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哪個文玩市場離草房最近
先總結個北京比較集中的文玩市場:
1、玉泉路:地址石景山區北京市石景山區魯谷路11號,這個是大廈的地址,玉泉路花鳥魚蟲市場,主要是玉石與花鳥,花比玉泉營那邊的略貴,但是也算是石景山附近比較大的了,一層主要是花鳥魚蟲,二層是玉器,有少部分文玩,裡面有家號稱專門賣黃花梨的店鋪,可以刷信用卡 ,二樓把角裡面有家玉鑒定的地方,據說是從北大出來了,可以出具玉石鑒定證書。之前對面那邊的小市場現在沒有什麼正經東西了,有部分搬到了這個大樓裡面,剩下的主要是書本百貨雜項與花鳥為主,都是些當地的老人了,也有賣些木串的,但是都比較雜,比如大葉黃花梨啊,黑檀,紫光檀等等之類。還有三攤賣核桃的,東西一般貨,精品在老闆的兜里一般,價格比較貴。有個攤位殺生。
2、八寶山:地址八寶山地鐵後面(東北角)有一舊貨市場,主要是舊電器,還有小人書,紀念章,古董一類的東西。東西比較雜,老闆多是老人,說話比較看人。有個賣佛像的老頭,說話看人十分傲氣,建議直接拿錢鎮住他。裡面有個大廳,賣玉器為主,周邊有個中型的舊貨市場,有舊傢具電器等等的物件。不定期那邊還會開個奇石展之類的展銷活動。
3、十里河:地址市場地處十里河橋的東北角,北門正對京津高鐵的橋,現在已經通地鐵了,或者坐300到十里河橋北下車,全名叫「十里河天驕文化城」,周六是鳥與魚,周日是雜項,許多野攤東西比較多,東西的檔次參差不齊,同類貨品從幾元到幾千元都有。反正買什麼都得砍價。您要想買狗就周末來,有不少在門口的停車上兜售;賣核桃跟魚的也比較多;花卉的品種不是很多;裡面正常的攤位,很多時候,越黃當海黃告訴你,然後要個越黃的價格,或者看你很喜歡,就報個高價。裡面有賣留青竹雕牌子煙盒的,在市場的最裡面,還有就是七八月份,是賭核桃的旺季,大家要小心,把夾板雞心當磨盤賣的,我已經看到不下二十個棒槌,花800一對開雞心核桃了。馬路斜對面就是十里河雅苑那,裡面的,東西不錯,價格也不錯。還有就是小心裏面有個賣核桃的商家,給大家個建議,看好就出手,要不直接付定金,省的最後那商家不認帳,說好給留核桃,最後高價賣別人還要說只答應給你留,沒答應給你留多長時間,你看中的東西多了,不一定就都是你的雲雲,建議大家買東西時候也要看人品,不要被表面給忽悠,這個是我最不愉快的經歷,經過奸商,還沒見過這么不講信譽的奸商。
4、新官園:位於紫竹橋附近,之前的官園橋那個老官園已經在2009年關閉了,新官園分為一個地下的,一個地上在車道溝橋那邊,核雕橄欖楊」、「天古漁具」、「叢傑釣具」等老官園中的知名商戶都去了那邊,地下那市場通風有些問題。動物的開價比較高,但可以砍價,小心別被宰。總的來說,現在很冷清了,東西也沒有原來老官園的好,新人去的話,很多商家是來一個殺一個。商鋪裡面有個叫核做社的,核桃品相打對一般,但是要價還是很誠實的,我師弟在哪買的45的麥穗虎頭,最後花了1000,屬於物美價廉的了,性價比比較高的,有送禮的,可以去轉轉,記得,不論到哪裡,都要砍價。
5、潘家園:潘家園市場分南北,一個叫潘家園花鳥魚蟲,一個叫潘家園舊貨市場,當時打車是個慘痛的教訓,白花了二十多還沒找對地方,一邊是花鳥魚蟲,一邊是古玩,那裡的東西基本是通貨,需要精心挑選,然後打散搭配,玩種子類的,建議去那裡。木頭不建議
,很容易吃葯,還有就是小心潘家園那裡的老虎攤,曾經看上一套青銅四神獸,商家說明朝的,開價8000,還價到80拿下。
6、報國寺:北京市廣安門內報國寺1號,裡面分的很全,什麼紅木館,錢幣館,郵票館等等,中國收藏協會的部分老大在裡面都有店鋪,大雜燴的地方,考驗眼力的地方,裡面有個老頭賣金絲楠木,東西還成,就是很貴。此外裡面有個大廳叫收藏直通車,不要被表迷惑
(4)
回復
1樓2013-03-17 01:21舉報 |本樓含有高級字體
flyingxc0309
富有美譽9
,裡面的東西可以砍價的也是。還有就是,有商家打著黃花梨的 旗號賣手串,10塊錢一個,說是傢具下腳料,假一賠百,千萬不要相信。
7、大鍾寺愛家收藏:大鍾寺站下車,或者地鐵大鍾寺下車,坐公交兩站地,步行的話25分鍾左右。外面的棚戶東西一般雜,有賣玉石的,東西是便宜貨,價格也算實際。裡面是收藏大廳,評價為,是有錢人去的地方。部分賣家還是比較誠信的。愛家收藏最近周末開展了個百姓拍賣會,比較不錯,是個花小錢找開心的地方。但是,千萬不要被電視台那期節目所蒙騙住,那個是電視。您去參加拍賣,還是要看眼力。買的沒有賣的精,這個古話說的很對。出了大鍾寺往西,應該是往西吧,有個雜攤市場,可以小轉一下。
8、小武基那裡:找到歡樂谷,就離小武基不遠了,下一站就是,順便說下,從小武基打車到潘家園那邊,不超過30塊錢正規計程車,不要被黑了。那裡面加工的比較多,價格低於十里河市場價格,好東西要去店鋪裡面,跟店主協商挑選,一般正經好東西,是需要加錢挑選的,從加工好的通貨裡面,自己選出來配,周末有個紅木早市。至於所謂的金星紫檀,兩個字的評價「看吧」。
9、馬甸市場:地址位於馬甸橋東100米的福麗特商業街內。去那裡,總有你需要的,傢具,郵票,錢幣,還有卡片。建議錢幣收藏者,需要多下工夫,不然很容易買到水洗炒,改號炒等,那邊現在處理錢幣,不背人了已經。那邊有紅木傢具店,裡面東西還是不錯的,要多跟店主聊,然後再說買的事情 。此外那邊有個觀賞魚大廳,是北京銷售海水魚最多的魚市,有一些其他城區的小海水魚銷售商都是從這里批發。
10、昌平北環早市:昌平婦幼保健院後面,現在加工點比較多,約有10家,主要玩麻梨疙瘩,做工粗糙不說居然比市裡還貴。
11、高碑店那邊:那邊主要做傢具的,也有木頭賣,各人轉悠後,感覺價格小貴,但是可以跟那邊加工的老師傅們多聊聊,很長紅木方面的知識。
12、十八里店那邊:那邊也主要以傢具為主,據說某明星曾經就在那裡以80萬元的天價買了一套非洲花梨的傢具,至於真假,大家心裡都明白,在這我就不多說了。
還有很多小的古玩城,沒有去過,這里也就不一一列舉了。
下面總結下幾乎就是北京的各個集市以及花鳥魚蟲的市場了:
1、團結湖天宇觀賞魚市場:地址朝陽區團結湖公園東側天宇綜合市場內,共有魚商十餘家,器材商五六家,海水魚商一家。是北京目前東部地區最大的魚市。該魚市並不是很起眼,其起源是原水椎子魚市。水錐子拆後,魚商門一部分去了石佛營魚市(現已拆了),大部分來到了團結湖,這樣團結湖的規模就大了起來。那裡的魚質量比較好,但是比官園市場的略貴些。總評價相對低端的魚產品市場,不光賣魚,還有各類漁具;以及像蜥蜴、龍貓、鸚鵡、貓狗等小寵物;獨立的小門臉,環境還行。
2、沙河有個狗市:在周末,那裡可以淘換點低價格的小東西,以轉悠散心為主
3、門頭溝中國移動斜對角那邊:周末有集市,最近幾年,賣核桃的不少,但是幾乎是嫁接的然後說野生核桃。
4、八大處:門外流動攤位,核桃與葫蘆等山貨,偶爾能收個小精品,建議玩不上檔次的核桃的朋友,去那挑。但千萬別被拉去算命。
5、南沙窩橋那裡的:東西一般,行貨居多,價格不便宜
6、和平里觀賞魚市場:位於和平里時常中間地段,在那片兒地區也就這么一個魚市。
7天寧寺觀賞魚市場:位於天寧寺南側被居民區包圍。
8、東郊觀賞魚市場:位於東郊市場西側。加上花卉、工藝品大廳目前可以稱的上北京實際佔地面積最大的魚市。
9、黑庄戶觀賞魚市場:位於通州的黑庄戶鄉歷來就是金魚之鄉,那裡主要就是銷售、批發「國粹」金魚,但交通不便。
10、中蔬大森林觀賞魚市場:位於聯想橋南300米中蔬大森林花卉市場內。各種熱帶魚、海水魚都有銷售,魚價比較高,淡水魚主要是非洲慈鯛和羅漢比較其他魚市種類多且便宜一些。
11、昌平北環早市:昌平婦幼保健院後面,現在加工點比較多,約有10家,主要玩麻梨疙瘩,做工粗糙不說居然比市裡還貴。
東西需要自己選,個人感覺,住光明樓附近的玩家很有福氣,出門乘坐41路公交,途徑紅橋,十里河,潘家園,終點小武基,很羨慕那條線路。
以上是個人轉悠的觀點,希望有幫助。總之,感覺,眾多商戶裡面,有誠實的,有虛偽的,有笑臉迎客背後下刀子的,也有根本只認錢不認人的,需要大家仔細品味。建議下手前,通過網路、吧里、親朋好友等渠道多方打聽,然後貨比三家後,再下手。其實,好東西多的是,咱們弄這些,圖的是自己開心,找個樂趣。花錢,很多時候同等的東西,就需要買服務了不是。
2、古代的黑龍江是什麼樣的啊
黑龍江省系由省內最大河流黑龍江而得名。黑龍江古稱黑水,滿語為"薩哈連烏拉","薩哈連"是"黑"的意思,"烏拉"是"江"的意思,清朝建國初期定名為黑龍江
黑龍江是世界第八大河。 興安嶺山地上升,河谷中的河流下切形成黑龍江。 黑龍江古稱浴水、烏桓水、石里罕水、撒哈烏魯。 滿語叫「薩哈連烏拉」;蒙語叫「哈拉穆連」;俄語叫「阿穆爾」。
齊齊哈爾
齊齊哈爾市位於黑龍江中西部松嫩平原,緊鄰黑河市,達斡爾語中的齊齊哈爾意為「天然牧場」,是黑龍江省西部的經濟中心,交通樞紐,現已發展成為新興的旅遊城市。
馳名中外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扎龍自然保護區,位於齊齊哈爾市區東南26公里處,因此,這里又被譽為「鶴的故鄉」。
概況介紹
齊齊哈爾市 是黑龍江省第二大城市和省直轄市,是黑龍江省西部地區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商貿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樞紐,全市轄七個區、一個市、八個縣,人口561.1萬(市區143.9萬)。齊齊哈爾是被國務院批準的全國十三個較大城市之一。
齊齊哈爾市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的嫩江平原。東與本省綏化地區、南與吉林省白城地區、西與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北與本省黑河地區接壤。距省會哈爾濱市359公里,距綏化市328公里,距白城市282公里,距海拉爾524公里,距黑河市483公里。地質構造屬於新華夏系第二沉降帶和第三隆起帶的交接處,嫩江大斷裂貫通平原全境。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和東部是小興安嶺南麓,中部和南部為嫩江沖積平原。
齊齊哈爾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三百多年的歷史。1674年清政府移吉林水師駐齊齊哈爾。1683年定齊齊哈爾為水師營制。1684年於齊齊哈爾設火器營。1691年齊齊哈爾建城。1698、1699年黑龍江的副都統和將軍先後由墨爾根移駐齊齊哈爾。1895年在齊齊哈爾設黑水廳。1907年齊齊哈爾為黑龍江省省會。1936年齊齊哈爾實行市制。新中國成立後,齊齊哈爾先後為嫩江省、黑嫩省、黑龍江省的省會,1954年黑龍江省與松江省合並,省會設在哈爾濱市,齊齊哈爾改為省轄市。
面積:42,469平方公里 人口:561.1萬(市區143.9萬)
土地資源 1998年底,齊齊哈爾市擁有耕地面積2602萬畝,草原面積1145萬畝,林地面積560萬畝,水域、葦塘面積275萬畝,荒地195萬畝。
齊齊哈爾市土壤主要有暗棕壤(含生草暗棕壤、草甸暗棕壤)、黑土、黑鈣土(含淋溶黑鈣土、草甸黑鈣土、碳酸鹽草甸黑鈣土、黑鈣土、碳酸鹽黑鈣土)、草甸土(含草甸土、碳酸鹽草甸土、潛育草甸土、鹽化草甸土、層狀草甸土)、沼澤土(含草甸沼澤土、腐殖質沼澤土、鹽化沼澤土)、草甸鹼土、砂土(含草甸黑鈣土型砂土、黑鈣土型砂土)。齊齊哈爾市大部分土壤具有熱量高、透性好、質地輕、地勢平的優點。
林木資源 1998年,齊齊哈爾市林業用地面積68.5萬公頃,有林地面積41.5萬公頃,用材林、防護林、經濟林、薪炭林共41.1萬公頃,林木蓄積量164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1.7%。
水利資源 齊齊哈爾市主要江河有嫩江、諾敏河、雅魯河、罕達罕河、烏裕爾河、音河等170餘條,有湖泡800餘個。齊齊哈爾市入境水總量豐沛。齊齊哈爾市地下水含水層15個。在平原潛水分布區,含水層調蓄能力強,補給量充沛,地下水埋藏淺,便於開發利用。齊齊哈爾市江河天然水質好,地下水一般可滿足飲用水要求。
礦產資源 齊齊哈爾市的地下資源十分豐富,有著廣闊的開發前景。已發現的礦產分為5大類47個品種,其中,非金屬礦藏有4大類(石、砂、土、灰)19個品種,總儲量為139億立方米,儲量較大的有石英砂、石灰石、大理石、火山石、沸石、麥飯石、玄武岩、花崗岩、硅藻土、膨潤土等。市區附近還有儲量可觀的石油、天燃氣等資源。
行政區劃
齊齊哈爾市 龍沙區、建華區、鐵鋒區、富拉爾基區、昂昂溪區、碾子山區、梅里斯達斡爾族區、甘南縣、 龍江縣、克山縣、克東縣、依安縣、拜泉縣、泰來縣、富裕縣、訥河市。總面積為42,469平方公里(其中市區4310平方公里)
鶴城特產
依安縣 中國白鵝之鄉
從1991年至今,全縣大鵝年存欄已達400多萬只。天鵝集團生產的「依鵝」牌白條鵝和熟鵝製品等3個品牌的產品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其產品熱銷大江南北,並出口馬來西亞、新加坡、俄羅斯等國。
訥河市 中國馬鈴薯之鄉
訥河市是全國馬鈴薯和脫毒種薯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全市馬鈴薯種植面積每年都在83萬畝左右,馬鈴薯總產可達150萬噸。其產品港進粉絲、魯民粉條、雙泉牌精製粉皮等遠銷北京、廣州及日本、美國市場。
碾子山區 中國麥飯石之鄉
碾子山區的「麥飯石」資源儲量達1.4億立方米,因其含硒、鋅、磷、鉑、鈣等20多種微量元素,被國內外市場看好,以其為原料生產的飲具、酒具等器皿類和床墊、顆粒肥、粉末等遠銷日本、韓國、香港、澳大利亞。
泰來縣 中國綠豆之鄉
泰來縣在嫩江下游,是國家生態示範縣。所產綠豆含24種微量元素,具有清熱解素,消暑利尿,解酒止痢、補益元氣和護肝養胃等保健作用。其產品銷往北京、廣東、上海等地,並遠銷韓國、日本、俄羅斯及東南亞等國家。
泰來縣 中國花生(四粒紅)之鄉
泰來縣的「四粒紅」花生果皮潔白,果仁一致,含油量高,適宜生食、蒸煮、烘烤、腌制、榨油等各種加工,所產花生富含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經常食用可以減少血小板和血管壁的積聚量,從而保持血管柔軟、延緩硬化。
龍江縣 中國肉羊之鄉
龍江縣,全國細毛羊生產基地。目前,全國發展養羊專業村屯53個,建成畜牧小區20個,養殖一條街143個,養殖專業戶發展到11000戶,年出欄肉羊10多萬只。
克東縣 中國腐乳之鄉
克東腐乳始源於1915年,以其獨一無二的工藝、舉世無雙的品味被消費者譽為「神州美食」、「食林奇珍」。產品暢銷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並批量出口韓國、日本和港澳等國家和地區。
甘南縣 中國向日葵之鄉
2002年,甘南縣種植向日葵80萬畝,品種選用甘葵二號,是由黑龍江省甘南縣向日葵研究所育成。該產品主要特點是:產量高、籽粒大、病害輕、無分枝。
拜泉縣 中國黃肉牛之鄉
拜泉每年黃肉牛的飼養量都在20萬頭左右。良種肉牛品質好,體形大,生長快,周期短,2001年,被中國特產之鄉組委會命名為「中國黃肉牛之鄉」。去年。拜泉的黃肉牛飼養量達18.5萬頭。黃肉牛深加工綠色食品遠銷俄羅斯、香港、北京、天津、河北等國家和地區。
氣候特點
齊齊哈爾市位於中國東北松嫩平原,地處東經122至126度、北緯45至48度,東臨大慶市和綏化地區,南接吉林省白城地區,西靠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北與黑河、大興安嶺接壤,土地總面積為4228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一般在200至500米之間。
齊齊哈爾市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特點十分明顯: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暫短霜早,冬季乾冷漫長。齊齊哈爾南部屬溫暖乾旱農業氣候區,中部屬溫和半乾旱農業氣候區,北部屬溫涼半濕潤農業氣候區。
齊齊哈爾市年平均氣溫在0.7至4.2攝氏度之間,南北相差攝氏3.5度左右。年平均無霜期122至151天。年輻射量為每平方厘米110至120千卡,與長江中下游地區相似,生長期(五至九月)的輻射量為每平方厘米65至67千卡。
年日照時數在2600至2900小時,生長期(五至九月)日照時數為1300至1350小時。
年降水量在400至550毫米之間,生長期降水量一般在350至480毫米之間,占年降水量的85%以上。
齊齊哈爾市有利的氣候條件是輻射充裕,雨熱同季,不利的氣候條件是旱、澇、低溫、早霜、風等,它們對農作物的危害程度在年際間、地域上差異較大。
名勝古跡
大乘寺(Mahayana Temple)原名大佛寺,始建於1939年,1943年竣工,佔地4萬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由山門、配殿、正殿、前殿、後殿組成。正殿周圍有7座配殿,配殿為抖拱式建築,屋頂由彩色琉璃瓦鋪成,均高4米,寬3.3米。長8.3米,各5間。7座配殿與山門組合,成八卦形排列,配殿與山門之間由塗紅磚牆連接。距山門26.3米的中軸線上,是天王殿(前殿)。高、寬均4.6米,長12米,各5間,中三間連貫為一。供奉彌勒佛祖,坐北面南,高4米,下首左為阿彌陀佛,右為燃燈佛。東單間供奉觀世音菩薩,西單間供奉地藏王菩薩。距天王殿18.3米的中軸線上是大雄寶殿(正殿),是大乘寺的主體建築,高4.8米,寬8.3米長12米,各五間。屋脊上雕有背馱1.5米高寶塔的麒麟,排檐下為各種珍奇動物的彩色木雕。正殿中間供奉釋迦牟尼佛,左首文殊菩薩,右為普賢菩薩。隔扉後為坐南面北的觀世音菩薩。東單間供奉太上老君,西單間供奉孔聖人。距大雄寶殿18.3米的中軸線上是藏經樓(後殿),兩層,每層高4米,各五5間。樓下中室供誦經用。距藏經樓18.3米的中軸線上是北配殿。新辟有500羅漢堂和全市最高觀世音(高8米)供奉殿。
卜奎清真寺(Pukui Muslim Temple)始建於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早於卜奎建城七年,故有「先有清真寺,後有卜奎城」之說。佔地面積6400平方米,位於齊齊哈爾市建華區清真寺胡同。 清真寺從初建時的幾間草房,經過多次修繕、擴建,形成了目前這座省內規模最大、歷史最久、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伊斯蘭宗教建築。該寺分東、西兩寺,布局相似,均為磚木結構的精美的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由大殿、拜殿、窯殿、拱廓組成。兩個大殿可容納450人朝拜。其中東寺窯殿為出檐的方形塔式建築,頂部有蓮花、葫蘆、新月組成的鍍金寶頂,金光閃耀,堪稱一絕。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真寺成為黑龍江省第一個助學的社會團體,為此,光緒皇帝御批賜於該寺「急公好義」匾額一方。悠悠歲月,滄海桑田,卜奎清真寺以它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古樸雄渾的氣質,吸引著海內外眾多穆斯林和各界人士前來瞻仰朝拜。這里也成為廣大穆斯林歡度傳統節日「爾代節」的場所。 卜奎清真寺在發展民族宗教事業、加強國際交往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981年卜奎清真寺被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望江樓(River-watching Pavilion)始建於1908年,位於龍沙公園勞動湖東畔的假山上。黑龍江巡撫周樹模「思泛舟江湖,以謀臨流之勝」,兩次邀請張朝墉設計改建倉西公園(今龍沙公園),在南牆外,鑿溝引人嫩江,在溝西側覆土為邊山,在山頂建一草亭,初名未雨亭,登亭西望,江水波光粼粼,岸邊綠樹成蔭。1930年將草亭改建為磚木結構亭。南北寬、東西窄,樓高25米,佔地約220平方米。1950年和1979年進行了兩次修繕,增修了石階、石牆、石梯、屏風等。建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鄧小平等先後光臨齊齊哈爾市,到望江樓觀光賞景。1964年7月21日,朱德委員長、董必武副主席、劉伯承副委員長來齊齊哈爾市視察,游覽了龍沙公園。登樓遠眺,神清氣爽,嫩江水碧波盪漾,齊齊哈爾風光盡收眼底,朱老總即興揮毫題寫了「望江樓」三個大字,後將其製成黑底金字的長匾懸掛於飛檐之下,故改稱為「望江樓」。1987年,望江樓被齊齊哈爾市政府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帝廟(Temple Of Guan Yu),又稱武廟、老爺廟、關公廟。 始建於乾隆四年(1739年)。該廟位於龍沙人字畫(現已散失)。1980年至1985年,齊齊哈爾市政府再次重修此廟,並將「關帝廟」正式更名為「關公廟」。整修後的關公廟為由山門、前殿、正殿、後殿組成的四進式建築。山門三間,供休息和接待之用。前殿又稱靈官殿,殿內供奉護廟之神王靈官。殿前兩側為高8.5米鍾鼓樓,上下兩層,四角飛檐,樓頂上飾1米多高的葫蘆,反映出道教的獨特風格。正殿又稱「忠義恆天」殿,高10米,三鋪頂,殿堂中央為3尊高大塑像,關羽居中,周倉和關平分列左右;牆上繪有以關公傳奇故事為題材的重彩壁畫。後殿為老君殿,供奉道教創始人老子。1980年,齊齊哈爾市政府將關帝廟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壽公祠(Temple Of Martial Shoushan)即壽山將軍祠。建於1926年,位於龍沙公園勞動湖南岸土崗卜。袁壽山(1860—1900年),字眉峰,明末兵部尚書袁崇煥後裔。甲午戰爭中,壽山英勇殺敵,屢建戰功。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升任黑龍汀將軍,駐齊齊哈爾。同年8月,沙俄軍隊逼近齊齊哈爾,並撕毀和平城協議,發動突然襲擊。壽山拒絕誘降,並堅守「軍覆則死」的諾言,自卧棺中,命從人槍擊,壯烈殉國。後官府為彰其忠烈,修祠以紀之。壽公祠為一座青磚灰瓦二進式祠堂建築,由山門、前殿、後殿、東西配殿共12間殿堂組成。前殿(亦稱將軍殿)和後殿(俗稱三代殿)建築形式相同,均為3間單檐硬山頂式建築。前殿有壽山畫像、部分遺物及生平事跡介紹;後殿原有壽山父親富明阿(吉林將軍)畫像(現已遺失),今塑有一尊高2.4米的壽山將軍金身泥質塑像。1986年壽公祠被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黑龍江將軍府(Heilongjiang Martial's Mansion)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清代黑龍江將軍在卜奎古城的官邸,原址位於齊齊哈爾市中華西路6號,即今市第二醫院東鄰。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由首任黑龍江將軍薩布素興建。相傳乾隆年間,皇帝西巡,將軍府作為備用行宮,進行了修繕和擴建,形成3層院落、4棟青磚瓦房的典雅宏敞、功能齊備的建築群。將軍府作為古代黑龍江的第一官邸,見證了歷史的風雲變幻,從康熙時的薩布素在卜奎古城開衙建府,到光緒末年壽山將軍在府內自盡殉國,歷經清代8個王朝,被清庭任命的76位黑龍江將軍中,只有少數幾位將軍不曾在此居住過。庚子之役(1900年)後,將軍府被侵華的沙俄佔領達7年之久。清末改黑龍江為行省後,將軍府一直是地方軍政的辦公要地。經過三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到20世紀末,將軍府古建築已破敗不堪。2000年,市政府將此重要遺址移建至嫩江中的明月島。移建的將軍府佔地6000平方米,不僅再現了原有建築風貌,而且布有將軍府歷史文化陳列。昔日的將軍府,作為今天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旅遊觀光景點,進一步傳承著歷史文明,續寫著新的輝煌。
黑龍江督軍署古建築(Heilongjiang ilitary Governor 's Mansion)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齊齊哈爾市區卜奎大街北段東側,市博物館北鄰,現存一幢二層磚木結構的樓房和一組「凹」字形的三棟平房,房屋前後二進,恢弘高大,全部為青磚素瓦,是絕無僅有的彌足珍貴的晚清建築。督軍署營建於清末黑龍江將軍程德全任期,完成於周樹模任黑龍江巡撫之期,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清末、民國、偽滿直至解放初期,這里都曾是黑龍江省的最高政權機關所在地。督軍署建成之時,也正是政權更迭頻繁之際,軍閥擁兵割據,戰亂連年,先後有宋小濂、朱慶瀾、畢桂芳、鮑貴卿、孫烈臣、吳俊生、萬福麟、馬佔山等在此辦公;解放後這里曾是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現在,這所重要的歷史遺址,在城市開發建設中得到很好的保護,經過修繕清理後已成為齊齊哈爾博物館的組成部分。
昂昂溪古文化遺址(Angangxi Ancient Cultural Relics)屬於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有六七千年的歷史。它由39處遺址、遺物點組成,分布在嫩江中下游的大小沙丘上,與之相伴生的是窪地、沼澤和湖泊。這些遺址留下豐富的遺跡和遺物,為研究中國北方草原漁獵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據。1928年,一名俄國鐵路員工首先在昂昂溪附近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1930年,著名考古學家梁思永在昂昂溪五福車站南1.5公里處進行4天考占發掘,出土大量小型壓琢石器、陶器、骨器等;1932年梁思永發表44頁近7萬字的大型考占發掘報告《昂昂溪史前遺址》,引起中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從此,松嫩平原嫩江中下游沿岸廣泛分布的這種以細小壓琢石器為主的原始文化類型被稱為「昂昂溪文化」,在中同和世界古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載人《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和《中國名勝辭典》。昂昂溪遺址成為中同北方草原漁獵民族文化的突出代表,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範文瀾、呂振羽等對此都有高度評價。解放後,各級政府多次組織對該遺址的科學性及搶救性的發掘,獲得較豐富的文物考古成果,被譽為「北方的半坡氏族村落」。1988年,昂昂溪遺址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入國家文物局「八五」保護規劃之中。
金長城(金東北路壕界邊堡)(jin Dynasty Great Wall [Jin Dynasty Northeast Road Border Wall Relics])齊齊哈爾市境內有金代所修長城206.15公里,經行於齊齊哈爾市的甘南縣、碾子山區和龍江縣。金長城是公元12~13世紀以女真人為主體,驅役各族人民共同修築的,從東北的嫩江之濱到西南的黃河河套,是一段長達4千多公里的軍事防禦工事。工:程分東北、西北,西南三路。齊齊哈爾段金長城屬於東北路之一段,也是金修長城最早的一段。金廷為了鞏固新領土,保衛金都上京,也為了繼續擴大戰果防止北部騷擾,決定派大將婆盧火於天輔五年,即公元1i21年開始治邊修長城。史稱婆盧火治邊有功,屢受嘉獎,最後殉職於這條長城線上。齊齊哈爾段金長城主牆高大完整。護城外附馬面,上置戍樓。牆面有馳道,可供車馬通行。牆外有護壕,以護主牆。根據需要往往在主牆外修有不連貫的第二、第三道牆壕,加強了防禦的功能,在牆內側有屯駐軍兵的戍軍堡。因此齊齊哈爾段金長城工程配套、結構合理。又因元代以後長期荒蕪、人跡罕至而保存較好,現狀可觀。因鐵路濱洲線、牙林線,公路碾北線及雅魯河水道均由金長城處通過,碾子山區段的金長城,當是參觀、游覽的最佳處。
紀念建築
齊齊哈爾市黨政辦公中心(Qiqihar City CCP Administration Center)
齊齊哈爾市黨政辦公中心坐落在嫩江東岸,是一座智能化、現代化的環保型辦公樓宇,也是鶴城新的標志性景觀。
黨政辦公中心是在市委、市政府原辦公地址異地置換而重新建設的,充分體現了齊齊哈爾市「經營城市」的理念和大開發、大發展的戰略思想。辦公中心總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佔地面積21公頃,由高低錯落的五座樓宇組成。其中主樓樓高81.8米,地上20層,地下1層。外觀庄嚴、宏偉、大氣,內部環境簡潔、儉朴、大方。內設直燃機鍋爐中央空調系統及14個智能化管理系統,適應了現代化辦公的需要。
市黨政辦公中心2001年10月奠基開工,2003年4月20日竣工交付使用,4月21日黨政機關各部門喬遷,5月6日正式對外辦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市紀檢委所屬的69個單位和部門,近2000人集中在中心辦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辦事人員。 齊齊哈爾巾黨政辦公中心的建成及運轉,帶動廠沿江地區的開發建設和經濟的發展,在中心市區形成了新的政治、文化中心,成為鶴城的新亮點。
中環廣場(Zhonghuan Square)
中環廣場位於齊齊哈爾市區中心廣場西側,2002年10月底竣丁,2003年4月18口開業運營。
中環廣場是原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辦公地的置換建設項日,是齊齊哈爾市2002年城市建設的重點工程、形象工程,對改變建城三百多年來的城市格局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整個廣場佔地4.68公頃,總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設計採用江南亭園式街景與北方建築特徵的完美結合,以一個自徑50多米的花園為中心,呈弧線形布局。中環廣場分為四個部分:A座為品牌專賣區、休閑服飾一條街、黃金珠寶一條街、啤酒街;B座為黑天鵝家電城;c座為精品服飾城、布藝城;D座為綠色食品、工藝美術、圖書、音像、餐飲城。廣場的西南、西北角為兩幢高層寫字樓。此外,這里還有大型超市、銀行和公寓式辦公樓。整個廣場構成高低錯落,動靜相宜,樓台與綠地相得益彰,能夠充分滿足人們的感官享受,是一個集商貿、金融、辦公、公寓、花園及旅遊、休閑、購物為一體的高層次、高水準、大容量、人性化的多功能社區。
齊齊哈爾嫩江公路大橋(Qiqihar Nenjiang Highway Bridge)
齊齊哈爾嫩汁公路大橋坐落於齊齊哈爾市區西北部,是齊齊哈爾市與西北部各市、縣、區的重要交通要道。不僅是連接黑龍江省西北 部和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經濟的重要橋梁,還是連接我國東北地區黑河、綏芬河、琿春和滿洲里4個沿邊口岸的交通樞紐,也是橫貫歐亞大陸,東起黑龍江省綏芬河市,西至滿洲里市的301國道跨越嫩江的特大橋梁之 一、1991年國家批准立項,1995年9月20日建成通車。大橋全長1633.7米,其中東江橋長1056.88米,西江橋長576.82米,橋寬17米,引道工程6.416公里。
宏偉的嫩江公路大橋,就像一條彩虹橫跨嫩江。每當夜幕降臨之際,橋燈齊放,猶如金色的巨龍橫卧在嫩江之上。橋頭雕塑「鶴鳴」,象徵著齊齊哈爾經濟的騰飛和繁榮。
國脈大廈(Guo Mai Hotel)
國脈大廈是集餐飲、住宿、辦公、娛樂於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對外服務的適於旅遊觀光型的四星級酒店。於1997年5月動工,2001年9月交付使用。位於齊齊哈爾市商業中心區的繁華地段龍華路中段,交通順暢,購物方便,商貿環境十分優越。大廈主體建築呈圓弧形,地上28層,地下2層,總建築面積達4萬平方米。有包括總統套房、豪華套房、普通套房、標准客房和商務用房在內的客房266間,床位468張,總客容量為470人。大廈設各類餐廳5個,可同時容納1000多人就餐。可承辦各種規格的中西式宴會和酒會。還有自釀啤酒設備,提供自釀鮮啤。獨具特色的28層旋轉餐廳的空中平台,可俯瞰全市街景,餐飲觀光相得益彰。大廈還有健身、娛樂、洗浴等設施和能滿足不同類型的會議需要的國際會議中心,其中還配有同聲傳譯系統。大廈的總服務台、商務中心、商場、酒吧、茶吧、停車場等,可為中外遊客提供方便、快捷、優質的服務。
世紀廣場(Centurial Square)
碾子山世紀廣場位於城區中部,為區委、區政府與華安廠聯手,歷時兩載,取用本地8種石材建成的5萬余平方米的休閑廣播,其中花崗岩巨鼎,麥飯石幣道皆為世界之最。
花崗岩世紀寶鼎,連基高17.7米,鼎高5米,直徑4.5米,重50噸,其大氣雄偉,極寓安泰之意。鼎卜碑身隸書「世紀寶鼎」鼎銘,祥和穩重,古氣照人;左側及後身分題「聯手擎寶鼎,同心鑄千碑」與「區廠一家人,相依共生存,聯手同發展,造福為人民」,一聯一詩,表明華安廠與地方政府攜手並進的共同心聲。基座四圍,30頭石獅形態各異,似頌一方盛世昇平;階側蛟龍並駕,兆示經濟騰飛之勢。
廣場地面大部分由10萬多塊花崗岩加丁砌就,象徵著10萬多民眾鼎力同心。86米長麥飯石世紀甬道,山2002塊麥飯石整塊與6個十塊鋪成,寓意著公元2002年6月28日落成,又彰顯著「麥飯石之鄉」資源之豐厚。
中心建築北側設置70米長文化長廊,期以記載名人墨客生命之軌跡。長廊下3米寬河流石按摩小徑,應民便民,日現健身功用。四周華燈錯落,精巧別致,風景憑添。
世紀廣場已成為碾子山區新的標志性景觀,也是人們休閑、娛樂和集會、活動的重要場
鶴城史志
早在一萬年前,已有先民生息、繁衍在齊齊哈爾這塊黑土地上。他們沿嫩江兩岸而居,以漁獵為生。
齊齊哈爾市區轄境,夏商周時期屬索離國;秦漢時為夫余國屬境;魏晉南北朝時期屬鮮卑和豆莫簍;隋唐時期屬室韋都督府管轄;
遼代屬上京路、東京路;元代屬遼陽行中書省所轄的開元路和水達達路;明朝先歸屬大寧都指揮使司,後屬奴兒干都司。
清初,齊齊哈爾地區屬盛京內務府管轄,不久歸屬寧古塔將軍。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起,改屬黑龍江將軍管轄。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設卜奎驛站,逐步成為黑龍江西部地區諸驛站的中心,並發展為村落。
1691年(康熙三十年),清廷准奏在卜奎站建齊齊哈爾城,並授索倫總管瑪布岱副都統銜,掌管建城事宜。
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黑龍江將軍衙門移住齊齊哈爾城。直至清末,黑龍江將軍衙門與齊齊哈爾副都統衙門合署管轄齊齊哈爾。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在省城設黑龍江分巡道極其所屬的黑水廳,管轄齊齊哈爾。次年,裁撤齊齊哈爾副都統。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清政府廢黑龍江將軍,建黑龍江行省,將黑水廳改為龍江府,齊齊哈爾由省垣巡警局和龍江府管轄。
民國時期,1924年,成立黑龍江省城市政公所,管理齊齊哈爾市事宜。
1929年,黑龍江省城市政公所改組為黑龍江省城兼商埠市政局,主管黑龍江省城齊齊哈爾及商埠界內市政諸事,直隸於黑龍江省政府。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齊齊哈爾,設置偽滿龍江省,齊齊哈爾仍為省城。
1936年,建立偽齊齊哈爾市公署,隸屬偽滿龍江省公署。此為齊齊哈爾設市之始。
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後,成立民主政權齊齊哈爾市政府,隸屬嫩江省。
1947至此1949年,先後隸屬黑龍江嫩江聯合省、黑龍江省。
1954年,黑龍江省會由齊齊哈爾市遷往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始為省轄市。
1958年,齊齊哈爾市劃歸嫩江專區專員公署管轄。
1960年,嫩江專區撤銷,其所轄各縣劃歸齊齊哈爾市領導,始行市管縣體制,齊齊哈爾市復為省轄市。
1961年,恢復嫩江地區專員公署,齊齊哈爾市及所轄各縣歸其管轄。
1964年,齊齊哈爾市再次改為省轄市。
1967年,齊齊哈爾市人民委員會撤銷,成立齊齊哈爾市革命委員會。
1980年,齊齊哈爾市革命委員會改稱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
1985年,嫩江地區行政公署與齊齊哈爾市合並,再次實行市管縣體制,齊齊哈爾市仍為省轄市。
3、了解黑龍江省齊齊哈爾
齊齊哈爾
齊齊哈爾市位於黑龍江中西部松嫩平原,緊鄰黑河市,達斡爾語中的齊齊哈爾意為「天然牧場」,是黑龍江省西部的經濟中心,交通樞紐,現已發展成為新興的旅遊城市。
馳名中外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扎龍自然保護區,位於齊齊哈爾市區東南26公里處,因此,這里又被譽為「鶴的故鄉」。
概況介紹
齊齊哈爾市 是黑龍江省第二大城市和省直轄市,是黑龍江省西部地區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商貿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樞紐,全市轄七個區、一個市、八個縣,人口561.1萬(市區143.9萬)。齊齊哈爾是被國務院批準的全國十三個較大城市之一。
齊齊哈爾市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的嫩江平原。東與本省綏化地區、南與吉林省白城地區、西與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北與本省黑河地區接壤。距省會哈爾濱市359公里,距綏化市328公里,距白城市282公里,距海拉爾524公里,距黑河市483公里。地質構造屬於新華夏系第二沉降帶和第三隆起帶的交接處,嫩江大斷裂貫通平原全境。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和東部是小興安嶺南麓,中部和南部為嫩江沖積平原。
齊齊哈爾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三百多年的歷史。1674年清政府移吉林水師駐齊齊哈爾。1683年定齊齊哈爾為水師營制。1684年於齊齊哈爾設火器營。1691年齊齊哈爾建城。1698、1699年黑龍江的副都統和將軍先後由墨爾根移駐齊齊哈爾。1895年在齊齊哈爾設黑水廳。1907年齊齊哈爾為黑龍江省省會。1936年齊齊哈爾實行市制。新中國成立後,齊齊哈爾先後為嫩江省、黑嫩省、黑龍江省的省會,1954年黑龍江省與松江省合並,省會設在哈爾濱市,齊齊哈爾改為省轄市。
面積:42,469平方公里 人口:561.1萬(市區143.9萬)
土地資源 1998年底,齊齊哈爾市擁有耕地面積2602萬畝,草原面積1145萬畝,林地面積560萬畝,水域、葦塘面積275萬畝,荒地195萬畝。
齊齊哈爾市土壤主要有暗棕壤(含生草暗棕壤、草甸暗棕壤)、黑土、黑鈣土(含淋溶黑鈣土、草甸黑鈣土、碳酸鹽草甸黑鈣土、黑鈣土、碳酸鹽黑鈣土)、草甸土(含草甸土、碳酸鹽草甸土、潛育草甸土、鹽化草甸土、層狀草甸土)、沼澤土(含草甸沼澤土、腐殖質沼澤土、鹽化沼澤土)、草甸鹼土、砂土(含草甸黑鈣土型砂土、黑鈣土型砂土)。齊齊哈爾市大部分土壤具有熱量高、透性好、質地輕、地勢平的優點。
林木資源 1998年,齊齊哈爾市林業用地面積68.5萬公頃,有林地面積41.5萬公頃,用材林、防護林、經濟林、薪炭林共41.1萬公頃,林木蓄積量164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1.7%。
水利資源 齊齊哈爾市主要江河有嫩江、諾敏河、雅魯河、罕達罕河、烏裕爾河、音河等170餘條,有湖泡800餘個。齊齊哈爾市入境水總量豐沛。齊齊哈爾市地下水含水層15個。在平原潛水分布區,含水層調蓄能力強,補給量充沛,地下水埋藏淺,便於開發利用。齊齊哈爾市江河天然水質好,地下水一般可滿足飲用水要求。
礦產資源 齊齊哈爾市的地下資源十分豐富,有著廣闊的開發前景。已發現的礦產分為5大類47個品種,其中,非金屬礦藏有4大類(石、砂、土、灰)19個品種,總儲量為139億立方米,儲量較大的有石英砂、石灰石、大理石、火山石、沸石、麥飯石、玄武岩、花崗岩、硅藻土、膨潤土等。市區附近還有儲量可觀的石油、天燃氣等資源。
行政區劃
齊齊哈爾市 龍沙區、建華區、鐵鋒區、富拉爾基區、昂昂溪區、碾子山區、梅里斯達斡爾族區、甘南縣、 龍江縣、克山縣、克東縣、依安縣、拜泉縣、泰來縣、富裕縣、訥河市。總面積為42,469平方公里(其中市區4310平方公里)
鶴城特產
依安縣 中國白鵝之鄉
從1991年至今,全縣大鵝年存欄已達400多萬只。天鵝集團生產的「依鵝」牌白條鵝和熟鵝製品等3個品牌的產品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其產品熱銷大江南北,並出口馬來西亞、新加坡、俄羅斯等國。
訥河市 中國馬鈴薯之鄉
訥河市是全國馬鈴薯和脫毒種薯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全市馬鈴薯種植面積每年都在83萬畝左右,馬鈴薯總產可達150萬噸。其產品港進粉絲、魯民粉條、雙泉牌精製粉皮等遠銷北京、廣州及日本、美國市場。
碾子山區 中國麥飯石之鄉
碾子山區的「麥飯石」資源儲量達1.4億立方米,因其含硒、鋅、磷、鉑、鈣等20多種微量元素,被國內外市場看好,以其為原料生產的飲具、酒具等器皿類和床墊、顆粒肥、粉末等遠銷日本、韓國、香港、澳大利亞。
泰來縣 中國綠豆之鄉
泰來縣在嫩江下游,是國家生態示範縣。所產綠豆含24種微量元素,具有清熱解素,消暑利尿,解酒止痢、補益元氣和護肝養胃等保健作用。其產品銷往北京、廣東、上海等地,並遠銷韓國、日本、俄羅斯及東南亞等國家。
泰來縣 中國花生(四粒紅)之鄉
泰來縣的「四粒紅」花生果皮潔白,果仁一致,含油量高,適宜生食、蒸煮、烘烤、腌制、榨油等各種加工,所產花生富含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經常食用可以減少血小板和血管壁的積聚量,從而保持血管柔軟、延緩硬化。
龍江縣 中國肉羊之鄉
龍江縣,全國細毛羊生產基地。目前,全國發展養羊專業村屯53個,建成畜牧小區20個,養殖一條街143個,養殖專業戶發展到11000戶,年出欄肉羊10多萬只。
克東縣 中國腐乳之鄉
克東腐乳始源於1915年,以其獨一無二的工藝、舉世無雙的品味被消費者譽為「神州美食」、「食林奇珍」。產品暢銷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並批量出口韓國、日本和港澳等國家和地區。
甘南縣 中國向日葵之鄉
2002年,甘南縣種植向日葵80萬畝,品種選用甘葵二號,是由黑龍江省甘南縣向日葵研究所育成。該產品主要特點是:產量高、籽粒大、病害輕、無分枝。
拜泉縣 中國黃肉牛之鄉
拜泉每年黃肉牛的飼養量都在20萬頭左右。良種肉牛品質好,體形大,生長快,周期短,2001年,被中國特產之鄉組委會命名為「中國黃肉牛之鄉」。去年。拜泉的黃肉牛飼養量達18.5萬頭。黃肉牛深加工綠色食品遠銷俄羅斯、香港、北京、天津、河北等國家和地區。
氣候特點
齊齊哈爾市位於中國東北松嫩平原,地處東經122至126度、北緯45至48度,東臨大慶市和綏化地區,南接吉林省白城地區,西靠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北與黑河、大興安嶺接壤,土地總面積為4228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一般在200至500米之間。
齊齊哈爾市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特點十分明顯: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暫短霜早,冬季乾冷漫長。齊齊哈爾南部屬溫暖乾旱農業氣候區,中部屬溫和半乾旱農業氣候區,北部屬溫涼半濕潤農業氣候區。
齊齊哈爾市年平均氣溫在0.7至4.2攝氏度之間,南北相差攝氏3.5度左右。年平均無霜期122至151天。年輻射量為每平方厘米110至120千卡,與長江中下游地區相似,生長期(五至九月)的輻射量為每平方厘米65至67千卡。
年日照時數在2600至2900小時,生長期(五至九月)日照時數為1300至1350小時。
年降水量在400至550毫米之間,生長期降水量一般在350至480毫米之間,占年降水量的85%以上。
齊齊哈爾市有利的氣候條件是輻射充裕,雨熱同季,不利的氣候條件是旱、澇、低溫、早霜、風等,它們對農作物的危害程度在年際間、地域上差異較大。
名勝古跡
大乘寺(Mahayana Temple)原名大佛寺,始建於1939年,1943年竣工,佔地4萬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由山門、配殿、正殿、前殿、後殿組成。正殿周圍有7座配殿,配殿為抖拱式建築,屋頂由彩色琉璃瓦鋪成,均高4米,寬3.3米。長8.3米,各5間。7座配殿與山門組合,成八卦形排列,配殿與山門之間由塗紅磚牆連接。距山門26.3米的中軸線上,是天王殿(前殿)。高、寬均4.6米,長12米,各5間,中三間連貫為一。供奉彌勒佛祖,坐北面南,高4米,下首左為阿彌陀佛,右為燃燈佛。東單間供奉觀世音菩薩,西單間供奉地藏王菩薩。距天王殿18.3米的中軸線上是大雄寶殿(正殿),是大乘寺的主體建築,高4.8米,寬8.3米長12米,各五間。屋脊上雕有背馱1.5米高寶塔的麒麟,排檐下為各種珍奇動物的彩色木雕。正殿中間供奉釋迦牟尼佛,左首文殊菩薩,右為普賢菩薩。隔扉後為坐南面北的觀世音菩薩。東單間供奉太上老君,西單間供奉孔聖人。距大雄寶殿18.3米的中軸線上是藏經樓(後殿),兩層,每層高4米,各五5間。樓下中室供誦經用。距藏經樓18.3米的中軸線上是北配殿。新辟有500羅漢堂和全市最高觀世音(高8米)供奉殿。
卜奎清真寺(Pukui Muslim Temple)始建於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早於卜奎建城七年,故有「先有清真寺,後有卜奎城」之說。佔地面積6400平方米,位於齊齊哈爾市建華區清真寺胡同。 清真寺從初建時的幾間草房,經過多次修繕、擴建,形成了目前這座省內規模最大、歷史最久、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伊斯蘭宗教建築。該寺分東、西兩寺,布局相似,均為磚木結構的精美的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由大殿、拜殿、窯殿、拱廓組成。兩個大殿可容納450人朝拜。其中東寺窯殿為出檐的方形塔式建築,頂部有蓮花、葫蘆、新月組成的鍍金寶頂,金光閃耀,堪稱一絕。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真寺成為黑龍江省第一個助學的社會團體,為此,光緒皇帝御批賜於該寺「急公好義」匾額一方。悠悠歲月,滄海桑田,卜奎清真寺以它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古樸雄渾的氣質,吸引著海內外眾多穆斯林和各界人士前來瞻仰朝拜。這里也成為廣大穆斯林歡度傳統節日「爾代節」的場所。 卜奎清真寺在發展民族宗教事業、加強國際交往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981年卜奎清真寺被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望江樓(River-watching Pavilion)始建於1908年,位於龍沙公園勞動湖東畔的假山上。黑龍江巡撫周樹模「思泛舟江湖,以謀臨流之勝」,兩次邀請張朝墉設計改建倉西公園(今龍沙公園),在南牆外,鑿溝引人嫩江,在溝西側覆土為邊山,在山頂建一草亭,初名未雨亭,登亭西望,江水波光粼粼,岸邊綠樹成蔭。1930年將草亭改建為磚木結構亭。南北寬、東西窄,樓高25米,佔地約220平方米。1950年和1979年進行了兩次修繕,增修了石階、石牆、石梯、屏風等。建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鄧小平等先後光臨齊齊哈爾市,到望江樓觀光賞景。1964年7月21日,朱德委員長、董必武副主席、劉伯承副委員長來齊齊哈爾市視察,游覽了龍沙公園。登樓遠眺,神清氣爽,嫩江水碧波盪漾,齊齊哈爾風光盡收眼底,朱老總即興揮毫題寫了「望江樓」三個大字,後將其製成黑底金字的長匾懸掛於飛檐之下,故改稱為「望江樓」。1987年,望江樓被齊齊哈爾市政府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帝廟(Temple Of Guan Yu),又稱武廟、老爺廟、關公廟。 始建於乾隆四年(1739年)。該廟位於龍沙人字畫(現已散失)。1980年至1985年,齊齊哈爾市政府再次重修此廟,並將「關帝廟」正式更名為「關公廟」。整修後的關公廟為由山門、前殿、正殿、後殿組成的四進式建築。山門三間,供休息和接待之用。前殿又稱靈官殿,殿內供奉護廟之神王靈官。殿前兩側為高8.5米鍾鼓樓,上下兩層,四角飛檐,樓頂上飾1米多高的葫蘆,反映出道教的獨特風格。正殿又稱「忠義恆天」殿,高10米,三鋪頂,殿堂中央為3尊高大塑像,關羽居中,周倉和關平分列左右;牆上繪有以關公傳奇故事為題材的重彩壁畫。後殿為老君殿,供奉道教創始人老子。1980年,齊齊哈爾市政府將關帝廟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壽公祠(Temple Of Martial Shoushan)即壽山將軍祠。建於1926年,位於龍沙公園勞動湖南岸土崗卜。袁壽山(1860—1900年),字眉峰,明末兵部尚書袁崇煥後裔。甲午戰爭中,壽山英勇殺敵,屢建戰功。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升任黑龍汀將軍,駐齊齊哈爾。同年8月,沙俄軍隊逼近齊齊哈爾,並撕毀和平城協議,發動突然襲擊。壽山拒絕誘降,並堅守「軍覆則死」的諾言,自卧棺中,命從人槍擊,壯烈殉國。後官府為彰其忠烈,修祠以紀之。壽公祠為一座青磚灰瓦二進式祠堂建築,由山門、前殿、後殿、東西配殿共12間殿堂組成。前殿(亦稱將軍殿)和後殿(俗稱三代殿)建築形式相同,均為3間單檐硬山頂式建築。前殿有壽山畫像、部分遺物及生平事跡介紹;後殿原有壽山父親富明阿(吉林將軍)畫像(現已遺失),今塑有一尊高2.4米的壽山將軍金身泥質塑像。1986年壽公祠被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黑龍江將軍府(Heilongjiang Martial's Mansion)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清代黑龍江將軍在卜奎古城的官邸,原址位於齊齊哈爾市中華西路6號,即今市第二醫院東鄰。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由首任黑龍江將軍薩布素興建。相傳乾隆年間,皇帝西巡,將軍府作為備用行宮,進行了修繕和擴建,形成3層院落、4棟青磚瓦房的典雅宏敞、功能齊備的建築群。將軍府作為古代黑龍江的第一官邸,見證了歷史的風雲變幻,從康熙時的薩布素在卜奎古城開衙建府,到光緒末年壽山將軍在府內自盡殉國,歷經清代8個王朝,被清庭任命的76位黑龍江將軍中,只有少數幾位將軍不曾在此居住過。庚子之役(1900年)後,將軍府被侵華的沙俄佔領達7年之久。清末改黑龍江為行省後,將軍府一直是地方軍政的辦公要地。經過三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到20世紀末,將軍府古建築已破敗不堪。2000年,市政府將此重要遺址移建至嫩江中的明月島。移建的將軍府佔地6000平方米,不僅再現了原有建築風貌,而且布有將軍府歷史文化陳列。昔日的將軍府,作為今天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旅遊觀光景點,進一步傳承著歷史文明,續寫著新的輝煌。
黑龍江督軍署古建築(Heilongjiang ilitary Governor 's Mansion)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齊齊哈爾市區卜奎大街北段東側,市博物館北鄰,現存一幢二層磚木結構的樓房和一組「凹」字形的三棟平房,房屋前後二進,恢弘高大,全部為青磚素瓦,是絕無僅有的彌足珍貴的晚清建築。督軍署營建於清末黑龍江將軍程德全任期,完成於周樹模任黑龍江巡撫之期,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清末、民國、偽滿直至解放初期,這里都曾是黑龍江省的最高政權機關所在地。督軍署建成之時,也正是政權更迭頻繁之際,軍閥擁兵割據,戰亂連年,先後有宋小濂、朱慶瀾、畢桂芳、鮑貴卿、孫烈臣、吳俊生、萬福麟、馬佔山等在此辦公;解放後這里曾是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現在,這所重要的歷史遺址,在城市開發建設中得到很好的保護,經過修繕清理後已成為齊齊哈爾博物館的組成部分。
昂昂溪古文化遺址(Angangxi Ancient Cultural Relics)屬於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有六七千年的歷史。它由39處遺址、遺物點組成,分布在嫩江中下游的大小沙丘上,與之相伴生的是窪地、沼澤和湖泊。這些遺址留下豐富的遺跡和遺物,為研究中國北方草原漁獵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據。1928年,一名俄國鐵路員工首先在昂昂溪附近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1930年,著名考古學家梁思永在昂昂溪五福車站南1.5公里處進行4天考占發掘,出土大量小型壓琢石器、陶器、骨器等;1932年梁思永發表44頁近7萬字的大型考占發掘報告《昂昂溪史前遺址》,引起中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從此,松嫩平原嫩江中下游沿岸廣泛分布的這種以細小壓琢石器為主的原始文化類型被稱為「昂昂溪文化」,在中同和世界古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載人《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和《中國名勝辭典》。昂昂溪遺址成為中同北方草原漁獵民族文化的突出代表,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範文瀾、呂振羽等對此都有高度評價。解放後,各級政府多次組織對該遺址的科學性及搶救性的發掘,獲得較豐富的文物考古成果,被譽為「北方的半坡氏族村落」。1988年,昂昂溪遺址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入國家文物局「八五」保護規劃之中。
金長城(金東北路壕界邊堡)(jin Dynasty Great Wall [Jin Dynasty Northeast Road Border Wall Relics])齊齊哈爾市境內有金代所修長城206.15公里,經行於齊齊哈爾市的甘南縣、碾子山區和龍江縣。金長城是公元12~13世紀以女真人為主體,驅役各族人民共同修築的,從東北的嫩江之濱到西南的黃河河套,是一段長達4千多公里的軍事防禦工事。工:程分東北、西北,西南三路。齊齊哈爾段金長城屬於東北路之一段,也是金修長城最早的一段。金廷為了鞏固新領土,保衛金都上京,也為了繼續擴大戰果防止北部騷擾,決定派大將婆盧火於天輔五年,即公元1i21年開始治邊修長城。史稱婆盧火治邊有功,屢受嘉獎,最後殉職於這條長城線上。齊齊哈爾段金長城主牆高大完整。護城外附馬面,上置戍樓。牆面有馳道,可供車馬通行。牆外有護壕,以護主牆。根據需要往往在主牆外修有不連貫的第二、第三道牆壕,加強了防禦的功能,在牆內側有屯駐軍兵的戍軍堡。因此齊齊哈爾段金長城工程配套、結構合理。又因元代以後長期荒蕪、人跡罕至而保存較好,現狀可觀。因鐵路濱洲線、牙林線,公路碾北線及雅魯河水道均由金長城處通過,碾子山區段的金長城,當是參觀、游覽的最佳處。
紀念建築
齊齊哈爾市黨政辦公中心(Qiqihar City CCP Administration Center)
齊齊哈爾市黨政辦公中心坐落在嫩江東岸,是一座智能化、現代化的環保型辦公樓宇,也是鶴城新的標志性景觀。
黨政辦公中心是在市委、市政府原辦公地址異地置換而重新建設的,充分體現了齊齊哈爾市「經營城市」的理念和大開發、大發展的戰略思想。辦公中心總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佔地面積21公頃,由高低錯落的五座樓宇組成。其中主樓樓高81.8米,地上20層,地下1層。外觀庄嚴、宏偉、大氣,內部環境簡潔、儉朴、大方。內設直燃機鍋爐中央空調系統及14個智能化管理系統,適應了現代化辦公的需要。
市黨政辦公中心2001年10月奠基開工,2003年4月20日竣工交付使用,4月21日黨政機關各部門喬遷,5月6日正式對外辦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市紀檢委所屬的69個單位和部門,近2000人集中在中心辦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辦事人員。 齊齊哈爾巾黨政辦公中心的建成及運轉,帶動廠沿江地區的開發建設和經濟的發展,在中心市區形成了新的政治、文化中心,成為鶴城的新亮點。
中環廣場(Zhonghuan Square)
中環廣場位於齊齊哈爾市區中心廣場西側,2002年10月底竣丁,2003年4月18口開業運營。
中環廣場是原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辦公地的置換建設項日,是齊齊哈爾市2002年城市建設的重點工程、形象工程,對改變建城三百多年來的城市格局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整個廣場佔地4.68公頃,總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設計採用江南亭園式街景與北方建築特徵的完美結合,以一個自徑50多米的花園為中心,呈弧線形布局。中環廣場分為四個部分:A座為品牌專賣區、休閑服飾一條街、黃金珠寶一條街、啤酒街;B座為黑天鵝家電城;c座為精品服飾城、布藝城;D座為綠色食品、工藝美術、圖書、音像、餐飲城。廣場的西南、西北角為兩幢高層寫字樓。此外,這里還有大型超市、銀行和公寓式辦公樓。整個廣場構成高低錯落,動靜相宜,樓台與綠地相得益彰,能夠充分滿足人們的感官享受,是一個集商貿、金融、辦公、公寓、花園及旅遊、休閑、購物為一體的高層次、高水準、大容量、人性化的多功能社區。
齊齊哈爾嫩江公路大橋(Qiqihar Nenjiang Highway Bridge)
齊齊哈爾嫩汁公路大橋坐落於齊齊哈爾市區西北部,是齊齊哈爾市與西北部各市、縣、區的重要交通要道。不僅是連接黑龍江省西北 部和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經濟的重要橋梁,還是連接我國東北地區黑河、綏芬河、琿春和滿洲里4個沿邊口岸的交通樞紐,也是橫貫歐亞大陸,東起黑龍江省綏芬河市,西至滿洲里市的301國道跨越嫩江的特大橋梁之 一、1991年國家批准立項,1995年9月20日建成通車。大橋全長1633.7米,其中東江橋長1056.88米,西江橋長576.82米,橋寬17米,引道工程6.416公里。
宏偉的嫩江公路大橋,就像一條彩虹橫跨嫩江。每當夜幕降臨之際,橋燈齊放,猶如金色的巨龍橫卧在嫩江之上。橋頭雕塑「鶴鳴」,象徵著齊齊哈爾經濟的騰飛和繁榮。
國脈大廈(Guo Mai Hotel)
國脈大廈是集餐飲、住宿、辦公、娛樂於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對外服務的適於旅遊觀光型的四星級酒店。於1997年5月動工,2001年9月交付使用。位於齊齊哈爾市商業中心區的繁華地段龍華路中段,交通順暢,購物方便,商貿環境十分優越。大廈主體建築呈圓弧形,地上28層,地下2層,總建築面積達4萬平方米。有包括總統套房、豪華套房、普通套房、標准客房和商務用房在內的客房266間,床位468張,總客容量為470人。大廈設各類餐廳5個,可同時容納1000多人就餐。可承辦各種規格的中西式宴會和酒會。還有自釀啤酒設備,提供自釀鮮啤。獨具特色的28層旋轉餐廳的空中平台,可俯瞰全市街景,餐飲觀光相得益彰。大廈還有健身、娛樂、洗浴等設施和能滿足不同類型的會議需要的國際會議中心,其中還配有同聲傳譯系統。大廈的總服務台、商務中心、商場、酒吧、茶吧、停車場等,可為中外遊客提供方便、快捷、優質的服務。
世紀廣場(Centurial Square)
碾子山世紀廣場位於城區中部,為區委、區政府與華安廠聯手,歷時兩載,取用本地8種石材建成的5萬余平方米的休閑廣播,其中花崗岩巨鼎,麥飯石幣道皆為世界之最。
花崗岩世紀寶鼎,連基高17.7米,鼎高5米,直徑4.5米,重50噸,其大氣雄偉,極寓安泰之意。鼎卜碑身隸書「世紀寶鼎」鼎銘,祥和穩重,古氣照人;左側及後身分題「聯手擎寶鼎,同心鑄千碑」與「區廠一家人,相依共生存,聯手同發展,造福為人民」,一聯一詩,表明華安廠與地方政府攜手並進的共同心聲。基座四圍,30頭石獅形態各異,似頌一方盛世昇平;階側蛟龍並駕,兆示經濟騰飛之勢。
廣場地面大部分由10萬多塊花崗岩加丁砌就,象徵著10萬多民眾鼎力同心。86米長麥飯石世紀甬道,山2002塊麥飯石整塊與6個十塊鋪成,寓意著公元2002年6月28日落成,又彰顯著「麥飯石之鄉」資源之豐厚。
中心建築北側設置70米長文化長廊,期以記載名人墨客生命之軌跡。長廊下3米寬河流石按摩小徑,應民便民,日現健身功用。四周華燈錯落,精巧別致,風景憑添。
世紀廣場已成為碾子山區新的標志性景觀,也是人們休閑、娛樂和集會、活動的重要場
鶴城史志
早在一萬年前,已有先民生息、繁衍在齊齊哈爾這塊黑土地上。他們沿嫩江兩岸而居,以漁獵為生。
齊齊哈爾市區轄境,夏商周時期屬索離國;秦漢時為夫余國屬境;魏晉南北朝時期屬鮮卑和豆莫簍;隋唐時期屬室韋都督府管轄;
遼代屬上京路、東京路;元代屬遼陽行中書省所轄的開元路和水達達路;明朝先歸屬大寧都指揮使司,後屬奴兒干都司。
清初,齊齊哈爾地區屬盛京內務府管轄,不久歸屬寧古塔將軍。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起,改屬黑龍江將軍管轄。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設卜奎驛站,逐步成為黑龍江西部地區諸驛站的中心,並發展為村落。
1691年(康熙三十年),清廷准奏在卜奎站建齊齊哈爾城,並授索倫總管瑪布岱副都統銜,掌管建城事宜。
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黑龍江將軍衙門移住齊齊哈爾城。直至清末,黑龍江將軍衙門與齊齊哈爾副都統衙門合署管轄齊齊哈爾。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在省城設黑龍江分巡道極其所屬的黑水廳,管轄齊齊哈爾。次年,裁撤齊齊哈爾副都統。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清政府廢黑龍江將軍,建黑龍江行省,將黑水廳改為龍江府,齊齊哈爾由省垣巡警局和龍江府管轄。
民國時期,1924年,成立黑龍江省城市政公所,管理齊齊哈爾市事宜。
1929年,黑龍江省城市政公所改組為黑龍江省城兼商埠市政局,主管黑龍江省城齊齊哈爾及商埠界內市政諸事,直隸於黑龍江省政府。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齊齊哈爾,設置偽滿龍江省,齊齊哈爾仍為省城。
1936年,建立偽齊齊哈爾市公署,隸屬偽滿龍江省公署。此為齊齊哈爾設市之始。
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後,成立民主政權齊齊哈爾市政府,隸屬嫩江省。
1947至此1949年,先後隸屬黑龍江嫩江聯合省、黑龍江省。
1954年,黑龍江省會由齊齊哈爾市遷往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始為省轄市。
1958年,齊齊哈爾市劃歸嫩江專區專員公署管轄。
1960年,嫩江專區撤銷,其所轄各縣劃歸齊齊哈爾市領導,始行市管縣體制,齊齊哈爾市復為省轄市。
1961年,恢復嫩江地區專員公署,齊齊哈爾市及所轄各縣歸其管轄。
1964年,齊齊哈爾市再次改為省轄市。
1967年,齊齊哈爾市人民委員會撤銷,成立齊齊哈爾市革命委員會。
1980年,齊齊哈爾市革命委員會改稱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
1985年,嫩江地區行政公署與齊齊哈爾市合並,再次實行市管縣體制,齊齊哈爾市仍為省轄市。
4、鶴城的資料,急
齊齊哈爾
齊齊哈爾市位於黑龍江中西部松嫩平原,緊鄰黑河市,達斡爾語中的齊齊哈爾意為「天然牧場」,是黑龍江省西部的經濟中心,交通樞紐,現已發展成為新興的旅遊城市。
馳名中外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扎龍自然保護區,位於齊齊哈爾市區東南26公里處,因此,這里又被譽為「鶴的故鄉」。
概況介紹
齊齊哈爾市 是黑龍江省第二大城市和省直轄市,是黑龍江省西部地區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商貿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樞紐,全市轄七個區、一個市、八個縣,人口561.1萬(市區143.9萬)。齊齊哈爾是被國務院批準的全國十三個較大城市之一。
齊齊哈爾市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的嫩江平原。東與本省綏化地區、南與吉林省白城地區、西與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北與本省黑河地區接壤。距省會哈爾濱市359公里,距綏化市328公里,距白城市282公里,距海拉爾524公里,距黑河市483公里。地質構造屬於新華夏系第二沉降帶和第三隆起帶的交接處,嫩江大斷裂貫通平原全境。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和東部是小興安嶺南麓,中部和南部為嫩江沖積平原。
齊齊哈爾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三百多年的歷史。1674年清政府移吉林水師駐齊齊哈爾。1683年定齊齊哈爾為水師營制。1684年於齊齊哈爾設火器營。1691年齊齊哈爾建城。1698、1699年黑龍江的副都統和將軍先後由墨爾根移駐齊齊哈爾。1895年在齊齊哈爾設黑水廳。1907年齊齊哈爾為黑龍江省省會。1936年齊齊哈爾實行市制。新中國成立後,齊齊哈爾先後為嫩江省、黑嫩省、黑龍江省的省會,1954年黑龍江省與松江省合並,省會設在哈爾濱市,齊齊哈爾改為省轄市。
面積:42,469平方公里 人口:561.1萬(市區143.9萬)
土地資源 1998年底,齊齊哈爾市擁有耕地面積2602萬畝,草原面積1145萬畝,林地面積560萬畝,水域、葦塘面積275萬畝,荒地195萬畝。
齊齊哈爾市土壤主要有暗棕壤(含生草暗棕壤、草甸暗棕壤)、黑土、黑鈣土(含淋溶黑鈣土、草甸黑鈣土、碳酸鹽草甸黑鈣土、黑鈣土、碳酸鹽黑鈣土)、草甸土(含草甸土、碳酸鹽草甸土、潛育草甸土、鹽化草甸土、層狀草甸土)、沼澤土(含草甸沼澤土、腐殖質沼澤土、鹽化沼澤土)、草甸鹼土、砂土(含草甸黑鈣土型砂土、黑鈣土型砂土)。齊齊哈爾市大部分土壤具有熱量高、透性好、質地輕、地勢平的優點。
林木資源 1998年,齊齊哈爾市林業用地面積68.5萬公頃,有林地面積41.5萬公頃,用材林、防護林、經濟林、薪炭林共41.1萬公頃,林木蓄積量164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1.7%。
水利資源 齊齊哈爾市主要江河有嫩江、諾敏河、雅魯河、罕達罕河、烏裕爾河、音河等170餘條,有湖泡800餘個。齊齊哈爾市入境水總量豐沛。齊齊哈爾市地下水含水層15個。在平原潛水分布區,含水層調蓄能力強,補給量充沛,地下水埋藏淺,便於開發利用。齊齊哈爾市江河天然水質好,地下水一般可滿足飲用水要求。
礦產資源 齊齊哈爾市的地下資源十分豐富,有著廣闊的開發前景。已發現的礦產分為5大類47個品種,其中,非金屬礦藏有4大類(石、砂、土、灰)19個品種,總儲量為139億立方米,儲量較大的有石英砂、石灰石、大理石、火山石、沸石、麥飯石、玄武岩、花崗岩、硅藻土、膨潤土等。市區附近還有儲量可觀的石油、天燃氣等資源。
行政區劃
齊齊哈爾市 龍沙區、建華區、鐵鋒區、富拉爾基區、昂昂溪區、碾子山區、梅里斯達斡爾族區、甘南縣、 龍江縣、克山縣、克東縣、依安縣、拜泉縣、泰來縣、富裕縣、訥河市。總面積為42,469平方公里(其中市區4310平方公里)
鶴城特產
依安縣 中國白鵝之鄉
從1991年至今,全縣大鵝年存欄已達400多萬只。天鵝集團生產的「依鵝」牌白條鵝和熟鵝製品等3個品牌的產品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其產品熱銷大江南北,並出口馬來西亞、新加坡、俄羅斯等國。
訥河市 中國馬鈴薯之鄉
訥河市是全國馬鈴薯和脫毒種薯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全市馬鈴薯種植面積每年都在83萬畝左右,馬鈴薯總產可達150萬噸。其產品港進粉絲、魯民粉條、雙泉牌精製粉皮等遠銷北京、廣州及日本、美國市場。
碾子山區 中國麥飯石之鄉
碾子山區的「麥飯石」資源儲量達1.4億立方米,因其含硒、鋅、磷、鉑、鈣等20多種微量元素,被國內外市場看好,以其為原料生產的飲具、酒具等器皿類和床墊、顆粒肥、粉末等遠銷日本、韓國、香港、澳大利亞。
泰來縣 中國綠豆之鄉
泰來縣在嫩江下游,是國家生態示範縣。所產綠豆含24種微量元素,具有清熱解素,消暑利尿,解酒止痢、補益元氣和護肝養胃等保健作用。其產品銷往北京、廣東、上海等地,並遠銷韓國、日本、俄羅斯及東南亞等國家。
泰來縣 中國花生(四粒紅)之鄉
泰來縣的「四粒紅」花生果皮潔白,果仁一致,含油量高,適宜生食、蒸煮、烘烤、腌制、榨油等各種加工,所產花生富含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經常食用可以減少血小板和血管壁的積聚量,從而保持血管柔軟、延緩硬化。
龍江縣 中國肉羊之鄉
龍江縣,全國細毛羊生產基地。目前,全國發展養羊專業村屯53個,建成畜牧小區20個,養殖一條街143個,養殖專業戶發展到11000戶,年出欄肉羊10多萬只。
克東縣 中國腐乳之鄉
克東腐乳始源於1915年,以其獨一無二的工藝、舉世無雙的品味被消費者譽為「神州美食」、「食林奇珍」。產品暢銷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並批量出口韓國、日本和港澳等國家和地區。
甘南縣 中國向日葵之鄉
2002年,甘南縣種植向日葵80萬畝,品種選用甘葵二號,是由黑龍江省甘南縣向日葵研究所育成。該產品主要特點是:產量高、籽粒大、病害輕、無分枝。
拜泉縣 中國黃肉牛之鄉
拜泉每年黃肉牛的飼養量都在20萬頭左右。良種肉牛品質好,體形大,生長快,周期短,2001年,被中國特產之鄉組委會命名為「中國黃肉牛之鄉」。去年。拜泉的黃肉牛飼養量達18.5萬頭。黃肉牛深加工綠色食品遠銷俄羅斯、香港、北京、天津、河北等國家和地區。
氣候特點
齊齊哈爾市位於中國東北松嫩平原,地處東經122至126度、北緯45至48度,東臨大慶市和綏化地區,南接吉林省白城地區,西靠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北與黑河、大興安嶺接壤,土地總面積為4228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一般在200至500米之間。
齊齊哈爾市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特點十分明顯: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暫短霜早,冬季乾冷漫長。齊齊哈爾南部屬溫暖乾旱農業氣候區,中部屬溫和半乾旱農業氣候區,北部屬溫涼半濕潤農業氣候區。
齊齊哈爾市年平均氣溫在0.7至4.2攝氏度之間,南北相差攝氏3.5度左右。年平均無霜期122至151天。年輻射量為每平方厘米110至120千卡,與長江中下游地區相似,生長期(五至九月)的輻射量為每平方厘米65至67千卡。
年日照時數在2600至2900小時,生長期(五至九月)日照時數為1300至1350小時。
年降水量在400至550毫米之間,生長期降水量一般在350至480毫米之間,占年降水量的85%以上。
齊齊哈爾市有利的氣候條件是輻射充裕,雨熱同季,不利的氣候條件是旱、澇、低溫、早霜、風等,它們對農作物的危害程度在年際間、地域上差異較大。
名勝古跡
大乘寺(Mahayana Temple)原名大佛寺,始建於1939年,1943年竣工,佔地4萬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由山門、配殿、正殿、前殿、後殿組成。正殿周圍有7座配殿,配殿為抖拱式建築,屋頂由彩色琉璃瓦鋪成,均高4米,寬3.3米。長8.3米,各5間。7座配殿與山門組合,成八卦形排列,配殿與山門之間由塗紅磚牆連接。距山門26.3米的中軸線上,是天王殿(前殿)。高、寬均4.6米,長12米,各5間,中三間連貫為一。供奉彌勒佛祖,坐北面南,高4米,下首左為阿彌陀佛,右為燃燈佛。東單間供奉觀世音菩薩,西單間供奉地藏王菩薩。距天王殿18.3米的中軸線上是大雄寶殿(正殿),是大乘寺的主體建築,高4.8米,寬8.3米長12米,各五間。屋脊上雕有背馱1.5米高寶塔的麒麟,排檐下為各種珍奇動物的彩色木雕。正殿中間供奉釋迦牟尼佛,左首文殊菩薩,右為普賢菩薩。隔扉後為坐南面北的觀世音菩薩。東單間供奉太上老君,西單間供奉孔聖人。距大雄寶殿18.3米的中軸線上是藏經樓(後殿),兩層,每層高4米,各五5間。樓下中室供誦經用。距藏經樓18.3米的中軸線上是北配殿。新辟有500羅漢堂和全市最高觀世音(高8米)供奉殿。
卜奎清真寺(Pukui Muslim Temple)始建於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早於卜奎建城七年,故有「先有清真寺,後有卜奎城」之說。佔地面積6400平方米,位於齊齊哈爾市建華區清真寺胡同。 清真寺從初建時的幾間草房,經過多次修繕、擴建,形成了目前這座省內規模最大、歷史最久、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伊斯蘭宗教建築。該寺分東、西兩寺,布局相似,均為磚木結構的精美的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由大殿、拜殿、窯殿、拱廓組成。兩個大殿可容納450人朝拜。其中東寺窯殿為出檐的方形塔式建築,頂部有蓮花、葫蘆、新月組成的鍍金寶頂,金光閃耀,堪稱一絕。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真寺成為黑龍江省第一個助學的社會團體,為此,光緒皇帝御批賜於該寺「急公好義」匾額一方。悠悠歲月,滄海桑田,卜奎清真寺以它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古樸雄渾的氣質,吸引著海內外眾多穆斯林和各界人士前來瞻仰朝拜。這里也成為廣大穆斯林歡度傳統節日「爾代節」的場所。 卜奎清真寺在發展民族宗教事業、加強國際交往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981年卜奎清真寺被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望江樓(River-watching Pavilion)始建於1908年,位於龍沙公園勞動湖東畔的假山上。黑龍江巡撫周樹模「思泛舟江湖,以謀臨流之勝」,兩次邀請張朝墉設計改建倉西公園(今龍沙公園),在南牆外,鑿溝引人嫩江,在溝西側覆土為邊山,在山頂建一草亭,初名未雨亭,登亭西望,江水波光粼粼,岸邊綠樹成蔭。1930年將草亭改建為磚木結構亭。南北寬、東西窄,樓高25米,佔地約220平方米。1950年和1979年進行了兩次修繕,增修了石階、石牆、石梯、屏風等。建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鄧小平等先後光臨齊齊哈爾市,到望江樓觀光賞景。1964年7月21日,朱德委員長、董必武副主席、劉伯承副委員長來齊齊哈爾市視察,游覽了龍沙公園。登樓遠眺,神清氣爽,嫩江水碧波盪漾,齊齊哈爾風光盡收眼底,朱老總即興揮毫題寫了「望江樓」三個大字,後將其製成黑底金字的長匾懸掛於飛檐之下,故改稱為「望江樓」。1987年,望江樓被齊齊哈爾市政府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帝廟(Temple Of Guan Yu),又稱武廟、老爺廟、關公廟。 始建於乾隆四年(1739年)。該廟位於龍沙人字畫(現已散失)。1980年至1985年,齊齊哈爾市政府再次重修此廟,並將「關帝廟」正式更名為「關公廟」。整修後的關公廟為由山門、前殿、正殿、後殿組成的四進式建築。山門三間,供休息和接待之用。前殿又稱靈官殿,殿內供奉護廟之神王靈官。殿前兩側為高8.5米鍾鼓樓,上下兩層,四角飛檐,樓頂上飾1米多高的葫蘆,反映出道教的獨特風格。正殿又稱「忠義恆天」殿,高10米,三鋪頂,殿堂中央為3尊高大塑像,關羽居中,周倉和關平分列左右;牆上繪有以關公傳奇故事為題材的重彩壁畫。後殿為老君殿,供奉道教創始人老子。1980年,齊齊哈爾市政府將關帝廟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壽公祠(Temple Of Martial Shoushan)即壽山將軍祠。建於1926年,位於龍沙公園勞動湖南岸土崗卜。袁壽山(1860—1900年),字眉峰,明末兵部尚書袁崇煥後裔。甲午戰爭中,壽山英勇殺敵,屢建戰功。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升任黑龍汀將軍,駐齊齊哈爾。同年8月,沙俄軍隊逼近齊齊哈爾,並撕毀和平城協議,發動突然襲擊。壽山拒絕誘降,並堅守「軍覆則死」的諾言,自卧棺中,命從人槍擊,壯烈殉國。後官府為彰其忠烈,修祠以紀之。壽公祠為一座青磚灰瓦二進式祠堂建築,由山門、前殿、後殿、東西配殿共12間殿堂組成。前殿(亦稱將軍殿)和後殿(俗稱三代殿)建築形式相同,均為3間單檐硬山頂式建築。前殿有壽山畫像、部分遺物及生平事跡介紹;後殿原有壽山父親富明阿(吉林將軍)畫像(現已遺失),今塑有一尊高2.4米的壽山將軍金身泥質塑像。1986年壽公祠被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黑龍江將軍府(Heilongjiang Martial's Mansion)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清代黑龍江將軍在卜奎古城的官邸,原址位於齊齊哈爾市中華西路6號,即今市第二醫院東鄰。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由首任黑龍江將軍薩布素興建。相傳乾隆年間,皇帝西巡,將軍府作為備用行宮,進行了修繕和擴建,形成3層院落、4棟青磚瓦房的典雅宏敞、功能齊備的建築群。將軍府作為古代黑龍江的第一官邸,見證了歷史的風雲變幻,從康熙時的薩布素在卜奎古城開衙建府,到光緒末年壽山將軍在府內自盡殉國,歷經清代8個王朝,被清庭任命的76位黑龍江將軍中,只有少數幾位將軍不曾在此居住過。庚子之役(1900年)後,將軍府被侵華的沙俄佔領達7年之久。清末改黑龍江為行省後,將軍府一直是地方軍政的辦公要地。經過三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到20世紀末,將軍府古建築已破敗不堪。2000年,市政府將此重要遺址移建至嫩江中的明月島。移建的將軍府佔地6000平方米,不僅再現了原有建築風貌,而且布有將軍府歷史文化陳列。昔日的將軍府,作為今天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旅遊觀光景點,進一步傳承著歷史文明,續寫著新的輝煌。
黑龍江督軍署古建築(Heilongjiang ilitary Governor 's Mansion)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齊齊哈爾市區卜奎大街北段東側,市博物館北鄰,現存一幢二層磚木結構的樓房和一組「凹」字形的三棟平房,房屋前後二進,恢弘高大,全部為青磚素瓦,是絕無僅有的彌足珍貴的晚清建築。督軍署營建於清末黑龍江將軍程德全任期,完成於周樹模任黑龍江巡撫之期,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清末、民國、偽滿直至解放初期,這里都曾是黑龍江省的最高政權機關所在地。督軍署建成之時,也正是政權更迭頻繁之際,軍閥擁兵割據,戰亂連年,先後有宋小濂、朱慶瀾、畢桂芳、鮑貴卿、孫烈臣、吳俊生、萬福麟、馬佔山等在此辦公;解放後這里曾是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現在,這所重要的歷史遺址,在城市開發建設中得到很好的保護,經過修繕清理後已成為齊齊哈爾博物館的組成部分。
昂昂溪古文化遺址(Angangxi Ancient Cultural Relics)屬於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有六七千年的歷史。它由39處遺址、遺物點組成,分布在嫩江中下游的大小沙丘上,與之相伴生的是窪地、沼澤和湖泊。這些遺址留下豐富的遺跡和遺物,為研究中國北方草原漁獵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據。1928年,一名俄國鐵路員工首先在昂昂溪附近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1930年,著名考古學家梁思永在昂昂溪五福車站南1.5公里處進行4天考占發掘,出土大量小型壓琢石器、陶器、骨器等;1932年梁思永發表44頁近7萬字的大型考占發掘報告《昂昂溪史前遺址》,引起中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從此,松嫩平原嫩江中下游沿岸廣泛分布的這種以細小壓琢石器為主的原始文化類型被稱為「昂昂溪文化」,在中同和世界古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載人《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和《中國名勝辭典》。昂昂溪遺址成為中同北方草原漁獵民族文化的突出代表,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範文瀾、呂振羽等對此都有高度評價。解放後,各級政府多次組織對該遺址的科學性及搶救性的發掘,獲得較豐富的文物考古成果,被譽為「北方的半坡氏族村落」。1988年,昂昂溪遺址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入國家文物局「八五」保護規劃之中。
金長城(金東北路壕界邊堡)(jin Dynasty Great Wall [Jin Dynasty Northeast Road Border Wall Relics])齊齊哈爾市境內有金代所修長城206.15公里,經行於齊齊哈爾市的甘南縣、碾子山區和龍江縣。金長城是公元12~13世紀以女真人為主體,驅役各族人民共同修築的,從東北的嫩江之濱到西南的黃河河套,是一段長達4千多公里的軍事防禦工事。工:程分東北、西北,西南三路。齊齊哈爾段金長城屬於東北路之一段,也是金修長城最早的一段。金廷為了鞏固新領土,保衛金都上京,也為了繼續擴大戰果防止北部騷擾,決定派大將婆盧火於天輔五年,即公元1i21年開始治邊修長城。史稱婆盧火治邊有功,屢受嘉獎,最後殉職於這條長城線上。齊齊哈爾段金長城主牆高大完整。護城外附馬面,上置戍樓。牆面有馳道,可供車馬通行。牆外有護壕,以護主牆。根據需要往往在主牆外修有不連貫的第二、第三道牆壕,加強了防禦的功能,在牆內側有屯駐軍兵的戍軍堡。因此齊齊哈爾段金長城工程配套、結構合理。又因元代以後長期荒蕪、人跡罕至而保存較好,現狀可觀。因鐵路濱洲線、牙林線,公路碾北線及雅魯河水道均由金長城處通過,碾子山區段的金長城,當是參觀、游覽的最佳處。
紀念建築
齊齊哈爾市黨政辦公中心(Qiqihar City CCP Administration Center)
齊齊哈爾市黨政辦公中心坐落在嫩江東岸,是一座智能化、現代化的環保型辦公樓宇,也是鶴城新的標志性景觀。
黨政辦公中心是在市委、市政府原辦公地址異地置換而重新建設的,充分體現了齊齊哈爾市「經營城市」的理念和大開發、大發展的戰略思想。辦公中心總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佔地面積21公頃,由高低錯落的五座樓宇組成。其中主樓樓高81.8米,地上20層,地下1層。外觀庄嚴、宏偉、大氣,內部環境簡潔、儉朴、大方。內設直燃機鍋爐中央空調系統及14個智能化管理系統,適應了現代化辦公的需要。
市黨政辦公中心2001年10月奠基開工,2003年4月20日竣工交付使用,4月21日黨政機關各部門喬遷,5月6日正式對外辦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市紀檢委所屬的69個單位和部門,近2000人集中在中心辦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辦事人員。 齊齊哈爾巾黨政辦公中心的建成及運轉,帶動廠沿江地區的開發建設和經濟的發展,在中心市區形成了新的政治、文化中心,成為鶴城的新亮點。
中環廣場(Zhonghuan Square)
中環廣場位於齊齊哈爾市區中心廣場西側,2002年10月底竣丁,2003年4月18口開業運營。
中環廣場是原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辦公地的置換建設項日,是齊齊哈爾市2002年城市建設的重點工程、形象工程,對改變建城三百多年來的城市格局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整個廣場佔地4.68公頃,總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設計採用江南亭園式街景與北方建築特徵的完美結合,以一個自徑50多米的花園為中心,呈弧線形布局。中環廣場分為四個部分:A座為品牌專賣區、休閑服飾一條街、黃金珠寶一條街、啤酒街;B座為黑天鵝家電城;c座為精品服飾城、布藝城;D座為綠色食品、工藝美術、圖書、音像、餐飲城。廣場的西南、西北角為兩幢高層寫字樓。此外,這里還有大型超市、銀行和公寓式辦公樓。整個廣場構成高低錯落,動靜相宜,樓台與綠地相得益彰,能夠充分滿足人們的感官享受,是一個集商貿、金融、辦公、公寓、花園及旅遊、休閑、購物為一體的高層次、高水準、大容量、人性化的多功能社區。
齊齊哈爾嫩江公路大橋(Qiqihar Nenjiang Highway Bridge)
齊齊哈爾嫩汁公路大橋坐落於齊齊哈爾市區西北部,是齊齊哈爾市與西北部各市、縣、區的重要交通要道。不僅是連接黑龍江省西北 部和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經濟的重要橋梁,還是連接我國東北地區黑河、綏芬河、琿春和滿洲里4個沿邊口岸的交通樞紐,也是橫貫歐亞大陸,東起黑龍江省綏芬河市,西至滿洲里市的301國道跨越嫩江的特大橋梁之 一、1991年國家批准立項,1995年9月20日建成通車。大橋全長1633.7米,其中東江橋長1056.88米,西江橋長576.82米,橋寬17米,引道工程6.416公里。
宏偉的嫩江公路大橋,就像一條彩虹橫跨嫩江。每當夜幕降臨之際,橋燈齊放,猶如金色的巨龍橫卧在嫩江之上。橋頭雕塑「鶴鳴」,象徵著齊齊哈爾經濟的騰飛和繁榮。
國脈大廈(Guo Mai Hotel)
國脈大廈是集餐飲、住宿、辦公、娛樂於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對外服務的適於旅遊觀光型的四星級酒店。於1997年5月動工,2001年9月交付使用。位於齊齊哈爾市商業中心區的繁華地段龍華路中段,交通順暢,購物方便,商貿環境十分優越。大廈主體建築呈圓弧形,地上28層,地下2層,總建築面積達4萬平方米。有包括總統套房、豪華套房、普通套房、標准客房和商務用房在內的客房266間,床位468張,總客容量為470人。大廈設各類餐廳5個,可同時容納1000多人就餐。可承辦各種規格的中西式宴會和酒會。還有自釀啤酒設備,提供自釀鮮啤。獨具特色的28層旋轉餐廳的空中平台,可俯瞰全市街景,餐飲觀光相得益彰。大廈還有健身、娛樂、洗浴等設施和能滿足不同類型的會議需要的國際會議中心,其中還配有同聲傳譯系統。大廈的總服務台、商務中心、商場、酒吧、茶吧、停車場等,可為中外遊客提供方便、快捷、優質的服務。
世紀廣場(Centurial Square)
碾子山世紀廣場位於城區中部,為區委、區政府與華安廠聯手,歷時兩載,取用本地8種石材建成的5萬余平方米的休閑廣播,其中花崗岩巨鼎,麥飯石幣道皆為世界之最。
花崗岩世紀寶鼎,連基高17.7米,鼎高5米,直徑4.5米,重50噸,其大氣雄偉,極寓安泰之意。鼎卜碑身隸書「世紀寶鼎」鼎銘,祥和穩重,古氣照人;左側及後身分題「聯手擎寶鼎,同心鑄千碑」與「區廠一家人,相依共生存,聯手同發展,造福為人民」,一聯一詩,表明華安廠與地方政府攜手並進的共同心聲。基座四圍,30頭石獅形態各異,似頌一方盛世昇平;階側蛟龍並駕,兆示經濟騰飛之勢。
廣場地面大部分由10萬多塊花崗岩加丁砌就,象徵著10萬多民眾鼎力同心。86米長麥飯石世紀甬道,山2002塊麥飯石整塊與6個十塊鋪成,寓意著公元2002年6月28日落成,又彰顯著「麥飯石之鄉」資源之豐厚。
中心建築北側設置70米長文化長廊,期以記載名人墨客生命之軌跡。長廊下3米寬河流石按摩小徑,應民便民,日現健身功用。四周華燈錯落,精巧別致,風景憑添。
世紀廣場已成為碾子山區新的標志性景觀,也是人們休閑、娛樂和集會、活動的重要場
鶴城史志
早在一萬年前,已有先民生息、繁衍在齊齊哈爾這塊黑土地上。他們沿嫩江兩岸而居,以漁獵為生。
齊齊哈爾市區轄境,夏商周時期屬索離國;秦漢時為夫余國屬境;魏晉南北朝時期屬鮮卑和豆莫簍;隋唐時期屬室韋都督府管轄;
遼代屬上京路、東京路;元代屬遼陽行中書省所轄的開元路和水達達路;明朝先歸屬大寧都指揮使司,後屬奴兒干都司。
清初,齊齊哈爾地區屬盛京內務府管轄,不久歸屬寧古塔將軍。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起,改屬黑龍江將軍管轄。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設卜奎驛站,逐步成為黑龍江西部地區諸驛站的中心,並發展為村落。
1691年(康熙三十年),清廷准奏在卜奎站建齊齊哈爾城,並授索倫總管瑪布岱副都統銜,掌管建城事宜。
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黑龍江將軍衙門移住齊齊哈爾城。直至清末,黑龍江將軍衙門與齊齊哈爾副都統衙門合署管轄齊齊哈爾。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在省城設黑龍江分巡道極其所屬的黑水廳,管轄齊齊哈爾。次年,裁撤齊齊哈爾副都統。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清政府廢黑龍江將軍,建黑龍江行省,將黑水廳改為龍江府,齊齊哈爾由省垣巡警局和龍江府管轄。
民國時期,1924年,成立黑龍江省城市政公所,管理齊齊哈爾市事宜。
1929年,黑龍江省城市政公所改組為黑龍江省城兼商埠市政局,主管黑龍江省城齊齊哈爾及商埠界內市政諸事,直隸於黑龍江省政府。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齊齊哈爾,設置偽滿龍江省,齊齊哈爾仍為省城。
1936年,建立偽齊齊哈爾市公署,隸屬偽滿龍江省公署。此為齊齊哈爾設市之始。
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後,成立民主政權齊齊哈爾市政府,隸屬嫩江省。
1947至此1949年,先後隸屬黑龍江嫩江聯合省、黑龍江省。
1954年,黑龍江省會由齊齊哈爾市遷往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始為省轄市。
1958年,齊齊哈爾市劃歸嫩江專區專員公署管轄。
1960年,嫩江專區撤銷,其所轄各縣劃歸齊齊哈爾市領導,始行市管縣體制,齊齊哈爾市復為省轄市。
1961年,恢復嫩江地區專員公署,齊齊哈爾市及所轄各縣歸其管轄。
1964年,齊齊哈爾市再次改為省轄市。
1967年,齊齊哈爾市人民委員會撤銷,成立齊齊哈爾市革命委員會。
1980年,齊齊哈爾市革命委員會改稱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
1985年,嫩江地區行政公署與齊齊哈爾市合並,再次實行市管縣體制,齊齊哈爾市仍為省轄市。
5、10.1假期想自駕去威海,請有經驗的朋友推薦沿途經典景點及最優路線,目的是休閑度假,大約4天時間。謝謝!
你太明智了,無論什麼時候去威海都是美麗的都會有收獲,不過十一還是會人擠人,住房貴一些,但總體來說自駕游威海還是比較省的,美食購物休閑一個都不能少········哈哈哈哈
1 國際海水浴場有家自由左岸青年旅舍。
四層的小別墅,相當有特色,如果是夏天去還可以在他們的露天酒吧自助燒烤。離沙灘十多米,價格也不貴。以前同學來威海我都安排住那裡的,干凈衛生,價格不高,推薦!
市裡的話七天、如家快捷酒店、漢庭經濟型連鎖酒店、 格林豪泰等等也很好,最近威海的客棧快捷酒店如雨後春筍遍地都是,可以網上預訂!
2 威海必選<極力推薦>泡溫泉去,嘿咻!!!
溫泉出水溫度高達78℃,水質清新甘美,水體澄明清澈,四時不竭,日最大開采量高達4500餘立方米。具有祛病、保健等功能,被溫泉專家譽為「溫泉中的極品」。溫泉中含有對身體有效的物質,借著泡浴或飲用,使這些物質經由皮膚或黏膜直接進入體內,因此有時能減少葯劑的服用,且能提高免疫力。
市內寶泉路上都是溫泉,絕對是天然溫泉(爽極了,不過你要能耐熱啊)。推薦:威海浴池,寶泉賓館溫泉,療養院溫泉,東門外洗浴中心(按摩,拔罐,奶裕,美容,理發,修腳),很是舒服的!!
3 也可漁家樂
據悉,在山東旅遊市場十分活躍的威海赤山景區,現已推出「山海逍遙·情滿赤山」的系列自駕游新線路產品,積極參與市場競爭,以特色鮮明、性價比更合理、服務更貼近自駕游的新線路產品供市場選擇,為遊客出遊帶來方便和實惠。5條線路分別為:「藍色半島·尋山夢海浪漫之旅」自駕三日游、「好客山東·漁家樂體驗之旅」 自駕三日游、「幸福威海·文化休閑之旅」 自駕三日游、「好運榮成·海濱休閑之旅」 自駕三日游、 「逍遙赤山·耕海牧漁體驗之旅」 自駕二日游。每條線路都串聯5處以上重點景區、重點購物商場、主要工農業旅遊示範點、旅遊特色鎮、旅遊特色村以及沿線停車場、加油站等休憩服務場所。
4
公交車
市內公交車已發展到20多條線路,通達市內各景點和主要街區。大巴單一票價1元,小巴單一票價1.5元
計程車
均以2公里為起碼計價里程,豪華型計程車起碼租價為7元,普通型計程車起碼租價為5元。豪華型計程車2至8公里租價為1.40元,8公里以上(含8公里)車公里租價單程為2.1元。普通型計程車2至8公里,車公里租價為1.2元,8公里以上(含8公里)車公里租價單程為1.80元。
5 我想看海
東海岸:很喜歡威海的東海岸,一路沿著濱海公路行走,看到的有獨具威海特色的海草屋,。 威海國際海水浴場: 就在市裡海邊,是一個自然海水浴場,一年四時分明,冬暖夏涼,屬於典型的海洋性天色。浴場海岸線全長 。
環海路旅遊風景區 免費 市區內景點
駕車慢行、騎車、徒步都是不錯的選擇,泡上一天的時間也值得,中午在長城飯店飲酒看海吃蟹,慢慢體會豈不快哉,環海路上的漁家小店也不錯,絕對的生猛海鮮。在環海路上的海濱高爾夫球場,洞洞見海,鍛煉觀光兩不誤。在海水浴場東部有出租雙人自行車的地方,可以騎自行車游環海路,需要體力喲。
威海的海濱公園:免費 市區內景點
幸福公園南隔1公里是威海公園,緊連在一起的是悅海公園、再一河之隔是海上公園。綿延十多公里處處是景觀,可以看海草房、古燈塔、遠眺劉公島。
劉公島歷史悠久,扼守京津門戶,橫踞海上,形成天然屏障,是扼守東陲海疆的軍事重地。這里是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棗清政府北洋水師的誕生地,這里是中日甲午戰爭的古戰場,著名的黃海海戰就發生於此。如今,島上已建立了中日甲午戰爭博物館,收藏有大量有關珍貴文物。其中從海底打撈的水師巨型艦炮,重20多噸,為世界僅存。島上有甲午海戰期間功不可沒的北洋水師鐵碼頭和古炮台,有紀念甲午英烈的北洋水師忠魂碑,有展示中國兵器發展史的中華兵器館,有保持原始植被的國家森林公園,有當年北洋海軍的指揮機關北洋海軍提督署,還有通過建築、雕塑、繪畫、影視等綜合藝術手段展示甲午海戰悲壯歷史的甲午海戰館。
6 shopping(威海的繁華商業區在新威路、海港路、海濱北路、文化路一帶)
韓國城是由一家一家的小店兒組成的,這里的服裝、鞋帽、小五金、小裝飾品琳琅滿目。首先,你應該多走走,多看看,多比比。然後回到你已經定下要買東西的那個小店。據來過的人講,在這里購物一定要「砍價」,要撒開了歡兒的、往不敢想像的價位上砍,砍不下來換個攤兒繼續砍。
在市區新威路、海港路、海濱北路、文化路等幾條主幹線上坐落著百貨大樓、華聯商廈、威海衛商場、友誼商店、商業大廈等大型商店和中、小百貨店、糖酒店,在地域購物上初步形成了市區三大購物帶。
一是以百貨大樓、華聯商廈、威海衛商場為主體的市中心購物帶;
二是以商業大廈、友誼批發市場、百姓自選商場、家電城為中心的三角花園批發零售購物帶;
三是以糖酒超市、威海大世界、韓國服裝批發市場為主體的購物帶。其中韓國服裝城最為著名。它們均以合理的布局,優越的位置,一流的設施,吸引著廣大海內外遊客。
這里物產豐富,盛產對蝦、海參、鮑魚、貝類、藻類及各種經濟魚等300多種海產品,「膠東大花生」、「威海蘋果」、「榮成黃桃」、「乳山陽梨」等土特產品馳名中外。威海還是全國地毯、釣魚竿的最大產地,錫鑲、刺綉、絲綢等產品在國內外也都享有盛譽。
6、齊齊哈爾是那一個省
黑龍江省
7、草房到北京市朝陽區婦幼保健院怎麼走
公交線路:地鐵6號線 → 地鐵10號線,全程約19.4公里
1、從草房乘坐地鐵6號線,經過7站, 到達呼家樓站
2、乘坐地鐵10號線,經過5站, 到達潘家園站
3、步行約900米,到達北京市朝陽區婦幼保健院
駕車路線:全程約19.7公里
起點:草房村
1.從起點向東南方向出發,行駛60米,右後方轉彎進入朝陽北路
2.沿朝陽北路行駛900米,進入常新路
3.沿常新路行駛240米,進入常營南路
4.沿常營南路行駛570米,左轉
5.行駛970米,右轉進入朝陽路
6.沿朝陽路行駛230米,直行進入朝陽路
7.沿朝陽路行駛440米,在第4個出口,朝建國路方向,進入雙橋東路
8.沿雙橋東路行駛270米,右轉進入建國路
9.沿建國路行駛280米,稍向左轉上匝道
10.沿匝道行駛190米,直行進入京通快速路
11.沿京通快速路行駛8.5公里,過右側的京通大廈,朝通惠河北路/東四環/機場高速/G1方向,稍向右轉進入四惠橋
12.沿四惠橋行駛530米,過四惠橋約710米後,直行進入通惠河北路
13.沿通惠河北路行駛960米,過右側的郎園ViNTAGE,直行進入通惠河北路
14.沿通惠河北路行駛380米,過右側的泰珍嘉大廈,在東三環/國貿橋/雙井橋出口,稍向左轉進入通惠河北路輔路
15.沿通惠河北路輔路行駛450米,左轉進入東三環中路輔路
16.沿東三環中路輔路行駛790米,進入東三環中路輔路
17.沿東三環中路輔路行駛70米,稍向右轉進入東三環中路
18.沿東三環中路行駛250米,直行進入東三環南路
19.沿東三環南路行駛120米,過右側的中國人民美術出版大廈約1.2公里後,直行進入東三環南路
20.沿東三環南路行駛230米,在潘家園路出口,稍向右轉進入東三環南路輔路
21.沿東三環南路輔路行駛340米,過潘家園橋,右前方轉彎
22.行駛20米,過潘家園橋,右前方轉彎
23.行駛10米,過潘家園橋約90米後,直行進入潘家園路
24.沿潘家園路行駛170米,過左側的潘家園商務中心約150米後,左轉進入華威路
25.沿華威路行駛19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左側)
終點:北京市朝陽區婦幼保健院
8、長子縣草房葯房有限公司怎麼樣?
長子縣草房葯房有限公司是2016-10-31在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丹朱鎮草坊村353號。
長子縣草房葯房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40428MA0GXTEJ5C,企業法人楊磊,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長子縣草房葯房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葯品零售:中成葯、化學葯制劑、抗生素、生化葯品、生物製品(除疫苗);食品經營:預包裝食品、保健食品、【乳製品(含嬰幼兒配方乳粉)】銷售;化妝品、日用百貨(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長子縣草房葯房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