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配方
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阿膠,當歸紅棗,黨參,黃芪白術補氣血可能會上火。可合用不會上火
2、中醫中葯配方
補氣血陰陽葯膳十全大補湯 黨參10克,炙黃芪10克,肉桂3克,熟地黃15克,炒白術10克,炒川芎6克,當歸15克,酒白芍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墨魚50克,豬肉500克,豬肚50克,生薑30克,豬雜骨、蔥、料酒、食鹽、花椒、味精各適量。 將以上中葯裝入潔凈的紗布袋內,扎口備用。豬肉、墨魚、豬肚洗凈,豬雜骨洗凈捶破,生薑拍破後與中葯袋一起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放入花椒、料酒、食鹽,置武火上燒沸後改用文火煨燉,待豬肉熟爛時,撈起切條,再放入湯中。撈出葯袋不用。 食肉喝湯,早晚各服1次。 雙補氣血。 氣血俱虛或久病體弱,面色萎黃,精神倦怠,腰膝乏力等。 全部服完後,應間隔5天再食。風寒感冒者禁食。歸參鱔魚羹 當歸15克,黨參15克,鱔魚500克,料酒、蔥、姜、蒜、味精、食鹽、醬油各適量。 將鱔魚剖脊背後,去骨、內臟、頭、尾,切備用。當歸、黨參裝入紗布袋內扎口,與鱔魚同入鋁鍋內,放入料酒、蔥、姜、蒜、食鹽,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打去浮沫,再用文火煎熬1小時,撈出葯袋不用,加入味精即成。 早晚各服1次。 補益氣血。 氣血不足,久病體弱,啤馮無力,面黃肌瘦等。黃精燉豬肉 黃精50克,瘦豬肉200克,蔥、姜、料酒、食鹽、味精各適量。 將黃精、瘦豬肉洗凈,分別切成長1寸、寬5分的小塊,然後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放入蔥、姜、食鹽、料酒,隔水燉熟,加入少許味精。 早晚各食1次。 養脾陰,益心肺。 陰虛體質的平時調養及心脾陰血不足所致的食少、失眠等症。珠玉二寶粥 山葯60克,苡米600克,柿霜餅24克。 先將山葯、苡米搗成粗渣,煮至爛熟,再將柿霜餅切碎,調入溶化。 早晚各食1次。 清補脾肺,甘潤益陰。 脾肺氣陰虧損引起的飲食懶進,午後低熱,甚或骨蒸盜汗,咳嗽夜重,脈虛數兼弦者。仙人粥 制何首烏30-60克,粳米60克,紅棗3-5枚,紅糖適量。 將制首烏煎取濃汁,去渣,與粳米、紅棗同入砂鍋內煮粥,粥將成時,放入紅糖或冰糖少許以調味,再煮、一、二沸即可。 早晚各服1次。 補氣血,益肝腎。 肝腎虧損,須發早白,血虛頭昏,耳鳴,腰膝酸軟,大便干結等。 忌用鐵鍋,服粥期間忌吃蔥蒜。
3、如何理解保健學食譜的配方原則?
烹飪是實現飲食保健的主要途徑,中醫飲食保健學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它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決定其必須與中國烹飪相結合,通過日常的飲食活動才能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中國烹飪精湛的技藝,不僅為中國烹飪在世界上贏得了很高的聲譽,同時將中醫飲食保健理論與中國烹飪技藝相結合,又為中醫飲食保健理論的應用和實踐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的天地。因此,研究和普及飲食保健還必須重視和加強對中國烹飪的研究和在飲食保健實踐中的應用,如各種烹飪原料的特性、烹飪原料的配伍習慣、菜單或食譜的設計、加熱與調味方法、民間小吃、地方特色菜餚以及各地區的飲食習俗,特別是不同的烹飪加工方法與調味品的使用對飲食保健作用的影響等。
綜上所述,同受中國傳統「醫食同源」、「葯食同用」思想觀念的影響,將中醫飲食保健學的理論用於指導中國烹飪的實踐,促進了中國烹飪學的發展,並構成了中國烹飪的最大特徵;將中國烹飪與中醫飲食保健的理論相結合,又為中醫飲食保健理論的應用和實踐提供了條件和途徑。兩者相互結合、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又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從而使中醫飲食保健學與中國烹飪學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提高。
對於保健,不妨試著食用一些螺旋藻片,螺旋藻的保健功效目前已經廣泛得到人們的認可,前景廣闊。
4、跪求中醫給個好配方
次這個葯方一試:
升麻15g、玄參15g、黃連10g、大黃10g、桔梗15g、通草10g、百合15g、麥冬15g、桑皮15g、白芍30g、玉竹15g、款冬花12g、秦艽13g、熟地15g、
5、急求中醫配方
你奶奶主要是老年性便秘引起的一系列內熱,老年人精虧腎虛最容易便秘,如果用大黃只能圖效一時,時間久了會更加重,採用滋陰補腎,潤腸的方法痛便才是治本,用黑芝麻10克,當歸10克,肉蓯蓉10克,牛膝10克,枳克10克,桃仁10克,生地15克,何首烏15克,杏仁7克,柏子仁10克,大黃3克
6、中醫養生食療配方☆中醫養生食療配方
養生的食療配方需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來看
7、中醫幫我看看這個養生配方如何.!
這個是補的葯,如果 你沒有淤滯之類情形下,可以吃著看.補哪裡?肝腎之陰.
8、什麼是中醫配方
根據患者的症狀,分別主次,確定用葯的種類和劑量,乃至劑型,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則進行配伍而形成的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