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黃芪保健

黃芪保健

發布時間:2020-06-27 00:06:58

1、黃芪是大補品,要想吃的健康,醫生給了哪些推薦?

黃芪雖然作為一種葯材,但是也可以作為一種補品。而且黃芪還是一種大補之品,如果吃的方法正確的話,可以有效的起到養生的做。

但是有些人以為黃芪那種大補之品就吃很多,我也說了黃芪也是一種葯材,是葯三分毒,如果吃的不恰當的話,對我們的身體反而是有害處的。那麼黃芪該怎麼吃才能發揮到它最好的作用呢?

黃芪被稱為補氣之王,都說肥胖的人要補氣,瘦弱的人要補寫,所以黃芪特別適合那些肥胖的人。胖的人你不要看著它很強壯,其實都是虛胖。

吃黃芪最好的方法就是拿來泡水,在夏天的時候天氣特別的熱,我們應該多喝一些。白開水只能補充身體的水分,但是把黃芪泡在水裡邊兒,這樣不僅補充的水分,而且還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

夏天天氣太熱,對於一些心血管兒疾病的人也容易復發。多吃黃芪有利於我們的心血管兒疾病,因為黃芪還有降血壓的作用。

黃芪除了單獨泡水裡面還可以增加一些其他的養生之品,比如紅棗枸杞這些全部都是養生的大補之品。

黃芪的味道有一點微苦,雖然吃起來不是很好,但是良葯苦口利於病。我們在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黃芪的量,不要吃太多。

吃黃芪也有一些禁忌,因為黃芪是大補。如果這段時間正好在上火,肝火旺盛的話那就不要再補了。這樣反而會加重我們的火氣。

任何東西都要適可而止,如果不需要這樣補品的話,那就不要強行加入自己的身體。

2、日常保健可以用黃芪?是生黃芪還是炙黃芪? 怎麼用?

黃芪是是一味常用的中葯。它的主要葯理作用是「益氣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凡是中醫認為是氣虛、氣血不足、中氣下陷的情況,都可以用黃芪。平時體質虛弱,容易疲勞,常感乏力,往往是「氣虛」的一種表現。貧血,則常屬「氣血不足」。有上述症狀的人,冬令吃些黃芪有益處。黃芪的吃法很多,現介紹幾種:1、最簡單的是去中葯店買生黃芪,每次用15-30克泡水代茶或煎服,14-20天為一療程。如果加防風、白術、甘草、生薑、大棗煎服,可防治免疫力低下,反復感冒。2、每天用黃芪30克左右,水煎後服用。或水煎好後代茶飲用。用黃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後服用,對氣血虛弱的人效果更佳。3、取黃芪50克左右,煎湯以後,用煎過的湯液煮飯或煲粥,就變成黃芪飯、黃芪粥,也很有益。4、還有些人喜歡在燒肉、燒雞、燒鴨時,放一些黃芪,增加滋補作用,效果也不錯。5、黃芪用於氣虛衰弱,倦怠乏力,補氣健脾。常與黨參、白術等配伍;用於益氣升陽而舉陷,常與黨參、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使用黃芪須注意:1、確實屬於虛弱癥候;2、患者無實熱證象,如果脈細數,舌質紅,屬腎陰虛者,不宜服用;3、表實邪盛、濕阻氣滯、腸胃積滯、陰虛陽亢、癰疽初起或熱毒尚盛者,禁服。如果對自己的健康狀況不甚了解的,應該先咨詢中醫大夫,較為穩妥。(yuan_t)

3、黃芪有什麼保健作用?

4、黃芪泡水喝,對我們的健康有哪些幫助?

黃芪是一味常用的補氣中葯材,其葯味甘潤,葯性偏溫,泡水喝對人們的健康主要有以下幾點幫助。

1、堅持用黃芪泡水喝,可以很好的補益氣血。

氣血是我們身體能夠正常工作運轉的基本。氣血充足足,則精力旺盛,氣血虛弱,則百病皆生。而黃芪泡水喝,對於我們人體的氣血,是有很大的補益幫助的。

在古代的中醫典籍中還說到,中葯材黃芪,乃是補氣中之要葯。黃芪補氣,雖然不勝人參那般補的峻烈,可是黃芪補氣之效卻是最適合人體吸收的,且黃芪亦有補氣從而助人體生血養血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黃芪泡水,對於氣虛、血虛等情況,皆有很好的補益效果。

2、堅持用黃芪泡水喝,可以很好的補益脾胃。

在中醫里認為,脾乃人體“後天之本”的臟器,因為人體從外界吸收各種營養物質,都是離不開脾胃的幫助的。脾胃情況不好的話,自然很容易會不想吃飯,而即便是吃很多營養物質,脾胃不好的人也是很難將它們吸收的。

黃芪泡水喝,對於脾虛是有很好的幫助的,它可以補益脾胃之氣,幫助人體吸收外界的營養物質。比如生活中常出現脾胃不好,吃不下飯,脾虛瀉下等情況的時候,堅持喝些黃芪茶,從而可以健脾益氣。脾胃好,才能強身固本,對身體健康自然是很有幫助的。

3、黃芪泡水喝,可以很好的補肺而提升體質。

中醫裡面說到,肺乃是主氣之臟器,有“諸氣者,皆屬於肺”的說法。而肺的功能不好的話,就很容易引起咳嗽痰多、氣虛無力、乏力體虛等情況。

咳嗽、氣虛氣喘這些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傷害都是很大的,又是久咳、氣喘很容易傷及人體的本源。像很多肺氣弱的人群,身體健康狀態都是非常差的,而且相對來說自身的免疫疾病能力是非常低。黃芪可以入肺而補肺氣,對於肺氣虛導致的咳嗽氣喘、體弱無力、身體素質差都是有緩解之效的。堅持用黃芪泡水喝,則可以很好的補益肺氣,從而可以幫助我們替身自身的身體素質。

5、黃芪是不是不能亂吃?

黃芪是補氣升陽的中葯材,有很好的療效,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也有它的副作用,」是葯三分毒」,所以也不要亂吃。黃芪雖然可以作為保健食品,但它畢竟是一種中葯材,有一定的偏性,是好東西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吃,更不能隨隨便便的當飯吃,以免吃出病來。

大家都知道人參是個好東西,體質虛弱的人吃了,能增加抵抗力,老年人適量食用,可以起到延年益壽的效果,年青人或者體質強壯的人,吃多了會流鼻血。黃芪也是這樣,它是補氣、行氣的中葯材,偏於補人體的脾胃之氣,是補而不留,對於體質虛弱的人,是一種很好的補氣葯材,但是對於體質強壯的人來說,長期食用會上火,有的還會流鼻血、牙痛、耳鳴,或者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有的可能還會引起血壓升高,或者心慌、煩躁、失眠等,特別是那些體質強壯和陰虛火旺的人就更容易上火,所以需要配伍相應的中葯材,才能使其即補氣又能不上火。

平常人如果用於保健,黃芪需要配伍其它的葯材,才可以長期食用,體虛偏寒的人可以用黃芪、大棗、生薑泡水喝,也可以用來煮粥喝,能補氣養血。陰虛火旺的人可以用黃芪、麥冬、大棗、山葯、百合熬粥、或者熬水喝,能起到補氣養陰的效果。對於體質強壯的人,如果需要用黃芪可以加、麥冬、綠豆、生薏仁、蓮子熬粥,或者泡水喝,這樣一般不會上火的。

根據不同的體質加減用量,和配伍相應的中葯材,黃芪是人人都可以吃的,長期服用就會起到很好的效果,既能補氣養血,又能防病、治病、美容和延緩衰老,還可以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調理血壓,增強體質,用對了是個好東西,用錯了就會有毒副作用。關注中醫雜症,和大家分享養生保健的方法。

6、黃芪是補什麼的,寒性的還是熱性的?

黃芪是補氣的,是微溫性。

黃芪的葯用歷史已有2000多年,在中醫處方中常有黃芪的身影,且多是擔當主葯。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肺、脾經,具有健脾補中、益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托毒生肌作用,是中醫補中益氣的要葯。

黃芪是葯食皆宜、補氣強身佳品,但服用黃芪也有禁忌。黃芪是葯不是糧,用之對證則效,用之不當則害人。中醫辨證為陰虛陽亢、氣滯濕熱、食積停滯、熱毒熾盛者不宜用或需配伍運用,感冒發熱、高血壓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6)黃芪保健擴展資料:

關於黃芪,有許多民間傳說。古時有一位叫戴糝的老人,善良厚道,樂於助人,善用針灸治病,老人形瘦而面黃,人們尊稱「黃耆」(耆指六十歲以上的人),但後來不幸因救助墜崖兒童而身亡。

老人去世後,人們為了紀念他,便將老人墓旁長的一種草葯稱為「黃耆」,即黃芪。人們用它治療許多病痛,在民間廣為流傳。史料上,也有隋唐間醫家許胤宗妙用黃芪救太後的記載。

相傳,有朋友向其請教養生秘訣時,蘇軾提出了淡泊名利、調節情志,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安步當車、適當運動,控制飲食、合理膳食的養生要訣。

除此以外,蘇東坡對吃粥很有興趣也很講究,他有書帖描寫食粥:「夜飢甚,吳子野勸食白粥,雲能推陳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妙不可言。」他被貶失意,大病初癒時,常用黃芪粥來補養病後虛弱的身體。

黃芪應用廣泛,受到許多名人喜好。白居易也有一首《齋居》,詩中有黃芪、赤箭(天麻)兩味中葯。可見,唐宋時期文人墨客用黃芪作為葯食兩用之材調養,已是一種時尚和習慣。

7、好好黃芪是保健品嗎?

好好黃芪有otc和rx兩種,是zd中成葯,具治療作用,不是保健品。無「芪」不成方,黃芪無毒,葯食同源,所以健康人都可以保養服用,可回補氣血提高人體免疫力。只是感冒發燒答者 已經期間量多者 以及懷孕7個月以上的孕婦不服用。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與黃芪保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