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後心理恢復,媽媽們該如何做好
夫妻之間相互理解和幫助,三人世界裡的愛情細水長流,新媽媽就不會受到心理問題的困擾
2、新媽媽產後如何進行心理護理?
招數一:創造健康的產後恢復環境
當你從醫院回家時,要限制人來看你。關掉你的電話,為自己創造一個安靜、閑適、健康的休養環境。
招數二:適度運動保持快樂心情
做適量的家務勞動和體育鍛煉。這不僅能夠轉移注意力,不再將注意力集中在寶貝或者煩心的事情上,更是可以使體內自發產生快樂元素,使媽咪的心情從內而外地快樂起來。
不要用傳統的方式對待新媽咪——不能下地、不能出門、不能幹活、連電視也不能看,這些都會使新媽咪越發地感覺到生活乏味單調,加劇抑鬱情緒。
招數三:珍惜每一個睡眠機會
媽咪要學會創造各種條件,讓自己睡個覺。有時候,即便半個小時的睡眠也能給你帶來好心情!當寶貝安然入睡時,媽咪不要去洗洗涮涮,而要抓緊時間睡睡,哪怕是閉目養神呢。這時候千萬要記住關掉你的電話,不要讓它驚擾了媽咪寶貝的好覺。
3、怎樣讓產婦保持最佳心理狀態?
分娩是一種自然生理過程,多數產婦能夠順利完成,少數則發生難產。孕婦的心理狀態對產痛及產力影響極大。有的婦女在分娩時可以毫無痛苦,有的則痛苦非凡,臨產時轉輾不安,大吵大鬧。有的不願進食,以致精疲力竭,最後影響產力而使產程延長。這種個體差異和婦女妊娠過程中聽的到關於分娩的種種傳說而形成的一種觀念有關。
情緒是人體對各種自然和社會環境的刺激所做出的相應反應。以初產婦而言,妊娠、分娩、產褥是一種初次經歷,如果從確定早孕後即能定期接受產前咨詢門診有關孕期保健的指導,使情緒維持在正常的狀態,多數孕婦可以消除顧慮,順利地完成分娩。即或有妊娠並發症或難產預兆,如果醫師能熱情地關懷孕婦,坦率而中肯地告訴孕婦本人此次妊娠可能發生的最終結果(難產、施行剖宮產),由於事先有了思想准備,她們就能滿懷信心地期待未來的嬰兒降生。反之如果孕婦聽信有關分娩的種種恐怖言論,如產痛、手術產、產程延長、胎兒畸形等,加之孕期又不接受衛生保健指導,必然缺乏處理或擺脫恐怖情境或事物的力量。
此外孕婦在性格上的被動性、依賴性、憂郁和缺乏信心狀態在妊娠晚期表現得更為突出,醫師和親屬在此關鍵時刻更應倍加關懷她們。孕婦必須盡早接受孕期保健教育,進行產前檢查,及時防治妊娠並發症,並學會自我訓練、自我控制。在農村,首先解決的問題是破除有關妊娠、分娩的各種迷信、恐怖甚至荒誕離奇的傳說以及各種不科學的處理方法加給孕婦心理上的壓力,這會造成孕婦忽視產前檢查胎位的重要性和積極防治妊娠並發症。
要想順利生出一個健康的小寶寶,在分娩前產婦一定要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要建立起信心,要知道,只有經歷了分娩的痛苦,才能充分體會母親的偉大;並盡可能保持心情舒暢,放鬆自己。拋棄過多的顧慮,聽醫生和護士的話,這樣才能順利地成為一名母親。
4、產後抑鬱不及時的做心理疏通會什麼樣子?真的很可怕嗎?
以現在的社會狀況來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在生活中也會經常遇到一些怪異的事件。導致這些事件發生的原因,大多數來自於自己,所以我們也需要多加註意。也是對於產後的女人來說,就很容易患著一些各種各樣的疾病。據我了解,30%的產後女人都會患有抑鬱症,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件我們一定要多加重視起來。
當然,當自己患上產後抑鬱症之後如果得到及時的疏通,那麼就能夠得到非常不錯的緩解效果。即使做心理疏通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加重病情,會影響自己的一生。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防範,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分享,相信會對您有所幫助:
1、保持好自身的心態。
想要阻止抑鬱症來「打擾」自己,那麼保持好自身的心態就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大多數產後女人患得抑鬱症的主要原因就是來自於情緒所影響,每天保持好自身的心態,多和家人聊聊天,這樣大大降低患者抑鬱症的概率。
2、產後抑鬱症的危害。
很多產後的女人都不會重視自己的身體狀況,那麼抑鬱症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疾病,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不僅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還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抑鬱症比較嚴重的話很有可能轉變為精神症,一定要多加註意。
產後女人的身體狀況非常虛弱,在修復的這段時間內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但只需要用心的呵護照顧,就不會擔心這方面的問題。
5、產後什麼情況下會有心理問題
產後精神障礙產生因素與預防
產後精神障礙是什麼,北京寶島婦產醫院專家說,是指在產後6周內發生各種精神障礙的總稱。對此是否為獨立疾病單元,意見不一,占精神病院住院的女性病例中的2%~8%。可見產後精神障礙的發病率還是不低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引起的呢?孕媽媽們要如何來預防這個疾病呢。
產後精神障礙有心理與社會因素兩方面
①產前不良性格的影響;②妊娠期的影響因素;③孕期及產後的負性生活事件越多,患產後精神障礙的可能性越大;④分娩期的影響因素:孕婦對不同的分娩方式存在不同的擔憂,剖宮產和自然分娩相比較,剖宮產對心理影響較大等均可導致軀體和心理的應激增強,進而促發各種產後精神障礙的發生[1]。⑤傳統習慣的影響:我國的傳統習慣「坐月子」,生活范圍變小,猶如被關禁閉一般,易使產婦產生厭煩、焦躁、易激惹的不良情緒反應。⑥社會支持系統的影響,均構成產後精神障礙的促發因素。
預防
做好產前保健工作,對孕婦及家人進行宣教,使其正確認識妊娠、分娩生理,幫助產婦了解分娩的過程,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相互支持,減少孕婦的各種心理壓力,要平靜地對待分娩。
醫務人員服務時注意使用言語技巧,避免醫源性負面影響。不宜安排正常產婦與生育畸形兒、死胎,死產的產婦同住。
分娩過程及疼痛對產婦的影響較大,特別是初產婦在分娩過程中要在生理上、心理上全力給予積極的關注與支持,如教給產婦一些分娩過程中的放鬆技術,開展陪伴分娩與無痛分娩,重視丈夫的參與對產婦影響的積極作用。以減輕其對分娩過程的緊張焦慮、恐懼心理;在分娩期,醫護人員應嚴密觀察產程的進展,及時給予鼓勵和幫助,積極處理異常情況,分散產婦的注意力,設法減輕分娩的疼痛,消除不良的軀體和精神刺激。
對具有高危因素(產前情精異常、手術產、難產、滯產等)者應及早進行心理干預。
創造安靜,舒適的環境,避免外界各種刺激,盡量安排在避光、安靜、空氣新鮮的房間里,在補充足夠營養和注意個人衛生的同時,還要保證充分睡眠和休息,維護產婦心理平衡和情緒相對穩定。
幫助產婦認同母親角色,做好母乳喂養的宣教,初為人母,對如何喂養好自己的孩子,盡早進入和適應母親角色[2],早接觸、早吸吮,主動關心,愛護,觸摸嬰兒,與他(她)們進行情感交流,滿足嬰兒對母親依戀的需要,及時進行母乳喂養的指導,講述母乳喂養的優點,發揮哺乳母親間的相互交流和鼓勵的效應。
6、產後心理恢復有什麼要點
身體疲勞和一些心理障礙得不到及時的派遣等原因,新媽媽常常會為一點小事不稱心而感到委屈、甚至傷心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