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立華保健品騙局揭秘
朋友和金立華調理好了她的胃病,介紹給我,我是常年腰疼,喝了半年時間,腰疼好了,而且臉上氣色好很多,
2、城市的老人容易被虛假保健品騙,為什麼農村的老人就很少?
生活環境不同,城市老年人比農村老年人有更多的機會接觸騙子。城市的老人容易被欺騙,但農村的老人不容易。事實上,我認為說農村地區的老人不容易被騙並不十分准確。因此,被騙事件大多發生在城市的老人身上。城市中的老年人通常手中有更多的儲蓄,更有可能成為騙子的目標。事實上,老年人被欺騙的原因並不復雜。騙子主要掌握老年人的特定心理。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老年人希望過上健康長壽的生活。誰不想健康?老年人在家退休,不再像年輕人那樣精力充沛。他們年輕時真的很懷念健康的自我。我媽媽也60多歲了。她在家裡總是說,當她年輕的時候,她可以去她想去的任何地方。她全身強壯,腿和腳都很好。但是歲月不等人,每個人都會變老。
空巢老人心中寂寞。今天的年輕人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包括老人和年輕人。他們還必須照顧父母。許多年輕人為了生活一年到頭都在努力工作。這導致城市裡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住在城市裡的老人不像住在農村的老人那樣經常在鄰居間走動。它也能減輕他們心中的孤獨。城市鄰居沒有這么強烈的感情。
貪小便宜吃大虧。幾年前,我剛聽說這些老人經常在大城市被欺騙。然而,由於人們預防意識的不斷提高,許多人實際上已經看穿了這些欺騙的手段。青島的一位老人跳進海里自殺了,因為他把所有的錢都花在了保健品上,最後發現自己被騙了。老人的妻子說因為她的愛人喜歡旅行,騙子說如果他們買葯他們會免費旅行,因此老人逐漸被騙走了他的老年積蓄。
城市的老年人容易受騙。只能說騙子的眼睛主要盯著他們。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農村的老人不會被騙。近年來,許多假冒保健品已經開始進入農村。因此,老年人仍然需要睜大眼睛,不要盲目聽騙子的虛假宣傳。
3、現在保健品欺騙也延伸到農村,該如何勸說老人不要上當購買?
其實現如今保健品欺騙的這個問題在農村是比較普遍和常見的,因為那些賣保健品的人已經摸清了市場當中的套路,他們認為在城市裡人們都是比較精明的,因為都是有眼光,見過大世面的人,所以即使在城市裡面的老人也很少會上當受騙。
但是在農村卻不一樣,在農村可以賣出很高的收益。因為在農村的老人防騙意識是非專常差的。之所以他們會這么容易上當受騙,是因為他們天生就愛佔小便宜,這是農村人的通病,他們認為只有便宜的,量多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不管多少錢他們都會買回家。而那些推銷保健品的人正是抓住了老人們的這一心理特點,所以才會在農村大肆宣傳。
想讓老人不會上當購買,就要提高他們的防屬騙意識,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去多和老人進行溝通,告訴他們這些保健品銷售都是一些騙人的東西。而且要時常的進行提醒,有些老人可能會很固執,不過當他們上當受騙過一次之後可能就不會再有第二次了。
所以想要樹立他們的防騙意識就要多和他們說一些騙子的騙局。而且最好恐嚇一下他們,讓他們知道這樣做是非常不對的行為,只要他們經歷了一次就會非常長記性了,因為老人們都是非常膽小怕事的,等他們吃了虧,就知道這一切都是騙局而已。
4、為什麼不治病的保健品還能一再洗劫老人的錢包?
床上用品、雞蛋、牙刷,全部送送送!近年來,一些所謂的保健品公司大打感情牌忽悠老年人購買「保健品」,多數老人被洗腦,更有老人明知被騙,卻心甘情願。
騙子究竟用了怎樣的「花招」?老年人如何一步一步陷入保健品騙局的?這些伸向他們的黑手,又該怎樣防範?
觀察:老年人撐起保健品半壁江山
中國保健協會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保健品的銷售額約2000億元,其中老年人消費佔了50%以上。
調查顯示,超過65%的老年人使用過保健品。在保健品獲得渠道中,老年人自己購買的比例達到了近40%。
在購買渠道中,有近66%的老年人因公司推銷、廣告宣傳而購買保健品。
揭秘:保健品騙局如何讓老人一步步掏空錢包?
保健品忽悠老年人的手段有哪些?是什麼讓閱歷豐富的老人喪失了判斷力?一步一步陷入保健品騙局的?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會銷」保健品。
「會銷」保健品全部是套路
用開會向老年人推銷保健品的方法,被稱作「會銷」,他們多以公益健康講座、免費體檢、贈送禮品為噱頭,在街頭發放傳單,邀請老年人參加。會議的前幾天,年輕的業務員圍著老人不停噓寒問暖,幾乎絕口不提與推銷有關的內容。
在了解老人病情和財務狀況後,選取可能花錢的老人,邀與主辦方請來的「醫療專家」,進行一對一問診。賣給老人高價保健品……
分析:
央視評論特約撰稿王健:時下的許多保健品,找准了目標人群和功能定位。老年人對健康本就十分在意,「專為中老年設計」的定位,緊緊鎖住老年人的需求,深耕運營,謀求盈利。尤其是針對老年人腰腿疼、內分泌失調、睡眠不好等常見病症,保健品企業著眼小切口、大推廣、強營銷,往往吹得天花亂墜,讓老人不知不覺落入陷阱,不能自拔。
親情拉攏吹噓「療效」全是騙售
騙子們針對老年人一般是先打親情牌,優惠牌,然後針對推銷的產品大打療效牌。當然他們所說的「療效」,要打一個大大的引號。在精心設計的騙局面前,很多老人一步一步地交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宣稱可以降血糖、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甘舒堂樂粉售價898元,但實際上並不具備降血糖等治療功效,它的出廠價,只有150元。而所謂的醫療專家也是編造、虛構的,
分析:
央視評論特約撰稿王健:不少保健品企業,對於老年人生活的場景非常熟悉,「進社區」是他們常用的渠道手段。與此同時,營銷人員進入社區,往往一口一個「大爺大媽」,嘴甜溫柔,讓孤獨的老人倍感親切。甚至有的老人坦言,這些營銷人員比自己的兒女都孝順。達到了這樣的效果,向大爺大媽推銷產品就變得很容易了。
「買保健品送旅遊」老人花光積蓄
本月11號,有人在山東青島的一處海灘,發現一位老人,已經身亡。在遺書中老人透露,之所以會選擇跳海自殺,跟購買保健品上當受騙有關。逝者的妻子盧大媽說,老伴兒很喜歡旅遊,這家公司聲稱「買保健品送旅遊」,才讓老伴兒一步步落入陷阱。
分析:
央視評論特約撰稿王健:保健品詐騙已成公害,致無數家庭破裂,乃至家破人亡,其危害不遜於電信詐騙……該像打擊電信詐騙一樣打擊保健品詐騙,通過聯合執法、社會參與、家庭干預,圍獵保健品詐騙,還老年人清靜。
騙局蔓延農村成重災區
類似陷阱更是在向著農村地區快速蔓延。很多拙劣的「養生保健」已經滲透到邊遠農村,打著「國家扶持」「實惠下鄉」的名義,開始對農村老人進行新一輪洗劫。
分析: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翼:不法分子在城裡面難以施展自己的欺騙的伎倆的時候,逐漸把已被識破的騙局轉移到農村,尤其是在偏遠的農村。農村與城市不同,老年人上當受騙,媒體的報道普遍比較滯後。等到一個村一個村去識別以後,傳播開來,可能半年就過去,那些人大量騙錢騙到手,已經逃之夭夭了。這個時候再追究的時候,執法成本大,老百姓的損失特別的嚴重。
真相:所謂的保健品真的能治病嗎?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保健品它的本質就是一種食品而已,它不可能治病的。
我國批準的保健品功能共有27個,包括輔助降血壓、輔助降血糖、輔助降血脂等,產品在宣傳中只能宣傳在審批時通過的功能,超范圍的宣傳都屬於虛假宣傳。
維權:保健品市場亂象如何整治?
很多老年人即使發現被騙,也面臨舉證難、維權難的尷尬。目前保健品推銷的手段多採取打「游擊」的方式,「會銷」現場沒有任何產品的「身影」,都是現場下單付款,之後送貨上門,沒有交易憑據,以關愛老人的方式進行掩蓋,難以做到「人贓並獲」,即便消費者事後幡然大悟也很難讓不法分子「現形」。此外,商家不遺餘力地誇張虛假、具有明顯欺詐傾向進行宣傳,老年人卻趨之若鶩,兩種情況並行,常常令保健品行業維權監管陷入「黑洞」。
1月16日,山東濱州一位老人在保健品銷售店門前維權
整治保健品市場亂象,必須多管齊下,嚴格執法。首先,對於保健品濫用絕對化語言命名、炒作概念、誇大宣傳等行為,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予以頂格處罰,倒逼保健品命名和廣告規范化、法制化。其次,對於不法商家的非法營銷手段,則要通過進一步完善食葯監管、公安、工商等有關部門的聯合執法機制,增加巡查頻次和密度,暢通群眾舉報渠道。第三,必須加大處罰力度,不僅讓生產者傾家盪產,更要追究生產者的刑事責任。只有多措並舉,保健品市場的亂象,才可能做到標本兼治。
央視評論特約撰稿王健:仔細觀察老年人上當受騙的經過,我們會發現很多共性特點。例如,老年人孤獨,有人推心置腹地陪著說話,傾聽老年人的心聲,哪怕是推銷產品,也會讓老人覺得溫暖。又例如,老年人注重健康和養生,然而時下社會上各種打著「科學」幌子的「偽科學」養生知識魚龍混雜,讓人難以分辨清楚。正因與此,老年人真假難辨,就很容易偏聽偏信。
陝西咸陽:八旬老人花10餘萬買保健品堆滿卧室圖自視覺中國
中國已經正式步入老齡化社會,超過兩億老年人萌生了巨大的需求。然而,滿足老年人養生需求的正規產品依然不多,究竟哪些渠道合理合法,老年人也並不清楚。巨大的需求,遼闊的真空,讓騙子找到了土壤,也讓老年人毫無防備地暴露在騙子的面前。從心入手,加強對老年人的關愛,這是杜絕「保健品大忽悠」最有效的手段。保健品忽悠老年人,之所以成功在於「攻心」。在這場爭奪戰中,只有我們溫暖了老人的心,讓老年人切實感受到關愛,打擊騙子的戰斗就離勝利不遠了。
老年人成為保健品公司的「獵物」已是社會問題,問題既出在老人,又不全在老人。只有子女、家庭、社區、組織、政府各盡其責,才能真正把老人從保健品公司的營銷陷阱中「拯救」回來。
5、保健品騙局怎麼應對
問保健是指的什麼?出了問題看百中醫吃中葯,費用也不會那麼高,醫院的掛號費+葯費也就幾百塊,問題還沒出來度就買保健品,滋補過量對身體也是不好的,問身體有什麼問題沒有定論,最好不買保健品,去醫院檢測一下,如果醫答院有對應的中葯,吃醫院的中葯,因為醫院賣的葯,內不行還方便和醫院討論,其他的保健品真實性葯性等都沒定論,亂花錢不好,吃出問題了那後悔都來不及了,那就只容能去住院治療了
6、為什麼傳銷騙局都願意從農村人下手
中國現在的農村情況都是青壯年外出打工,所以留下老人孩子,老人的識別能力較低(大部分假葯保健品都是這樣)
貪圖小便宜,去農村傳銷騙局都是送雞蛋送油什麼的,把人聚齊了,通過自己人的表演誘惑人上當受騙
農村的文化程度較低,不能及時了解外界信息
就算上當受騙也因為沒有較好的維權意識而放棄追查
總體來說,就是因為農村好騙,所以願意去農村
7、保健品都是騙人的嗎
8、保健食品時真的還是騙人的?
隨著保健食品各種騙局的曝光,很多人對保健食品充滿了抵觸情緒,認為保健食品都是騙人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保健食品到底是不是騙人的?
在我國,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是可用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合格的保健食品,都是通過國家嚴格的保健食品安全性評價、保健功能評價和質量可控性評價的,所以保健食品並不是騙人的。
並且,我國將保健食品列入特殊食品實施監管,要求保健食品的標簽和說明書,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內容要真實,且所有的保健食品都應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葯物」。
很多被稱為「騙人」的保健食品,其實大都是超出功能范圍、甚至宣揚「包治百病」的違法產品,並不算真正的保健食品。
所以,保健食品不是騙人的,但是想要身體健康,保健食品只能錦上添花,規律作息、均衡飲食才是根本。
保健食品並不可恨,在經濟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正確的使用正規的保健食品,對身體有好處。可恨的是一些從業者利用老年人嚮往健康的心理,用誇張、蒙蔽、欺騙的手段,向老年人兜售價格虛高的保健食品(有的甚至連保健食品都算不上),從而榨取老人們辛苦一輩子攢下的養老錢。
最後,衷心希望保健食品市場越來越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