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健品對人是益處大還是壞處大?
所謂的保健品,其全稱為保健食品,它屬於食品,但它卻具備一般食品不具備的特定功能(例如:它既能調節人體的機能,又能夠平衡人體內的礦物質)。在有些地區,人們都稱它為膳食補充劑,它是各類天然蔬菜瓜果的提取物,所以它具有清、補、調的作用,它並非一般的營養品,正確看待保健品,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騙人的東西。
一、正確認識保健品,其為食品亦為營養補充劑!
保健品多為許多天然食材的提取物,比如蔬菜、水果以及天然植物等等,它的製作同食品一樣,但其在營養方面也具有特定的功能,比一般食品要好。
二、正確認識保健品,其非葯品並無療病速效功能!
很多人誤認為保健食品就是保證健康的,跟葯品一樣具有神奇的療效,事實並非如此,它並非葯品,也不需要在臨床上經過試驗,它並不具有葯效的功用,若是有人推銷是說它能治療某某疾病,那就是忽悠人的,這需要大家謹慎對待!大家可以參照國家對保健食品的27項功能規定挑選保健品。凡是超出27項國家規定保健品功能的產品,都是不合格的。
三、正確購買保健品,認真選擇保健品都有適宜人群!
保健也有適宜人群,在購買時要不同人群特點購買,保健品不是仙葯,人人都能用!
四、正確認識保健品,其營養價值並不一定很高,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
長期服用保健品,可以達到延年益壽,提高身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效果,但是,請大家不要對保健品抱有過多的期望,一定認為它的營養價值就很高。
最後,保健品種類之多,請慎重選擇,勿聽他人瞎忽悠。
保健食品本就是食品,在市場上有很多種類可供選擇,有吃的產品也有喝的產品,例如酒、茶、蜂蜜、松花粉等等產品。在選購時,根據自己所需購買,注意看產品說明,另外保健產品治療參差不齊,千萬別亂聽推銷員鼓吹,有時賣東西的人也有不識貨的。
2、為什麼"保健品行業"被稱為抬不起頭的工作?
我覺得主要是這個行業的人沒有專業對口,誰都能幹,復於是有人為了銷售開始誇大宣傳,久而久之行業亂象出現,惡性循環開制始。希望有關部門多宣傳正確一面,讓國人正確認識保健食品的功效,擺脫葯物依賴也算是一個進步。
3、保健品是傳銷嗎
保健品不屬於傳銷,不過經常有人用保健品的名義來進行傳銷。傳銷是指組織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獲得財富的違法行為。
識別傳銷,需要看三個特徵:
1、入門費:是否需要認購商品或交納費用取得加入資格或發展他人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
2、拉人頭:是否需要發展他人成為自己的下線,並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給付報酬,牟取非法利益;
3、計酬方式:是否以直接或間接發展人員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報酬,牟取非法利益。
如果符合以上特徵,就有可能涉嫌傳銷。
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說法。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標准》第3.1條將保健食品定義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
所以在產品的宣傳上,也不能出現有效率、成功率等相關的詞語。 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在當今的社會中,也正在逐步被廣大群眾所接受。
近些年,保健品市場發展迅速,除了與保健品生產企業注重保健品本身的開發和研究,提高保健品質量和科技含量外,人們渴望長壽和對功能食品的認同也是保健品市場增長的重要因素。
保健品雖具有保健功能,但不是葯品,不能從根本上治療疾病,只能輔助治療,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而且因人而異。不講科學亂吃保健品,不僅難以起到保健功效,還會損害人的健康。保健品生產商魚龍混雜,不乏資質不高甚至沒有資質的生產商。
很多保健品實際上並不具備廣告所說的功效,甚至使用後會起嚴重的副作用,假劣保健品還可致人死亡。一些不法商人給老年人設置「陷阱」,採用各種推銷方式來騙取錢財,並且頻頻得手。老年人辨別能力有限,往往掉入「陷阱」而被騙健康、錢財。
保健品注意事項包括以下6個方面:
1、宣傳上,嚴禁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與葯品相混淆的用語,禁止宣傳療效。
2、嚴禁宣傳改善和增強性功能的作用。
3、廣告上須附有明顯統一的天藍色保健食品標志,其中報刊印刷品廣告中的保健食品標志,其直徑不得小於1厘米。
4、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抽檢後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將暫停其在轄區內發布廣告,經原抽檢部門或其上級部門再次抽查合格後,方可繼續發布。
5、印刷品廣告必須要以工商部門審批的內容發布,不得擅自修改、增加廣告內容,必須註明印刷品審批號。
6、保健食品產品上必須標注「保健食品」標識和保健食品批准文號 [衛食健字(年份)第xxx號] 或 [國食健字G(年份)XXXXX]。
保健品正確認知:
一、保健品首先不是葯品,能調理生理功能,但是對治療疾病效果不大。可以用來進行輔助治療。國家對保健食品的功能規定有27種,包括:增強免疫力功能;輔助降血脂功能;輔助降血糖功能;抗氧化功能;輔助改善記憶功能;緩解視疲勞功能;促進排鉛功能;清咽功能;輔助降血壓功能;改善睡眠功能;促進泌乳功能;
緩解體力疲勞功能;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對輻射危害有輔助保護功能;減肥功能;改善生長發育功能;增加骨密度功能;改善營養性貧血功能;對化學肝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祛痤瘡功能;;去黃褐斑功能;改善皮膚水份功能;改善皮膚油份功能;調節腸道菌群功能;促進消化功能;通便功能;對胃黏膜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
同時,在保健食品包裝標簽上不能含有或暗示具有治療作用。凡是超過上述27種保健功能范圍的宣傳都是違法的。
二、注意標志和批號。衛生部批準的保健食品預包裝食品容器上(食品標簽)應有衛生部對這一食品的批准文號和衛生部規定的保健食品標志。國產保健食品為:衛食健字第號,或者國食健字第號,進口保健食品:衛進食健字第號。
三、保健食品的標簽除與普通食品應有生產日期、保質期外,還應註明適宜人群,食用量及食用方法。
四、保健品不可以代替葯品。一種新葯品的面市,必須要有大量的臨床試驗,並通過國家葯品食品監督管理局審查批准;保健品沒有規定治療的作用,不需要經過臨床驗證,僅僅檢驗污染物、細菌等衛生指標,合格就可以上市銷售。
五、理性選擇保健品。每種保健品都有適宜的人群,選購時應該按照個人的差異,認真選擇,不能按照送禮習俗,胡亂的選擇,只買貴的,不買對的。
4、形容自己親自用過該保健品效果好成語
現身說法
xiàn shēn shuō fǎ
【解釋】佛教用語。指佛力廣大,能現出種種人相,向人說法。知現指以親身經歷和體驗為例來說明某種道理。
【出處】《愣嚴經》卷六:「我與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一:「亦於十方界中現身說法。」
【結構】連動式。
【用法】多用於佛教用語。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正音】說;道不能讀作「suō」。
【辨形】身;不能寫作「深」。
【近義詞】言傳身教
【反義詞】空談快意
【辨析】~和「言傳身教」都有以自版己作樣子說明道理的意思。~強調以自己的遭遇為例子;多用於講解;勸告;可用於各種各樣的人;包括犯過錯誤和罪行的人;「言傳身教」強調以言語和行動作示範;以自身的行動作榜樣;多用於教育方面;一般用於領導、長輩或其他受尊敬的人。
【例句】
(1)他~把道理講得深透極了;我們心服權口服。
(2)我們應該請已經改過自新的青年工人~;以他們的親身體會來教育其他犯有不同錯誤的青年工人。
5、為什麼年輕人普遍認為保健品都是騙人的呢
年輕人要工作、參與社會活動,基本都多少會接觸現代的營銷手段,知道什麼是真什麼有假。保健品行業最大的問題是誇大效果,誇張到騙人欺人程度!挑戰正常與不正常、合法與違法的界線。普遍如此,所以。。。不光是年輕人,有識之士都看得明白,不信你也可以留意身邊素質層次比較高的中老年人,她們就不太容易上當。
6、保健品命名新規實施違者將被嚴罰?
據媒體報道,國家食葯監管總局日前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保健食品監管工作的意見(徵求意見稿)》,目前要對保健食品進行嚴格監管, 其中包括,「保健食品應當明顯標注特殊標志,產品名稱不得以保健功能命名」。
在保健食品領域各種欺詐亂象頻發的背景下,明確「保健品不得以保健功能命名」,無疑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合理必要性。它能在「命名」這個源頭上有效預防、堵死經營者利用「保健功能」誤導欺詐消費者的空間,也能讓保健品「名副其實」,還原其食品的本來面目。
事實上,近年來,監管部門不斷強化對「保健食品命名」管理。如2015年8月國家食葯總局《關於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命名有關事項的公告》就曾明確,「總局不再批准以含有表述產品功能相關文字命名的保健食品」,「自2016年5月1日起,不得生產名稱中含有表述產品功能相關文字的保健食品」。很明顯,從「不再批准」到「不得生產」再到「不得以保健功能命名」,意味著,針對「保健食品命名」的管理正在變得日益嚴格。
為保健品「正名」,除了把好命名關,還要通過懲戒等手段把好市場末端。目前,對於誤導消費者的保健品經營者一般僅處以行政處罰,相關部門可考慮對累犯者適用「虛假廣告罪」、「詐騙罪」等刑罰。此外,目前遵照《食品安全法》,相關行為僅受到罰金處罰,但葯品、保健品相較於普通食品對人體的危害更甚,適當提高懲處標准,才能做到罰當其罪,最終實現以儆效尤,讓投機者不敢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