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兒童冬季怎麼護理?
眼下正值冬季,冷空氣刺激加上冬季霧霾多,是兒童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以及小兒哮喘等疾病的高發期,抵抗力本身就比較差的兒童很容易受到襲擊。家長在冬季護理兒童時,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合理安排膳食注意營養保健
熱食為主冬天的食物要以熱食為主,生冷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傷及孩子稚嫩的脾胃。熱食如煲湯、煮粥等,可選擇養心除煩的麥片粥,消食化痰的蘿卜粥,補益脾胃的山葯粥、紅薯粥、南瓜粥等。
適當補充熱量冬日適當多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以提高機體對低溫的耐受力,如瘦肉、雞蛋、魚、牛奶、豆製品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但有些家長錯誤地以為,冬天孩子需要更多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才能抵禦寒冷天氣。研究表明,冬季孩子所需的能量與其他季節相差並不是太大,所以過多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有可能造成身體負擔。要看孩子的消化能力,可通過孩子的大便、睡眠、口氣、舌苔等來判斷飲食是不是合理。
加強維生素攝入研究表明,維生素A可以增加人體的耐寒能力且具有保護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的作用。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有動物肝臟、腎以及肉類、乳類、魚類、蛋類,植物性食物如胡蘿卜、番茄、紅薯、菠菜、捲心菜、南瓜、紫菜等。嬰幼兒可以根據醫生建議適量補充魚肝油等維生素A制劑。同時家長要注意多給孩子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對戶外活動較少的孩子,很容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
避免食積「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父母總擔心孩子吃得少,吃不飽,總想讓孩子多吃一點兒。孩子吃多了,幾天下來就容易形成食積便秘。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即大腸有病會影響到肺的功能,進而引起肺及呼吸道感染。
注意保暖設施,最適合幼兒的室溫約為攝氏25度左右,家中最好能備上一個溫度計,可隨時觀察溫度的變化。空調或取暖器的暖風口不要正對著寶寶,且最好每隔兩三個小時打開一下緊閉的窗戶,讓空氣適當的流通一下。若使用取暖器取暖,則應特別注意安全問題,要小心寶寶被燒燙傷。室內外的溫差不可過高,否則寶寶出門會很容易感冒,另外,使用空調或取暖器都會使空氣變的比較乾燥,最好在附近放上一杯水來保持濕度。
洗澡前,做好一些准備工作,把換洗衣服、大的浴巾等物品放在手邊,並先開一段時間的電熱器,等室溫升高了,才迅速地給孩子洗澡。
在穿衣方面,經常摸摸孩子的手,如果小手涼涼的,就給她加一件衣服。而出門時,則給她穿上一件大些的外套擋擋風。冬天氣候乾燥,而寶寶的肌膚很嬌嫩,除了多給孩子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外,合適的護膚品也很重要。用兒童霜,不僅護膚效果不錯,對防治嬰兒濕疹也有一定效果。
勤洗手餐前洗手,要將掌心、指間、手背等部位都洗干凈。肥皂杯(袋)勤沖洗(病菌容易堆積)。擦手毛巾勤換洗。
2、如何在冬季給孩子補充營養
冬天易患感冒,孩子感冒時家長們應注意多給小朋友喝水,多吃清淡的食物。 以半流和流質的食物為宜。包括各種菜湯、果汁、水果、面條、稀粥等。如孩子的食慾不佳則不必強求。若孩子已退燒,食慾開始恢復,則可給半流飲食,如湯面、粥等。可少量多餐食用。感冒的小朋友應忌食滋膩肥甘之物,切忌進補以免引起病情反復。
其次,不要隨便給孩子進補。廣東人喜歡吃,更「會吃」,很多人會抓住這個不長的冬季來進補。但是孩子可以進補嗎?我們認為兒童不宜進補,上海龍東商務酒店。因為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旺盛的階段,陽氣本身就盛,不適當的進服補葯,不但起不到保健作用反而會對身體造成損害。
隨著氣溫不斷下降,讓人們感覺到冬天的來臨。很多人會抓住冬天來進補,北方也有貼秋膘的講法。那麼南國廣州的兒童是否也要進補?兒童的冬季飲食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首先,因為兒童在冬天熱量消耗大,因此飲食量要適當增加以滿足對機體熱能的需要。但是家長們又容易誤認為飲食量增加就是增加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這是不正確的,無論任何季節都應為兒童提供平衡膳食。多吃厚味肥甘之物,不僅對機體無益,還會增加機體的負擔。
那麼兒童在冬天該怎麼吃才能達到營養平衡呢?
還有提醒媽媽們,除了要注意飲食外,還要常常帶孩子參加各種戶外運動, 以增強抵抗力。室內要注意通風,不要經常去人多的公共場所,要根據氣溫及時增減衣物。
冬季飲食忌宜
眾所周知,無論何時,兒童最好的膳食是平衡膳食。
不過,各種食物所提供的營養成分各不相同。如米面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是熱能的主要來源,因此谷類食品應是主食;魚、肉、蛋、禽類主要提供優質蛋白質、維生素A和鐵、鋅等礦物質;豆和奶類提供蛋白質和鈣;蔬菜水果能提供維生素C膳食纖維和鉀、鈉、鎂等礦物質;堅果類和食用油類提供脂肪和維生素E等。因此食物要多樣化,才能做到營養均衡。
最後,還要注意補充礦物質,有醫學研究表明,如果體內缺乏無機鹽,身體就會容易產生怕冷的感覺。因此要幫小朋友禦寒就要多給小朋友吃富含礦物質的食物。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有蔬菜、水果和各種粗糧。
保持膳食平衡
均衡營養是要膳食中所供給的營養素與身體的需要保持平衡。因此各類食物要搭配,不挑食,不偏食才能滿足身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才能營養平衡。
第三,需要注意維生素的補充。冬天氣溫低,小朋友戶外活動減少,接受太陽照射的時間也隨之減少,容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因此家長們可以在兒童的膳食中增加一些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等,4~6歲的兒童應每周補充肝類20~50g。由於熱量攝入的增加,維生素B1、B2的代謝也明顯增加,還有維生素C、維生素A可增加人的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在冬季也應合理補充。家長們可給兒童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平衡膳食是指能維持兒童健康並滿足正常生長發育營養需要的膳食。平衡膳食包括六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除了母乳外沒有一種天然食物能同時提供人體需要的全部符合比例的營養素。
3、冬季,孩子怎樣才能健康運動
冬季來臨,由於天氣寒冷,很多孩子的戶外運動漸漸停止了。俗話說:「冬眠的骨頭,春天喚不醒」,秋冬季節是為長高進行條件儲備的一個好時機,要想孩子長個子,冬季的鍛煉不容忽視。
一起來看看馮特E1A的小朋友在做什麼冬季運動,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冬季跑步不僅能夠提高我們小朋友的身體素質,而且還利於幼兒身體的生長,讓我們一起跑起來。
健康的有氧運動,會對孩子身體帶來有利的條件,讓我們跑起來、跳起來。
冬季鍛煉不但有利於身體的健康成長,在提高學習效率,發展個性,鍛煉意志方面有也積極的作用。
最後,加強冬季體育鍛煉也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跑步時呼吸方法得當;
2、掌握適宜的運動量;
3、運動過後要及時補水;
4、要做好准備活動,預防運動創傷;
5、鍛煉時穿著要適當,並保護好漏外皮膚;
6、選擇好適合的場地,防止傷害事故發生;
4、冬季健康小常識
冬季注意養生
重要原則是「養腎防寒」。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腎氣旺,生命力強,機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而保證腎氣旺的關鍵就是防止嚴寒氣候的侵襲。
寒氣內應腎。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是人體的「先天之本」。冬季,人體陽氣內斂,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有所收斂。此時,腎既要為維持冬季熱量支出准備
足夠的能量,又要為來年貯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時養腎至關重要。飲食上就要時刻關注腎的調養,注意熱量的補充,要多吃些動物性食品和豆類,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狗肉、羊肉、鵝肉、鴨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紅薯、蘿卜等均是冬季適宜食物。
[溫食忌硬]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屬陰,冬季吃這類食物易損傷脾胃。而食物過熱易損傷食道,進入腸胃後,又容易引起體內積熱而致病;食物過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暢,而血量減少將嚴重地影響其他臟腑的血液循環,有損人體健康,因此,冬季飲食宜溫熱松軟。
[增苦少咸]
冬天腎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鹹味食品,腎氣會更旺,從而極大地傷害心臟,使心臟力量減弱,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在冬天裡,要少食用鹹味食品,以防腎水過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常用食物如:檳榔、橘子、豬肝、羊肝、大頭菜、萵苣、醋、茶等。
冬季作息時間應「早睡晚起」,起床的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
[冬保三暖]
◆頭暖
頭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會收縮,頭部肌肉會緊張,易引起頭痛、感冒,甚至會造成胃腸不適等。
◆背暖
寒冷的刺激可通過背部的穴位影響局部肌肉或傳入內臟,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涼還可通過頸椎、腰椎影響上下肢肌肉及關節、內臟,促發各種不適。
◆腳暖
一旦腳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內的毛細血管收縮,纖毛擺動減慢,抵抗力下降。後果是病毒、細菌乘虛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5、冬季寶寶應該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已經進入冬季了,長期不下點雨雪,造成天氣易常的乾燥,這是一個多病缺水的時節,尤其是我們可愛的寶寶,更需要多喝水來補充身體的缺水。冬季氣候乾燥寒冷,很多孩子都有嘴唇發乾的症狀,便會經常舔嘴唇,造成唇周圍的皮膚被唾液反復浸漬而引起舌舔皮炎。唇周圍常常出現紅色的小斑疹、小丘疹,有的孩子的皮膚還會出現皸裂和細小的脫屑有舌舔皮炎的兒童,幾乎個個都表現"內熱",即有大便干結,口咽發干。中是津液缺乏的因素引起,是由環境因素--秋燥,以及機體本身原因--飲食當中缺乏維生素C,以維生素B等等,以及不能及時補充水份。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補充水份;克服舔吮口唇的動作,糾正舌舔的不良習慣;對一些自控能力差,皮損嚴重的兒童,採用一些強制性手段,如在口唇周圍的皮膚上塗些帶有苦味的黃連素溶液。往往可以自行痊癒。
在乾燥的秋季,防範類似的行為性皮膚病,首先要注意補水,多喝白開水為好,另外要注意補充多種維生素,還可以適當的用一些潤唇膏、潤膚露等等,保持皮膚的滋潤,別讓孩子吃太多的肉,以免「上火。注意自己的小寶寶的嘴色是不是很乾,有的會不會乾的脫皮,最關健的還是要補充淡水,讓孩子喝水的時候也不能一下子喝的太多噢。
過度保暖反而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讓人長期處於「溫室花朵」的狀態,變得脆弱而易病。
「薄衣禦寒」也屬於養生之道,體質熱者、小兒可適當挨凍,但要注意耐寒的同時別受風寒。「別說冬天,就是春秋季節,也經常可以看到很多父母喜歡將孩子緊緊『捂住』,似乎永遠都比大人多穿一件或多蓋一層,生怕孩子一不小心受涼感冒。」「我個人認為,非但不應多穿一件,還應考慮少穿一件。」
青少年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高峰期,身體新陳代謝的速度遠比成人快,所以體表熱能揮發很大,這也是為什麼孩子稍一活動就滿身大汗的原因。如果衣服穿得過多,出汗不斷而又未及時更衣的話,體液過度消耗,寒風一吹冷卻下來,反而可能生病。「所以對於青少年兒童來說,家長大可不必過於小心呵護,讓其衣著輕便一點更好,即使偶爾感冒也不要太過緊張,如果他的機體從小就適應了一定的冷空氣刺激,對於其日後習慣性抵禦嚴寒大有裨益。而且這樣能逐步提高孩子皮膚和鼻黏膜的耐寒力,對未來強身健體也有好處。」不過,兒童的頭部、胸部等部位如果「捂」多了容易心煩、內熱,但孩子的腹部卻一定要注意保暖,這是因為很多兒童存在脾胃較虛現象,當冷空氣直接刺激腹部時,可能引起腹痛,從而損傷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穩定運轉。所以,「肚暖」依然是孩子冬天保健的重要一環。
在此提醒父母,孩子穿衣的總的原則是適當地少穿些,這不僅有利於孩子的心身發育,也是鍛煉和增強孩子禦寒,抗病能力的最積極而有效的方法。只是在氣候多變的春秋季,要注意根據氣溫的變化,及時為孩子增減衣服。要把握度,千萬不要認為自己的孩子不耐凍就穿的厚厚的,這樣反而對孩不利。家長給寶寶購買鞋前,一定要仔細觀察寶寶的腳丫,是屬於那種類型的。有的寶寶腳窄,細長;有的寶寶腳丫胖乎肉肉的;有的寶寶腳面高;有的寶寶足弓淺。。。等等。家長要根據寶寶的腳型為寶寶挑選合適的鞋子,不是越軟的鞋子越好。寶寶的鞋子要軟硬適中,因為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過軟的鞋子不能定腳型,腳也得不到支撐,容易引起韌帶及關節損傷。但也不能過硬,過硬的鞋影響寶寶運動時腳部彎曲,不舒適。生長發育階段的寶寶,腳丫長的比較快,所以家長在買鞋的時候一定不要買過大或偏小的鞋。偏小的鞋子會影響孩子的骨骼生長,容易產生畸形;過大的鞋子會讓寶寶走路不穩,容易摔跤。購買時最好讓寶寶自己試鞋,下地走走。讓寶寶站在地上,媽媽用手輕壓鞋尖,感覺寶寶的腳和鞋尖有一指寬即可。老人常說虧什麼,也不能虧到孩子的腳。足以證明鞋子的重要性。給孩子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子,是保證孩子安全、健康的前提。如果家長是初次購買鞋子,可以帶孩子去專業的童鞋店,向有經驗的店員咨詢,可以聽聽店員的介紹,就知道哪種鞋子更適合自己的寶寶了。給孩子買些切記實用性要遠遠大於觀賞性。
小小的刺激也可引起皮膚過敏,所以在選購時毛線質地是最要緊考慮的因素。現今市場上有專為寶寶生產的毛線,它所含的羊毛與普通毛線中的羊毛不一樣,非常細小,並且很柔軟,保暖性又好,十分適合寶寶穿用。媽媽還須注意,不要選擇含馬海毛的毛線,因為容易脫毛,吸入到寶寶氣管和肺內會引起疾病。如果穿得太多,寶寶一旦活動便會出汗不止,這樣則會使皮膚血管擴張,皮膚血液流量增加,因此散熱量加大。表現為寶寶出很多的汗,衣服被汗液濕透,反而由此著涼,並且也降低了身體對外界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而使抗病能力下降。由於寶寶因體表面積相對較大散熱多,但身體產熱能力卻不足,所以外出寒冷時還是應該注意多穿衣。判斷寶寶穿得多少是否合適,可經常摸摸他的小手和小腳,只要不冰涼就說明他們的身體是暖和的。
6、兒童冬季養生健康小常識,寒冷冬季如何提升寶寶抵抗力?
現在有很多年輕的父母,他們對於兒童的養生不太了解,經常會讓孩子生病。其實兒童也可以進行養生,有很多方法都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孩子的飲食、穿衣、生活習慣,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身體。
1、兒童冬季應該如何養生
孩子在小的時候,身體的火力是很旺盛的,不要總是給孩子穿太多衣服。可以參考大人的穿衣厚度,然後再給孩子加一件外套就可以。孩子穿得太厚就容易出汗,冬季的時候天氣寒冷,非常容易感冒。孩子的飲食也很重要,現在有很多小孩子挑食,家長怕孩子哭鬧,對這種現象不管不顧。飲食習慣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家長平時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飲食,不要讓他們養成挑食的壞習慣。
2、應該如何提升寶寶抵抗力
提升抵抗力最好的方法就是運動,家長平時可以在家陪孩子做一些運動,來達到鍛煉的目的。不建議小孩子外出運動,冬天比較寒冷,孩子一出汗就容易感冒。白天的時候帶孩子出去散步,讓孩子曬曬太陽。平常的飲食也是很重要的,水果蔬菜里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寶寶並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所以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要注意觀察。
有些孩子可能比較調皮,這就需要家長耐心地引導。孩子小時候什麼都不懂,跟他們講道理是行不通的,我們要找到合適的方法,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