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辣椒的化學成分
辣椒的成分主要有三種:維生素C、風味物質(包括數種芳香化合物)、辣椒素。
1、維生素C,維生素C的分子結構主要是由一個五元內酯環及其側鏈組成,由於維生素C分子結構中的連二烯醇結構(圖3),使整個分子呈現出酸性,因此,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
2、芳香化合物,又稱為芳香族化合物。在有機化學發展的初期,化學家把化合物分為脂肪族及芳香族兩大類,前者是指開鏈化合物,後者是指一類從植物膠里取得的具有芳香氣味的物質。隨著研究的深入,芳香化合物這一名稱的含義又有了新的發展,如今人們將具有特殊穩定性的不飽和環狀化合物稱為芳香化合物。
3、辣椒素是辣椒的活性成分。它對哺乳動物包括人類都有刺激性並可在口腔中產生灼燒感。辣椒素和與其相關一些的化合物並稱為辣椒元,它們是辣椒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可能為了對草食動物形成威懾。一般鳥類都不對辣椒元敏感。純辣椒素是一種斥水親脂、無色無嗅的結晶或蠟狀化合物。
(1)辣椒素保健品擴展資料:
辣椒的價值:
1、預防癌種
辣椒的有效成分辣椒素是一種抗氧化物質,它可阻止有關細胞的新陳代謝,從而終止細胞組織的癌變過程,降低癌症細胞的發生率。
2、改善心臟功能
以辣椒為主要原料,配以大蒜、山楂的提取物及維生素E,製成「保健品」,食用後能改善心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此外,常食辣椒可降低血脂,減少血栓形成,對心血管系統疾病有一定預防作用。
2、辣椒有哪些葯用價值
辣椒的葯用價值:
一、健胃、助消化。
辣椒對口腔及胃腸有刺激作用,能增強腸胃蠕動,促進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慾,並能抑制腸內異常發酵。中國一些醫學、營養專家對湘、川等省進行調查,發現這些普遍喜食辣椒的省區,胃潰瘍的發病率遠低於其他省區。這是由於辣椒能刺激人體前列腺素E2的釋放,有利於促進胃黏膜的再生,維持胃腸細胞功能,防治胃潰瘍。
二、預防膽結石
常吃青椒能預防膽結石。青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可使體內多餘的膽固醇轉變為膽汁酸,從而預防膽結石,已患膽結石者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青椒,對緩解病情有一定作用。
紅蘋果紅辣椒防治乳癌——研究人員發現,紅蘋果和紅辣椒等「紅皮」水果和蔬菜對乳腺癌等腫瘤疾病有防治作用。
三、改善心臟功能。
以辣椒為主要原料,配以大蒜、山楂的提取物及維生素E,製成「保健品」,食用後能改善心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此外,常食辣椒可降低血脂,減少血栓形成,對心血管系統疾病有一定預防作用。
四、降血糖。
牙買加的科學家通過實驗證明,辣椒素能顯著降低血糖水平。
五、緩解皮膚疼痛。
研究發現,辣椒素能緩解諸多疾病引起的皮膚疼痛。實際上,確實有葯用的辣椒霜,不過不是用來減肥,而是用來——止痛!出人意料吧,能把人辣疼的辣椒素竟然也能止痛?原來通過辣椒素刺激神經可以讓產生痛覺必不可少的P物質被釋放出去,於是在P物質重新合成積累的這個過程中,人對疼痛就沒那麼敏感了,起到了止痛的作用。
六、辣椒有減肥作用。
辣椒含有一種成分,可以通過擴張血管,刺激體內生熱系統,有效地燃燒體內的脂肪,加快新陳代謝,使體內的熱量消耗速度加快,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
七、防感冒
辣味食物具有通利肺氣、通達竅表、通順血脈的「三通」作用。
八、抗輻射
紅辣椒、黑胡椒、咖喱等香辛料,能夠保護細胞的DNA免受輻射破壞,尤其是伽馬射線。
九、助長壽
中醫認為辛辣食物既能促進血液循環,又能增進腦細胞活性,有助延緩衰老,紓緩多種疾病。
3、辣椒素酯 能否作為保健食品的原料?需要相關依據或者政策法規 謝謝
不行!沒有依據的原料就不要作為保健食品原料!除非說有明文規定可以用在食品或者保健食品上的原料才行!
4、辣椒的副作用,哪些人不宜吃辣椒
辣椒沒有副作用。辣椒中的辣椒素是辣椒中能讓人感受到辣味和灼燒感的活性成分。大約十年前,有科學家在《癌症研究》雜志上發表文章說,辣椒素能讓小鼠身上的前列腺癌腫瘤體積縮小五分之一,同時,它還能讓八成癌細胞「自殺」,沒有任何副作用。
不適合吃辣椒人群:
1、胃部不適的人:辣椒的辣味是由辣椒素決定的,辣椒素多、辣椒味道辣,辣椒素除了會刺激腎臟還會刺激胃部。胃部不適的人吃了辣椒,胃部像灼傷一樣,胃酸分泌過多會引起膽囊收縮,引起膽道口括約肌發生痙攣,造成膽汁排出出現困難,誘發膽囊炎、膽絞痛。
2、口腔潰瘍的人:在冬天,口腔潰瘍也極為常見,患上口腔潰瘍,最好不要吃辣椒,這是因為辣椒不但會刺激潰瘍傷口引起疼痛,而且會造成潰瘍部位進一步擴大。
3、眼病患者:患有眼病的患者吃完辣椒之後,會很容易引發眼睛發燙、眼皮腫脹的不適應腫脹,如果吃多的話還有可能會加重眼病。
4、痔瘡患者:痔瘡患者如果大量食用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會刺激胃腸道,加速血管擴張,使痔瘡疼痛加劇,甚至導致出血等症狀。
5、腫瘤患者:治療腫瘤的葯物對胃腸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能出現用葯導致的炎症。這時若食用辣椒,會加劇對胃腸道的刺激,因此不建議腫瘤患者食用辣椒。
(4)辣椒素保健品擴展資料:
吃辣椒具體的好處:
1、預防癌種:辣椒的有效成分辣椒素是一種抗氧化物質,它可阻止有關細胞的新陳代謝,從而終止細胞組織的癌變過程,降低癌症細胞的發生率。
2、改善心臟功能:以辣椒為主要原料,配以大蒜、山楂的提取物及維生素E,製成「保健品」,食用後能改善心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此外,常食辣椒可降低血脂,減少血栓形成,對心血管系統疾病有一定預防作用。
5、保健食品功效有那些找些有根據的說明下.
中國保健食品網公布權威保健食品功效 http://www.zgbjspw.com 1. 類異戊二烯衍生物 三萜酸、維生素E、皂苷、胡蘿卜素類、簡單萜類 2. 酚類成分 類黃酮、多酚類化合物、苯丙基類化合物 3. 以蛋白質或氨基酸為基礎的衍生物 烯丙基-硫-化合物、異硫氰酯類化合物、醯胺類和辣椒素類成分 4. 碳水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維生素C、低聚糖、非澱粉性多糖 5. 多不飽和脂肪酸 多不飽和脂肪酸 1.類異戊二烯衍生物 三萜酸 三萜酸中的熊果酸(Ursolic acid)及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在植物界中較廣泛地存在。前者在梔子、蘆筍、車錢草、女貞子、澤蘭等中草葯中存在;後者在女貞子、甜菜、楤木、木瓜等中草葯中。它們具有抗突變、預防癌症、護肝降酶、抗炎等多方面的活性。它們又可與糖結合形成多種三萜皂苷。 甘草中所含的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有抗炎、抗腫瘤等多種活性。其苷即甘草甜素(Glycyrrhizin)是甘草甜味的物質基礎,也具有甘草次酸相似的作用。靈芝中含有一系列三萜酸,是靈芝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如靈芝酸A、B、C、D等(Ganoderic acid)具有明顯的保護肝臟作用,靈芝酸F有很強的抑制血管緊張素酶的活性。另外茯苓中所含的茯苓酸和澤瀉中的三萜類成分也具有生物活性。 淡竹葉中三萜類成分主要有蘆竹素(Arundoin)和白茅素(Cylindrin)。淡竹葉的主要葯理作用有解熱、抑菌、利尿作用。動物實驗表明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白茅根中也含有蘆竹素和白茅素,具有止血和利尿的作用。 維生素E 維生素E是生育酚和三烯生育酚及其衍生物的總稱,廣泛地存在於植物油、全谷類、小麥胚芽、糙米、堅果和其他食物中,沙棘的果肉中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它是公認的強力抗氧化劑,被稱為抗禦血脂肪過氧化的第一道防線,有抗衰老、預防癌症、防治心臟病、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腦以及有益於糖尿病患者等多方面的作用,因而受到廣泛的重視。 具有維生素E生理活性的生育酚和三烯生育酚類共有八種化合物,主要區別在於苯環上甲基取代的數量和位置的不同。其中生物活性最高、天然界分別最廣的為α-生育酚。 皂苷 皂苷為糖苷化合物,主要有三萜皂苷和甾體皂苷。其非糖部分被稱為皂苷元。三萜皂苷是植物界分布最廣含量最多的皂苷。其苷元主要是五環三萜和四環三萜類。由於取代和構型的不同,三萜苷元的數量很大。它們常常作為滋補強壯的作用活性存在於保健中草葯中,最為著名的是人參、西洋參和三七中所含的各種人參皂苷(Ginsenosides)、絞股藍皂苷等。甾體皂苷的數量和分別明顯少於三萜皂苷,在薯蕷、黃精、玉竹、薤白、知母、麥門冬和蒺藜等中葯中存在,通常具有壯陽、防癌、調節血脂和調節血糖等方面的功能。已知的甾體苷元已超過100種,其中多數為螺旋甾烷或呋甾烷,其餘為膽甾烷。另外還有一類以甾體生物鹼為苷元的皂苷,其分布有限,絕大部分分布於茄科,包括常用蔬菜馬鈴薯、西紅柿、茄子等。 許多含皂苷的植物作為食物有很長的歷史,如大豆、豌豆、燕麥、大蒜、馬鈴薯、洋蔥、薯蕷等。皂苷具有多種葯理作用,如人參皂苷具有中樞神經調節作用、調節血壓作用、降血脂作用、抗腫瘤作用等。柴胡皂苷D具有抗病毒、抗炎、抗肝損害作用。由於植物中的皂苷成分非常復雜,單一成分較難分離,很多皂苷的明確構效關系還很難確定。根據皂苷的功效和作用,可將常用的皂苷的中草葯歸類如下: 滋補強壯功能:人參、刺五加、絞股藍、珠子參、山葯、黃精、黃芩、麥冬、玉竹、山茱萸、牛膝。 鎮靜安眠:大棗、酸棗仁、百合,遠志、合歡皮。 調節血糖:刺五加、木鱉子、楤木、遠志。 抗潰瘍:甘草、絞股藍、金盞花、三七。 抗炎:甘草、積雪草、金盞花。 免疫調節:人參、刺五加、黃芪、楤木、金盞花。 調節血脂:人參、楤木、金盞花、葫蘆巴、薤白。 保肝:柴胡。 胡蘿卜素類 胡蘿卜素類作為色素存在於食用植物中,例如胡蘿卜、番茄以及沙棘果實中均有大量存在。其中沙棘果實所含的胡蘿卜素成分可達3%以上。最常見的β-胡蘿卜素在體內和體外實驗中,以及在人群干預試驗中,均被證實具有預防腫瘤的作用。枸杞子中含有豐富胡蘿卜類成分,特別是鮮枸杞果中胡蘿卜素的含量可高達19.6mg/100g,同時還含有其他胡蘿卜素類物質如酸漿果紅素(Physalien)、玉蜀黍黃素(Zanxanthin)、隱黃素(Crytoxanthin)等。這些色素類成分與枸杞的明目功效有直接的聯系。覆盆子中也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類成分。 簡單萜類 葯食兩用的紫蘇葉、高良姜、姜、益智仁、丁香、薄荷、小茴香、八角茴香、砂仁、肉桂以及一些調香料中均有存在。其中有些成分具有生理活性。例如小茴香揮發油中所含的反式茴香腦可以升高白細胞。薄荷中的薄荷醇(薄荷腦,Menthol)具有抗炎、清涼、止痛、祛痰等多種作用,在保健食品中廣泛應用。紫蘇葉中的紫蘇醛(Perillaaldhyde)具有鎮靜、抗真菌等方面的作用。八角中的茴香醛也具有抑制真菌的作用。富含揮發油的品種還有玫瑰花、代代花、金銀花、霍香、香薷等。 萜類揮發油具有抑制腫瘤的作用,體現在延長腫瘤潛伏期、減少癌變發生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萜類化合物主要有檸檬烯(Limonene),在檸檬、柑桔、豆蔻、花椒、芹菜子、茴香、佛手、杜鵑、蒔蘿、薄荷、代代花等植物中存在;桉樹腦(Eucalyptol),在橄欖、迷迭香、麝香草、羅勒、熏衣草等植物以及桉樹油中存在;左旋葛縷酮(Carvone),在薄荷、蒔蘿、茵陳篙、白豆蔻等植物中存在。香薷全草含揮發油2%,其中香荊芥酚(Carvacrol)的含量達到70%。香薷含揮發油含量可達2%,其中主要有廣霍香醇、廣霍香酮和廣霍香烯。廣霍香揮發油具有調節腸胃功能的作用,刺激腸胃運動、促進腸胃分泌解除痙攣等。對病源微生物廣霍香揮發油也具有很好的抑製作用。菊花傳統上具有清熱、平肝明目、解毒的功效。菊花的揮發油含量約為1.5%,主要成分有龍腦、樟腦、菊油環酮(Chrysanthemon)等。野菊花所含揮發油的含量在0.55%~2%,主要成分有側柏酮、龍腦、樟腦等。野菊花具有抗病源微生物、降低血壓、降血脂等方面的作用。丁香花的揮發油含量很高,一般在16%以上,其中丁香酚(Eugenol)的含量在70%~85%之間,其他主要成分還有乙醯丁香酯(Acetyleugenol)和葎草烯(Humulene)等。丁香具有健胃、抗潰瘍、鎮痛、抗炎、抗缺氧、抗菌等作用。母菊又稱洋甘菊(Matricaria recutita L.)為歐洲常用草葯,多用於保健食品和化妝品中。此品種現在國內上海、江蘇等地有栽培,已成為生長良好的歸化植物。其葯用部位頭狀花序含揮發油可高達1.9%。揮發油呈藍色,其中主要成分為藍香油奧(Chamazulene)和α-甜沒葯萜醇(α-bisabolol)。藍香油奧並不是植物本身所含的成分,它是在水蒸氣蒸餾過程中無色母菊素(Matricin)轉化過來的。母菊揮發油具有明顯的抗炎解痙、抗菌、抗真菌、抗病毒和抗潰瘍作用。由於母菊揮發油具有消炎、抗組織胺、抗透明質酸的作用,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被廣泛用於化妝品特別是嬰幼兒護膚用品中。 二、酚類成分 類黃酮 類黃酮是指具有C6-C3-C6基本構造的酚類化合物,根據其中央的吡喃環的不同取代和氧化水平,又分為黃酮(Flavone)、黃酮醇(Flavonols)、異黃酮、黃烷酮、原花色素、查兒酮。類黃酮常與糖相接形成糖苷。又報道記載的天然黃酮超過6000種,其存在形式包括游離形式、糖苷和其他衍生物。 1、黃酮 常見的如木樨草素(Luteolin)和芹菜素(Apigenin)在高等植物中分布十分普遍。前者在金銀花等植物中存在,具有抗菌、抗炎、調節血脂、祛痰等多種活性。後者在芹菜中存在,有利尿、調節血壓、抗菌、消炎等方面的作用。 2、黃酮醇(Flavonols) 也是在高等植物中廣泛分布的成分,特別是木本植物中。常見的有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ferol)及楊梅素(Myricetin)等。槲皮素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及其他生理活性。它們與糖結合形成多種黃酮苷,存在於菠菜、側柏葉、魚腥草等植物中,有調節血糖、抗病毒、抗炎等多方面的作用。銀杏中的黃酮主要以山柰酚、槲皮素和異鼠李素(Isorhamnetin)作為苷元,具有改善血液循環、調節血脂等方面的作用。此外沙棘、蒲黃等含有的黃酮也均具有改善血液循環等方面的作用。槐米、槐花中含量較高的蘆丁,即槲皮素3位葡萄糖苷,小薊中也含有蘆丁,它們均具有止血、抗炎、強心等作用。 3、黃烷酮 橘類黃酮屬於黃烷酮在橘皮、青皮、枳殼、枳實、香櫞、檸檬等植物中廣泛存在。此類黃酮具有解痙攣、升血壓、抗潰瘍、祛痰抗炎等方面作用。 4、異黃酮 異黃酮由於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已成為目前國際上廣泛注意的熱點之一。已知的異黃酮超過1000種,其中金雀異黃素(Genistein)、芒柄花素(formononetin)、大豆苷元(Daidzein)、雞豆黃素(Biochanin)為4種具有明確的雌激素樣作用的異黃酮苷元,動物試驗證明異黃酮與雌二醇一樣,能阻止切除卵巢後骨礦物質密度降低。此外還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抑制LDL膽固醇的氧化;促進鈣離子在細胞內瀦留,抑制破骨細胞的活性,金雀異黃素在體外和體內均具有顯著的抗腫瘤活性。異黃酮主要分布在豆科植物中,如黃豆中含有很高的大豆苷元、金雀異黃酮為苷元的異黃酮苷,這些糖苷在小腸上端被吸收,由腸道微生物水解成苷元起作用。豆科植物紅三葉草(Trifolium pratense)是一種優質的牧草,它含有較高含量的上述四種異黃酮,是一種很好的異黃酮來源,也是國際上異黃酮研究和開發的重點。 葛根是一種常用的葯食兩用品種,也是一種豆科植物,其中所含的異黃酮含量可高達15%,其中主要成分為葛根素(Puerarin)和大豆苷(Daidzin)以及大豆苷元,其中葛根素是以大豆苷元為苷元的8位接葡萄糖的碳苷,大豆苷為大豆苷元的7位葡萄糖苷。 此外葛根還含有金雀異黃素、芒柄花素以及葛根苷A,B等多種異黃酮苷。葛根總黃酮具有調節心臟功能和代謝,擴張冠狀血管和腦血管,降低血壓、降低血糖、調節血脂、解毒、解酒等作用,是一種很好的開發保健食品的品種。豆科植物補骨脂除了含有香豆精類、查耳酮類等有效成分,也含有異黃酮成分如新補骨脂異黃酮(Neobavaisoflavone)、補骨脂異黃酮(Corylin)等。補骨脂具有雌激素樣作用、抗衰老、強心等方面的作用。中葯射干是鳶尾苷、鳶尾苷元、野鳶尾苷、野鳶尾苷元、鳶尾異黃酮等多種成分、射干除了具有抗炎解熱等作用外,在體外試驗中也表現出結合雌激素受體的作用。 苯丙基類化合物 苯丙基類化合物包括香豆素、木脂素等。 1、香豆素(Coumarins) 香豆素分為簡單香豆素包括雙分子和三分子香豆素的聚合物,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 簡單香豆素一般具有抗炎、消腫、解痙攣、鎮靜、抗菌等作用。傘花內酯(Umbelliferone)存在於芸香、柚皮、花椒等植物中,具有抗菌、降壓、抗腫瘤作用。花椒中還含有脫腸草素(Herniarin)。 花椒中所含的香柑內酯(Bergapten)和補骨脂所含的補骨脂內酯(Psoralen)是典型的呋喃香豆素,它們均對皮膚有光敏活性和抗菌作用。花椒中還含有吡喃香豆素花椒內酯。 2、木脂素 木脂素是由2分子或3分子苯丙基以不同形式聚合而成的一類化合物。白藜蘆醇(Resveratrol)存在於葡萄皮及籽中,釀制的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蘆醇,有抗氧化和預防腫瘤的作用。土大黃苷(Rhaponticin)有調節血糖的作用。厚朴中的厚朴酚(Magnolol)具有很強的抗菌作用。 五味子中所含的木脂素高達10%以上,其中主要有五味子素(Schisandrin)、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sandrin)、五味子乙素(Wuweizisu-B)等20餘種。五味子木脂素具有明確的降酶保肝、抗氧化、中樞鎮靜、調節血壓等多種作用。黑芝麻中含芝麻素(Sesamine)和芝麻林素(Sesamolin)等木脂素,黑芝麻具有降血糖、抗衰老、降血脂等方面功能。 3、酚酸成分 此類成分包括咖啡酸(Caffe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丹酚酸(Salvinolic acids)、紫草酸(Lithospermic acid)等。存在於杜仲、萊菔子、澤蘭、單參、紫草、蒔羅等植物中。它們多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菌、止痛等作用。丹參中水溶性成分丹酚酸等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多酚類化合物 兒茶素及表兒茶素在植物界廣泛存在,常形成各種聚合物。目前國際上流行的綠茶、葡萄籽等保健食品,均是取自茶多酚或其多聚物。 兒茶素屬於黃烷醇類,在自然界多以其衍生物或者聚合物形式存在。 兒茶素在茶葉、銀杏、羅布麻、檳榔存在,表兒茶素在茶葉、銀杏、越橘、貫葉連翹等中存在。它們具有止瀉、保肝、降低膽固醇、抗炎等方面的作用。茶多酚是茶葉中兒茶類成分和其他多酚類成分,如花青素、黃酮類成分、酚酸等成分的總稱,占茶葉的10%~20%。在未經過發酵的綠茶中兒茶素類成分含量最高,可達25%,主要以兒茶素、表兒茶素、沒食子酚兒茶素(Gallocatechin)、表沒食子酚兒茶素(Epigallocatechin),經過發酵的茶葉如紅茶、烏龍茶等主要含有上述多酚的縮合物、茶黃素(Theaflavins)、花青素的多聚物合高度縮合的鞣質等。茶葉除了具有由於咖啡因、茶鹼、可可鹼所引起的提神、利尿作用以外,其茶多酚具有的多種葯理作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合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具有明顯的抗衰老作用,特別食兒茶素的作用更為明顯,其作用強於廣泛應用的生育酚合抗血酸,並與之有協同作用。茶多酚在體外合體內試驗中均被證明具有抗突變的阻斷亞硝胺形成的作用,亞硝胺是一種很強的致癌物,國內外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表明,茶葉的攝入量與多種腫瘤的發生呈現負相關。茶葉的抗腫瘤作用機制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茶多酚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阻斷致癌物的形成;對腫瘤細胞的毒化作用;免疫促進作用;抑制致癌過程的啟動和促進作用等方面。此外,茶多酚還具有很好的降低血脂的作用。 余甘子為葯食兩用品種,在民間廣泛食用,鮮果含嚼治咽喉炎。余甘子中主要成分為多酚類成分,沒食子酸、鞣花酸(Ellagic acid)、鞣雲實素(Corilagin)、原訶子酸(Terchebin)、訶子次酸(Chebulic acid)等多種多酚類成分。余甘子具有降低血脂、抗誘變、抗腫瘤、抗氧化等方面作用,臨床上對高血壓、乙型肝炎、慢性咽炎、延緩衰老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使君子科植物訶子也含有較高類似於余甘子的多酚類成分,包括沒食子酸、鞣花酸、鞣雲實素、原訶子酸、訶子次酸等。訶子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和抑制腫瘤的作用。 金櫻子為薔薇科植物,含有較高多酚類化合物,如金櫻子素A,B,C,D(Laevigatins A,B,C,D)、原花青素等多種成分。金櫻子具有抗菌、降血脂、改善腸胃道功能等方面作用。葡萄籽和葡萄皮中也含有大量的多酚類成分,是一種很好的抗氧化劑。 山楂中表兒茶素和多酚類縮合黃烷聚合物含量很高,是其降血脂、降血壓、抗氧化、增強免疫、和保護心肌損傷的有效成分。金蕎麥中的多酚類成分具有明顯的抗腫瘤活性。 三、以蛋白質或氨基酸為基礎的衍生物 烯丙基-硫-化合物 此類成分在蔥屬植物中廣泛存在,如大蒜、洋蔥、小蔥、冬蔥。主要成分有蒜氨酸(Alliin),大蒜被壓碎時,在蒜氨酸裂解酶的催化作用下轉變為大蒜素(Allicin)。這是大蒜和蔥的發出特殊氣味的原因。 洋蔥中的主要成分為環蒜氨酸和蒜氨酸的丙基和丙烯基取代物。大蒜中的有效成分為大蒜素。加熱和用溶劑的大蒜制劑失去酶活性,不能轉變為大蒜素,而大蒜乾粉保存了蒜氨酸分解酶的活性。大蒜具有抗氧化活性,在人體試驗中具有降低血脂,促進免疫系統,增強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降低消化道腫瘤發生的危險等作用。薤白揮發油中含有蒜氨酸、甲基蒜氨酸等多種含硫化合物,具有很好的降血脂,抑制脂質過氧化作用。 異硫氰酯類化合物 此類成分在十字花科蔬菜中較為普遍存在,在花椰菜、球芽甘藍、花菜、圓白菜和甘藍中,含量較高。由於發現其對腫瘤有很好的預防作用,受到國際上廣泛重視。異硫氰酯類化合物在植物中以葡萄糖異硫氰酸鹽的形式存在,已經報道的葡萄糖異硫氰酸鹽超過百種。葡萄糖異硫氰酸鹽經水解產生一系列水解產物具有生物活性的異硫氰酸鹽。在動物實驗中,異硫氰酸鹽選擇性地抑制動物組織腫瘤的發生,其作用機制與異硫氰酸鹽有效抑制細胞色素P450酶代謝致癌物,增強II相代謝酶的活性、抑制腫瘤細胞分化和誘發腫瘤細胞凋亡有直接相關。 醯胺類和辣椒素類成分 胡椒中含有醯胺類成分胡椒鹼、胡椒醯胺、次胡椒醯胺、胡椒油鹼,這些成分是胡椒的有效成分,具有鎮靜止痛、健胃等作用。 辣椒素類成分是辣椒中所含的具有辣味的一類酸性醯胺類物質,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分為辣椒素(Capsaicin)及其衍生物,其含量在0.5%~0.9%之間。此外辣椒還含有較高的胡蘿卜素類成分(0.35%)、維生素C(0.2%)、黃酮(成皮苷、蘆丁)等。辣椒素類成分具有抗炎、鎮痛、降血脂、促進免疫、促進胃液分泌、振奮情緒等作用。 四、碳水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維生素C 在蔬菜、水果中廣泛存在,例如獼猴桃、沙棘果、酸棗、刺梨果、野玫瑰果等。大量研究證明維生素C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葯食兩用品種余甘子和中葯訶子、金櫻子中也含有較高含量的維生素C,可用於提取天然維生素C。如金櫻子的含量可達1.5%,可用於生產多種保健食品和高維生素C袋泡飲料等產品。 低聚糖 指功能性低聚糖,包括低聚果糖、低聚異麥芽糖、低聚木糖等。低聚糖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促進雙歧桿菌的增值,抑制腸道有害菌;改善便秘;降低血脂等。 非澱粉性多糖 在提高免疫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保健中葯如枸杞、地黃、當歸、淫羊藿、靈芝、人參、黃芪、女貞子、牛膝、薏苡仁、山葯、刺五加、蒼術、桑白皮及一些菌類如木耳、香菇、紫菜、昆布、銀耳等具有免疫促進作用,用於腫瘤的預防和輔助治療。很多多糖還具有降血糖、抗炎、抗衰老等多方面作用。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與其化學結構、分子量、溶解度等多方面因素有關。由於多糖的結構非常復雜,許多結構上的立體構型和構像還需要進一步闡明,所以多糖構效關系還沒有完全搞清楚。 五、多不飽和脂肪酸 多不飽和脂肪酸 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D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亞麻酸(α-Linolenic acid)、ω-6多不飽和脂肪酸包括亞油酸(Linoleic acid)、γ-亞麻酸(γ-Linolenic acid)。 不飽和脂肪酸對調節血脂、腫瘤預防、改善記憶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目前流行的月見草油、薏苡仁油以及沙棘油中均含有較高的不飽和脂肪酸。紫蘇子、芹菜籽、桃仁中含有較高的γ-亞麻酸,他同時還具有較強的抗炎活性,對於風濕性關節炎和皮膚炎症具有很好改善症狀的作用。 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在海魚的油中含量很高,很多流行病學資料表明,攝入適量的魚油可以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6、辣椒究竟多少葯用價值?
辣椒有很重要的葯用價值呀,比如你吃飯不香、飯量減少時,在菜里放上一些辣椒,就能改善食慾,增加飯量。單獨用少許辣椒煎湯內服,可治因受寒引起的胃口不好、腹脹腹痛。用辣椒和生薑熬湯喝,又能治療風寒感冒。適當吃些辣椒,還可以預防風濕病和凍傷呢。雲南宏綠辣素公司生產的各種辣椒素產品的葯用價值就相當高呀。
7、辣椒素是什麼,辣椒素減肥
別亂用、
建議你用健康減肥,推薦減肥瘦身方案如下、
1 科學減肥
1.1 科學葯物調理計劃
現在市面上減肥葯種類很多,不少人抱怨服用後效果不顯著或沒有效果,其實這是沒有真正了解健康有效減肥的方法所致。肥胖根據世界組織的定義是一種慢性病,因此,對於每個想減肥的人來說,在准備減肥之前應首先要了解自己發胖的主要原因,以及最適合自己的健康減肥方法,並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制訂整個減肥計劃。
1.2 科學鍛煉計劃
運動的最佳時間是早上9點之前和太陽落山之後。應選擇平緩的運動形式,如慢跑、游泳、做健身操等,每天堅持鍛煉1個小時。對減肥最有效的運動就是有氧運動,尤其是消耗能量較多的運動,例如慢跑、爬山、快步走、球類運動、游泳等,每次運動最好一次持續做完,中間不要停止,且每次運動消耗熱量須達300千卡,通常這種運動量會造成心跳加快,或流汗的程度。運動會提高人體的新陳代謝率,但其效果最多隻有兩天,因此運動最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恆,如果不能每天做最少兩天也要做一次。對於一個極度胖的人,即使是走路可能都是很大負擔,因此選擇運動種類時,要量力而為,還是要以身體能負荷為主,逐漸加大運動量,以免心臟肺臟負荷不了,或是肌肉關節受傷。
2 飲食搭配
新陳代謝是我們身體里一列消耗卡路里的小火車,如果能把它的速度提上來,脂肪燃燒也能來個大提速。害怕葯物減肥副作用的最好減肥原則就是通過飲食控制達到減肥目的,七個飲食原則讓減肥更健康。
1、科學安排一日三餐
在正常生理情況下,一般人習慣於一日三餐。人體最大消耗是在一天中的上午。由於胃經過一夜消化早已排空,如果不吃早飯,那麼整個上午的活動所消耗的能量完全要靠前一天晚餐提供,這就遠遠不能滿足營養需要。這樣長期下去容易引起急性胃炎、胃擴張、急性胰腺炎、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如果吃夜點就會產生超額能量,剩餘的能量轉為脂肪蓄積起來就容易發胖。所以在睡前三小時以內不要吃任何東西是最理想的減肥方法,特別注意不要喝酒、肉類食物。
2、控制主食和限制甜食
如原來食量較大,主食可採用遞減法,一日三餐減去50克。對含澱粉過多和極甜的食物如甜薯、馬鈴薯、藕粉、果醬、蜂蜜、糖果、蜜餞、麥乳精、果汁甜食,盡量少吃或不吃。副食品可採用瘦肉、魚、蛋、黃豆製品和含糖分較少的蔬菜、水果等。
3、多餐少量
在減肥的過程中,最好是遵循多餐少量的原則,將一日三餐的食物總量分配到一日五餐當中。並且一天最後的一餐最好在睡覺前5--6個小時的時候進餐。
4、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減肥:纖維能阻礙食物的吸收,纖維在胃內吸水膨脹,可形成較大的體積,使人產生飽腹感,有助於減少食量,對控制體重有一定作用。富含纖維的食物主要有:燕麥片,大麥,玉米,蕎麥面,各種豆類以及蔬菜等,此外健康食品植提纖所含植物纖維最為豐富,是從多種植物中提取製成的健康減肥膳食。人吃含纖維素的食物就能在一定時間內很好的進行消化吸收而後將廢物排泄,減少食物熱量剩餘,阻斷脂肪產生使減肥變得更健康更自然、。飲食中食纖維多的人,咀嚼的次數也多,因此進餐速度減慢,結果使小腸能夠慢慢地吸收營養。由於食物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若大量食用,則便秘也自然減少。
5、適量飲水或喝湯
飲水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要。夏季可食用西瓜、西紅柿等解渴。西瓜汁、冬瓜湯且能利尿。過分限制水,能使胖人汗腺分泌紊亂,不利體溫調節,尤其是尿液濃縮、代謝殘渣不易排凈,還可引起煩渴、頭痛、乏力等症狀。適量飲水,可以補充水分,調節脂類代謝。 喝湯對人體健康有好處。研究發現湯是一種良好的食慾抑制劑。因此,一些肥胖者就採用喝湯來減肥。
6、少飲酒
酒中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酒精熱量高且能促進脂肪的體內沉積,每升酒精能產生7千克熱量。蛋白質和糖類及脂肪雖然也同樣能產生熱量(1克蛋白質和糖各產生4千卡熱量,1克脂肪產生9千卡熱量),但它們含有對人體有益的成分。而酒精則只含有卡路里,這種卡路里一味地使人發胖。有人計算過,一大瓶啤酒約等於小半碗飯。特別是有些人喜歡在飯後或睡前喝酒,如果經常大量飲酒,加上進高熱量食物,就可能造成熱量過剩,增加皮下脂肪的堆積,引起身體發胖。
7、少吃瘦豬肉
100克瘦豬肉含蛋白質16.7克,而含脂肪卻達28.8克。瘦豬肉其實並不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它的脂肪含量比蛋白質含量還高。所以瘦豬肉吃得太多,動物性脂肪的攝入量也會大大增加的。人的胖與瘦是與攝入熱量的多少相聯系的。
3 一日安排
3.1 跳繩
早6點起床跳繩。跳多少隨你的體質而定。我從400開始跳,每5天加跳100下。跳完要拍打腿部放鬆,重點拍打小腿,再壓腿拉拉筋。不然小腿肚子會變大。
3.2 喝水
跳完喝杯水,最好是蜂蜜水,不要調的太濃。大概300~500毫升就好。
3.3 吃早飯
7點左右吃早飯。這是科學飲食時間。准備的早飯是這樣的:兩片全麥麵包,一杯無糖豆漿。如果吃不飽可以吃2個雞蛋。豆漿是科學減肥的關鍵飲品不能省,麵包也一定是全麥的,不能吃其他的麵包!
3.4 水煮菜
11點半吃一碗水煮菜,可以用鹽調味,但不能放辣。如果不到十一點就餓了可以吃一個蘋果或者西紅柿或者黃瓜。只能1個。
3.5 體操
吃完午飯兩小時後做一些體操什麼的,可以在網上搜到體操動作。
3.6 吃晚飯
5點半可以吃晚飯了,建議還是吃水煮菜,再慢慢減量。
3.7 跑步
8點去跑步,慢跑就好,時間至少20分鍾。不喜歡跑步就快走,時間要1個小時。我晚上是慢跑2千米,也許剛開始堅持不下來,但時間久了會愛上跑步的。這是一種科學減肥方法。
4 植物減肥
4.1 鐵靈芝
鐵靈芝含有靈芝孢子有助於 清除宿便,分解腸道及體內有害物質及毒素,使瘦身效果更出色。健康纖體,改善肌膚質素。
4.2 綠茶多酚
綠茶多酚對人體脂肪代謝有著重要作用。人體的膽固 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血管內壁脂肪沉積,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後形成動脈粥樣化斑塊等心血管疾病。綠多酚的顯著抗氧化性可降低脂質過氧化物(lpo)和 丙二醛(mda)配合的水平,從而降低氧自由基和lpo對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
4.3 瓜拿那
精選亞馬遜河沿岸活力果-瓜拿那Paulliniacupana.籽。能夠逐漸而緩慢地刺激神經,刺激維持的有效期長,而且刺激比較溫和,對人體沒有危 害,而其他來源的產品通常起效快,但持續時間短。由於它濃烈的熱帶地域特色的風味,瓜拉那被廣泛用於食品、飲料和制葯工業中,擁有廣泛的消費人群。功效:1、增強活力2、抑制食慾3、抗疲勞4、提高免疫力。
4.4 海藻
1、海藻中含有大量的能明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的碘,科學減肥
科學減肥
常食有利於維持心血管系統的功能,使血管富有彈性,從而保障皮膚營養的正常供應。
2、海藻中的蛋氨酸、胱氨酸含量豐富,能防止皮膚乾燥,常食還可使乾性皮膚富有光澤,油性皮膚可改善油脂分泌。
3、海藻中所含維生素豐富,可維護上皮組織健康生長,減少色素斑點。
4.5 甲殼素
甲殼質做為機能性健康食品,1991年被歐美學 術界譽為繼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和無機鹽之後的第六生命要素。它完全不同於一般營養保健品,對人體有五大功能:免疫強化機能,抑制老化,預防疾病, 促進疾病痊癒和調節人體的生理機能。甲殼質對人體的生理效應主要依靠殼糖胺的作用來實現。據文獻報道,對疾病的預防和保健作用簡述如下:
1、妨礙脂肪的吸收
因為幾丁聚糖是帶正電荷的陽離子化合物,所以在體內它聚集在帶負電的脂滴周圍,形成屏障而妨礙吸收,同時它還可以和膽汁酸結合影響脂類乳化使其吸收減少。
2、吸附體內有害物質並排除於體外隨著科技的進步,也帶來很多公害,導致人類發生奇病。其中最廣為人知的重金屬公害,鎘中毒、汞中毒、鉛中毒等。「幾丁聚糖」具有吸附、排泄重金屬的功效。
「幾丁聚糖」作為機能性健康食品,它通過生理節律調節、強化人體免疫機制、活化細胞,發揮體內自然治癒能力,因此它的神奇作用也就不難理解了。
4.6 山楂
山楂,大能克化飲食。若胃中無食積,脾虛不能運化,不思食者,多服之,反克伐脾胃生發之氣也。 《本草經疏》:山楂,《本經》雲味酸氣冷,然觀其能消食積,行瘀血,則氣非冷矣。有積滯則成下痢,產後惡露不盡,蓄於太陰部分則為兒枕痛。山楂能入脾胃消積 滯,散宿血,故治水痢及產婦腹中塊痛也。大抵其功長於化飲食,健脾胃,行結氣,消瘀血, 故小兒產婦宜多食之。《本經》誤為冷,故有洗瘡癢之用。
4.7 月見草
月見草油是本世紀發現的最重要的營養葯物。種子含油20~30%,油中70%為亞油酸,8~9%為 人體必需的γ-亞麻酸。月見草油可治療多種疾病,調節血液中類脂物質,對高膽固醇、高血脂引起的冠狀動脈梗塞、粥樣硬化及腦血栓等症有顯著療效,還可治療 多種硬化症、糖尿病、肥胖症、風濕性關節炎和精神分裂症等,在實驗室內還發現它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臨床上利用月見草油能防心血管阻塞、降低膽固醇這 一特性,製作特效葯物,用於防治心血管疾病。月見草還是布置花壇的良好材料。香月見草的花能提取香精浸膏。
現在植物提煉成分從而替代減肥葯正在世界流行,萃取於植物精華綠茶多酚、瓜拿那、海藻、甲殼素、山楂、月見草等,不含有葯物成分,副作用極小,原理科學,也是健康減肥的首選之一的。
5 四大方法
1 、主食不是不能吃。前提是多食青菜,不但可以瘦身,青菜中的維生素還可以促進膚質細膩光嫩。
2 、不用拒絕肉類。肉類主要是提供能量,對於發胖的作用遠小於糖分。人們往往認為多食肉類會長胖,是錯誤的。
3 、嚴禁攝取甜食、酒及糖份高的水果。糖分是促人發胖的主要成分,是人的營養元素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多食會發胖。
4、適當選擇減肥瘦身產品。目前市場上比較健康綠色有效的產品例如、閃電定點瘦等等。選擇原則是純植物不含鉛汞等重金屬無副作用的產品。
6 最佳方式
人體的能量主要來源碳水化合物,而食用過量的脂肪就等於增加過量的體重。下面介紹目前最流行有效減肥膳食和減肥方法。
科學家研究發現,同樣吃某些食物,有的女性越吃越胖,另外的卻體重適中,原因自然很多,但與食物搭配是否科學合理不無關系。他們將此規律歸納為甲乙兩公式:
甲:油脂類(牛排、奶油等)+碳水化合物(麵粉、土豆)=增重
乙:油脂類(牛排、奶油等)+蔬菜+豆類=減肥不難看出,適宜於肥男胖女的當是乙種食譜,而豆芽型身材的人不妨按甲種食譜進食,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下面向你推薦一種具有特色的、適合中國女性健康減肥的減肥膳食最佳模式——「一至七」飲食模式,即每天一個水果,兩盤蔬菜,三餐frist前草本曲纖湯,四碗粗飯,五份蛋白質食物,六種調味品,七杯開水、茶水或湯水。
一個水果:每天吃含維生素豐富的新鮮水果至少1個,長年堅持會收到明顯的美膚效果。
二盤蔬菜:每天應進食兩盤品種多樣的蔬菜,不要常吃一種蔬菜。一天中必須有一盤蔬菜是時令新鮮的、深綠顏色的。最好先食一些大蔥、西紅柿。涼拌芹菜、蘿卜、嫩萵筍葉等,以免於加熱烹調對維生素A、B1等的破壞。每人每天蔬菜的實際攝入量應保持在400克左右。
三餐前適當喝喝白水和草本曲纖湯:每天三餐前吃對健康減肥大有裨益,可以幫助迅速代謝脂肪。
四碗粗飯:每天4碗雜糧粗飯能壯體養顏美身段。要克服對精加工主食的嗜好,抵制美味可口零食的誘惑。
五份蛋白質食物:每天吃任何動物的肉50克,當然最好是瘦肉,任何種類的魚50克(除骨凈重);豆腐或豆製品200克;蛋一個;牛奶或奶粉沖劑1杯。這種以低脂肪的植物蛋白質配膳非高脂肪的動物蛋白質,或用植物性蛋白質配膳少量的動物性蛋白質的方法,不僅經濟實惠,而且動物脂肪和膽固醇相對減少,被公認是一種「健美烹飪模式」。
六種少量調味品:酸甜苦辣咸等主要調味品,作為每天的烹飪佐料不可缺少,它們分別具有使菜餚增加美味,提高食慾,減少油膩,解毒殺菌,舒筋活血,保護維生素C、減少水溶性維生素的損失,維持體內滲透壓和血液酸鹼平衡,保持神經和肌肉對外界刺激和迅速反應能力,以及調節生理和美容健身等不同功能。
七杯開水、茶水和湯水:每天喝水不少於7杯,以補充體液、促進代謝、增進健康。要少喝加糖或帶有色素的飲料。
7 中醫減肥
中醫減肥分為經絡減肥和穴位減肥以及中葯減肥。
7.1 經絡減肥
中醫經絡減肥主要有針灸減肥和磁石經絡減肥兩種形式。
1.針灸減肥法。
通過刺激經絡穴位能幫助您改善兩個系統的功能,這兩個系統是:下丘腦-腦垂體-腎上腺皮質,和交叉耦合-腎上腺髓質。因此,不但使基礎新陳代謝慮加快,還
使脂肪代謝慮加快,從而增加熱能消耗多餘脂肪。最後,還能調整、修復和完善人體的自然平衡狀態。
2.經絡減肥法。
(1)磁石經絡法。中醫在經絡瘦身方面有其獨特的形式,磁石經絡法又叫樂美塑身法,配方源於清代,指將傳統的黑膏葯添加磁石,貼在肚臍處進行減肥。
(2)點穴減肥法。也有利用中醫穴位經絡「推腹」的穴位推腹法。通過按摩特定的穴位,調整特定區域的經絡,從而調節五臟功能及內分泌系統等達到減肥的目的,通過點穴可緩減飢餓感,幫助控制飲食。
(3)拔罐減肥法。拔罐減肥也是經絡減肥的一種形式。以祖國的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
探索總結了經絡學說的精髓,專業通經穴的治療方式,使體內脂肪快速分解,排毒清熱,從而達到降脂消脂的瘦身功效。
7.2 穴位減肥
中脘穴,水分穴,天樞穴,氣海穴,關元穴,水道穴
穴位一:中脘穴,腹部正中線肚臍以上大約4寸處.
穴位二:水分穴,腹部正中線肚臍以上大約1寸處,(按摩水分穴有助於排除體內多餘的水份,避免水腫,並且可以幫助胃腸蠕動,鍛煉腹肌,避免小腹突出)
穴位三:氣海穴,腹部正中線肚臍以下約1.5寸處.
穴位四:關元穴,腹部正中線肚臍下大約3寸處.
穴位五:水道穴,肚臍以下大約3寸處,關元穴左右兩側各向兩旁大約2寸處.
穴位六:天樞穴,肚臍左右兩側各向兩旁大約2寸處以左天樞為重點.
按摩氣海,關元穴能有效地地抵制食慾,有利於腹部脂肪均勻分布,而按摩天樞穴則可以幫助消化.排氣,促進胃腸蠕動,廢物排泄,當然更有利於消除小腹贅肉.
7.3 中葯減肥
中葯減肥,副作用很少見,甚至無副作用。一般中葯減肥推薦:
1、枸杞子每日30克,沖茶服,早晚各1次,連用7周,用葯無禁忌,一般1個月後體重可下降2.6千克。
2、飯前半小時服用大黃片4-10片,每日1-3次,大便保持每日3次左右。
3、干荷葉100克,山楂250克,浙貝母100克,皂夾(火制)圖克,生大黃50克,陳皮50克,上葯研細末為1療程劑量。每日取干葯50克,用開水浸泡,取汁300毫升,每日分2次服,1個月1療程。
4、茵陳40克,首烏20克,金櫻子30克,黃精30克,生山楂15克,丹參20克,大黃10克,三七粉5克,澤演15克,葛根20克。水煎服,每日2次。
5、決明子30克,澤演、郁李仁各15克,火麻仁、山楂各10克,研末,每袋20克,每日3次,每次1-2袋,飯前半小時服。
6、番瀉葉、桃仁、豬苓、枳殼、黃芪各10克,研末。每次10克,開水沖服,每日1-3次,30天為1療程。
8、吃辣椒是致癌還是防癌
火鍋是冬日生存的必需品,而提到火鍋,就不能不說辣椒。統計顯示,從1991年到2011年,全球的干辣椒消費量每年增加2.5%,平均而言,我們每個人都多吃了1.3倍的辣椒。[1]
辣椒(圖片來源:Wikipedia)
吃得多了,各種說法也就隨之而來。有的人認為辣椒好,有病治病、無病養生,另一些人認為辣椒壞,吃多了長痘痘、甚至導致癌症。
說來說去,還是要看成分。
辣椒的成分主要有三種。一是維生素C。辣椒的維生素C含量之高,達到了笑傲群雄的地步,蘋果、菠蘿、檸檬加一起都不是它們的對手。
不同食物中的維生素C含量[2]
第二,風味物質,包括數種芳香化合物,是辣椒香味兒的來源。不同的辣椒,風味物質含量不一;同種辣椒,不同部位的含量也不一致。大致而言,以果皮中居多,辣椒籽里則幾乎沒有。
第三是辣椒素。辣椒素和風味物質相反,辣椒籽中特別多、而果皮中含量極少。它既是辣味兒的來源,也是辣椒中最受矚目的成分。
不同辣椒的辣度由辣椒素含量決定(圖片來源:mahoneysgarden)
維生素C和芳香物質不算出奇,辣椒素才是回答上述問題的關鍵。
吃辣椒會上火嗎?
「上火」是一個傳統說法,包含了形形色色的症狀,沒有辦法一概而論,只能找一個典型,比如長痘痘。
夏天的時候,為了應對炎熱,人們會往身上塗清涼油或者花露水,塗完確實感覺涼快。這是因為,清涼油、花露水中含有薄荷腦,薄荷腦可以激活皮膚中的冷覺感受器,讓大腦產生涼爽的錯覺。辣椒素的作用機理與此相似,只不過辣椒素激活的不是冷覺而是痛覺。[3]這就是為什麼吃完辣椒不僅嘴裡火辣辣的、上廁所的時候也會很痛苦……
辣椒素的結構(圖片來源:pubchem)
不過,這種影響是一過性的。而痘痘目前認為是雄激素反復刺激、引起皮脂腺長期分泌異常的結果。多項大規模調查顯示,辣椒跟痘痘之間,沒什麼相關性。[4,5]
飲食與痤瘡的關系(原圖出處:Diet and acne: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吃辣椒會導致癌症,或者可以治療癌症?
說到致癌或者治癌,就不能不提研究的三個尺度:細胞水平、動物實驗和流行病研究。
曾有學者認為,辣椒素具有致畸性,可以導致癌症,部分研究證實了這一點。然而,反面的證據也不是沒有。綜合來說,目前已有的近千項基礎研究多數顯示,辣椒素可以誘導細胞死亡或者促使細胞停止分裂,因而,可以抑制多種癌細胞的增殖。
當然,培養皿和生物機體區別巨大,不能因此認為辣椒素可以抗癌要知道,濃鹽水也可以抑制癌細胞增殖。相比之下,動物實驗更可靠一些,不過,動物實驗存在劑量問題。有實驗顯示,辣椒素沒有致畸性,有實驗顯示,辣椒素可以殺傷癌細胞,還有學者用含有10%辣椒素的飲食成功引起了肝臟癌變。[6]
流行病研究同樣模稜兩可。墨西哥裔美國人肝癌、胃癌發病率很高,考慮他們的飲食偏好,辣椒似乎要為此負責。然而,2015年,中國醫學科學院進行了一次規模巨大的研究,調查人群接近50萬,結果顯示,與那些幾乎不吃辣椒的人相比,每天都吃辣椒的人不僅有更少的癌症、而且有更少的呼吸循環系統疾病,總死亡風險低14%。[7]
說到底,辣椒素參與的生理過程實在太多,跟諸多基因都有關聯,[8]而對辣椒的態度,又受收入、地域等因素的影響。從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既不能認為辣椒致癌、也不能認為辣椒可以抗癌。[6]
吃辣椒可以減肥?
理論上講是這樣。
傳統上認為,熱帶地區的群眾之所以迷戀辣椒,是因為辣椒可以「發汗」。吃完辣椒以後,新陳代謝加快、產熱增多,人體被迫擴張血管、分泌汗液進行降溫。相應的,能量消耗會增加,有利於維持體重。
2010年的一項研究顯示,辣椒能做的不止於此。研究者准備了兩組小鼠,一組給與辣椒素、另一組注射生理鹽水,檢查顯示,辣椒素可以改善脂肪代謝,體重測量更加一目瞭然,前者的體重普遍更輕。[9]
不過,現實中,辣椒總是跟肉類和油脂一起出現。就算辣椒素可以改善脂肪代謝,如果不控制攝入的能量,恐怕減肥效果非常有限。
其實,天然食物成分復雜,一時半會很難說清它們對具體某種疾病的影響,辣椒不過是研究之路上的一個縮影。總之,適量吃辣椒還是安全的。畢竟辣椒本質上也是蔬菜的一種啊,而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
參考文獻
[1]KREMER W. Is the chilli pepper friend or foe?[J]. 2015.
[2]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M]. 科學出版社, 2014.
[3]曹南開, NAN-KAI C A O, 呂海寧等. 靶向瞬時受體電位通道天然調節劑的研究進展[EB/OL]. (2017-05-12)[2019-01-03]. http://html.rhhz.net/YXXB/html/20170503.htm.
[4]DAVIDOVICI B B, WOLF R. The role of diet in acne: facts and controversies[J]. Clinics in Dermatology, 2010, 28(1): 1216.
[5]SPENCER E H, FERDOWSIAN H R, BARNARD N D. Diet and acne: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09, 48(4): 339347.
[6]BODE A M, DONG Z. The Two Faces of Capsaicin[J]. Cancer Research, 2011, 71(8): 28092814.
[7]LV J, QI L, YU C等. Consumption of spicy foods and total and cause specific mortality: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J]. BMJ, 2015, 351: h3942.
[8]CLARK R, LEE S-H. Anticancer Properties of Capsaicin Against Human Cancer[J]. Anticancer Research, 2016, 36(3): 837843.
[9]JOO J I, KIM D H, CHOI J-W等. Proteomic Analysis for Antiobesity Potential of Capsaicin on White Adipose Tissue in Rats Fed with a High Fat Diet[EB/OL]. (2010-04-19)[2019-01-04]. doi:10.1021/pr901175w.
凡來源署名為「蝌蚪五線譜」的內容,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申請轉載授權或合作請發送郵件至editor@kedo.gov.cn。本網發布的署名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如有侵權,文責自負。
作者:趙言昌
9、辣椒素有什麼功效?
促進脂肪消耗的辣椒素。辣椒中含有一種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質,辣椒素。根據小白鼠實驗證明,在食量不變的情況下,只要小白鼠膳食中含有0.01%的辣椒素,就能有效預防因為高脂飲食而增加的體重。椒素可以讓體內的白色脂肪轉變為棕色脂肪,棕色脂肪可以快速消耗葡萄糖和脂肪,從而釋放能量。
10、關於辣椒素
辣椒素((反式) 8-甲基-N-香草基-6-壬烯醯胺)是辣椒的活性成分。它對哺乳動物包括人類都有刺激性並可在口腔中產生灼燒感。辣椒素和與其相關一些的化合物並稱為辣椒元,它們是辣椒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可能為了對草食動物形成威懾。一般鳥類都不對辣椒元敏感。純辣椒素是一種斥水親脂、無色無嗅的結晶或蠟狀化合物。
辣椒素的作用:
一、健胃、助消化
如前所述,辣椒對口腔及胃腸有刺激作用,能增強腸胃蠕動,促進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慾,並能抑制腸內異常發酵。
我國一些醫學、營養專家對湘、川等省進行調查,發現這些普遍喜食辣椒的省區,胃潰瘍的發病率遠低於其他省區。
這是由於辣椒能刺激人體前列腺素E2的釋放,有利於促進胃黏膜的再生,維持胃腸細胞功能,防治胃潰瘍。
二、預防膽結石
常吃青椒能預防膽結石。
青椒含有維生素比較豐富,特別是維生素C,可以讓體內多餘的膽固醇轉變膽汁酸,就可以預防膽結石,已經患者有膽結石的病人應該多吃含維生素C的青椒,對緩解病情有一定作用。
三、改善心臟功能
以辣椒為主要原料,配以大蒜、山楂的提取物及維生素E,製成「保健品」,食用後能改善心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
此外,常食辣椒可降低血脂,減少血栓形成,對心血管系統疾病有一定預防作用。
四、降血糖
牙買加的科學家通過實驗證明,辣椒素能顯著降低血糖水平。
五、緩解皮膚疼痛
研究發現,辣椒素能緩解諸多疾病引起的皮膚疼痛。
六、辣椒有減肥作用
辣椒含有一種成分,能有效地燃燒體內的脂肪,促進新陳代謝,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
對辣椒素的作用有了新的認識,辣椒素的作用比較的多,在生活中,大家要充分的利用辣椒素的作用,這樣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