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艾灸療法具有什麼作用
艾灸能夠快速補充體內的氣和血,從而到達氣血通達,身體舒暢,讓各個功能器官運轉順暢。
艾灸適用范圍:艾灸對慢性虛弱性疾病和外感風寒濕邪而致的疾病效果明顯,尤其對受寒引起的頸肩腰腿痛等病症效果明顯。
2、中醫艾灸好保健 注意事項有哪些
注意多喝水,飯前飯後不宜灸等等
3、中醫針灸中灸分幾種?
你說的叫艾灸法 通常分為 直接灸 和間接灸 溫針灸 等
4、艾灸養生是真的嗎?
是真的,你可以試試
5、艾灸真的很神奇嗎?
艾灸是中醫文化的精髓,
通過艾灸養生保健,
是有非常好的功效的。
艾灸在生活中的運用是非常廣泛且備受認可的。
6、常用的艾灸保健穴位有哪些?
◆灸身柱穴
身柱穴屬督脈,在項後第三胸椎與第四胸椎之間。身柱有理肺氣,補虛損,解療毒,寧神志的功效。-
灸身柱能溫補元陽,調和氣血,促進青少年的生長發育,現代研究認為,灸身柱可以調節人的神經系統,可以防止神經衰弱,失眠症,頭痛的發作,可以防止疲勞,促進肌體體力的恢復。灸身柱對小兒的胃腸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瀉,食慾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對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統的哮喘、氣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養生一言草》載:小兒每月灸身柱、天樞,可保無病。-
◆灸大椎穴-
大椎穴屬督脈,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之間,大椎穴又名百勞穴,是督脈、手足三陽經、陽維脈之會,有「諸陽之會」和「陽脈之海」之稱。-
此穴有解表、疏風、散寒,溫陽、通陽、清心、寧神、健腦、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強壯全身的作用,現代研究發現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細胞的數量,提高淋巴細胞的轉化率和E一玫瑰花環形成率,具有提高機體細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於老年人項背畏寒,用腦過度引起的疲勞、頭脹、頭暈,伏案或低頭過度引起的項強不適、頸椎病,血管緊張性頭痛等。-
大椎穴還有明顯的退熱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氣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還可用於肺氣腫、哮喘的防治。
◆灸中脘穴-
中脘穴屬任脈,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中脘穴有調胃補氣、化濕和中、降逆止嘔的作用。《甲乙經》載:「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中脘主之,亦取章門。」又載:「傷憂思氣積,中脘主之。」《玉龍歌》說:「黃疽四肢無力,中脘、足三里。」-
實驗觀察發現,艾灸小白鼠「中脘」穴,能增加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中脘穴後能使胃的蠕動增強,幽門立即開放,胃下緣輕度提高,空腸黏膜皺襞增深、腸動力增強。艾灸中院有利於提高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和增強人的抵抗力,對於胃脘脹痛、嘔吐、呢逆、吞酸、食慾不振等有較好療效。
7、中醫四大醫術:砭、針、灸、葯分別指的什麼?
中醫的完整構架包括砭、針、灸、導引、按蹺、中葯。
砭:是中國最古老的醫療保健方法,是針灸的前身。它作為一種獨立的醫術,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由於材抄料有限,現今只保留砭術分支的一些石療及刮痧術。基本方法包括感、壓、滾、擦、點、刺、劃、叩、刮、扭、旋、振、彈拔、溫、涼、聞、撾法。實際上現代砭石療法主要就是刮痧了。
針:針最初確實是用石頭做的,與砭不分,但是到了《內經》時代,就形成了銅針、金針、銀針等金屬針,成為獨立的重要的治療方法。原理是通過針刺經絡穴位,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灸:是一種借灸火的熱力給襲人以溫熱刺激,通過經絡輸穴的作用,達到治病目的。主要材料為艾(艾絨、艾條),也有用其它葯物灸的。不是拔火罐。
葯:就是指現代所說的中葯了,內容很廣闊,通過四氣五味理論講各種動物、植物、礦物葯材分類,再根據中醫的各種理論組成不同的方劑,治療不同的疾病。
導引:主要指的是各類氣功。
按蹺:主要指的是各類推拿按摩、踩蹺方法。
8、艾灸屬於醫療還是保健
第一 醫療和保健是區別和聯系的。
第二 中醫講究治未病 就是治療潛在的疾病 如果這樣說 此技術屬於保健
第三版 如果身體已經有病 則治療的話 那是屬於 醫療技術
第四 無論醫療 還是 保健目的都是為了有病治病 沒病強身
最後 歡迎回答權本頁面的高手 加入 信誠真靈團隊 共同打造理財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