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什麼保健品?容易受輻射,容易生病,身上有很多慢性病,體質差。
沒有保健品吃了讓人生病的,可能是你吃的保健品長期只吃一種,那是沒用的,全國上千種保健品,都不敢說吃了治百病的
2、慢性病包括哪些
特殊慢性病病種包括糖尿病、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壓Ⅱ期以上、類風濕病、病毒性肝炎、腦出血、腦梗塞恢復期、惡性腫瘤、白血病、器官移植
3、父母年齡大了,慢性病開始了,吃什麼保健品或是食物比較好
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標准》第3.1條將保健食品定義為百:「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度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問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
注意哦答,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不要盲目的輕信一些保健品的功效內,少吃咸類,腌制類的,含糖量不要太高的食品最好容,清淡為主!總之保持身心健康,心情好就是最好的!
4、老人沒什麼慢性病,就是比較弱,吃什麼保健品比較好
年期的營養保健
當人步入老年期後,生理機能開始衰退,如代謝減慢,腺體分泌減少,咀嚼、消化、吸收等能力降低,肌肉活動能力減弱,機體的抵抗力下降等,從而易導致心血管疾病、新陳代謝與內分泌失調症、骨骼與關節疾病、便秘和肌肉萎縮等一些老年性疾病的發生。老年人生理功能的種種改變,促使老年人的營養和飲食要求也發生了改變。必須攝取足夠的營養素,才能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行。
老年期的營養需求
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的各種功能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退化。
由於老年人的生理變化特點,對於營養素的需求與成年期大不相同,因此必須供給符合老年人生理狀況的各種營養素。根據老年人的體質特點,在飲食方面應遵循的原則是:減少熱量供應、少吃糖和鹽、多吃高蛋白質食品、多吃蔬菜水果、注意補鈣等。
熱能
通常老年人的基礎代謝率要比青壯年低10%~15%,再加上老年人體力活動減少,所以能量消耗也少,因而熱量供應也要適當降低。65歲以上者總熱能供給應控制在1900~2400千卡。所以,老年人要保持身體健康結實,就不要攝入過多的熱能,以免其轉化成脂肪存於體內,過於肥胖者易患動脈硬化和糖尿病等疾病,這會影響人的壽命。
蛋白質
老年人要保持生命活力,延緩衰老,蛋白質的供給必須充足,尤其應注意食物的用量和消化吸收率。蛋白質營養狀況良好,還可以增強老年人抵禦疾病的能力。老年人應多吃一點動物性食品,如肉、蛋、乳及豆製品,其蛋白質含有豐富的氨基酸,並且數量充足、比例合適、易於消化、適於老年人食用。按照我國飲食情況,老年人蛋白質的需求量一般為每千克體重 1 克,占飲食總熱量的 12%~14%,如果食用量過多,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熱量的主要來源,大米、麵粉、雜糧中的澱粉和食糖是常見的碳水化合物。老年人的飲食中不宜含過多的蔗糖,因為它會促使血脂含量增高,對老年人健康不利,而且蔗糖除供給熱量外,幾乎不含其他營養素,若吃得過多,還會影響其他營養素的平衡。果糖對老年人最為適宜,因此,老年人應適當攝入含果糖較多的各種水果和蜂蜜。
脂肪
對老年人來說,攝入脂肪過多或過少都無益處,多則不易消化,對心血管、肝臟不利;少則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和飲食分配。老年人每日脂肪攝入量應限制在總能量的20%~25%。應盡量給予含膽固醇較少而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食物,多給予植物油和飽和脂肪酸少的瘦肉、魚、禽等。盡量減少食用含膽固醇高的蛋黃、動物腦、肝臟和魚等食物。
水分
老年人應給予適量水分,一般每日飲水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為佳。為了給老年人補充水分,可適當的增加湯羹等食品,這些食品既助消化,又可補充水分。對於有大量飲水習慣的老年人,應適當減少飲水量,以免飲入過多水分,增加心、腎的負擔。
微量元素
多補充鈣、磷、鐵、碘等微量元素。奶類、蝦皮、海帶中含鈣豐富;魚、肉、蛋、奶、豆類中磷含量較高;動物肝臟、蛋黃、魚及水產品中鐵含量較多,可根據情況選用;海帶、紫菜中鉀、磺、鐵的含量較多,對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有益。經常選用淡菜、海帶、蘑菇、花生、核桃、芝麻等則可增加必需的微量元素鋅、硒、銅等的攝入量,有助於防治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維生素
老年人應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這對維持老年人健康、增強抵抗力、促進食慾與延緩衰老有重要作用。多吃新鮮的有色葉菜或水果,每天可食物部分粗糧;此外,魚、豆類和瘦肉能供給優質蛋白及維生素B2 等。但是,根據我國人民的飲食結構和特點,有些維生素的攝入量較難達到標准,如維生素A 、維生素B2 等,可以考慮除飲食外,補充一定數量的維生素制劑。但要注意,補充維生素時,對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 、維生素D 、維生素E ,用量不能過大,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老年期的飲食結構
一般應包括五穀雜糧、豆類、魚類、蛋類、奶類、海產品類、蔬菜和水果等,要注意每日食物品種的搭配和花樣的更新,防止老年人因食品單調而偏食。在品種搭配時,既要保持各種營養素平衡和各營養素之間比例適宜,又要注意適合老年人的消化功能,使其易於消化吸收,形成適合老年人的科學合理的飲食結構。
在我國的飲食傳統中有喜愛吃帶餡食品的習慣,據營養專家研究,老年人常吃帶餡的食品,如包子、餃子、餛飩等,既能增加營養,又有益於身體健康。帶餡食品是由多樣化食品(包括肉類、魚類、蝦類、豆類、蛋類、蔬菜及調味品等)組成的,既能防止食物品種單調,又提供了多種營養物質。帶餡食品都是經過精細加工的,既有利於消化吸收、增進食慾,又適合咀嚼功能弱的老人。帶餡食品中的蔬菜大多含有大量纖維素,有增加胃腸蠕動的作用,這對通便、降低血脂和血糖,防治動脈硬化及預防癌症都有益處。
老年期的飲食原則
良好的飲食營養是老年人延年益壽的法寶,不僅可以延緩老化的速度,而且可以降低各種慢性疾病發生的幾率。
要做好老年人的飲食,就要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點,通過改善飲食營養,增強老年人的體質。老年人在日常飲食方面應注意以下幾點:
◎ 少食多餐
老年人進餐應定時、定量,防止「飢一頓、飽一頓」或暴飲暴食。高齡老人應少吃多餐,以防止肥胖症的發生。
◎ 軟食為主
有些老年人牙齒松動或脫落,消化功能減退,故應以易咀嚼消化的食物為主,如牛奶、豆漿、稠稀飯、餛飩等。要少吃油炸食品和干硬食品,如油餅、火燒等。
◎ 多素菜、少油膩
新鮮蔬菜中含有老年人所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油膩食物不僅不易於消化,而且所含脂肪高。為防止老年人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生,最好不食油膩食物。
◎ 多淡食、少過咸
老年人吃菜不要過咸,以免加重腎臟負擔,還能防止高血壓等症。
◎ 飲食盡量多樣化
老年人不應偏食,否則將會因某種營養缺乏而導致患病。
◎ 飲食要熱
老年人胃口多喜暖怕涼,故應食熱食,不可過多食用冷、涼的食物。
◎ 適量飲茶、切勿吸煙
適當飲茶能增強血管彈性和滲透性,還能防止高血壓。但茶不宜過濃,以防失眠。老年人往往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因此還須忌煙。
老年人慎吃的五類食品
① 油炸類:老年人味覺明顯減退,因此都喜歡吃油炸類味道香濃的食品。但是,這類食品含脂肪量過高,一次食入較多的高脂肪食物,胃腸道難以承受,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還易誘發膽、胰疾患的復發或加重。另外,油炸食物產熱量高,老年人常吃可導致體內熱能過剩,導致肥胖,對健康不利。特別應該指出的是,常食油炸的食品,可增加患癌症的危險性,因為多次使用的油里含有較多的致癌物質。
② 熏烤類:食物在熏烤過程中,可產生某些致癌物質。老年人抵抗力下降,如果經常食用熏烤類食品,則會增加患癌的可能性,特別是患胃癌的危險性。
③ 腌漬類:腌漬食品一般含鹽量高、維生素含量低(維生素C在腌漬過程中大多被破壞),不適合老年人食用。特別是一些衛生設施較差、操作不正規的加工廠所生產的腌漬食品,更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使老年人食用後引起胃腸道疾病。
④ 醬製品:包括醬油和各種醬菜,它們普遍含鹽量極高。老年人常食這類食品,實際上就不自覺地多攝取了鹽類,從而加重了心血管和腎臟的負擔,對健康十分不利。
⑤ 冰鎮類:在炎熱的夏天,老年人有時也吃一些冷飲和冷食,其實這是很不好的。因為冰鎮食品入胃後,會導致胃液分泌下降,容易引起胃腸道疾病,甚至會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對患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尤為不利。因此,老年人應盡可能不吃冷食和冷飲。
老年人心理保健五要點
人到老年,生理功能開始衰退,出現視力、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行動遲緩
等變化。這些生理變化往往導致老人悲觀失望、焦慮不安、精神不振、生活興趣低
下等等,使老年生活質量大大下降。要克服這些心理障礙,老年人應該掌握心理保健的五個要點:
一、保持樂觀精神,培養健康的心理。老年人對生活要充滿信心,盡量做到
性情豪爽,心胸開闊,情緒樂觀,盡量發揮自己在知識、經驗、技能、智力及特長
上的優勢,尋找新的生活樂趣。
二、拓展豐富多彩的生活空間。老年人應當根據身體條件和興趣愛好,把生活
內容安排得充實些,如練書法、學繪畫、種花草、養禽鳥、讀書報、看影視劇等。
這樣既可舒展心靈,又能珍惜時光、學習新知識,使生活更有意義。
三、善於擺脫煩惱,保持清心寡慾。面對生活中的煩惱事不必心緒不安,更不
要處於郁悶狀態,而要通過各種途徑把壞情緒及時釋放出來。對於外界名利之事要
善於超脫,對家務事不要操勞過度,讓自己保持一份好心情。
四、注意飲食營養,加強體育鍛煉。一個人擁有健康的身體更能保證心理的健
康。老年人平時要多攝取優質蛋白質,多食用富含維生素、低脂肪的食物,如瘦肉
、奶類、蛋類、豆製品及蓮子、桂圓等。老年人還應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如散步
、慢跑、打拳、做操等,強度以感覺舒適為宜。
五、重視人際關系和心理交流。老年人既要注意聯系老朋友,又要善交新朋友
,要經常和好友聊天談心,交流思想感情,做到生活上互相關心體貼,思想上溝通
交流,在集體活動和人際交往中取長補短,汲取生活營養,使自己心情舒暢、生活愉快。
5、治療慢性病時,可以用保健品代替葯物嗎
不建議這樣,保健品調理期間不要停葯,用一個療程後檢查下,根據檢查結果決定下一步方案
6、保健品宣傳可以 寫慢性病調理嗎?法律允許嗎
不能
2003年5月1日起實施的《保健食品檢驗與評審技術規范》規定保健食品的申報功能為:
1、增強免疫力 2、改善睡眠 3、緩解體力疲勞 4、提高缺氧耐受力 5、對輻射危害有輔助保護功能 6、增加骨密度 7、對化學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 8、緩解視疲勞 9、祛痤瘡內 10、祛黃褐斑 11、改善皮膚水份 12、改善皮膚油份 13、減肥 14、輔助降血糖 15、改善生長發育 16、抗氧化 17、改善營養性貧血 18、輔助改善記憶 19、調節腸容道菌群 20、促進排鉛 21、促進消化 22、清咽 23、對胃粘膜有輔助保護功能 24、促進泌乳 25、通便 26、輔助降血壓 27、輔助降血脂
包裝、宣傳都只能根據產品實際的功用在27中選擇
7、完美保健品為什麼能調理慢性病
在不了解保健品的時候,當有人在我面前提起保健品,我心裡就嘀咕「保健品嘛,不就是那些維生素、礦物質,只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挑食,是用不著保健品的。」但是隨著我對健康和保健品的深入了解,我對保健品的態度有了徹底地轉變。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聽到了許多以前從未聽說過的病症,比如:肌纖維病、腦白質病變、運動神經元病、以及以前發病率很低的各種「富貴病」(脂肪肝、糖尿病……)。各種各樣的「文明病」聽說過的、沒有聽說過的,都在我們周圍頻頻出現,而且大部分是慢性病。「文明病」的頻頻出現是與現代生活環境飲食與個人的生活習慣分不開的,各種物質(空氣、水、化肥、農葯、食品添加劑等)的污染、生活節奏與壓力的增大、飲食營養的不全面與單一的過剩,導致人體內毒素的積累,營養成分的失調與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嚴重缺乏,致使得我們患上了各種各樣的疾病。
我們也知道保健食品不是葯,更不是針對某種疾病配製的專用治療用品,它僅僅是由國家衛生部門批準的一種食品。但是它卻可以輔助機體排除體內毒素、全面均衡的補充營養、調理五大系統,提高人體自身免疫力、解除現代人形成疾病的因素,從而使人們恢復健康的體魄。
我們現在吃的大米都是經過多道加工的精米,其表層原有的胚芽和糠層都在精加工的過程中被去掉了,而它們所含的營養成分佔一粒大米的70%以上,剩下的有效營養成分在反復的後期製作加工中也幾乎完全流失,當我們攝食進入身體後,我們僅僅是攝取了一些沒有豐富營養的碳水化合物,再加上進食過程中沒有適當的膳食纖維被攝取,導致體內嚴重缺乏纖維素,這時候就會直接導致便秘,便秘的嚴重後果大家可想而知,一個人在24小時不排便的話,在大腸內會產生36種病毒,引起179種疾病。如果服用膳食纖維的話,這種纖維在胃及小腸中不被消化和吸收,但在結腸中會破裂,分解像海綿一樣吸收腸內的水分和殘渣並不斷膨脹,使排泄物蓬鬆,變軟,並在大腸內壁形成一層光滑的薄膜,使廢物滑脫,容易排除體外。解除萬病之源。
我們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我們因為隨自己飲食習慣的喜好,攝取營養的不均衡的食物,或者其他導致體內激素平衡破壞,造成體內缺鉀的話,會令人手腳發麻,發抖,到醫院檢查通常無法確定醫治方法。而此時如果服用質量好的保健品,那麼它將會在補充全面均衡營養的過程中將鉀補充上,病狀自然消失。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一個人缺乏每一種微量元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如果維持五年的話,相應的疾病就會產生,而解決的辦法簡單說就是三個「清、調、補」即清除體內毒素、調理八大系統、補充全面均衡的營養,提高人身體免疫力,這些優質的保健品完全可以做到。
保健品不是葯,「卻能治病」還可以從另外兩個角度分析:
第一問題:為什麼有許多疾病吃葯打針的療效不明顯?
引起這個現象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現代醫學有他的局限性。每個醫生都知道要治療疾病必須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去除病因,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治本」和「驅邪」;二是減輕直至消失症狀,中醫稱之為「治標」;三是增強免疫力功能,和康復機能,中醫稱之為「扶正」。不少人認為醫學發展到今天應該已經很發達了,但至今為什麼還有很多疾病的病因尚未明確或未形成定論,比如高血壓、惡性腫瘤、糖尿病等,無法確定病因?按照現代醫學模式,查不到病因就難以有針對性地根治病因治療變成了主要是控制症狀。比如,「原發性高血壓」主要治療的手段是使用降壓劑,治標不治本,這樣是治不好高血壓的。有些疾病我們知道主要病因,比如知道某人的胃潰瘍是由於長期心情憂郁引起的,但是醫生並不一定能改善患者的心情,患者的心情受很多因素的影響,短期內醫生可以控制胃潰瘍的症狀,但患者心情不改變,不久就會復發,有些病的病因是不好的生活習慣,如果人的支氣管炎是吸煙引起的,醫生可以用葯物控制患者的炎症,但卻無法控制他不吸煙,不戒煙,這個慢性支氣管炎是無法只好的。相對來說,現代醫學對疾病症狀的控制顯得有力一些,只要具備相當的醫療條件,大多數並的症狀是可以得到迅速控制的,但是也有不少疾病的症狀控制不了,如晚期腫瘤病人的惡病變,艾滋病人的感染,帕金森症患者的震顫等都難以控制。對於增強免疫功能,現代醫學還缺乏特別有效的方法,艾滋病是一種嚴重破壞人體免疫功能的傳染病,但至今沒有特別有效的辦法增強患者不斷下降的免疫功能,對於抵抗疾病的急性發作,有一些有效的辦法,如給患者注射人血丙種球蛋白,維生素C針劑,抗病毒血清等,但這並不能增強人體自身的免疫機能,對於治療慢性病作用不大。康復機能是人體彌補機體損失的能力,包括再生、修復、癒合和代償機能,在增強康復機能方面也缺乏有效的方法。例如嚴重的腦膜炎、腦出血、腦梗死經治療後患者一般留有後遺症,這是因為中樞神經組織受損後的再生能力很弱,現代醫學缺乏有效有效方法使其顯著增強。在增強免疫機能和康復機能方面,主要還得靠吃保健品滋補,調理。
有些病打針吃葯的療效不明顯的另一個原因是療效受很多因素的影響。現在真正被公認為「不治之症」的疾病並不多,大多數疾病都可以治癒,但是許多人患同樣的疾病,有一部分人好了,李一部分人至死都沒有治好,這是為什麼?原因有很多,有些患者遵循醫囑,積極樂觀,主動配合治療;有些患者對醫囑不以為然,消極悲觀,我行我素,有些患者遇到了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的好醫生;有些患者卻遇到了濫竽充數的庸醫,有些患者有經濟條件,能得到一流設備和特效葯物的治療,有些患者生活拮據,接受一般治療都沒有錢,有些患者能住設施一流,環境一流的療養院,有些患者只能住設施簡陋,嘈雜擁擠的小醫院;有些患者保健意識強,即早發現早治療,有些患者一定要拖到生命垂危時才肯接受治療……,這些因素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治療效果。
第二個問題:保健品為什麼這么對慢性病有顯著的效果?
各種各樣的保健品含有多種功效成分,具有多種保健功效,保健食品:免疫調節,提供全面均衡的營養素,增強造血機能,殺菌抗炎,促進組織再生和傷口癒合,降血脂,降血壓,防止血管疾病,抗突變,抗腫瘤,抗癌、免疫調節、降血糖、健腸胃、防治腸胃疾病、抗輻射排毒、解毒、保護肝臟、抗衰老的作用。
一、這些作用和功效有利於消除大多數治病因素,所以對許多疾病有效,如:提供豐富,均衡的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對治癒因為缺乏這些營養素引起的疾病有顯著的效果。
降血脂、降血壓、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對因營養過剩引起的高血壓、高血脂及各處血管疾病有效果。殺菌、抗治病微生物,對各種病菌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有效。排毒、解毒、護肝、對各種毒素引起的疾病有效,抗過敏、調節反應活性過高的免疫功能,對治療各種變態反應引起的疾病有效。
二、其實有許多食品也含有多種有效成分,比如茶葉,具研究發現茶葉中含有300多種幻想成分和功能成分,茶葉具有抗腫瘤、抗動脈硬化、延緩衰老、抗輻射、增強免疫功能等多種保健功效。那為什麼有些人喝了一輩子濃茶,到老照樣長腫瘤,照樣患動脈硬化呢?這是因為他每天攝入的有效成分是茶多酚和茶多糖,但到底有多沙茶多酚和茶果糖能溶解到水裡,茶水中的茶多酚和茶果糖有多少能被人體有效的吸收利用呢?很少!很少的有效成分不能產生顯著療效。保健食品經過了選材和精製。首先選用的就是有效成分比例高的原料.
三、人們知道中醫是不會用一味中葯給病人治病的,他們通常會找些在療效上能相輔相成的中葯配成一個方劑給病人治病,這種經過配伍的方劑成分相得益彰,有助於人體對療效成分的吸收利用,其療效比一味中葯療效要強很多。保健食品同樣是經過科學配伍,使各種有效成分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有效成分全面、豐富,吸收利用率高,所以擁有眾多而顯著的功效。另外,保健食品都是有增強免疫力,促進細胞再生,促進康復的功效,這是大多數葯物不具備的功效,卻對慢性病患者的痊癒具有重要的意義。
更重要的是服用保健品時:不排斥葯物治療、手術治療、物理治療、運動治療、飲食治療等其它治療方法,並對這些治療方法的療效又增強作用,實際上服用保健食品是在原來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種治療方法,當然比原來的療效更顯著。
還有一種治療方法,是服用保健食品功效最突出的——心理療法。
醫學研究發現,患者的心理對療效有決定性的影響,患者的心理可以影響治療的效果和自身免疫機能的強弱。業務員會熱情的關懷患者的健康,滿懷信心地介紹產品的功效,介紹產品口碑,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不厭棄煩地告訴患者怎麼樣增加運動,控制飲食等。這些做法對治癒疾病有著重要的意義,但醫護人員卻不會做得像業務員這樣好。這種獨有的心理治療功能也是保健食品的功效顯著的原因之一。
8、十二種慢性病是什麼?
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硬化、類風濕性關節炎、冠心病、肺結核、腎病綜合症、風濕性心臟病、慢性肝炎
9、怎麼申請慢性病醫保
10、關於國家對十大慢性病救助政策祥細條款
2018年慢性病救助政策如下:
起付標准:
(1)定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起慢性病付標准為200元。定點專科醫院中的一級醫院慢性病起付標准為200元,二級醫院起慢性病付標准為400元。在起付標准以上、門診慢性病年度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醫療費用按比例報銷,門診統籌基金支付50%。
(2)患有兩種或兩種以上門診慢性病的,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確定年支付限額,在此基礎上每人每年支付限額增加200元。
(3)門診慢性病患者住院期間不能同時享受門診醫療待遇,核算基本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時,門診醫療費用與住院醫療費用合並計算。
(4)門診特殊疾病醫療待遇按住院標准執行,一個參保年度內只計算一次起付線,起付標准按照就診醫院級別標准執行。
慢性病補助對象:
包括包括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的參保人;靈活就業的個體參保人均可享受慢性病補助。
慢性病補助標准2018年慢性病補助標准
類型病種補助標准
在職職工退休(職)人員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退休老工人及70歲以上退休人員
Ⅰ類1、高血壓Ⅱ期、高血壓Ⅲ期起付標准:1200元起付標准:1000元起付標准:800元2、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補助比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70%
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60%
最高補助限額:2000元補助比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85%
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75%
最高補助限額:3000元補助比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95%
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85%
最高補助限額:3500元
3、糖尿病Ⅰ型、糖尿病Ⅱ型
4、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丁型肝炎
5、慢性丙型肝炎
6、肝硬化失代償
7、腦梗塞、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恢復期及後遺症期
8、帕金森病、帕金森氏綜合症
9、慢性支氣管炎伴阻塞性肺氣腫、肺心病
10、支氣管哮喘
11、活動性肺結核
12、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不全(非透析治療)
13、類風濕性關節炎
14、強直性脊柱炎
15、硬皮病/系統性硬化症
16、白塞氏病
17、血友病
18、重症肌無力
19、多發性硬化
20、自身免疫性肝炎
21、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22、多發性肌炎/皮肌炎
23、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
Ⅱ類24、系統性紅斑狼瘡起付標准和補助比例同上,但最高補助限額為10000元起付標准和補助比例同上,但最高補助限額為10000元起付標准和補助比例同上,但最高補助限額為10000元25、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26、顱內良性腫瘤
同時患有兩種及兩種(以序號病種為准)以上慢性病起付標准和補助比例同上,在原最高補助限額基礎上增加1000元
(10)慢病保健品擴展資料:
慢性病補助報銷辦理流程:
辦理程序:憑區(縣)級以上(含區級)定點醫療機構的檢查、化驗報告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資料,向農醫部門提出申請,填寫門診大病(慢性病)審批表,辦理相關手續。
經審核同意後,核准納入統籌基金補償范圍。有效期為一年,來年需重新申請審批。
消費者也可用住院病歷的復印件(住院首頁等)、門診病歷、搶救病歷的復印件及診斷證明書復印件前往當地經辦機構辦理。辦理時,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認真填寫門診慢性病補助申請鑒定表(一式兩份),並加蓋公司社保部公章;
2、提供以上資料均為二級以上醫院近兩年的醫療資料;
3、每年1、4、7、10月的1-5號收受門診慢性病補助申報資料,其餘時間不受理申請業務;
4、住院診斷證明書的第一診斷必須是本人所申請慢性病的病種。
需要准備的申報材料:
醫院診斷證明書(需註明有上述至少一項並發症)及相關病歷,醫院檢查報告單(以上材料由醫院出具)
戶口本,身份證,新農合醫療證及一寸近期免冠彩色照片2張(以上材料由本人出具)
一、農村合作醫療能報銷的費用
1、床位費(鄉鎮衛生院最高12元/天,市級及市級以上醫療機構最高15元/天);
2、葯品費(葯品使用范圍執行省規定的葯物目錄);
3、檢查費(檢查、化驗等,限額600元);
4、治療費(300元以內按實結算,300元以上部分按50%納入報銷范圍);
5、手術費(按規定收費標准執行);
6、輸血費(手術或搶救,每次住院最高限額500元);
7、材料費(每次住院最高限額2000元);
 8、各種腫瘤患者的放、化療及腎功能衰竭需要透析的門診費用,視同住院費用進行補償。
特別注意:
1、剔除不可報銷費用後,可報費用根據就診醫療機構級別的不同相應打折:市鄉鎮衛生院100%,本市市級醫院90%,市外80%,無轉診證明60%。
2、折後費用實行分段按比例結算:4000元以內報銷45%;4001-8000元報銷55%;8001-12000元報銷65%;12001-20000元報銷 75%;20000元以上報銷80%。每人每年最高補償金額不超過3萬元。