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沒有關於保健品企業的質量保證體系
保健品食品的通俗說法。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標准》第3.1條將保健食品定義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所以在產品的宣傳上,也不能出現有效率、成功率等相關的詞語。 保保健食品標志的顏色為天藍色圖案,圖標下半部分有保健食品字樣。國家工商局和衛生部在日前發出的通知中規定,在影視、報刊、印刷品、店堂、戶外廣告等可視廣告中,保健食品標志所佔面積不得小於全部廣告面積的1/36。其中報刊、印刷品廣告中的保健食品標志,直徑不得小於1厘米。
根據《中國營養保健品行業消費需求與品牌競爭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前瞻》統計分析,保健品注意事項包括以下6個方面:
1.宣傳上,嚴禁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與葯品相混淆的用語,禁止宣傳療效。
2.嚴禁宣傳改善和增強性功能的作用。
3.廣告上須附有明顯統一的天藍色保健食品標志,其中報刊印刷品廣告中的保健食品標志,其直徑不得小於1厘米。
4.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抽檢後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將暫停其在轄區內發布廣告,經原抽檢部門或其上級部門再次抽查合格後,方可繼續發布。
5.印刷品廣告必須要以工商部門審批的內容發布,不得擅自修改、增加廣告內容,必須註明印刷品審批號。
6.保健食品產品上必須標注「保健食品」標示和保健食品批准文號[衛食健字(年份)第xxx號或國食健字G(年份)XXXXX]。
2、保健品對身體真的有好處嗎?
保健品到底對人們的身體有沒有好處,這件事難以去說,說了我們可能也難以去懂,因為我們畢竟不是專業人員。也沒法把那些什麼什麼成分分析出來。
但是,好處說不出來,壞處我覺得不少。
如果吃保健品吃多了,應該會產生抗葯性,雖然說保健品裡面葯物的成分含量特別少,但是聊勝於無,還是有的,如果有事沒事天天吃保健品的話,有可能會出現抗葯性,這樣下去,不管有病沒病,都怕是要折騰出些啥。那如果是這樣,我們吃保健品的意義在哪?吃完好有理由去醫院嗎?那也挺可笑的,如果有病就應該早一點去醫院看看,也不要把希望寄託在這種保健品身上了。反而會花更多的錢,做一些無用功。
壞處還在於我們有些人可能已經對吃保健品有依賴了,可能不是身體上的,是心理的,不吃感覺少了些什麼,就像明星吳昕在綜藝里的表現。
但是我們經常吃保健品的話,我們身體可能會對葯物有依賴,比如我們萬一感冒發燒了,可能你小時候不停喝水可能就好了,現在說不定還需要吃感冒葯什麼的,身體反而被保健品給搞糟了。
而且現在有些病人相信某某保健品,但是有吃了醫生配的葯。自求多福,希望葯和保健品不要有什麼反應,反而出現什麼其他身體不良反應。
所以,保健品不管有沒有什麼好處,不要瞎吃瞎補,還是聽醫生安排比較好。
3、保健品,到底能不能保健
保健食品的作用是確定的,經過動物和人體試驗,證實其聲稱的功能,並獲得國家批准,才是保健食品。其功效是緩慢、隱性的,有助於增強免疫力,提高身體素質,減少疾病。如今,不論廣播電視,還是報紙網路,保健品廣告鋪天蓋地,減肥、降糖、增高、提智、補鈣、抗癌等等,保健品幾乎無所不能。許多該去醫院找醫生開葯治療的慢性病或者疑難雜症患者,比如糖尿病人,被廣告忽悠長期吃保健品;而一些本來健康,無需服用保健品的青少年,卻總在補腦補鈣。保健品在百姓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多重而混亂,讓人摸不著頭腦。其實,從法律意義上講,只有保健食品的概念,保健品、營養品、滋補品等都是俗稱。我們常說的燕窩、蟲草等營養滋補品,是按照我國傳統的葯食同源的理念延續下來,作為原料用於葯品生產就是葯品,直接食用就應屬於普通食品。根據當前實施的《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辦法》,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包括了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和營養素補充劑兩類食品。「經過國家食葯監局審批,獲得批准文號,並在外包裝上印有小藍帽標識的,才是真正的保健食品。」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司司長童敏說。「保健食品的功效是緩慢、隱性的,與葯品治療疾病的快速、顯性作用區分非常顯著。」徐華鋒強調,按照保健食品的審批管理辦法,任何聲稱功能的保健食品都要經過動物和人體試驗,證實其聲稱的功能,因此獲得國家批準的保健食品是可以保證其健康功效的。 保健食品的核心作用是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身體素質,減少疾病發生率,而不是直接治療某種疾病。「就像汽車的定期保養,是必須做的,可減少汽車發生故障的概率,但不等於汽車不會出問題。出了問題就要送去維修,而不是以保養替代維修。」徐華鋒舉例解釋說。保健食品是人們解決溫飽問題後,對食品功能提出的新需求。我國傳統保健食品歷史源遠流長,但由於缺乏深入的科學研究與工業化生產,在過去漫長歲月中並沒有發展成為一個產業。「部分功能保健食品非法添加違禁物品問題較為嚴重。」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司監督處副處長郭海峰指出,不法企業利用人們希望快速見效的心理,擅自在保健食品中添加違禁物品,如在減肥功能產品中非法添加西布曲明、酚酞;在輔助降血糖功能產品中非法添加二甲雙胍、格列苯脲,在緩解體力疲勞功能產品中非法添加西地那非等,對消費者的健康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日前公布的《保健食品功能范圍調整方案(徵求意見稿)》中,將保健食品的功能調整為以下18項:有助於增強免疫力,有助於降低血脂,有助於降低血糖,有助於改善睡眠,抗氧化,有助於緩解運動疲勞,有助於減少體內脂肪,有助於增加骨密度,有助於改善缺鐵性貧血,有助於改善記憶,清咽,有助於提高缺氧耐受力,有助於降低酒精性肝損傷危害,有助於排鉛,有助於泌乳,有助於緩解視疲勞,有助於改善胃腸功能,有助於促進面部皮膚健康。
4、保健品,真的能保健嗎
「深海魚油降血脂」、「螺旋藻延緩衰老」、「羊胎素補血養氣」……隨著養生保健觀念的加強,「花錢買健康」 也深入人心,各種保健品被推到人們面前,特別是老年人對此情有獨鍾專家提醒,,卻是不可取的。
老年人應該慎選這些保健品,因為保健品中有很多都放了中葯,是葯三分毒。同時保健品的效用並沒有經過長期觀察驗證,有些中葯的副作用短期內並不能看出來,因此要是長期吃的話,就等於拿自己當試驗品。
另外,保健品裡面的成分及質量,經常也難以保證,老年人對保健品成分不了解,只看誇張的宣傳,又沒有醫生的指導,亂吃起來自然是有風險的。因此,朱老提出了買保健品要對症下葯的觀點。他認為,服用保健品要因人而異,陰虛的人要養陰,陽虛的人要扶陽。
反之,陰虛的人吃了熱性的保健品,就會火上澆油,變本加厲;陽虛的人吃了滋陰的保健品,就更沒精神了。正所謂:「保健品不是萬靈丹,吃錯了傷身又搭錢。」
老年人服用保健品注意事項
第一類:營養型。所代表的產品包括蜂王漿,麥乳精,氨基酸,核苷酸等,這類的保健食品它的作用也只能起到個營養滋補的作用。
第二類:強化型。代表的產品類型有蛋白質、微量元素,包括鐵、鋅、鈣、以及維生素等。這類保健品,既沒有多大的效果,也沒有感到有何不適。
第三類:食用菌,海洋生物,天然植物提取物。這類保健品代表品種有靈芝、阿膠、何首烏、黃芪,海洋生物包括螺旋藻等。含有以上這類成分的保健品確實有肯定的保健療效,在服用期間,做到選擇那些復方搭配合理,對身體的各個器官是有保健及一定的治療作用。
5、保險公司給保健品擔保是什麼意思
如果真的有這么回事,意思可能就是:如果吃這種保健品吃死了,保險公司會賠你點錢。
另一層意思就是說明產品質量好,吃不死人。
6、請問一下 在淘寶網里賣保健品需要保證金嗎?
在淘寶里開店,都是需要繳納一定的保證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