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不是保健食品

不是保健食品

發布時間:2020-06-26 01:08:53

1、怎麼判斷一個產品是不是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上有個標記,類似小藍帽子的圖標。標注「保健食品」
《國食健字XXXXXXXXX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只要有這個標志那就是國家承認的保健食品。消費者在購買保健品時候一定要注意一些問題: 1、 看包裝上有沒有一個小藍帽,有無衛生部的」小藍帽」可是辨認區分真假保健品的特製標志。目前我們國內的保健品最直觀的標志就是「小藍帽」,而且在外包裝盒醒目處,並標示有產品的批准文號、生產企業名稱、生產日期、有效期等。正規批號一般在小藍帽的下方,通常為「國食健字G+4位年代號+4位順序號」,或「衛食健字+4位年代號+第XXX號」;進口保健食品則是「國食健字J+4位年代號+4位順序號」,或「衛食健進字+(4位年代號)+第XXX號」。 這些批准文號去國家食品葯品網查詢也可以看的到.正規廠家的國家都備案了的.另外保健器械要有國家醫葯監督管理局的批准文號「葯管械(准)字」。 2、 注意保健功效,我國衛生部審批的保健食品一共只有22種保健功能,而且同一產品不能同時具有兩種以上的功能,消費者購買時要仔細參看產品包裝上的說明書,確定產品的保健功能。 3、 看是不是GMP認證企業,GMP是國際通行的食品醫葯企業良好的生產流程和管理規范,是我國葯品和保健品生產的強制項目。 4、 注意該產品的成分,看是不是適合自己服用,保健品都有明確的「適宜人群」和「不適宜人群,購買時不能忽視,不可盲目購買。

2、什麼是真正的保健食品

從產品界面看,目前市場上有一大類既不是保健品也不是普通食品的產品存在,這樣的產品在法律定位上不清晰,因此監管處於真空狀態,對這類產品是該鼓勵還是該控制,目前也沒有明確的說法。
近日,「黃金大米」人體實驗事件引發軒然大波,88歲中葯葯理學專家、工程院院士李連達就「黃金大米」事件接受采訪時稱,「試驗中的『黃金大米』不是葯品,也不是普通食品,應屬保健食品范疇,可定為『強化食品』……」,李院士的這一說法招來一片罵聲。在此,我們暫且放下對「黃金大米」是否是保健食品的探討,首先要深思的是社會大眾甚至是專業人士對「保健食品」定義的認知。
中葯葯理學專家、工程院院士把轉基因大米稱為保健食品,社會大眾對保健食品的認知更是五花八門,在微博上用「保健食品」四個字檢索,不難發現這些觀點:紅糖一直是大眾喜愛的養生保健食品,紅糖具有化淤散寒、暖胃健脾、緩解疼痛的功效,且富含豐富的鈣、鐵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大晚上的吃著西芹百合白果等配料……都是有益女性的保健食品;【最牛的六種保健食品】第一綠茶;第二紅葡萄酒;第三豆漿;第四酸奶;第五骨頭湯;第六蘑菇湯;中醫認為,生食蓮藕能涼血散淤,熟食能益腎補心,滋陰養血,可補五臟之虛,強身健體,補血,養血,是秋季絕佳的保健食品;驢屬草食類動物,驢肉細嫩鮮美,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
或許保健食品規則制定者或行業專家看到這會不以為然,笑稱他們不懂保健食品。但是,根據當前尚遵循的《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辦法(試行)》(2005年4月30日頒布局令第19號)之規定,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的出台是「為規范保健食品的注冊行為,保證保健食品的質量,保障人體食用安全」,並沒有規定注冊的才是保健食品,未注冊的就不是保健食品,據此我們不能輕易下結論說李院士是錯的,社會大眾是錯的。但眾所周知,《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在起草過程中,其中一個主要的爭論焦點就是什麼是保健食品,如果《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對保健食品的定義不重視社會公眾對「保健食品」的普遍認知,只能說是「鴕鳥心態」,這將為今後的普法自設障礙,更無利於行業規范。
保健食品行業還面臨四大頑症:違法添加、違法宣稱、非法營銷和地下窩點。這四大頑症在各省市的監管過程中都普遍存在。

3、什麼食品屬於保健品

保健食品按食用對象不同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健康人群為對象,主要為了補充營養素,滿足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需求;另一類主要供給某些生理功能有問題抄的人食用,強調其在預防疾病和促進康復方面的調節功能 。

標准規定,保健食品應有與功能作用相對應的功效成分及其最低含量。功效成分是指能通過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徑,調節人體機能的物質,主要包括:

1、多襲醣類:如膳食纖維、香菇多醣等;

2、功能性甜味料:如單糖、低聚糖、多元醇糖等;

3、功能性油脂類:如多不飽和脂肪酸等。

(3)不是保健食品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與葯品相混淆的用語,禁止百宣傳療效。

2、禁止宣傳改善和增強性功能的作用。

3、廣告上須附有明顯統一的天藍色標志,其報刊印刷品廣告中的保健食品標志直徑不得小於1厘米。

4、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抽檢不合格的將暫停其在轄區內發布廣告,經原抽檢部門或上級部門。

4、保健用品需要申報注冊?不是保健食品的

保健品又叫「功能食品」。一般是以新資源食品(如蠶蛹 螺旋藻等)或在普通食品的基礎上添加了「功能成分」(如在奶知粉中添加降糖物質等)製成的。正因為添加了非一般意義上的「功能成分」而具有了區道別於普通食品的「保健功能」,所以才要進行特別的審批。經過審批後的保健品才能宣稱保健「功能」並且有劃定「適應人群」的要求。而普通食品則不允許宣稱「保健功能」也回無所謂什麼「適應人群」了。

保健品在其包裝上有一個「藍帽子」標識和冠以「健衛食XXXX」字樣的批准文號。審批和管答理部門是國家衛生部。

5、以下不是保健食品必要的索證證件?

不是保健食品必要的索證證件是:4:食品QS證書。

因為是保健食品,當然需要保健食品批准文號。「食品QS證書」就是普通食品的批准文號,所以不需要。

6、下列哪些不包含在保健食品功能范圍中 1、增高 2、減肥 3、增強免疫力 4、抗氧化

2003年5月1日起實施的《保健食品檢驗與評審技術規范》規定保健食品的申報功能為:

1、增強免疫力

2、改善睡眠

3、緩解體力疲勞

4、提zd高缺氧耐受力

5、對輻射危害有輔助保護功能

6、增加骨密度

7、對化回學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

8、緩解視疲勞

9、祛痤瘡

10、祛黃褐斑

11、改善皮膚水份

12、改善皮膚油份

13、減肥

14、輔助降血糖

15、改善生長發育

16、抗氧化

17、改善營養性貧血

18、輔助改善記答憶

19、調節腸道菌群

20、促進排鉛

21、促進消化

22、清咽

23、對胃粘膜有輔助保護功能

24、促進泌乳

25、通便

26、輔助降血壓

27、輔助降血脂

可見增高不包含在保健食品功能范圍內

7、保健品屬於食品嗎??

保健品屬於食品。

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特殊種類,介於食品與葯品之間,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食品與一般食品區別:

(1)保健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生理活性物質),能調節人體的機能,具有特定的功能(食品的第三功能);而一般食品不強調特定功能(食品的第三功能)。

(2)保健食品一般有特定的食用范圍(特定人群),而一般食品無特定的食用范圍。

(3)保健食品一般都具有規定的每日服用量,而一般食品無規定的食用量。

(7)不是保健食品擴展資料

保健食品在市場上識別真假:

(1)保健食品產品外包裝上有藍色草帽樣標志,標志下方為批准文號和批准部門。

(2)看批准文號,衛生部批準的國產保健食品批准文號為「衛食健字+(年代號)+順序號」,進口保健食品為「衛進食健字+(年代號)+順序號」或「衛食健進字+(年代號)+順序號」。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和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的國產保健食品批准文號為「國食健字G+4位年代號+4位順序號」,進口保健食品為「國食健字J+4位年代號+4位順序號」。相關信息可到國家葯監局網站查詢。

(3)仔細閱讀保健食品標簽說明書。保健食品標簽和說明書包含了產品的原輔料、功效成分或者標志性成分及含量、保健功能、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注意事項、保質期、產品注冊和生產等相關信息。

(4)看保健功效,而非治療效果。看外包裝上與宣傳說明書是否一致,保健品不得宣傳效果療效,不得有暗示可使疾病痊癒的宣傳。

與不是保健食品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