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重點管理人群包括哪幾個人群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指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城鄉基本醫療衛生機構向全體居民提供,是公益性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主要起疾病預防控製作用。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重點管理人群包括
0~6歲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
2、社區健康教育的重點人群有哪些
首先應該是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等的老年人,另外,對於兒童及其家長的宣傳教育也很重要,再者由於特殊的生理問題,就是對於婦女尤其是中老年婦女了
3、哪些人群為社區健康教育的重點人群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
4、社區預防保健服務的重點人群包括哪些
(二)有針對性地開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地方病與寄生蟲病的健康指導、行為干預和篩查,以及高危人群監測和規范管理工作。(三)負責轄區內免疫接種和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四)運用適宜的中西醫葯及技術,開展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五)提供急救服務。(六)提供家庭出診、家庭護理、家庭病床等家庭衛生保健服務。(七)提供會診、轉診服務。(八)提供臨終關懷服務。(九)提供精神衛生服務和心理衛生咨詢服務。(十)提供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的保健服務。(十一)提供康復服務。(十二)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十三)開展計劃生育咨詢、宣傳並提供適宜技術服務。(十四)提供個人與家庭連續性的健康管理服務。建立家庭健康檔案,並常規運行管理。(十五)負責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信息資料的收集、整理、統計、分析與上報。(十六)在社區建設中,協助社區管理部門不斷拓展社區服務,繁榮社區文化,美化社區環境,共同營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社區氛圍。
5、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范圍的內容是什麼?
1.預防服務:根據服務對象的特點和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預防服務;
2.醫療服務:提供有效、經濟、方便的基本醫療服務。主要包括:
(1)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服務;
(2)急重症的救護和轉診服務;
(3)慢病病人、恢復期病人的治療服務;
3.保健服務:向社區重點保健人群提供相應的保健服務;
(1)婦女的圍婚、圍產、圍絕經期的保健服務;
(2)新生兒、嬰幼兒、學齡前、學齡期兒童及青少年的保健服務;
(3)老年人的保健服務;
4.康復服務:向慢性病病人、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
5.健康教育:開展各種健康教育;
6.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提供計劃生育基本政策的宣傳、技術咨詢和指導等服務;
(5)社區保健服務重點人群擴展資料:
意義:
第一、是提供基本衛生服務,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服務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
第二、是深化衛生改革,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城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基礎。
第三、是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迫切要求。
第四、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途徑。
原則:
1 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依據社區人群的需求,正確處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2 堅持政府領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多方籌資,公有制為主導。
3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服務,健康促進。
4 堅持以區域衛生規劃為指導。引進競爭機制,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現有衛生資源;努力提高衛生服務的可及性,做到低成本 、廣覆蓋、高效益,方便群眾。
5 堅持社區衛生服務與社區發展相結合。保證社區衛生服務可持續發展。
6 堅持實事求是。積極穩妥,循序漸進,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以點帶面,逐步完善。
6、基本衛生服務規范中六類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要求
變化很大的
分析好了可以寫一篇論文
總之《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年版)》新增服務項目和內容百有:
1、將兒童保健管理人群從0-3歲擴度大到0-6歲,並增加兒童口腔保健等服務內容;
2、增知加孕產婦、65歲以上老年人等重點人群檢查項目,增加健康教育服務內容,提高服務頻次;
3、增加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人數;
4、增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夠承擔的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和食品道安全信息報告、職業衛生咨詢指導等服務項目
2009年版《規范》有版10項服務項目,2011年版《規范》有11項服務項目
5、利用各種健康主題日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權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至少9次/年
6、修改了編號
7、明確了不同重點人群的輔助檢查項目
7、社區衛生服務的特點是為社區居民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一)開展社區衛生狀況調查,協助社區管理部門實施健康促進。
(二)開展免疫接種、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工作。
(三)開展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以及診斷明確的慢性病的規范化管理工作。
(四)提供院外急救服務。
(五)提供家庭出診、家庭護理、家庭病床等家庭衛生保健服務。
(六)提供雙向轉診服務。
(七)提供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的保健服務。
(八)提供康復服務。
(九)開展健康教育與心理衛生咨詢工作。
(十)提供計劃生育咨詢、宣傳服務。
(十一)提供個人與家庭的連續性健康管理服務。
(十二)在社區建設中,協助社區管理部門不斷拓展社區服務,繁榮社區文化,美化社區環境,共同營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社區氛圍。
(十三)根據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和社區居民需求,提供其它適宜的基層衛生服務。
8、我國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人員主要有哪部分人員構成
一)開展社區衛生狀況調查,進行社區診斷,向社區管理部門提出改進社區公共衛生的建議及規劃,對社區愛國衛生工作予以技術指導。(二)有針對性地開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地方病與寄生蟲病的健康指導、行為干預和篩查,以及高危人群監測和規范管理工作。(三)負責轄區內免疫接種和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四)運用適宜的中西醫葯及技術,開展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五)提供急救服務。(六)提供家庭出診、家庭護理、家庭病床等家庭衛生保健服務。(七)提供會診、轉診服務。(八)提供臨終關懷服務。(九)提供精神衛生服務和心理衛生咨詢服務。(十)提供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的保健服務。(十一)提供康復服務。(十二)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十三)開展計劃生育咨詢、宣傳並提供適宜技術服務。(十四)提供個人與家庭連續性的健康管理服務。建立家庭健康檔案,並常規運行管理。(十五)負責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信息資料的收集、整理、統計、分析與上報。(十六)在社區建設中,協助社區管理部門不斷拓展社區服務,繁榮社區文化,美化社區環境,共同營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社區氛圍。(十七)根據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和社區居民需求,提供其他適宜的基層衛生服務。
9、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保健和康復的主要人群有哪些
目的了解中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特定人群保健功能的開展情況,發現制約功能任務發揮的主要障礙,為完善我國基層衛生組織功能提供科學的政策依據。方法在zd全國31個省市進行大樣本量的機構抽樣調查,共調查社區衛生服專務中心116家,並隨機抽取50名相關人員進行關鍵知情者訪談。結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平均開展12.0項特定人群保健服務,占應開展項目數的46.3%;一、二、三級項目的開展比例分別為62.4%,39.9%和25.2%。結論制定有效的激勵機制,提高基層衛生人員數量和能力,並加大政府的財力、物力支持,以完善我國屬城市基層衛生機構的特定人群保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