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籃球比賽中「讓分」是什麼意思
讓分,並不是一個籃球概念,而是一個體育博彩概念,只存在於體育賽事的博彩。
讓分有正負兩種情況,要是為負的,還是以湖人VS馬刺為例,假設湖人主場, 讓分為 -1.5 。那麼意為,湖人必須贏球超過1.5分,才算贏盤,可以理解湖人未打已經扣掉1.5分。
因為籃球沒有平局,所以讓分都是有個小數。 要是開盤為正,比如 1.5,那麼湖人只要輸球不超過1.5分,就算贏盤 ,馬刺必須贏超過1.5分,壓馬刺的彩民才能贏錢。
《中國籃球彩票單場競猜讓分勝負游戲規則》
第六條 單場讓分勝負游戲以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彩票管理中心選定的國際重要籃球比賽為競猜對象,由彩票購買者對指定的比賽場次在全場(含加時賽)的比賽結果進行投注。每一場比賽設置2種比賽結果選項:
(一)「勝」:表示主隊勝,客隊負;
(二)「負」:表示主隊負,客隊勝。
第八條 對每個選定的比賽場次,均採用讓分方式確定勝負關系,具體讓分球隊及讓分數量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彩票管理中心根據實際比賽情況確定並和競猜賽程一同公布。
例如,主隊讓1.5分:
1、「勝」:主隊得分減去客隊得分大於1.5時,主隊勝,客隊負;
2、「負」:主隊得分減去客隊得分小於1.5時,主隊負,客隊勝。
客隊讓3.5分:
1、「勝」:客隊得分減去主隊得分小於3.5時,主隊勝,客隊負;
2、負」:客隊得分減去主隊得分大於3.5時,主隊負,客隊勝。
各比賽場次的讓分數量在銷售過程中根據投注額和其他相關因素調整,並通過銷售系統和其他指定方式予以公布。彩票購買者在完成有效投注時刻所獲得的某場比賽對應的讓分數量即為該有效投注判斷是否中獎的依據。
參考資料:中國體彩網-中國籃球彩票單場競猜讓分勝負游戲規則
2、視力保健知識競賽試卷答案
06年中考題匯編(透鏡及其應用)
一、選擇題:
(2006 河北)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先後把蠟燭放在a、b、c、d四點並分別調整光屏的位置,如圖2所示,探究後他總結出下列說法。其中正確的是(A )
A.照像機是利用蠟燭放在a點的成像特點製成的
B.放大鏡是利用蠟燭放在b點的成像特點製成的
C.幻燈機是利用蠟燭放在d點的成像特點製成的
D.蠟燭放在b點成的像比它放在c點成的像大
(2006 上海浦東)某同學做凸透鏡成像實驗,當光屏距離凸透鏡12厘米時,發現光屏上有一個清晰縮小的像,由此可以判斷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 B )
A. 5厘米 B. 10厘米 C. 15厘米 D. 20厘米。
(2006 江西)有三個焦距都是20cm的凸透鏡,小明利用它們做了一些簡易光學器材,第一個做成了簡易照相機,拍攝了牆上的一幅畫;第二個做成了一台投影儀,演示了一張幻燈片;第三個直接作放大鏡用,觀察了一隻小昆蟲.使用過程中,下列對應關系連線正確的是(C )
(2006 北京朝陽區)凸透鏡的焦距是12cm,將物體放在主軸上距透鏡中心7cm處,物體所成的像是(C )
A.倒立、縮小的實像
B.倒立、放大的實像
C.正立、放大的虛像
D.正立、等大的虛像
(2006 臨沂市)李明同學的媽媽發現李明自從上了初中以後,學習比原來更刻苦了,但也發現李明看書時眼睛與書的距離比正常情況越來越近了,請你在下列判斷及矯正措施中選出正確的一項向李明同學說明(B )
A.李明同學已患上近視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鏡製成的眼鏡
B.李明同學已患上近視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鏡製成的眼鏡
C.李明同學已患上遠視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鏡製成的眼鏡
D.李明同學已患上遠視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鏡製成的眼鏡
(2006 廈門)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
A、光具座上器材的排列次序是蠟燭、光屏、凸透鏡
B、虛像也能成在光屏上
C、成實像時,當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
D、實驗前要調整蠟燭、光屏和凸透鏡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在一條直線上
(2006 佛山) ( C )
(2006 廣州海珠)蠟燭放在離凸透鏡40cm的主光軸時,在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若把蠟燭在原來位置向遠離透鏡方向移動40cm,則所成清晰的像—定是( D )
A.虛像 B.放大的 C.正立的 D.縮小的
(2006 河北)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先後把蠟燭放在a、b、c、d四點並分別調整光屏的位置,如圖2所示,探究後他總結出下列說法。其中正確的是(A )
A.照像機是利用蠟燭放在a點的成像特點製成的
B.放大鏡是利用蠟燭放在b點的成像特點製成的
C.幻燈機是利用蠟燭放在d點的成像特點製成的
D.蠟燭放在b點成的像比它放在c點成的像大
(2006宜昌)物體通過凸透鏡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實像,下列哪個光學儀器應用了這種成像原理( C )
A.照相機 B.放大鏡 C.幻燈機 D.汽車後視鏡
(2006 衡陽)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於一個凸透鏡。當人觀察物體時, 物體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是(A )
A.倒立、縮小的實像 B.倒立、放大的實像
C.正立、放大的虛像 D.正立、放大的實像
(2006 株州)電視機的遙控器可以發射一種看不見的光,叫做紅外線,用它可以實現對電視機的控制。有時遙控器並沒有對准電視機的控制窗口,而是沿某一合適的方向對准牆壁按下按鈕,也可以控制電視機,這是利用了 ( A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線傳播 D.光速很大
(2006 太原)人的眼睛象一架照相機,物體射出的光經晶狀體折射後成像於視網膜上,視網膜上成的像是( B )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正立、放大的虛像 D.正立、縮小的虛像
(2006 鎮江)常見的視力缺陷有近視和遠視.右圖是一位視力缺陷人員的眼球成像示意圖,他的視力缺陷類型及矯正視力需要配戴的透鏡種類是( A )
A.遠視眼,凸透鏡 B.遠視眼,凹透鏡
C.近視眼,凸透鏡 D.近視眼,凹透鏡
(2006 鎮江)一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將點燃的蠟燭從離凸透鏡50cm處移到15cm處的過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變化情況是( B )
A.像變大,像距變小 B.像變大,像距變大
C.像變小,像距變小 D.像變小,像距變大
(2006 徐州) 下列光學儀器中,不屬於凸透鏡應用的是( C )
A.放大鏡 B.近視眼鏡 C.照相機 D.顯微鏡
(2006 鹽城) 下列光路圖中,正確的是(A )
(2006 錦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
A.投影儀的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
B.近視眼應配戴凸透鏡製成的眼鏡
C.藉助放大鏡看地圖時,放大鏡到地圖的距離應大於焦距
D.人眼相當於一架照相機,物體能在視網膜上成正立、縮小的實像
(2006 沈陽)甲在陽光充足的教室內,小陽手持一個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在白牆和窗戶之間移動,可以在牆上看到窗戶的像,這個像是 ( B )
A.倒立、等大的 B倒立、縮小的
C.正立、放大的 D正立、縮小的
(2006 成都)關於四種光學儀器的成像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實像
B.照相、機成正立、縮小的實像
C.幻燈機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D.近視眼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2006 成都)某照相機鏡頭焦距為10cm,小剛用它 來給自己的物理小製作參展作品照相,當照相機正對作品從50cm處向12cm處移動的過程中( A )
A.像變大,像距變大
B.像變大,像距變小
C.像先變小後變大,像距變大
D.像先變小後變大,像距變小
二、填空題:
(2006 內蒙) 下圖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實驗中凸透鏡的位置固定。當光屏在1.5倍焦距時,屏上有像。你認為在直線CD上,光屏的位置至少移動 cm時,就會出現任意移動蠟燭屏上都無像的現象。
答案:5
(2006 北京市)一束平行光線經過凸透鏡折射後的傳播方向如圖16甲所示,由圖可知,此透鏡的焦距為 cm;當把燭焰放在此凸透鏡左側12cm處時,如圖16乙所示,則從該凸透鏡右側通過透鏡可以看到一個 、放大的虛像(填:「正立」或「倒立」)。
答案:15cm;正立
(2006 蕪湖) 人眼結構中的晶狀體相當於一個 鏡,來自物體的光經過晶狀體在視網膜上成 (選填「正立」或「倒立」)縮小的像。人眼觀察物體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勞的距離,叫做明視距離。根據老花眼的結構可判定,老花眼的明視距離 (選填「大於」、「等於」或「小於」)正常人眼的明視距離。
答案:凸透鏡,倒立,大於
(2006 黑龍江)在森林裡決不允許隨地丟棄透明飲料瓶。這是由於雨水進入飲料瓶後相當於一個_________鏡,對太陽光有_________作用,可能會導致森林火災。
答案:凸透 會聚
(2006 欽州市)照相機的鏡頭相當於一個 透鏡(選填「凸」或「凹」);用放大鏡觀察郵票時(如圖8所示),看到的像是一個放大的 像(選填「實」或「虛」)。
答案:凸;虛
(2006 桂林)一次,小明在家寫作業時在書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過水滴看下去,他發現壓在台板下面的動畫圖片上的文字變大了。這是由於此時的水滴相當於一個 ,圖片上的文字經過水滴折射後形成一個放大的 像(選填 「實」或「虛」)。
答案:凸透鏡,虛
(2006 宜昌)顯微鏡鏡筒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每組透鏡的作用相當於一個 透鏡,人眼通過顯微鏡觀察微小物體時,看到的是放大的 像(填虛或實).
答案:凸;虛.
(2006 黃岡)體育運動中,科研人員經常利用頻閃攝影對運動員的動作進行分析與指導。頻閃攝影就是攝影光源在有節奏的閃光時,從光源射出的光線照射到運動員身上發生_______射,
又通過攝影機前的_______鏡
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觀察圖中照片,可知頻閃
攝影時要求背景較_________
(填「亮」、「暗」)。
答案:反射;凸透鏡;倒立、縮小的實像;暗
(2006 襄樊)在圓形魚缸中喂養著的魚,看起來要比真實的魚大,這是因為圓形魚缸相當於一個_ 鏡。
答案:凸透
(2006 長沙)如圖所示是一束平行光通過一個透鏡的情景,由圖可知該透鏡是__________透鏡。當它作為照相機的鏡頭,把物體放在2倍焦距之外時,能成倒立、縮小的_________像。
答案:凸 ; 實
(2006 株州)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如圖1是表示小亮看遠處物體時的光路圖,他是____________眼。矯正的方法是戴____________透鏡片做的眼鏡。
答案:近視; 凹
(2006 長春)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於一個_______________透鏡,來自物體的光會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_______________的像(選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長期不注意用眼衛生,會導致近視。有一種治療近視眼的手術,採用激光對角膜進行處理,使晶狀體和角膜構成的透鏡對光的偏折能力變得_______________些(選填「強」或「弱」)。
答案:凸(或會聚);倒立;弱
(2006 錦州)小強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機拍攝景物。若他將照相機遠離被拍攝的景物,景物在底片上所成的清晰的像將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變小
(2006 雲南)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一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為15cm,要在底片上成清晰的人像,人與鏡頭的距離應 30cm(填「大於」、「小於」或「等於」);底片上所成的像是 像(填「實」 或「虛」)。
答案:大於;實
(2006 昭興)人的眼睛在結構上和照相機非常相似,晶狀體相當於一個凸透鏡,能使物體成像在視網膜上。在下面的甲、乙示意圖中,屬近視眼的是 ,矯正時配戴的眼鏡鏡片應選用 (選填:「丙」或「丁」)。
答案:甲,丁
三、作圖題:
(2006 廣州)畫出圖13中的光線AB經過凸透鏡後的徑跡.
(2006 北京朝陽區)如圖9所示,根據光的折射情況,在虛線框內填上一個適當的透鏡。
(2006 四川樂山)在圖1中完成透鏡的光路圖.
(2006 廈門)在圖12中,完成光線從左邊射向凸透鏡折射後,再射向凹透鏡折射後的光路。
(2006 河北)按下面要求作圖。圖甲是遠處物體在某人眼睛成像的示意圖,請在圖乙中的虛線框內填上適當的透鏡,使遠處物體成像在視網膜上。
(2006 泰州) 請在圖10中畫出近視眼看物體所成像的大致位置,並在像上標出與物體上A點相對應的像點A′。
(2006 錦州)請你畫出圖4中入射光線的折射光線。
答案
(2006 泰安)根據下面兩圖中的入射光線或折射光線,分別作出相應的折射光線或入射光線。
四、實驗題:
(2006 連雲港)在做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所用透鏡的焦距為10cm。某同學按下圖所示放置好蠟燭和透鏡後,左右移動光屏始終得不到燭焰完整的像,其原因是 。該同學作適當調整(物距不變)後,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完整的像。該像的性質是 。
答案:燭焰、透鏡、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 倒立、放大、實像
(2006 無錫)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數碼相機(焦距可改變)對著無錫著名景點——錫山先後拍攝了兩張照片甲和乙,如圖所示。他產生了這樣的疑問:物體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與透鏡的焦距有何關系呢?小明對此進行了探究。
(1)小明找來了一些凸透鏡,但不知道它們的焦距,請你為他提供一種測量透鏡焦距的方法。(可畫圖說明)
(2)測出凸透鏡焦距後,小明先後選用了三個焦距分別為15cm、10cm、5cm的凸透鏡,在保持物距始終為35cm的情況下依次進行實驗,發現所成的像越來越小。請你根據實驗結果判斷小明在拍攝哪一張照片時照相機鏡頭的焦距較大。
(3)在探究過程中,小明總是讓物距保持不變,請你說出他這樣做的理由。
答案:(1)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在透鏡的另一側放一張紙,調節透鏡到紙面的距離,直至紙面上出現最小、最亮的光斑,測出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即為凸透鏡的焦距 (其它方法正確同樣給分)
(2)拍攝乙照片時照相機鏡頭的焦距較大
(3)凸透鏡所成實像的大小與物距、焦距都有關系,因此研究實像的大小與焦距的關系時應控制物距不變
(2006 福州)請仔細閱讀下文,按要求回答問題。
人類的眼睛
人類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機。眼睛與照相機的不同之處是:人的眼睛是通過調節晶狀體的彎曲程度,改變晶狀體的焦距來獲得清晰的 、縮小的實像,如圖17所示;普通照相機是在物距確定的情況下通過改變像距使像變得清晰。由眼睛的調節作用所能看清的最遠點,叫遠點,正常眼的遠點在極遠處。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點,叫近點,正常眼的近點約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體的重要器官,長時間的用眼,比如看書,看電視、計算機,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勞,眼睛疲勞常見症狀是頭疼腦漲、眼睛發干。看物體時間較長也不易感到疲勞的距離叫明視距離,正常眼的明視距離25cm。
(1)請把文中像的性質補充完整。
(2)人的眼睛是通過改變晶狀體的 獲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機是在物距確定的情況下通過改變 使像變得清晰。
(3)根據上文,你認為人的正常眼睛的觀察范圍是: (填以下選項)。
A.0~10cm B.10cm~25cm C.10cm一極遠處 D.0~25cm
(4)如何預防眼睛疲勞,請你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 。
答案:(1)倒立;(2)焦距(或彎曲程度),像距;(3)c;(4)讓物體與眼睛的距離為25 cm (或不要長時間看書,中間要適當休息,或多做眼保健操)(其他建議合理即可)
(2006 福州)如圖12所示,周倩和幾位同學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縮小倒立的清晰實像。這時,周倩同學將自己的近視眼鏡鏡片放在了蠟燭與凸透鏡(靠近透鏡)之間,結果原來在光屏上的清晰的像變得模糊了。
(1)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變得清晰,在不移動蠟燭和透鏡位置的前提下,應該如何移動光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13所示的四幅小圖中正確表示周倩同學近視眼成像情況和矯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光屏向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2)B
(2006 韶關)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鏡(焦距為10cm)、蠟燭、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
(1)光具座上有A、B、C三個滑塊用於放置凸透鏡、光屏或蠟燭(如下左圖),其中在B上應放置: .
(2)實驗中發現光屏上成像如上右圖,你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3)觀察並記錄凸透鏡成像的情況時,應測量 和 .
(4)將蠟燭放在距凸透鏡16cm處,前後移動光屏,小明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5)接著小明用不透光的紙板遮擋住凸透鏡的上半邊,然後前後移動光屏,他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
答案:(1) 凸透鏡 (2) 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水平線上
(3) 物距 ; 像距 (4) 能 (5) 能
(2006 南通) 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如圖所示,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cm.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後,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
(3)當燭焰距凸透鏡30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_____的實
像._______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律工作的(填光學儀器).
答案:(1)9.4(9.2—9.5) (2)同一高度 (3)縮小;照相機
(2006 內蒙)給你一個透鏡,不知道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請你簡要寫出三種判斷方法。
答:(1)
(2)
(3)
答案:(1)透鏡對著太陽光(平行光源)移動,另一側有亮點說明是凸透鏡
(2)用手去摸,中間厚、兩邊薄的說明是凸透鏡
(3)點燃蠟燭,在另一側的屏上看能否成像,能成像的是凸透鏡
3、足球屬於競技體育么
競技體育
網路名片
競技體育競技體育亦稱競技運動,是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體育競賽為主要特徵,以創造優異運動成績,奪取比賽優勝為主要目標的社會體育活動。
目錄
發展歷史
中國情況綱要
發展歷程
競技體育特點發展歷史
中國情況 綱要
發展歷程
競技體育特點
展開 編輯本段發展歷史
遠在史前時代早期的人類生活中,便已經出現以爭取勝利為特點的原始、古樸的體育 競技體育
比賽形式。此後,這種活動形式又經古代的長期發展,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不少項目已略具雛形,其形制為近代運動打下了基礎。在整個近代體育領域中,比賽活動獲得了越來越大的獨立性,並被定名為「競技運動」。在當代,競技運動經不斷發展,演進,不僅在理論原則和實踐方法上日臻成熟,而且影響也不斷擴大,成為一個遍及社會各階層,波及世界五大洲的特殊社會現象。人們常說競技體育是一種藝術,因為競技體育,能夠超越語言和其它社會因素的障礙,依靠大眾的傳播媒介,而不需要藉助其它形式銘和附加條件(如翻譯)可直接為人們所接受。藝術是審美意識物化了的集中表現,它能強烈地引起人們的美感。競技體育有各種有效規則來阻止不公平,是一種藝術的創造,給人一種既激烈、精彩又和諧、優美的感覺。
編輯本段中國情況
綱要
中國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業已成為新時期中國競技體育必須要研究與解決的重要議題,中國競技體育實現可持續發展必然與競技體育資源產生直接聯系,而發揮競技體育資源對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支持作用必須通過有效的資源調控。因此,從資源調控入手研究我國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就成為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文章得出以下基本結論: 1.競技體育資源是競技體育系統正常運行的條件及保證。競技體育資源具有生成性、調控性、社會性、有限性及整體性等特徵;競技體育資源觀對競技體育資源調控及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規劃具有直接指導作用;競技體育資源觀主要由系統觀、發展觀、價值觀、辯證觀、開放觀等組成。 2.一國或地區競技體育資源稟賦體現在競技體育資源的結構、分布、數量、質量等方面。競技體育資源稟賦客觀上存在著優勢與劣勢,通過對競技體育資源的有效調控,可以獲得競技體育資源的比較優勢,並進一步轉化為競技體育的競爭力。 3.社會轉型期我國競技體育資源調控的總目標是建立健全競技體育資源培育、開發、配置及利用為重點內容的「四位一體」式的調控體系。均衡我國競技體育資源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調控競技體育產品生產與需求的基本平衡。大力發展競技體育資源產業。完善競技體育資源市場。健全競技體育資源的法規制度建設。促進競技體育主要類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4.未來中國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是建立在競技體育本質基礎上的價值選擇。滿足社會體育需求是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保持競技體育內部系統及與外部環境的協調發展則是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及保證。 5.在競技體育發展觀的指導下,制定競技體育發展戰略是國家對競技體育資源調控的重要方式。中國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近期目標是分析中國競技體育在未來發展中面臨的重大問題、機遇與挑戰,規劃中國競技體育中、遠期發展戰略。以新時期「奧運爭光計劃」所規定的目標任務為基本參照,制定中國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啟動方案。 6.當前中國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比較合理的戰略選擇是繼續進行新一輪奧運爭光戰略的同時啟動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國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戰略最終目標的實現要經歷起步期、發展期與成熟期的發展階段。中國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戰略包括四個重點:競技體育人力資源建設是整個戰略階段的重點;競技體育「社會化、產業化、科學化、國際化」建設是中期戰略階段的重點;競技體育管理體制建設是遠期戰略階段的重點。
發展歷程
1959年3月,乒乓球運動員容國團在德國舉行的第二十五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獲得中國體育史上的第一個世界冠軍。此後的中國競技體育碩果累累。截至2003年底,中國運動員共獲得世界冠軍1695個,創超世界紀錄1106次。其中,1989年以來的15年中獲世界冠軍1341個,占總數的79.1%;創超世界紀錄724次,占總數的65.5%,是中國競技體育持續發展較快的階段。 自2000年開始舉辦的全國體育大會是近年來中國競技體育體制的一項重大改革。全國體育大會為非奧運項目的綜合性運動會,其目的在於滿足廣大群眾對體育運動多樣化的需求,推動非奧運體育項目的普及和提高,促進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的協調發展。在成功舉辦了兩屆之後,從2002年開始,全國體育大會每四年舉行一次。 2003年,經北京市政府和中國奧委會批准,北京向國際奧委會正式提出申辦2006年世界群眾體育大會。世界群眾體育大會每兩年舉辦一次,由國際奧委會支持,世界群體組織國際協調委員會、國際體育運動聯合會總會、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機構共同主辦,其目的是通過講座、專題座談、小組討論、文化或體育交流活動、短途游覽等方式宣傳普及群眾體育知識,介紹各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群眾體育活動的情況,研討有關世界群眾體育發展問題。確定2006年承辦城市的投票活動將於2004年11月在義大利羅馬進行。目前,北京正在全力以赴做好申辦工作。 2004年2月3日,國務院頒布《反興奮劑條例》,首次對興奮劑管理、反興奮劑義務、興奮劑檢查與檢測以及法律責任等問題作出了詳盡的規定。該條例自2004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1]
編輯本段競技體育特點
指為了戰勝對手,取得優異運動成績,最大限度地發揮和提高個人、集體在體格、體能、心理及運動能力等方面的潛力所進行的科學的、系統的訓練和競賽。含運動訓練和運動競賽兩種形式。特點是: 1)充分調動和發揮運動員的體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潛力; 2)激烈的對抗性和競賽性; 3)參加者有充沛的體力和高超的技藝; 4)按照統一的規則競賽,具有國際性,成績具有公認性; 5)娛樂性。當今世界所開展的競技運動項目是社會歷史的產物。遠在公元前700多年的古希臘時代,就出現了賽跑、投擲、角力等項目,發展至今已有數百種之多。普遍開展的項目有田徑、體操、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舉重、游泳、自行車等。各國、各地區還有自己特殊的民族傳統項目,如中華武術,東南亞地區的藤球、卡巴迪等。其發展與國家、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密切相關。 6)觀賞性。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競技體育已經發展的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規范,而隨著各種運動的不斷普及,喜愛和觀看競技運動的人也逐漸增多,讓不同的運動都能長盛不衰,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7)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普及全民健身,發掘更多的體育人才,培養青少年的興趣。
4、學校體育和競技體育運動之間是什麼關系?
學校體育對待競技體育不能全盤接收而不能拒之門外;競技體育進入學校的主要途徑是競技體育項目教材化。
5、社會體育,競技體育,學校體育三者之間的關系
學校體育是社會體育的基礎
社會體育是學校體育的繼續
競技體育的競賽與表演活動是人們參與體育的一種形式,兩者相輔相成
6、體育競技活動的基本要素
包含運動員選材.運動訓練.運動競賽和競技體育管理四個部分。
7、社會體育 學校體育 競技體育三者之間的關系
學校體育是社會體育的基礎 社會體育是學校體育的繼續 競技體育的競賽與表演活動是人們參與體育的一種形式,兩者相輔相成
8、殘疾人體育包括哪些項目?
殘疾人體育又稱特殊體育、傷殘人體育、殘障人體育,是指以在聽力、視力、語言、智力、肢體等方面有缺損者為參與主體的體育活動,以強身健體、身體康復、恢復機能、培養意志品質和生活自理能力等為目的。殘疾人運動員的比賽項目比健全人的同類項目增加了很多。比如田徑項目男子100米,健全人比賽冠軍只有一名,而殘疾人運動員由於級別不同,產生的冠軍就不只一名,而是多名甚至十幾名。再如乒乓球比賽,健全人只有站姿,而殘疾人運動員除了站姿外,還有坐姿,即坐在輪椅上比賽。僅坐姿比賽就要分成5個級別,然後分別再進行男女單打、雙打、團體等項目的比賽。2004年雅典奧運會,設了28個大項,有301個小項,而同年殘奧會大項雖然只有19個,小項卻多達526個。根據殘疾類別與功能障礙的不同,殘疾人比賽在健全人規則的基礎上制定有特殊的規則,只適用於殘疾人比賽項目,而不適用於健全人比賽。 目前,中國殘疾人體育協會參照健全人各項目的比賽規則,按照國際殘疾人體育規則審定了14個項目的競賽規則。
這些項目有:田徑、游泳、舉重、乒乓球、坐式排球、輪椅籃球、盲人柔道、射擊、射箭、輪椅網球、輪椅擊劍、自行車、羽毛球、盲人門球。體育比賽是運動員在規則限定的條件下進行的競技活動。從這一角度講,無論是殘疾人還是健全人都是一樣的。殘疾人體育競賽之所以不同於健全人是由殘疾人自身的特點決定的。 所謂殘疾,包括視力殘疾、聽力語言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和精神殘疾等,無論哪種殘疾,身體功能都有一定的障礙。殘疾人參加運動和比賽同健全人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那就是必須對殘疾人的運動功能(能力)進行評估、分析,以確定其參加什麼樣的運動項目最合適,對身心的健康有利。眾所周知,體育競賽必須在同等條件下進行,不同類型的殘疾其功能障礙是不一樣的。同一類型的殘疾,傷殘程度不同,其功能喪失的程度也不同。為保證公平競爭,殘疾人參加體育比賽必須在醫學功能分級的監督定位下,把殘疾程度相同或相近的運動員安排在一起比賽。也就是說,殘疾類別和程度不同的運動員不能在一起比賽。由此可以看出,殘疾人運動員比賽比健全人難度大,更復雜。
9、知趣競猜紅色背景白色小人好像是坐著的
健力寶
健力寶誕生於1984年,含有「健康、活力」的保健意義。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後一炮走紅,被譽為「中國魔水」。作為中國第一個添加鹼性電解質的飲料,健力寶率先為國人引入運動飲料的概念。與體育結緣,贊助體育賽事是健力寶作為運動飲料特性的集中表現。
10、體育鍛煉、教育、競賽三者間的關系
言簡意賅啊。。。。。。體育教學是前提、
體育鍛煉是基礎, 運動訓練是提高、運動競賽是反饋。
你自己總結一下吧。
體育教學、體育鍛煉、運動訓練、運動競賽既相互
聯系, 又交叉滲透。如掌握某一運動
技能的過程, 既是體育教學同時又有體育鍛煉發展身
體的作用, 在運動技術掌握過程中, 身體素質也得到相
應提高, 反之體育鍛煉, 身體素質得到提高, 又有利於
運動技術掌握、技能的提高。它們之中還存在共同之處
, 都是有目的進行身體練習, 承受一定的運
動負荷等。體育運動之中, 體育教學是前提, 只有通過
體育教學接收一定的體育信息使人們掌握一定的體育
知識、技術、技能, 才能進行體育鍛煉、運動訓練、運動
競賽。體育鍛煉是基礎, 通過體育鍛煉, 增強體質, 全面
發展身體, 有良好的身體為基礎, 就能夠更好地掌握體
育知識、技術, 承受更大強度的運動訓練、更激烈地運
動競賽。運動訓練是提高, 運動訓練不斷提高專項運動
技術水平, 創新和改進各運動項目的動作和技術, 豐富
其知識, 又為體育教學、體育鍛煉和運動競賽增添新的
內容, 以推動體育運動的發展。運動競賽是檢查, 是對
體育教學、體育鍛煉、運動訓練進行檢查和評定, 反饋
信息, 以保證體育運動順利健康地發展。體育教學、體
育鍛煉、運動訓練、運動競賽既相互聯系又相互作用,
從而構成完整的體育運動應用技術系統。
5 體育教學、體育鍛煉、運動訓練、運動競賽與
體育三個組成部分的關系
群眾體育、學校體育、競技體育是體育運動的三個
組成部分, 它們無論各自注重哪個方面(如表3) , 都存
在著掌握體育知識、技術, 發展身體, 提高運動水平, 競
賽檢查的共同因素, 都需要運用體育教學、體育鍛煉、
運動訓練、運動競賽的一般理論與方法。
體育教學、體育鍛煉、運動訓練、運動競賽是體育
運動的四種活動形式和方法, 同處體育運動系統的應
用技術層次。體育教學是以體育知識理論、技術方法、
技能技巧為教學內容, 為掌握體育運動知識、技術、技
能進行的一種體育活動。體育鍛煉是以健身健美、娛樂
游戲、醫療保健為鍛煉內容, 為增強體質、增進身心健
康進行的一種體育活動。運動訓練是以專項身體、技術
戰術、心理智能為訓練內容, 為提高專項運動水平, 提
高運動成績進行的一種體育活動。運動競賽以各運動
項目個人、全能賽或單項、團體賽為內容, 為戰勝對手
爭取優勝進行的一種體育活動。它們既相互區別, 在其
目的、方法與手段、活動內容、遵循的規律和評價的標
准上各不相同, 在實現體育目的任務過程中起著不同
的作用。它們又相互聯系、相互作用, 體育教學是前提、
體育鍛煉是基礎, 運動訓練是提高、運動競賽是反饋,
從而構成完整的體育運動應用技術系統。
參考《體育教學、體育鍛煉、運動訓練、運動競賽的概念、地位和關系》
席玉寶
(安徽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安徽蕪湖241000)
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