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頭面部保健按摩

頭面部保健按摩

發布時間:2020-06-29 23:07:14

1、頭部保健按摩法怎麼做?

頭部保健按摩百法,對於恢復大腦的疲勞,預防疾病的發生十分重要。

1.推梳法:兩手掌放於下頜部,十指放於面部,向鼻、面、目、眉方向推摩(如洗臉)至前頜部,五指分開成梳形,從發際處向頭頂、後頭部方向推梳理15~20次,動作緩慢柔度和。

2.點穴法:兩手食指放中指上,用中指指腹點揉太陽印堂、睛明、頭維、風池穴。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20~30次,自感酸脹為宜。

3.雀啄問法:兩手五指微屈分開成爪形,以腕部自然屈伸的擺動帶動手指端著力於頭各部。雙手交替進行約兩分鍾。

4.捏揉答耳廓:雙手拇、食指捏住耳尖部,向耳垂方向捏揉15-20次。

5.震動耳膜法:兩手掌壓於耳門處一松版一緊地按壓,藉助空氣震動耳膜,可感到「嗡嗡」聲響,操作約1分鍾。

6.壓耳擊鼓法:兩手掌心壓兩耳孔,手指置於腦後枕部,食指壓於中指上,並於中指上滑下,叩擊後頭權部約1分鍾。

2、頭部精油按摩的方法有哪些

一指禪推法

按摩者用大拇指端或指腹及偏峰著力於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鬆,沉肩、垂肘、懸腕,肘關節略低於手腕,以肘部為支點,前臂做主動擺動,帶動腕部擺動和拇指關節做屈伸活動。壓力、頻率、腕部擺動要靈活.頻率應以每分鍾120-160次為佳。此按摩手法常用於頭面部。對頭痛、眩暈、偏癱等疾患可用此手法。

揉法揉法分指揉法和掌揉法兩種按摩手法。(1) 指揉法:用手指指腹吸定患者患處,腕部放鬆,以肘為支點,前臂做主動擺動,帶動腕和掌指做輕柔緩和的擺動(2) 掌揉法:用手掌根吸定患者患處,腕部要放鬆,以肘為支點,前臂主動擺動,帶動腕部做輕柔緩和的擺動此按摩手法操做時要壓力輕柔,動作協調而有節律,速度以每分鍾120-160次為佳。

抹法用單手或雙手的拇指指腹緊貼皮膚,做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動。用力要輕而不浮,重而不滯。此按摩手法常用於頭面及頸項部,對頭暈、頭痛及頸項疼痛等症的治療。

按法

用拇指端或指腹壓體表叫指按法。用單掌或雙掌,也可雙掌重疊按壓體表,稱掌按法。操作時著力部位要緊貼體表,不可移動,用力由輕而重,不可用暴力突然按壓。此按摩手法法常用於頭痛、眩暈、三叉神經痛、偏癱、脫發等病症的治療。

點法分拇指點和屈指點法兩種:拇指點法就是用拇指端點壓體表。屈指點法有屈拇指,用拇指指間關節外側點壓體表,或屈食指,用食指近側指間關節點壓體表。

3、中醫頭面部保健按摩程序里有一步叫雙揪鈴鐺,是怎麼按的啊?

以雙手拇指與食指對合著力於患者左右耳垂向下垂直揪神,因耳垂形如鈴鐺於左右相掛,故稱為雙揪鈴鐺法。
操作要領:患者正坐位或仰卧位,醫者雙手分別以拇指與食指指腹的對合力於患者兩側耳垂著力揪伸3—5次。再以拇指於耳垂部推按1-2次為宜。此外,還可根據臨床辨證的需要,掐按耳垂及耳區穴位,以增加療效。此法療效顯著,多用於治療氣血阻滯的病症。

注意事項:操作中嚴格掌握雙耳垂神揪方向,禁止向外、向左右方向神扯揪拉。
功效:通腎氣,補腎陽,降氣逆,利九竅,調氣血,通經絡,止疼痛。
主治:口、眼、鼻疾,顏面肌肉痙攣,三叉神經痛,面癱,偏癱,神經衰弱。

[文選]
《中醫臨床推拿手冊》:醫生雙手的食指、拇指呈鉗夾式張開攝於病人的耳部,然後輕攝下扯,反復如此操作的一種手法。……解熱止痛,消除頭部昏睡症狀,消除目疾症狀。
病人取坐位,……用扯法將耳朵攝住輕輕向下扯動,待雙耳發熱為止。
作用:解熱開郁,除煩止痛。
主治:偏頭痛,牙痛,雙眼痛,頭昏等。

[按語]
雙揪鈴鐺法是按摩推拿手法中的被動運動類及補益類手法中以雙手拇、食指著力於雙耳垂的手法之一。本法臨床常被經絡臟腑按摩流派用於解熱止痛,小兒按摩流派用於祛風除驚。此法多用於治療頭部疾患或在配合全身按摩時應用。

4、頭部保健按摩有哪些方法?

頭部保健按摩法,對於恢復大腦的疲勞,百預防疾病的發生十分重要。

1.推梳法:兩手掌放於下頜部,十指放於面部,向鼻、面、目、眉方向推摩(如洗臉度)至前頜部,五指分開成梳形,從發際處向頭頂、後頭部方向推梳理15~20次,動作緩慢柔和。

2.點穴法:兩手食指放中指上,用中指指腹點揉太陽印堂、睛明、頭維、風池問穴。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20~30次,自感酸脹為宜。

3.雀啄法:兩手五指微屈分開成爪形,以腕部自答然屈伸的擺動帶動手指端著力於頭各部。雙手交替進行約兩分鍾。

4.捏揉耳廓:雙手拇、食指捏住耳尖部,向耳垂方向捏揉15-20次。

5.震動耳膜法:兩手掌壓於耳門處一松一緊地按壓,藉助空氣專震動耳膜,可感到「嗡嗡」聲響,操作約1分鍾。

6.壓耳擊鼓法:兩手掌心壓兩耳孔,手指置於腦後枕部,食指壓於中指上,並於中指上滑下,叩擊後頭部約屬1分鍾。

5、頭部保健按摩法有哪些?

頭部保健按摩法,對於恢復大腦的疲勞,預防疾病的發生十分重要。

1.推梳法:兩手掌放於下頜部,十指放於面部,向鼻、面、目、眉方向推摩(如洗臉)至前頜部,五指分開成梳形zd,從發際處向頭頂、後頭部方向推梳理15—20次,動作緩慢柔和。

2.點穴法:兩手食指放中指上,用中指指腹點揉太陽印堂、睛明、頭維、風池穴。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20—30次,自感酸脹為宜。

3.雀啄法:兩手五指微屈分開成爪形,以腕部自然屈伸的擺動帶動手指端著力於頭各部。雙手交替進行約兩分鍾。

4.捏揉耳廓:內雙手拇、食指捏住耳尖部,向耳垂方向捏揉15—20次。

5.震動耳膜法:兩手掌壓於耳門處一容松一緊地按壓,藉助空氣震動耳膜,可感到「嗡嗡」聲響,操作約一分鍾。

6.壓耳擊鼓法:兩手掌心壓兩耳孔,手指置於腦後枕部,食指壓於中指上,並於中指上滑下,叩擊後頭部約1分鍾。

6、頭部保健按摩的方法有哪幾種?

頭部保健按摩法,對於恢復大腦的疲勞,預防疾病的發生十分重要。

1.推梳法:兩手百掌放於下頜部,十指放於面部,向鼻、面、目、眉方向推摩(如洗臉)至前頜部,五指分開成梳形,從發際處向頭頂、後頭部方向推梳理15~20次,動作度緩慢柔和。

2.點穴法:兩手食指放中指上,用中指指腹點揉太陽印堂、睛明、頭維、風池穴。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20~30次,自感酸脹為宜。

3.雀啄法:兩手五指微屈分開成爪形,以腕部自然屈伸的擺動帶動手指端專著力於頭各部。雙手交替進行約兩分鍾。

4.捏揉耳廓:雙手拇、食指捏住耳尖部,向耳垂方向捏揉15-20次。

5.震動耳膜法:兩手掌壓於耳門處一松一緊地按壓,藉助空氣震動耳膜,可感到「嗡嗡」聲響,操作約1分鍾。

6.壓耳擊鼓法:兩手掌心壓兩屬耳孔,手指置於腦後枕部,食指壓於中指上,並於中指上滑下,叩擊後頭部約1分鍾。

7、頭部保健按摩有幾種方法?

頭部保健按摩法,對於恢復大腦的疲勞,預防疾病的發生十分重要。

1.推梳法:兩手掌放於下百頜部,十指放於面部,從鼻、面、目、眉方向推摩(如洗臉)至前頜部,五指分開成梳形,度從發際處向頭頂、後頭部方向推梳理15—20次,動作緩慢柔和。

2.點穴法:兩手食指放中指知上,用中指指腹點揉太陽印堂、睛明、頭維、風池穴。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20—30次,自感酸脹為宜。

3.雀啄法:兩手五指微屈分開成爪形,以腕部自然屈伸的擺動帶動手指端著力道於頭各部。雙手交替進行約兩分鍾。

4.捏揉耳廊:雙手拇食指捏住耳尖部,向耳垂方向捏揉15—20次。

5.震動耳膜法:兩手掌壓版於耳門處一松一緊地按壓,藉助空氣震動耳膜,可感到「嗡嗡」聲響,操作約一分鍾。

6.壓耳擊鼓法:兩手掌心壓兩耳孔,手指置於腦後枕部,食指壓權於中指上,並於中指上滑下,叩擊後頭部約1分鍾。

8、按摩面部、頭部的穴位方法?讓人感覺清醒

解葯的方子,生命源頭治療,主動預防疾病,百病不發。經絡是靈魂與肉體相互作用的。自動疏通經絡。以意領氣,宣導經絡,防止走火入魔,經脈勁斷,武功全廢,神經病。先知先覺,後知後覺。告訴你得了不能讓她勁,一個勁推,一勁推,一勁推,非我,非我,非非我。告訴你俺不是干這個地啊,我什麼病沒有健健康康地,你知不知道這東西干什麼用地?尿尿不玩留干孩?。

9、頭部按摩有壞處嗎

很多人都會說撓撓頭,就會使得頭腦清晰,耳聰目明並且身體也強健,說的是由於頭皮上有很多神經末梢和組織,經常按摩和刺激這些穴位可以為人的養生提高一大步,通過神經反射,大腦皮質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使全身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從而達到強身益智的作用。

中醫學中稱「頭為精明之府」,「五臟六腑精氣」皆上升於頭部。頭皮是大腦的保護層,分布著許多穴位,人體十二經脈中,手、足三陽經均起經頭面部,故又說「頭為諸陽之會」。如手、足陽明經分布前頭部及面部,手足少陽經分布側頭部,足太陽經分布後頭及頭項背部等。
人們平時經常以手指撓頭。不僅能疏通腦部氣血,且對全身臟腑的功能也有協調作用。另外,頭皮上有很多穴位,像上星、百會、腦戶、前頂、玉枕等,針灸這些穴位,能夠防治疾病。按摩這些穴位,雖不像針灸那樣強烈,但是按摩的面積較大,動作輕柔,同樣能夠通經活絡,起到防治神經衰弱、頭痛、失眠、老年性痴呆、健忘的作用,所以沒事經常撓撓頭,尤其是老年人和腦力工作者。
按摩頭皮的方法簡便易行,隨時隨地均可,按摩時將左手或右手的五指伸開,用手指頭在頭皮上輕輕按摩,先前後方向按摩,再左右方向按摩,最後轉圈按摩,一般5~10分鍾即可,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時間長了,你就能體會到按摩頭皮的好處。
經常按摩頭皮能刺激頭皮上的毛細血管,使它們擴張變粗,血液循環旺盛,供給大腦組織更多的養料和氧氣。頭皮血液循環改善了,還有利於頭發的生長發育,防止頭發脫落和變白,老年人經常按摩頭皮,能夠延年益壽。

10、常按摩頭部有什麼好處

很多人都會說撓撓頭,就會使得頭腦清晰,耳聰目明並且身體也強健,說的是由於頭皮上有很多神經末梢和組織,經常按摩和刺激這些穴位可以為人的養生提高一大步,通過神經反射,大腦皮質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使全身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從而達到強身益智的作用。

中醫學中稱「頭為精明之府」,「五臟六腑精氣」皆上升於頭部。頭皮是大腦的保護層,分布著許多穴位,人體十二經脈中,手、足三陽經均起經頭面部,故又說「頭為諸陽之會」。如手、足陽明經分布前頭部及面部,手足少陽經分布側頭部,足太陽經分布後頭及頭項背部等。
人們平時經常以手指撓頭。不僅能疏通腦部氣血,且對全身臟腑的功能也有協調作用。另外,頭皮上有很多穴位,像上星、百會、腦戶、前頂、玉枕等,針灸這些穴位,能夠防治疾病。按摩這些穴位,雖不像針灸那樣強烈,但是按摩的面積較大,動作輕柔,同樣能夠通經活絡,起到防治神經衰弱、頭痛、失眠、老年性痴呆、健忘的作用,所以沒事經常撓撓頭,尤其是老年人和腦力工作者。
按摩頭皮的方法簡便易行,隨時隨地均可,按摩時將左手或右手的五指伸開,用手指頭在頭皮上輕輕按摩,先前後方向按摩,再左右方向按摩,最後轉圈按摩,一般5~10分鍾即可,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時間長了,你就能體會到按摩頭皮的好處。
經常按摩頭皮能刺激頭皮上的毛細血管,使它們擴張變粗,血液循環旺盛,供給大腦組織更多的養料和氧氣。頭皮血液循環改善了,還有利於頭發的生長發育,防止頭發脫落和變白,老年人經常按摩頭皮,能夠延年益壽。

與頭面部保健按摩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