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癱的按摩手法是什麼樣的
面癱是一種由中樞性神經病變或病毒入侵面神經導致面神經損傷而引起的疾病,
不同原因引發的面癱類型也不同,面癱主要分為中樞性面癱和周圍性面癱兩種。
目前面癱的主要治療方法為針灸、理療、按摩、葯物及其他中醫治療等。其中的
按摩治療屬於面癱的輔助療法,通過對面部肌肉的按摩,可使面部血液循環更通
暢,可促進面癱的恢復,起到提升療效,縮短病程的作用。
與其他治療方法不同的是,用按摩的方法治療面癱患者自身就可以完成,但
前提是要經過專家的指導。按摩的手法也是一門學問,採用正確的按摩手法可起
主任給大家做具體介紹,大家在治療前後都可以結合這些方法進行面部的按摩,
以促進面癱的康復或防止面癱的復發。
1.准備工作。取卧床位者枕好,若坐位者頭靠牆壁。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態。
按摩前先做熱敷或中葯煎湯(桂枝9 克,防風9 克,蘇葉9 克)浸濕毛巾熱敷,謹
防葯液誤入眼內。
2.輪刮眼瞼。以兩手食指及中指的羅紋面為術端,分別從眼內眥向外均衡刮
上下眼瞼各50 次,然後輕揉眼皮20-30 轉。
3.指擦鼻翼。以兩手食指羅紋面為術端,分別從鼻根兩側向下擦至鼻翼兩旁
迎相穴50 次,在該穴處輕按揉1-2 分鍾(迎香穴在鼻翼旁開0.5 公分)。指端按
壓由輕漸重,可治口角歪斜、鼻塞之症。
4. 點捻四白穴。該穴在眶下孔凹陷處,瞳孔直下。以食指為術端捻四白穴,
邊捻邊漸施壓力。持續1-2 分鍾。
5.掌揉頰車、地倉穴。以同側手之大魚肌緊貼病側頰車穴(咀嚼肌),邊揉邊
移至地倉穴(口角旁開0. 5 公分),往返50 次。
專家提醒:在面癱的治療過程中應注意對面部保暖,建議外出戴口罩,不要
被冷風吹到,不要用冷水洗臉,不吃刺激性的食物。每天堅持採用以上介紹的按
摩手法對面部按摩1-2 次,這樣做面癱的康復就能起到很大的幫助。
2、治療面癱的按摩方法是什麼?
建議中葯調理
3、面癱後遺症自己按摩
一、自我按摩
現介紹沿著肌肉方向按摩的方法如下:
1、枕額肌額腹 患者或他人用拇指或示指指腹沿著枕額肌額腹的方向從眉弓向頭頂及從頭頂向眉弓方向輕輕地按摩。按摩時可以輕輕地從眉弓處向頭頂發際處推拉,或緩慢地揉搓。
2、眼輪匝肌 大部分患者表現為閉眼功能障礙及流淚。主要原因是眼輪匝肌不能有效地收縮,將眼輪匝肌從凸出的眼球上方拉下閉合。先讓患者閉眼後,再用指腹沿著上下眼瞼或眶下緣間的凹陷處按摩。在上、下眼瞼上從內向外,再從外向內輕輕地推拉,有助於上眼瞼功能恢復。這種方法亦有助於閉眼。一般周圍性面癱主要表現為上眼瞼閉合障礙。重度病變型面癱,可以出現下眼瞼上提障礙。個別患者出現下眼瞼輕度外翻,主要由於面癱後下眼瞼鬆弛所致。亦可採用上述手指推拉的方法治療。囑患者閉眼,用拇指及示指的指腹,分別沿著下眼瞼皮膚從內向外,再從外向內輕輕地推拉。個別的患者在面部表情肌大部分恢復後,遺留上眼瞼閉合不全,採用此方法按摩治療,可避免或減輕恢復後的眼瞼攣縮。
3、提上唇肌 提上唇肌又稱上唇方肌,起源於眶下孔上方、眶下緣的上頜部,此處位於眼輪匝肌的深部。提上唇肌的一部分肌纖維向下進入上唇外側皮膚,其他纖維與口輪匝肌纖維交織。因此,按摩時應在患側的上口輪匝肌向鼻翼旁及顴部按摩,然後沿著鼻唇溝或口角上向顴部按摩。用拇指或示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顴部或沿著肌肉方向推拉按摩治療。
4、顴肌 顴肌分為顴大、小肌,起於顴骨止於口角。主要上提及向外拉口角,可沿著肌纖維,由口角旁向顴骨方向推拉或按揉。
5、口輪匝肌 上口輪匝肌:用示指及拇指的指腹,沿著患側口角向人中溝方向,然後沿著人中溝向口角方向按摩。下口輪匝肌:用示指及拇指指腹,沿著患側口角向中心方向,然後再向患側口角方向按摩。
6、下唇方肌 用拇指指腹從口角下方向內側及向下輕輕按摩、推拉,有助於下唇方肌、頦肌、三角肌功能的恢復。
二、表情肌康復訓練
患側面部表情肌出現運動後,進行有效的表情肌康復訓練可明顯地提高療效。面癱時主要累及的表情肌為枕額肌額腹、眼輪匝肌、提上唇肌、顴肌、提口角肌、口輪匝肌和下唇方肌。進行這些主要肌肉的功能訓練,可促進整個面部表情肌運動功能恢復正常。在訓練時應根據患者的不同症狀選擇下述的治療方法,每日訓練2~3次,每個動作訓練10~20次。具體訓練方法如下:
1、抬眉訓練 抬眉動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額肌額腹的運動。在失用型、輕、中度病變型面癱中,枕額肌額腹的運動功能最容易恢復。可囑患者上提健側與患側的眉目,有助於抬眉運動功能的恢復。
2、閉眼訓練 閉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輪匝肌的運動收縮完成。訓練閉眼時,囑患者開始時輕輕地閉眼,兩眼同時閉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閉合眼瞼,露白時可用示指的指腹沿著眶下緣輕輕的按摩一下,然後再用力閉眼10次,有助於眼瞼閉合功能的恢復。
3、聳鼻訓練 聳鼻運動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壓鼻肌的運動收縮來完成。聳鼻訓練可促進壓鼻肌、提上唇肌的運動功能恢復。有少數患者不會聳鼻運動,在訓練時應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
4、示齒訓練 示齒動作主要靠顴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縮來完成。而這四塊肌肉的運動功能障礙是引起口角歪斜的主要原因。囑患者口角向兩側同時運動,避免只向一側用力練成一種習慣性的口角偏斜運動。
5、努嘴訓練 努嘴主要靠口輪匝肌收縮來完成。進行努嘴訓練時,用力收縮口唇並向前努嘴,努嘴時要用力。口輪匝肌恢復後,患者能夠鼓腮,刷牙漏水或進食流口水的症狀隨之消失。訓練努嘴時同時訓練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頦肌的運動功能。
6、鼓腮訓練 鼓腮訓練有助於口輪匝肌及頰肌運動功能的恢復。鼓腮漏氣時,用手上下捏住患側口輪匝肌進行鼓腮訓練。患者能夠進行鼓腮運動,說明口輪匝肌及頰肌的運動功能可恢復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滯症狀消失。此方法有助於防治上唇方肌攣縮。
上述每個動作的訓練是針對不同肌群的運動障礙設計的,因此在觀察患者面部表情肌的運動障礙時,應針對受累的肌群進行訓練,如果不能有效的判斷受累肌群時,可按上述程序進行運動功能訓練,也能獲得良好的康復效果。
4、面癱如何按摩?按摩那些穴位?
面癱:是一種面部神經損傷性症狀,中醫認為:本病系因於氣血不足、風寒外邪、痹阻經絡所致。臨床表現為:口眼歪斜、流淚,面部麻木、抽動等症,也是困擾醫學界多年的難題。在衛生部的指導下,中國醫學科學院、解放軍總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北京疑難病研究中心等32位醫學教授帶領下,經過多年潛心研究,終於從治療面癱的關鍵性中葯中提取出多種特效成份:神經細胞激活素,白僵菌素和神經再生因子及多種神經營養素能使斷裂的神經再生與修復,是目前世界上最奇妙的神經生長營養劑和促進劑。 1、「面慷丸」系列中成葯是最新研製的天然神經修復劑,再生促進劑。它採用國際GMB生物制葯工藝,提取出極為珍貴的神經消炎因子、營養因子、修復因子和再生因子,通過直接的滋養,改善面部微循環,修復受損神經,並生出新的突觸,使斷裂、萎縮的神經纖維連接,重建神經網,迅速消除傳導阻滯,恢復神經連結,促使神經新生,因而能治療徹底。2、「面復康」葯物磁貼:具有深灸通絡作用,促進葯物吸收,深層磁化作用;可促使病變細胞生產自然平衡調整。且載葯量大,吸收快,無任何不適症狀。3、面肌康復穴位按摩,中醫理論認為:面癱多由人體正氣不足,經脈空虛,風邪挾痰乘虛入中面部陽明少陽脈絡,致使氣血痹阻,筋脈失養,經筋縱緩不收所致,治療則「阻者通之」、「虛者補之」。
5、面癱的日常調理和預防?
2.平時面癱患者需要減少光源刺激,如電腦、電視、紫外線等。 3.需要多做功能性鍛煉,如:抬眉、鼓氣、雙眼緊閉、張大嘴等。4.每天需要堅持穴位按摩。堅持穴位按摩。。。5、睡覺之前用熱水泡腳,有條件的話,做些足底按摩。6.適當運動,加強身體鍛煉,常聽輕快音樂,心情平和愉快,保證充足睡眠。7.面癱患者在服葯期間,忌辛辣刺激食物。如白酒、大蒜、海鮮、濃茶、麻辣火鍋等。8.用毛巾熱敷臉,每晚3-4次,勿用冷水洗臉,遇到寒冷天氣時,需要注意頭部保暖。
6、面癱長期按摩能恢復嗎
面癱不僅是要按摩的,按摩是治療後,護理該做的一部分,光靠按摩不夠,還是得要治療的
7、面癱怎麼按摩
按摩不會起多大作用的,看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去醫院檢查一下吧!
8、面癱患者如何按摩恢復健康
1、枕額肌額腹
患者或他人用拇指或示指指腹沿著枕額肌額腹的方向從眉弓向頭頂及從頭頂向眉弓方向輕輕地按摩。按摩時可以輕輕地從眉弓處向頭頂發際處推拉,或緩慢地揉搓。
2、眼輪匝肌
大部分患者表現為閉眼功能障礙及流淚。主要原因是眼輪匝肌不能有效地收縮,將眼輪匝肌從凸出的眼球上方拉下閉合。先讓患者閉眼後,再用指腹沿著上下眼瞼或眶下緣間的凹陷處按摩。在上、下眼瞼上從內向外,再從外向內輕輕地推拉,有助於上眼瞼功能恢復。這種方法亦有助於閉眼。一般周圍性面癱主要表現為上眼瞼閉合障礙。重度病變型面癱,可以出現下眼瞼上提障礙。個別患者出現下眼瞼輕度外翻,主要由於面癱後下眼瞼鬆弛所致。亦可採用上述手指推拉的方法治療。囑患者閉眼,用拇指及示指的指腹,分別沿著下眼瞼皮膚從內向外,再從外向內輕輕地推拉。個別的患者在面部表情肌大部分恢復後,遺留上眼瞼閉合不全,採用此方法按摩治療,可避免或減輕恢復後的眼瞼攣縮。
3、提上唇肌
提上唇肌又稱上唇方肌,起源於眶下孔上方、眶下緣的上頜部,此處位於眼輪匝肌的深部。提上唇肌的一部分肌纖維向下進入上唇外側皮膚,其他纖維與口輪匝肌纖維交織。因此,按摩時應在患側的上口輪匝肌向鼻翼旁及顴部按摩,然後沿著鼻唇溝或口角上向顴部按摩。用拇指或示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顴部或沿著肌肉方向推拉按摩治療。
4、口輪匝肌
上口輪匝肌:用示指及拇指的指腹,沿著患側口角向人中溝方向,然後沿著人中溝向口角方向按摩。下口輪匝肌:用示指及拇指指腹,沿著患側口角向中心方向,然後再向患側口角方向按摩。
5、顴肌顴肌分為顴大、小肌,起於顴骨止於口角。主要上提及向外拉口角,可沿著肌纖維,由口角旁向顴骨方向推拉或按揉。6、下唇方肌
9、面癱在家自己按摩能好嗎?
能行首先的自己學會,在急性期患者可自己對著鏡子用手按摩癱瘓的面肌,每日數次,每次5~10分鍾,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並可減輕健側對癱瘓肌的過度牽引,是簡單有效的體療方法。由於面癱的表現是患側額紋變淺或消失,眼裂大和眼瞼不能閉合,患側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或歪斜,故可根據以上4個癱瘓點進行穴位按摩。
將手掌或手指固定於陽白穴、太陽穴、頰車穴和地倉穴上,轉圈按摩或上下按摩各5分鍾,會有更明顯的效果。當神經功能開始恢復時,即可對鏡練習癱瘓側各單個面肌的隨意運動,加速癱瘓肌的早日恢復。應當注意的是:因面肌非常溥,按摩用力應柔軟、適度、持續、穩重,每日上、下午各按摩1次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