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挑選保健品?什麼牌子的保健品好?
中國保健品協會的數據顯示,我國2016 年保健品年消費額約為2000 億元,老年人消費佔50%以上。但有專家披露:實際上大部分保健品並不像商家宣傳的那麼神奇。更糟糕的是,很多打著保健品旗號的非法產品正在哄騙老年人錢財、坑害老年人健康。
很多保健品在宣傳各種功效的時候,確實可以拿出相關研究文獻,可問題就在於這些「研究結果」本身就不靠譜。
多數保健品實際功效尚不明確
針對某種保健品的某種功效,有時候會在零星的文獻里看到「可能有效」的結果。「可能有效」不是明確有效,還須進行「大規模臨床試驗」去進一步驗證,才有指導意義。
但絕大多數情況下針對這部分「可能有效」的結論,卻看不到後續研究的驗證。在各路營銷中,那個最開始「可能有效」的作用卻一直被誇張地宣傳為「科學研究發現它有某某功效」。
誇大其詞的宣傳往往是偷換概念
有一些保健品在宣傳中會說「含有某某成分」,因此「具有某某功效」。但實際上,這種成分的作用本身就不明確,而且保健品中這種成分的含量也和「初步研究」中「可能有效」的含量相差很遠。
作用不明確,劑量不達標,會有效嗎?
添加了葯物成分,還宣稱「純天然」
很多商家為了讓消費者體驗到保健品「確實有效」,不惜在其中加入葯物成分,賣的時候又以「純天然」作為營銷噱頭。這種情況在減肥、降血壓、降血脂等保健品中比較常見,可以說是「掛著保健品的頭,賣著葯物的肉」。
這個時候,你可能就要問了:即便這些效果不確定,可吃了保健品也沒啥壞處,萬一有用呢?
通過保健品「治病」的三種結果
對於服用保健品「治病」的結果,基本可以分為三類:★ 吃不好也吃不壞,花錢買安慰
這種情況對於「不差錢」的人來說,如果你就是想買個開心,也不是不可以。但對於很多辛辛苦苦攢錢的人來說,這些錢真的是白白浪費掉了。
添加葯物成分,影響正常治療
保健品的葯物成分可以說是「偷偷加進去的」,消費者並不知情。
一方面,有些葯物成分有副作用。臨床上,醫生會根據你的個人情況,選擇那個副作用最小、治療效果最好的治療方案,可保健品不會。
另一方面,如果你還在接受治療,自己平時也在吃葯,再加上保健品中的葯物成分,就可能導致葯物過量。
寄希望於保健品,耽誤正常治療
很多人都想通過「補」來治病……關於這一點,國家食葯監總局明確規定: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主要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並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葯物」。
也就是說,保健品不能宣稱有「治療作用」,更不能替代葯物。生病了該治就得治,身體是自己的,耽誤不起。
國家食葯監總局教你如何挑選保健品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提醒消費者:保健食品廣告和宣傳凡聲稱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一律不要購買。
消費者應到證照齊全的正規場所購買產品,特別要注意有無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通過網路、會議、電視、直銷和電話等方式購買產品,也應先確認資質信息。
此外,消費者購買時應仔細查看外包裝標簽標識相關信息,做到「四不」:
☆不購買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產品;
☆不購買標簽上沒有食品生產許可證號的預包裝食品;
☆不購買標簽或說明書中提及可以預防疾病、有治療功能的產品;
☆不購買標簽上沒有保健食品批准文號,但聲稱是保健食品的產品。
2、最好的保健品是什麼
最好的保健品是水,但是喝水也是很講究的。
每天早上一定要喝上一杯水(純凈水、檸檬水、綠茶或熟普洱茶、蜂蜜水),再吃早餐。
【宜餐前空腹喝水 】
人體每天平均消耗的水分(經過呼吸道、大小便、皮膚等)約為2500毫升,除了體內物質代謝可氧化生水300毫升外,每天至少應從飲食中補充2200毫升,才能達到平衡。
這2200毫升的水應該怎樣科學地補充到人體中去呢?
扼要地說就是:餐前空腹喝水,餐時有湯有水。
餐前空腹喝水,是說早、中、晚三餐之前約一小時,應該喝一定數量的水。因為,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器官的消化液來完成的。消化液(唾液、胃液、膽汁、胰腺液、腸液)每天分泌的總量達8000毫升左右。飯前空腹喝水,水在胃內只停留2至3分鍾,便迅速進入小腸並被吸收進入血液,一小時左右可補充到全身組織細胞,供應體內對水的需要。
所以,餐前喝水就可以保證分泌必要的、足夠的消化液,來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吸收,同時又可以不影響組織細胞中的生理含水量。
也因此,飯前補充水分很重要。尤其是早餐前,因為睡了一夜,時間較長,人體損失水分較多,早上醒來,多飲些水是非常重要的。
【空腹宜喝溫開水 】
空腹喝水宜用溫開水,也可以用清淡的飲料如果汁、淡茶、菜汁等。牛奶、豆漿、雞蛋等補充營養不應在空腹時食用,而應放在進餐時或進餐後再吃。天熱多汗,應酌量增加喝水量;大量出汗後應補充一些極淡的鹽水。
【進餐喝湯水 助溶解食物 】
濃茶和鹽水不能代替空腹喝水,因為濃茶有利尿作用,影響人體水的平衡,會引起細胞脫水。鹽即氯化鈉,由於細胞內含鈉量很低,當我們喝了鹽水以後,鹽水能進入血液和組織,卻不能進入細胞,過濃時反而引起細胞脫水,這對人體是沒有好處的。
【為什麼進餐時要有湯有水呢? 】
因為,進餐時喝一定數量的湯水,有助於溶解食物,以便胃蠕動時,將食物和胃液攪拌,進行初步的消化,並供應更多的水分,以有利於食物在小腸中的消化和吸收作用。
如果餐前、餐時不補充適量的水分,當飯後胃液大量分泌時體液失水,勢必引起口渴。這個時候再喝水,就會沖淡胃液而影響消化,還要因喝水過多而增加心臟和腎臟的負擔。
每天8杯水,聽起來很簡單,但很難堅持。中國著名健康教育學家洪昭光教授為大家推薦了一個「喝水時間表」,幫您輕松達到「飲水指標」。
6:30 經過一夜睡眠,身體開始缺水,起床先喝250毫升水,可幫助腎臟及肝臟解毒。
8:30 清晨從起床到辦公室的過程,身體無形中會出現脫水現象,所以到了辦公室後,先給自己一杯至少250毫升的水。
11:00 在辦公室里工作一段時間後,再給自己一天里的第三杯水,補充流失的水分,有助於放鬆緊張的工作情緒。
12:50 用完午餐半小時後,喝一些水,可以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
15:00 喝一杯健康礦泉水提神醒腦。
17:30 下班離開辦公室前,再喝一杯水,增加飽足感,吃晚餐時自然不會暴飲暴食。
22:00 睡前1至半小時再喝上一杯水,不過別一口氣喝太多,以免晚上上洗手間影響睡眠質量。
喝水掌握五大原則
那麼,應該喝什麼樣的水呢?曾有人提出「養生一日三杯水」的觀點,即清晨一杯蜂蜜水,午休以後喝杯淡茶水,睡前喝杯白開水。
對於老年人和經常便秘的人來說,清晨空腹飲一杯蜂蜜水,能起到促進排便的作用;午休後如果還覺得困,喝一杯淡茶水能提神、醒腦;睡前喝少量白開水,則可以補充睡眠中因出汗而喪失的水分。
喝水應掌握五大原則:一口氣喝完一杯水。指一口氣將一整杯水(約200至250毫升)喝完,而不是隨便喝兩口,這樣才可令身體真正吸收使用。
喝好水。盡量避免常飲蒸餾水,其水性太酸,容易傷害身體,對腎臟較弱的人士尤為不利,不妨選擇優質的礦泉水。飲暖水。冰水對胃臟功能不利,喝暖開水則有助於身體吸收。
空腹喝水。水會直接從消化管道中流通,被身體吸收。能放能收。上班一族常常會因怕上洗手間而放棄喝水,長此下去,膀胱和腎都會受損害,容易引起腰酸背痛。
以上是在別的網站找的,但是喝水時最好的,比如吃過葯多喝水可以減少葯對腎臟的損害。希望對你有幫助。
3、保健品一般啥牌子好
現在保健品市場泛濫。首先要確定自己保養的需求,然後再在可以滿足你的需求的品種裡面選擇。
保健品一般有針對性的保健、全面、復合性的保健。市面價格不一、良莠不齊。謹慎選擇!
4、長期吃保健品好嗎
不可以的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投資日益增加,經常服用保健品大有人在。然而,越來越多的臨床病症已經證實,濫服保健品成為造成新疾病的根源之一,切不可掉以輕心。
氨基酸是現今比較時髦的營養葯,對於不能進食的危重病人, 長期蛋白質缺乏,造成營養不良的人,大都需要氨基酸的幫助,以度危難。但不可隨意使用,以防它所產生的有毒物質--氨來傷人。如有些肝腎功能不佳的病人,濫用氨基酸,可導致肝昏迷,尿毒症的發生。
維生素,是身體內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它既是葯,也是營養保健品。因此,一些人就以為維生素類葯安全、多服有益無害,其實並非如此。
例如維生素A是防治夜盲症的良葯,但長期大量服用,就會出現毛發枯乾或脫落、食慾不振、四肢痛、頭痛和惡心嘔吐等中毒症狀。
維生素C是治療壞血病的,也可用於預防感冒、老年保健等。但大劑量服用後,在腎臟易形成草酸鹽結石;在胃腸道,能引起惡心及腹痛,在與許多其他葯同用時,還會影響其他葯的療效。
就目前公認的有抗衰老作用的維生素E,大量服用也能引起血栓靜脈炎和眼球晶狀體損害;還能影響人體白細胞的殺菌能力,對內分泌、心血管、血糖都有--定的影響。
人參蜂皇漿為滋補養身之品。然而,服用人參蜂皇漿,如果只想強身健體,增智延年,而無疾病適應症,則屬濫用,必將產生不良後果。例如,小孩服用本品後,除了換得一個假性性早熟外,並無其他收益。
5、好的保健品包括哪一些呀?
福施福算是比較好的保健品了,它是十大品牌之一,是非常正規的在。很多渠道都能買到。
6、口碑比較好的保健品有哪些?
保健品出名的就是安利的保健品了,要說國外的,但是我覺得沒有太大的用處,平時保養身體還可以,要是用來治病就算了,還是要相信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