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億保健品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其中的逗號使用的合理嗎?
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
2、權健事情到底是什麼事
3、百億保健帝國良品國際陰影下的老年人現在過得怎麼樣?
百億保健帝國良品國際陰影下的老年人現在過得不好。保健品讓他們吃的不健康。
4、曾經被3·15曝光過的保健品品牌,如今怎麼樣了?
今天是3·15,各行業都彌漫著緊張的氛圍,生怕又被有關部門曝光而損失慘重。而在3·15的曝光災區中,保健品永遠排得上名號。這個常年利用誇大宣傳來販賣假產品的行業,在19年諸多事件曝光後算是收斂了一些。然而,據鹿豹座平台了解到,事實上當下保健品亂象情況仍舊存在。
從《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到《三歲心肌損害女童與最大直銷公司無限極》,種種不規范虛假誇大宣傳,讓保健品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2019年1月8日起,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為期100天的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
其實對於保健品亂象的整治一直都在進行,近幾年的3·15晚會上,保健品都是報道重點,那些被3·15曝光的保健品企業後來都怎樣了,保健品銷售亂象有沒有得到遏制?
3·15晚會上的保健品亂象
2018年「3·15」晚會中,央視曝光了一些不法分子冒充醫院實習生,打著為老人免費體檢的名義偽造體檢結果,推銷包治百病的神葯。而執法人員檢查發現這些神葯事實上只是山東某企業生產的一款保健食品,每盒售價80到90元,但是無良公司用保健食品會銷,坑害老年人,價格高出市場價格十倍銷售。最終涉案的八名犯罪嫌疑人以詐騙罪被判3到7年有期徒刑。
2017年3·15晚會中同樣曝光了一批保健品企業。根據央視曝光,陝西白河縣的一個會議現場,安徽潤九生物技術公司將一款名為蜂膠膠囊的保健品,一次向80名老年人銷售23萬元產品。公司一名講師現場宣稱,服用此葯,"糖尿病的人,兩個半月血糖正常,百分之百正常。"
被曝光的保健品企業,都迅速得到查處。即便公司還在存續階段,產品也無法進行銷售。曝光中提到的產品名稱都找不到批文,提到的企業中,湖北國創偉業生物技術公已經注銷;安徽潤九仍然在存續階段,不過顯示了清算的風險。
雖然被曝光但屢禁不止
盡管被頻頻曝光,以老年人為主要目標的保健品銷售形式卻從來沒有消失過。其實,中國食品葯品監管總局早就警告消費者:千萬警惕國產保健品中存在的「專家義診」、「權威證明」、「免費試用」、「宣傳療效」等等違法營銷的慣用伎倆。
2018年9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防範保健食品功能聲稱虛假宣傳的消費提示》。對保健食品的定義明確為:指聲稱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為目的的食品。保健食品不是葯品,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可以調節機體的某些功能,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
為什麼瞄準老人、病人?
首先是高額利潤的驅動。比如,按照315曝光的數據顯示,每盒對外售價3980元的蜂膠膠囊,進貨價只有65元,利潤高達60倍;每盒對外售價為798元的「銀杏軟膠囊」,進貨價為135元;每盒對外售價898元的「甘舒堂樂粉」,進貨價為150元。
再者,保健品的宣傳口號的確迎合了部分消費者心理。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空巢或獨居老人增多,老年人往往信息不對稱、認知能力弱,再加上身體機能下降,多少因為各種老年病而備受煎熬,一種宣稱能夠治療百病的神葯往往有莫大吸引力。對於一些目前尚無解決方案的疾病患者,神葯也往往成為最後的「救命稻草」。
此外,這些「包治百病」的虛假宣傳,多是通過業務員口頭承諾交流,難留證據,比如一些熱線電話購買的產品,通常以郵寄方式送達,沒有銷售憑證,沒有發貨地址和聯系電話,即便老人意識到上當,賣家也會以各種理由推脫責任,消費者沒有證據,維權困難,而賣家往往可以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卷土重來。
5、分析保健品帝國坍塌必然定
保健品意義不大,大家慢慢明白了,這些東西基本上就是騙人的。還是不要相信這些東西。建議不要理會,多提醒朋友不要相信這些東西,真的不要上當受騙了。
6、請問一種保健品叫做綠之韻膠囊的,那裡能買的到?
沒聽說這個品牌的保健品,請謹慎購買
7、從738億的飲料帝國娃哈哈,為什麼衰落了
1銷售下降
在十個原因中,宗慶後將首要原因歸結為經銷商的成本在增加。成本上升導致銷售積極性在下降,銷售也在下降。宗慶後這樣說,「租金成本貴了,人工資本也貴了,運輸成本也貴了。零售商要求的價差更高了,所以公司要增加一些高附加值的產品。我始終說,銷售要解決誰人給你賣的問題,誰人買的問題。」他說,前一個問題是利益問題,賣你的產品不賺錢誰給你賣。
實體經濟衰退、網購的興起無疑給傳統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而增加的各種稅費、租金、人力成本都不是網購可以相比較的。如何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不只是娃哈哈和宗慶後面臨的困境,更是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所要解決的問題。
2網路謠言的負面影響
營養快線、爽歪歪「風干」後變成「凝膠」?「飲料導致白血病」?「飲料含肉毒桿菌」?據娃哈哈集團對新浪微博、騰訊微信等自媒體平台的監測,上述謠言從2014年以來累計已發現近30000條,轉載及瀏覽量超過1.7億次,給娃哈哈造成損失超過20億元。
因為網路謠言流傳廣且迅速,很容易給企業乃至整個行業都帶來不利的影響。不僅是娃哈哈,像方便麵等產品,每年因為謠言導致的銷量減少帶來的損失不計其數。
3人口由農村向城市轉移
娃哈哈是一個發展了幾十年的大企業,相比其他企業,因為強大的聯銷體經銷網路,在農村及三四線城市的銷售渠道已經布局的非常完善,在一些大城市,反倒沒有小品牌更容易拓展新渠道,譬如小型超市、連鎖便利店等。
而隨著我國城市化的進程,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轉移,娃哈哈的線下渠道也需要進一步拓展。
4在售產品種類過多,缺少大單品
娃哈哈官網顯示,包括飲品、休閑食品、方便食品、酒水、乳製品、保健品在內,現在旗下擁有十四個大系列產品。
曾經,娃哈哈也創造出純凈水、AD鈣奶、營養快線、營養液、蓮子八寶粥等爆品,可是隨著品牌的老化和創新不足,這些爆品的優勢沒有能夠延續,而被其他企業的同類產品漸漸趕超。
5新品開發沒有規劃
談到新品的開發,小編就不得不說娃哈哈一次非常失敗的新產品推廣規劃。啟力是娃哈哈於2012年3月重磅推出的一款牛磺酸功能飲料,娃哈哈在當時利用自身的經銷體系優勢全面布局,並且還冠名了當時最熱門的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
啟力含有牛磺酸、左旋肉鹼、D-氨基葡萄糖鹽酸鹽、肌醇、B族維生素群等七大營養群,作為新興的功能飲料非常有優勢。但是娃哈哈對產品卻定位錯誤,定價6.5元甚至超過了當時占據功能飲料主要市場的紅牛,並且在宣傳中的「經常開車,常備啟力;標本兼顧;正宗保健功能飲品;喝啟力不傷身;七大營養出擊、增強免疫力」等過於羅列,無法給消費者記憶點。自推出後銷量一直不溫不火,不但沒能和紅牛搶奪市場,還被後來推出的樂虎和東鵬特飲超越。
6媒介環境日新月異
娃哈哈雖然是最早做廣告的企業之一,但當下媒體形式五花八門,傳統媒體沒落,新媒體崛起,娃哈哈還沒有完全適應這種變化。
7消費觀念轉變巨大
主力消費人群更替換代,對90、00後而言,包裝是首先考量的要素,其次是品牌概念是否打動人心,再次是產品的口感、口味是否適合。
8市場開發深度不夠,且不均衡
娃哈哈很多產品都是區域暢銷單品。因為市場開發深度不夠,娃哈哈不少產品盡管市場潛力很大,卻仍舊沒能做起來。
9銷售高層指揮不當
前娃哈哈銷售老總指揮不當,亂開客戶,把大客戶變成小客戶,因為利差變小,經銷商銷售不積極,終端訂貨量降低。
10廠商關系和諧度降低,銷售團隊管理不善
娃哈哈部分市場廠商關系不和諧。部分市場存在銷售人員欺騙經銷商,或經銷商欺騙銷售人員的情況。而且部分銷售人員紀律性差,工作不積極。
不過宗慶後也樂觀的表示,雖然業績有所下滑,但是再次反彈也沒有什麼大的問題。「我這個人心態比較好,碰到困難、碰到周折,過去就是了。」
8、關於 長春一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以及他們的產品
假的啊!
就知道忽悠老頭老太太,傷害老年人。
還自稱是什麼擁有國外的先進技術什麼的,都是騙人的啊!
前段時間還在長春的校園招聘應屆大學畢業生去工作。在招聘時招聘的人居然被我的同學問住了,他(她)都不知道招聘的專業知識是什麼。還以為招聘的人是人力方面的就有去的。結果去了才知道是在欺騙善良的老年人,而他們自己都是不相信那個所謂的產品的。因我們同學沒有給他們忽悠到老年人就不要他們了,結果幹了半個多月的活居然連工資都不給,就是踢皮球的讓找這讓找那兒的。
而且他們的管理還十分的混亂,沒事時大家都好,一有事就沒有人管了,而且還沒有售後服務,你都不知道該去找誰去啊!
衷心的希望老爺爺老奶奶不要再上當買他們自己都不相信的所謂產品了!
也衷心的希望不要再有我們的同窗再去位這樣沒有良心的企業出賣自己的知識,出賣自己的靈魂了!!!
讓我們努力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共建幸福美滿的家園!
偉大的中國人民萬歲!
帝國主義必然滅亡!
9、權健的東西為何還在市場銷售?
2020年1月8日,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法院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權健公司)及被告人束昱輝等12人組織、領導傳銷活動一案做出判決。束昱輝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情節嚴重,被判處有期徒刑九年,罰金5千萬。
從2019年1月7日權健帝國皇帝被抓,到2020年1月8日被判刑的一年時間里,沒有皇帝的權健帝國怎樣了?其實在中國歷史就能看出,對一個國家來說,皇帝是誰不重要,有人坐在皇帝的位置上很重要。權健帝國亦是如此。經記者調查,權健事發一周年以來,雖然權健總部周圍的「火療一條街」已經關停,但靈芝孢子粉、火龍液、負離子衛生巾等產品仍未在市面上絕跡。一些原來的經銷商從發展下線賣貨的方式,搖身一變成了賣權健產品的微商。在朋友圈大肆鼓吹權健產品的神奇療效,當年備受爭議的可以「治療男性前列腺」的衛生巾也赫然在列。按照微商們的說法,官方從未說過權健的產品有問題。問題不過在營銷模式和虛假宣傳。為了逐步去掉負面影響,已有不少產品開始改換包裝,避免出現權健二字。火龍液成了」榮華康×牌「、權健牌牡蠣則變成「×納牌黑金牡蠣」……
權健皇帝沒了,權健留下的保健品帝國還在,全國千億的保健品市場還在。對於監管部門來說,應該加大保健知識方面的宣傳力度,讓消費者知道「正規商品作用」和「虛假宣傳功效」之間的界限。作為消費者,也應該從自身做起,了解一些保健相關知識,真正做到科學養生,合理保健。
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虛假宣傳」的劣幣驅逐「正當經營」的良幣,才能從根基上徹底瓦解虛假宣傳的「權健」帝國。
10、權健衛生巾是獲得國家三項專利嗎
不是,權健涉嫌虛假宣傳,現已經被停止運營。
案件經過如下:
2018年12月25日,丁香醫生發表文章《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將天津權健公司再次推上風口。
12月26日凌晨,權健回應「百億保健帝國權健」文章,稱丁香醫生誹謗中傷,要求撤稿並道歉。但其回應稱:不會刪稿,對每一個字負責,歡迎來告。
2018年12月27日,天津市委、市政府責成市市場監管委、市衛健委和武清區等相關部門成立聯合調查組,對網民關注的諸多問題展開調查核實,已進駐權健集團展開核查。京東、天貓已下架權健相關店鋪商品。
2018年12月28日,人民日報記者從聯合調查組獲悉,權健涉嫌誇大宣傳。同時,天津市武清區市場監管局已對其涉嫌虛假宣傳的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
2019年1月1日,經前期工作發現,權健公司在經營活動中,涉嫌傳銷犯罪和涉嫌虛假廣告犯罪,公安機關已依法對其涉嫌犯罪行為立案偵查。
1月6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也正式發出對權健公司的處理通報,權健廣東分公司已處於停業整頓狀態。
截至1月7日,已對束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對另2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取保候審。
1月13日,權健公司束某某等16人被依法批准逮捕。
1月30日,市場監管總局披露「權健事件」調查過程,要求9省市同步。
權健事件社會反響
近日,「權健事件」引來輿論高度關注。在天津市成立聯合調查組進駐權健公司之後,經過調查取證,公安機關也已經於1月1日依法對其涉嫌傳銷犯罪和涉嫌虛假廣告犯罪行為進行立案偵查。同時,相關部門依法查處取締不符合消防安全規定的火療養生場所、開展集中打擊清理整頓保健品亂象專項行動。
一石激起千層浪,更多保健品銷售的套路不斷被揭開。該事件已經成為一場了解和認識保健品功效的公開課,給消費者、行業企業乃至監管部門以思考。
從媒體現有報道來看,一個售價千元的鞋墊,據稱是對羅圈腿、心臟病、前列腺炎都有奇效;負離子磁衛生巾,則可以治療各種男女生理疾病;
有效成分和果汁無異的「本草清液」,卻被標榜可以「排毒」、售價千元……這些聽起來匪夷所思、無所不能的療效,遍布在產品銷售的各種話術之中。但這一切,都不能掩蓋一個事實,在保健品銷售中,無中生有、誇大功效,乃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套路」。
保健品不是葯品,更不是「萬能神葯」,這應是一個共識和常識。但有的神化保健品功效、進行虛假宣傳,讓患者產生誤解甚至放棄正常治療;
有的以免費體檢、旅遊、講座等為幌子,打親情牌推銷產品;有的許以高額返現、多買多賺等承諾,設置消費陷阱騙取錢財……在不少案例中,一些保健品已經從專注健康、有益身心的產品,變成了弄虛作假、坑蒙拐騙的工具,給病人乃至家庭帶來難以抹去的陰影。改善健康,決不能成為一門只顧賺錢的生意。
我們需要提倡求真務實、能辨真偽的科學素養。從魏則西一家所相信的「高科技療法」,到周洋一家所購買的「抗癌產品」,利用的都是人們對科學力量的信任。
這種樸素的情懷,決不能成為不法之徒的可乘之機。任何故弄玄虛、虛無縹緲的「神秘力量」,都是對科學的曲解;任何不勞而獲、一夜暴富的「代理神話」,都是對成功的歪曲。
我們必須強調誠實守信、依法經營的市場法則。無論是廣告法還是食品安全法,都規定保健食品不能宣傳可以治病,嚴禁虛假宣傳。
事實上,公安機關也一直在對此行為進行打擊,去年以來就已破獲保健品詐騙犯罪案件3000多起,追贓挽損超過1.4億元。對企業而言,無論多大的規模、多響的牌子,只要觸犯了法律、傷害了消費者,就要受到法律的嚴懲,給公眾一個交代。
健康中國建設,任重道遠。對任何企業和任何人來說,都需要綳緊心中的弦,珍視人民群眾對健康的渴求,決不能拿生命當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