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的最好鍛煉方法是什麼?
你好,頸椎病聽起來好像是個平常的病,但實際上頸椎連接著身體的各個機能。動一發而牽全身用來形容頸椎是最好不過的了,所以一定要重視,醫生開的頸復康顆粒最好是按時吃。另外,頸椎病的最好鍛煉方法說起來有不少,比如游泳、放風箏、打羽毛球、頸椎保健操等等。但是,椎動脈型頸椎病通常不建議體育鍛煉。因為這類型頸椎病是由於頸動脈受壓或刺激而引起其供血不足所致的,在鍛煉時若不加註意,進行劇烈的旋轉練習等等,有可能引起大腦暫時性供血不足,導致暈厥。可以多多休息,另外試試每天熱水袋熱敷一下頸椎,對於改善症狀有好處。
2、治頸椎病最好的療效是什麼
治療方法:1、日常保健:睡覺時枕頭不要過高或過低,以頸部平直為宜(枕高8—10公分),質地應松軟;不要躺著看書、看電視;避免長時間低頭工作,伏案工作者,最好每2—3小時到戶外活動15—20分鍾,或做頸保健操,但禁劇烈活動;注意頸部保暖,避免風扇、空調直吹;乘車或運動時注意頸部保護,避免急拐彎、急煞車或突然轉頸。
2、葯物治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止痛消炎、神經營養、活血化瘀等葯物。
3、物理治療:包括牽引、按摩、理療等,均需在有條件的正規醫院進行。
4、手術治療:對於症狀較重、保守治療無效的病人需要手術治療;脊髓型保守治療很少有效,盡管早期症狀較輕,一經明確診斷,也應盡早手術。
5、頸托和圍領:主要用以限制頸椎過度活動,而病人行動不受影響。目前有一種充氣型頸椎牽引器,除固定頸椎外,還有一定的牽引作用。
3、如何鍛煉對頸椎最好?
1、在床的邊緣躺下,使得頭部略微伸出,讓頸椎處於自然伸直狀態,持續一段時間感到酸痛後,休息5分鍾,繼續,持續3次。
2、自然躺在床上,雙腿彎曲,發力,感覺到頸部承受力量後放鬆,重復,直到感覺到頸部得到放鬆。
3、臉朝下躺下,用腹部的力量固定身子,四肢與頭部用力向上伸展,直到出現肌肉酸痛,停止用力,休息後繼續
4、身體打直,盡量將上半身彎曲,然後挺起背部,讓頭部盡量往後伸,直到頸椎肌肉明顯放鬆
5、自然坐著,頭部頸椎打直,使頸椎向後用力,感覺到輕微疼痛後,再反向用力,持續3次
6、挺胸站立,將兩手背與腦後,左右用力拉伸,直到頸椎放鬆
(3)治頸椎病最好的保健操擴展資料
養成良好姿勢
主要強調的是坐姿和卧姿。坐著的時候,臀部要充分接觸椅面,雙肩後展,脊柱正直,兩足著地。寫字時頭部略微前傾,兩肩之間的連線與桌緣平行,前胸不受壓迫,使頭、頸、肩、胸保持微微綳緊的正常生理曲線。
將桌椅高度調到與自己身高比例合適的最佳狀態,避免頭頸部過度後仰或過度前屈,以減輕長時間端坐引起的疲勞。睡眠的時候,要選好枕頭,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枕為佳,有利於保持頸椎前凸的生理體位。
睡時以右側卧為宜,側卧時自耳到同側的肩外緣的高度,以保持頸部的固有位置。枕頭軟硬要適中、床具更要慎重選擇,選擇一張有效分區承托孩子七個部位的床墊能有效讓您孩子的骨骼得到充分的舒展,更能有效抑制駝背的發生。
注重飲食補鈣
青少年每天要攝入800-1000毫克鈣,才能保證骨骼的正常代謝,獲得理想的骨鈣峰值。應常吃牛奶、蛋類、禽肉、魚類、大豆及豆製品等含優質蛋白質和鈣豐富的食物,每天食用40克大豆蛋白,80克優質蛋白質,1000毫克左右鈣,可顯著增加骨密度,預防脊椎病。
適度曬太陽
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離不開維生素D,而陽光中的紫外線可幫助皮膚內7-脫氫膽固醇合成維生素D,促進機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每天適度曬曬太陽,可預防骨質疏鬆。
放鬆活動
中小學生低頭學習20分鍾,需抬頭仰視2-3分鍾;伏案學習30-40分鍾,要起來走一走;學習1-2小時左右,可向左右轉動頭頸部數次,轉動時應輕柔、緩慢,以達到該方向的最大運動范圍為准。
也可利用兩張桌子,兩手撐於桌面,兩足騰空,頭往後仰,堅持5秒鍾,重復3-5次。有利於對脊椎的保健。
經常聳肩
正確的聳肩方法是,頭要正直,挺胸拔頸,兩臂垂直於體側,然後兩肩同時盡量向上聳起,停1秒鍾,再將兩肩用力下沉。一聳一沉為1次,每天做100-120次。這種簡單的聳肩活動,可起到按摩頸椎,促使頸肩部血流暢通的舒筋活血作用。
時常拍打肩膀
自己左手握拳拍右肩膀,右手握拳拍左肩膀,連續拍打二十幾下。拍肩時的震動和刺激,可使肩頸肌得到松緩,消除對神經根的壓迫,解除酸痛不適等症狀。
4、什麼運動對頸椎病非常有利.?
輕度頸椎病最好的運動就是緩慢的各方向活動頸椎,嚴重頸椎病不建議增加運動,可能會加重頸椎損傷
我是馬鵬程醫生,出生於四代中醫世家,有什麼不懂醫療問題,可以咨詢我,關注我。
5、適合頸椎病保健操有哪些
頸椎保健操:
一.往後觀望:病人站立,雙手叉腰,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眼平視,頭頸部反復向左及右旋轉。活動范圍自小而大,但不要強求過大地增加幅度,次數也不要太多,一般20-30次即可。對已經患有椎動脈型頸椎病者不宜做此鍛煉,否則,可引起跌倒。
二.與頸爭力:病人站立,雙手叉腰,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自然直立。反復做抬頭看天,低頭看地活動。練習時,胸部應保持不動,抬頭時應盡量上抬,以能看到頭頂上方的物體為宜;低頭時,下頜盡量內收。動作幅度由小及大,由慢到快,以病人能忍受為度。
三.前伸探海:病人站立,雙手叉腰,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頭頸前伸並側轉,窺探前下方,猶如向海底窺探物體一樣,左右交替,反復進行。在練習時動作要自然、連貫、和緩,頭頸始終保持前屈位。
四.頸項側彎:病人站立,雙手叉腰,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分別作頸椎左右交替的頸椎側彎活動,往返20-30次。
五.金獅搖頭:病人站立,雙手叉腰,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頭頸先按順時針方向環繞數周,再按逆時針方向環繞數周,或兩種方向交替進行。搖頭的速度不能快,動作不能大,以免發生跌倒。
6、經常做什麼動作可以治療頸椎病
雙手盡量向兩側展開,用頭部在空中反復畫米字,是楷書、隸書、行書不論,可自由發揮。回家一練馬上被家人笑稱:王八點頭操
也可以試「白領操」:保持「正襟危坐」的坐姿,即上半身應該垂直於座椅,大腿接近水平放置,腳底板以平放為佳。在此基礎上,將椅子拉向桌緣,盡量將腰背緊貼並倚靠椅背,這樣可降低腰椎間盤的內壓,使腰、背、腰骶部的肌肉不至於疲勞。然後,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轉動頭部(注意,患有頸椎病不能旋轉,只能前後左右活動,以防加重病情),再交替拉扯雙臂,然後上身向後仰,再彎腰向下,盡量做到以手碰地。
我很建議回家做做瑜珈,效果好!
7、頸椎間盤突出怎麼做保健操治療?
頸椎間盤突出的保健操:
1、遠道點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側、小腿外側尋找壓痛點。於此反應點施點穴按摩。
2、擦掌摩腰:將兩手掌合並擦熱,隨即雙手磨擦腰部,可上知下方向擦動,作五十次。
3、掐捏踝筋:兩手變替掐捏足踝後大筋。
4、用拇、食指掐揉人中穴。
5、提揉兩耳;用手提拉雙耳,然後搓揉,待耳發熱為止。每日可自行施術一次。手法由輕漸重,以能忍耐為度。依法施道術,一般1-2月即可見效。
6、頸部運動:頭向前傾十次,向後仰十次,向左傾十次,向右傾十次。然後緩慢搖頭,左轉十次,右轉十次。
7、搖動上肢:左臂搖動二十次,再右臂搖動二十次。
8、抓空練指;兩臂平伸,雙手五指作屈伸運動,可作五十次 頸椎間盤突出。
9、局部按摩:可於頸部、大椎穴、風池穴附近尋找壓痛點、硬結點或肌肉綳緊處,在這些反應點上進行版揉按、推掐。
專家提醒廣大頸椎間盤突出患者,在做任何運動包括上述保健操在內,一定要特別注意自身安全,否則就失去頸椎間盤突出保健的意義了,前期可以採取[頸椎.方世醫貼]調理,嚴重的患者是建議手術權的。最後祝願大家早日擺脫頸椎間盤突出的困擾。
8、哪些運動可以防治頸椎病?
運動不僅可以健身、減肥,還可以防治頸椎病,相信大家對於頸椎病都很熟悉,尤其是久坐一族們更加清楚,頸椎病的發病原因有很多,因此生活中很多人都受之困擾,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可以防治頸椎病的運動。 「肌肉疲勞型」頸椎病在白領中最常見 據何二興介紹,一般被診斷為頸椎勞損性疾病的病人,雖然都是表現為脖子痛,但具體來講也有不同的類型: 第一類屬於頸部肌肉疲勞型,發病原因多是由於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久坐少動,或者長時間姿勢不當引起的頸部肌肉疲勞和緊張。 第二類屬於韌帶損傷型,是頸部韌帶受到外力拉扯而導致損傷,這種情況下患者會感覺頸部某個部位如刀割般疼痛。 第三類屬於椎間盤疾病,包括椎間盤勞損、老化或者退行性病變。椎間盤相當於一個微動關節,是由透明軟骨板、纖維環和髓核組成,分布在脊椎骨間。如果長期姿勢不當或者受到外力拉扯,纖維環破裂,髓核從破裂處脫出,壓迫頸椎神經,就會患上此病。患椎間盤疾病的病人通常感覺疼痛源比較深入,范圍大,疼痛呈放射狀。 第四類屬於頸椎骨勞損,這是最嚴重的類型,屬於骨頭性病損,嚴重者是需要施行手術治療的。 以上幾種頸椎勞損性疾病,程度由輕及重,通常第一類即「肌肉疲勞型」的頸椎病勞損在年輕白領群中最為常見。這類患者一般如果及時休息和調整姿勢,身體會自行調節和恢復,一兩天疼痛就會有所減輕。但如果是後面三種類型的頸椎疾病,就必須前往醫院採取相關的治療方法。如果不及時採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不但會延誤治療,甚至會加重病情。 別隨意選擇網路上流傳的「頸椎操」 何二興說,正是由於現在頸椎病逐漸演變成年輕人中的「流行病」,網上流傳的各種防止頸椎病的「保健操」、「頸椎操」也是五花八門。出於「從眾」心理,目前很多頸椎病患者,經常不顧自己的病情,隨意選擇「自行療法」——「米字操」不行,就換換枕頭;換枕頭不行,又試試爬行療法;再不行,練瑜伽……結果,病情越來越嚴重。 「現在網路發達,良莠不齊的網路資訊向患者傳遞了很多不正確的健康知識。而很多患者對頸椎疾病也只是一知半解。」何二興說,「頸部除了支撐和轉動,並沒有承擔其他的運動功能,所以人類的頸部肌肉是比較纖弱的,尤其是不適合過強鍛煉和一些猛烈性的動作。所以,網上有些頸椎操教人猛烈地甩頭來增加靈活性,比如甩頭操,或者太頻繁地轉動頭部,比如360度轉頭,或者大幅度動動頭部,比如米字操,都是非常不恰當的。」 何二興特別指出,現在很多人希望通過練瑜伽來緩解頸椎問題,但頸椎病患者練瑜伽也是需要特別注意的,輕柔型、緩慢型的動作的確可以幫助放鬆頸部肌肉,但不能太大幅度地拉伸頸部,要注意自己的極限所在,一不留神會使本來有損傷的頸肌雪上加霜。 建議:利用欄桿桌子等進行俯卧撐練習 何二興說,要徹底根治頸椎疾病,首先要弄清楚病因所在,對症才能下葯。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在地鐵上一直低著頭玩手機發微博,或躺在床上玩Ipad、看電影,這些習慣都容易造成頸部肌肉使用過度,引起疼痛。 「要防治輕度頸椎疾病,首先要做好日常保健,例如及時改變長期伏案、長期抬頭或躺、半卧在床上閱讀的習慣。」他說,另外,患者也應該根據自身的體能情況選擇保健方式。體能較強的、年輕力壯的患者可以選擇俯卧撐、蛙泳等運動來強化頸部肌肉;體能較弱的患者則可以選擇半俯卧撐,即利用欄桿、桌子等物件進行45度至60度的俯卧撐練習。 何二興介紹,當人的身體處於俯卧狀態,頸部需要承受的力量是站立時的幾十甚至一百多倍,所以平時多做俯卧運動可以鍛煉頸部肌肉,防止頸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