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單人保健按摩

單人保健按摩

發布時間:2020-06-26 19:31:18

1、關於簡單按摩的問題

帶你媽去做一次專業的盲人按摩,然後你在旁看認真的學習,主要掌握手法,力道。好好學習,在回到家看中里巴人老師的書《求醫不如求己》很有效的,還有一些學習的穴位的視頻,我就是這樣學習的。

2、一分鍾簡單又好使的全身按摩方法

買個按摩椅

3、誰知道怎樣按摩(簡單的)?

按摩也叫推拿:
推拿手法,是操作者用手或肢體其他部分刺激治療部位和活動患者肢體的規范化技巧動作。由於刺激方式、強度、時間和活動肢體方式的不同,形成了許多動作和操作方法均不同的基本手法,並在此基礎上由兩個以上基本手法組合成復合手法(如按揉法、推摩法等),或由一連串動作組合而成、有其操作常規(或程序)的復式操作法等等。推拿治療是以手法操作為主的一種特殊療法,作為其特色標志之一的學術流派,更以其師承及臨證體驗的不同而造就各自手法上鮮明的個性。因此,推拿手法之多竟達百種以上。其中既不乏可單獨應用而成為有其適應證治范圍的單一推拿療法,也有融合變通後形成一套常規操作程度的復式推拿療法;有些手法經一定的訓練後即可掌握,而有的則需有相當程度的功法基礎(如內功推拿等)和臨證體驗之後才能得心應手。推拿的常用基本手法大致可分為按壓類、擺動類、摩擦類、捏拿類、捶振類和活動關節類等六大類。

(一)按壓類手法

按壓類手法是以按壓的方式作用於機體的一類手法。根據治療需要,按壓的力量有強有弱,按壓的面積有大有小,按壓的時間有長有短。按壓類手法能應用於全身各個部位,其中按法、揉法、點法、壓法、掐法、踩蹻法刺激量較強;押法、掩法、捫法、抄法、撥法刺激量較弱。

1、按法:術者將手指或掌面置於體表,逐漸用力下壓的手法,屬按法,也稱為「抑法」。用拇指或食指、中指、無名指指端或指腹面按壓,稱為「指按法」,其中又以拇指按法較為常用;用掌根、魚際或全掌按壓,稱為「掌按法」,作用面較大,然而其局部刺激強度則弱於指按法。按法常可與其他手法結合使用,如與揉法結合,稱為「按揉法」。

2、壓法:術者用手掌心或掌根進行按壓。按壓時也可在體表上緩慢滑動。掌壓接觸面較大,壓力大而柔和,多施用於肩背、腰部,有緩解筋脈拘急的作用。

3、揉法:術者用手指指腹或雙掌緊貼在體表上,稍用力向下按壓,然後帶動肌膚作輕柔緩和的迴旋轉動。用掌根揉的,稱為「掌揉法」;用手掌大魚際肌部揉的,稱為「魚際揉法」;用手指揉的,稱為「指揉法」。掌揉法施用於腰、背、臀部及四肢,魚際揉法施用於頭面及胸腹部,指揉法主要作用於穴位及壓痛點上。

4、點法:術者用手指的指峰或屈曲的近端指關節,或肘部尺骨鷹嘴突部按壓或點擊體表。點法接觸面較小,刺激強度大,多用於穴位及壓痛點上,止痛效果較好。

5、掐法:術者用指甲掐按體表的穴位,亦稱「爪法」、「切法」。掐法接觸面小,刺激比點法還強。如用於人中穴及肢端穴位上,有開竅醒腦作用,驚厥、昏迷常用此法。

6、撥法:術者用手指指端按在筋腱上,適當用力作與筋腱成垂直方面的往返撥動。常用治筋脈攣急等症。

7、押法:術者將手指指腹按在體表上不動,刺激量比壓法要小。

8、掩法:術者以手掌輕輕地覆置於體表的一定部位上,多用於患兒的臍部。

9、捫法:術者將手掌擦熱後,迅速地輕放在體表上。如用於脘腹部,有溫中作用,以治寒性腹痛、腹瀉等症。用於頭頂部,有祛風散寒作用,以治療感冒、頭痛等症。

10、抄法:術者將兩手掌面分別放在患者的兩側脅部,進行按揉,漸漸抄入腰部,並輕輕地左右晃動。本法可作為治療腹痛、腰痛的輔助手法。

11、踩蹻法:術者用單足或雙足踩在治療部位上揉壓或做彈跳動作(彈跳時,足尖不得離開治療部位),術者尚需藉助器物承擔一部分自身的體重,以控制踩蹻力量的大小。本法多用於腰臀及下肢部。其中彈跳踩蹻法地適用於腰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等疾患。使用本法應嚴格選擇適應症,體虛或骨質疏鬆等症不可使用。

(二)擺動類手法

擺動類手法是通過腕部有節奏的擺動,使壓力輕重交替地呈脈沖式持續作用於機體的一類手法,包括有一指禪推法、袞法、纏法、滾法等。

1、一指禪推法:術者將拇指的指端、指腹或橈側偏峰置於體表,運用腕部的來回擺動帶動拇指指間關節的屈伸,使壓力輕重交替,持續不斷地作用於治療部位上。每分鍾擺動一般為120-160次。本法接觸面小,深透力強,可廣泛應用於全身各部穴位上。

2、袞法:將手部各掌指關節略為屈曲,以掌背近小指側部貼於治療部位上,然後有節奏地作腕關節屈伸和前臂旋轉的協同動作,使貼於治療部位上的掌背部分作來回滾動。每分鍾擺動一般為120-160次。本法多用於頸項、腰背及四肢部。

3、纏法:動作與一指禪推法相同,但擺動速度較快,每分鍾達200次左右,有較強的消散作用。

4、滾法:術者手握空拳,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近側指間關節置於治療部位上,腕關節作小幅度的屈伸,使接觸治療部位的指間關節來回滾動。本法適用於除顏面部外的各個部位。

(三)摩擦類手法

摩擦類手法是以在肌膚表面摩擦的方法進行治療的一類手法。其中,有些手法是使之摩擦發熱,有些手法是推動氣血,有些手法則是以摩擦的形式揉搓肌膚。摩擦發熱的手法,主要是擦法,適用於胸腹、四肢、腰背部;推動氣血的手法有摩法、開法、合法、推法、運法、刮法等,適用於頭面、胸腹及四肢部;揉搓肌膚的手法有搓法、勒法、抹法、掃散法等,適用於四肢或頭面等部。

1、擦法:術者將手掌緊貼於皮膚表面,稍用力作來回直線摩擦,使其局部發熱。用全掌著力摩擦的,稱為「掌擦法」,適用於胸脅及腹部;用大魚際著力摩擦的,稱為「魚際擦法」,適用於四肢部;用小魚際著力摩擦時,稱為「側擦法」,適用於肩背、腰臀及下肢部。《千金要方》中「老子按摩法」所說的「掘法」,即是用兩手拳背在脊柱兩傍施行的擦法。

2、摩法:術者以手掌面或手指指腹置於體表上,作輕緩的盤旋摩動。用手掌面摩動的,稱為「掌摩法」;用手指指腹摩動的,稱為「指摩法」。摩法主要適用於胸脅及腹部。古代施行摩法時,常根據病情塗抹各種葯膏,稱為「膏摩」法。

3、分法與合法:分法又稱「開法」;合法又稱「和法」。前者是術者用兩手拇指指腹或手掌,在體表上的某一處向其兩側分開推動,後者是術者用兩手拇指指腹或手掌,在體表治療部位上分別從兩側向中間合攏。分法,有疏散氣血之意;合法,是聚合氣血之義。這些手法主要應用於小兒的臨床推拿治療。

4、推法:用手掌或手指指腹置於治療部位上,向前作單方向移動。推法類似擦法,但擦法是用力來回摩擦,要求達到局發熱;推法則是輕快柔和地單向推動,操作時雖連續不斷,但在手返回推出起點時,不能在體表上摩擦,其意是推動氣血行進,不要求局部發熱。作直線推動的稱「直推法」、「平推法」,作迴旋推動的稱「旋推法」。有些小兒推拿書籍中所描述的「運法」,如運太陽、運八卦,即是旋推法。推法適用於全身各個部位。

5、指法與刮法:都是用手指指腹面掠擦治療部位。輕快地掠擦稱「指法」,較重地掠擦稱「刮法」。刮法,還可用光滑竹片邊緣掠擦治療部位。指法與刮法,主要適用於胸背和四肢部。

6、搓法:用兩手掌面挾住肢體,輕輕地作快速來回搓揉。適用於四肢及脅肋部。

7、勒法:用食指、中指略屈曲挾住手指或足趾的根部,迅速地滑出指(趾)端。

8、抹法:用拇指指腹或手掌面緊貼於體表上,略用力,緩慢地作上下、左右往返移動。多用於頭部、頸項及胸腹部。

9、掃散法:用拇指橈側面及其餘四指指端,同時貼於頭顳部,稍用力向耳後作快速來回抹動。常用於頭痛、頭脹、高血壓等疾患。

(四)捏拿類手法

捏拿類手法是以擠壓提捏肌膚的方法作用於機體的一類手法。這類手法有拿法、捏法、擠法、擰法、扭法、提法、挪法、扯法、彈法、抓法、捻法等。捏拿類手法是刺激較強的手法。

1、拿法:術者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的指腹,或用拇指和其餘四指的指腹,對合緊挾治療部位並將其肌膚提起。適用於肩背及四肢部。捏法、擠法、擰法、扭法、扯法、提法及挪法都是與拿法動作相似的手法。「捏法」是用拇指與食指或拇指與食指、中指擠捏肌膚。「擠法」、「擰法」、「扭法」、「扯法」的動作大同小異,是用拇指末節指面和食指中節的橈側面,或將食指、中指略屈曲,用其中節挾住肌膚,提起扭轉。「提法」是在拿法、捏法、擠法、擰法、扭法的操作過程中,把挾住的肌膚再用力往上牽拉。「挪法」是把手掌攤平,置於治療部位上,然後如握拳狀將該部位的肌膚提起片刻,再放開手掌稍向前移,如此不斷地向前提捏、放開進行操作。

2、彈法:即術者用力提捏肌膚後,迅速放開,使肌膚恢復原狀,適用於肌肉豐厚處。另一種操作方法是將中指屈曲,中指甲置於拇指面成環狀,然後將中指迅速彈出,擊打患處,亦稱彈法。

3、捻法:用拇指的指腹及食指橈側面挾住治療部位,如捻線狀來回捻揉。多施用於指、趾處。

4、抓法:五指分開,滿掌拿捏治療部位,著力點在五指之端。常用於頭頂部及肌肉豐厚處。以掌統握者,稱為「擒法」。

(五)捶振類手法

捶振類手法是以拍擊的方式作用於機體,或使機體產生振動感應的一類手法。常用的捶振法有拍、擊、叩、劈啄、振、搗、抖等手法。

1、拍法:術者手握空拳,以虛掌有節奏地拍打治療部位。如用掌根或拳背部擊打治療部位,稱為「擊法」;用桑枝棒進行擊打,又稱「棒擊法」;用空拳有節奏地擊打治療部位,稱「捶法」(叩法);用手掌尺側部擊打,又稱「劈法」;用合攏的五指指端敲擊治療部位,稱為「啄法」;用屈曲的食指或中指的近側指間關節的背面進行叩擊,稱為「搗法」。這些手法適用於肩背及四肢部。

2、振法:又稱「顫法」、「振顫法」,用指端或手掌置於治療部位上,使手臂發出的震顫波傳遞到機體。指振法,常用於頭面及胸腹。掌振法主要用於胸腹。也可用一手手掌按在治療部位上,另一手握空拳有節奏地叩擊按在治療部位上的手背,使其局部深層有振動感覺,稱之為「振動法」,常用於胸背部。

3、抖法:術者用手握住患肢的遠端,用力作上下抖動,使患者肢體呈波浪式抖動,有放鬆肌肉和關節等作用。

(六)活動關節類手法

活動關節類手法是指對病人的肢體關節進行屈伸、內收、外展、旋轉、牽拉等的一類手法,也稱之為被動運動。其形式可根據關節的結構特點和病症治療的需要選用。操作時病人肌肉要盡量放鬆,活動關節的幅度、力量要恰當。不可突然強力牽拉,以免加重肌痙攣和引起損傷。

1、搖法:術者一手固定關節的一端,一手在關節的另一端對可動關節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搖動,亦稱「運法」。應用於頸、腰及四肢關節部。活動幅度較大的搖法,又稱之為「盤法」。有些小兒推拿療法中所稱的「運法」,除了本操作法外,是指「指摩法」及「旋推法」。

2、拉法:又稱「牽法」、「牽引法」、「引伸法」、「撥法」、「拽法」。術者固定肢體一端,並持續用力牽拉肢體的另一端。適用於四肢關節及頸、腰部。使用這類手法,應緩慢、持續地牽引,切忌用暴發力。

3、背法:術者與患者背靠背站立,用雙肘挽住患者的肘彎部,然後彎腰、屈膝、挺臀,將患者背起,使其雙腳離地。同時,術者以臀部用力顛動,牽伸患者的脊柱腰段。背法的作用與拉法相同,使關節的間隙拉開,適用於腰部。

4、扳法:又稱「搬法」,是施術者兩手作相反方面的用力,使患者關節作屈伸及旋轉活動的一種推拿手法。有扳頸、扳腰、扳肩、扳肘、扳腕(踝)等法之分。其扳動的幅度,須根據關節正常的生理活動范圍及其病理狀況而定,手法需輕巧柔和。

無論何各推拿手法,其操作的技術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勻、柔和」。在此基礎上達到「深透」。所謂「持久」,就是要求術者的手法操作能夠維持在一定的時間內不走樣,不虛乏;「有力」是指手法操作必須具有一定力量,並能根據患者體質、病情及施術部位的不同而加以調整;「均勻」是要求操作手法力度均衡,不可忽輕忽重,有些手法則應有鮮明的節奏性;「柔和」是要求動作柔緩協調穩健,不可生硬粗暴。「深透」是要使勁力透過皮膚深入到體內,作用到一定范圍,不浮泛於體表。因此,應用推拿手法者應該經常練習手法技巧和鍛煉指、腕、臂力,才能熟而生巧,應用自如。

4、按摩中的單人套餐和雙人套餐有什麼區別

單人套餐只有一個隨機附贈的手柄,雙人呢套餐就是兩個手柄

一般隨套餐價格不同,會有不同配件

如果手柄是原裝的話,一般一套手柄價格在350元左右

手柄是可以自己配的,
不一定非要套餐,一台機器最多支持4個手柄

5、什麼是單人意境SPA

就是按摩。

無論何種類型的SPA,都要有溫泉理療室、專業美療師和寧靜優雅的環境。所有的療程都離不開水療,經由水的觸摸後,專業美療師再配合芳香精油進行各種身體按摩,達到通體舒暢、放飛心靈。

SPA除了基本的清潔皮膚和身體的按摩之外,更強調人與周遭環境的互動與契合,真正的SPA主要涵蓋的四大精神就是:營養、運動、心靈的解放、臉部與全身的保養與調理。

何謂spa會所裝修中的意境,也就是在給人第一印象的時候讓別人覺得你很專業,有找你服務的沖動,這就是spa會所裝修中所說的意境。 

(5)單人保健按摩擴展資料:

SPA意指用水來達到健康,健康之水。SPA是指利用水資源結合沐浴、按摩、塗抹保養品和香熏來促進新陳代謝,滿足人體視覺、味覺、觸覺、嗅覺和思考達到一種身心暢快的享受。

SPA是由專業美療師、水、光線、芳香精油、音樂等多個元素組合而成的舒緩減壓方式,能幫助人達到身、心、靈的健美效果。

依照SPA的不同用途來區分可分為:都會型SPA(Day Spa)、美容SPA(Beauty Spa) 俱樂部SPA(Club Spa)、 飯店/度假村SPA(Hotel/Restort Spa)、溫泉型SPA(Mineral Spring Spa Hair SPA。

6、浴池按摩一般如何收費

吧 樓上) 各種服務都來有。
但是並不是明目張膽的服務。 你得悄悄的問那些服務生的, 然後他會帶你去5樓或者6樓。 雙飛 房間。 一種318(單人) 一種518(雙人)

洗澡38. + 休息衣服5元自 (免費吃自助餐下午六點 —12點)
還有足浴。保健按摩。 中華養生按摩等zd等
裡面環境絕對一流。 身上帶500快就能玩得差不多了。

7、按摩是不是一個人一個房間

看是那種按摩了,有很多種的,只是按按手腳就簡單了,有多人一房的

8、有病需要按摩,找了個以前開過按摩店的單身男人按摩了一次,覺得還可以,想再去按摩,那個男人想讓住他那

1、上面一個朋友說得對,他是做按摩的,你去,必定要發生其他的事!即使你第一次去了沒有發生,那麼第二次去必定發生,這個結果是必然的!
2、看你自己怎麼想了,如果你能接受那個結果,你可以去,沒人能左右你的決定;
3、如果你不能接受,建議你絕對不要去,發生了會對你留下陰影。
當然,君子也有;但是正常人更多。

9、一種簡單的全身的按摩方法

首先世上沒有什麼是最好的,只有最適用你的,那就是你的最好辦法。
(一)穴位按摩減肥法

自人體面部起重點穴位,從上至下,自前往後進行按摩推拿,有升陽降陰,振奮十四經經絡之氣,打通全身經脈的作用。可防止氣血瘀滯,活血行氣,化痰祛風,因而對於肥胖後的實證病人,即強壯的肥胖人有較好的療效。

揉睛明20次—30次,摩眼眶10圈,按印堂30次,揉太陽20次—30次,分推前額10遍—20遍,推迎香(沿鼻兩側上推)10次—20次,揉耳捏耳30次—40次,推聽宮(中指在耳前、食指在耳後,反復上推)20次—30次,指擊頭部(兩手下指微屈,叩擊頭部)40次—50次,揉百會30次—50次,上推面頰20次-30次,彈風池(揉擦大椎及肺俞)各20次,按揉脾俞及腎俞各30次-40次,捶擦腰骶至腰熱(先握拳捶,再反復下擦,繼揉膳中)20次-30次,摩中皖(兩手重疊先逆時針再順時針)各摩50次-60次,下推氣海50次,擦胸部(兩手配合呼吸先擦胸,再斜擦小腹)各20次—30次,拿按肩井及肩胛20次—30次,按揉尺澤、手三里,對拿外關及合谷各20次—30次,捻抹手指,每指3遍,擦上肢,內外側各5遍-7遍,下肢還須點風市,指尖叩擊點10次—30次,拿按血海、陰陽陵,按揉足三里、三陰交各20次-30次,拳擊下肢、搓下肢各7次—10次,全身輕松精神爽。

(二)循經按摩點穴減肥法

循臟腑經絡的走向按摩一經或多經的穴位,對於由一經或多經引起的臟腑病變所導致的肥胖有良效,一般重點在肺、脾、腎、胃、膀胱5條經絡之中。

①患者取自然仰卧位,術者循肺經、胃經、脾經走向進行按摩推拿,點中府、雲門、提胃、升胃、腹結、府舍、氣海、關元等穴。換俯卧位,椎拿膀胱經、點脾俞、胃俞、腎俞等穴。有並發症者加相應經絡和穴位。

②每日按摩1次,每30次為一療程。效果不佳者,間歇1周,再行第2個療程。

治療期間要求患者限制食量,並逐漸增加體力活動量,讓機體在一段時間內保持消耗量大於攝入量,從而消耗掉體內過剩的脂肪,達到減肥之目的。

(三)循經摩擦拍打去脂法

採用循經摩擦、拍打、握捻手足肩臂脂肪堆積處皮膚的方法,以達到消除脂肪的目的。適合於出現肥胖,呼吸短促,多汗,腹脹,下肢浮腫等症狀的單純性肥胖症人。

①用鬃毛刷、毛巾或手掌在脂肪豐厚處摩擦,時間不限。

②用毛刷或手掌沿足少陰腎經——大小腿內側至足心部位,來回做5次螺旋狀摩擦。再由小腹向胸部沿腎經支脈循行部位摩擦。支脈循行線由會陰上經腹(正中線旁開1.5厘米),走胸(正中線旁開2厘米),止於俞府穴。

③將左手甩到背後用手背拍打右肩10次。再用右手背拍打左肩10次。用左手從右臂內側拍打至頸部10次。再用右手拍打左臂內側至頸部10次。可消除肩臂部脂肪。

④用左手握、捻右肩、臂脂肪豐滿處10次,再用右手握、捻左側l0次。然後向前、向後旋轉雙肩各10次。可消除肩臂部脂肪。

(四)全身分部按摩減肥法

適合於各種類型的肥胖症人,可分面部、頸部、上肢、胸部、腰部、腹部、陰部、腿部、膝部、足部等10個部分,視肥胖症人脂肪堆積程度,可以進行調整,因而具有靈活性。

1.按摩腹部減肥

消除「大腹肚」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腹部按摩減肥法,它適用於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和泌尿生殖系統的許多疾病,又可作為消除腹部脂肪、強健身體的一種方法,具有簡單易學、感覺舒服、見效快等優點。通過有關穴位的刺激和按摩,能調整神經內分泌的功能,促進脂肪代謝和分解,按摩還能促進血液循環,使皮膚的毛細血管擴張,增加局部的體表溫度,從而促進皮下脂肪消耗。腹部按摩不僅可消除腹部脂肪,還可兼治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及泌尿生殖系統等多種疾病。

腹部按摩減肥手法可用二指疊按法,即兩拇指重疊,按的輕重以手下有脈搏跳動和病人不感覺痛為宜;波浪式推壓法即兩手手指並攏,自然伸直,左手掌置於右手指背上,有手掌指平貼腹部,用力向前推按,繼而左掌用力向後壓,一推一回,由上而下慢慢移動,似水中的浪花。

摩腹時,取仰卧位,裸露腹部,雙手垂疊按於腹部,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旋轉摩動50圈,使腹部有發熱感及舒適感。以右手中指點按中脘穴、下脘穴、關元穴、兩側天樞穴,每穴持續壓1分鍾,以不痛為宜。點按天樞穴時,先點右側後點左側,重點在左側,手指下有動脈搏動感,並覺兩腰眼處發脹,有寒氣循兩腰眼下行,鬆手時,又有一股熱氣下行至兩足。

推腹時,兩手手指並攏伸直,左手掌置於右手指背上,右手掌貼腹部用力向前推按,接著左掌用力向後壓,一推一回,由上腹移到小腹做3次-4次,再從左向右推3次—4次,以腹部微有痛感為宜。

2.按摩面部減肥法

(1)兩手掌心分別按於兩腮部,輕用力向上凈摩到前額,經耳前(拇指在耳後)再摩到下頜部,最後旋摩到腮部,這樣旋摩l0下。再以同樣的力量和手法向相反的方向旋摩10下。

(2)用一手的中食指同時放於兩眉間的印堂穴上,用力向上直推到發際後再按摩到印堂為一下,共推拉10下。

(3)用雙手食中指同時並排耳前發際處,自下向上迎發推搓發根,每側推20次。

(4)用中食指自目外角向鬢角處,上下來回推拉。每側推拉10下—20下。並在目外角凹陷處的太陽穴上按揉,每側各揉5下。

3.按摩頸部減肥法

(1)用一手食中指放於同側風池穴上,用力向對側風池穴椎,再拉回原風池穴。來回推摩10下。

(2)用一手中三指放於同側風池上向下推摩到定喘穴後,再回到風池穴為一下,來回摩動10下。再以同樣的動作另一手於同側來回摩動10下。

(3)雙手食中指分別放於對側耳後高骨處,交替用力分別按摩到同側缺盆穴。每側進行10下。

(4)用雙手拇指壓於雙風池穴上,有得氣感後齊用力向上提,每穴提5下。

(5)用左手掌心托右下頜骨,向左上方推;右手五指分開於頭後左枕部向右下拉,使頭顱旋轉,帶動頸項扭轉,扭轉到最大限度可發出響聲,但不要用力過猛,強求響聲。先向左側旋扳5下,再以同樣手法和力量,向右旋扳5下,也可以左右交替進行。

4.按摩胸部減肥法

(1)捏揉胸大肌。端坐位或直立站位,頭要正,眼要平視,口輕閉,舌抵上齶,全身放鬆。雙手胸前交叉,用雙手拇指和其餘四指夾住對側胸大肌,從上至下進行捏拿按揉30次—50次。再用雙手拇指指腹推揉按摩胸骨兩側,自上至下重復10次。

(2)按揉胸部。兩前臂胸前交叉,雙手掌伸直,用掌面按揉對側前胸,從鎖骨下開始至肋弓為止,旋轉按摩l0次。然後再用掌推拿本側前胸從上至下重復20次-40次。

(3)叩打前胸。將雙手掌伸直,適當施力,交替叩打前胸100次-200次。

5.按摩腰臀部減肥法

這是一組連續性的手法,腰臀部減肥早期進行效果最好。產後做這套運動會更快恢復體型。

(1)蹬足收臀:仰卧體位,兩足跟用力下蹬,同時提氣收臀,2秒鍾後放鬆,然後再蹬足提氣收臀放鬆,往返20次。有收縮臀部皮膚和運動臀腿脂肪的作用。

(2)後伸下肢:俯卧體位,兩下肢交替抬舉至最大限度,共約20次-30次。可內收皮肉運動脂肪。

(3)拿捏雙臀:俯卧體位,兩手拇指和食指、中指相對,並同時拿捏兩側臀部肥胖處,一側2分鍾。可加速皮下組織代謝,化解脂肪。

(4)搓摩雙臀:俯卧體位,兩掌面用力搓摩兩側臀部2分鍾(不隔衣服)。可收緊皮膚分散脂肪。

(5)按揉腰部:俯卧體位,兩手提成實拳狀,用指掌關節的凸起部位,用力按揉腰椎兩側的軟組織,意在舒散皮下脂肪。

(6)提氣收腰:站立體位,兩手插腰,吸氣收腰,兩手向內顫推腰部1分鍾-2分鍾。意在轉化脂肪,運動腰部組織。

(7)拍打腰臀:站立體位,兩手握成空拳狀,適力扣擊腰臀2分鍾,可加速代謝分化脂肪。

(8)跳躍運動:站立體位,雙手下垂,挺胸拔腰,原地跳躍1分鍾,可抖動肌群,分化脂肪。

6.按摩上肢減肥法

(1)捏拿肩部、上臂、前臂和腕部。端坐位或直立站位,脫去外衣,頭正、目平視,含胸拔背,全身放鬆。

(2)兩前臂胸前交叉,雙手拇指和其他四指,同時捏拿對側肩部,用力捏拿肩部三角肌、上臂和肘部至腕部,內外前後側都普遍的捏拿5次—10次。

(3)叩打上肢。前臂胸前交叉,雙手握空拳,然後有節奏連續不斷地叩打上臂、肘部、前臂的內外側,用力均勻、適用。

7.按康腿部減肥法

(1)兩手緊抱大腿根部的前面,用力向下摩擦,經膝蓋骨擦到足踝,然後反轉到小腿後面向上回擦,經(月國)窩到大腿根部後面為一下,這樣如此摩擦36下,再以同樣的動作,摩擦另一條腿36下。

(2)兩手虎口相對放於大腿根部的兩側,雙拇指呈八字形,齊用力向下,左右搓動經膝到踝,再上下搓回到大腿根部為一下,共搓10下。再以同樣的手法和力量搓另一條腿10下。

(3)平仰卧,雙足尖盡量背屈,屈足直腿向上抬舉,雙腿交替進行,每腿舉20下,施術時以腿後肌筋有酸脹感為度。

(4)平仰卧,左腿屈膝,右膝屈曲重疊於左膝蓋骨上,右股四頭肌發力將右腿彈直為一下,共彈l0下。再右腿屈膝,左腿以同樣動作和力量彈10下。

(5)雙手握實拳,用力對叩同側環跳穴,每側叩10下,再用力重叩10下。輕叩有得氣感為宜,重扣有放散感為佳。

(6)雙拇指分別放於同側的腹股溝動脈上,壓下去3秒鍾後突然松開,兩下肢馬上有通熱感,每側壓5下。

8.按摩膝部減肥法

(1)兩手掌心分別放在同側膝蓋骨上,同時均用力向外施摩於膝蓋骨的周圍36圈,再齊向內施摩36圈,以膝關節內有熱感為佳。

(2)雙拇指指尖壓於同側內膝眼上,一齊用力向內外各揉10下。再於同側外膝眼上,向內外各揉10下。

(3)用拇指指尖在膝蓋骨的周緣找壓痛點,在壓痛點上點按,每一壓痛點壓5下。

(4)一手將膝蓋骨固定,另一手握拳,用拇指的指間關節的背側高出部壓於膝蓋骨上,進行環摩,向外內各環摩20圈。再以同樣的手法和力量,環摩另一膝蓋骨,向外內各環摩20圈。

(5)用雙手拇指壓膝內側找壓痛點及壓痛條,找准後順筋推壓,每壓痛點推壓3下-5下。再以同樣手法推壓另一膝側。

9.按摩腎囊減肥法

(1)身穿柔軟輕薄褲頭,一手掌面放於肛門的前上方,用力向上兜摩陰莖和睾丸及陰囊到肚臍以下,這樣兩手交替兜摩36下。

(2)兩手掌同時將睾丸和陰莖捧起,用力進行左右來回搓轉,搓轉的同時向上提拉,由下向上移搓到空手,共捧搓拉10下。

(3)一手將睾丸拿起固定,一手輕輕叩打固定睾丸18下。再拿起並固定另一睾丸以同樣的手法和力量叩打18下。叩擊的力量可逐日增加,以無腫痛為度。

(4)一手將陰莖拿起,由根部向上輕拉,另一手的拇指揉陰莖的根部,這樣拉36下,患陽痿症者可多拉,如無腫痛,力量逐日增加。

(5)按揉三陰交,用雙拇指按揉小腿內側三陰交穴,每拇指左右各按揉20下。

(6)揉膀胱,雙手重疊,用四指面壓膀胱區,左右各揉36下。

(7)橫推下腹,用右手掌根,自右骼骨嵴推至左骼骨嵴為一下,再用左手自左骼骨至右骼骨推一下,這樣交叉進行,各推36下。

10.按摩足部減肥法

(1)雙手掌心放於同側雙足背上,齊用力由踝關節至足尖來回搓動,每足背搓10下。

(2)用左手掌心放於右足心,開始橫搓10下,再豎搓10下。再用右手掌心按同樣方法於左足心橫豎各搓10下。

(3)左手拇指於右足湧泉穴,向左右各揉10圈。右手拇指於左足湧泉穴上,向左右各揉10圈。

(4)用左手拇指與四指分開,放於右足跟腱上,自上而下的拿捻,向上拿捻20下,向下拿捻20下。然後再用右手拿捻左跟腱各20下。

(5)用拇指尖在兩足的太沖穴上,向外內各揉10圈。

(6)足踝充分放鬆,雙手拿住右足趾一齊用力使踝背屈10下,再以同樣手法,使左踝背屈10下。

(7)左手握實拳,叩擊右足跟底部10下,再以右實拳叩擊左足跟底部10下。

(五)特別提醒

凡有內出血,以及受傷24小時內的肥胖者不宜接受按摩,以免加重腫脹。可待傷勢穩定,內出血停止後再進行。飯後1小時之內不要按摩,太飢餓時和過度疲勞時也不要按摩,經期、妊娠期和產後惡露未凈不要按摩腰、腹部。患有惡性腫瘤、感染性、化膿性疾病和結核性關節炎者均不宜進行按摩

與單人保健按摩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