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助法律人士!!家裡老人被騙去免費旅遊,簽近2000元保健品合同,如何維權?!
我認為有一辦法供你參考,家裡留有年輕人,他們來取錢時對他講,已經報案了,我們一起到派出所辦手續。如數給你,,,,看他有無膽子。當否供參考
2、賣保健品送旅遊這種騙局怎麼舉報
怎麼就是騙局了,不就是偏強制購物么,你也就做你自己家人的工作,你要真那麼確定人家違法,還用舉報,直接報警就行了,舉報多慢啊。
3、記者卧底揭保健品營銷黑幕是怎麼回事?
在某招聘網站,南都記者向「廣東道山食品有限公司」投遞了簡歷,應聘健康顧問崗位,很快記者接到了面試電話。在越秀區水蔭路某大廈,隔著一張豪華辦公桌,該公司總經理助理王總向記者詳細介紹了該公司的經營模式:前台是綠色食品超市,主要銷售五穀雜糧等綠色農產品(11.510, 0.00, 0.00%);後台銷售高端定製的醫葯保健品,如蜂膠。王總坦言,公司盈利主要靠後台運作,前台主要是依託綠色食品超市進行零售以吸納會員。王總指著辦公室的一瓶蜂膠稱,這就是公司向中老年人出售的高端定製保健品,一套產品定價約2萬元,一個療程約一年半,可以改善睡眠,調理腸胃,起輔助治療作用。
「我們的業務員提成可以達到10%。」王總說,員工待遇和業績掛鉤,公司銷售冠軍一個月可以做到30萬元的業績,「就是把握好那幾個(重點)顧客,顧客自己用得好,會介紹身邊的人用產品」。王總介紹,公司員工的底薪呈階梯式分布,普通員工2000元、經理2500元、店長5000元;提成方面,員工拿銷售業績的10%,經理拿個人提成10%加上團隊管理提成5%,店長的提成則是整個店面業績的3%-5%,另還有股份分紅。該公司旗下的綠色食品連鎖超市中(據調查廣州地區有18家門店)共有5家「百萬店」(即月銷售業績過百萬元),業績最高的店一個月曾做到138萬元。面試結束時,王總言語間對記者寄予「厚望」:「一個星期,我們可以從一個陌生的顧客,到有業績,有成交。」再成長兩三個月,就能勝任經理角色甚至帶領團隊。
上崗第一天的傍晚6時許,所在超市會議室內燈火通明,在外奔波的業務員都回來接受培訓。記者了解到,次日一早一批業務員將陪同老人客戶前往外地一個山莊開展兩天一夜的旅遊活動,這是公司業務上的「重頭戲」,不容出錯。
負責培訓的林經理是個90後,因業績突出曾獲公司獎勵一輛小車。他在白板上寫下6位老人客戶的姓名,讓負責跟進的業務員逐一回答相關信息,供全體業務員討論。針對每位老人客戶,他都詳細詢問年齡、經濟狀況、身體疾病、經濟自主權等。有業務員告訴記者,目標老人的經濟狀況越好,身體疾病越多,意味著出去旅遊期間「出單」的可能性越大。
隨後林經理要求全體業務員練習「贊美」,以防第二天見到老人客戶後詞窮。他隨機讓一名女業務員上台扮作客戶,要求其他業務員在3秒內根據衣著服飾說一句贊美的話,不能重復,沒完成者將接受體罰。「靚姨你很有氣質!」「你的皮膚看起來好好啊!」「阿姨你的褲子好合身啊,在哪買的?我想給我媽媽買一條。」……業務員們紛紛給出贊美。有3名未能及時給出贊美話的業務員被罰做俯卧撐,並被要求次日早上每人補說出20句贊美的話。
街頭搞優惠活動吸引老人辦會員卡、派團購券;收集到老人信息後約老人到店內參加團購;團購現場贈送老人低價一日游機會;將報名參加一日游的老人集中帶到郊區的山莊遊玩、「預熱」,臨走分發一份禮品,增進感情,消除其戒備心……上班數日,記者逐漸摸清了該超市進行保健品會議營銷的基本流程,其中最關鍵、最隱秘的一環,被業務員們稱為「重頭戲」的,是組織目標老人客戶參加公司第二輪安排的山莊「兩天一夜」旅遊。其間,公司會安排「專家」接受老人問診、讓老人試用公司的保健產品,並開展「會議營銷」,經理、店長齊上陣,對老人們輪番「洗腦」,從而兜售蜂膠等高價保健品。
4、旅遊購物店賣保健品合法嗎 有人知道嗎
旅遊購物店賣保健品多數都是騙人的,產品一般不起到什麼作用,旅遊的時候最好不要導游帶去的購物店,一百個之中有九九個是騙子。
5、為什麼不治病的保健品還能一再洗劫老人的錢包?
床上用品、雞蛋、牙刷,全部送送送!近年來,一些所謂的保健品公司大打感情牌忽悠老年人購買「保健品」,多數老人被洗腦,更有老人明知被騙,卻心甘情願。
騙子究竟用了怎樣的「花招」?老年人如何一步一步陷入保健品騙局的?這些伸向他們的黑手,又該怎樣防範?
觀察:老年人撐起保健品半壁江山
中國保健協會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保健品的銷售額約2000億元,其中老年人消費佔了50%以上。
調查顯示,超過65%的老年人使用過保健品。在保健品獲得渠道中,老年人自己購買的比例達到了近40%。
在購買渠道中,有近66%的老年人因公司推銷、廣告宣傳而購買保健品。
揭秘:保健品騙局如何讓老人一步步掏空錢包?
保健品忽悠老年人的手段有哪些?是什麼讓閱歷豐富的老人喪失了判斷力?一步一步陷入保健品騙局的?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會銷」保健品。
「會銷」保健品全部是套路
用開會向老年人推銷保健品的方法,被稱作「會銷」,他們多以公益健康講座、免費體檢、贈送禮品為噱頭,在街頭發放傳單,邀請老年人參加。會議的前幾天,年輕的業務員圍著老人不停噓寒問暖,幾乎絕口不提與推銷有關的內容。
在了解老人病情和財務狀況後,選取可能花錢的老人,邀與主辦方請來的「醫療專家」,進行一對一問診。賣給老人高價保健品……
分析:
央視評論特約撰稿王健:時下的許多保健品,找准了目標人群和功能定位。老年人對健康本就十分在意,「專為中老年設計」的定位,緊緊鎖住老年人的需求,深耕運營,謀求盈利。尤其是針對老年人腰腿疼、內分泌失調、睡眠不好等常見病症,保健品企業著眼小切口、大推廣、強營銷,往往吹得天花亂墜,讓老人不知不覺落入陷阱,不能自拔。
親情拉攏吹噓「療效」全是騙售
騙子們針對老年人一般是先打親情牌,優惠牌,然後針對推銷的產品大打療效牌。當然他們所說的「療效」,要打一個大大的引號。在精心設計的騙局面前,很多老人一步一步地交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宣稱可以降血糖、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甘舒堂樂粉售價898元,但實際上並不具備降血糖等治療功效,它的出廠價,只有150元。而所謂的醫療專家也是編造、虛構的,
分析:
央視評論特約撰稿王健:不少保健品企業,對於老年人生活的場景非常熟悉,「進社區」是他們常用的渠道手段。與此同時,營銷人員進入社區,往往一口一個「大爺大媽」,嘴甜溫柔,讓孤獨的老人倍感親切。甚至有的老人坦言,這些營銷人員比自己的兒女都孝順。達到了這樣的效果,向大爺大媽推銷產品就變得很容易了。
「買保健品送旅遊」老人花光積蓄
本月11號,有人在山東青島的一處海灘,發現一位老人,已經身亡。在遺書中老人透露,之所以會選擇跳海自殺,跟購買保健品上當受騙有關。逝者的妻子盧大媽說,老伴兒很喜歡旅遊,這家公司聲稱「買保健品送旅遊」,才讓老伴兒一步步落入陷阱。
分析:
央視評論特約撰稿王健:保健品詐騙已成公害,致無數家庭破裂,乃至家破人亡,其危害不遜於電信詐騙……該像打擊電信詐騙一樣打擊保健品詐騙,通過聯合執法、社會參與、家庭干預,圍獵保健品詐騙,還老年人清靜。
騙局蔓延農村成重災區
類似陷阱更是在向著農村地區快速蔓延。很多拙劣的「養生保健」已經滲透到邊遠農村,打著「國家扶持」「實惠下鄉」的名義,開始對農村老人進行新一輪洗劫。
分析: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翼:不法分子在城裡面難以施展自己的欺騙的伎倆的時候,逐漸把已被識破的騙局轉移到農村,尤其是在偏遠的農村。農村與城市不同,老年人上當受騙,媒體的報道普遍比較滯後。等到一個村一個村去識別以後,傳播開來,可能半年就過去,那些人大量騙錢騙到手,已經逃之夭夭了。這個時候再追究的時候,執法成本大,老百姓的損失特別的嚴重。
真相:所謂的保健品真的能治病嗎?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保健品它的本質就是一種食品而已,它不可能治病的。
我國批準的保健品功能共有27個,包括輔助降血壓、輔助降血糖、輔助降血脂等,產品在宣傳中只能宣傳在審批時通過的功能,超范圍的宣傳都屬於虛假宣傳。
維權:保健品市場亂象如何整治?
很多老年人即使發現被騙,也面臨舉證難、維權難的尷尬。目前保健品推銷的手段多採取打「游擊」的方式,「會銷」現場沒有任何產品的「身影」,都是現場下單付款,之後送貨上門,沒有交易憑據,以關愛老人的方式進行掩蓋,難以做到「人贓並獲」,即便消費者事後幡然大悟也很難讓不法分子「現形」。此外,商家不遺餘力地誇張虛假、具有明顯欺詐傾向進行宣傳,老年人卻趨之若鶩,兩種情況並行,常常令保健品行業維權監管陷入「黑洞」。
1月16日,山東濱州一位老人在保健品銷售店門前維權
整治保健品市場亂象,必須多管齊下,嚴格執法。首先,對於保健品濫用絕對化語言命名、炒作概念、誇大宣傳等行為,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予以頂格處罰,倒逼保健品命名和廣告規范化、法制化。其次,對於不法商家的非法營銷手段,則要通過進一步完善食葯監管、公安、工商等有關部門的聯合執法機制,增加巡查頻次和密度,暢通群眾舉報渠道。第三,必須加大處罰力度,不僅讓生產者傾家盪產,更要追究生產者的刑事責任。只有多措並舉,保健品市場的亂象,才可能做到標本兼治。
央視評論特約撰稿王健:仔細觀察老年人上當受騙的經過,我們會發現很多共性特點。例如,老年人孤獨,有人推心置腹地陪著說話,傾聽老年人的心聲,哪怕是推銷產品,也會讓老人覺得溫暖。又例如,老年人注重健康和養生,然而時下社會上各種打著「科學」幌子的「偽科學」養生知識魚龍混雜,讓人難以分辨清楚。正因與此,老年人真假難辨,就很容易偏聽偏信。
陝西咸陽:八旬老人花10餘萬買保健品堆滿卧室圖自視覺中國
中國已經正式步入老齡化社會,超過兩億老年人萌生了巨大的需求。然而,滿足老年人養生需求的正規產品依然不多,究竟哪些渠道合理合法,老年人也並不清楚。巨大的需求,遼闊的真空,讓騙子找到了土壤,也讓老年人毫無防備地暴露在騙子的面前。從心入手,加強對老年人的關愛,這是杜絕「保健品大忽悠」最有效的手段。保健品忽悠老年人,之所以成功在於「攻心」。在這場爭奪戰中,只有我們溫暖了老人的心,讓老年人切實感受到關愛,打擊騙子的戰斗就離勝利不遠了。
老年人成為保健品公司的「獵物」已是社會問題,問題既出在老人,又不全在老人。只有子女、家庭、社區、組織、政府各盡其責,才能真正把老人從保健品公司的營銷陷阱中「拯救」回來。
6、利用旅遊誘騙老年人買保健品如何維權
你那保健品更可能也是假的,不信就掃一下二維條碼,如果是假的就好辦了!
7、組織老年人旅遊,買保健品騙人的嗎
是的 我在電視上見過這個新聞的專騙老人 那些幾十塊的東西吹得跟神似的賣給老人家幾千幾萬的老人拿回家發現沒什麼用結果哭笑不得 請採納
8、保健品騙人流程。
保健品有些東西是騙人的,但有些東西只能做保健,沒有醫療的一點效果,不過,這些銷售的人員把它說得神乎其實的,所以對保健品有很多的成見,
9、境外旅遊被導游忽悠買了保健品要怎麼投訴
可以適當的保留依據和證據然後撥打12301進行投訴和維權
10、老人交200元跟團買萬元保健品回家是怎麼回事?
最近:昆明一養生會所借旅遊之名搞產品推銷,受騙者交200元跟團游後,卻被忽悠買了上萬元保健品回家。直到從網上看到「xx蟲草精騙局」的相關報道,老人才意識到,這是借組織老年人旅遊的名義,推銷保健品。
事情經過:
在老同事的邀約下,昆明劉先生參加了「鶴年堂」組織的彌勒游。三天兩夜,200元/人、300元/2人,從彌勒可邑小鎮到溫泉度假村,吃住行一條龍。
劉先生一開始覺得不對勁兒,去五華區巨龍大廈21樓報名登記時,他還特意問了工作人員:「你這成本怎麼夠?」對方稱,有20家單位贊助,正在搞活動回饋老年人。
3月22日上午11點左右,老人們到達彌勒的可邑小鎮。下午2點,回到彌勒郊外的溫泉度假村,他們被集中到一個會場里。同行的工作人員宣布,四川xx公司董事長特意到彌勒來,組織這次見面會。
23日一早,工作人員帶老人們參觀完彌勒大佛,上午9點40分回到溫泉度假村後又把大家集中起來,宣講蟲草精的製作方法以及功效。
此次活動,騙子人員先將100元以紅包的形式返還給了老人,「這個時候,大家就覺得他很有誠信。」在這過程中,工作人員還將配方中涉及的葯材都送給了老年人,有軟膏、藏紅花、血參、泡酒料等保健品。送東西的時候,工作人員借機要求老年人購買xx蟲草精,原價3.8萬元,以6380元的優惠價出售。
最終劉先生購買了兩盒梅邦蟲草精,花了1萬多元。
主辦方回應稱,確實組織老年人去彌勒旅遊,但購買保健品是老人的自願行為。老人如有疑問,需自行與他聯系,有工作人員負責解決售後問題。
目前,有很多資質不全的保健品公司,假借旅遊名義,來推銷商品,實屬騙局。切莫貪小便宜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