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找一個地方,臨近黃河與北邙。我的一個朋友在那裡,我想在她不知道的時候去找她。
按照你的描述,應該是北郭鄉、大虹橋鄉、西陶鄉沿黃河的某個村落。
2、由於疫情武陟縣那邊可以隨便走動嗎?
可以隨便走動,但是人員密集的地方聚餐的地方還是盡量少去,也有管控一群的人在那裡監督。
3、我現武陟英才上小學,初中我想去張莊上,我想去考試。可我現任老師說去考就別?回來了!
你信吾蘊心裁小學初中你想去張庄受你想去考試,但你現在的老師建議你不要去的話,那可以聽你老師的
4、河南武陟那個澡堂夏天開門
啥大型賓館不是都有嗎
還有城東洗浴吧 是一街派出所在往前走200米吧
5、武陟縣城有多少家美容店?哪家最好?
武陟美容店有好多家的,大的、小的應該有40家左右,我認識的有三個朋友都在黛露名媛美容會所做美容,她們反應那裡的裝修很優雅、員工的服務非常好。你可以去那裡咨詢下。
6、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大封鎮大司馬村 我朋友和我說他那個大司馬村,和我一樣20歲左右的!80%個人資產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大封鎮大司馬村在當地很有名,尤其是在周邊村鎮知名度很高。我親戚就是大司馬村的,親戚手裡有兩個企業,個人資產何止20-30萬呀?光兩個廠子多少資產?一棟住的的樓房光建設成本就百十萬,在城市沒有千把萬你看都別想看。
7、武陟趕集會普,,地攤
逢2是那裡有集會
8、河南焦作市武陟縣是不是有個嘉應觀影區啊,那裡怎麼樣?
嘉應觀 在武陟縣東13公里的二鋪營東。南距黃河4公里。清雍正初年,以黃、沁安瀾奉敕建。有銅碑,高4.3米,寬0.95米,厚0.24米,下為獨角獸碑座,側刻龍紋。相傳修堤時,雍正駕臨,扳石填基,故觀前的黃河堤壩,至今仍稱御壩。觀內現存殿宇100餘間,皆採用清代宮式建築形制規模雄巨,結構謹嚴。觀前山門正中嵌石,上刻"敕建嘉應觀"。門周石雕五條奔龍和海水、雲氣等,技巧頗精。門左右有掖門,山門內兩側為重檐歇山式鍾鼓樓。軸線建築有御碑亭、天王殿、大王殿和禹王殿。天王殿和大王殿兩測,有配殿四座,光彩奪目,雄偉壯觀。山門外青石座基上的一對鐵獅,鑄造尚精,更使廟觀增輝。 1986年11月,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嘉應觀 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雍正皇帝為紀念在武陟築壩堵口、祭祀河神、封賞治河功臣,而修建的的座集宮、廟、衙三位一體黃淮諸河龍王廟,建築風格形似故宮,主要包括山門、御碑亭、治河功臣殿、中大殿、禹王閣等,規模宏大,有「北京小故宮」之美譽。 嘉應觀 現佔地140畝,中軸線南北依次有山門、御碑亭、前樓、更衣殿、龍王殿、風神殿、雨神殿,東西跨院為河台、道台衙署。嘉應觀山門為單檐歇山頂,頂部覆蓋蘭色琉璃瓦,檐下為五踩重昂斗拱,用材甚小,玲瓏別致。外檐木質上均有彩繪,筆調明朗,色彩鮮艷。門前門牌上書有「敕建嘉應觀」五個大字,為雍正皇帝手書聖旨。御碑亭似清朝皇冠,富麗堂皇,亭內御碑鐵胎銅面,二十四龍纏繞,底座為獨角獸,雍正皇帝親筆撰文書丹,製作精緻,稱得上是中華第一銅碑,堪稱國寶。中大殿,重檐歇山迴廊式建築,殿內藻井彩繪六十五幅龍鳳圖,為純滿風格,堪稱一絕.殿內正中立"欽賜潤毓"金牌,經考證"潤毓"是雍正皇帝賜於在武陟堵口的都御史牛鈕的封號,牛鈕是雍正的皇叔,曾是嘉應觀首任住持。 治河功臣殿分東西兩個大殿,供奉著10位治河功臣。東大殿供奉的是西漢的賈讓,東漢的王景,元朝的賈魯,明朝的潘季訓和「白大王」白英。其中賈讓最早提出上中下治河三策,沿用至今。王景實踐治河三策,黃河800年沒有改道。西大殿供奉的是明朝工部尚書宋禮,明朝兵部尚書劉天和,清朝三位治河總督齊蘇勒、稽曾筠和林則徐。人們都知道林則徐曾擔任兩廣總督,虎門銷煙大張民簇氣節,他又怎麼會當上了河龍王呢?原來在道光年間,他曾任河道總督,主管河南、山東黃河運河的修防事務。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撤了他兩廣總督的職務,發配新疆。途中,黃河決口,林則徐又受命堵口。「肝膽披瀝通幽明,億兆命重身家輕。」林則徐是真正的民族英雄。中大殿又叫大王殿,是北京太和殿的縮小型建築。中大殿天花板上的險65幅龍鳳圖為天下一絕。故宮里也有龍鳳圖,但故宮的龍鳳圖為滿漢合壁,而這里的龍鳳圖卻是清一色的滿族文化風格,天下獨此無二。禹王閣雕欄樓閣,典雅華貴,頗具南方風格。閣前有一碑為水清碑,也叫靈石碑。輕輕一擊,靈石碑聲若銅磬,蔚蔚動聽。 嘉應觀 的建築藝術,集古代官式建築藝術之大成,規格之高,規模之大,保存之完整,為黃河第一廟.現內供奉的河神均為彪炳史志的歷代治河功臣,蘊涵了中華五千年治河經驗,是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博物館。 2001年6月,嘉應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嘉應觀 內的「三絕」實在令人神往。 鍾絕 嘉慶觀 鍾樓上的鍾為銅鑄,鍾頭上鑄著二龍戲珠,鍾沿著周圍按照八個方位鑄著八卦圖。用棒擊,每個方位的音階都不相同,好像一架鋼琴,能奏出各種不同的聲音,違章格外清越、悠揚。在邙山公園游覽就可聽到它的聲音。文管所老馮說,據說此鍾是雍正治理黃河,使黃河變清,感動了天宮里的樂仙翁,他請求玉皇大帝,把天宮後花園里供仙女們玩耍擊樂的銅鍾賞賜給了雍正皇帝,雍正親自把它掛在了鍾樓上。因為它是天賜,人們來嘉應觀游覽,都想摸一摸,擊一擊,沾沾仙氣。 碑絕 嘉應觀 有個御碑亭,亭里立著一座高達4.3米的銅碑,碑身下面額上,鑄著「御制」二字,中間是雍正皇帝親筆收發室的11行431個字的碑文。碑文記載了黃河的地理面貌、流域歷史、水患與治理情況,強調黃河與人民、黃河與朝廷的利害關系,對黃河的治理和建造嘉應觀的緣由加以說明。碑文周圍盡為千姿百態的龍雕,有飛龍、盤龍、卧龍、游龍、降龍、升龍等,栩栩如生。碑下壓著一個銅鑄的獨角怪獸,龍頭、牛身、兔尾、鷹爪、全身肌肉豐滿,健壯有力,呈躍 躍欲立之勢。毋庸置疑,這銅碑在全國是罕見的。文管所老馮告訴我:「據說這碑剛建造時,碑文周圍的龍上躥下跳,搖頭擺尾,互相嬉戲。」我好奇地問:「那麼,現在為什麼成死的了?」他說:「傳說雍正五年,皇帝帶著皇後、妃子、文武大臣來觀里祭神,一個膽小的妃子看到碑上的活龍『啊』地慘叫一聲就被嚇死了。雍正皇帝就下詔把它們釘死了。」獨角獸頭上有個小洞,我問是怎麼回事?老馮說:「有個地主,攔住它非叫給自己耕地不可。它掙脫不了,一氣之下,一頭朝地主抵支,那隻角扎進地主腸肚裡給折斷了。」我想:別看此獸樣子同凶惡異猛,心地倒琿正直善良。老馮說:「此獸很有靈性,誰若從小洞里投進一枚硬幣,它就會發出一陣鈴聲,那意思是收到了。它就會保你大吉大利,大富大貴,萬事如意。不少善男信女都在此一試,我也不甘落後,投進了一枚。 圖絕 大王殿的天棚上是65副滿清彩繪龍鳳圖。構圖古樸典雅,色彩鮮艷明快,意蘊深沉幽遠,充分體現了滿清民放的獨特文化氛圍。我游覽過故宮、頤和園、避暑山莊、東陵等表代建築群,沒有發現一家有此圖案的。據說圓明園有,可惜被當年入侵的作國聯軍燒了。因而它成了我國又一絕唱。我嘆服它保存的完善無缺。老馮又說:「其實也是經過急流險灘的。據說,民國初年,有人來盜它,金龍四大天王被激怒了,他們一人一口白霧,在上形成了一道屏障是,使盜者到不了跟前。盜賊只好所長而去;日本入侵時,他們想獲此寶,來到門口,問守門老道:「這是什麼觀?」老道見日本兵打著太陽旗,靈機一動,答:「落陽觀!」他們也不敢進,便轉身走了;前幾年,托天花板的大梁變形,國家撥60萬元專款朝廷了加固。看來,這65幅滿繪龍鳳圖真是無價之寶啊! 說實話都是人文景觀。
9、武陟縣有什麼能玩的地方~
武陟縣隸屬焦作,那裡有著名的風景區----雲台山,青天河.是中原地區少有的有山有水的所在,類似浙西山水.
10、河南 焦作 武陟縣大封鄉駕部村
除了四大懷葯,大封鎮南部有很大的黃河灘區,駕部離黃河也不太遠。
大封的鐵棍山葯是山葯中的極品。。
與大封鎮西部接壤的陳家溝是陳式太極拳的發祥地,有很多拳師在世界各地教授陳式太極拳。
武陟縣的油茶很出名,也確實很好吃。。
焦作市北依太行山,更有近些年火得不得了的雲台山風景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國家獼猴自然保護區,雲台天瀑落差314米,亞洲首屈一指。
竹林七賢中的山濤(任晉朝吏部尚書)是武陟人,和武陟縣相鄰的溫縣是司馬懿的故里,焦作孟州也是韓愈的家鄉,李商隱是焦作沁陽人,竹林七賢曾隱居焦作山陽並時常游覽雲台山景區的百家岩,王維曾在雲台山茱萸峰留下千古名句(獨在異鄉為異客那首)。。。。
先說這些吧,我為家鄉自豪,順便宣傳一下,呵呵,希望你在這邊玩的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