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保健兒童牙齒
① 寶寶出生到6個月,每天一次用柔軟紗布蘸溫開水擦拭牙床,餵奶之後再喂些溫開水沖洗口腔。6個月到1歲,第一顆乳牙萌出,家長應每天戴上刷牙指套或用消毒的紗布、棉簽為他清潔牙面和牙床。1~2歲,這個時期父母需要每天幫助寶寶早晚刷牙。選擇一把合適的兒童牙刷,可以暫時不使用牙膏,等到寶寶學會吐出牙膏時再使用兒童牙膏。2~6歲,乳牙已全部萌出。孩子模仿家長逐漸學會自己刷牙;家長除了檢查指導孩子刷牙,還要每天至少一次幫助孩子把牙齒真正刷干凈。② 不要過多攝入甜食、點心、零食應不超過每日所需能量的10%—15%為宜,以防止產生過多的酸腐蝕牙齒。③ 1-3歲的幼兒可到口腔專科醫院兒童牙病科就診,請醫生用氟化物塗布牙面,以預防和抑制齲齒。乳磨牙在3-4歲、第一恆磨牙(六齡牙)在6-7歲、前磨牙及第二恆磨牙在11-13歲時最適宜做窩溝封閉。窩溝封閉是目前預防齲齒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窩溝封閉就是醫生使用窩溝封閉劑來封閉和充填磨牙頜面上的窩溝點隙。④ 定期檢查:早發現、早治療。當兒童接受一段時間的治療和預防後,家長應根據醫生的建議,每隔3個月~半年復查一次,以便得到及時的預防和治療。
2、幼兒園如何做好幼兒的牙齒保健?
對於一日大部分時間在幼兒園度過的幼兒來說,幼兒園的牙齒保健工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認為幼兒園在幼兒的牙齒保健工作中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一、認真做好晨檢工作 晨檢時,幼兒的嘴一張開,保健老師就可以發現許多問題,如是否刷牙(查看牙齒上是否有牙垢),早餐後是否漱口(查看是否有實物殘渣),是否有牙病(齲齒或慢性根尖周炎導致的牙根出現小膿點等),是否出現雙層牙(乳牙未脫落,恆牙已萌出),如果出現這些問題,就可以及時對幼兒進行保護牙齒,講衛生的教育或請家長盡快帶孩子去醫院診治。
二、培養幼兒早晚刷牙,每次形成餐後漱口的好習慣 我園幼兒每日早午點、午餐後都要求幼兒用溫水漱口,分三口水進行:第一口水含在口中,幼兒左右鼓腮,發出咕嚕咕嚕的漱口聲;第二口水漱咽喉部,發出咕嚕嚕的聲音;第三口水同第一口水。當班老師巡視檢查,確保幼兒午餐後的漱口質量,然而,僅在幼兒園漱口是不夠的,必須做到家園配合,首先。我園通過衛生宣傳欄向家長宣傳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和刷牙的正確方法,讓家長在家以身作則,使幼兒有機會模仿大人,以提高幼兒對刷牙的興趣。其次,我園結合健康教育課,教給幼兒一些有關衛生方面的知識,讓幼兒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並提醒家長監督、檢查。
三、家長配合糾正幼兒的不良習慣 幼兒的牙齒正處在發育階段,只有攝取足夠、平衡的營養物質,才能保證其正常發育。對於有挑食,偏食習慣的幼兒,我們除了在幼兒園糾正,還讓家長配合,在幼兒的飲食上變換花樣,合理搭配,讓幼兒進食含鈣、磷、維生素多的食物,並適當咀嚼一些含粗纖維的耐咀嚼食物。咬指甲、吮手指、咬嘴唇、用口呼吸和單側咀嚼等不良習慣會造成幼兒牙齒排列不整齊,發現這些情況,老師應及時與家長聯系,共同配合,進行糾正。
四、避免幼兒牙齒受傷 劇烈的活動和吵鬧都容易使牙齒受外傷。平時,老師除了對幼兒加強安全教育之外,還應認真防範,注意保護幼兒的牙齒,避免碰傷。
五、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及防齲工作 我園每年進行一次氟化物防齲治療,每年對幼兒進行一次口腔檢查,發現口腔疾病及時與家長聯系,及早治療,防止發展。另外,對大班六齡牙已萌出的幼兒,進行六齡牙窩溝封閉,以起到預防齲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