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家庭中醫保健

家庭中醫保健

發布時間:2020-07-01 09:54:17

1、關於中醫養生療法與家庭保健這個課題的一篇論文

10分百度分就想得到一篇論文?
通貨膨脹不是這樣膨脹的吧?

2、《實用中醫家庭保健手冊一》最新txt全集下載

實用中醫家庭保健手冊一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百度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一章 中國的食物療法
第一節 2000年前的中國醫學
一、各種治療方法
我國的醫學早在2000年以前就完成了它的基本體系。集生理學、病理zd學、治療學大成的《黃帝內經》、對於急性病和熱性病作了系統記載的《傷寒論》、闡述慢性病治療法的《金匱要略》以及關於葯物學基本理論的《神農本草經》等等,這些都是我國基礎醫學的重要文獻。2000年來,我國的醫學就憑借這些基礎,不斷地延續發展;當然這期間也有不少新的發現。現在將各種醫療方法分類說明於下。
1.湯液法這是利用各種植物、動物、礦物來治療疾病的方法。一般所謂的「漢葯」,有丸、散、膏回各種葯劑,但口服的葯劑,多半為湯液。湯液可以說是葯物治療用品的總稱。
2.針灸此乃以針灸刺激某部位經穴(渦)疾病的治療法。針是以金、銀、鐵等製成的;施灸時要使用艾草。用針灸治療疾病,不但效果奇佳,而且不會有任何痛苦,這點令所有答的外國人對我國醫學感嘆不已。
3.按摩按摩的方法有捶打、施壓及揉擦三種。有很多人……

3、中醫家庭保健按摩(二)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中醫家庭保健按摩(二)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百度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4、家庭保健

如果很嚴重的話可以去找中醫做針灸和按摩。如果不是太嚴重自己時常注意。不要睡軟床,也有人說低矮的枕頭對頸椎有好處。偶爾進行頸部的熱敷,有助於血脈流通。多運動頸部,但注意動作不可太劇烈。

1、學會放鬆:在工作1~2 小時後應起立活動,做做頭及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韌度增強。或者去倒杯開水,與同事聊聊天。千萬不要半天都坐在那不動,否則,肌肉會疲勞,整個脊椎更疲勞,用不了多久,頸椎病就會找上門來。

2、改變坐姿:很多白領在辦公室坐著時習慣於駝背哈腰,加上長時間低頭伏案,使頸椎處於長時間的向前屈的勞累狀態。正確的坐姿實際上是正確站姿與走姿的延伸,應盡量拉近與工作台的距離,將桌椅高度調到與自己身高比例合適的最佳狀態。腰部挺直,雙肩依然後展,工作間隙應經常隨呼吸做自然的提肩動作,並盡量避免頭與頸部過度前傾或後仰。

3、經常行走:常常坐著又很少運動的人,應特別珍惜每天走路的機會。走在大街上不難發現,許多人走路習慣於自然鬆懈狀態,使脊柱、頸椎無端受累。其實正確的走姿應該是收腹挺胸,雙肩撐開並稍向後展,雙手自然下垂,目光平視,頭頂如置一碗水或一本書,後腰收緊,骨盆上提,腿部肌肉綳緊、膝蓋內側夾緊,使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線。隨著呼吸的調節,應找到一種在微微的綳緊中放鬆的自信、自如的感覺。走路時腳跟先著地、腳掌後著地,並且胯部隨之產生一種韻律般的輕微扭動。

4、頸椎保健操:要點:前低、後仰到極限下巴、兩耳碰兩肩 (1)前低頭,下巴觸碰胸骨,保持10秒;(2)後仰頭,盡量做到極限,保持20秒;(3)下巴分別觸碰兩肩,每側保持10秒;(4)兩耳分別觸碰兩肩,每側保持10秒。伏案工作者每1小時做1次,每天5-10次;每個動作到位後保持不動,切忌點頭,搖頭;頸椎生理曲度變直者可適當增加後仰動作時間;本操對頸椎病有預防和治療雙重作用,堅持鍛煉,即可收效。

參考:http://.baidu.com/question/150736155.html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及其繼發性椎間關節退行性變所致脊髓、神經、血管損害而表現的相應症狀和體征。
1、自我保健療法:在工作中定時改變姿勢,作頸部輕柔活動及上肢運動,有利於頸、肩肌肉弛張的調節和改善血循環;建議每伏案工作一小時後,稍事休息,頸部作「米」字形運動。在睡眠時,宜用平板床,枕頭高度適當,不讓頭部過伸或者過屈。

2、頸托和頸領:主要用以限制頸椎過度活動,而病人行動不受影響。目前有一種充氣的頸托,除固定頸椎外,還有一定撐開牽張的作用。

3、理療:可以加速炎性水腫消退和鬆弛肌肉的作用。

4、推拿按摩:對脊髓型以外的早期頸椎病有減輕肌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的作用。應注意手法需輕柔,不宜次數過多,否則反而會增加損傷。由非專業人員進行頸部拔伸、推扳而產生頸椎脫位並發四肢截癱的病例不時可見。

5、葯物治療:目前尚無頸椎病的特效葯物,臨床所用的非甾體抗炎葯、肌鬆弛劑以及鎮靜劑均屬對症治療。頸椎病系慢性疾病,如長期使用上述葯物,可產生一定副作用,故宜在症狀劇烈、嚴重影響生活及睡眠時才可短期、交替使用。

--轉載全民健康網

5、關於《中醫養生療法與家庭保健》選修課後感想

一課程的意義;二學習的收獲;三對老師的感謝,基本上這三部分,說點兒好話就可以了

與家庭中醫保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