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繪本閱讀問答4:哪些繪本是關於換牙的
您好,關於您的問題,結合原書內容和新浪微博等網站資料,推薦如下:
1. 海邊的早晨
本書是繪本大師羅伯特﹒麥克洛斯基的凱迪克銀獎作品,講述了小姑娘賽爾因換牙引起的好奇與不安。那一天,在家裡、在海邊、在港口;妹妹、海鳥、小狗、火花塞……所有的事都與換牙扯到一起。焦慮、失望、期待、滿足……塞爾感受著成長帶來的煩惱與快樂。同時,作品還描寫了塞爾的父母借著換牙,在與孩子的交談中,自然而然地引入成長的話題。「人長大了,都要換掉乳牙。」「從今天起,你就是大姑娘了。」「大姑娘不能為一點小事哭鼻子。」漸漸地,塞爾的自我意識中,也感到自己長大了。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會有換牙的經歷,當這個時刻來臨,讓我們放慢生活節奏,像塞爾一家人那樣,慢條斯理地進行一次成長的對話,使孩子在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上,能夠同步、健康地成長。相對而言,繪本的篇幅較長,文字也比較多,但剛好符合彤此刻的心情,尤其是,彤的第一顆脫落的牙齒也沒有找到,所以彤津津有味的聽著媽媽從頭讀到尾,時不時還發出會心的一笑。
2. 我那顆搖晃的牙齒絕對絕對不能掉
一早,勞拉迎來了她的第一個掉牙日,她擔心得要命,怕成為沒有牙的沒牙佬。經歷過換牙的哥哥查理向妹妹講述了一翻道理,但勞拉堅持不能讓牙齒掉下來。正在這時,勞拉的朋友露絲來了,她帶來了一個關於換牙的秘密,讓勞拉知道有一個牙仙子在關心寶寶換牙的事情,露絲用牙仙子給的硬幣換來一個玩具小雞。這件事讓勞拉躍躍欲試,她也希望自己的牙齒快點掉下來,因為她要換一個玩具長頸鹿。牙齒掉下來的時候,勞拉興奮不已,沒想到的是和咱家彤寶一樣,牙丟了,滿地找牙的畫面,也和彤和相似極了。牙齒沒找到,哥哥查理告訴她做一個美夢,牙仙子也會來的。終於,勞拉得到了想要的玩具,不過,她和露絲還想要更多的玩具,結尾的時候,兩個小人還在尋找晃動的牙齒呢……。彤的另外一個下切牙已經晃動了,彤說:媽媽,我一定保管好這顆呀,我想用牙仙子的硬幣換一個吧啦小魔仙的音樂盒!
3. 一顆超級頑固的牙
塔比莎的一顆牙齒鬆了。爸爸說,如果把牙齒放在枕頭下面,牙齒小精靈就會把它收走,還會留下些錢。為了讓牙掉下來,塔比莎嘗試了各種辦法,跳舞、在蹦床上蹦,甚至用上了超黏的泡泡糖,可牙齒就是不掉下來。塔比莎非常沮喪,覺得牙齒小精靈肯定不會來了,可是結果真是出人意料……。雖然順媽手裡已經收了這本書,但媽媽覺得收回來還是很值得的,彤正計劃從明天開始把這些書帶到幼兒園去分享,如果寶貝們提前分享過了把換牙描寫得輕松又有趣的繪本,那麼在換牙的時候,那種恐懼、擔心就少多了吧。
以上答案僅作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杭州圖書館
2、用一本繪本告訴孩子牙疼,看牙醫是怎麼回事
推薦《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內容簡介: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相信看牙醫不僅是孩子,也是大人的惡夢,當我們牙疼時,常自我掙扎:如不去看醫生,得忍受令人痛不欲生的牙疼;如果去看醫生,又得承受躺在牙醫上的痛苦折磨。當我們把看牙醫當作一件可怕的經驗時,從來沒人想過牙醫也有他看病人的痛苦掙扎;他每天除了要看那些可怕的蛀牙之外,還得忍受病人的慘叫。五味太郎以詼諧的對比文字,在書中幽默的刻畫出病人和牙醫對立的矛盾心理。本書主題鮮明、畫面富童趣,是一本令人會心一笑的心理圖畫書。
日本作家五味太郎編繪的圖畫書《鱷魚怕怕牙醫怕怕》以絕妙的構思,展示了極高的美學素養。鱷魚牙疼去看牙醫,猶如一個幼兒對醫生充滿懼怕。而以常人面目出現的牙醫對這樣一個特殊的病人,內心同樣滿是恐懼。作品中除了生動的繪畫外,文字部分全是鱷魚與牙醫的心理活動,以完全一致的心理活動來刻畫人物、展開情節,既展示了兩個不同角色此時此地的真實心情,又造成了故事講述結構上樸拙而又奇巧的美學效果。據有關資料介紹,五味太郎在圖畫書的創作中,總是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投入作品的構思之中,他會用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來構思一個作品。因此,他的作品如《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鯨魚》等,在構思和美學形態上,總是具有一種別出心裁的獨創性和出人意料的審美效果。
3、繪本蛀牙別找我教案
爸爸媽媽總是在提醒我們要少吃零食,不然就會蛀牙。可是我們的小朋友老是控制不住自己,這時,身為爸爸媽媽的我們該怎麼做?別著急,來聽聽蔡鵬珍老師給我們帶來繪本故事《蛀牙別找我》。
點心、果汁、棒棒糖里含有糖分,留在嘴裡會變成酸,會腐蝕牙齒,出現牙洞。那是不是不吃這些就不會蛀牙呢?僅僅是這樣也不行,因為如果我們偏食,牙齒就會缺少足夠的營養,就長不出結實的牙齒,我們的牙齒就會變脆弱,或是長出有牙洞的牙齒。所以,小朋友們要想使我們的牙齒更加結實,在平時就要少吃零食,不挑食,勤刷牙,養成好習慣,做自己的「健康小衛士」啦!
《蛀牙別找我》是科學繪本系列身體有個小秘密中其中的一本。本系列的書專門針對幼兒園的孩子會對自己的身體充滿好奇,不停地問「為什麼」,如果不了解這些身體的小秘密,他們往往會做出一些有害身體健康的行為,比如使勁摳肚臍、揭傷口的痂、不刷牙、挑食偏食等的行為進行講故事教育。讓我們的爸爸媽媽在故事中向孩子解釋生活中一些基本常識。
4、大班繪本《誰是蛀牙的朋友》教案
目標:
1、理解圖書的大概內容,並能大膽地用語言表達出來。
2、懂得要愛護自己的牙齒,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好習慣。
活動准備:
1、牙刷和杯子
2、錄像《豆豆的牙齒》
3、ppt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今天啊,我們小四班有個小客人,是誰呀?(出示圖片一)
幼兒回答:貓,老鼠(醫生)
2、師:小老鼠在哪裡啊?(早貓的頭上)看來啊,小老鼠和毛醫生肯定是非常要好的好朋友。那它們兩個是怎樣認識成為好朋友的呢?(它們兩個是互相看牙齒認識的)
3、師:它們兩個是做什麼工作的呀?(看牙齒的)那是什麼醫生?(牙齒醫生)那牙齒醫生專門做什麼的呀?(拔牙的、看牙齒的)那今天我們講的故事叫《牙醫有蛀牙》。(出示圖片二)
二、欣賞圖片三
1、師:那小老鼠怎麼會有蛀牙的呀?(吃冰激凌)
總結:小老鼠吃了它最愛吃的冰激凌才有了蛀牙,而且吃了一口冰激淋就牙齒疼。
三、欣賞圖片四
1、師:那小老鼠有了蛀牙後是怎麼樣做的呢?(准備找貓醫生)准備找貓醫生干什麼?(拔牙)(找到貓貓診所拔牙)
2、師:看小老鼠的表情怎麼樣?(很害怕)一起學學。
3、師:雖然小老鼠很害怕,那有沒有哭呀?那小老鼠怎麼樣啊?(勇敢)那我們一起表揚一下它吧。
4、那我們小朋友去看牙醫生,我們應該怎麼樣?(勇敢)看來小四班的小朋友都是勇敢的孩子。
四、欣賞視頻
1、師:今天啊,我們班又來了以為豆豆,他也有蛀牙,但是他沒有你們這么勇敢,我們來一起看看他怎麼了?
2、師:豆豆的牙怎麼拉?有了牙病菌要怎麼樣啊?(刷牙)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小朋友要飯後漱口,睡前刷牙,那樣才能把牙病菌刷掉,那我們的牙齒就不會疼了。小朋友如果我們天天刷牙,牙齒長的白白的,我們的牙齒以後就不疼了哦!
5、家長帶孩子「看牙」,哭鬧怎麼辦?
我身邊有很多朋友常跟我抱怨,現在孩子吃的東西都太甜了,麵包、餅干、飲料,都甜的不要不要的了,牙能好嗎?有空領孩子去醫院看看吧。這可能說出了很多家長的心聲,可是領孩子去看過牙,真有點打怵。這里就提出一個現實的問題:帶小孩看牙都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1、首先,來看牙前家長要做好孩子的心理輔導。看牙,連大人都怕,別說孩子了。在臨床工作中,還真有一些比較配合聽話的孩子,細研究往往是家長「很聰明」,方法對路。來之前,已經給孩子預熱了很久,給孩子買了講牙齒的繪本,講了看牙的故事,甚至領孩子看了自己是如何看牙的。孩子的世界是很天真的,您和孩子說,天天吃好吃的,牙里可能長小蟲子了,去醫院讓醫生看看,把小蟲子抓出來,牙就不會疼了,這么說孩子都能接受。但是您如果平日里就和孩子說「叫你吃糖,叫你不刷牙,等牙壞了去醫院治,去醫院拔掉,老疼了」,那麼孩子來看牙十有八九是不配合的,這就是心理干預沒有做好,是十分不明智的做法。
2、其次,來了醫院您要合理預約掛號。網上預約或電話預約。這樣就可以避開就診高峰時間,減輕孩子候診時間,孩子等待的時間長了,就診的時候難免有抵觸的情緒。
3、那麼,誰陪孩子來看牙呢?我們建議孩子的父母陪同孩子來看牙,如果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那麼要徵得父母的同意,就是千萬不要全家總動員,齊上陣。臨床經常遇到一個孩子來看牙,一下子來四五位家長的,可能孩子牙特別疼,或者受外傷了很嚴重,家長的心情我們是理解的,但是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大夫實在不知道應該聽誰的、解答誰的好,其他的家長可以等在候診區,派一名有決斷力的家長,聽大夫詳細的介紹病情和解決辦法,有必要時再大家一起商議。對於低齡不配合的患兒,可以兩名家長陪同,幫助固定住患兒,更好地進行治療。
孩子已經看上牙了,要注意什麼呢?您要和大夫表達您首要給孩子解決的問題,是做個口腔保健呢還是孩子吵吵哪個牙疼了,大夫好有的放矢,重點檢查。又要提到上面陪同的問題,如果家長太多,可能會碰到診療區的器械,影響大夫的操作,護士護理也不方便,對治療和孩子都是不利的。可能家長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趁這次來看病都想問,那麼在大夫進行治療前最好都問清楚,大夫治療時再問這問那,可能會影響治療。
如果需要輔助診斷或者確診病情,大夫會建議拍攝X線片,要相信大夫的專業素養。如果有必要或者必須注射麻葯要聽大夫的建議,大家都希望孩子在無痛的環境下完成治療,避免因為留下不好的印象、孩子下次不肯來的情況,覺得「麻葯可能傷腦子,使孩子變笨」是沒有科學道理的。治療時請不要拍照攝像,治療後大夫交代的注意事項更要聽清,復診時間要記牢,按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