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劉長喜的工作經歷
<
2、如何理解科學的、全新的健康理念?談談你的看法?????哪位仁兄幫忙寫下~~~謝了
建議你可以看看劉長喜教授的《生態養生詮論》,劉長喜教授談:科學健康生活的新理念 ,如:為了全面系統宣傳普及健康新理念、新知識,提高人們的健康生活方式的行為和能力,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副會長、《生態養生詮論》專著主編、《生態養生1236健康新法則》的倡導者,劉長喜教授來到演播室,與網友們共同探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話題,企盼能對網友的健康有所裨益。
【光明網】:劉教授,前一段時間媒體報道,近年來,有很多青年才俊,企業家、演藝界名人還有領導幹部,比如公安部的劉德傅部長等,英年早逝的現象屢見不鮮,家庭、社會造成了極大的損傷,您怎麼看待這一現象?
【劉長喜】:這是目前經濟社會存在的一種不和諧現象,尤其是近幾年,由於經濟的高速發展,中青年社會精英們的壓力逐漸增大,肩負著家庭、單位、社會等的多重壓力,又無暇調整自己的身體,有的甚至明知自己已經患病,還不重視等,導致這種現象頻繁發生。據衛生部等權威報道,到目前為止,我國高血壓的發病率很高,患病人數已經達到了1.6億人之多,從這個比率去看,假如咱們國家現在有不足14億人口,那就是十分之一還多。十個人,就有1.15個人是高血壓。
【光明網】:那這個比例還是非常高的,太可怕了。
【劉長喜】:是的,這非常可怕的現象!那麼冠心病,現在我們國家已經達到了五千多萬人,更為可怕的一種現象,是20歲以上的糖尿病的患者已經達到了9.3%。如果按照這種現象去推測呢,那麼,全國接近九千多萬人。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達15.5%,推算處於此階段人群約1.48億。這將會推動高血壓、冠心病、腦中風等重點慢性病患病率更加快速地增長,
所以說,這些英年早逝的現象就不足為奇了。
【光明網】:您覺得產生這些社會現象的原因是什麼?怎麼都那麼年輕,就得了這種病?
【劉長喜】:我認為,這種現象的關鍵是自我對健康的重視不夠,甚至忽視自己健康的原因,確切的說是健商不足或者健商太低。就是健康的商數不足所導致的。像很多人有了冠心病、有了高血壓,有了糖尿病不吃葯,說吃葯有副作用,殊不知服葯的副作用遠遠小於慢性病對機體的損傷。還有一些人呢,認為是過度勞累導致的,有些人自認為身體很好,從來沒做過體檢,沒量過血壓,不知道自己是高血壓,也不知道自己是冠心病。其實不然,我在《生態養生詮論》書里反復強調,從健康到疾病,它是一個逐漸逐漸的演變過程,一開始有一點點危險因素,逐漸逐漸增加了,像血壓偏高,逐漸到高血壓,逐漸到動脈硬化,到血栓形成,它是一個慢慢的演變過程。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早期治療,早期干預,就不會出現所謂的突然一下就死亡了,猝死了!社會上叫過勞死。所謂的過勞死這種現象,在發生前肯定會有一系列的身體表現,早就有症狀在提醒你,關鍵在於自我健商太低,沒有起碼的常識,自己沒有發現而已,因此,要重視健康啊!在重視健康的同時,還要管理健康,經營好有限的健康資源。很多人經常說一句話,健康是「1」,是人生最大的財富,你有事業、有金錢、有權力、洋車、洋房等都是「0」,如果沒有「1」的話,所有的一切都等於「0」。健康這個一把握不住,那麼你的車、房、財、權等等再多的東西,又怎麼樣呢?如果說把擁有健康的身體,我努力一步,我事業成功一步,我就掌握一個。我有了一篇論文,我完成了一個事業,我有了一個科研成果,我的職位提高一級,我的工資漲了,我掙的錢多了,前面健康這個一後加一個零就多一位數,所以健康最重要。但這個健康要靠自己去把握,關鍵在於自己,自己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就要早期地去學習健康知識,然後呢,了解健康的科學生活方式並且努力去實踐。
------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概念,世界衛生組織提出這個健康概念是「健康是指身體沒有疾病或者不羸弱,而是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三個方面均處於良好的狀態。」就其中講社會適應能力的問題,我就在思考,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等戰爭對健康的影響,我又在想環境污染問題、淮河污染、長江污染、水源污染等,記得當時由於松花江水污染,整個哈爾濱城市飲水都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我就想環境污染對健康的影響實在太大了。因為我大學學中醫,研究生學免疫學,博士又學營養學以及葯理學,從大衛生的角度考慮,家裝對健康的影響問題。我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工作時,很多人就找我們幫忙,家剛裝修完,能不能到家幫檢測一下,看看二甲苯等這些東西是不是超標?因此,我就在想,社會因素不足以代表環境,不足以代表整個我們的生存環境對機體健康所帶來的影響,這樣我就提出來了一個新概念,生態的健康觀,在世界衛生組織1948年提出的健康概念基礎之上,我就提出來了生態的健康觀。第一句話跟世界衛生組織的概念不一樣,不是身體沒有疾病或不羸弱,而是什麼呢?身體、生理以及與其生存環境的良性互動和和諧適應。那生存環境包括社會環境,也包括自然環境。這樣就比社會環境更廣泛了一些。生存環境么,我們家裡的生存環境;那麼,自然環境,如環境污染的問題等,就都包括進來了。良性互動和和諧適應是健康的重要指征。
但這篇論文發表了以後呢,在世界各國反響挺大,也得到了很多人的積極響應。我進一步引申為,社會的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的問題。你看,科學發展么,也談到了生態的問題,環境的問題,現在環保,現在節能、低碳經濟等,這個產業都有多大,社會各界高度重視,減排,那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問題,那個溫室效應問題。這些因素綜合起來,都是我們健康的一個重要內容之一,為此,我就提出了,生態的健康觀以及生態的自然死亡觀,《生態養生全論》的背景就是這樣提出來的。
【光明網】:那我看您這兒有一個「生態養生1236健康新法則」,這里有什麼特殊含義?
【劉長喜】:生態養生1236健康新法則,這是結合衛生部陳竺部長提出來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當時,我說陳部長是「上醫」,就是上醫治國的理論。當了部長以後,不先急於搞醫改,搞醫院建設,搞投資啊,而是提出了改變中國人的整個疾病現狀的核心問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這個全社會都應該積極響應的與每個人都密切相關的問題實在好啊!為此,衛生部就在全國范圍內,2007年的9月份就發起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那麼第一期計劃就是「健康121行動」,就是「日行一萬步,吃動兩平衡,健康一輩子。」那麼,我就在想,陳竺部長是院士,部長提出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我提出生態的健康觀,那麼怎麼樣配合衛生系統的要求,怎樣配合陳竺部長向全社會推廣這個知識呢?經過全面系統地分析,健康生活方式在整個健康,按照百分之百來說,健康生活方式就佔有60%到65%。而醫改,醫療體制改革,那個僅僅佔有10%到7%,遺傳因素佔有10%到15%,社會因素佔有10%,環境因素再有7%到8%。那麼,最大的一塊決定健康60%以上的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把握了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地把握健康,因此,我就提出來了,生態養生最關鍵的是要把握住這個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沒有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就不能談健康。這就是1236法則的「1」,是生命常青樹的根,根盛才能葉茂。這也符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老莊哲學思想。
那麼,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了,理論源於什麼呢?很多人說中醫好,很多人說西醫好,到底哪個好呢?美國人提到健康管理,提出健康管理與生產力的概念,健康管理好。那麼,日本人又提出來了健康管理,同時提出來了全民健康檢測。韓國、日本都重視東洋醫學、漢方醫學。那麼,我大學學中醫,碩士學免疫,研究生學營養,我該怎麼辦呢?我不能說,我學了中醫我就說中醫好,那我又學了西醫,我再說西醫好,那我就是陰陽人了。我認為,中醫也不全面,西醫也不全面,科學要整體地全面的,最好是中西醫結合,所以我就提出了「2」,那就是依據中國的中醫,傳統的中華民族的養生文化,並且以西方的健康管理理論與實踐為指導,一個中醫,中醫養生,一個西方的健康管理,兩個結合,這就是「2」。那麼,三是什麼意思呢?有的人喜歡運動,就說天天運動就行了,有的人注意飲食,就說飲食重要,很少去體檢。很多人血壓、血脂、血糖都異常,就是因為不體檢而不知道。很多人脂肪肝很嚴重了,總是肝區悶,經常腹瀉,就是不知道他有重度的脂肪肝。血脂很高,抽血檢測的時候,抽出的血呀,過一小會兒,上面一層像豬的大油似的,從來不知道自己血脂高。還有很多人,體檢完了就把體檢報告丟掉了,沒有很好的記錄自己的健康狀況,自己的健康曲線如何?發展趨勢怎樣?如何進行干預等,全然不知。這就涉及到了非常專業的健康管理了,需要有專業人員管理健康,就像保養汽車的4S店一樣,人體這個最精密的儀器的4S店必須是有專業人員組成的專門機構來完成,而且要遵循監測、評估、干預三步驟。先是重視起來體檢,叫健康監測,體檢完了之後要懂得你體檢的這些內容,哪些是好的指標,符合標准,沒事。哪些是危險指標,哪些是已經處於亞臨床狀態了,必須及早干預,若發現疾病就必須進行葯物治療,這叫評估、分析。然後,分析完了呢,你還得有科學合理的健康綜合促進方案,如合理地運動、合理地用葯啊、合理地飲食啊,等等。那麼,情志、飲食、運動、起居等方面呢,就是非葯物療法。那麼,得了病了,要合理地用葯,科學用葯,這就是葯物干預,又叫疾病干預,「3」就是這樣提出的。整個健康綜合干預要從情志、飲食、運動、起居、中葯、保健食品、四季養生等技術和方法入手。
【光明網】:這就是後面的六嗎?
【劉長喜】:是的,這就是1236法則的「6」。這六大養生技術,就是說要通過情志、通過飲食,通過運動,通過起居,通過一年四季順應自然變化的四季養生,還要有中葯保健食品。很多人說保健食品太亂了,我不贊成這個觀點,好的保健食品的確有很好的保健效果的,只是有些不法商家惟利是圖,影響了保健食品的聲譽。那麼,在這個基礎上還是不能達到健康的目的,還是不能實現理想的健康指標,就要用一些中葯進行調理了,我要強調的是在出現偏頗體質後,名老中醫調養與診療是十分必要的。這就是六大生態養生技術和方法。
------
3、有誰知道演員徐勇的資料嗎,越詳細越好,自從他演完老闆封神榜之後就銷聲匿跡了,我找了好久都沒找著
首先他不叫徐勇,叫許勇。現在是上海先恩招牌標志設計製作有限公司的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