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防署保健

防署保健

發布時間:2020-07-03 21:33:01

1、什麼是預防保健 怎麼樣預防保健

平均的工資和福利在醫生中屬中等,浮動幅度不大。職稱的評定的要求一樣。

預防保健科工作內容:
1、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其相關法規,以及衛生行政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制定的有關傳染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和規定。
2、根據國家有關法規和條例,建立和健全醫院疫情管理和報告制度,組織制定各項疾病預防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3、做好醫院傳染病疫情管理和報告工作,負責全院傳染病報告卡的收集、審核、上報、訂正(查重)工作,定期檢查、指導和督促各科室做好醫院疫情管理和報告以及死亡病例報告工作。
4、每天分早上和下午兩次到科室進行簽收傳染病疫報卡,並在簽收的同時審卡填報內容,保證內容完整;對甲類和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以及某些特殊病例可及時對病人進行調查,在不能排除的情況下,及時向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本院領導報告疫情;對於結核、乙肝等容易多次入院就診的病人,經過調查,排除一年內重復上報的可能,及時上報。
5、每月末,查閱全院本月的門診日誌、出入院登記、出院病歷、放射科檢查結果及檢驗科檢驗結果,發現漏報及時補報。
6、每月在全院通報上月疫情報告情況(包括疫情動態,遲報、漏報的檢查結果,並做出懲罰通告)。
7、做好全院疫情報告和死亡病例報告工作,接到疫情報告卡和死亡病例報告後後按規定時限通過國家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網路報告。
8、每月與醫務科核定死亡病例登記,發現漏報及時補報。
9、規范計劃免疫工作。
10、認真做好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對醫院的疫情管理和報告的檢查工作,配合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搞好疫情調查工作。
11、指導並擔任醫院的感染控制、消毒監測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12、經常深入科室病房,了解疫情,進行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及細菌培養監測。
13.建立並管理好職工病案,做好分管各項工作的記錄和考核。

2、怎樣防中署

夏日預防中暑有絕招

面對夏季易中暑的情況,我們要告訴大家一個字,那就是「防」,夏季避免中暑貴在預防:

1、夏季溫度高,人體水分揮發較多,因此,要及時補充水分,不能等到渴了再喝,那時身體已經是缺水狀態了。另外,身體中的一些微量元素會隨著水分的蒸發而被帶走,因此應適當喝一些鹽水。

2、夏天是吃冷飲的季節,但其實吃的越涼越容易中暑。因為人體局部的溫度短期下低會讓人體一下子無法適應這么低的溫度,消化系統受到影響,繼而影響到全身的各系統功能的正常發揮。在炎熱夏季,就容易導致中暑的發生。

3、夏天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魚、肉、蛋、奶和豆類;另外,還應多吃能夠預防中暑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像西紅柿、西瓜、苦瓜、桃、烏梅、黃瓜、綠豆等。

4、預防中暑還有3大寶貝供大家選擇:食醋、熱茶、豆漿。食醋可幫助消食,促進腸胃蠕動,同時能生津消暑;熱茶能幫助人體調節因高溫而引起的失衡,起到以熱制熱的作用,是很好的防暑飲品;豆漿富含豐富的營養,夏季胃口不好,不愛吃東西,如果加之我們上文提到的中暑條件發生,就會很危險,此時喝上一杯豆漿,既補充了養分,又不會引發上火。

外出活動時如何預防中暑

1、出門要做好防曬工作,戴太陽鏡、遮陽帽或使用遮陽傘。

2、穿透氣性好的棉質或真絲面料衣服,外出不要赤膊。烈日炎炎下長時間騎自行車最好穿長袖襯衫,或者使用披肩,戴遮陽帽。另外,紅色是最防曬的衣服顏色,大家可適當選擇。

3、進行長時間的戶外運動時,要准備好防暑葯品,包括:藿香正氣、十滴水、仁丹等等。

4、中午至下午14時,陽光最充足的時候,盡量不要呆在戶外,有條件的可適當進行午休。

5、經常洗澡,或利用身邊條件適當降低體溫,防止身體的水分過分蒸發。

6、空調溫度不要開設過低,如果室

3、預防中署的妙招有什麼?

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並多飲用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還可以在額部、顳部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葯。如果出現血壓降低、虛脫時應立即平卧,及時上醫院靜脈滴注鹽水。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准備充足的水和飲料。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葯品,如十滴水、龍虎人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盡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飲食
夏天的食的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另外,乳製品既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其次,不能避免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人,應適當補充含有鉀、鎂等元素的飲料。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4、怎樣預防中署?多吃什麼食物好?

夏天常見消暑飲食方法
1、綠豆湯綠豆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消暑、利尿消種、潤喉止渴及明目降壓之功效,對於中暑、咽喉炎、瘡癤等有較好療效。因此,綠豆常被民間用來當作消暑的食品。但綠豆性寒,低血壓患者及正逢經期的女性不宜食用。
2、西瓜西瓜果肉有清熱解暑、解煩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用來治一切熱症、暑熱煩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發炎。西瓜是最自然的天然飲料,而且營養豐富,對人體益處多多,但西瓜優點雖然很多,但若大量或長期食用,其副作用也不可輕忽。
3、鮮藕汁鮮藕汁能清熱解煩,解渴止嘔,若將鮮藕洗凈切片,加適量糖,煎湯代茶飲,可以去熱消暑,可謂避暑良方。食用蓮藕時,要挑選外皮呈黃褐色,肉肥厚而白,如果發黑,有異味,則不宜食用。
4、苦瓜汁苦瓜味苦、性寒,清暑滌熱,明目,可解毒。此外,它的營養價值甚高,維生素C含量豐富,還可以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保護心血管,多吃有助降血壓及血膽固醇。若苦瓜汁冰過後,更是消暑聖品,若真的怕苦者可加點蜜糖調味。但需注意苦瓜性寒,虛寒體弱者,食用要謹慎。
5、冬瓜茶據《本草綱目》記載,冬瓜味甘性涼,有利尿消腫、清熱解毒、清胃降火等功效,很適合在夏季「清補」,對愛美的瘦身族而言,是夏日減肥的良品,有些人的皮膚在夏天容易長小粉刺,每天喝一碗冬瓜粥,可預防夏日皮膚作怪。自己在家可購買新鮮冬瓜洗凈去籽後,連皮切塊加水燉煮至軟爛,可直接飲用,也可用果汁機打成泥後過濾,再加上少許的糖,就是原汁原味又不會發胖的冬瓜茶。

5、寫十條預防中署的妙招

 1、喝水:喝的時候要慢慢喝,不要渴了就猛喝;要喝溫開水,不要喝冰水;要定時飲水,不要等口渴時再喝;要喝燒開過的水,不要喝生水;要喝新鮮溫開水,不要喝「陳」水;還可以多喝加淡鹽的溫開水。
2、多吃苦味菜:有利於泄暑熱和燥暑濕,苦瓜、苦菜、苦丁茶、苦筍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
3、喝一些稀釋的電解質飲料:要遠離酒精、咖啡因和香煙。
4、多吃涼性蔬菜:像番茄、茄子、生菜、蘆筍等等。

5、多吃各種瓜類:冬瓜利尿消炎、清熱解毒;絲瓜解暑祛風、化痰涼血;苦瓜祛暑清心;黃瓜中的纖維素可以排出腸道中腐敗的食物,降低膽固醇;南瓜補中益氣,消炎止痛。
6、留意體重變化:中暑有可能導致身體在連續幾天內逐漸虛脫,所以如果出現體重在數天內直線下降的情況,應加以留意。
7、外出不要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輻射熱,通風的棉衫和赤膊相比更有消暑的作用。
8、外出戴帽子:夏天外出要戴帽子減緩頭頸吸熱的速度,特別是禿頭或發量不多的人。
9、及時散熱:當過於炎熱的時候應該用冷水沖淋頭部及頸部,讓水分蒸發幫助散熱。
10、保證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宜在炎熱的中午強烈日光下過多活動。
11、慢慢地適應氣溫的轉變:從事戶外活動的時候要放慢速度,不要逞能。
12、穿淺色的衣服:棉花及聚酯合成的衣物最為透氣。
13、多洗澡:幫汗水離開人體。

6、如何防署?

夏日預防中暑有絕招

面對夏季易中暑的情況,我們要告訴大家一個字,那就是「防」,夏季避免中暑貴在預防:

1、夏季溫度高,人體水分揮發較多,因此,要及時補充水分,不能等到渴了再喝,那時身體已經是缺水狀態了。另外,身體中的一些微量元素會隨著水分的蒸發而被帶走,因此應適當喝一些鹽水。

2、夏天是吃冷飲的季節,但其實吃的越涼越容易中暑。因為人體局部的溫度短期下低會讓人體一下子無法適應這么低的溫度,消化系統受到影響,繼而影響到全身的各系統功能的正常發揮。在炎熱夏季,就容易導致中暑的發生。

3、夏天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魚、肉、蛋、奶和豆類;另外,還應多吃能夠預防中暑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像西紅柿、西瓜、苦瓜、桃、烏梅、黃瓜、綠豆等。

4、預防中暑還有3大寶貝供大家選擇:食醋、熱茶、豆漿。食醋可幫助消食,促進腸胃蠕動,同時能生津消暑;熱茶能幫助人體調節因高溫而引起的失衡,起到以熱制熱的作用,是很好的防暑飲品;豆漿富含豐富的營養,夏季胃口不好,不愛吃東西,如果加之我們上文提到的中暑條件發生,就會很危險,此時喝上一杯豆漿,既補充了養分,又不會引發上火。

外出活動時如何預防中暑

1、出門要做好防曬工作,戴太陽鏡、遮陽帽或使用遮陽傘。

2、穿透氣性好的棉質或真絲面料衣服,外出不要赤膊。烈日炎炎下長時間騎自行車最好穿長袖襯衫,或者使用披肩,戴遮陽帽。另外,紅色是最防曬的衣服顏色,大家可適當選擇。

3、進行長時間的戶外運動時,要准備好防暑葯品,包括:藿香正氣、十滴水、仁丹等等。

4、中午至下午14時,陽光最充足的時候,盡量不要呆在戶外,有條件的可適當進行午休。

5、經常洗澡,或利用身邊條件適當降低體溫,防止身體的水分過分蒸發。

6、空調溫度不要開設過低,如果室內外溫差太大,也會導致中暑的發生。

中暑一旦發生該怎麼辦

1.自身中暑

炎炎烈日下,如果你感到頭暈、惡心、心慌等相應症狀,那麼很可能就是已經中暑了。此時,應立即停下手頭的事情,找到一個陰涼的地方坐下休息;同時,要及時補充水分,但不要大口猛喝,應小口慢飲,以防加重心臟負擔;解開領口口子、領帶、皮帶、等一些配飾,保持身體周圍通風;塗抹或飲用解暑葯物;在經過了一段時間休息後,如果症狀不減反增,應及時求助並撥打電話就醫。

2.他人中暑

一旦周圍有人發生中暑症狀,應當立即將病人移到陰涼的地方,並保持周圍通風;解開衣扣,用各種方法幫助身體散熱;幫助服用解暑葯物;按壓人中、虎口等穴位幫助恢復意識,如果症狀沒有減輕,應立即撥打救助電話。

7、如何做好防署工作?

重養神。天一熱人就容易煩躁不安 ,所以首先要讓自己平靜下來 ,神清氣爽 ,心境恬靜。切不可緊張焦慮、急躁激動 ,以免心火內生、以熱助熱 ,故民間有「心靜自然涼」之說。老人還應避免劇烈的體力勞動和緊張的腦力思考 ,以免勞神傷氣。 慎起居。夏季 ,晝長夜短 ,清晨空氣新鮮 ,應早睡早起 ,到室外適度活動。為保持旺盛精力 ,宜堅持午睡 ,時間長短因人而異 ,一般 1~ 2小時左右。夏天暑熱外蒸 ,毛孔開張 ,機體容易感受風寒侵襲 ,所以不可夜宿露天 ,乘涼也不宜太晚 ,以防暑濕感冒。 調飲食。夏季陽氣盛而陰氣衰 ,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宜多選擇稀飯、饅頭、面條、瘦肉、冬瓜、雞蛋、新鮮蔬菜瓜果等清淡而平和的主副食。少食高糖、高鹽、高脂食品。另外 ,夏天氣溫高 ,應注意飲食衛生 ,防止食物中毒。 養津液。夏季 ,出汗多 ,耗津液 ,應注意補充水分 ,可適當多吃西瓜 ,以消暑利尿、生津止渴 ;適量飲點啤酒 ,可以消暑利濕 ,切忌飲烈性白酒 ;多飲茶 ,以清暑利濕 ,提神助消化 ;多喝些綠豆湯、赤豆湯 ,以清熱解暑、祛煩健脾。汗多時 ,適量飲些淡鹽水 ,以補充水分和鹽分。另外 ,夏季冷飲品種較多 ,飲時不宜過量 ,以免損傷脾胃。 重降溫。夏季 ,要避免在烈日下長時間勞作或奔走。居室內要通風 ,保持空氣清新。室內經常灑些清水 ,或用濕拖把拖地 ,既降溫又能調節濕度。使用空調降溫時 ,勿使室內外溫差太大 ,否則易誘發上呼吸道感染和乾燥綜合征。夏季宜勤洗澡 ,保持皮膚清潔。穿衣宜選擇輕、薄的棉紡織品。 夏季,天氣炎熱,飲食與健康的關系極為密切。飲食得當,就能順利地過度夏天,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感染疾病,有損於健康。對於老年人來說,夏季的飲食保健就更為重要了。 首先,要注意飲食衛生。夏季氣溫高,剩飯剩菜容易被細菌污染,最好不好,如吃,也必須經過高溫處理,生吃瓜果要洗凈削皮。做涼拌菜時,菜一定要洗凈,最好在開水中焯一下;用來切熟食的刀、板、要和切生肉、生菜的分開;涼拌時,應放點蒜泥和醋,這不僅能增加食慾,有助於消化,並有殺菌解毒作用,預防腸道傳染病的發生。做冷飲時,要用涼開水,不用生水。夏季,老上人最好不吃小攤上的食品,以免發生食物中毒。 夏季氣溫高,人體神經經常處於緊張狀態,某些分泌腺的功能也受影響,因而常出現消化力減弱、食慾不振現象,故應適當多吃些清淡而易消化的食物,如豆製品、蛋類、乳類、雞、魚、新鮮蔬菜、瓜果等,少吃油膩食物。夏季人體水分和鹽丟失較多,應多喝水,並適量飲些淡鹽水。但切忌飲水過多,以免增加心臟和消化系統的負擔,應採取少量飲的方法。 如經常喝綠豆湯、赤豆湯、既能防暑清熱,又能解毒開胃。而經常飲用保健茶,則有解暑熱及爽身提神功效。常見的保健茶有:鹽茶:用食鹽1克,茶葉5克,加開水500毫升,沖泡,涼後飲用,有祛熱解暑,補液止渴作用;菊花茶:白菊花5克,用500毫升開水沖泡,涼後飲用,可清熱解毒。此外,用冬瓜500克,切塊,煮湯3碗,少加些鹽調味,1日服3次;用鮮藕250克,白糖適量,共煮水服,每日1劑。如經常飲用,對年邁體弱或多病的老人,可起到預防中暑的作用。 夏天人們特別容易口渴,需要隨時喝水,應該如何喝水才是科學的呢? ①飲水莫待口渴時,口渴時表明人體水分已失去平衡,細胞開始脫水,此時喝水為時已晚; ②大渴忌過飲,這樣喝水會使胃難以適應,造成不良後果。前人主張:「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這是防止渴不擇飲的科學方法; ③用餐前和用餐時不宜喝水,因為進餐前和進餐時喝水,會沖淡消化液,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長期如此對身體不利; ④早晨起床時先喝一些水,可以補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濃度,促進血液循環,維持體液的正常水平。 礦泉水 果蔬汁 碳酸飲料 運動飲料 功能飲料 牛奶及含乳飲料 防暑寶典之二:吃什麼? 盛夏人們的吃喝問題是很重要的,這是因為當人在炎熱的環境中勞動時,體溫調節、水鹽代謝以及循環、消化、神經、內分泌和泌尿系統發生顯著變化,會導致營養消耗增加,從出汗中流失了不少水和營養素。而夏天人們食慾減退,也會限制了營養的吸收。專家建議:要注意補充一些營養素。 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魚、肉、蛋、奶和豆類為好。 要補充維生素: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西紅柿、西瓜、楊梅、甜瓜、桃、李等,含維生素C尤為豐富;在谷類、豆類、動物肝臟、瘦肉、蛋類中維生素B含量較多。 要補充水和無機鹽:可食用含鉀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類或豆製品、海帶、蛋類等。 多吃清熱利濕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綠豆等。 另外,在夏天喝粥也是大有好處的。赤豆粥有補腎消水腫的功能,腎功能較差的人最好多食用。蠶豆粥對於慢性水腫和腎炎有好處。荷葉粥能解暑熱、清胃潤腸,止渴解毒。蓮子粥能健脾益氣,對腹瀉、失眠、遺精、白帶多等有好處。百合粥能潤肺止咳,養心安神,適合肺陰不足的老年人食用。冬瓜粥利水消腫,止渴生津,並有降血壓的作用。銀耳粥生津潤肺,滋陰養肺,可治療高血壓和慢性支氣管炎。黃芪粥可治脾虛所致的水腫。 防暑寶典之三:防兩邪、防貪涼 一防暑邪:「暑」為夏季的主氣,為火熱所化,獨發於夏季。這時暑熱之邪,可以耗散陽氣津液,造成汗出過多,體液減少而傷津,唇乾口燥,尿黃心煩等現象,這時就要及時救治了,這是夏季最常見的中暑現象。 防範措施——要保護好心神,具體有兩個方面:一是要有事可做,可使精神不空虛;二是要有較好的精神修養,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緒的干擾,只要做好這兩點,精神自然會飽滿,這就是夏日精神調養的基本法則。 二要防濕邪:「濕」也為長夏之主氣,尤其在南方,天氣炎熱又多雨。因為濕邪重濁向下,特別容易傷害脾胃功能,而導致夏天人們消化不良的現象;濕氣也特別容易侵犯肌膚筋骨,所以,在夏天多發生皮膚病變和關節炎等。三伏時,由於高溫、低壓、高濕度的作用,人體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後不易被蒸發掉,因而會使人煩躁、疲倦、食慾不振,易發胃腸炎、痢疾等。長夏的濕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 防範措施——中醫認為,在長夏季節的飲食原則宜清淡,少油膩,要以溫食為主。在我國南方,不少人有食辣椒的習慣,吃辣椒可以促進排汗、幫助消化、增加食慾,有一定好處。食暖的辦法很簡單,就是喝粥。養生家認為,在早、晚餐時喝點粥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 三要防「貪涼」:防暑、防濕是夏天每個人都要做的事,而夏天取涼更是人們在炎熱的夏天獲取舒適生活的方法之一。但如果過度貪涼則容易感冒;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腸病;重者會患皮膚病和心血管疾病。而老年人和小孩出現各種症狀更加明顯。 防範措施——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室內外的溫差不宜過大,以不超過5℃為好。室內溫度不低於25℃。開空調的房間不要長期關閉,要經常通風。入睡後,最好關上空調。當在室內感覺涼意時,一定要站起來活動四肢和軀體,以加速血液循環。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慢性疾病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和關節痛患者,不要長期呆在冷氣環境里。 防暑寶典之四:調整好情緒為夏季養生之關鍵 防暑寶典:不是天氣越熱才更容易中暑 中暑的發生不僅和氣溫有關,還與濕度、風速、勞動強度、高溫環境、曝曬時間、體質強弱、營養狀況及水鹽供給等情況有關。誘發因素很復雜,但其中主要因素還是氣溫。 防暑寶典:中暑了怎麼辦 高溫中暑常發人群為:高溫作業工人、夏天露天作業工人、夏季旅遊者、家庭中的老年人、長期卧床不起的人、產婦和嬰兒。若有人員中暑,其救護辦法為 : 1.立即將病人移到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如走廊、樹陰下。 2.讓病人仰卧,解開衣扣,脫去或松開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乾衣服,同時開電扇或開空調,以盡快散熱。 3.盡快冷卻體溫,降至38度以下。具體做法有用涼濕毛巾冷敷頭部、腋下以及腹股溝等處;用溫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冷水浸浴15至30分鍾。 4.意識清醒的病人或經過降溫清醒的病人可飲服綠豆湯、淡鹽水等解暑。 5.還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氣水。另外,對於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撥打120電話,請以求助醫務人員緊急救治。 防暑寶典:如何避免空調病 如何避免空調病?——預防空調病要經常開窗換氣,最好在開機1-3小時後關機,要多利用自然風降低室內溫度,最好使用負離子發生器;室溫最好定在25-27攝氏度左右,室內外溫差不要超過7攝氏度,否則出汗後入室,會加重體溫調節中樞負擔,引起神經調節紊亂;有空調的房間應注意保持清潔衛生,最好每半個月清洗一次空調過濾網;辦公桌不要安排在冷風直吹處,若長時間坐著辦公,應適當增添衣服,在膝部覆毛巾加以保護;下班回家後,先洗個溫水澡,自行按摩一番,再適當加以鍛煉,增強自身抵抗力。 小心汽車的空調病——空調車司機同樣要注意預防空調病。使用汽車空調時,也不要把溫度打得過低,車內外溫差最好在10攝氏度以內;不要在空調車內抽煙,不然就應把空調通風控制開關調到「排出」;不要在開著空調的停駛車里睡覺,車內通風較差,發動機排出的一氧化碳滲漏到車內會使人中毒;停在烈日中的車最好不要馬上使用空調,應打開車窗讓熱氣排出,等車內溫度下降後再關閉車窗開啟空調。

麻煩採納,謝謝!

8、什麼是防署茶啊???

防暑茶原料:茶葉6克,藿香9克,佩蘭9克,開水500毫升。

製法:將藿香與佩蘭洗凈後,和茶葉一起放茶壺中,用開水沖溶,蓋上蓋悶5分鍾,再加入冰塊冷卻,即可飲用。

特點:這種調配茶可解熱祛風,清暑化濕,開胃止嘔。

淡鹽茶原料:綠茶5克,食鹽2克,開水500毫升。

製法:用開水沖泡綠茶與食鹽,晾涼後飲用。

特點:飲用淡鹽茶可生津止渴、解熱除煩,並可治夏季頭暈和惡心。

9、防署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做好預防工作,中暑是可以避免的。 飲水方面首先應注意補充水分。夏季人體水分揮發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時身體已是缺水狀態。另外,身體中的一些微量元素會隨著水分的蒸發被帶走,應適當喝一些鹽水。 食物方面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如魚、肉、蛋、奶和豆類;另外,還應多吃能預防中暑的新鮮蔬果,如西紅柿、西瓜、苦瓜等。大量吃冷飲容易中暑,因為人體局部的溫度突然降低會影響到各系統功能的正常運行。 外出方面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戴遮陽帽、戴太陽鏡、塗抹防曬霜,帶上充足的水。此外,防暑降溫葯品,如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氣水等一定要備在身邊。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少穿化纖類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 睡眠方面高溫天氣體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有助預防中暑。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中暑了怎麼辦 一旦出現中暑症狀,我們應立即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找一個陰涼處坐下休息;同時補充水分,小口慢飲。解開領口扣子、領帶等,保持身體周圍通風,並塗抹或服用解暑葯物;經過一段時間休息後,若症狀不減反增,應及時就醫。 此外,一旦周圍有人發生中暑症狀,應當立即將病人移到陰涼處,並保持周圍通風;解開衣扣,用各種方法幫助身體散熱;幫助服用解暑葯物,如果症狀沒有減輕,應立即撥打救助電話。 這些食物幫助驅走高溫 時值高溫天氣,有專家推薦了以下食物,讓您吃出清涼: 哈密瓜:瓜類都含有豐富的鉀,但哈密瓜的鉀含量是西瓜的三倍!哈密瓜瓜瓤的橙黃色源於胡蘿卜素,這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可以幫助您抵抗烈日危害。 漿果類:甘甜可口的漿果類水果富含與阿司匹林成分相近的物質,可起到消炎作用,能有效減輕日灼帶來的傷害。此外,它們還是抗氧化劑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葡萄、香蕉、番茄、柑橘等都是常見的漿果種類,適合在夏季食用。 菠菜:多葉的菠菜富含水分和大量鎂。菠菜的綠色來自於葉黃素,能使皮膚和眼睛免受烈日危害。 紅辣椒:富含維生素C的辣椒能有效促進汗液排放,起到降溫作用,大蒜和生薑也會起到類似的作用。 常喝降溫飲品也有效 預防中暑除了要注意身體狀況、環境、飲食和常備藿香正氣水、十滴水、仁丹等防暑葯品外,多喝防暑降溫飲料也是預防中暑的最佳方法之一。以下介紹幾種降溫飲品: 1.山楂湯。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公斤水煮爛,放入白菊花100克燒開後撈出,然後放入適量白糖,晾涼飲用。 2.冰鎮西瓜露。西瓜去皮、去子,瓜瓤切丁,連汁倒入盆內冰鎮。然後用適量冰糖、白糖加水煮開,撇去浮沫,置於冰箱冷藏。食用時將西瓜丁倒入冰鎮糖水中即可。 3.綠豆酸梅湯。綠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爛,加適量白糖,晾涼飲用。 4.金銀花(或菊花)湯。金銀花(或菊花)30克,加適量白糖,開水沖泡,涼後即可飲用。 5.西瓜翠衣湯。西瓜洗凈後切下薄綠皮,加水煎煮30分鍾,去渣加適量白糖,涼後飲用。 6.椰汁銀耳羹。銀耳30克洗凈後用溫水發開,除去硬皮,與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適量,煮沸即成。

與防署保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