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誰養28年發現抱錯?
29年前,兒子王業出生於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然而在他成長的過程當中,一直有親友閑言碎語稱,他和父親長得完全不像。為此,王先生的父母還心生隔閡以至於離了婚。直到兩年前,為了弄清楚自己的身世,王先生提出做一次親子鑒定,結果卻更讓全家人驚訝不已。原來,兒子王先生與父母雙方都沒有血緣關系!從此,王先生和母親張阿姨便開始了尋親之路。
自從知道養育了二十幾年的兒子並非親生之後,張阿姨就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她反復回憶究竟是什麼時候抱錯了孩子,最終,她還是將疑點鎖定在了兒子王業出生的醫院。因為只有這段時間,母嬰分離過三天。在與醫院反復溝通無果之後,張女士母子找到律師將醫院告上法庭,並提出兩點訴求,第一,請醫院協助張女士尋找親生兒子,協助王先生尋找親生父母;第二,如果確定是在醫院抱錯的話,要求醫院賠償由此帶來的損失。
張阿姨:「我的孩子我去跟別人換這是不可能的。(我懷疑)你醫院搞錯了,你抱錯了我的孩子。」
這起事件在社會上也引起巨大的反響。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也第一時間通過微博發布回應聲明,稱已成立特別公布工作小組,將全力協助調查。
王雲律師:「在曝光之後這半年的過程當中,院方稍微有一丁點反應,一個是他們找過媒體,說希望會正視這件事情。然後第二個反應是他們的律師,有配合法院,做過一些關於找人、找資料的一些工作。」
張阿姨母子的代理律師王雲稱,由於疑似抱錯的時間是在近30年前,醫院方面調檔的工作量十分巨大,因此,一婦嬰耗時四個多月從國外進口了一台專門讀取病歷資料的機器,如今將疑似可能報錯的家庭鎖定在了100個左右。
王雲律師:「我們因為當事人出生的時間是確定的,出生的地點也是確定的。然後法院要求說在這他出生前後,這段時間之內劃定一定范圍,把院方讓所有的疑似可能抱錯父母的資料給找到。後來院方為了找這個資料,因為資料比較多,所以他們說從國外進口了一台專門讀取病歷資料的設備,安裝調試可能花了有四個月左右的時間。他讀出來的這個病歷,那個期間我記得是100多個。」
然而,在這半年多的漫長等待過程當中,張阿姨母子的心情卻並不平靜。家庭隱私的曝光給他們帶來了一些壓力,而更讓人心焦的是,直到目前為止,事情並沒有什麼進展。
張阿姨:「是很糾結的,像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六十年代的人,跟現在年輕人的想法不一樣。但是這件事有點不光彩的,後來就慢慢慢慢,通過律師的安慰啊,好多同學啊,還有朋友啊安慰安慰,好多了,已經好多了。」
王業:「就是挺糾結的吧,還有一直在等,也是挺著急的,就是快點醫院把那個資料給找到,找到以後把事情進展下去,不要一直都好像感覺是無期限的,一直在等待。」
如今,疑似報錯家庭的鎖定給他們陰霾的心情帶來了一絲希望,然而,事情還並沒有這么簡單。由於需要保護病人隱私,醫院方面不能將這些病歷資料直接提供給張阿姨母子,更不能對外公開。此外,律師表示,如果不讓這些家庭知道有疑似抱錯孩子的可能,其實也侵犯了他們的知情權。
王雲律師:「我們考慮了很多。如何保障在不侵犯他們權利的情況下,來找到他們的親生父母和親生孩子。因為院方和病人之間他是存在一個醫療服務合同關系的,然後院方是不可以公開他病人的資料的,這一點我表示很理解,那麼其他疑似的這些病人,我最起碼需要知道,有可能我的孩子可能是錯的,這個知情權。」
對此,王雲律師向法院提出,希望能夠由醫院出面發函給這些疑似家庭,告知目前的情況,而是否和醫院以及張阿姨母子聯系,選擇權則全部交給疑似家庭自己決定。張阿姨母子也真誠地希望,收到這份函件的家庭能夠盡量與他們取得聯系。
張阿姨:「我希望通過媒體,如果疑似看到這個新聞的父母,包括小孩,你懷疑自己不是親生的,但是你們能夠看到以後,勇敢地站出來,也能理解。我相信每個父母,你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兒子,難道你親生的都不要嗎,對吧。而且我也相信這個兒子,也想找到自己的父母吧,但是有一點我就是說,如果你們來找我們,我們絕不會去破壞你們的家庭,這樣就多一份愛,大家都有一份愛。」
一紙親子鑒定,揭開了隱藏28年的秘密,錯位的人生能否復原,王先生母子又能夠找到自己的親人呢?對於張阿姨母子尋親一事的進展,看看新聞Knews將持續關注,同時我們也希望了解情況的市民能夠積極提供線索。
2、28歲男子疑出生時被抱錯現在情況如何?
7月28日,據相關媒體報道,上海一名28歲男子王先生疑似在出生時的醫院被抱錯,28年後欲尋找親生父母的事件。
7月29日上午10時49分,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通過官方微博正式發布聲明,稱在得知這一報道播出後,全院上下深感震驚,對王先生及其家庭的遭遇表示深深的同情,醫院高度重視這一事件,新聞播出後當晚立即召開院領導班子緊急會議,成立特別工作小組,將盡最大努力,協助法院進行調查工作。
院方同時表示,因為時間發生在28年前,該事件的調查,客觀上存在一定難度。但醫院將盡全力協助調查,如有結果將及時向當事人反饋。
另外,此事已進入法律程序,醫院將依法依規配合法院調查並尊重法院的判決。如果調查結論顯示醫院存在過失,院方將會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3、上海女子養兒子28年才發現抱錯了嗎?
29年前,兒子王業出生於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然而在他成長的過程當中,一直有親友閑言碎語稱,他和父親長得完全不像。為此,王先生的父母還心生隔閡以至於離了婚。直到兩年前,為了弄清楚自己的身世,王先生提出做一次親子鑒定,結果卻更讓全家人驚訝不已。原來,兒子王先生與父母雙方都沒有血緣關系!從此,王先生和母親張阿姨便開始了尋親之路。
自從知道養育了二十幾年的兒子並非親生之後,張阿姨就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她反復回憶究竟是什麼時候抱錯了孩子,最終,她還是將疑點鎖定在了兒子王業出生的醫院。因為只有這段時間,母嬰分離過三天。在與醫院反復溝通無果之後,張女士母子找到律師將醫院告上法庭,並提出兩點訴求,第一,請醫院協助張女士尋找親生兒子,協助王先生尋找親生父母;第二,如果確定是在醫院抱錯的話,要求醫院賠償由此帶來的損失。
這起事件在社會上也引起巨大的反響。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也第一時間通過微博發布回應聲明,稱已成立特別公布工作小組,將全力協助調查。
張阿姨母子的代理律師王雲稱,由於疑似抱錯的時間是在近30年前,醫院方面調檔的工作量十分巨大,因此,一婦嬰耗時四個多月從國外進口了一台專門讀取病歷資料的機器,如今將疑似可能報錯的家庭鎖定在了100個左右。
然而,在這半年多的漫長等待過程當中,張阿姨母子的心情卻並不平靜。家庭隱私的曝光給他們帶來了一些壓力,而更讓人心焦的是,直到目前為止,事情並沒有什麼進展。
4、28歲男子疑出生時被抱錯醫院如何回應?
7月28日,有新聞媒體報道上海一名28歲男子王先生疑似在出生時的醫院被抱錯,28年後欲尋找親生父母的事件。
7月29日上午10時49分,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通過官方微博正式發布聲明,稱在得知這一報道播出後,全院上下深感震驚,對王先生及其家庭的遭遇表示深深的同情,醫院高度重視這一事件,新聞播出後當晚立即召開院領導班子緊急會議,成立特別工作小組,將盡最大努力,協助法院進行調查工作。
院方同時表示,因為時間發生在28年前,該事件的調查,客觀上存在一定難度。但醫院將盡全力協助調查,如有結果將及時向當事人反饋。
另外,此事已進入法律程序,醫院將依法依規配合法院調查並尊重法院的判決。如果調查結論顯示醫院存在過失,院方將會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希望能夠早日查清事實真相!
5、第一婦嬰保健院真的很垃圾?
不知道你說的是哪裡的婦嬰保健醫院,不知道它哪裡不好了,如果不好你可以去投訴。
6、28歲男子疑出生時被抱錯上海一婦嬰發了什麼聲明?
7月28日新聞報道上海一名28歲男子王先生疑似在出生時的醫院被抱錯,28年後欲尋找親生父母的事件。
7月29日上午10時49分,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通過官方微博正式發布聲明,稱在得知這一報道播出後,全院上下深感震驚,對王先生及其家庭的遭遇表示深深的同情,醫院高度重視這一事件,新聞播出後當晚立即召開院領導班子緊急會議,成立特別工作小組,將盡最大努力,協助法院進行調查工作。
院方同時表示,因為時間發生在28年前,該事件的調查,客觀上存在一定難度。但醫院將盡全力協助調查,如有結果將及時向當事人反饋。另外,此事已進入法律程序,醫院將依法依規配合法院調查並尊重法院的判決。如果調查結論顯示醫院存在過失,院方將會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醫院態度不錯,希望這件事能夠水落石出,早日查明真相。
7、上海一男子28年前出生時疑被抱錯是真的嗎?
7月28日,據報道,上海一名28歲男子王先生疑似在出生時的醫院被抱錯,28年後欲尋找親生父母的事件。
兩份親子鑒定報告都顯示,王業不是父親王軍和母親張芳的親生兒子。
8月1日下午,母子倆接受采訪,這是繼7月27日上海電視台報道這一「被抱錯」事件後,他們第二次正式接受媒體采訪,也是上海市某醫院回應這一事件後,母子倆第一次公開亮相。
在接受采訪過程中,母子倆反復表示「不想跟醫院大吵大鬧」。王業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們的訴求只有一個——希望醫院能盡全力找到當年的資料,還他們一個真相, 「就算醫院只是提供資料也好,後續的尋人,我們自己會想辦法去找」。
8月2日,從上海一婦嬰醫院了解到, 此事仍在調查之中。而母子倆也暫未接受到醫院的反饋。
「28年了,就算是找到了(親生父母)也想維持現狀,兩家人就像親戚串門那樣走動就可以了。」王業說,這是他和母親眼裡最完美的結局,「生活依舊保持原樣,只不過我多了一對父母,他們多了一個孩子。」
「沒想到這個事情會發生在我身上,以為是電視劇裡面才有的。」張芳說,她至今仍無法接受2016年的那份親子鑒定報告。
2016年,她在兒子的建議下,去司法鑒定中心做了親子鑒定,親子鑒定報告顯示,她和兒子王業沒有血緣關系。在媒體報道前,張芳沒有將任何有關鑒定報告的事情,告訴身邊任何一個親人。
「兒子挺漂亮的,眼睛大,鼻樑高,當時很多人都這么評價,他(丈夫)在我產後第四天第一眼看到兒子也是這么說。」聽到那麼多贊美,張芳心裡只是高興,從未懷疑過這個兒子不是她和王軍生的,一心認定「兒子就是集合了我和丈夫的優點」。
張芳說,從出院起王軍對王業也無微不至,即使是現在他也會來個電話,關心下王業和他剛出生的孫女,「我奶不多,他就去第一百貨商店買進口奶粉,只有那裡有賣,他一口氣買了500多元,還特意問過護士,買的奶粉跟在醫院喝的是同一種。」
然而,親友們在稱贊的同時,會時不時加一句「和爸爸長得不太像」,這成了王軍心中的一根刺。王業說,2004年父母離婚,那年他15歲,他認為父母離婚的直接原因就是這根刺。
7月29日上午,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通過官方微博正式發布聲明,稱成立特別工作小組,將盡最大努力,協助法院進行調查工作。
同時院方表示,因為時間發生在28年前,該事件的調查,客觀上存在一定難度。
但醫院將盡全力協助調查,如有結果將及時向當事人反饋。另外,此事已進入法律程序,醫院將依法依規配合法院調查並尊重法院的判決。如果調查結論顯示醫院存在過失,院方將會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7月10日,這對母子的律師王雲向法院提出了兩點訴求:第一,請醫院協助張芳尋找親生兒子,協助王業尋找親生父母;第二,要求醫院賠償二十八年來的各種損失約一百三十萬元。
對於尋找的初衷,王業解釋:「作為一個人,肯定想知道自己從哪裡來的,是誰生的。」關於未來,他說:最完美的結局就是生活依舊保持原樣,他們還是他們,我們還是我們,兩家人像親戚串門平時走動一下就可以。
8、老夫妻撫養兒子28年後才知非親生是否抱錯了娃?
28歲的王先生多年來一直有個心結:一直有人說他和父親長得不像!去年,難以忍受閑言碎語的王先生終於決定去做一次親子鑒定,沒想到,鑒定的結果更把他拖入了痛苦的深淵之中——他與父親母親竟然都沒有親子關系!
王先生的母親張阿姨也說,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一直有親戚朋友玩笑般地說:這個孩子太漂亮了,漂亮得不像是他們夫妻親生的。久而久之,這也成了張阿姨丈夫心裡的一根刺,夫妻關系產生了嫌隙,雙方的矛盾不斷擴大,終於在王先生15歲那一年離婚了。
婚雖然離了,但是閑言碎語並沒有停止。2011年,也就是離婚後第7個年頭,王先生的父親依舊對孩子的血緣問題沒有釋懷。他拉著母子兩去做了一次親子鑒定,結果顯示:王先生並不是父母的親生兒子。
盡管母子倆都對這份鑒定的結果不敢置信,懷疑的種子還是在兩人心裡生根發芽了。2016年,兒子王先生主動提出,想再做一次親子鑒定。這一次,鐵一般的事實放在了他們的面前。母子倆反復盤算之後,覺得問題應該就出在醫院!
事發後,雖然張阿姨多次來到位於長樂路的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討要說法,可都被「當年的資料已經找不到了」為由擋在了門外。那麼,當年的檔案,到底還能不能找到呢?
眼看著醫院暫時無法提供相關資料,後援律師提出:王先生母子首先應該盡快尋找親生父母和親生兒子。其次,要求醫院賠償28年來的精神損失。
如今,後援律師正在幫助王先生母子在「寶貝回家」等網頁上尋找相關線索,同時也希望讓更多人關注這一事件、提供相關信息。
雖然兩人離婚不一定全是因為孩子的事,但是肯定有這方面的原因,希望他們能找到自己的孩子,也得到相應的補償。
9、女子養了28年兒子發現抱錯是什麼情況?
29年前,兒子王業出生於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然而在他成長的過程當中,一直有親友閑言碎語稱,他和父親長得完全不像。為此,王先生的父母還心生隔閡以至於離了婚。直到兩年前,為了弄清楚自己的身世,王先生提出做一次親子鑒定,結果卻更讓全家人驚訝不已。原來,兒子王先生與父母雙方都沒有血緣關系!從此,王先生和母親張阿姨便開始了尋親之路。
自從知道養育了二十幾年的兒子並非親生之後,張阿姨就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她反復回憶究竟是什麼時候抱錯了孩子,最終,她還是將疑點鎖定在了兒子王業出生的醫院。因為只有這段時間,母嬰分離過三天。在與醫院反復溝通無果之後,張女士母子找到律師將醫院告上法庭,並提出兩點訴求,第一,請醫院協助張女士尋找親生兒子,協助王先生尋找親生父母;第二,如果確定是在醫院抱錯的話,要求醫院賠償由此帶來的損失。
張阿姨:「我的孩子我去跟別人換這是不可能的。(我懷疑)你醫院搞錯了,你抱錯了我的孩子。」
這起事件在社會上也引起巨大的反響。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也第一時間通過微博發布回應聲明,稱已成立特別公布工作小組,將全力協助調查。
王雲律師:「在曝光之後這半年的過程當中,院方稍微有一丁點反應,一個是他們找過媒體,說希望會正視這件事情。然後第二個反應是他們的律師,有配合法院,做過一些關於找人、找資料的一些工作。」
張阿姨母子的代理律師王雲稱,由於疑似抱錯的時間是在近30年前,醫院方面調檔的工作量十分巨大,因此,一婦嬰耗時四個多月從國外進口了一台專門讀取病歷資料的機器,如今將疑似可能抱錯的家庭鎖定在了100個左右。
王雲律師:「我們因為當事人出生的時間是確定的,出生的地點也是確定的。然後法院要求說在這他出生前後,這段時間之內劃定一定范圍,把院方讓所有的疑似可能抱錯父母的資料給找到。後來院方為了找這個資料,因為資料比較多,所以他們說從國外進口了一台專門讀取病歷資料的設備,安裝調試可能花了有四個月左右的時間。他讀出來的這個病歷,那個期間我記得是100多個。」
然而,在這半年多的漫長等待過程當中,張阿姨母子的心情卻並不平靜。家庭隱私的曝光給他們帶來了一些壓力,而更讓人心焦的是,直到目前為止,事情並沒有什麼進展。
如今,疑似抱錯家庭的鎖定給他們陰霾的心情帶來了一絲希望,然而,事情還並沒有這么簡單。由於需要保護病人隱私,醫院方面不能將這些病歷資料直接提供給張阿姨母子,更不能對外公開。此外,律師表示,如果不讓這些家庭知道有疑似抱錯孩子的可能,其實也侵犯了他們的知情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