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輕人需要什麼保健品呢!!
你能關注自己的健康是件好事,值得肯定。現在有一大部份人從來不百關心自己的健康的。所以才出現「很多人不是死於度疾病,而是死於無知」的說法。
你首先得注意飲食,多了解什麼東西要少吃或不吃(比如十大垃圾食品),葷素搭配要合理,吃好早餐。平問時在睡答眠、心情、運動、呼吸多注意就好了。
當然如果經濟允許還是可以適量補充的,因為畢竟現代的種植、保養食物的方式發生改變,令到食物很多營養流失或增加內了有害的物質,所以天容然的營養食品來補充食物中缺乏的維生素與礦物質也是有必要的。
2、葯品和保健品的區別
葯品和保健品的區別
2008年08月25日
星期一
13:35
葯品是用於疾病的治療、診斷和預防的。葯品的作用就是治病救人,它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保健品顧名思義,就是用來保健和輔助治療用的。兩者之間有著明顯的區別。但是有的產品如維生素、礦物質元素類產品有的是葯品,有的卻是保健品。那麼,應該如何看待同一產品的葯品和保健品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區別:
1.
定義不同
葯品的定義:具有葯品人基本特徵(葯品有選擇性、適應症、不適應症、禁忌症、毒副反應)。葯品有劑量、療效、療程及用葯注意事項的限制,並應在醫生監督指導下使用;葯品是用於疾病的治療、診斷和預防的。葯品的作用是治病救人,它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使用對象是病人。//
保健品的定義:衛生部《
保健食品管理辦法
》規定:保健品是指表明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食品。
2.
原料不同
葯品的選材多以化學合成元素為主。//
保健品的選材一般以天然植物為材料,不以化學合成為主料。
3.
適用人群
葯品:適用范圍比較狹窄,只適宜疾病類人群服用。//
保健品:適用范圍比較全面,
適宜市中心各類
人群服用。
4.
葯品的生產及其配方的組成、生產能力和技術條件都要經過國家有關部門嚴格審查並通過葯理、病理和病毒的嚴格檢查和多年的臨床觀察,經過有關部門鑒定批准後,方可投入市場。而保健品只是用來保健和輔助治療用的。不須經過醫院臨床實驗等便可投入市場。這樣,屬於葯品的必然具有確切的療效和適應症,不良反應明確。而屬於食品的則沒有這個過程,沒有明確的治療作用。
5.
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不同。作為葯品維生素類產品(葯字型大小),必須在制葯廠生產,而國家葯品食品監督管理局對制葯廠的葯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求是很高的,比如空氣的清潔度,無菌的標准,原料的質量等,目前,要求所有的制葯都要達到GMP標准(葯品生產質量規范);而作為食品的維生素類產品(食字型大小),則可以在食品廠生產,其生產過程的標准要比葯品的生產標准低。
6.
療效方面的區別。作為葯品,一定經過大量的臨床驗證,並通過國家葯品食品監督管理局審查批准,有嚴格的適應症,可以用來治療疾病有一定療效;而作為食品的保健品,則沒有治療的作用,不需要經過臨床驗證,僅僅檢驗污染物、細菌等衛生指標,合格就可以上市銷售。
7.
說明書和廣告宣傳不同。作為葯品,一定要經過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詳細的使用說明書,適應症、注意事項、不良反應,十分嚴謹;而作為食品的保健品的說明書不會有這樣詳細、嚴格,尤其是保健食品的廣告宣傳任意性很大,有很多空子可鑽,消費者容易被誤導。
所以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為了確保安全,最好選擇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SFDA)批準的標有「OTC」(非處方葯)字樣的葯品,在購買時看看是否附有詳細說明書。因為國家食品和葯品監督管理局明文規定葯品劑量、用法和儲藏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不可缺的。在服用屬於葯品(葯字型大小)的保健品前必須仔細閱讀說明書,要按推薦劑量服用,不要超劑量服用。盲目服用混淆於普通食品中的高劑量保健品很容易導致過量使用引起不良反應,所以選用產品必須慎之又慎,決不能掉以輕心。
以上內容來源
http://hi.baidu.com/217666883/blog/item/54fb8d124ea3a4866438dbb4.html
3、長期大量吃保健食品有什麼副作用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投資日益增加,經常服用保健品大有人在。然而,越來越多的臨床病症已經證實,濫服保健品成為造成新疾病的根源之一,切不可掉以輕心。
氨基酸是現今比較時髦的營養葯,對於不能進食的危重病人, 長期蛋白質缺乏,造成營養不良的人,大都需要氨基酸的幫助,以度危難。但不可隨意使用,以防它所產生的有毒物質--氨來傷人。如有些肝腎功能不佳的病人,濫用氨基酸,可導致肝昏迷,尿毒症的發生。
維生素,是身體內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它既是葯,也是營養保健品。因此,一些人就以為維生素類葯安全、多服有益無害,其實並非如此。
例如維生素A是防治夜盲症的良葯,但長期大量服用,就會7a64e78988e69d833133333534出現毛發枯乾或脫落、食慾不振、四肢痛、頭痛和惡心嘔吐等中毒症狀。
維生素C是治療壞血病的,也可用於預防感冒、老年保健等。但大劑量服用後,在腎臟易形成草酸鹽結石;在胃腸道,能引起惡心及腹痛,在與許多其他葯同用時,還會影響其他葯的療效。
就目前公認的有抗衰老作用的維生素E,大量服用也能引起血栓靜脈炎和眼球晶狀體損害;還能影響人體白細胞的殺菌能力,對內分泌、心血管、血糖都有--定的影響。
人參蜂皇漿為滋補養身之品。然而,服用人參蜂皇漿,如果只想強身健體,增智延年,而無疾病適應症,則屬濫用,必將產生不良後果。例如,小孩服用本品後,除了換得一個假性性早熟外,並無其他收益。
4、保健品如何選擇?
5、gnc保健品100mg什麼意思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100毫克
mg是毫克額意思。
GNC(健安喜)是國內很少的幾家純國外原裝進口的產品,我知道的還有加拿大的健美生和芬蘭的漢諾金都是純進口。還有一些企業也說自己的是進口,可是業內人一看抄就知道是假的不是分裝的就是純國產的去國外溜達一襲圈再發回來而已
這種原裝進口產品一般沒有我國保健食品的批號(也就是藍帽子標志),通常是以食品來賣(批個號的成本太高10-30萬一個),但GNC正在辦理保健食品批號(是不是辦下來了我不清楚),一般這些產品的標簽上不會有中文,是全部的外文,到中國來會做一個不幹膠類的漢化標簽貼上就可以賣了。GNC在中國是有賣的,北京的兩個做GNC的代理商我也和他們吃過飯。GNC本身確實是一個好產品,可是真貴啊!!
望採納,謝謝
6、年輕人吃什麼保健品可以提高免疫力
生活規律,均衡飲食,加強運動,愉快心情就可以提高免疫力。也可以常用黃芪,枸杞什麼的泡水喝。
7、有誰能告訴我量健的保健品是不是真的像他們所說的那麼好?
有關部門為什麼就不去管管呢,社會的毒瘤
8、什麼是真正的保健食品
從產品界面看,目前市場上有一大類既不是保健品也不是普通食品的產品存在,這樣的產品在法律定位上不清晰,因此監管處於真空狀態,對這類產品是該鼓勵還是該控制,目前也沒有明確的說法。
近日,「黃金大米」人體實驗事件引發軒然大波,88歲中葯葯理學專家、工程院院士李連達就「黃金大米」事件接受采訪時稱,「試驗中的『黃金大米』不是葯品,也不是普通食品,應屬保健食品范疇,可定為『強化食品』……」,李院士的這一說法招來一片罵聲。在此,我們暫且放下對「黃金大米」是否是保健食品的探討,首先要深思的是社會大眾甚至是專業人士對「保健食品」定義的認知。
中葯葯理學專家、工程院院士把轉基因大米稱為保健食品,社會大眾對保健食品的認知更是五花八門,在微博上用「保健食品」四個字檢索,不難發現這些觀點:紅糖一直是大眾喜愛的養生保健食品,紅糖具有化淤散寒、暖胃健脾、緩解疼痛的功效,且富含豐富的鈣、鐵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大晚上的吃著西芹百合白果等配料……都是有益女性的保健食品;【最牛的六種保健食品】第一綠茶;第二紅葡萄酒;第三豆漿;第四酸奶;第五骨頭湯;第六蘑菇湯;中醫認為,生食蓮藕能涼血散淤,熟食能益腎補心,滋陰養血,可補五臟之虛,強身健體,補血,養血,是秋季絕佳的保健食品;驢屬草食類動物,驢肉細嫩鮮美,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
或許保健食品規則制定者或行業專家看到這會不以為然,笑稱他們不懂保健食品。但是,根據當前尚遵循的《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辦法(試行)》(2005年4月30日頒布局令第19號)之規定,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的出台是「為規范保健食品的注冊行為,保證保健食品的質量,保障人體食用安全」,並沒有規定注冊的才是保健食品,未注冊的就不是保健食品,據此我們不能輕易下結論說李院士是錯的,社會大眾是錯的。但眾所周知,《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在起草過程中,其中一個主要的爭論焦點就是什麼是保健食品,如果《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對保健食品的定義不重視社會公眾對「保健食品」的普遍認知,只能說是「鴕鳥心態」,這將為今後的普法自設障礙,更無利於行業規范。
保健食品行業還面臨四大頑症:違法添加、違法宣稱、非法營銷和地下窩點。這四大頑症在各省市的監管過程中都普遍存在。
9、保健品有用么
10、國內比較好的保健品品牌有哪些?
總感覺現在國內的人被宣傳媒介忽悠的都神經質了!好好的人弄得不人不鬼的!唉!有人會告訴你的!最好的保健品就是水啊!喝對了水,按時用水!你的身體再進行適量運動相信一定非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