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識別正規保健食品時,應注意識別外包裝上是否有標志的圖案
一、看標識。包裝左上角像藍色小草帽的標識(如圖),有此標識才算是保健品。特別警惕,無標識的屬「食准字」,是普通食品。另外,應註明:凈含量及固形物含量、配料、功效成份、保健功能、適宜人群、食用方法、生產日期及保質期、儲藏方法、執行標准、生產企業名稱及地址。
二、看批准文號。在藍帽子下面,從2005年7月1日起, 「衛食健字」統一更換為「國食健字」。批准文號為國食健字[××××]第××××號)。80%的性保健品會以 「食准字」批文為幌子,違規宣傳性功能功效;20%的產品本身質量毫無保證,虛假欺騙性相當嚴重。
三、看保健功能(非治療效果)。看外包裝上與宣傳說明書是否一致。保健食品不得宣傳療效,不得有暗示可使疾病痊癒的宣傳,如抑制腫瘤生長,提高性功能,消除脂肪肝、治療高血壓等都屬違法。一種產品只有一兩個功能,如果宣稱具有五六種功能的,包治百病、功能很多的保健品也是違法。
提醒消費者,以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為主的保健食品,不允許聲明具有任何保健功能。
目前,我國審批的保健食品一共有22種保健功能(可以咨詢會場工作人員),除了這22種功能以外,宣稱的其它任何功能都是非法虛假宣傳。消費者購買時要注意辨別
2、識別保健食品的幾種方法
蜂膠要戴「藍帽子」
2008年國家質監總局在《關於蜂膠產品暫不納入食品生產許可證管理范圍的復函》(質檢食監函〈2008〉第275號)中進一步明確蜂膠須獲得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後方取得合法的生產銷售資格。其產品包裝上須標注「藍帽子」保健食品標志。
深海魚油有腥味
優質的深海魚油軟膠囊入口後應有淡淡的魚腥味,如魚腥味太濃,則為雜魚提取,如無魚腥味,則為假冒偽劣產品。
紅參片浸泡不掉色
紅參是人參經過蒸制而熟化而變成紅色的,入水浸泡水中不會有掉色的感覺,而是泡出的人參的成分,是一種略感渾濁的棕色,跟茶葉入水出現茶湯的顏色原理是一樣的。假冒偽劣紅參泡時間長了就變成白色。
野生靈芝色不同形有異
人工栽培的靈芝在色澤、形狀、大小都比較統一、有規則,菌蓋腎形、半圓形或近圓形;蓋面黃褐色至紅褐色,蓋緣為淡黃褐色,有同心環帶和環溝,並有縱皺紋,表面有光澤。而野生靈芝在色澤上不統一,形狀大小不一,表面沒有明顯光澤。
接受請採納
3、識別正規保健食品時,應注意識別外包裝上是否有什麼標志的圖案
保健品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尤其是老年人,總是對其寄予很高的厚望,但最終往往以失望告終。這裡面,既有某些商家不負責任誇大宣傳等原因,也有部分是老百姓不能客觀認識的結果。
近日,健康時報進行了中國網民整體保健狀況調查,調查著重於人們的保健意識狀況、對保健產品的認知狀況、對保健信息傳播渠道的認知度等方面。
調查顧問:中國保健協會副會長 吳大真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流行病學教授 黃建始
調查人數:42718人
調查時間:1個月調查結果分析:五成人選擇
錯誤的綠色標志
保健食品種類很多,對於保健食品的安全性的辨別就顯得非常重要。學會看保健食品圖形標志是一個最起碼的常識。
調查結果顯示,有25.84%的人選擇藍色標志,而有48.78%的人選擇了綠色標志。當被問到目前保健食品由哪個國家機構審批的問題時,有近七成的網民能夠做出正確回答,不知道和做出錯誤選擇的網民占總數的31.34%。
專家講解:只有25.84%的人選擇藍色標志,說明大家對合格保健食品的鑒別能力不高。凡聲稱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須經相關部門審查確認、審批,對審查合格的保健食品發給《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外包裝上有國家保健食品標志——業內稱「淡藍色牛頭標志」,這是確定一個保健食品是否合格安全的最基本條件。
此外,我們還要看成分標簽和說明書。有些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因為偽造藍色小標屬於違法行為,就製造一個其他顏色的標識,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綠色,利用了人們追求綠色、健康的心理。48.78%的人選擇了綠色標志就是被這樣的心理所左右了。
八成人錯誤認為保健品有副作用
八成以上的消費者認為保健品有副作用,其中16.83%的消費者認為絕大部分保健品都有副作用,60.5%的消費者認為部分保健品有副作用。有15.89%的消費者覺得保健品沒什麼副作用。6.36%的消費者則表示自己不太清楚。
專家講解:說保健食品有副作用這完全是錯誤的,只有葯物會出現一些副作用,而這些副作用還是在體質限制或者是錯誤用葯的前提下產生的。保健食品首先是一種食品,不存在副作用一說。作為食品,第一就是安全,第二才是具備一些輔助的功效。可以這樣說,只要是國家批准生產的正規保健食品,在正常的情況下食用,是不會出現副作用的,多數的消費者還是多慮了。
大多數消費者支持國產保健品
網友對保健產品的選擇呈現出明顯的傾向性,有47.72%的網民推崇國內品牌,10.07%的網民用國外品牌,兩者都用的人群比例為30.83%,11.38%的網民不用保健品。
專家講解:購買保健產品支持國貨的做法是正確的。
拿保健食品來說,國內的保健食品在購買前可以查閱得到相關批准文號,非常直觀。進口保健食品能取得正規進字型大小的產品並不多,很多通過非法的渠道進入,沒有保障。
保健食品熱度高於保健器械
目前市面上的保健產品主要有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器械等三種類型。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保健用品主要是保健日用品,例如保健牙膏、保健牙刷、保健內衣、保健枕等;而保健器械則是指具有預防、診斷、治療等作用的醫療器械,如血壓計、血糖儀、按摩器等。
67.65%的調查對象青睞保健食品,超過五成的調查對象對保健用品感興趣,保健器械受歡迎程度比例為34.36%。
專家講解:市場反映基本能體現客觀現實。目前,保健食品行業制度更加健全,審批更加嚴格,產品也更加安全可靠。但保健器械則有一些魚目混珠的情況發生,市場情況比較復雜。保健器械不歸於醫療器械,而又具有醫療器械的某些特徵,因此,具體的標准很難界定,不能像保健食品一樣有明確的指標進行量化評判。因此安全系數也略低一些,消費者能感受到這一點,因此對保健器械的認可度就低一些,制定保健器械的標準是相關監管部門下一步要做的重點。
保健品廣告 消費者喜電視厭廣播
保健品廣告可信度的高低與傳播方式有很大關系。通過電視媒介發布的保健產品廣告可信度最高,達到了35.24%;報紙雜志的可信度為14.49%;廣播可信度偏低,僅佔3.44%,調查中,32.35%的調查對象認為上述的媒介均不可信。
專家講解:老百姓喜歡看得見摸得著的效果,電視媒體在這方面佔有優勢,也很容易獲得認可。32.35%的調查對象認為上述的媒介均不可信是非常有趣的一個現象。
這一方面反映了目前我國保健品廣告的過多過濫狀況,另一方面也表明,要提高保健產品的可信度,除了選擇合適的傳播方式外,提高保健品產品的質量才是根本。
一成消費者能辨別虛假宣傳
消費者知道哪些是保健產品違法廣告嗎?有12.33%的調查對象表示清楚,20.21%的人完全不清楚,更多的人介於清楚與不清楚之間。
專家講解:辨別虛假宣傳是消費者保護自己不被欺騙的重要武器,有一些基本的違法廣告辨別准則:
一是未經衛生部審查批准,而以保健食品名義經營的;
二是保健食品的名稱、標簽、說明書未按照核准內容使用,有的違規宣傳療效,標簽或說明書上印著「緩沖……症狀」、「適用於……疾病」等字樣;有的則隨意宣傳功效,標榜能「滋陰壯陽、調理氣血」等;
三是索證不齊,部分經營單位未索取《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復印件和產品檢驗合格證。
此外,下列行為均屬違法表現:使用醫葯科研單位、醫生、患者的名義作證明;出現治癒率、有效率以及其他不科學的斷言和保證;出現有獎銷售、饋贈等違法促銷內容;違法發布治療腫瘤葯品的廣告等。其它調查結果:對於保健,68.11%的消費者認為「日常保健」是保證健康的最佳途徑,23.46%的消費者選擇「有病就治」,8.43%的消費者選擇「定期體檢」。
消費方面,59.46%的人每月花200元左右用於保健產品的開支。15.86%的消費者花200~500元,花500~1000元、1000元以上的消費者比例分別為5.44%、0.52%。
保健知識積累方面,36.03%的消費者會通過定期看健康書報、網頁或節目來積累健康養生保健知識,49.18%的消費者偶爾關注,12.99%的消費者會在有健康需求時查詢相關信息,僅1.80%的消費者從來沒有注意過。
參加健康教育培訓積極性方面:49.36%的消費者表示只要有益,一定去,45.38%的消費者稍顯猶豫,5.26%的消費者認為保健教育沒必要。
市場認可方面:31.65%的消費者認為保健產品市場非常混亂,54.51%的消費者認為「稍有改善」,13.63%的消費者認為「大有改善」,0.21%的消費者認為「非常規范」。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保健品網證實,僅供您參考。)
4、怎樣進行保健食品檢測?
重金屬、農葯殘留、有機溶劑抄殘留、樹脂殘留、違法添加化學品、違禁品等安全性有關的檢測。
5、怎樣識別特殊營養食品,保健食品的標簽
特殊營養食品標簽:
名稱:是指通過改變食品的天然營養素的成分和含量的比例,以適應某些特殊人群營養需要的食品。主要包括嬰幼兒食品、營養強化食品、調整營養素的食品(如低糖、低鈉、低蛋白食品)。
特別規定:除了規定一般的項目外,還必須標注該產品在保質期內所保證的熱量數值和營養素含量。
不得標注的內容包括:對某種疾病有「預防」或「治療」作用:「延年益壽」、「返老還童」「白發變黑發」「抗癌治癌」或其他類似用語:在食品名稱前後,冠以葯物名稱或以葯物圖形及名稱暗示療效、保健功能或其他類似作用。
保健食品標簽:
內容規定: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審批,獲得國家保健食品批准證書的保健食品,其標簽和說明書必須標明的內容包括保健功能作用和適宜人群、食用方法和適宜的食用量、貯存方法、功效成分的名稱及含量(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不能明確功效的,則必須標明與保健功能有關的原料名稱)、保健食品批准文號、保健食品標志及有關標准或要求所規定的標簽內容。
保健功能的宣傳:只能在保健食品批準的范圍內進行宣傳或在食品標簽上標注,不得隨意誇大保健功能。
特別規定:標簽中不得有暗示可使疾病痊癒的宣傳和治療作用;嚴禁利用封建迷信進行保健食品的宣傳。
6、怎樣識別保健食品標識的真偽?
一、看標識。包裝左上角像藍色小草帽的標識(如圖),有此標識才算是保健品。特別警惕,無標識的屬「食准字」,是普通食品。另外,應註明:凈含量及固形物含量、配料、功效成份、保健功能、適宜人群、食用方法、生產日期及保質期、儲藏方法、執行標准、生產企業名稱及地址。
二、看批准文號。在藍帽子下面,從2005年7月1日起, 「衛食健字」統一更換為「國食健字」。批准文號為國食健字[××××]第××××號)。80%的性保健品會以 「食准字」批文為幌子,違規宣傳性功能功效;20%的產品本身質量毫無保證,虛假欺騙性相當嚴重。
三、看保健功能(非治療效果)。看外包裝上與宣傳說明書是否一致。保健食品不得宣傳療效,不得有暗示可使疾病痊癒的宣傳,如抑制腫瘤生長,提高性功能,消除脂肪肝、治療高血壓等都屬違法。一種產品只有一兩個功能,如果宣稱具有五六種功能的,包治百病、功能很多的保健品也是違法。
提醒消費者,以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為主的保健食品,不允許聲明具有任何保健功能。
目前,我國審批的保健食品一共有22種保健功能(可以咨詢會場工作人員),除了這22種功能以外,宣稱的其它任何功能都是非法虛假宣傳。消費者購買時要注意辨別
http://www.bjda.gov.cn/這是北京市葯品監督管理局的網址有查詢
7、怎樣辨別一個保健品是否是可靠安全的,需要哪些認證才可以?
辨別一個保健品可靠安全的認證方法:
1、看批准文號
目前市場上保健食品批准文號有兩種,一種是衛生部批準的「衛食健字」,另一種是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國食健字」。
2、看「小藍帽」
正規保健食品在外包裝的左上角標志有「小藍帽」,假冒保健食品的標志多是「小紅帽」或「小黑帽」。
3、看保健功能
法律規定保健食品不得用「治療、治癒、療效、痊癒、醫治」等詞彙描述和介紹產品版的保健作用,也不得以圖形、符號或其他形式暗示前述權意思。凡是以治療疾病為賣點的保健食品大多非法添加了化學葯物。
4、看生產廠家
保健食品製造、分裝、包裝的企業應分別標明,進口保健食品要標示原產國、地區名稱及國內進口商或代理商的名稱。
5、採用兩查的方法
一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相關產品信息;二查產品包裝上標示生產企業資質等相關資料。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怎麼才能買到放心的保健品?
8、如何辨別保健食品的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