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菁支保健品

菁支保健品

發布時間:2020-06-28 04:24:49

1、NHT是什麼。我朋友竟然邀請我加入什麼賣保健品的NHT。那是什麼。騙人的嗎?

美國的直銷公司,跟安利、完美等一樣。
騙不騙人看你自己有沒有誇大產品功能,產品是沒沒問題的,就是貴點。

2、有什麼辦法對付保健品騙老人

採用欺騙的手段讓老人購買保健品是違法的,老人如果受騙可以由子女陪同依百據受騙的不同情形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物價部門、食品葯品監督部門等地投訴,也可以根據《侵權責任法度》的規定提起民事訴訟。情節嚴重者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如果符合刑法中關於詐騙罪的情節,公安機關會立案偵查。根據2010年7月1日實施的《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明知產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對於已經被工商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部門查獲的不法問分子,老年人除了可以追回自己的損失外,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就購買假冒偽劣答的保健品造成的其他損失提出賠償;對於已經交由公安機關立案的刑事案件,受害人也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保障自身的權益。法律依據《回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答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3、菁皮草膠囊是保健品嗎?其批准文號是多?

請問你有什麼慢性病,也許我能幫你

4、怎麼識別騙人保健品

頂一樓!!說的非常好!!

保健品都是錦上添花 吃不死人copy但也管不了用的東西,不管品牌大小目前保健品都是這樣的。往死了宣傳,可勁花錢做廣告,不信你不心動,謊言重復一千遍就有人被忽悠了,品牌大的花百的廣告費多而已,像 腦白金 黃金搭檔 黃金酒等等這些東西全都是廣告吵起來的,作用聊勝於無,明眼人都知道,就是給人們一個送禮度可以拿出去有面子的東西,大家都公認這個花了多少錢就行了 ,送禮在乎的是面子嘛錢花到了就行,不管這個東西是好是壞

給自己的親人買就不要考慮這類東西了 很不實用,咱們送的知是實惠和安心,不是圖面子不是?要表達孝敬之心還是買一些食品吧,或是老人真正需要的東西,保健品保健器械就是抓住了人們送禮 孝敬老人的心理,讓你礙於孝道不得不掏銀子道,所以不能讓這些奸商有空子可鑽,他們那些低劣的宣傳大家都能或多或少的可以識破

5、最強大效果最好的保健品有那些品牌

1,化妝品

俺這里所說的化妝品主要是指進口的高檔產品.根據業內人士透露,號稱世界前幾位的高級化裝品雅斯藍帶著名的cp 眼霜在中國內地零售價格為九百多元/50ml,在香港售價為六百元左右,而其製造加上研發費用成本僅為人民幣二三十元.而西帝等高級化裝品那些售價幾百元的眼霜和口紅等成本就更低.至於那些動輒幾百上千的香水,其成本幾乎就是香水瓶子的價錢.這些利潤驚人的高檔化妝品對消費者的殺傷力並不象廣告中的美女那麼溫柔啊.

2,日化用品 

在一般日用化學品中以個人清潔用品利潤最巨.咱們拿牙膏為例,120克牙膏的成本只有五毛錢--不管它賣價是十幾還是二十幾塊錢.而我們日常生活中消耗較大的洗頭水其利潤就更大了,且絕對不在牙膏之下-想一想電視中充斥的洗頭水廣告就明白了.至於說到傷害,還得提一提對國人愚弄,把一個普通的清潔用品吹噓成具有保健品的功能,對我們的智商難道不是一種傷害嗎?

3,飲料 

在所有的飲料中非碳酸類果汁飲料的利潤最大,市場零售價幾塊錢的果汁飲料成本只有它零售價格的十分之一,而易拉罐飲料的成本也不外乎是這樣而已.說白了,某些飲料的成本也和香水一樣幾乎就是一個瓶子錢.當然,我們要嚴格測算飲料成本的話,物流成本也必須要考慮進去的.但無論怎樣,飲料的利潤是極高的.

4,白酒 

白酒的利潤我們能從側面見識它有多高.前幾年,央視廣告標王幾乎每年都被酒類企業所壟斷.有一年秦池酒更是在搶a特黃金段廣告標王的時候因為放了一個大大的衛星而震驚了全國.如果沒有足夠的利潤,哪個企業膽敢如此大手筆.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洋酒知我思成本大起底不也讓我們明白了酒類的巨額利潤了嗎.此外,大家還別相信某些白酒所謂的多少多少年陳釀,廠家沒那耐心真的去花那麼長時間製作,只不過是應用了某種工業催化劑加快發酵進程罷了.在你半醉半醒之間,酒師傅給你的傷害盡管深卻可能是無痛的呢.

5,保健品 

保健品這東西咱中國人早已熟悉,從月亮神到撈白金,其實沒有一個保健品能真正起到廠家宣稱的神乎其神的效果.由於行業競爭激烈,保健品的利潤已經不如從前,但仍舊屬於典型的暴利行業.在電視中鋪天蓋地打廣告的撈白金雖說是購買的美國配方,但其不到200元的售價比起其每盒十幾元的成本來說,利潤顯然還是佔了大頭兒.與葯品不同的是,保健品不僅研發及生產成本相對較低,還不用對效果負責,只要吃不出毛病就可以一直賣下去.因為利潤高廠家便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積聚起可觀的財富.可以想見,撈白金在最近的幾年中可是沒少撈到真金白銀哩.其實保健品對我們的傷害還包括一旦發現沒有效果後的心痛感.

6,葯品 

葯品的暴利大家都是知道的.在一般人的眼裡,葯品的利潤似乎也應該是最高的.但事實卻並不如此.比較以上行業,葯品的設備、廠房及研發成本都要高出許多,而進口葯品的研發成本因為高工資等原因確實比國內更高一些.雖然葯品中的有效成分說實話也不值什麼錢,但經過三五道手之後葯品的價格就象孫悟空一樣一翻身就高出去了十萬八千里.我們都知道酒類行業的一些潛規則,譬如當銀六福賣不動的時候,酒廠可以注冊一個福六銀的品牌繼續賣以前的酒,而葯品行業其實在某些葯品淘汰以後也是可以這樣如法炮製的.說心裡話,葯品的高利潤如果拿去搞研發也還可以接受,感到受傷害的是葯品的高利潤多用在了各個環節的回扣上了,這才是最郁悶的.

7,通訊

其中以移動通訊利潤為甚,典型的一次投資終身受益.至於維護以及運行的費用和它所獲得的利潤相減則還是可以用暴利來形容的吧.再加上咱如此龐大的使用人口,通訊業的利潤就更為可觀了.一個春節全國收發的簡訊數量就多少個億,那利潤真是崗崗的.回顧過去,電訊業對老百姓傷害最久.記得一個老鄰居曾經花了5000元的初裝費安裝了一部電話,每月還要交月租費.後來當聽說國外大都沒有什麼初裝費以後居然還不敢相信呢.

8,軟體

對於一套正版軟體來說,每張光碟的製造成本是一塊多錢,高檔軟體加上包裝成本充其量也就幾塊錢,可它賣多少錢大夥不是不知道吧-動不動就幾百上千!當然,軟體的價格不能僅僅看製作成本,由於它更大的成本來自研發和設計費用,因此與其他傳統商品有很大的不同.但有一點無法否認,軟體行業仍然是利潤極高的行業,不然蓋茨也就不會是世界首富了--我們熟悉的windows98賣了近8年,剔除它龐大的研發成本,賺的錢已經足夠再搞幾十個win98了.之所以感覺受到傷害的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微軟的壟斷性經營行為,

9,小家電

比起空調彩電等等,小家電的成本要低很多,而其利潤卻最高.灰里浦就是做小家電起家的大公司之一.據測算該品牌售價2000元的剃須刀製造成本也就只比售價200元的剃須刀高2倍左右,但在零售時卻可以賣到普通產品十幾倍的價錢.你說它的利潤高不高.

10,房地產 利潤第十,傷害第一

和以上的各個行業相比,房地產的利潤好象低一些,但是因為房地產的銷售比較而言容易一些,銷售額也極其巨大,最主要的是低投入(基本靠買房人和銀行的資金以及承包商的墊資)高產出見效快,所以房地產的斂財和暴富功能是最最強大的,看胡潤每年的財富榜吧,房地產商人所佔的份額一年比一年多,這足以說明房地產業強大的吸金力.

另外,和其他暴利行業比起來,房地產行業對老百姓的傷害最大最深-因為電信的利潤再高每個家庭每年的支出也是有限的,而且電話費貴還可以少打;進口化妝品貴也可以買國產的;牙膏買便宜的一樣很好使用;飲料貴可以喝白開水;白酒利潤再高也不是生活必需品;葯品很多人可以報銷或參加了醫療保險;保健品本來就名聲不好也可有可無;軟體用不著天天購買;小家電利潤再高價格也貴不到哪裡去...而房子卻不可以不住!且必須要花錢租買.關鍵是僅僅一所房子就可以把一個人一個家庭一生的財富全部掠奪走,作了房奴甚至永世都不得翻身.

6、為什麼老人家很容易被虛假的保健品公司騙?

現在被騙的都是老年百人,騙子太了解老年人的心裡了,老年人通常都是家裡沒什麼事了,想起來保養身體了,而且騙子通常有一下小恩小惠,年輕人是沒人在意的,也沒人要度,專老年人節儉慣了,很在意什麼贈品呀!優惠呀!騙子抓住了老年人的這種心裡,經常已免費品嘗,免費贈送把老年人召屬集到一起,然後,大講自己的產品,老年人就信了

7、保健食品暗藏致命禁葯嗎?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宣稱具有調節人體機能的保健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特別是老年消費者的青睞。可河北承德的李先生在吃了買回來的所謂保健食品後,總是感覺心裡發慌,身體不適,這是怎麼回事呢?來看今天的記者調查。

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吃了它就能降血糖?

李先生今年60多歲,患糖尿病有10多年的歷史。據李先生介紹,一次在和朋友聊天時,有人介紹說一種名叫「仁合胰寶」的保健食品,具有降糖功能。

河北承德消費者 李先生:說這個東西吃了以後(治療)糖尿病效果非常好。

回到家後,李先生立即上網查詢,並真的在一家電商平台上找到這個售賣仁合胰寶的網店。

河北承德消費者 李先生:這一大盒子一百多塊錢,當時我就買了五盒。

吃了「保健品」消費者心裡發慌

然而李先生吃了一段時間後,卻感覺身體明顯不適。

河北承德消費者 李先生:吃了以後心裡發慌,就有點低血糖的感覺。

注意到,李先生從網上購買的所謂「仁合胰寶」,批准文號為國食健字G20060490。然而記者登錄原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查詢卻發現,這一批准文號對應的產品名稱為金帝華牌糖舒爾克膠囊,由北京華夏康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於2006年4月14日申請所得。

宣稱主要成分包括西洋參、冬蟲夏草、靈芝等近20種中草葯,標注「純正中葯,綠色健康」的保健食品,吃了卻有異常反應,李先生覺得自己購買的仁合胰寶不大對勁,於是便來到承德市食葯監部門進行咨詢。

河北省承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 張學德:我們開辟了綠色通道,實行快速檢驗、快速認定、快速協查,在本案中就發現這種產品添加了葯品成分(苯乙)雙胍。

專業人士告訴記者,苯乙雙胍是一種化學葯品,早期曾用於治療糖尿病。但醫學實踐發現,苯乙雙胍在使用過程中可引發乳酸酸中毒,嚴重的可導致死亡。

因此,早在2012年,原國家食葯監總局發布《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質名單》時,就將鹽酸二甲雙胍、鹽酸苯乙雙胍名列其中。

苯乙雙胍因副作用早被停用

2016年11月,更是發文明確指出,經評價,苯乙雙胍可導致乳酸酸中毒,發生率較高,臨床價值有限,使用風險大於效益,因此決定停止苯乙雙胍原料葯及其制劑在我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國家明令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的苯乙雙胍,卻被發現暗藏在保健食品中,承德市食葯部門立即將這一線索移交給承德市公安局。

河北省承德市公安局食葯支隊支隊長 陳旭:我們立即受案,將這盒保健品送往專業部門進行檢驗檢測,結果通過檢驗仁合胰寶這個保健食品,含有西葯。

權威部門檢測確認 假保健品非法添加禁葯苯乙雙胍

權威部門的檢測結果最終確認,李先生購買的「仁合胰寶」非法添加了禁葯苯乙雙胍,可能會直接危及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河北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偵辦此案。

河北省公安廳食葯總隊政委 田廣清:直接將該案提級偵辦,聯合作戰,專案專辦,組成一個強大的專案組,全力攻堅。

李先生的仁合胰寶是從哪兒購買的?警方從流通渠道入手展開調查,很快鎖定了重慶市長壽區的吳吳食品經營部。

承德市公安局食葯支隊副支隊長 張忠鈺:這個商店主要就是銷售仁合胰寶,還有一些其他類降糖類的保健食品 他們就是通過微信或者是QQ,通過網路營銷的手段去推廣,去銷售的一些東西。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吳吳食品經營部是重慶市的程某開辦,同時還在電商平台開有網店,面向全國售賣仁合胰寶、百草糖等有毒有害保健食品。警方的調查顯示,這些產品並非程某自己生產,程某僅是二級批發商。

河北省承德市公安局局長 馬佔山:偵破過程中,我們發現它不是個案,而是一個涉及地域廣、涉案人員眾多、涉案價值巨大,集原料造假、成品生產、網路銷售為一體的大案要案,所以我們決定舉全局之力偵破此案。

就在河北警方偵辦這起案件期間,公安部接到湖南省公安廳報告,湖南懷化市公安局正在偵辦一起互聯網銷售「仁合胰寶」等保健食品的案件。經研判分析,兩起案件指向同一制假源頭,公安部因此決定將兩案並案偵查並掛牌督辦。 河北警方通過對程某物流記錄等線索的逐一摸排,查清了河南省鄭州市的張某等人,就是向程某提供仁合胰寶的上家。據犯罪嫌疑人程某交代,早在2016年,他就開始從河南省鄭州市一位自稱「張總」的一級經銷商那兒批進仁合胰寶。

記者:他賣給你多少錢?

犯罪嫌疑人 程某:賣給我1200元一件(箱)。

記者:一件。你賣出去呢?

犯罪嫌疑人 程某:我賣出去,這個價格不等,百來塊錢。

據警方查證,程某從上線張某處購進的仁合胰寶,每件30盒,折算下來每盒的價格在40元左右。然後在自己的實體店和電商平台上,以每盒125元左右的價格,賣給不明真相的消費者。

記者在調查中得知,給程某供貨的張某,正是這起制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案件中的關鍵人物。張某交代,2016年他參加了在河南鄭州舉辦的葯交會,想從中找找賺錢機會,經過比較,他選中了保健食品行業。

犯罪嫌疑人 張某:那時候我聽人說那一行(保健食品)不是說挺賺錢的吧,能賺點錢,然後就著手進入這行了。

經過一段時間摸索,張某發現,一種名叫仁合胰寶的保健食品在市場上比較受歡迎,於是就從網上買來樣品,找到在葯交會上認識的專門做代加工的劉某某仿照生產造起假來。

犯罪嫌疑人 張某:配料根本我完全不懂那些 ,具體怎麼操作生產那一塊,我沒見過我也不懂。

在抓捕張某的同時,警方也抓捕了為張某做代加工的劉某某,並查抄其生產窩點。

警方:所謂的代工廠是造假窩點 無生產資質

河北省公安廳食葯總隊 熊亮:我們到達劉某某的生產窩點以後,總的感覺就是四個字:觸目驚心。他的生產,把生產設備放在了廢棄的一個農舍裡面,生產出來的成品包括一些原材料有的就胡亂堆放在廁所、雞舍這些比較骯臟的地方。

記者注意到,劉某某所謂的代加工工廠,不僅沒有生產保健食品的資質,生產環境也極其簡陋,現場沒有任何衛生防護措施,僅有的生產設備就是這台封裝膠囊所必須的鋁塑包裝機;院子外和室內的地面上,到處都隨意堆放著生產原料或成品,完全就是一個造假窩點。

河北省公安廳食葯總隊 熊亮:咱們在受害人手裡看到這些光鮮亮麗的保健品,就是在一個非常臟亂差,不具備任何生產條件的一個黑窩點裡面生產出來的。

那麼,劉某某生產出來的打著保健食品旗號的仁合胰寶,膠囊里裝的到底是什麼成分?

犯罪嫌疑人 劉某某:就是西葯加稻糠粉,別人給個方法就是按照這個買(原料)就行了。

劉某某交代,這些膠囊里裝的東西,跟包裝盒上標注的中草葯沒有任何關系,實際上是摻雜了化學葯物苯乙雙胍的稻糠粉。 據警方統計,劉某某加工的產品除了仁合胰寶,還有七草化糖、昆蟲胰島素等32種所謂的保健品。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冒用批准文號,是劉某某造假過程中最慣用的欺騙手法。仁合胰寶就是冒用北京華夏康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於2006年獲批的金帝華牌糖舒爾克膠囊的批准文號;五穀化糖標示的衛食健字(1999)0296,真實身份則是石家莊某糖尿病研究院所屬的中唐牌疏糖丹。

承德市公安局 趙加紅:這個五穀化糖,它這些批號都是冒用的。

無中生有編造批准文號,是劉某某等人造假的另一手段。像警方查獲的這款基因口服胰島素二代,標注批准文號為國食健字G20130327,然而記者登錄原國家食葯監總局官方網站查詢時,卻根本就找不到這個批准文號。

假保健品冒充中草葯招搖過市

記者注意到,劉某某造假的這些產品,無一例外都宣稱是用中草葯配製而成。然而據警方查證,所有32個外包裝不同的產品,膠囊里的成分卻都和仁合胰寶完全一樣。

承德市公安局食葯支隊 張忠鈺:實際上他這裡面的成分都是一樣的,都是稻糠粉加上西葯原料,然後加工成膠囊,然後根據你不同的需求。比如說你需要仁合胰寶,那我就給你裝一個仁合胰寶的包裝。

調查至此,一個以張某為主的制售有毒有害保健品案件的利益鏈條浮出水面:代加工窩點的劉某某接到張某的委託後,將造假成本不足5元/盒的「仁合胰寶」等有毒有害保健品,以12元左右的價格賣給張某;張某再以40元左右/盒的批發價,賣給二級經銷商程某;而程某拿到貨物後,在電商平台上以125元/盒的價格,賣給不明真相的消費者,每一個環節都存在暴利。

在調查中,記者注意到一個細節:由於假冒保健品利潤驚人,一些銷售人員為了獲取最大利益,在銷售過程中,絲毫不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極力慫恿消費者加大用量。這是張某和一個下線銷售人員的網路聊天記錄,從對話中可以看出,有消費者服用糖益康後,明顯感覺身體不適。張某告訴下線,這是用量過大的緣故,可下線卻認為如果用量小了,就賣得少賺錢慢,不肯讓消費者減小用量。

承德市公安局食葯支隊 徐子飛:他(下線)就給他(張某)回了一句話,那這樣的情況下我一個月才賣30粒,這樣我這些東西賣給誰去,讓人覺得當時特別特別氣憤。他們根本就不顧這些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完全就是為了謀取暴利,在做這一行。

生產窩點端掉 銷售環節斬斷 新疑問又浮出水面

端掉生產窩點,斬斷銷售環節,案件進展到此似乎告一段落,然而新的疑問隨之浮現。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早在2016年11月,我國就已經明令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苯乙雙胍原料葯及其制劑。為了查清非法原料葯的源頭,最大程度地打擊保健食品添加違禁葯物的亂象,警方決定從劉某某入手,繼續展開調查。

承德市公安局食葯支隊支隊長 陳旭:犯罪嫌疑人交代了他這個西葯成分原料,從何而來。這樣矛頭指向青島的一個王某。

劉某某交代,賣給他原料葯的王某,是山東曲阜某化工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警方在鎖定王某確實為非法原料葯供貨商後,立即奔赴山東,將王某和企業老闆顏某等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捕。 記者在調查中得知,曲阜某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銷售醫葯中間體等精細化工產品為主的企業,並不具備生產原料葯的資質。該企業負責人宣稱,他們經營的是精細化工產品,沒有涉及原料葯。

犯罪嫌疑人 顏某:經營范圍內有精細化工產品,醫葯中間體,還有植物提取物,我們這一塊屬於精細化工產品。

專業人士介紹,所謂醫葯中間體,是原料葯的前身,也就是製成原料葯之前各個階段的化工產品。從法律意義上來說,醫葯中間體不屬於葯品,因此無需取得葯品生產資質,普通化工企業即可生產;而原料葯則必須取得相關葯品生產許可證才能生產。

然而,當警方把從曲阜某化工有限公司查扣的1.3萬公斤白色結晶粉末取樣送往權威部門檢測時,卻檢出苯乙雙胍和二甲雙胍成分,被定性為化學葯品,而非醫葯中間體。由於未經葯品監管部門批准生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這些產品按假葯論處。

承德市公安局食葯支隊副支隊長 張忠鈺:他們以化工品中間體為名,實際銷售的是原料葯。

據警方查證,從2015年10月至案發,山東曲阜某化工公司負責人顏某組織人員非法生產鹽酸苯乙雙胍、鹽酸二甲雙胍等國家明令禁止在保健食品中添加的降糖類高純度原料葯,以化工產品或醫葯中間體名義,非法銷售150多噸苯乙雙胍和30噸二甲雙胍,給劉某某等生產有毒有害食品或假葯的黑工廠、黑作坊。這些原料葯再通過非法生產添加到「仁合胰寶」等有毒有害保健品當中,銷售給程某等二級經銷商,進而分銷給全國的零售商和消費者。

公安部治安局六處處長 許成磊:這起案件的偵破,它的重要的意義是在於,第一次從源頭上把非法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上游化工產品的供應廠家給它打掉了,也揭開了一些化工企業以所謂的化工產品、醫葯中間體等為掩護,向下游的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作坊和黑工廠提供原料的這種潛規則。

截至目前,全國各省市共抓獲與此案有關的犯罪嫌疑人76人,打掉黑窩點19個、黑工廠3個,涉嫌非法經營犯罪的化工廠1個,查扣有毒有害保健食品15萬盒、西葯原料1.3萬余公斤,整個案值高達12億元。

據記者了解,保健食品領域日益嚴重的違法犯罪活動,已經引起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

?公安部治安局副局長 張佐良:按照(國務院)食安辦的統一部署,公安部組織指揮全國公安機關嚴厲打擊食品、保健食品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2017年7月以來各地共偵破此類犯罪案件4100多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700餘名,形成了強大的打擊聲勢,有力地保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醫葯中間體和原料葯很可能是一步之隔。此案中,不法企業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表面上是在生產化工產品,實際上是為生產有毒有害食品提供原料。暴露出源頭管控的漏洞和薄弱環節,如何從制度上加強監管、規范其經營行為,需要完善相關法律政策、明確部門職責、有效堵塞漏洞。

以上內容來自:央視新聞

與菁支保健品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