品種,以能吃下為度。應避免對肝臟有損害的飲食,如酒類。對於進食太多或不能進食的患者,則可靜脈輸注葡萄糖以維持營養。對於食慾恢復正常者,要合理安排飲食,一般宜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適宜的脂肪和糖,飲食要新鮮、易於消化,以少食多餐為佳。
(3)情感:要保持樂觀的情緒,堅定戰勝疾病的信心,不要悲觀失望,消極等待,應積極主動地採取相應措施治療疾病,才能有利於疾病的恢復。
(4)一般支持療法:常用葯物葡萄糖、維生素B 族及維生素C、三磷腺苷、輔酶A 和肌苷、門冬氨酸鉀鎂、葡醛內酯、肝得健等均有保護肝細胞、促進肝功能恢復的作用,對急慢性肝炎均有效,可適當選擇應用。
(5)中醫中葯治療:中醫中葯對急、慢性肝炎均有較確切的療效,臨床應根據患者的症狀、舌苔、脈象辨證施治。
3、肝炎病人怎麼保健?
不吃辛辣 少喝酒舒心,省心,開心,吃得健康,活得快樂。
4、肝炎預防措施有哪些,怎樣去預防肝炎傳染?
新科12醫院肝病科:1、乙型肝炎疫苗預防;2、意外暴露HBV後預防;3、傳播途徑預防;4、對患者和攜帶者的管理。 查看原帖>>
5、肝臟保健的方法有哪些?
飲食保健
肝的疏泄功能是促進脾胃運化功能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肝臟本身必需的蛋白質和糖類等,要從飲食中獲得。因此,宜食些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魚類、蛋類、乳類、動物肝臟、豆製品等,還應適當吃些糖。肝臟對維生素K、A、C的需求量較大,故適當多食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之類,同時,還宜適當食用含纖維的食物,高纖維食物有助於保持大便通暢,有利於膽汁的分泌和排泄,這是保護肝臟疏泄功能的一項重要措施。肝臟需要豐富的營養,但不宜給予太多的脂肪,否則,有引起「脂肪肝」的可能性。
切忌嗜酒
過量飲酒可以引起食慾減退,造成蛋白質及B族維生素缺乏,發生酒精中毒,還可以導致脂肪肝、肝硬化、急性中毒甚至可引起死亡。因此日常生活中切忌過量飲酒,以免損傷肝臟。
戒怒防郁
人的情志調暢與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關。反復持久或過激的情志,都會直接影響肝的疏泄功能。肝喜調達,在志為怒。抑鬱、暴怒最易傷肝,導致肝氣郁結或肝火旺盛的病理變化。因此,要重視培養控制過激情緒和疏導不良情緒的能力,保持情緒暢達平和。
預防傳染性肝炎
預防肝炎是保護肝臟的一項積極、主動措施。其有效的方法是搞好清潔衛生,把好飲食衛生關,同時配合葯物防治。在目前肝炎很普遍的情況下,可服用預防葯物,如茵陳、板藍根各20克,金錢草15克,甘草10克,焦三仙各10克,大棗5枚,水煎服,一日一劑,服用一周,對預防甲肝有良效。
另外,避免長期大量服用損害肝臟的葯物,如氯丙嗪、磺胺、雷米封、魯米那類巴比妥制劑等,如因治療需要,則應配合一些保肝葯物及其他綜合性保肝措施,以免損傷肝臟功能。
健肝鍛煉
保健肝臟的運動鍛煉的原則是動作舒展、流暢、緩慢,符合肝氣生發、暢達的特點,可選擇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氣功、導功等。此外,亦可配合簡易的養肝保健鍛煉法,其法取右側卧,略抬高臀部的體位,緩慢做腹式呼吸動作,連續作20~30分鍾,每日作2~3次,有利於肝臟休息,還可防治肝臟下垂。
6、肝炎怎麼保養?
要平時好好注意,比如平時注意戒煙戒酒、作息規律、避免勞累、均衡飲食、保持心情舒暢。可以適當運動,看電視、用手機影響不大,但不能過多。曬太陽有益,但現在是夏天了,紫外線強,不能多曬。可以用一些護肝保肝的中葯,比如片仔癀。。
7、肝炎應注意什麼
肝炎病人的飲食主要是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所以應以高蛋白、充足的熱量、適當的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為原則。
具體說來,每天攝入蛋白質100~120克,主要採用雞蛋、牛奶、瘦肉、豆製品、雞肉、魚、蝦來調配。
熱量主要來自大米、麵粉。因為肝炎病人對糖的消耗增加,所以可食用蜂蜜、葡萄糖來補充,但吃糖過多會引起肝炎後糖尿病發生,一般以保持體重不增加為宜。
肝炎病人對脂肪代謝能力下降,食用脂肪過多會引起脂肪肝,適量的脂肪又有利於肝組織的恢復,所以選擇一些易消化的脂肪類食物很有必要,比如,全脂奶粉、奶油等。
肝臟是維生素的主要貯存場所,並參與其代謝,所以肝炎病人一般都會造成維生素缺乏,應多食高維生素類的食物,比如新鮮蔬菜、水果,必要時還可以適量補充維生素A、B、C。
另外,肝炎病人的飲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偏食、少吃多餐、不飲酒。
再者就是注意與別人的交叉感染。
8、如何預防肝炎
乙肝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1、接種乙肝疫苗:這是預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凡是沒有感染過乙肝病毒的人,尤其是家中或周圍密切接觸的人中有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攜帶者,以及集體生活的學生和從事飲食服務、幼兒保育、醫務等重點人群均應接種乙肝疫苗。
2、防止血源傳播:不輸入未經嚴格檢驗血液和血製品;不去街頭撥牙、耳垂穿孔、紋身等。醫生、護士打針要一人一管一消毒。
3、防止性傳播。
4、防止生活接觸傳播:最好在集體聚餐實行分餐制,不要與他人共用牙刷、剃須刀、水杯等。平時注意個人衛生。
9、肝臟該怎麼保健?
飲食保健
肝的疏泄功能是促進脾胃運化功能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肝臟本身必需的蛋白質和糖類等,要從飲食中獲得。因此,宜食些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魚類、蛋類、乳類、動物肝臟、豆製品等,還應適當吃些糖。肝臟對維生素K、A、C的需求量較大,故適當多食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之類,同時,還宜適當食用含纖維的食物,高纖維食物有助於保持大便通暢,有利於膽汁的分泌和排泄,這是保護肝臟疏泄功能的一項重要措施。肝臟需要豐富的營養,但不宜給予太多的脂肪,否則,有引起「脂肪肝」的可能性。
切忌嗜酒
過量飲酒可以引起食慾減退,造成蛋白質及B族維生素缺乏,發生酒精中毒,還可以導致脂肪肝、肝硬化、急性中毒甚至可引起死亡。因此日常生活中切忌過量飲酒,以免損傷肝臟。
戒怒防郁
人的情志調暢與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關。反復持久或過激的情志,都會直接影響肝的疏泄功能。肝喜調達,在志為怒。抑鬱、暴怒最易傷肝,導致肝氣郁結或肝火旺盛的病理變化。因此,要重視培養控制過激情緒和疏導不良情緒的能力,保持情緒暢達平和。
預防傳染性肝炎
預防肝炎是保護肝臟的一項積極、主動措施。其有效的方法是搞好清潔衛生,把好飲食衛生關,同時配合葯物防治。在目前肝炎很普遍的情況下,可服用預防葯物,如茵陳、板藍根各20克,金錢草15克,甘草10克,焦三仙各10克,大棗5枚,水煎服,一日一劑,服用一周,對預防甲肝有良效。
另外,避免長期大量服用損害肝臟的葯物,如氯丙嗪、磺胺、雷米封、魯米那類巴比妥制劑等,如因治療需要,則應配合一些保肝葯物及其他綜合性保肝措施,以免損傷肝臟功能。
健肝鍛煉
保健肝臟的運動鍛煉的原則是動作舒展、流暢、緩慢,符合肝氣生發、暢達的特點,可選擇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氣功、導功等。此外,亦可配合簡易的養肝保健鍛煉法,其法取右側卧,略抬高臀部的體位,緩慢做腹式呼吸動作,連續作20~30分鍾,每日作2~3次,有利於肝臟休息,還可防治肝臟下垂。
10、預防肝炎的措施有什麼?
甲型肝炎在醫療設施缺乏的國家是很常見的,因為這種病毒通過人的面部和被污染的食物和水來傳播的。它可以引發嘔吐、腹瀉和胃痛,有時還有黃疸,對於健康的人,這並不嚴重。一般情況下,患者幾個星期就可以康復,預後很好,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但由於甲肝病毒感染與社會經濟狀況及個人衛生習慣密切相關,故在我國,15歲以下的青少年最容易患甲型肝炎,因為病後獲得了持久的免疫力,至成年時,患甲型肝炎者減少,老年人更少。個人衛生,特別是飯前便後要洗手,這樣就會阻止甲型肝炎的傳播。
乙型肝炎病毒總體上是很嚴重的。被感染的人可能成為長期攜帶者,並有損傷肝的危險。乙型肝炎病毒比艾滋病病毒更易感染,然而許多預防艾滋病病毒的方法也可以用來預防乙型肝炎,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