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保健心理學

保健心理學

發布時間:2020-06-27 20:23:37

1、心理保健的任務,主要是運用心理學的什麼維護和促進人的心理健康為主

對的。同感

2、為什麼浙大87歲心理學教授寫保健品防騙書籍?

現年87歲的浙江大學退休心理學教授黃秀蘭曾花40萬元買保 健 品,某次突然悔悟後,她於2014年撰寫了《心理健康活百歲——延緩衰老的策略》一書,並辟專章以親身經歷分析了老年人喜歡買保健品的心理,以此提醒老年人不要上當受騙。

近期,她因一段提醒老年人防騙的視頻成為「網紅」。浙江省公安廳新浪官微「浙江公安」還發微博轉發了相關視頻,並建議「轉發給身邊的老人看看」。

黃秀蘭退休前是浙江大學心理學系教授,目前在廣州生活。她告訴澎湃新聞,自己患有高血壓、糖尿病,1998年開始買保健品,從幾千元的營養液到6萬元多的保健品,共計花掉40萬元。

黃秀蘭表示:「老年人買保健品上當受騙,從心理學分析,主要是因為期待心理、恐懼心理、從眾心理、名人效應幾方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老年人太孤獨了。」「買保健品上當受騙,和文化程度沒有關系,越有知識的人可能越注重健康、越恐懼死亡。一開始,只要銷售員說這個保健品對身體好的,我就買,十幾年裡越買越多。最近兩三年,我意識到保健品很多都是忽悠人的,就寫書揭露一些保健品的銷售貓膩,基本都是我自己經歷過的。

結合自己的豐富「經驗」,黃秀蘭分析,老人買保健品有四種心理:一是期待心理,老年人或多或少有一些疾病,總希望保健品真的能治好自己老毛病;二是恐懼心理,被銷售人員一煽動,就會擔心不吃保健品疾病會越來越嚴重;三是從眾心理,一起「上課」的老人會覺得那麼多人買,肯定還是有一定好處的;四是名人效應。

3、心理咨詢師和心理保健師有何區別

心理咨詢師 和 心理保健copy師的區別
發證部門 :
心理咨詢師 國家勞動部
心理保健師 國家人事部
證書名稱:

心理咨詢師 職業資格證書
心理保健師專業人才證書

開始執行時間:
心理咨詢師 2001年8月
心理保健師 2003年

考前培訓內容 :
心理咨詢知師 心理學基礎理論、心理咨詢
心理學基礎理論、心理 咨詢、心理治療

報考條件 :

心理咨詢師 心理學、教育學、醫學相道關專
業。初級要求大專以上學歷,相關工
作經驗一年以上;中級要求本科以上
學歷,相關工作經驗三年以上

心理保健師:暫無專業要求初級要求
中專以上學歷中級要求大 專以上學歷高級本要求科
以上學歷 暫無工作經驗要 求

從事工作的范圍:
心理咨詢師 心理咨詢(初級無獨立進行心理咨
詢的資格)
心理保健師 心理疾病預防、心理咨
詢、心理治療(初級無獨 立操作的資格)

服務對象:
心理咨詢師 有心理困惑或心理問題者
心理保健師有心理問題者和正常人

4、心理醫學與心理學有什麼區別?

1、目的不同

醫學心理學研究疾病的診斷、治療、護理、預防中的心理學問題,為人的保健事業服務。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兼顧突出的理論性和應用(實踐)性。

2、內容不同

心理學包括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其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思維、人格、行為習慣、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發生關聯。

醫學心理學包括病理心理學、臨床心理學、葯理心理學、護理心理學、心理健康咨詢學、心理治療學等分支。

3、研究方向不同

醫學心理學是把心理學的理論、方法與技術應用到醫療實踐中的產物,是醫學與心理學結合的邊緣學科。它既具有自然科學性質,又具有社會科學性質,包括基本理論、實際應用技術和客觀實驗等內容。醫學心理學兼有心理學和醫學的特點,它研究和解決人類在健康或患病以及二者相互轉化過程中的一切心理問題。

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另外,它還與神經科學、醫學、哲學、生物學、宗教學等學科有關,因為這些學科所探討的生理或心理作用會影響個體的心智。

5、簡述體育養生的心理學和社會學價值

體育養生的心理學和社會學價值:

(1)心理學價值:體育養生可以利用一些不劇烈或技巧難度不很大且動作比較舒展的體育項目,來進行經常性的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體育鍛煉,用以激活與煥發身心的生機與活力 ,維護老年生態應有的榮盛,實現延緩衰老延年益壽之目的。

(2)社會學價值:作為我國民族傳統養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體育養生以人體自身的姿勢調整、呼吸鍛煉、意念控制等方式,使其身、心、意三者融為一體,從而達到強身健體、啟發人體內在潛力,並且又能達到預防疾病、延年益智的目的。

(5)保健心理學擴展資料

(1)體育養生以我國傳統哲學和中醫基本理論為底蘊,博大而精深,多被歷朝歷代統治者奉為健身強體、延年益壽的良方。較之於其它各種形態的養生, 體育養生是一種最普遍最大眾化的養生。

(2)體育養生自我指導的五大心理學方法:

1,興趣驅動法即體育養生者憑著體育興趣內蘊的那種強大動力, 來開展養生性的體育鍛煉。

2,意志攀登法即從第一次的「做不到」 , 到經過若干次努力以後的「才做到」的現象稱為「體育鍛煉高原現象」。而克服這種「高原現象」 , 使之不復存在, 實質上就是意志的攀登。

3,情感簇擁法就是對自己養生性體育鍛煉的方方面面, 加以認真而細膩的體驗, 油然地產生出許許多多正面積極的情感, 讓體育鍛煉活動始終在情感的推動和維系下持續地開展下去。

4,從眾攻堅法就是自己主動地到新的或難度較大的養生性體育鍛煉項目的人群中去, 跟著他們學和練, 以便盡快掌握這些項目的鍛煉技巧, 從而開辟多項目的養生性體育鍛煉渠道。

5,風險規避法。體育養生, 就其實質而言, 它是一個以「平安」為前提, 以「保健」為目的的養生性體育鍛煉過程。所以, 必須要有高度的風險規避意識。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中華體育養生學

百度學術-體育養生自我指導的心理學方法

6、心理學是學什麼的

7、護理心理學心理保健的四項原則

護理心理學(nursing-psychology)是護理學與心理學相結合而形成的一門應用科學。它既是醫學心理學中的一個分支,又是護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護理工作中的心理問題,即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動規律及其相應的最佳心理護理。把護理工作中的心理學問題做為一門科學對象來研究,只不過才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以往的護理工作在生物醫學模式的影響下,以疾病為中心,多從生理護理方面進行研究,現在看來很片面的。因為人是既有軀體又有精神,既有復雜的生理活動,又有復雜的心理活動的統一整體。人在軀體上患了疾病,心理上必有反應,人的積極的或消極的心理狀態,對軀體的生理狀況也必然有影響。所以,生理護理與心理護理應當兼顧,應當統一。實際上,早在一百多年前護理學的先驅-弗羅倫斯.南丁格爾(1820~1911)就已闡述這一觀點。她說:「護理工作的對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塊、木頭和紙片,而是有熱血和生命的人類。」但是,由於當時生物醫學模式正處於興旺發達時期,因而護理學漸漸偏離了南丁格爾的思想,把病人當成石塊、木頭和紙片,當「機器」來維修護理。只是到了近20年,隨著醫學心理學的發展,護理學也與心理學逐漸融合起來,形成專門研究心理護理的護理心理學

8、心理保健師、心理治療師、心理咨詢師的區別

心理咨詢師 和 心理保健師的區別
發證部門 :
心理咨詢師 國家勞動部
心理保健師 國家人事部
證書名稱:

心理咨詢師 職業資格證書
心理保健師專業人才證書

開始執行時間:
心理咨詢師 2001年8月
心理保健師 2003年

考前培訓內容 :
心理咨詢師 心理學基礎理論、心理咨詢
心理學基礎理論、心理 咨詢、心理治療

報考條件 :

心理咨詢師 心理學、教育學、醫學相關專
業。初級要求大專以上學歷,相關工
作經驗一年以上;中級要求本科以上
學歷,相關工作經驗三年以上

心理保健師:暫無專業要求初級要求
中專以上學歷中級要求大 專以上學歷高級本要求科
以上學歷 暫無工作經驗要 求

從事工作的范圍:
心理咨詢師 心理咨詢(初級無獨立進行心理咨
詢的資格)
心理保健師 心理疾病預防、心理咨
詢、心理治療(初級無獨 立操作的資格)

服務對象:
心理咨詢師 有心理困惑或心理問題者
心理保健師有心理問題者和正常人

9、護理心理學的概念是什麼?

護理心理學(nursingpsychology) 是研究護理人員和護理對象心理活動的規律及特點,解決護理實踐中的心理問題,以實施最佳護理的一門應用學科。它既是心理學的一大分支,也是護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護理心理學是心理學與護理學相結合而形成的一門交叉學科。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心理現象是人的心理活動的表現形式,是人與客觀現實相互作用時,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過程(如認知、情緒、意志)。同時, 人在對客觀現實的反映過程中會形成一個人穩定的、獨特的個性心理(如氣質、性格、態度等)。心理學就是研究這些心理現象與過程的發生、發展和個性心理的形成與發展規律的科學。
護理學是研究與人類預防保健、心身健康有關的護理理論和技術的一門應用學科。隨著「生物-心理-社會」 醫學模式的建立和系統化整體護理理念的形成,促使心理學和護理學相結合,將心理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運用於現代護理領域,由此誕生了護理心理學這門新的應用學科。我們相信,隨著生態醫學模式的誕生,護理心理學將會得到更加充分的發展。

10、從心理學角度為什麼老年人喜歡購買保健產品

年紀大了,糊塗;被別人蠱惑洗腦,怕錢被兒女搶去了;害怕自己有病,給兒女增添負擔,

與保健心理學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