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筋經十二式,每次練都要把十二式練完嗎?
這個沒有要求的,練一式有練一式的效果,但是連貫練完十二式當然是最好的。達摩易筋經是傳播的比較系統正確的易筋經版本,髓友匯現在傳隨的就是達摩易筋經。它能疏通各個經絡臟腑,發功快,見效速。達摩易筋經」確實是我國一種健身的好方法,此功使神、體、氣三者,即人的精神,形體和氣息有效的結合起來,經過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地認真鍛煉,從而使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回經八脈及全身經脈得到充分的調理,進而達到保健強身,防病治病,抵禦早衰,延答年益壽的目的。
2、健康十二理念是什麼?
現代生活忙碌、壓力大,如果像我所說,能夠保證做到以下12點,你就能活到100歲。健康是一,其他的一切如事業、愛情、家庭、金錢、地位是數字後面的零,如果沒有健康,就像數字沒有了「一」,後面的零就只是「零」,大家看看我說的有道理不? 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方向,性格決定命運,生活方式決定健康。 觀念比能力重要,策劃比實施重要,行動比承諾重要,選擇比努力重要,尊重生命比別人的看法重要。 健康人生美景展望:七十歲前不得病,八十歲前不衰老,九十歲前能理業,輕輕鬆鬆一百歲,高高興興一輩子! 生命由天賦,壽命靠人為,生身靠父母,健康靠自己,遺傳只是健康的起跑線,養生保健才是生命的新起點,強健身體在於自己的精心塑造。 健康是一種素質,也是一種態度,必須明白是自己製造了身體的每一種疾病。 不學習少知識,會成為次品,不鍛煉缺健康,會成為廢品,擁有健康的身體和一顆年輕的心,就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放棄健康獲取財富時,命可以換錢,不惜財富換取健康時,錢不能換命。 年輕時若放棄健康獲取財富,年老時會放棄財富恢復健康,流失歲月無法追回,金山銀山也換不回健康. 有些人得病,不是源於物質,而源於無知,有些人死亡,不是死於衰老,而是死於病患,普及健康知識,比普及健康運動更重要. 健康新概念,要健康,先有健商,沒有健商,不會健康,健商是實現健康的智慧錦囊,是對自身生命的最高認識. 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人的命運,一次結識可以決定人生方向,一個理念可以決定企業興衰,一個習慣可以確保一生健康. 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體的人,才是最理想的人,一個健康的人,應當在生理、心理與社會交往三個方面都保持良好狀態.
3、練易筋經12式有什麼好處?
易筋經其實不像小說里那麼玄妙,這個只是和瑜伽類似的而已。拉一下筋,動一下骨,噶,因為易筋經的「易」其實在古文里就是變化的意思,合起來就是改變一下筋的位置。
4、易筋經十二式,每次練習都要連貫練完十二式嗎?
並不是一定的,但是一套練完是最好的。
5、男性如何保健
--[注意]男人保養身體,從飲食到運動。
一、早餐好,晚餐巧
一日活動的能量,要*早餐提供。
營養師建議早餐可以吃豐富的蛋白質,比如說水果、麵包及牛奶等。
早餐時只喝精力湯或是蔬果汁,可補充身體元氣,卻無法持久,身體能量很快就用盡。應該搭配補充蛋白質,像豆類或是全麥麵包等主食,才可以提供身體足夠能量。
晚餐可以增加蔬菜水果的份量,烹調方式盡量不要油炸、油煎,改用包錫箔紙的烤類或蒸、鹵、煮均可。
白切肉、白斬雞,沾醬是醬油加上天然甘味的切碎洋蔥,滴點檸檬或香橙汁,既提味又可自行調整鹽的份量。
專家建議一天最好可以攝取至少兩份水果及半斤蔬菜。或者一星期內訂一天為「清淡健康」日,那天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飲食。因為油脂類食物消耗較多能量,容易增加身體負擔。
二、閉上眼睛,練練肌肉鬆弛法
繁忙的工作令人緊綳,利用簡單肌肉鬆弛法,使人可專心注意到自己身體肌肉的變化,藉以達到全身鬆弛狀態。方法如下:找個地方坐下,將心思集中在放鬆上。快速地拉緊身體某一塊肌肉持續5秒鍾,然後再慢慢放鬆。反覆進行肌肉「緊—放鬆」動作,從頭、眼睛到腳趾,全身肌肉都可以進行。
三、好睡自然醒
專家建議,成人每天一定要睡足8小時。如果你早上需要鬧鍾叫醒你,那麼你的睡眠顯然並不足夠。
睡前及起床前做簡單的吐吶呼吸,不但容易入睡,早晨醒來時也會很舒服。
方法:放點自然音樂,在睡前靜坐調息30分鍾,喝一點溫開水,慢慢深呼吸,將工作及繁雜事務忘掉。
早上不急著起床,先在床上躺個兩分鍾,慢慢做10分鍾的吐吶,再起來梳洗,一整天都會有精神。
四、多喝水
每天至少飲用2000c.c.的水分,補充身體所需。
常覺口乾的人,可以用炒過的覺明子、白菊花和枸杞以1:1方式泡水當茶喝,可明目提神,或是麥芽、紅棗、甘草泡水當茶亦可。養生茶最好當日泡,當日喝完,以免中葯材因氧化而無法達到效果。
營養師推薦含果皮香的檸檬香茅茶,可以恢復疲勞,維持活力。洋甘菊茶也有安撫神經的功效。
五、淋浴、按摩,舒筋活血
淋浴比泡浴更能消除疲勞。因為水柱沖擊,有推打效果,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一般葯草浴,是利用活血化淤的葯材,泡澡後經由皮膚被吸收,以達到效果。但泡浴時間最好不要超過20分鍾。
按摩對於去除疲勞,消除肌肉緊張,效果不錯。上班族男性上班疲憊時,可使用薄荷、風油精等香精油,慢慢按摩頸部,有激勵的功效。
研究發現,一些單調、重復性的,沒有情緒的聲音也可以使心情平靜。下回煩悶時,不妨試試看一些氣象報告、股市行情等,恢復心情。
六、上班族養生功四式
緩慢調息呼吸的養生功法,上班、回家,隨時可做,適合所有年齡的上班族。
曲中求直(坐式功)
·坐定,不*背,雙手至於腿上自然放鬆,把呼吸調勻;
·以鼻緩緩吸氣,握拳,拳心朝上置於身體兩側;
·曲肘、挺胸、腰打直、頭往後仰;
·再以鼻吐氣,頸手腰放下,兩手慢慢張開;
·手心朝下,頭回正,恢復原來姿勢,全身放鬆。
提醒:每回練7次,一日可練3~4回。練習時保持穩定、中正、輕松,動作和緩,中途可換氣,不可憋氣。
和合首府(坐式功)
·坐直,手臂環起枕置腦後,保持呼吸自然;
·以鼻吸氣,頭與手臂騰起,挺胸直腰;
·吐氣,頭低伏首,身形緩緩向下彎曲,放鬆使背脊骨氣上下通暢。
提醒:一般可來回做6次,可視個人身體狀況調整次數。運作中宜緩慢、細心,不要急。
平甩(甩手功)
·全身放鬆、呼吸自然;雙腳平行與肩同寬;
·手臂抬起至肩齊,然後自然放下;
·連續做到第四下時,臂與膝同時屈動。
提醒:練習任何功法感到疲累,可將平甩動作適時插入,直到不覺疲累,再回覆原先動作。此動作可以排出體內毒性。
拍胯
·膝蓋自然上下晃動,如同平甩;
·用腰帶動轉身,肩膀放輕松,手臂像波浪鼓一般左右擺動,拍打褲袋口(即胯)。
提醒:此式多練有助腹部器官,完成後可飲些溫開水。勿用力拍打,以免拍傷身體。
七、簡易上班族男性運動
上班運動以強化肌肉,提神醒腦為主,須搭配伸展運動,可以減少運動後肌肉因乳酸堆積產生酸痛。
下班後運動則以放鬆、伸展運動為主。每一種運動左右各做8~12次(1組),休息30秒,重復做3~5組。視個人體力做調整。
上班族桌邊運動
A. 屈膝上提
功能:訓練大腿前側、下腹部肌肉。
坐在椅上(滑輪固定),頸部放鬆,背打直,肩*椅背上。
雙手握椅邊撐住。
提氣、挺胸、縮小腹,背打直。
先吸氣,吐氣時屈膝把腳往上抬(腳上提程度視個人體能而定)。
提醒:注意背部挺直,大腿盡量與身體呈90度;或以單腳曲膝上提,較省力。
B. 曲膝上提之伸展運動—大腿前側伸展
站在椅子背後(亦可改成牆壁、桌子前面)。
單腳提起,以同側手抓住腳踝,另一手扶住椅背。
持續20秒,感覺大腿前側肌肉緊綳。
支撐腳的膝蓋要稍微放鬆彎曲,可避免韌帶受傷。
提醒:身體打直不要前傾。
C. 跪姿伏地挺身
功能:鍛練胸大肌及後手臂。
屈膝跪姿,身體稍微前傾。
背打直,雙手朝前扶住椅邊。
吸氣,重心往下壓。
吐氣,肘關節放鬆,將身體推上來。
提醒:下去時的角度因人而異;椅子可改成桌子或推牆。
D. 跪姿伏地挺身之伸展運動—擴胸伸展
雙手反抓住椅背,背部打直。
持續20秒。
下班後放鬆運動
E. 下背伸展運動
功能:使下背部肌肉放鬆。
坐在椅上。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
頸部放鬆,身體彎下,手臂自然垂放兩側。
停留約10~20秒,慢慢起來。
F. 側頸伸展運動
功能:放鬆頸部,減少頸部酸痛。
坐在椅上,背打直。
挺胸收腹。
先用右手將頭慢慢往右傾。
放鬆,換左手重復。
提醒:肩膀與地板呈水平,勿歪斜。腰桿打直,才會拉到肌肉
6、養生保健十六法是什麼?
養生16宜,是我國歷代相傳的養生方法,適用於中老年養生保健,為延年益壽的有效方法。
(1)發宜常梳。每晨梳發數十次,可疏風散火,明目清腦,增強腦髓功能,延緩脫發和白發的生長。
(2)面宜多擦。每日晨起和夜眠時,用雙手合掌搓熱,摩擦面部,再用食指和中指揉兩側太陽穴和腦後枕骨下的鳳池、風府穴各數十次。可使人容光煥發並能有效地預防感冒。
(3)目宜常轉,早晚或較長時間看書後,兩眼應向前平視,先按左、上、右、下、左的順序,運轉眼球7~8次,然後閉目稍息,再睜眼。可解除眼睛的疲乏。
(4)耳朵常彈。兩手掌分別緊壓左右耳門,用中指和食指相叩,彈擊後腦作咚咚聲。彈擊7~8次後,再兩手離開耳門1次,如此反復3~4歡,可增強聽力,防止老年性耳鳴、耳聾。
(5)舌宜抵胯,舌尖抵住上齶。
(6)津宜漱咽,用舌尖抵住上齶,使唾液分泌增強,待津滿口後,分數次緩緩咽下,同時用意念使之送到臍下丹田。唾液有幫助消化、中和胃酸和殺菌作用,唾液中還有大量的含游離鈣的酵素激素,具有抗衰老作用。
(7)齒宜數叩。叩齒就是上下牙齒對叩作聲,每日早晚行49次,可使牙齦健壯,防止牙病。
(8)濁宜常呵。寢室安靜,側卧、閉目、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心無所思、口吐濁氣、鼻引清氣入腹、足則停止,然後從口細細吐盡,再從鼻細細引入,一如前法,這種靜思慮和深呼吸相結合的有意識的呼吸活動,對人體生理功能的調整具有一定的作用。新鮮空氣中的陰離子,對人體健康極有利,宜常吸取。
(9)背宜常暖,古人認為背部是風寒外邪入侵人體的門戶,宜常保暖,可免感冒。
(10)胸宜常護。心肺處於胸中,宜常保護,以免外傷。
(11)腹宜常摩。腹部常用手按摩,可幫助消化,運化食物,防止腹脹和腹瀉。
(12)穀道直常撮。穀道就是肛門,常練提肛功,對防止痔瘡有效。有意識地收縮和放鬆肛門括約肌,早晚各行30~40次。
(13)肢節宜常搖。就是四肢、腰肘等部位宜常活動。游泳、爬山、慢跑、做體操和打拳、跳舞等都是較好的運動方式,堅持鍛煉,可增強體質,特別對從事腦力勞動者更為有益。
(14)足心宜常擦。每晚睡前,用熱水洗足,洗後用手掌摩擦足底湧泉穴30~40次,有利於睡眠,還可降血壓、治頭暈、頭脹和失眠,對老年冬季保健更有意義。
(15)皮膚宜常干淋浴。除定期洗澡外,皮膚宜常干淋浴,包括日光浴、空氣浴等。浴後用干布或手掌摩擦全身,可增強神經和心血管功能,促進新陳代謝,預防感冒。方法可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循序漸進。
(16)大小便宜閉口勿言。大小便時隨便談話分散注意力,特別是對中老年人來說,可引起大便干澀或小便失禁。小便時咬緊牙齒,這對健齒有作用,練武功和氣功的人很重視此法,稱作內養功之一。
以上16法,宜在日常生活中實行,持之以恆,必將有益於養生保健。
7、求易筋經12式圖解
易筋經十二式(有圖解)(未完)2006-12-29 11:13易筋經是一種以強身壯力為主的鍛煉方法,「易」有變易的意思,「筋」指筋脈。它的主要特點是動靜結合,內靜以收心調息,外動以強筋壯骨。
易筋經健身之法,首見於《易筋經》,該書據近人考證為明代天台紫凝道人於天啟四年(1624年)撰成。
【基本內容和方法】
易筋經包括內功和外功兩種鍛練方法,各有12勢。易筋經內功採用站式,以一定的姿勢,借呼吸誘導,逐步加強筋脈和臟腑的功能。大多數採取靜止性用力。呼吸以舒適自然為宜,不可迸氣。古代相傳的易筋經姿式及鍛煉法有12勢,即韋馱獻杵(有3勢)、摘星換斗、三盤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馬刀、青龍探爪、卧虎撲食、打躬勢、工尾勢等。易筋經外功注重外壯,《易筋經外經圖說》指出:「凡行外壯功夫,須於靜處面向東立,靜慮凝神,通身不必用力,只須使其氣貫兩手,若一用力則不能貫兩手矣。每行一式,默數四十九字,接行下式,毋相間斷。行第一式自覺心思法則俱熟,方行第二式。速者半月,遲者一月,各式俱熟,其力自能貫上頭頂。此煉力煉氣,運行易筋脈之法也。」
(一)易筋經內功
1.韋馱獻杵第一式:立身期正直,環拱手當胸。
氣定神皆斂,心澄貌亦恭。(口訣) 自然呼吸,兩腿挺膝,兩足跟內側相抵,腳尖外撇,成立正姿式,軀干正直,頭頂之百會穴與襠下的長強穴要成一條直線;兩掌自然下垂於體側;目平視,定心凝神;然後雙手向前分抬合十,停於胸前膻中穴外,式定後約靜立一分鍾。(詳解)
2.韋馱獻杵第二式:足趾拄地,兩手平開。
心平氣靜,目瞪口呆。 接上式;自然呼吸,兩掌從胸前向體側平開,手心朝上,成雙臂一字狀;同時兩足後跟翹起,腳尖著地,兩目瞪睛平視;心平氣合。式定約靜立半分鍾。
3.韋馱獻杵第三式:掌托天門目上視,足尖著地立身端。
力周骽脅渾如植,咬緊牙關不放寬。
舌可生津將齶抵,鼻能調息覺心安。
兩拳緩緩收回處,用力還將挾重看。 接上式;逆呼吸,兩掌分別上抬,至雙臂成U字狀時,雙肘微彎,掌心朝上,盡力上托;同時咬齒,舌抵上齶,氣布胸際。式定後約靜止半分鍾。
4.摘星換斗勢 : 只手擎天掌覆頭,更從掌內注雙眸。
鼻端吸氣頻調息,用力收回左右侔。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單吸不呼法,兩腳後跟落地,全腳掌著地。左掌回收於背後,掌心朝下,盡力下按;同時扭項,目視右掌。式定後要氣布胸際,深長鼻吸自由鼻呼,約靜立半分鍾。
左式:左右手勢互換,右掌下落於背後,掌心朝下,盡力下按,同時左掌自體後擎天而起,扭頸,目視左掌。式定後用逆呼吸單吸不呼法,約靜立半分鍾。5.倒拽九牛尾勢兩骽後伸前屈,
小腹運氣空松。
用力在於兩膀,
觀拳須注雙瞳。 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右腳跨前一步,成右弓步,同時右掌從體後向體前變握拳,翻腕上抬,拳心朝上停於面前。左掌順式變拳,拳心朝上停於體後,兩肘皆微屈;力在雙膀,目視右拳。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鍾。
左式:左右手腿勢互換,左腿蹬力,身體隨之前移,重心落於右腿,繼左腳提起跨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時左拳從體後向體前翻抬,右拳從面前向體後翻落,成左式;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鍾。
6.出爪亮翅勢:挺身兼怒目,推手向當前。
用力收回處,功須七次全。 接上式;逆呼吸,左腿蹬力,提左腳落於右腳內側成立正姿式;同時雙拳回收於腰際,拳心朝上,繼而鼻吸氣,挺身,怒目,雙拳變立掌,向體前推出,掌心朝前,掌根盡力外挺;然鼻呼氣,雙掌再變握拳,從原路回收於腰際,拳心向上;再鼻吸氣,雙拳變五掌前推,如此反復七次;意在天門。
7.九鬼拔馬刀勢:側首灣肱,抱頂及頸。
自頭收回,弗嫌力猛。
左右相輪,身直氣靜。 右式:接上式;順呼吸;右拳變掌從腰際外分上抬,至大臂與耳平行時,拔肩,屈肘,彎腰,扭項,右掌心朝內停於左面側前,如抱頭狀;同時左拳變掌,回背於體後,盡力上抬。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鍾。
左式:左右手勢互換,左臂伸直,左掌從體後向體側上抬,同時右臂伸直,右掌順式從頭後經體側下落,成左式,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鍾。
8.三盤落地勢:上齶堅撐舌,張眸意注牙。
足開蹲似踞,手按猛如拏。
兩掌翻齊起,千斛重有加。
瞪睛兼閉口,起立足無斜。 接上式;自然呼吸;左足外開成馬步,同時左掌下落,右掌從體後往體前上抬,至兩掌心朝上於胸前相遇時,繼外分,雙肘微屈,掌心朝下按力於雙膝之前外側。式定後舌抵上齶,瞪睛,注意牙齒,約靜蹲半至一分鍾。然後雙腿起立,兩掌翻為掌心朝上,向上托抬如有重物;至高與胸平時,再翻為掌心朝下,變馬步,再成式。凡三起三落,共蹲樁靜立約一分半至三分鍾。
9.青龍探爪勢:青龍探爪,左從右出。
修士效之,掌平氣實。
力周肩背,圍收過膝。
兩目注平,息調心謐。 右式:接上式;順呼吸;兩目平視,左足回收於右足內側,成立正姿式;鼻呼,左掌自胸前變拳,順式回收於腰際,右掌自胸前變爪,五指微屈,力周肩背,向體左伸探。
左式:左右手勢互換,鼻吸,俯身,腰前屈,右爪從左至右經膝前圍回;鼻呼,直身,變握拳停於腰際,同時左拳變爪,從腰際向體右伸探。
10.卧虎撲食勢:兩足分蹲身似傾,屈伸左右骽相更。
昂頭胸作探前勢,偃背腰還似砥平。
鼻吸調元均出入,指尖著地賴支撐。
降龍伏虎神仙事,學得真形也衛生。 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兩目平前視,上式結式為雙拳停於腰際。右腳向前邁一大步。左腳跟掀起,腳尖著地,成右弓步;同時俯身、拔脊、塌腰、昂頭,兩臂於體前垂直,兩掌十指撐地,意在指尖。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鍾。
左式:身體起立,左足向前跨一大步,成左弓步,作卧虎撲食左式,凡動作相反,為左右互換,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鍾。
11.打躬勢:兩手齊持腦,垂腰至膝間。
頭惟探胯下,口更嚙牙關。
掩耳聰教塞,調元氣自閑。
舌尖還抵齶,力在肘雙彎。 接上式;順呼吸;上右足平行於左足內側,距離約與肩寬;然後變為弓腰,垂脊,挺膝。頭部探於胯下,同時兩肘用力,兩掌心掩塞兩耳,兩掌夾抱後腦,意在雙肘尖。式定後隨意停留片刻。
12.掉尾勢:膝直膀伸,推手自地。瞪目昂頭,凝神壹志。
起而頓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七為志。
更作坐功,盤膝垂眥。口注於心,息調於鼻。
定靜乃起,厥功維備。總考其法,圖成十二。
誰實貽諸,五代之季,達摩西來,傳少林寺。
有宋岳侯,更為鑒識,卻病延年,功無與類。 接上式;順呼吸,挺膝,十趾尖著地,兩手下落,微屈,兩掌相附,手心拒地;同時瞪目視鼻準,昂頭,塌腰垂脊,凝神益志,意存丹田。式定後腳跟落地,再掀起,三次後即伸膀挺肘一次;共腳跟頓地二十一次,伸膀七次;然後起立,成立正姿式。
(二)易筋經外功
練功時,早晨面向東立,消除雜念,聚精會神,通身不必用力,使「氣」貫於兩手。邊作邊默念數字。練熟一式後再做下一式,熟練後連貫練習。各式鍛煉方法如下。
(1)第1式:兩腳分開,距離同肩寬;兩眼向前看,兩肘稍曲,掌心向下;每默數一字,手指向上一翹,手掌向下一按;一翹一按為1次,共默數49次。
(2)第2式:兩手放在大腿前面,握拳,拇指伸直,兩拇指端相對;每默數一字,拇指向上一翹,四指一緊,一翹一緊,共默數49次。
(3)第3式:兩手拇指先屈於掌內,然後四指握拳;兩臂垂於體側,拳孔向前;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松,一緊一松為1次,默數49次。
(4)第4式:兩臂從下向前緩緩舉起,高與肩平,兩肘稍曲,拳心向對(1尺左右);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松,一緊一松,默數49次。
(5)第5式:兩臂緩緩向上舉,拳心推對,兩臂稍屈;兩臂不可緊靠頭部,上舉時兩腳跟提起;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兩腳跟一起一落,默數49次。
(6)第6式:兩臂左右平舉,屈肘,兩拳對兩耳(距離1寸),虎口對兩肩;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松,一緊一松為1次,默數49次。
(7)第7式:兩臂左右側平舉,高與肩平,虎口向上,兩肩略向後仰,胸部略向前,兩臂上舉同時腳趾離地,腳掌著地;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松,一緊一松為1次,默數49次。
(8)第8式:兩臂向前平舉,高與肩平,兩肘不屈,兩拳距離5~6寸,虎口向上;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松,一緊一松為1次,默數49次。
(9)第9式:兩臂左右分開,屈肘至胸部,然後翻兩拳向外至鼻前,兩拳距離約2寸,拳心向外;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松,一緊一松為1次,默數49次。
(10)第10式:兩上臂左右平舉,兩前臂向上直豎,虎口對兩耳;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松,一緊一松為1次,默數49次。
(11)第11式:兩臂落下,兩掌翻轉至臍下兩旁,兩拇指離臍1~2分;每默數一字,將拳一緊,緊後即松,一緊一松為1次,默數49次。
(12)第12式:兩手鬆開,兩臂下垂,然後兩臂前平舉,手心向上,腳跟同時提起,腳跟落下時,兩手還原,重復3次。
【自我保健應用】
易筋經內功運動量較大,動作難度亦較高,一般全套鍛煉只適用於體力較好的青壯年或慢性病患者。可顯著地改善體質,祛病強身。易筋經外功因其主要運動指掌及上肢,可普遍地適用於各年齡層的健康人及慢性病患者,通過上肢運動而運氣壯力、活血舒筋,影響全身。
【注意事項】
體質虛弱者慎用內功練法,特別是其中的「卧虎撲食勢」,運動量及難度都較大,心臟病及哮喘發作期忌用。上述患者採用外功練法時,亦宜減少每式操作次數,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本法注重動靜結合,一方面在練功方式上強調動功與靜功的密切結合。另一方面是指在練功時要「動中靜」,即保持精神寧靜的狀態,全神貫注,呼吸自然;練靜功時要「靜中動」,即在形體外表安靜的姿勢狀態下,保持氣息運動的和諧。只有動靜結合,意、氣、體三者互相配合,才能煉精化氣氣生神,內養臟腑氣血,外壯筋骨皮肉。易筋經外功採用默念法可促使機體寧靜和機能的調整。
易筋經內功是近人據易筋經十二勢而改編的,因其有顯著的強身壯力之效,故現代普遍採用作為推拿醫生的基本功訓練方法之一。
http://hi.baidu.com/%D3%FB%D3%FB%D3%FB/blog/item/ff72b844d8a8d882b3b7dc28.html圖片在這個網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