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怎麼查詢保健品的真偽? 上SFDA的網站之後,要在哪裡輸入保健品的信息?
保健品其實屬於保健食品,不能有葯的功效,如果有要麼是誇大宣傳,要麼就是加入葯性成分。
反正現在市面上的保健食品多數都不好,它們恰恰打了個搽邊球,一方面他們宣傳功效,另方面消費者用後沒有效果也無妨,因為不是葯。
現在我們看看你提供的這個產品:
首先冬蟲夏草是非常名貴的中葯材,現在市面上的批發價格是每公斤4萬左右,你想想你的口服液會加多少這樣的成分。
其二,它打著香港國際公司的旗號,但你可以看看它的產地,應該是大陸的。監制其實是個很模糊的字樣,在這里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
食健字型大小是不是真的,你可以想辦法查查,我就不麻煩了。(後來上網查到的:工商小店分局經濟科14日接到福建省順昌大光保健品公司的舉報稱,本市市場上不少葯店出售的「幸福來冬蟲夏草菌絲體口服液」是冒用他們廠批號生產的產品。接到舉報後,工
商部門迅速組織經檢隊員對轄區各大葯店現場調查。其中,執法人員在遠東葯業有限公司、天仁大葯房、曙光大葯房均發現了這種「幸福來冬蟲夏草菌絲體口服液」保健品,經過廠家質檢人員現場辨認,確定這些產品冒用了本廠產品「衛食健字1997第220號」的生產批號。 )
最後這個GMP是最無恥的,GMP是葯品生產企業的達標認證,不關食品保健品任何關系,也不會有人給你去認證的,最多你只能宣傳按照GMP的標准生產。
2、福建順昌有哪些保健品廠
我住在順昌.在這里生活十幾年了也沒聽說有什麼葯廠.
3、順昌縣眾康大葯店怎麼樣?
順昌縣眾康大葯店是2016-05-31在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注冊成立的個人獨資企業,注冊地址位於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洋墩鄉洋墩村141號。
順昌縣眾康大葯店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721MA348NUR4A,企業法人陳登貴,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順昌縣眾康大葯店的經營范圍是:中成葯、中葯飲片、化學葯制劑、抗生素制劑、生化葯品、保健食品、醫療器械(不需要申請許可證的第二類醫療器械)、衛生用品、消毒用品、化妝品、日用百貨。(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順昌縣眾康大葯店更多信息和資訊。
4、丹寨縣順昌商貿有限公司怎麼樣?
丹寨縣順昌商貿有限公司是2016-05-23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金鍾農場危房改造G棟9-12號門面。
丹寨縣順昌商貿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22636MA6DLPB7XL,企業法人余德發,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丹寨縣順昌商貿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禁止的不得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應當許可(審批)的,經審批機關批准後憑許可(審批)文件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無需許可(審批)的,市場主體自主選擇經營。(保健食品、預包裝食品、散裝食品、農產品、家禽鮮肉類、酒類、辦公用品、計算機及配件、日用品百貨、通訊設備、廚衛用品、辦公設備、文體用品、批零兼營;小家電零售及通訊設備、計算機維修、健康管理服務、健康咨詢服務、醫院管理咨詢服務、健康交流活動策劃、組織推廣服務、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國內廣告業務(涉及許可經營項目,應取得相關部門許可後方可經營))。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丹寨縣順昌商貿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5、怎樣查詢保健食品批號真偽
實際上,屬於健康食品和保健品,不能有葯物的效果,如果有任一宣傳,或者被添加到草葯成分。
無論如何,最健康的食物市場是不好的,它們只是調用和球的塗料側,一方面它們是宣傳的效果,另一方面,消費者具有使用也無妨後沒有效果,因為它是不葯。
現在我們來看看您使用本產品: - 首先冬蟲夏草是非常名貴的中葯材,現在的批發價格提供每公斤約40,000的,你想想你的口語將被添加其中有多少配料。
第二,它是香港國際的旗幟的名字,但你可以看看它的起源,應該是大陸。製片人其實是一個很模糊的詞,其中一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
食品和健康是不是真的很有名,你可以找到一個方式來看待了,我不會麻煩。 (後來在網上查到:經濟部工商局在福建省順昌光14號店接受保健品公司報道,許多城市的市場葯店賣「開心冬蟲夏草菌絲體口服液」是冒用他們的批量製品廠接到報告後,工人們
通過對轄區各大葯店現場調查,其中在遠東葯業有限公司的執法人員,天仁制葯,曙光制葯已經發現了這種「迅速組織商務主管部門檢查組高興的蟲草菌絲體口服液「保健品,在以後的生產商,以確定現場質量控制人員,確定冒用這些產品我們的產品,」衛食健字220號1997「的生產批次。)
這最後也是最無恥的GMP,GMP葯品生產企業符合性認證做的食品和保健品沒有任何關系,沒有人會按照GMP的給你去認證,你最多隻能宣傳標准生產。
6、怎樣識別保健食品標識的真偽?
一、看標識。包裝左上角像藍色小草帽的標識(如圖),有此標識才算是保健品。特別警惕,無標識的屬「食准字」,是普通食品。另外,應註明:凈含量及固形物含量、配料、功效成份、保健功能、適宜人群、食用方法、生產日期及保質期、儲藏方法、執行標准、生產企業名稱及地址。
二、看批准文號。在藍帽子下面,從2005年7月1日起, 「衛食健字」統一更換為「國食健字」。批准文號為國食健字[××××]第××××號)。80%的性保健品會以 「食准字」批文為幌子,違規宣傳性功能功效;20%的產品本身質量毫無保證,虛假欺騙性相當嚴重。
三、看保健功能(非治療效果)。看外包裝上與宣傳說明書是否一致。保健食品不得宣傳療效,不得有暗示可使疾病痊癒的宣傳,如抑制腫瘤生長,提高性功能,消除脂肪肝、治療高血壓等都屬違法。一種產品只有一兩個功能,如果宣稱具有五六種功能的,包治百病、功能很多的保健品也是違法。
提醒消費者,以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為主的保健食品,不允許聲明具有任何保健功能。
目前,我國審批的保健食品一共有22種保健功能(可以咨詢會場工作人員),除了這22種功能以外,宣稱的其它任何功能都是非法虛假宣傳。消費者購買時要注意辨別
http://www.bjda.gov.cn/這是北京市葯品監督管理局的網址有查詢
7、怎麼查詢保健品真假?
1、先在葯監局網站上查詢--數據查詢,確認保健食品批號是否正確
2、掃條形碼,是否是該生產企業生產
如果是,初步可以認為是真的保健食品,
8、順昌縣的地理環境
順昌屬於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同時又受大陸性氣候的一定影響。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據縣氣象站1957~1985年的觀測:年平均氣溫18.5攝氏度,無霜期305天,雨日164天,雨量1756毫米,日照1740.7小時,冬多西北風,夏多東南風。具有如下特點:四季明顯,冬短夏長,春早秋晚;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秋多「小陽春」,春常「倒春寒」;雨季乾季分明,雨季多洪澇,乾季常乾旱;少霜雪,罕冰雹,濕潤多雲日照少,露霧常有靜風多。
境內受季風性環流影響明顯,隨冬夏環流轉換和太陽照射的變化,帶來四季不同的氣候特徵。冬季(12~2月):氣溫低,蒙古冷高壓勢力強盛,縣境處在冷高壓的東南部,盛行西北風,天氣寒冷乾燥,雨水少,一年中的霜雪集中在此季出現。春季(3~5月):是冬季風轉夏季風的轉換季節,氣溫趨向回升。蒙古冷高壓逐漸轉弱,太平洋高壓逐漸增強,冷暖氣流交換頻繁,天氣多變,冷暖無常,前春常常陰雨連綿,有時出現晚霜,後春有時暴雨成災。夏季(6~8月)時間長,氣溫高。太平洋高壓進一步北上西伸,順昌多吹東南風。熱帶低壓又常北上影響,天氣炎熱潮濕。初夏是雨季高峰期,常發生暴雨洪澇,夏至前後雨季結束,轉為炎熱少雨天氣,有時午後發生陣雨、大風或雷暴。秋季(9~11月):乃夏季風向冬季風轉換季節,氣溫趨於下降。大陸熱低壓和太平洋高壓減弱南退,蒙古高壓復又增強南侵,天氣少雨涼爽。後秋蒙古高壓增強,氣溫顯著下降,可出現初霜。 順昌地處閩北山區,境內森林、石灰石礦蘊藏量豐富,水力資源充足,對發展工農業生產具有十分有利條件。建國前,國民黨政府不重視經濟建設,縣內交通閉塞,生產技術陳舊,工農業生產水平低,商業、交通運輸、建築等產業都很落後,長期處於以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狀態。廣大農民在地租、田賦、高利貸等層層剝削下,資金匱乏,耕作粗放,糧食畝產年均不過90公斤。工業基礎薄弱,民國16年(1927)始建小型發電站,至民國34年,才先後建有洋口火力發電站、城關白龍泉水電站、印刷、紡織以及糧食加工等20多個小型工業企業,但多是手工操作,產值很低。由於城鄉經濟凋蔽,地方財政枯竭,每年徵收的賦稅,除上繳省財政外,所余僅夠支付縣軍政費用,用於投資經濟建設的為數極少。據民國版《福建省三十四年度決算書》載:民國34年縣財政收入1763.93萬元(法幣),其中支付黨務、行政、軍事(保安、警察)費用達1211.75萬元,占總支出68.7%;用於文教衛生經費287.01萬元,佔16.3%;其他支出156.39萬元,佔8.9%;而用於地方經濟建設僅108.78萬元,佔6.1%。民國35年後,國民黨政府發動內戰,生產凋零,工農業產品緊缺,物價暴漲,法幣貶值,財政支絀,除支付軍政費用外,已無力投資經濟建設。據1949年底統計,順昌縣國民生產總值僅547.37萬元(按1952年價格折算人民幣),人均產值61.2元,人民生活貧困。
建國後,經過1950~1952年的3年恢復時期,1953年開始建立集中計劃的經濟體制,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至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國民生產總值達1178萬元,人均產值111元,比1949年分別增長1.1倍和81.4%。社會需求之間較為協調,人民生活得到明顯改善。1958~1962年,「二五」計劃時期,由於「左」的影響,浮誇風嚴重,工業一哄而上,大起大落。農業脫離實際,多種經營被限制,集市物資供應短缺。1962年,國民生產總值1201萬元,僅達到1957年水平,人均97.8元,比1957年減13.3%,農業產值還減少16.7%。1963~1965年「調整時期」,經過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經濟很快回升。縣、社、隊三級普遍進行水電建設,興建一批中、小型水電站。3年中基本完成了林區建設,建了一批森工企業,使山區森林資源得到開發利用,年均為國家、地方提供建設木材23萬立方米左右。1965年,國民生產總值2804萬元,人均產值198元,分別比1962年增長1.3倍和1倍。1966~1975年,「三五」、「四五」時期,由於受「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的影響,經濟建設受到很大破壞,工農業生產停滯不前,企業經濟效益普遍降低。1968年,國民生產總值降到2289萬元,比1965年減少18.37%。1970年後,順昌廣大共產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堅持生產,先後建有磷肥廠、合成氨廠、輕機廠等工業企業,至1971年,地區所屬的元坑水泥廠(1985年下放給順昌管轄)、縣辦石溪水泥廠先後建成投產,大量石灰石礦被開發利用;各鄉(鎮)亦辦起一批輕工企業,工業建設取得一定進展。農村經濟由於多種經營被長期限制,農業結構一直保持單一的種植業(佔65%以上)的格局,農業產值徘徊不前。1975年,國民生產總值4704萬元,人均產值248元,比1965年,分別增長67.76%和25.3%。
1988年,國民生產總值達17459萬元,人均產值783.6元,比1978年分別增長1.3倍和1.5倍。從1978~1988年的10年期間,工農業總值年平均增長8.9%;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8.7%。均超過前30年的平均增長幅度。順昌縣工農業總產值中,工業佔66.4%;農業佔33.6%。工業佔主導地位,為進一步發展順昌經濟奠定基礎。
2007年順昌生產總值完成35.46億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比上年增長13.9%,為1995年以來最高增幅。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增幅分別達到5.7%、12.4%和20.6%,呈現「一產穩、二產快、三產高」的良好態勢。財政總收入完成2.61億元,增長20.2%,其中,地方級收入1.33億元,增長22.2%,增幅為近10年來最好水平。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萬元大關,達10960元,增長21.4%;農民人均純收入5123元,增長1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1.38億元,增長14.3%。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27.5億元,下降9048萬元,貸款余額18.6億元,增加2.4億元。
2008全年實現生產總值35.10億元,增長13.9%,其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8.25億元、12.05億元和14.80億元,分別增長5.2%、12.4%和20.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60元,增長21.4%;農民人均純收入5123元,增長13.5%。
2013年一季度,順昌經濟運行起步較好,除財政總收入和外貿出口兩項指標外,其餘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較好的增長。GDP完成10.98億元,同比增長10%;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4.46億元,同比增長4.4%;規模工業產值完成15.51億元,同比增長14.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67億元,同比增長27%;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52億元,同比增長8.5%;財政總收入完成0.85億元,同比下降11.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0.63億元,增長10.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50元,同比增長5.5%;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2766元,同比增長16.2%;實際利用外資完成837萬美元,同比增長15.6%;1-2月外貿出口完成1019萬美元,同比下降67.6%。 建國初期,經過土改、林改和農業合作化後,農業經濟主要是集體經濟。據1962年統計,順昌縣161266畝耕地中,國營農業企業經營411畝,佔0.25%;生產隊集體經營160855畝,佔99.75%。1988年,順昌縣耕地面積197757畝,其中國營農業經營598畝,佔0.31%;由農戶聯產承包經營197159畝,佔99.69%。順昌縣林業用地面積243.3萬畝,其中國營林場、采育場、苗圃等經營50.44萬畝,占林業用地20.73%;集體經營168.96萬畝,佔69.45%;社員經營自留山23.9萬畝,佔9.82%。
2007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產值13.34億元,增長6.3%。農業產業基地規模擴大。與國家航天育種部門成功合作,建立了「中國(順昌)航天高科技應用農業示範基地」,全年完成更新造林3.57萬畝,非林地造林3382畝;柑桔面積10.86萬畝,總產量達8.3萬噸;食用菌種植量8500萬袋;煙葉種植面積達7287畝,比增61%,總產2.39萬擔;畜牧水產養殖回升,新增4個規模養羊場,順昌縣羊存欄數1.92萬頭、生豬6.37萬頭、水產面積1.22萬畝,新增螺旋藻養殖面積200畝。
2008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產值13.34億元,增長6.3%;糧食總產量6.76萬噸;柑桔面積7240公頃,總產量達8.3萬噸;種植食用菌8500萬袋;煙葉種植面積484.8公頃,總產2.39萬擔;羊存欄數1.92萬頭、生豬6.37萬頭、家禽5.3萬只,兔3.23萬只;水產品產量4915噸,新增螺旋藻養殖面積13.3公頃。順昌縣農業龍頭企業達48家,完成產值6.42億元,增長41.3%。
2013年第一季度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65億元,增長5.6%,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8個百分點,拉動GDP增長1.2個百分點,拉動力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對GDP的貢獻率為12.3%。 1948年,順昌縣有水力發電站、糧食加工廠、印刷廠、紡織廠、釀酒廠、造船廠等私營小型工業企業20餘戶,年總產值50.78萬元(按1952年價格折算人民幣)。1952年,順昌縣工業企業有40戶(其中全民所有和縣屬集體所有4戶),總產值79.43萬元,其中全民所有企業產值10萬元,佔12.58%;集體所有企業產值1.22萬元,佔1.53%;個體私營企業產值68.21萬元,佔85.89%。
1957年後,公有制工業企業發展很快,至1965年,順昌縣共有87個單位(全民所有31戶,集體所有56戶),年總產值達2465萬元。其中全民所有制產值佔88.9%;集體所有制產值佔11.1%。1961年後,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有了較大發展,至1970年占順昌縣工業總戶數的63.5%。1971年開始陸續建有磷肥廠、合成氨廠、紙漿廠、輕機廠、軸承廠、刃具廠等大中型工業企業,至1978年,順昌縣全民和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共135戶,總產值5755萬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工業產值4725萬元,佔82.18%;集體所有制工業產值1030萬元,佔17.82%。
1979年以後,在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指引下,企業增添了生機與活力,個體私營工業企業開始發展,成為公有制的有益補充。1985年,個體私營工業企業產值132萬元,占工業總產值的1.05%。至1988年,順昌縣工業總產值達16832萬元,比1978年增1.64倍,其中全民所有制工業產值10054萬元,占總產值59.73%;集體所有制工業產值6176萬元,佔36.69%;個體私營工業產值491萬元,佔2.92%;「三資」工業企業(合資企業、合作經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產值111萬元,佔0.66%。個體私營企業經濟發展很快,比1985年增長2.4倍。
2007年順昌縣完成工業產值33.6億元,增長19.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80家增加到90家,完成產值28.5億元,比上年凈增6億元,增長20.5%,增幅為2004年以來最高,順昌縣產值超5000萬元企業達7家,新創「幸福來」保健品省級著名商標。工業效益同步提高,累計實現利稅2.8億元,增長136.3%。五大主導產業發展齊頭並進,各產業增幅均超過20%,累計完成產值25.5億元,增長23.6%;旅遊等新興產業發展加快,寶山風景區總體規劃通過省建設廳評審,「寶山上湖森林人家」入選福建省第二批森林人家休閑旅遊開發項目,華陽山景區通過國家3A級旅遊評定。持續開展創業競賽,落實「四個一百」和「四個一批」工作機制,推進項目建設,擴大投資,拉動增長,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01億元,增長23.5%。實施190個項目,其中,省市重點項目6項。16個縣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18億元。洋口電站順利蓄水發電,富寶公司甲醇「3改8」、榕昌公司20萬元噸鍋爐節能技改等竣工投產,煉石水泥廠8號窯、余熱發電等一批重大項目陸續開工建設。調整工業園區開發政策,落實縣領導掛點園區制度,推進「一園一區一平台」建設,金山精細化工集聚區一期完成征地工作,新屯園區二期開工建設,順昌閩台農林產品加工平台一期控規通過評審,完成投資400萬元。深化「領導掛點、部門負責」招商工作機制,通過加強與經濟發達地區和高等院校的經貿、技術交流與合作,開展組團參與招商與舉辦順昌項目推介專場招商等活動,推進山海協作,全年引進投資額在300萬元以上的項目15個,總投資達3.18億元。適應出口退稅政策及人民幣不斷升值新形勢,積極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外經外貿呈現「三增長」,合同利用外資5122萬美元,增長12.8%,實際利用外資3250萬美元,增長22.5%,外貿出口總額2010萬美元,增長28.6%。
2008年工業總產值39.2億元,增長1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33.0元,增長17.5%。化工、建材、竹木、電力、食品保健品5大主導產業全面增長,完成產值29.7億元,增長17.2%,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89.5%。「金弘鋼纜」「榕昌武夷」獲省級著名商標,「武夷牌」聚氯乙烯獲福建省名牌產品稱號,天福油脂公司被評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被列為省級油茶產業建設重點縣和全省唯一的生物質能源及生物化工原料無患子基地縣。新屯工業園投資2097萬元,完成110千伏變電站及其他附屬工程,新征工業用地6.93公頃、平整土地15.33公頃;金山精細化工集聚區新征土地40公頃;鄭坊閩台農林產品加工平台完成投資1180萬元,新征土地30公頃。
2013年一季度,順昌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15.51億元,同比增長14.2%,實現增加值3.87億元,增長10.9%。主要特點:一是食品保健品、化工、竹木等三大產業領跑。六大主要產業中,除建材冶煉產業外,其餘產業產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食品保健品、化工、竹木等三大產業產值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59.3%、45.1%和54.4%,共完成工業產值7.13億元,占順昌縣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總量的45.9%,同比增加產值2.26億元,增長46.5%,占順昌縣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總增量的97.9%。二是輕工業增長快於重工業。重工業完成產值13.38億元,增長12.3%;輕工業完成產值2.13億元,增長65.8%,輕工業增速快於重工業53.5個百分點。三是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產值比重提高。一季度,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共完成產值3.8億元,同比增長51.3%,占順昌縣規模工業產值總量的24.5%,同比提高5.5個百分點。四是七成產品產量增長。順昌縣列入工業產品產量統計目錄的22種主要工業產品中,產量增長的有17種。產品產量增長較大的有:精製食用植物油1200噸,增長119.8%;人造板1.52萬立方米,增長107.5%;紙製品1557噸,增長54.7%;鐵合金9044噸,增長45.0%;發電量1.21億千瓦時,增長30.2%。五是工業企業效益提高。1-2月,順昌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1059萬元,同比增長19.3%;規模工業企業共實現利潤614萬元,比上年同期(-1779.0萬元)增加利潤2393萬元;實現稅金1509萬元,增長6.6%;虧損企業虧損額1427萬元,同比減虧2880萬元,下降66.9%。 建國初,順昌縣商業均為私營。據1949年底調查,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為390萬元,其中商業零售額350萬元,佔89.74%;工業零售額19萬元,佔4.88%;飲食及其他行業零售額21萬元,佔5.38%。1950年1月,在上洋(今洋口鎮)設南平貿易公司上洋營業處,後擴大國營商業,從上洋貿易分公司分出設立國營洋口百貨、糧食、木材、土產等4個經營企業。1952年4月設立大布供銷社,始有集體商業。1950~1952年,經過三年經濟恢復,支持守法的私營商業戶經營,順昌縣私營商業增加到511戶、小販77戶。1952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為490萬元,其中國營商業和供銷社商品零售額共16.17萬元,佔3.3%;個體私營商品零售額473.83萬元,佔96.7%。
1956年,私營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順昌縣有國營商業9戶、公私合營42戶,合作商店及代購代銷店143戶,共194戶。1957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709萬元,其中商業零售額645萬元,佔91%;工業零售額19萬元,佔2.7%;飲食及其他行業零售額45萬元,佔6.3%。1958年下半年,在「大躍進」中,公私合營和合作店、組都一步登天,成為單一的國營商業經濟。「文化大革命」期間,又強調獨家經營,渠道單一,致使商品流通不暢,購銷業務減少。從1967年起,社會商品零售額連年下降,至1971年,年零售總額僅2410萬元,還未達到1966年2419萬元的水平。
1978年後,放寬政策,搞活經濟,逐步實行多種經濟形式、多種經營方式、多渠道和少環節的商品流通體制,經過改革開放,個體私營商業逐漸發展。198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5955萬元,其中國營商業零售額佔38%;集體商業零售額佔53%;合營及其他商業零售額佔5.1%;個體私營商業零售額佔0.3%。農民對非農業居民的零售額佔3.6%。1988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3983萬元,其中國營商業零售額佔33.7%;集體商業零售額佔38.5%;個體私營商業零售額佔21.68%;合營及其他商業零售額佔1.6%;農民對非農業居民的零售額佔4.5%。個體私營商業發展很快,與1981年相比,商品零售額由占社會商品零售總額0.3%,上升到21.68%。此外,交通、郵電、城市公用事業等均屬全民經濟;建築業以集體經濟為主。
9、福建省神六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怎麼樣?
福建省神六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是2004-02-05在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順昌縣沙墩神六生物園區。
福建省神六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7217573878928,企業法人謝新辭,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福建省神六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生產硬膠囊劑,片劑類保健食品;生產其它水產加工品(水產深加工品)、糕點(月餅、燒烤類糕點)版、飲料(固體飲料類)、方便食品(方便麵、其它方便食品);預包裝食品、保健品、日用品銷售,按照對外貿易備案事項開展進出口業務;生物工程技術研究開發;農產品初加工、銷售,國內旅遊業務,勞務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權活動)。在福建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423587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1000-5000萬和100-1000萬規模的企業中,共805家。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優秀。
福建省神六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對外投資4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福建省神六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10、怎麼兩家公司的保健品批准文號都是國食健字G20050784?
一個葯品或保健品只有一個批號,你可以到國家葯監局的網站查詢真偽,必有一真一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