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肺心病保健

肺心病保健

發布時間:2020-07-03 22:38:11

1、有肺心病如何健康飲食?

 肺心病飲食要多注意一下幾點:
(1)供給優質蛋白、多種維生素及較高比例的碳水化合物飲食(碳酸飲料除外)。例如:蛋類、糙米、玉米面、蕎麥面、水果和蔬菜等。
(2)少吃辛辣、煎炸等刺激性油膩食物:平素要吃得清淡,尤其對於肥胖患者,脂肪供給量宜低。吃肉以瘦肉為宜,以達到祛痰濕與適當控制體重的目的。辛辣、煎炸等食物,因容易生痰,導致熱助邪勝,邪熱郁內而不達,久之可釀成疾熱上犯於肺,加重病情。
(3)重度肺纖維化病人可予軟食或半流食:這樣可以減輕呼吸急迫所引起的咀嚼和吞咽困難,既有利於消化吸收,又可防止食物反流。
(4)多飲水:重度肺纖維化患者因張口呼吸,出汗多、飲食少,常使患者失水,並使痰液黏稠不易咯出,因此及時補充水分、增加液體攝入量,對於糾正或防止失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鼓勵患者多飲水;如患者不能飲食時,可用靜脈補液,這樣有利於稀釋痰液、促使黏稠痰液排出。伴有心衰的患者飲水要適量。

一、食物要多樣,谷類為主。 人類的食物是多種多樣的,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種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平衡膳食必須由多種食物組成,才能滿足人體各種營養需要,達到合理營養、促進健康的目的。因而要提倡人們廣泛食用多種食物。 多種食物應包括以下五大類: 第一類為谷類及薯類:谷類包括米、面、雜糧,薯類包括馬鈴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
二、為動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魚、蛋、奶等,主要提供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
三、豆類及其製品:包括大豆和其他干豆類,主要提供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礦物質和B族維生素。
四、蔬菜水果類:包括鮮豆、根莖、葉菜、茄果等,主要提供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
五、純熱能食物:包括動植物油、澱粉、食用糖和酒類,主要提供能量。

2、肺心病可以做什麼樣的鍛煉?

1、呼吸操:可增加呼吸功能,使膈肌活動增加。具體操作時,可取立位,一手放前胸,另一手放在腰部,做腹式呼吸,吸氣時應盡力挺胸,胸部不動;呼氣時,腹部內陷,盡量將氣呼出。呼吸需按節律進行,呼與吸時間之比為1:2或1:3,用鼻吸氣,用口呼氣。呼氣時,口唇收攏,作吹口哨狀,胸部前傾。要求深吸緩呼,不要用力,每分鍾呼吸保持在7~8次,每日鍛煉2次,每次10~20分鍾,堅持進行,可取得良好效果。

2、預防感冒操:通過搓手、擦臉、揉頸、打胸及按摩迎香穴、風池穴和捶打足三里等動作,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預防感冒的發生。其它如打太極拳、做保健操等,對改善心肺功能也有一定的作用。另外,適當的鍛煉也是重要的預防措施。對於較重的肺心病患者,平時要備好一個氧氣袋以作急用,發病時盡快到醫院進行系統治療。

3、肺心病患者春季保健的原則是什麼?

肺心病患者春季保健的原則是什麼?
1、飲食調整
按照多品種適量與平衡的飲食原則安排好一日三餐的食物,多吃對預防中風有益的食物,據報道:牛奶、魚肉、黃豆、豆豉、花生、大蒜、洋蔥、草莓等對預防血栓是有益的。
2、忌飯後就睡
飯後血液聚集於胃腸以助消化器官之血供而腦部血供相對減少,同時吃過飯就睡,血壓下降可使腦部血供進一步減少血流緩慢,易形成血栓因此最好飯後半小時再睡。
3、生活規律
老年人生活要有規律因為老年人生理調節和適應機能減退生活無規律易使代謝紊亂促進血栓形成。
4、睡前一杯水預防腦血栓
研究證實,人的血液粘度在一天之中不停地變化著,並有自己一定的規律:在早晨4點至8點血粘度最高,以後逐漸降低。

4、肺心病的家庭保健和護理

1 做好心理護理
患者因長期患病,對治療失去信心,護士應經常與患者談心,解除對疾病的憂慮和恐懼,增強與疾病斗爭的信心;同時要解決患者實際困難,使其安心治療。
2 做好生活護理
患者心肺功能代償良好時,可讓患者適當參加體能鍛煉,但不易過度活動,還應注意休息。當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紫紺、浮腫等症狀加重時、心肺功能失代償時,應絕對卧床休息或半坐卧位,抬高床頭減輕呼吸困難,給低流量持續氧氣吸入,生活上滿足患者需求,做好生活護理,加強巡視病情。
3 做好基礎護理
病室保持整潔、光線充足,經常開窗,空氣對流,溫濕度要適當。對長期卧床患者應預防褥瘡發生,保持皮膚清潔,每4小時按摩受壓部位或給氣墊床,骨突部位給棉墊圈或氣圈,每日早晚用溫水擦洗臀部,經常為患者翻身,更換衣服。保證營養供給,做好口腔護理,防止口腔潰瘍、細菌侵入,必要時用朵貝爾氏液漱口。減少院內感染,提高護理質量。
4 飲食指導
肺心病是慢性疾病,應限制鈉鹽攝入,鼓勵患者進高蛋白、高熱量、多維生素飲食,同時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酒,出汗多時應給鉀鹽類食物,不能進食者可行靜脈補液,速度不宜過快,以減輕心臟負擔。
5 控制感染
控制呼吸道感染是治療肺心病的重要措施。應保持呼吸道通暢,可給氧氣吸入,痰多時可行霧化吸入,無力排痰者及時吸痰,協助病人翻身;按醫囑給抗菌素,注意給葯方法和用葯時間,輸液時應現用現配,以免失去療效;做好24小時出入量記錄,對於全身浮腫患者,注射針眼處應壓迫片刻,以防感染。用利尿劑時,需觀察有無水電解質紊亂及給葯效果。
6 密切觀察病情,提高對病情的觀察能力
要認真觀察神志、紫紺,注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及心率變化,輸液速度不宜過快,一般以20~30滴/分為宜,以減輕心臟負擔。護士夜間加強巡視,因肺心病的死亡多發生夜間0~4時,詢問病情要詳細,觀察有無上消化道出血及肺性腦病的徵象,警惕晚期合並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發現情況及時報告醫生,所以護士在搶救治療肺心病患者中起著重要作用。

5、肺心病 保健品

你好.不知道病人的具體情況.如果相信我們.我們可以為你提供非常好的服務.我日誌看下 營養餐+ COPD穩定期的治療 COPD穩定期是指病人病情相對

6、肺心病是怎樣形成的,怎樣才能治癒?

肺心病一般是由於慢性支氣管炎,逐漸發展成為肺氣腫.肺氣腫是由於慢性支氣管炎引起支氣管狹窄,支氣管狹窄使肺內的二氧化碳排出困難,長期的二氧化碳滯溜在肺內,引起肺泡壓力增大,肺泡腫大,長期的肺泡腫大,就像象皮筋長期拉緊,象皮筋的彈性下降,肺泡的彈性降低也是這樣的道理。肺泡的彈性降低,肺泡的收縮力下降,導致二氧化碳更多的滯溜在肺內,進一步加重肺氣腫。這是一個相互影響,惡性循環的過程。 由於肺泡腫大,整個肺的壓力增大,而心臟的血液要進入肺內進行氣體交換(排出血液內的二氧化碳,吸入由口腔進入肺部的氧氣)。這樣就使由心臟進入肺內的血管受壓,心臟要費很大的收縮力才能把血液打入肺內,長此以往,心臟要超負荷地工作才能把血液打入肺內,使心肌疲勞,最後形成心力衰竭(心衰,也就是心臟病)。 肺心病的治療,首先要控制支氣管的炎症,使支氣管炎不再發展,支氣管炎發作時要及時治療,避免受涼,戒煙酒,適當鍛煉。有心衰時(喘得厲害,臉、腳腫,稍活動就心慌,出不來氣等),及時上醫院治療,不能拖! 祝早日恢復健康!

7、肺心病人吃保健品吃什麼?

利用飲食來保健強身和防治疾病就是飲食療法,簡稱食療。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為了補充人體組織器官的能量消耗,維持生命活動,人們必須不斷地攝取營養,除空氣陽光之外,最重要的能量來源就是飲食。古人對飲食很有講究,食可以養人也可以致病,掌握准確的飲食療法可以調和氣血,扶正固本,防治多種疾病,相反,飲食不當會造成多種疾病,因此飲食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合理補充營養,適當節制飲食,注意飲食禁忌,對保持身體健康,配合治療以加速疾病痊癒,具有重要意義。 飲食調理對所有的患者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對於不同的患者,飲食療法既有共同的原則,又有特殊的要求。肺心病患者應遵循如下原則: (1)一般原則 1)飲食要有節制:肺心病病程長,消耗大,同時由於右心功能不全致胃腸道淤血,影響消化與吸收,使食慾減退。所以應給患者提供營養豐富、易消化吸收的飲食,應多食用牛奶、雞蛋等優質蛋白以補充蛋白質。要注意少食多餐,這樣既保證了營養供給,又不致加重胃腸負擔。 2)注意五味調和:飲食有酸、甜、苦、辣、咸五味之分,不同的疾病對五味有不同的禁忌。如呼吸困難、咳嗽者應忌食辣品;伴心功能不全者宜低鹽飲食;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患者,應進低脂飲食。中醫講,過食肥甘厚味,易助濕、生痰、化熱;過食生冷食物,易損傷脾胃陽氣,以致寒從內生;偏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又能使腸胃積熱,內生火熱毒邪。所以決不能單純按個人嗜好而偏食。當然,烹調也要講究五味調和,使飲食飯菜美味適口,以增加患者的食慾。 3)中醫講,飲食要與病情寒熱相適應。疾病有寒證熱證之分,飲食也應注意與寒熱相應。肺心病緩解期多為肺、脾、腎陽氣虛弱的虛寒證候,故宜吃溫熱的飲食,忌生冷咸寒飲食;急性發作期多有痰熱之邪,應忌辛溫燥熱和肥甘厚味之品。 4)肺心病患者飲食應以清淡素食為主。中醫歷來主張素食養生,百姓常說"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蘿卜保平安"。當今世上許多長壽老人的養生秘訣,大多也是以素食為主。 肺心病患者體力差,活動少,易發生便秘,又由於消化功能障礙,食肉食則不易消化。因此,應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營養且易消化的食物。 (2)能量計算原則 肺心病患者基本能量及蛋白質需求:醫學上常根據哈里斯-彭匿狄開特方程式來計算患者的基本需求量(BEE)即:男:BEE:66+13.7×體重(公斤)+5.O身長(厘米)-6.8×年齡(歲)。女:BEE:66.5+9.6×體重(公斤)+1.7身長(厘米)-4.7×年齡(歲)。 肺心病患者由於公斤體重耗能增高,因此,還要乘上一個校正系數C(男1.16;女1.19)。要讓患者降低的體重得以糾正,基本能量需求量應增加10%,如果患者有輕微體力活動,還應再增加30%。 對一位營養不良的肺心病患者,每日熱量供給應=哈里斯-彭匿狄開特預計值×校正系數C×1.1×1.3×4.184。 如果是肺心病急性呼吸衰竭進行人工通氣的患者,由於分解代謝增加,要補充額外消耗,蛋白質供給量需要增加20%~50%。 還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比重不能過大:因為太多的糖可增加二氧化碳的生成,增加呼吸功。糖代謝的呼吸商(呼吸商是醫生用儀器或有關公式計算出的一個營養方面的數值)是1,比蛋白質和脂肪要高。當呼吸商>1時,表示有脂肪合成。糖輸入過多還可誘發胰島素釋放,使葡萄糖和磷酸結合進入骨骼肌、肝臟,這樣使原來營養低下時產生的低磷酸血症進一步加劇,更加重呼吸衰竭的發展。因此,在什麼階段應給患者吃什麼食物,吃多少,都要根據醫護人員的科學指導,才能發揮真正的營養療法的作用。 攝入蛋白質的量應適當:過量的蛋白質,會使中樞的通氣驅動作用增強,使每分鍾通氣量增大,從而增加呼吸負荷,反而不利於患者的恢復。如果合並。腎功能損害,蛋白質的供給量應相對減少。在營養比例上,最好是:碳水化合物佔50%~60%,蛋白質佔15%~ 20%,脂肪佔20%~30%。 以上是肺心病患者在營養療法方面應遵循的原則,具體的菜譜制定還要根據個人的口味,食物中所含營養物質的成分搭配要合理。

8、肺心病患者營養保健方法有哪些?

1)飲食要有節制:肺心病病程長,消耗大,同時由於右心功能不全致胃腸道淤血,影響消化與吸收,使食慾減退。所以應給患者提供營養豐富、易消化吸收的飲食,應多食用牛奶、雞蛋等優質蛋白以補充蛋白質。要注意少食多餐,這樣既保證了營養供給,又不致加重胃腸負擔。 2)注意五味調和:飲食有酸、甜、苦、辣、咸五味之分,不同的疾病對五味有不同的禁忌。如呼吸困難、咳嗽者應忌食辣品;伴心功能不全者宜低鹽飲食;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患者,應進低脂飲食。中醫講,過食肥甘厚味,易助濕、生痰、化熱;過食生冷食物,易損傷脾胃陽氣,以致寒從內生;偏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又能使腸胃積熱,內生火熱毒邪。所以決不能單純按個人嗜好而偏食。當然,烹調也要講究五味調和,使飲食飯菜美味適口,以增加患者的食慾。 3)中醫講,飲食要與病情寒熱相適應。疾病有寒證熱證之分,飲食也應注意與寒熱相應。肺心病緩解期多為肺、脾、腎陽氣虛弱的虛寒證候,故宜吃溫熱的飲食,忌生冷咸寒飲食;急性發作期多有痰熱之邪,應忌辛溫燥熱和肥甘厚味之品。 4)肺心病患者飲食應以清淡素食為主。中醫歷來主張素食養生,百姓常說"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蘿卜保平安"。當今世上許多長壽老人的養生秘訣,大多也是以素食為主。 肺心病患者體力差,活動少,易發生便秘,又由於消化功能障礙,食肉食則不易消化。因此,應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營養且易消化的食物。 肺心病患者肺氣不能助心行血,脾虛氣血生化乏源、血行無力不暢;腎虛則機體元氣不足、機能衰減、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出現血液瘀滯的病理改變。肺心湯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改善重症肺心病患者的血液粘稠度,降低肺動脈高壓及肺血管阻力,從而有效治療肺心病。
希望採納

與肺心病保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