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家庭保健葯

家庭保健葯

發布時間:2020-07-03 07:48:43

1、家庭常用備用葯

感冒葯 消炎葯 退燒葯 這些家裡都應該有 自己孩子或者是家裡人感冒發燒了 自己就吃點可能會好點 家裡有還是方便一些 所以 應該必備這些葯 還有創可貼……

2、家中常備哪些葯?

家庭備葯的主要種類 :
解熱鎮痛葯:如阿司匹林、去痛片、消炎痛等。
治感冒類葯:如撲感敏、新康泰克、速效傷風膠囊、強力銀翹片、白加黑感冒片、小兒感冒靈等。
止咳化痰葯:如必嗽平、咳必清、蛇膽川貝液、復方甘草片等。
抗菌葯物:如氟哌酸、吡哌酸、環丙沙星、復方新諾明、乙酞螺旋黴素。
胃腸解痙葯:如普魯本辛、654-2等。
助消化葯:如嗎丁啉、多酶片、山楂丸等。
通便葯:如果導、大黃蘇打片、甘油栓、開塞露等。
止瀉葯:如易蒙停、止瀉寧、思密達等。
抗過敏葯:如塞庚啶、撲爾敏、苯海拉明等。
外用消炎消毒葯:酒精、碘酒、紫葯水、紅葯水、高錳酸鉀等。
外用止痛葯:如風濕膏、紅花油等。
其他:創可貼、風油精、清涼油、消毒棉簽、紗布、膠布等。
另外,家庭備葯除個別需要長期服用的外,備量不可過多,一般夠三五日劑量即可,以免備量過多造成失效浪費。

3、家庭應配備哪些常用葯物?

家居生活難免小傷小病,配備一些常用葯物,很有必要且很方便,家中的老年人或有慢性病患者,有的需長期用葯,家裡中備些葯,既方便,又不會中斷,更可預防緊急發作的需要;隨著預防保健觀念的增加,家中適當備些葯品可使孩子更健康成長,老人能健康長壽。

配備常用葯物,在於滿足一般需要,不宜過多,否則過期變質,造成浪費。

家中備葯的原則主要應根據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針對可能服用的葯品,建議備以下葯品。

感冒葯類:因四季均可發生,應適當備些治療感冒的葯物:如感冒通、感冒清熱沖劑、板蘭根沖劑、霍香正氣丸、感冒軟膠囊等。備用其中1~2種,夠3~4天服用既可服用時根據症狀選擇種類。例:病毒性感冒宜用感冒清熱沖劑或板蘭根;胃腸型的宜用霍香正氣丸,流涕,酸疼症狀嚴重的,可加感冒通。

消炎葯類:對一般的上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等細菌感染可備用少量的葯品如復方新諾明、氟哌酸、先鋒4號、黃連素片等。

止咳化痰葯:感冒後咳嗽、咳痰、慢性支氣管炎等咳嗽用葯,如咳平、必嗽平、蛇膽川貝液,復方甘草片等可備1~2種必要時用。

止痛葯類:對頭痛、牙痛、關節痛、肌肉痛、痛經等,可備用去痛片、撒利痛、芬必得等,備1、2種即可。痛時可服用1片。不得短時間內超量服用。

消化葯類:老年人及兒童常因消化功能及飲食不當而發生消化不良,可服用酵母片、多酶片、胰酶片、乳霉生、胃復安等,在有腹脹不適時服用其中之一即可。

安眠鎮靜葯:有睡眠障礙的,可備有少量的安眠鎮靜葯,如安定片,失眠時臨睡前服用。此類葯物不可隨意服用,應遵醫囑。

常用外用葯類:如75%酒精、2.5%碘酒、1%龍膽紫液、創可貼、傷濕止痛膏等。家庭中不可缺少的用於小傷口消毒的,獾油用於燙傷,旅行時必備些風油精、清涼油、仁丹、速效止癢油等。此外根據季節使用的如夏季游泳用的點眼液,冬季的防寒護膚用的防裂霜、防凍霜,硅霜等。

其他

紗布、綳帶、膠布、葯棉、小剪刀、體溫表等。

4、家庭常備葯物有哪些

(1)解熱鎮痛葯:如阿斯匹林、去痛片、消炎痛等。

(2)治感冒類葯:如撲感敏、康泰克、感冒通、強力銀翹片、白加黑感冒片等。

(3)止咳化痰葯:如必嗽平、咳必清、蛇膽川貝液等。

(4)抗生素:如氟哌酸、復方新諾明、乙酞螺旋黴素、先黴素等。

(5)胃腸解痙葯:如普魯本辛、654-2等。

(6)助消化葯:如嗎丁啉、多酶片、神曲等。

(7)通便葯:如果導、大黃蘇打片、甘油栓、開塞露等。

(8)止瀉葯:如易蒙停、藿香正氣水、十滴水等。

(9)抗過敏葯:如息斯敏、撲爾敏、苯海拉明等.

(10)外用消炎消毒葯:酒精、碘酒、紫葯水、紅葯水、高錳酸鉀等。

(1l)外用止痛葯:如風濕膏、紅花油等。

(12)其他:創可貼、風油精、清涼油、消毒棉簽、紗布。

5、家庭醫療保健有哪些

家庭醫療保健有

1.夏季健康小知識——防止蚊蟲叮咬簡易五法

①穿著:盡量穿淺色的衣服,如黃色或白色。因為深色衣服容易被叮咬,如深藍色、棕色或黑色。

②多吃大蒜:蒜經人體的代謝吸收,可釋放一種氣味,蚊蟲對它敏感而不易靠近。

③勤洗澡:可以減少人體分泌的汗味,蚊蟲也不容易叮咬。

④在衣領、袖口等處噴灑花露水,也可以防止蚊蟲叮咬。

⑤巧用電冰箱:家用電冰箱背面的壓縮機工作時,其外殼溫度通常為45℃~60℃,且熱度均勻。

2.佳餚良葯——苦瓜

苦瓜又叫涼瓜。是一種清熱祛暑的佳餚良葯。苦瓜不僅爽口不膩,而且有豐富的營養成分。

3.處理扭傷之良法

首先讓患者穩定情緒,固定受傷部位,用冷濕布敷蓋患處。手足扭傷者可抬高患部。頸部、腰部扭傷者在搬運時不可移動患部。扭傷常伴有關節脫位或骨折,宜到醫院診療。

4.如何正確使用腋下測量法測量體溫?

擦乾患者腋下,將腋表輕輕放入患者腋下,使水銀頭端位於腋窩的頂部,讓患者夾緊腋窩。5分鍾後取出,查看方法同口表。正常腋下體溫為36~37℃。

5.正確處理腹瀉

腹瀉病人忌亂服止瀉葯:在未消炎之前亂用止瀉葯,會使毒素難以排出,腸道炎症加劇。應在使用消炎葯痢特靈、黃連素、氟哌酸之後再用止瀉葯,如易蒙停等。

急性腹痛忌服用止痛葯:以免掩蓋病情,延誤診斷,應盡快去醫院查診。

6.正確昏迷應急措施

昏迷病人忌仰卧:應使其側卧,防止口腔分泌物、嘔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更不能給昏迷病人進食、進水。

7.異物卡住嗓子對策

一旦發生異物嗆入氣管,堵塞氣道,應保持鎮靜,以免加重症狀。同時讓人在背部用力拍擊,幫助把異物咳出。如這樣拍擊背部,氣道里的異物仍不能吐出,應速去醫院。如果被魚刺、雞骨卡住食管或喉管時,不要用饅頭硬咽,也不要用手摳,咽和摳都會造成骨頭、魚刺刺向更深處,甚至刺破食管。異物卡在顯眼處,可以用筷子或鑷子取出,還可以喝些醋,如卡入的位置較深,應立即到醫院處置。

以上提供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6、家庭必備的常用葯有哪些?

家庭必備的常用葯有:感冒葯、解熱鎮痛葯、止咳化痰葯、止瀉葯、助消化葯。

1、感冒葯:

可備酚麻美敏片、維C銀翹片。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用葯物治療,多休息、多喝熱水也可以自愈,但服葯可緩解症狀,所以口服感冒葯通常是家庭葯箱的常見成員。

2、解熱鎮痛葯:

常見的有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醯氨基芬片。該類葯物主要用於緩解感冒後發熱、頭痛、關節痛等症狀。

3、止咳化痰葯:

可備氫溴酸右美沙芬片、蛇膽川貝枇杷膏;化痰葯物可以選擇鹽酸氨溴索片、乙醯半胱氨酸顆粒等。

4、止瀉葯:

可備口服補液鹽散、蒙脫石散。前者能預防和糾正腹瀉導致的脫水;後者是高效消化道黏膜保護劑,具有改善腸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能有效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擊。

5、助消化葯:

如多酶片、健胃消食片等。

(6)家庭保健葯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第一,根據家庭人員的組成和健康狀況備葯,注意老人、小孩與孕婦的用葯;嚴禁混入家庭成員過敏的葯物。

第二,選擇不良反應較少的非處方葯(OTC葯)。

第三,選擇療效穩定、用法簡單的葯物,如口服葯、外用葯等。

第四,選擇常見病、多發病用葯。家庭備葯一般只是作為應急或方便,無需面面俱到。

7、求推薦幾款家庭常備葯。

每個家庭都會自備一些葯品,用以治療一些簡單的常見的疾病,如頭痛、感冒、腹瀉、胃脹等,這些葯物即家庭常備葯物。

內服葯物
編輯
1、安定——具有鎮靜、催眠等作用。失眠者可於睡前服用,但久服易成癮。
2、暈海寧——患暈動病者乘車、船、飛機前半小時服用,能避免眩暈、嘔吐等反應。
3、撲熱息痛——可用於感冒、發熱、頭痛、神經痛與關節痛等。
4、阿司匹林——能退熱、止痛、抗炎、抗風濕。其小劑量還可預防血栓。但對胃有刺激性,最好用其腸溶片。
5、咳必清——宜用於頻繁乾咳,但對痰多、粘稠者禁用。
6、必咳平——能使痰液變稀容易咳出,且可維持療效7小時左右。
7、復方甘草合劑(俗稱棕色合劑)——不但能止咳,而且有化痰功效,適用於傷風感冒與急性支氣管炎初期。2歲以下小兒忌服。
8、氨茶鹼——可用於多種哮喘。但對急性心肌梗塞伴有血壓顯著降低者忌用。
9、舒喘靈——可防治支氣管哮喘、哮喘型支氣管炎和肺氣腫患者的支氣管痙攣。它不宜與心得安合用。
10、雷尼替丁——適用於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潰瘍及返流性食管炎等,在清晨與臨睡前服。但對孕婦、乳母與青光眼病人及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11、多酶片——若消化液分泌不足,造成食物消化發生障礙,或飽餐過食,某些腸道傳染病的恢復期出現功能性消化不良時,可在飯時服用多酶片。
12、復方新諾明——可用於支氣管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及菌痢等。但對過敏者禁用。
13、黃連素——可治療紅眼病與菌痢、急性腸胃炎等疾病。
14、氟哌酸——可用於呼吸道、泌尿道、腸道和陰道等感染性疾病,但對胃潰瘍者慎用;少兒及孕婦、乳母禁用。少兒可改用無味紅黴素。
15、甲硝唑(又稱滅滴靈)——適用於厭氧菌感染、牙周炎及滴蟲、阿米巴原蟲等感染。
16、頭孢拉定膠囊——可用於呼吸道、泌尿道、腸道等輕度感染。
17、顛茄片——適用於胃、十二指腸潰瘍及其輕度絞痛,但對青光眼病人禁用。
18、山莨菪鹼——可用於胃、十二指腸潰瘍疼痛與膽道痙攣及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等。
19、息斯敏——可用於過敏性鼻炎、結膜炎、風疹塊等疾患,無嗜睡反應。但孕婦禁用。
20、六神丸——為消腫解毒葯,可用於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癰疽瘡癤等症,勿超量服用,以防中毒。
21、牛黃解毒片——可用於目赤、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口腔潰瘍、齒齦炎和癤腫等症。
22、雲南白葯——有止血、祛瘀功效,既可用於外傷,又能治療胃腸、子宮等內出血。孕婦忌用。

外用葯物
編輯
1、紅葯水——可用作皮膚擦傷、割傷及小傷口、粘膜的消毒,但不可用於眼、口部及大面積傷口,以防中毒;也不能與碘酒同用。
2、紫葯水——僅用於局部未破損的皮膚,有收斂作用,但嚴禁塗布於口腔及粘膜或開放性的傷口上,以免帶來嚴重危害。
3、碘酒——可用於治療癤子初起、皮膚擦傷、毒蟲咬傷、無名腫毒等症。若已破損的皮膚及傷口粘膜不宜使用。
4、酒精——以75%濃度用於皮膚與體溫表消毒,50%酒精塗擦皮膚,既可防治褥瘡,也可作為高熱病人的降溫措施之一。
5、高錳酸鉀——0.1%溶液可用於肛裂、痔瘡、婦女外陰炎症等。勿用開水溶解,因易分解,溶液變褐紫色已失效。
6、風油精——能提神醒腦,可防治暈車、頭痛及蚊叮蟲咬等症。
7、綠葯膏——可用於輕度燙傷、燒傷、凍傷及皮炎等症。
8、金黴素眼膏——可用於結膜炎、沙眼、麥粒腫,也可用於鼻粘膜腫痛等。
9、創可貼——有止血消炎作用,適用於切口整齊、表淺、較小的不需要縫合的割傷。

相關工具
編輯
1、醫用膠布
2、棉簽
3、醫用脫脂棉

說明
編輯
家庭小葯箱里各種葯物的服用和使用都必須看清楚葯品說明書,了解其適應症、副作用和禁忌症,按照劑量和要求服用,同時還要看清楚有效日期,過期的葯品千萬不能用。

旅行葯箱
編輯

准備
有出行經驗的人在出行前都會列個清單,列出哪些要買、要帶的東西,保健醫生提醒旅客,出行一定不能少了小葯箱,除了要根據自己的病史帶上特需的葯

必備葯物
1、感冒葯:感冒清熱沖劑、速效傷風膠囊、阿司匹林、布洛芬;撲爾敏、苯海拉明等。
2、消化不良:黃連素片、保濟丸、藿香正氣丸、乳酶生;保和丸、山楂丸;嗎丁啉等。
3、腹瀉:整腸丸等。
4、暈車暈動片:鎮靜、催眠及抗膽鹼葯。用於乘車、船、飛機等運動引起的眩暈、嘔吐等症狀。
5、上火:牛黃解毒丸或黃連上清丸,用於咽喉腫痛、牙齦腫痛、耳鳴口瘡、大便不通等。
6、創可貼:用於應付意外受傷;
7、清涼油:用於應付蚊叮蟲咬、頭暈;
8、眼葯水:用於游泳或泡溫泉後或灰沙入眼;
9、活絡油:用於跌打損傷,風濕骨痛。
10、紅葯水:消毒防腐,用於皮膚,粘膜的表淺小傷口的消毒。
11、紫葯水:消毒殺菌,收斂,乾燥創面,用於皮膚、粘膜的感染及小面積表淺燒傷。
12、綳帶:可用來塗葯、包紮、止血和固定。
13、蛇傷葯:上海蛇葯用於治療蝮蛇、竹葉青、眼鏡蛇、銀環蛇、五步蛇咬傷。首次服10片,以後每次服5片,4~6小時服1次。
14、雲南白葯:用於刀槍跌打諸傷及內外出血與血瘀腫痛。
15、麝香跌打風濕膏:消腫止痛之功效,用於跌打諸傷、風濕骨痛。

8、家庭常備葯有哪些?請告知一些常見的。多謝!

家庭葯箱注意事項
(1)配備原則:家庭葯箱的內容應視家庭人口多少與家庭成員健康狀況而定。選購葯品要有的放矢,一般以治療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葯物為主,品種要少而精。一隻葯瓶或葯盒只裝一種葯物,要貼有標簽,標簽上寫清楚葯名、規格、用途、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項。小兒用葯及使用劑量也要寫清楚。內服葯與外用葯分開存放,並要有明顯標志寫明是外用,還是內服,以免用錯葯。
(2)注意貯藏:家庭備用的葯物應放在乾燥通風陰暗處保存。因一般來說,葯物受空氣、陽光、濕度、溫度的影響較大,容易變質失效,尤其是存放於密封不嚴的瓶子和葯袋內更是如此。另外,家中有小孩的,應注意存放的葯品不要讓小孩能拿到,以免誤服。
(3)定期檢查葯品質量:家庭葯箱備存的葯物應定期檢查是否變質霉變。一般有有效期的葯品應注意其失效日期,其它葯品則應注意其外觀變化,如有顏色改變或出現霉點等異常情況,應棄之不用。

需要丟棄的葯物:過期的葯物。比如變質、變色,過了保質期的葯物。紅葯水應該丟掉,因為消毒能力不強,臨床上基本不用;碘酒也不應再用,因為刺激皮膚,而且如果傷口包得緊,么倒可能會燒傷皮膚。碘伏是這兩種消毒葯的替代新葯品,它的消毒效果好,刺激性小。瀉葯也不可久留,經免讓人產生依賴性。依賴瀉葯是非常不好的習慣,因為瀉葯的作用是刺激腸道蠕動,一旦形成習慣,腸道缺它就不肯正常工作了。醫治便秘較好的方法是吃水果、粗纖維食物。

家庭小葯箱需要的裝備
首先,要有一把鑷子,手上扎了個刺、傷口裡有沙子等,用尖頭鑷子比用針效果要好。
其次,要有不同規格的消毒紗布和橡皮膏。
第三,是止痛葯。由於疼痛的部位和性質不同,不妨准備兩三種不同的止痛葯,好對症下葯。比如:治肚痛的葯有阿托品、嗎丁啉;一般疼痛,台關節痛、頭、外 傷痛可用阿司匹林、索密痛、芬必得等。
第四,常備一些普通的抗酸葯,有的時候吃東西以後胃不舒服,可以試著吃上一兩片可以中和胃酸的葯。比如:鹽酸雷尼替丁等。
第五,手頭應當有能夠治療輕度瀉肚子的葯。比如:黃連素、氧福沙星等。
第六,以樟腦、薄荷為主要成分的外用軟膏用處很多,不論是蚊蟲叮咬,還是皮膚起疹子,搽這類膏都有幫助。但如果皮膚破了,一般就不要用它。
第七,氯毒素眼葯水還是應常備,游泳後,眼睛癢時滴上幾滴,即刻解除除症狀。但眼葯水應就在低溫下,最好放在冰箱門的盒裡。除此以,家庭小葯箱里的體溫表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家中有老人或都有慢性病號,那家中的葯箱就想對「重」一些。必須備上對症的、能及時緩解病症的葯物。

9、家庭保健

如果很嚴重的話可以去找中醫做針灸和按摩。如果不是太嚴重自己時常注意。不要睡軟床,也有人說低矮的枕頭對頸椎有好處。偶爾進行頸部的熱敷,有助於血脈流通。多運動頸部,但注意動作不可太劇烈。

1、學會放鬆:在工作1~2 小時後應起立活動,做做頭及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韌度增強。或者去倒杯開水,與同事聊聊天。千萬不要半天都坐在那不動,否則,肌肉會疲勞,整個脊椎更疲勞,用不了多久,頸椎病就會找上門來。

2、改變坐姿:很多白領在辦公室坐著時習慣於駝背哈腰,加上長時間低頭伏案,使頸椎處於長時間的向前屈的勞累狀態。正確的坐姿實際上是正確站姿與走姿的延伸,應盡量拉近與工作台的距離,將桌椅高度調到與自己身高比例合適的最佳狀態。腰部挺直,雙肩依然後展,工作間隙應經常隨呼吸做自然的提肩動作,並盡量避免頭與頸部過度前傾或後仰。

3、經常行走:常常坐著又很少運動的人,應特別珍惜每天走路的機會。走在大街上不難發現,許多人走路習慣於自然鬆懈狀態,使脊柱、頸椎無端受累。其實正確的走姿應該是收腹挺胸,雙肩撐開並稍向後展,雙手自然下垂,目光平視,頭頂如置一碗水或一本書,後腰收緊,骨盆上提,腿部肌肉綳緊、膝蓋內側夾緊,使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線。隨著呼吸的調節,應找到一種在微微的綳緊中放鬆的自信、自如的感覺。走路時腳跟先著地、腳掌後著地,並且胯部隨之產生一種韻律般的輕微扭動。

4、頸椎保健操:要點:前低、後仰到極限下巴、兩耳碰兩肩 (1)前低頭,下巴觸碰胸骨,保持10秒;(2)後仰頭,盡量做到極限,保持20秒;(3)下巴分別觸碰兩肩,每側保持10秒;(4)兩耳分別觸碰兩肩,每側保持10秒。伏案工作者每1小時做1次,每天5-10次;每個動作到位後保持不動,切忌點頭,搖頭;頸椎生理曲度變直者可適當增加後仰動作時間;本操對頸椎病有預防和治療雙重作用,堅持鍛煉,即可收效。

參考:http://.baidu.com/question/150736155.html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及其繼發性椎間關節退行性變所致脊髓、神經、血管損害而表現的相應症狀和體征。
1、自我保健療法:在工作中定時改變姿勢,作頸部輕柔活動及上肢運動,有利於頸、肩肌肉弛張的調節和改善血循環;建議每伏案工作一小時後,稍事休息,頸部作「米」字形運動。在睡眠時,宜用平板床,枕頭高度適當,不讓頭部過伸或者過屈。

2、頸托和頸領:主要用以限制頸椎過度活動,而病人行動不受影響。目前有一種充氣的頸托,除固定頸椎外,還有一定撐開牽張的作用。

3、理療:可以加速炎性水腫消退和鬆弛肌肉的作用。

4、推拿按摩:對脊髓型以外的早期頸椎病有減輕肌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的作用。應注意手法需輕柔,不宜次數過多,否則反而會增加損傷。由非專業人員進行頸部拔伸、推扳而產生頸椎脫位並發四肢截癱的病例不時可見。

5、葯物治療:目前尚無頸椎病的特效葯物,臨床所用的非甾體抗炎葯、肌鬆弛劑以及鎮靜劑均屬對症治療。頸椎病系慢性疾病,如長期使用上述葯物,可產生一定副作用,故宜在症狀劇烈、嚴重影響生活及睡眠時才可短期、交替使用。

--轉載全民健康網

10、家庭日用葯品有哪些

你好家庭應備以下幾種常用葯品:
1.外傷用.
比如:過氧化氫溶液,碘酊,酒精,紅葯水,雲南白葯之類的.
當然棉棒,紗布,創可貼等也是不可少的了.
2.感冒用葯品:
比如:感康,泰諾之類.還有消炎葯3.過敏用葯:
比如:息斯敏,開瑞坦之類
4.常備一些防蟲子的葯:
比如:風油精,紅花油之類.
5.止瀉葯:比如:克痢痧,氟哌酸。差不多了……

與家庭保健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